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雷诺数下圆杆正方形塔架的阻力系数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慕广 管文夏 +2 位作者 杜睿 余先锋 谢壮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2-78,共7页
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雷诺数Re=307~906时圆杆正方形塔架的阻力系数,分析密实比、湍流度及风速等因素的影响.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比3种雷诺平均模型在圆杆正方形塔架气动力CFD数值模拟中的适用性,分析Re=300~2.5×10^(4)时... 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雷诺数Re=307~906时圆杆正方形塔架的阻力系数,分析密实比、湍流度及风速等因素的影响.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比3种雷诺平均模型在圆杆正方形塔架气动力CFD数值模拟中的适用性,分析Re=300~2.5×10^(4)时阻力系数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圆杆正方形塔架的平均阻力系数在45°风向角时最大,0°和90°最小,并随密实比和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随湍流度的增大而增大;脉动阻力系数受密实比和风向角的影响不大,但随风速和湍流度的增大而增大.CFD数值结果显示:SST k-ω湍流模型在Re≤2.5×10^(4)时更适用于计算圆杆正方形塔架的平均阻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增大,塔架平均阻力系数在Re=300~585时急剧减小,Re=585~1090时减小趋势少许放缓,Re=1090~2.5×10^(4)时基本保持不变;完全处于上游杆件尾流区的下游杆件阻力系数相比于上游杆件减小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杆正方形塔架 阻力系数 低雷诺数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临界LNG在新型船用换热器冷通道内流动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江和敏 管义锋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49,共7页
本文在新型换热器冷通道内,对超临界状态下LNG的对流换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研究入口温度、入口质量流量和壁面热流密度对超临界甲烷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在直通道中加入凹槽结构的强化换热模型。首先采用Ansys Space Clai... 本文在新型换热器冷通道内,对超临界状态下LNG的对流换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研究入口温度、入口质量流量和壁面热流密度对超临界甲烷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在直通道中加入凹槽结构的强化换热模型。首先采用Ansys Space Claim对换热通道进行几何建模,再使用Siemens STAR-CCM+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求解。研究发现:局部对流换热系数随着入口温度的升高有所降低,努塞尔数变化趋势与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在斜通道内,超临界LNG具有更好的换热性能;当通道入口质量流量和壁面热流密度增加时,局部对流换热系数也随之增大;凹槽结构对换热器换热性能有较大的提升,对综合性能的提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甲烷 换热系数 努塞尔数 凹槽结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CFD的低温回热器流动传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邓靜 陈永东 +3 位作者 王严冬 于改革 吴晓红 宋嘉梁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探究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低温回热器冷侧ZigZag微通道内结构参数ZigZag角度θ、单位周期流道轴向长度P对S-CO_(2)湍流状态(16000≤Re≤68000)下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对其传热与流动阻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 为探究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低温回热器冷侧ZigZag微通道内结构参数ZigZag角度θ、单位周期流道轴向长度P对S-CO_(2)湍流状态(16000≤Re≤68000)下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对其传热与流动阻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θ的增大,低温回热器冷侧S-CO_(2)传热性能提高而流动阻力急剧增大;随着P的增大,传热性能与流动阻力均下降;对比二者变化,ZigZag微通道内S-CO_(2)流动传热性能对θ更为敏感;为使低温回热器冷侧综合传热性能较优,Re不宜过高,θ=15°时,Re不宜大于5.5×104。利用数值模拟结果拟合Nu关联式,拟合值与模拟值最大偏差12.44%;拟合关联式与Kim关联式(θ=40°)吻合较好,最大偏差8.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CHE) ZigZag微通道板片 努塞尔数
下载PDF
管内空气-煤粉混合气流在水平加热段中传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潘卫国 林玮 +3 位作者 曹绛敏 王启杰 池作和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2-46,50,共6页
