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明清侠义章回小说的伦理叙事与女性观念的发展演变
1
作者 樊庆彦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明清时期,侠义章回小说逐步发展繁荣,女性人物的性别存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伦理叙事所反映出的女性观念逐渐增强,女性角色在书中所占地位也越发凸显。这反映了明清小说家对社会现实认识的逐步深入,更加符合下层民众的审美趣味,... 明清时期,侠义章回小说逐步发展繁荣,女性人物的性别存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伦理叙事所反映出的女性观念逐渐增强,女性角色在书中所占地位也越发凸显。这反映了明清小说家对社会现实认识的逐步深入,更加符合下层民众的审美趣味,从而给侠义小说的创作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女性角色增加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创作观念的更新、文学艺术的发展不无关系。但是,由于封建时代伦理道德规范仍然占有统治地位,女性最终只有服膺于性别角色的固有设定,进入传统伦常秩序之中,才能获得人生价值的圆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家 侠义题材 章回小说 女性观念 伦理叙事
下载PDF
叙事·传统·尺度: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英雄史观
2
作者 李珂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9-116,共8页
刘慈欣科幻小说对英雄的关注体现了一种英雄史观。英雄史观强调个别人物的功绩,常因忽略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而备受批判。对于刘慈欣科幻小说来说,奠基其英雄史观的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种基于技术崇拜的集体主义精神,加之刘... 刘慈欣科幻小说对英雄的关注体现了一种英雄史观。英雄史观强调个别人物的功绩,常因忽略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而备受批判。对于刘慈欣科幻小说来说,奠基其英雄史观的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种基于技术崇拜的集体主义精神,加之刘慈欣对平民英雄的塑造,可以将其英雄叙事视为对托马斯·卡莱尔、悉尼·胡克、普列汉诺夫等人英雄史观理论的补充与修正。这启发了学者在面对英雄史观理论的缺陷与不足时,重新审视与平衡英雄、民主、历史规律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不是全然从对立的视角去批判与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英雄史观 科幻小说 集体主义
下载PDF
论明清小说的党争书写
3
作者 汤克勤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5-29,共5页
古代党争频仍、严酷,人们对“朋党”一般畏之如虎,避之不及,也有对之反思,提出“君子之朋”“小人之朋”。明清小说体现了古代朋党观念的多个层面,其党争书写表现为以下特点:小说人物基本上隶属于君子朋党和小人朋党两个群体,正邪对立,... 古代党争频仍、严酷,人们对“朋党”一般畏之如虎,避之不及,也有对之反思,提出“君子之朋”“小人之朋”。明清小说体现了古代朋党观念的多个层面,其党争书写表现为以下特点:小说人物基本上隶属于君子朋党和小人朋党两个群体,正邪对立,正反相照。其小说情节主要是:利用“朋党”之名攻击政敌;君子朋党往往斗不过小人朋党,遭到小人朋党的迫害。在党争中,君子朋党和小人朋党的胜与败,实际上皆由君王操控;朋党双方最后均遭受君王制裁甚至消灭,结局悲惨;有的明清小说客观上写出了“党争亡国”的思想。某些明清小说能迅速反映时代思潮,生动体现出朋党观念,这是其值得肯定的价值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党争书写 朋党观念
下载PDF
福楼拜小说叙事形态辨——基于亨利·詹姆斯与埃德蒙·杜朗蒂等人的比较
4
作者 陈军 戴无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8,共8页
亨利·詹姆斯通过福楼拜评论,对福楼拜小说的叙事形态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他认为福楼拜的小说叙事形态和文体风格绝非如埃德蒙·杜朗蒂等人所言之“冷酷漠然”“枯燥乏味”,而是强调对社会现实进行一种客观冷静、超然无我的观照... 亨利·詹姆斯通过福楼拜评论,对福楼拜小说的叙事形态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他认为福楼拜的小说叙事形态和文体风格绝非如埃德蒙·杜朗蒂等人所言之“冷酷漠然”“枯燥乏味”,而是强调对社会现实进行一种客观冷静、超然无我的观照。福楼拜小说这一独特的叙事形态是他对19世纪法国社会变迁的艺术反映,亨利·詹姆斯评论福楼拜对客观真实的认知以及呈现的方式已经与传统理念分道扬镳,彰显出福楼拜在新的历史场景中对小说道德内涵的理解和艺术创作方法上的创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楼拜 小说叙事形态 亨利·詹姆斯 埃德蒙·杜朗蒂 现代小说观
下载PDF
从魏晋志怪小说中的公案故事看中国法律文化
5
作者 陈黎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2期196-198,共3页
始自宋代的公案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类重要的题材。然而追根溯源,早在中国小说萌芽阶段的魏晋时期,志怪小说中就已出现具有“公案”因素的诸多故事情节。志怪小说中的公案故事实际上是现实社会的政治法律问题的文学再现,既体现了当... 始自宋代的公案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类重要的题材。然而追根溯源,早在中国小说萌芽阶段的魏晋时期,志怪小说中就已出现具有“公案”因素的诸多故事情节。志怪小说中的公案故事实际上是现实社会的政治法律问题的文学再现,既体现了当时社会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法律观念、法律心理,对特定时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公案小说 礼法融合 法律观念 法律文化
下载PDF
场域概念视域下网络小说IP生产逻辑研究
6
作者 张煜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0,共6页
