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0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brief review of novel nucleic acid test biosenso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prospects for salmonids viral diseases detection
1
作者 Xiaofei Liu Songyin Qiu +5 位作者 Haiping Fang Lin Mei Hongli Jing Chunyan Feng Shaoqiang Wu Xiangmei Lin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9-56,共8页
Viral diseases represent one of the major threats for salmonids aquaculture.Early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viral pathogens is the main prerequisite prior to undertaking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Viral diseases represent one of the major threats for salmonids aquaculture.Early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viral pathogens is the main prerequisite prior to undertaking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Rapid,sensitive,efficient and portable detection method is highly essential for fish viral diseases detection.Biosensor strategies are highly prevalent and fulfill the expanding demands of on-site detection with fast response,cost-effectiveness,high sensitivity,and selectivit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science,the nucleic acid biosensors fabricated by semiconductor have shown great potential in rapid and early detection or screening for diseases at salmonids fisheries.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detection development of salmonids viral diseases.The present limitations and challenges of salmonids virus diseases surveillance and early detection are presented.Novel nucleic acid semiconductor biosensors are briefly reviewed.The perspective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biosensors in the on-site detection of salmonids disease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monids virus DETECTION nucleic acid test biosensors SEMICONDUCTOR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nucleic acid testing (NAT) in blood screening in Shanghai
2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282-284,共3页
关键词 acid NAT in blood screening in Shanghai The application of nucleic acid testing
下载PDF
A fully automated centrifugal microfluidic system for sample-to-answer viral nucleic acid testing 被引量:4
3
作者 Fei Tian Chao Liu +4 位作者 Jinqi Deng Ziwei Han Lu Zhang Qinghua Chen Jiashu Su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498-1506,共9页
The outbreak of virus-induced infectious diseases poses a global public-health challenge.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AT)enables early detection of pandemic viruses 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preventing onward ... The outbreak of virus-induced infectious diseases poses a global public-health challenge.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NAAT)enables early detection of pandemic viruses 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preventing onward transmission.However,the requirement of skilled operators,expensive instrumentation,and biosafety laboratories has hindered the use of NAAT for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of suspected patients.Here we report development of a fully automated centrifugal microfluidic system with sample-in-answer-out capability for sensitive,specific,and rapid viral nucleic acid testing.The release of nucleic acids and the subsequent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were integrated into the reaction units of a microfluidic disc.The whole processing steps such as injection of reagents,fluid actuation by rotation,heating and temperature control,and detection of fluorescence signals were carried out automatically by a customized instrument.We validate the centrifugal microfluidic system using oropharyngeal swab samples spiked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armored RNA particles.The estimated limit of detection for armored RNA particles is 2 copies per reaction,the throughput is 21 reactions per disc,and the assay sample-to-answer time is approximately 70 min.This enclosed and automated microfluidic system efficiently avoids viral contamination of aerosol,and can be readily adapted for virus detection outside the diagnostic labora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ic acid testing VIRUS MICROFLUIDICS sample-to-answer automation
原文传递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thermostatic nucleic acid testing device based on magnesium pyrophosphate precipitation for detecting 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4
作者 Zhu Chen Kaixuan Zhao +9 位作者 Ziyu He Xiaofang Luo Zuodong Qin Yimin Tan Xiangming Zheng Zuozhong Wu Yan Deng Hui Chen Yuan Guo Song 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8期4053-4056,共4页