首先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后的试验研究方法,在多相流动热态试验台上对水平管加热段内空气煤粉混合气流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热空气与煤粉在加热段内的换热准则Nu数,然后进行相应的误差分析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 首先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后的试验研究方法,在多相流动热态试验台上对水平管加热段内空气煤粉混合气流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热空气与煤粉在加热段内的换热准则Nu数,然后进行相应的误差分析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应用实验得出的换热准则Nu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空气煤粉气流在水平加热段内传热特性进行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动 传热 nu 数值计算
下载PDF
螺旋形和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工程应用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艳云 李志安 +2 位作者 刘红禹 宿萌 王福新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3-35,共3页
总结了螺旋形和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工程应用情况,对比了操作参数和基本结构参数相同时单弓形和螺旋形折流板换热器的工作性能特点,并对壳程同一介质下两种不同形式折流板换热器壳程的流动阻力和传热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螺旋... 总结了螺旋形和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工程应用情况,对比了操作参数和基本结构参数相同时单弓形和螺旋形折流板换热器的工作性能特点,并对壳程同一介质下两种不同形式折流板换热器壳程的流动阻力和传热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螺旋形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明显比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要好,而且能有效降低壳程压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螺旋形折流板 单弓形折流板 nu 压力损失
下载PDF
光管内插入扭带传热与流动阻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华 周强泰 《节能技术》 CAS 200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为了研究管内强化换热技术,对三根不同结构参数的扭带插入光管的换热特性和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以空气为工质,Re在80 0 0~10 5之间,管外被水冷却。对大量实验数据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得到了具有较高精度的扭带管的传热系... 为了研究管内强化换热技术,对三根不同结构参数的扭带插入光管的换热特性和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以空气为工质,Re在80 0 0~10 5之间,管外被水冷却。对大量实验数据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得到了具有较高精度的扭带管的传热系数和摩擦系数的统计关联式,分析了扭带管的传热与流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带 强化传热 nu 摩擦因子
下载PDF
管内扭带传热与流动阻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华 周强泰 《物理测试》 CAS 2005年第5期15-18,共4页
为了研究管内强化换热技术,对3根不同结构参数的扭带插入光管的换热特性和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以空气为工质,Re在8 000~100 000之间,管外被水冷却.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得到了具有较高精度的扭带管的传... 为了研究管内强化换热技术,对3根不同结构参数的扭带插入光管的换热特性和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以空气为工质,Re在8 000~100 000之间,管外被水冷却.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得到了具有较高精度的扭带管的传热系数和摩擦系数的统计关联式,分析了扭带管的传热与流阻性能,为换热器的设计及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带 强化传热 nu 摩擦因子
下载PDF
引上法晶体生长中的气体对流 被引量:2
8
作者 曹余惠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3-19,共7页
引上法生长高温氧化物晶体时,热腔中的气体对流状态由雷诺数(Re)决定,气体对流传热由努赛尔数(Nu)决定。本文计算了几种常用气体的Re,Nu和液面上的温度梯度随气体压力的变化。气体对流对热腔起冷却作用。对流气体在进口... 引上法生长高温氧化物晶体时,热腔中的气体对流状态由雷诺数(Re)决定,气体对流传热由努赛尔数(Nu)决定。本文计算了几种常用气体的Re,Nu和液面上的温度梯度随气体压力的变化。气体对流对热腔起冷却作用。对流气体在进口处产生极大的温度梯度,然后迅速减小,趋于恒值。按H_2、He、Ar和N_2的顺序更换气体,或增加对流气体的压力时,温度梯度增大,同时在进口处温度梯度下降变缓。变换对流气体,或改变对流气体的压力,将在不同晶体生长中,或在某一晶体生长过程中,确立或维持所需要的温度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对流 引上法 晶体生长
下载PDF
管壁厚度对平行流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巍 朱春玲 《制冷与空调》 2011年第3期38-42,27,共6页
根据已有的实验数据,建立扁管的(当量直径为0.199~1.923mm)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平行流换热器中管壁的轴向导热及扁管的内外壁温差对换热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Re数较低时(Re=185),忽略管壁的轴向导热对Nu数的影响很大,使Nu数值偏小,... 根据已有的实验数据,建立扁管的(当量直径为0.199~1.923mm)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平行流换热器中管壁的轴向导热及扁管的内外壁温差对换热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Re数较低时(Re=185),忽略管壁的轴向导热对Nu数的影响很大,使Nu数值偏小,偏差最高达50%以上;Re数较高时(Re=8 166),用扁管的外壁温度代替内壁温度,同样也会使Nu数值偏小,偏差高达55%以上。故平行流换热器中管壁厚度对换热的影响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流换热器 强制对流换热 壁面厚度 Re数 nu