IP生产是保持IP活力和实现IP价值的基础。网络小说IP作为特殊的文化资源立足于精神价值,具有可循环生产的性质。文章借由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概念,以网络小说IP影视化生产为实例,进行切实性的规律研究,以归纳IP场域内单次生产与... IP生产是保持IP活力和实现IP价值的基础。网络小说IP作为特殊的文化资源立足于精神价值,具有可循环生产的性质。文章借由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概念,以网络小说IP影视化生产为实例,进行切实性的规律研究,以归纳IP场域内单次生产与循环生产的具体路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网络小说IP生产的理想化状态是由一个内容出发,通过单次生产构成循环生产,再通过循环生产达到理想化生产,而明确场域目标性、维持场域平衡性、强调场域合作性则是推动IP理想化生产的可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小说IP IP生产逻辑 场域概念
下载PDF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文化英语译介元认知探究
7
作者 朱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4期172-175,198,共5页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文化英语译介是一种元认知跨文化模因传播活动。翻译元认知为译者自身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控制和操控认知过程的能力,其对翻译认知活动进行认知和调控。译者元认知运用还原法、对照法翻译《水浒传》饮食文化;采用意象...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文化英语译介是一种元认知跨文化模因传播活动。翻译元认知为译者自身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控制和操控认知过程的能力,其对翻译认知活动进行认知和调控。译者元认知运用还原法、对照法翻译《水浒传》饮食文化;采用意象替换法、文化阐释法翻译《三国演义》军事文化;使用受众呼唤法、画面营造法翻译《西游记》社会文化;借助概念整合法、内涵明示法翻译《红楼梦》生态文化。译者元认知最大限度地保留四大名著文化内涵,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与创造。四大名著文化的成功传译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战略,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民族文化自信,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特殊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名著 文化 英语译介 元认知 技巧 概念整合法
下载PDF
早期小说观与小说概念的科学界定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剑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598-605,共8页
中国小说史上战国至六朝时期的早期小说观念 ,并不是一个文学性文体概念 ,甚至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体概念 ,只能说是一个准文体概念。它只是一般地揭示了“小说”、“道听途说”、“丛残小语”的特性 ,而缺乏对文体要素的明确规定。早期... 中国小说史上战国至六朝时期的早期小说观念 ,并不是一个文学性文体概念 ,甚至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体概念 ,只能说是一个准文体概念。它只是一般地揭示了“小说”、“道听途说”、“丛残小语”的特性 ,而缺乏对文体要素的明确规定。早期小说的功能观表现为伦理功能、政治功能、知识功能和娱乐审美功能四个方面。科学界定小说概念 ,应遵循四个原则 ,即叙事原则、虚构原则、形象原则和体制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伦理功能 政治功能 知识功能 审美功能 早期小说观 小说 概念界定 中国 小说史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论纲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齐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00,共9页
用历史的眼光清理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科学地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以今例古”“以西律中”不是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和小说观念史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用历史的眼光清理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古代小说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科学地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以今例古”“以西律中”不是建构中国古代小说史和小说观念史的正确态度和方法。而按照中国古代小说思想的本来面目描述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才能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和小说观念,深入认识传统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这样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才算是中国古代小说观念自身的历史。中国古代小说既有被正统文化所接纳的士人小说,也有被正统文化所排斥的通俗小说,还有由近古市民小说发展演变而来的近代公民小说。而反映这些小说的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必须对它们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说明,才能建构出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观念史 士人小说观念 通俗小说观念 市民小说观念 公民小说观念
下载PDF
论罗烨《醉翁谈录》对宋代通俗小说观念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莉 郝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3-131,共9页
