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怒江流域典型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及机理分析
1
作者 艾子涵 王新刚 +5 位作者 魏云杰 谭维佳 王道正 刘凯 罗力 辜超颖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349,356,共8页
对怒江流域典型调查点的岩质边坡节理裂隙进行统计,采用Dips软件分析得出破坏类型图,结合怒江流域边坡破坏因素影响,探讨典型岩质边坡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怒江流域岩质边坡破坏失稳的主要地质影响因素有结构面、岩性、地形地貌、构造... 对怒江流域典型调查点的岩质边坡节理裂隙进行统计,采用Dips软件分析得出破坏类型图,结合怒江流域边坡破坏因素影响,探讨典型岩质边坡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怒江流域岩质边坡破坏失稳的主要地质影响因素有结构面、岩性、地形地貌、构造活动等,降雨、开挖和地震等是破坏失稳的触发条件;将怒江流域岩质边坡破坏类型归纳为3种模式:倾倒破坏、平面滑动破坏和楔形体滑动破坏.破坏阶段可分为初始、蠕变和崩落;采用Swedge软件,分析降雨及地震影响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发现安全系数随着降雨引起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减小而降低,安全系数与地震力系数呈反比,且在相同地震力条件下沿交叉方向地震力作用下的安全系数大于沿水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破坏模式 形成机理 安全系数 怒江流域
下载PDF
牛油果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2
作者 匡秀芬 杨家科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4年第4期54-56,37,共4页
文章根据牛油果(Vitellaria paradoxa)的生长环境要求,总结2020年引入龙陵县怒江流域干热峡谷牛油果的繁殖、造林、抚育和管理等丰产栽培技术,探索牛油果适宜当地条件的本土化种植模式,为龙陵县怒江流域干热峡谷种植牛油果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栽培技术 牛油果 怒江流域干热峡谷
下载PDF
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资源状况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斌 张耀光 +2 位作者 岳兴建 刘绍平 王志坚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共7页
2007年4月到2008年8月对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分布和生物量先后进行了5次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53种,隶属于5门,7纲,42科,其中水生昆虫是怒江流域鱼类饵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怒江流域42个采样点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分布... 2007年4月到2008年8月对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分布和生物量先后进行了5次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53种,隶属于5门,7纲,42科,其中水生昆虫是怒江流域鱼类饵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怒江流域42个采样点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分布从上游到下游呈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其密度和生物量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55~457.4 ind./m2、3.89~14405.9 mg/m2。聚类分析显示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具有相同生境类型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较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聚类分析 怒江流域
下载PDF
怒江流域杧果种质资源果实性状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解德宏 龙亚芹 +5 位作者 张翠仙 陈于福 尼章光 张发明 张永超 杨恩聪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44-49,共6页
2005~2011年,对怒江流域卡亡果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及鉴定评价(主要包括果实形状、果实重量、果皮颜色、果肉颜色、胚性、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风味等)。结果表明:在调查的50份卡亡果种质资源中.无论是从果实的大小、颜色、胚性等... 2005~2011年,对怒江流域卡亡果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及鉴定评价(主要包括果实形状、果实重量、果皮颜色、果肉颜色、胚性、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风味等)。结果表明:在调查的50份卡亡果种质资源中.无论是从果实的大小、颜色、胚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优良的种质资源:在市亡果果实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果重、果实长度、果实宽度、种子长度间的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食率和种子重量间的相关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彤物除与果宽和果厚呈显著负相关外,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未呈现显著相关。怒江流域卡亡果种质资源存在着丰富的优异性状,这些优异性状为杧果的品种选育及品种改良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流域 卡亡果 种质资源 性状 评价与分析
下载PDF
怒江中游新地域民居建设策略——以怒族、傈僳族民居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芳 刘加平 《华中建筑》 2012年第2期142-146,共5页
怒江流域是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三江并流的世界自然遗产区;也是多民族混居区,国家级贫困区。怒江流域的新民居建设对于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该文通过对怒江中游地区怒族、傈僳族传统民居的调研和实测,分析其建造特点及... 怒江流域是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三江并流的世界自然遗产区;也是多民族混居区,国家级贫困区。怒江流域的新民居建设对于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该文通过对怒江中游地区怒族、傈僳族传统民居的调研和实测,分析其建造特点及空间构成。同时,对比研究怒江流域大量新建的砖混民居,得出传统民居为低碳模式兼低的居住环境质量,而新建砖混房屋则为高碳模式兼"高"的居住环境质量,并指出新建民居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地域民居建设的指导原则以及具体实施策略。这些策略旨在形成一套新地域民居的建筑模式,积极推动新民居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中游 新地域民居 怒族 傈僳族 指导原则 建筑模式
下载PDF
西藏改则东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沙木罗组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纪国忠 朱利东 +5 位作者 杨文光 黄辉 王怡璇 曾江 余浩 陶刚 《科技视界》 2014年第11期69-70,139,共3页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改则县境内,大地构造归属于班公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内,包含南羌塘残余弧盆地。北部为北羌塘-甜水海陆块,南部为冈底斯陆块。论文以改则地区侏罗纪-早白垩纪沙木罗组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踏勘与实测剖面调查基础...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改则县境内,大地构造归属于班公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内,包含南羌塘残余弧盆地。北部为北羌塘-甜水海陆块,南部为冈底斯陆块。论文以改则地区侏罗纪-早白垩纪沙木罗组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踏勘与实测剖面调查基础上,通过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相分析方法,建立盆地充填序列,进而探讨控盆机理与大地构造背景。通过研究确定沙木罗组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分为混积陆棚相和斜坡相。认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洋为残余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沙木罗组 沉积相 盆地演化
下载PDF
1961—2010年怒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郑哲 邹进 +1 位作者 潘锋 张代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22,共7页
为研究怒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怒江流域内6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日降雨量资料,根据日降雨侵蚀力模型,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分析流域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怒江流... 为研究怒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怒江流域内6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日降雨量资料,根据日降雨侵蚀力模型,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分析流域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怒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74.93 mm,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1 842.45(MJ·mm)/(hm^2·h);其中,降雨量在1978年发生突变,降雨侵蚀力在1966、1973和1976年产生突变,流域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变化趋势,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主要集中在夏季,占比达48.71%,冬季最小,占比只有5.9%。怒江流域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相似,侵蚀性雨量对降雨侵蚀力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为怒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时空特征 日降雨量 MANN-KENDALL 怒江流域
下载PDF
清水河流域是龙图腾的发祥地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江东 《中国建材科技》 2017年第6期106-107,共2页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是龙子龙孙,龙图腾是中华儿女的标志,清水河流域是伏羲女娲的诞生地,伏羲女娲首先创造并使用了龙,清水河流域的大地湾遗址从考古方面支持了伏羲女娲的传说,清水河流域的民俗文化也印证了龙图腾的产生。
关键词 清水河流域的地理 民俗 伏羲女娲 大地湾 龙图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