下载PDF
后壁受热二维矩形开口空腔中的紊流混合对流
10
作者 潘继红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55-260,共6页
利用Re数下的K-ε紊流模型,对置于气流中的后壁受热二维矩形开口空腔中的紊流混合对流流动及换热作了数值研究。讨论了Gr数及Ri数对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给出了当地及平均Nu数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湍流混合对流 流场 温度场 nu 矩形空腔 传热
下载PDF
三元双向相变储能换热器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11
作者 冯国会 李静 +1 位作者 巴芳 黄凯良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1-1090,共10页
目的建立应用于通信基站中的相变储能空调系统中的相变储能模块,使得空调系统达到在夜间利用室外自然冷源和低压电同时给相变材料蓄冷,以解决通信基站等设备高负荷运作的高温地点中的冷负荷问题.方法建立了一种三元双向的板式壳式换热器... 目的建立应用于通信基站中的相变储能空调系统中的相变储能模块,使得空调系统达到在夜间利用室外自然冷源和低压电同时给相变材料蓄冷,以解决通信基站等设备高负荷运作的高温地点中的冷负荷问题.方法建立了一种三元双向的板式壳式换热器,基于不同气候下基站房间的供冷需要,提出了相变储能空调工作的5种工况,并对该换热器的四种运行情况下的蓄、释冷情况进行了模拟仿真,最后对其传热单元数进行了计算.结果通过对相变储能换热器的模拟,得出其蓄、释冷过程中的温度分布,液相分布,蓄冷与释冷规律,计算得出笔者设计的此种相变储能换热器的综合传热单元数为3.5.结论笔者设计的相变储能模块可以满足对通信基站房间进行供冷的要求,具有较高的传热效能,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基站 相变储能 空调系统 数值模拟 传热单元数
下载PDF
机械密封对流传热系数数值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志豪 索双富 +2 位作者 黄伟峰 李永健 王玉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9-33,共5页
考虑动环、静环之间的摩擦生热,采用SSTk-ω湍流模型,对接触式机械密封腔内流体的对流换热进行数值研究,并采用基于SIMPLEC方法的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求解。结合流场分布特点,利用局部Nu数和平均Nu数分析动环、静环表面的对流换热性能。... 考虑动环、静环之间的摩擦生热,采用SSTk-ω湍流模型,对接触式机械密封腔内流体的对流换热进行数值研究,并采用基于SIMPLEC方法的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求解。结合流场分布特点,利用局部Nu数和平均Nu数分析动环、静环表面的对流换热性能。结果表明:静环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与动环转速和冲洗量之间的相对大小有关;动环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则主要与转速相关;采用不同模型得到的动环表面平均Nu数关联式在低Re数时差别不大,但高Re数下基于机械密封结构模型的关联式较基于圆筒模型的关联式适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对流换热 nu 数值仿真
下载PDF
换热管内插入间隔自旋扭带流阻与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广闽 林清宇 +2 位作者 郭鑫 徐鹏 程景萌 《化工科技》 CAS 2010年第3期16-20,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内置间隔自旋扭带的换热管的传热和流阻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间隔扭带的换热系数和摩擦系数都低于全长扭带;扭转比越大,间距对换热管阻力和传热特性的影响越小。此外,作者还建立了包含间隔扭带结构参数在内的流阻与传热特... 通过实验研究了内置间隔自旋扭带的换热管的传热和流阻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间隔扭带的换热系数和摩擦系数都低于全长扭带;扭转比越大,间距对换热管阻力和传热特性的影响越小。此外,作者还建立了包含间隔扭带结构参数在内的流阻与传热特性的经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扭带 nu 摩擦系数 经验关联式
下载PDF
水基纳米流体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思娴 林子楠 +4 位作者 桂兆 梁美玲 李增恩 贾壮壮 杨子月 《能源工程》 2019年第6期79-84,共6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体积分数φ为0.001%、0.01%、0.1%的Al2O3-H2O纳米流体,运用热力学相关式进行计算,并采用Lattice Boltzmann方法模拟圆管内Al2O3-H2O纳米流体的流动与换热,研究分析不同纳米粒子体积分数和粒径对纳米流体平均Nu数的影响... 采用两步法制备体积分数φ为0.001%、0.01%、0.1%的Al2O3-H2O纳米流体,运用热力学相关式进行计算,并采用Lattice Boltzmann方法模拟圆管内Al2O3-H2O纳米流体的流动与换热,研究分析不同纳米粒子体积分数和粒径对纳米流体平均Nu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体积分数的Al2O3-H2O纳米流体,随着纳米颗粒的运动,边界层发生变化,其流动特性和换热特性也受到影响,对于相同位置的纳米流体,当体积浓度为0.9%、0.5%、0.1%时,平均Nu数分别为21、17.8、16,随着纳米颗粒体积分数越大,其平均Nu数越大,即换热强度越大。当纳米颗粒为20 nm,Re数为1000、3000、5000、7000、9000时,平均Nu数分别为11.5、14.5、18、20、21.5,随着Re数的增加,纳米流体的强化换热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格子玻尔兹曼 体积分数 平均nu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n natural convection cooling effect of the crushed-rock revetment 被引量:2