罗烨《醉翁谈录》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宋代说话伎艺的小说话本合集,其更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在于以《舌耕叙引》为代表,学习子部的传统小说观念,结合传统小说观念在宋代的理论创新,针对通俗艺术表现形式说话的主要特征,模仿《汉书·艺文... 罗烨《醉翁谈录》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宋代说话伎艺的小说话本合集,其更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在于以《舌耕叙引》为代表,学习子部的传统小说观念,结合传统小说观念在宋代的理论创新,针对通俗艺术表现形式说话的主要特征,模仿《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的理论阐述范式,构建起通俗小说的理论体系。其中,《小说引子》主要构建通俗小说的核心特征与社会功用,《小说开辟》主要构建通俗小说的表现技巧与艺术审美。通俗小说理论体系的形成,不仅影响了近古以来通俗小说的创作,也为传统小说观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引子》 《小说开辟》 《舌耕叙引》 《醉翁谈录》 通俗小说观念
下载PDF
“稗史”考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晓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33,共6页
"稗史"最初是个史学概念,指不同于正史、记录闾巷旧闻的史籍类型,其内容、体例与地位等与早期的"小说"类似,人们以"稗史"指称"小说",遂成文学概念。从史学概念到文学概念的转变,反映了一种&qu... "稗史"最初是个史学概念,指不同于正史、记录闾巷旧闻的史籍类型,其内容、体例与地位等与早期的"小说"类似,人们以"稗史"指称"小说",遂成文学概念。从史学概念到文学概念的转变,反映了一种"以小说为正史之余"的小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史 稗官 小说 小说观念
下载PDF
试论政教视域下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说观念 被引量:10
12
作者 温庆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74,83,共5页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小说家类将小说当作一种以政教作用为核心内涵的学术,所言"叙述杂事"、"记录异闻"、"缀辑琐语"及"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等语,均围绕政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小说家类将小说当作一种以政教作用为核心内涵的学术,所言"叙述杂事"、"记录异闻"、"缀辑琐语"及"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等语,均围绕政教作用展开。《四库提要》以"正人心"、"厚风俗"等为具体指导重新挑选小说家类作品,以期给统治阶级提供对当时缙绅士子、市井愚民进行思想引导的典范作品。此举形成于乾隆朝为维护统治利益、钳制异端思想的语境中,是统治者试图通过政治权力的干预建立以政教为核心的文化机制与话语体系的重要一环。探讨《四库提要》小说观念应以历史的眼光去观察、历史的观念去理解、历史的方法去研究,"以古还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提要 子部小说家类 小说观念 政教 历史维度
下载PDF
现代火炮推进技术述评及建议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志明 《弹道学报》 EI CSCD 1993年第4期78-88,94,共12页
该文讨论现代火炮推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潜在的内弹道性能,阐述未来的推进技术可能实现的技术途径及主要的关键技术,并讨论了与现有火炮系统的相容性及可能实现的时域.对今后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火炮推进 内弹道学 新概念武器
下载PDF
论张爱玲的人性观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学丽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92-94,共3页
张爱玲关注人性,且对人性有着独特的认识,因而她以天才的智慧,在作品中写出了平凡尘世中的俗人的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真实地刻画了芸芸众生的人生形态,在凡俗中展示真实的人生与真实的男女本性,重现出人性的弱点,揭示出自己对人性的深... 张爱玲关注人性,且对人性有着独特的认识,因而她以天才的智慧,在作品中写出了平凡尘世中的俗人的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真实地刻画了芸芸众生的人生形态,在凡俗中展示真实的人生与真实的男女本性,重现出人性的弱点,揭示出自己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并在对人性的自私的求生本能反省中隐含了对人性的深深理解和宽悯。张爱玲的作品以人性的弱点为着眼点,在现代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人性观 人性弱点 独特认识与理解
下载PDF
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发展概观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向春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16-119,共4页
不同时期的历史小说,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需求。建国以来,随着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作家们的创作理念和历史观不断改变,中国当代各时期的历史小说的创作,出现了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文化历史小说以及... 不同时期的历史小说,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需求。建国以来,随着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作家们的创作理念和历史观不断改变,中国当代各时期的历史小说的创作,出现了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文化历史小说以及架空历史小说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态,在题材选择、创作方法和美学风貌上各有不同。通过对这几种历史小说形态进行了梳理与分析,能够清晰地看出在不同文化碰撞和融合的背景下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说 历史观 文化
下载PDF
纯文学观与近代小说观念的曲折演进 被引量:2
16
作者 贺根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106,共5页
近代诗文化的衰竭和小说文化的张扬,推动近代崇高艺术的发展。小说维度纯文学观的审美超越性,形成其区别于通俗小说的显著的时代特征。对小说本质的认定,是纯文学观终极关怀的突出表现。近代纯文学观的小说维度建构,展示了新小说家追求... 近代诗文化的衰竭和小说文化的张扬,推动近代崇高艺术的发展。小说维度纯文学观的审美超越性,形成其区别于通俗小说的显著的时代特征。对小说本质的认定,是纯文学观终极关怀的突出表现。近代纯文学观的小说维度建构,展示了新小说家追求小说文体独立的文学批评进路,并体现出中国小说观念自身的矛盾和新小说家文体探究的曲折。中国小说观念的近代转型,在祛杂存纯的文学追求中抒写一代学人观念建构的曲折演进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观念 纯文学观 实用取向 小说本质 文本独立 演进
下载PDF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现象还原——从胡应麟的“实录”理念出发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金仿 李军均 《鄂州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35-38,共4页
鲁迅先生提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 ,后世因循此论 ,几为定论。然而唐人的小说观念就著述主体而言实际上并未自觉 ,这从著述主体上来说是如此 ,从唐代的传奇接受者而言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至少不能如我们现... 鲁迅先生提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 ,后世因循此论 ,几为定论。然而唐人的小说观念就著述主体而言实际上并未自觉 ,这从著述主体上来说是如此 ,从唐代的传奇接受者而言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至少不能如我们现在笼统的理解 ,应该从文本客体自觉和著述主体的无意识与接受主体的制约两个方面去理解 ,才是符合唐人小说观念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唐人 小说观念 现象还原 自觉程度 成功程度 现代小说理论
下载PDF
明清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93,共11页
明清两代,在官私书目中,"小说"是子部之下的二级类目。但是,在日常语境中,"小说"这个概念及其指称的实体正经历着转型与嬗变。明清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指称的实体来看,"小说"这个... 明清两代,在官私书目中,"小说"是子部之下的二级类目。但是,在日常语境中,"小说"这个概念及其指称的实体正经历着转型与嬗变。明清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指称的实体来看,"小说"这个概念由指称子部之下的某类文言作品,进而转型涵括了文言、白话两种形态的小说文本。从知识要素之间的关联来看,"小说"与集部中的诗、文、赋等形成了同构、毗邻的关系,由"学说派别"转型成为文学文体。从"小说"与子部的关联来看,"小说"从子部中剥离出来,它与子部由从属的关系转变为平行的关系。明清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和演变,为近现代学术体系下小说统序的形成搭建了稳定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观念 文言小说 白话小说 诗赋 子部
下载PDF
“笔记小说”概念批判与笔记作品的重新分类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兴波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80-85,共6页
"笔记小说"这一概念本身具有逻辑混乱的不足,这一概念的使用造成了小说概念上的混乱、目录学的混乱。造成这种混乱局面的表象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理论研究落后于时代的变迁,没能正视小说界已经发生的古今之变和中西之辨,实际上... "笔记小说"这一概念本身具有逻辑混乱的不足,这一概念的使用造成了小说概念上的混乱、目录学的混乱。造成这种混乱局面的表象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理论研究落后于时代的变迁,没能正视小说界已经发生的古今之变和中西之辨,实际上则体现了古今小说概念的冲突、古今主流思想的冲突、古今学科分类的冲突。文章针对以上现象和原因,提出了将笔记类作品划分为"小说类笔记"、"历史类笔记"、"考据类笔记"和"杂俎类笔记"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记小说 概念 批判 笔记 重新分类
下载PDF
晚清小说观念的多重定位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爱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65,共6页
当"救亡"主题转变为"启蒙"的文化策略,小说在晚清被作为改良民智的渠道,承担起开化民智的重任,而被利用的小说却在客观上提高了地位,刷新了视小说为"小道"的传统观念;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尤其是西方小说的... 当"救亡"主题转变为"启蒙"的文化策略,小说在晚清被作为改良民智的渠道,承担起开化民智的重任,而被利用的小说却在客观上提高了地位,刷新了视小说为"小道"的传统观念;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尤其是西方小说的译介,拓宽了对小说文体的认识,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得到更明确的认可;以报刊、出版业为载体,以稿酬制度为推动,小说在通俗化和平民化的道路上,实现了其商品化,中国小说作家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而主体的这种自觉意识成为中国传统小说观念迈向现代化的直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小说 小说观念 商品化 主体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