15
作者 ZHANG MingYi CHENG GuoDong LI ShuangY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539-545,共7页
The crushed-rock revetment, considered as a highly porous medium, is often applied to embankment slope to protect the underlying permafrost and ensur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roadway in permafrost regions. In this pa... The crushed-rock revetment, considered as a highly porous medium, is often applied to embankment slope to protect the underlying permafrost and ensur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roadway in permafrost regions.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increase and optimize the cooling capacity of crushed-rock revetment in cold regions roadway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thermal convection theories, the practical geometry and the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in-situ crushed-rock revetment, convective pattern and cooling effect of crushed-rock revetment are numerically studied, with a thickness of 1.0 m under different geometrical parameters, e.g. sloped angle and aspect ratio.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a thickness of 1.0 m and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10.0 °C between top and bottom boundaries,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natural convection, the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rushed-rock revetment can be increased and the thermal “semi-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are endowed. However, the convective pattern changes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sloped angle, name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loped angle, the convection cell number decreases; furthermore, when the flow changes from various cells to a single cell at a sloped angle, the Nu number is the smallest and the cooling effect is the worst, therefore, the corresponding sloped angle is considered as the worst cooling sloped angle. Besid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spect ratio, the worst cooling sloped angle increases and tends to 32°, also approaching to the in-situ crushed-rock revetment angle 33.7°. Therefore, when the crushed-rock revetment embankment is too high, that is to say, the aspect ratio of the sloped crushed-rock revetment is too large, so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nhance its cooling effect, which have been research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is hoped that some scientific references can be supplied to the desig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crushed-rock revetment embankment in cold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shed-rock REVETMENT GEOMETRICAL parameter nu number convection pattern cooling effect
原文传递
伞蜥颈部褶皱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模拟
16
作者 贾崇熙 王豪 +1 位作者 刘捷 卢文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2024年第6期736-745,共10页
对伞蜥这一有特殊散热结构的爬行动物进行物理建模,并对该模型展开自然对流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研究发现,调节模拟伞蜥颈部褶皱的不同张角(45°~85°)时,换热系数在65°附近达到唯一最大值。同时改变伞蜥颈部褶皱的大小,... 对伞蜥这一有特殊散热结构的爬行动物进行物理建模,并对该模型展开自然对流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研究发现,调节模拟伞蜥颈部褶皱的不同张角(45°~85°)时,换热系数在65°附近达到唯一最大值。同时改变伞蜥颈部褶皱的大小,显示对流传热系数的唯一最大值出现在6.3≤L_(0)/d≤6.6范围内,模拟得到的最大传热速率对应的张角和面积均接近选取亚种的自然状态,由此推测伞蜥颈部褶皱的进化方向可能朝有利于提高自然对流传热速率的方向进行,而伞蜥与外界环境的自然对流可能是影响伞蜥颈部褶皱进化方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蜥颈部褶皱 自然对流 nu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叉排板束换热器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17
作者 安庭震 王军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88,共7页
为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设计了叉排板束换热器,利用Fluent软件中的RNG k-ε模型数值研究了叉排板束的传热特性。分析了叉排板束排数对于整体Nu的影响以及板束的局部传热特性,比较了不同横纵比对整体Nu的影响,并给出不同Re下叉排板束的N... 为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设计了叉排板束换热器,利用Fluent软件中的RNG k-ε模型数值研究了叉排板束的传热特性。分析了叉排板束排数对于整体Nu的影响以及板束的局部传热特性,比较了不同横纵比对整体Nu的影响,并给出不同Re下叉排板束的Nu经验公式。实验结果表明:叉排板束整体传热性能随板排数的增多而增强,当达到一定排数后传热性能趋于稳定,不同Re下趋于稳定的排数不同,当Re=4.3×10^(5)时进入稳定阶段需13排,当Re=4.3×10^(3)时进入稳定阶段仅需7排;叉排板束局部传热性能在各板排中先增大后减小,在第2~4排局部Nu达到峰值,板的局部传热性能在两个直角处以及撞击点位置大大增强;板束在横纵比为5时传热性能最佳,横纵比大于或小于5时,传热性能均会减弱;给出Re在1~500,500~1 000,1 000~200 000范围内板束整体Nu拟合公式,当Re>30 000时,与叉排圆管束相比,叉排板束传热性能提高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排板束 换热器 传热特性 努塞尔数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水滴形管换热与阻力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轩 赵伶玲 高腾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0-35,共6页
为提高换热管的综合性能,设计并研究了一种新型水滴形换热管,采用CFD软件,在相同管横截面积的前提下,对圆形、椭圆形及水滴形换热管单管和管束的换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表明:水滴形管可以明显减小换热管背流面的回流;在相... 为提高换热管的综合性能,设计并研究了一种新型水滴形换热管,采用CFD软件,在相同管横截面积的前提下,对圆形、椭圆形及水滴形换热管单管和管束的换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表明:水滴形管可以明显减小换热管背流面的回流;在相同的进口流速下,水滴形管管束努塞尔数Nu较圆管和椭圆管分别增大了28%和18. 5%,而进出口压降相较于椭圆形及圆形管分别减小了45. 5%及90%,相较于圆形管及椭圆形管,水滴型管具有更好的换热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滴形换热管 数值模拟 回流区 努塞尔数 压降
原文传递
不同Ra数下隔板Rayleigh-Bénard对流系统的流动和增强传热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包芸 林泽鹏 何鹏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3,共9页
本文计算研究Ra数对隔板对流系统的流动和增强传热特性的影响.对于无量纲的狭缝高度d=0.02,传热通道的无量纲速度U和温度TD数随Ra数的变化有两个阶段,低Ra数时U随Ra数增高而上升, TD数变化不大,高Ra数时U变化不大, TD数随Ra数增高而下降... 本文计算研究Ra数对隔板对流系统的流动和增强传热特性的影响.对于无量纲的狭缝高度d=0.02,传热通道的无量纲速度U和温度TD数随Ra数的变化有两个阶段,低Ra数时U随Ra数增高而上升, TD数变化不大,高Ra数时U变化不大, TD数随Ra数增高而下降.传热Nu数随Ra增高而增大,低Ra时Nu数随Ra数快速上升, Nu~Ra^(1.1),高Ra时Nu数增大变缓, Nu~Ra^(0.14).与无隔板对流系统Nuno~Ra^(0.29)对比, Nu数呈现先快速增大而后变缓的过程,出现增强传热区间和Nu数增强最大值Nuq,为7×10~5≤Ra≤5×10~9, Nuq≈3Nuno,对应Ra|Nuq≈10~7.不同狭缝高度d时速度U和TD数及Nu数随Ra数的变化特性曲线特征保持不变,但会改变特性曲线对应于Ra数的位置.狭缝高度d增大,特性曲线向低Ra数方向移动.不同d将改变隔板对流系统Ra数的传热增强区间.三个不同狭缝高度的Nu数增强最大值都是Nuno的3倍左右,狭缝高度d越大,对应的Ra数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板对流系统 增强传热 Ra数 nu数最大值 传热增强区间
原文传递
不同组分天然气在绕管内流动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20
作者 王会宾 赵敏 龚毅 《低温与超导》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22,76,共8页
针对目前LNG绕管换热器设计时,考虑不同天然气组分对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组分天然气在绕管内流动的传热特征。研究采用6.4MPa的6组不同组分的甲烷和乙烷混合物作为工质,探讨了混合物乙烷组分比重、雷诺数Re... 针对目前LNG绕管换热器设计时,考虑不同天然气组分对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组分天然气在绕管内流动的传热特征。研究采用6.4MPa的6组不同组分的甲烷和乙烷混合物作为工质,探讨了混合物乙烷组分比重、雷诺数Re、普朗特数Pr对压降和努塞尔数Nu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态时随着乙烷组分比重的增加,混合物压降随Re数增加幅度变小;而在液态时混合物压降则随着混合物中乙烷组分比重的增加,压降随Re数增加幅度变大。在气态时乙烷组分增大有利于传热,而在液态时乙烷组分增大不利于传热,最后根据模拟结果拟合出适用的Nu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绕管换热器 不同组分天然气 绕管内流动传热特性 压降 nu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