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infection has seriously affected prawn culture globally.The symptoms of the infection are not apparent,and traditional detection methods are time consuming and low in accuracy.We develo... 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infection has seriously affected prawn culture globally.The symptoms of the infection are not apparent,and traditional detection methods are time consuming and low in accuracy.We developed a new onsite rapid testing device(size 18.8×16.7×6.6 cm^(3))for EHP based on magnesium pyrophosphate precipitation and facilitated by 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the device enables efficient light absorbance.The device has a highly sensitive detector,high-precision thermal controller,and humanized touch screen.The temperature control precision of the device is 0.2-0.3℃ at 60℃,63℃,and 65℃.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values(CVV)of the luminous power in one channel at light on and off were found to be 0.0097 and 0.0014,respectively,within 1 h.The CVV of the background,luminous power,and values of eight PCR tubes filled with pure water were all less than 5%.In the EHP experiment,eight samples(including seven positive and one negative)confirm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vice,and four positive and four negative samples verified whether cross-contamination exists.Among them,the rise time of the curve was about 15 min.These results assert that the developed device exhibits enhanced stability and uniformity and has excellent performance with high sensitivity,good specificity,and low testing time.Moreover,the optimal and minimum absorbance range was 555-655 nm for monitoring the production of LA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idity detection Magnesium pyrophosphate precipitation nucleic acid testing 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原文传递
2016至2020年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
5
作者 励晓涛 董杰 +2 位作者 凌霞 祝宏 吴丹霄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4期11-14,共4页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本地区降低HIV经输血传播风险,制定有效献血者招募及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本地区降低HIV经输血传播风险,制定有效献血者招募及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sting,NAT)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地区902847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IV-Ⅰ/Ⅱ抗体/抗原和HIVRNA检测。抗-HIV抗体/抗原或HIVRNA反应性标本送杭州市疾病控制中心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法和NAT进行确认。结果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地区共检测HIV确证阳性103例,阳性检出率为0.01%,其中101例ELISA和NAT筛查均为阳性反应,2例ELISA筛查为阴性反应,NAT为阳性反应。103例感染者中,以男性(91.26%,94/103)、18~35岁(69.90%,72/103)、初次献血者(68.93%,71/103)为主。2016至2020年献血者HIV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7.181,P=0.007)。男女献血者HIV阳性率各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36,P=0.350;χ^(2)=0.653,P=0.957)。各年龄组献血者HIV阳性率各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78,P=0.173;χ^(2)=2.318,P=0.678;χ^(2)=5.284,P=0.259;χ^(2)=9.183,P=0.057)。结论近5年HIV感染在杭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中呈低流行水平,但仍存在感染风险,应加强在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并且应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选择合适的检测策略,保证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HIV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核酸检测
下载PDF
追踪隔离措施与核酸检测力度对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的分析与评估
6
作者 王凯 李慧霞 +1 位作者 李云 赵洪涌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31,共15页
2021年7月,南京市爆发由德尔塔变异毒株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依据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实际数据,建立符合疫情发展的时间依赖COVID-19传播动力学模型,将实时数据应用于模型参数估计和有效再生数计算,分析和评... 2021年7月,南京市爆发由德尔塔变异毒株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依据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实际数据,建立符合疫情发展的时间依赖COVID-19传播动力学模型,将实时数据应用于模型参数估计和有效再生数计算,分析和评估了此次疫情采取的隔离防控措施和核酸检测强度。结论表明:隔离力度和核酸检测强度对疫情防控有重要影响。该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工作的研究,对未来应对突发性传染病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传染病动力学模型 有效再生数 参数估计 隔离措施和核酸检测
下载PDF
2018—2023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主城区鸽新城疫流行情况实验室调查
7
作者 王涛 马佳妮 +2 位作者 李兆新 姜玉婷 郭亚军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6期5-8,共4页
为了解主城区近年鸽散养户新城疫的免疫情况和养殖环境中的流行情况,2018—2023年分别采集4个主城区25个散养户的鸽血清样本1972份、鸽舍环境棉拭子150份、鸽双腔棉拭子750份,通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新城疫抗... 为了解主城区近年鸽散养户新城疫的免疫情况和养殖环境中的流行情况,2018—2023年分别采集4个主城区25个散养户的鸽血清样本1972份、鸽舍环境棉拭子150份、鸽双腔棉拭子750份,通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新城疫抗体水平监测和新城疫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4个主城区免疫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仅2022年鸽新城疫免疫抗体均低于农业农村部规定的70%,其它均高于该标准;4个主城区中环境棉拭子新城疫病毒核酸群体阳性率2018—2023年分别为28%、20%、16%、28%、36%和20%;鸽双腔棉拭子新城疫病毒核酸个体阳性率2018—2023年分别为12.8%、11.2%、8.8%、8%、9.6%和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抗体 效价 核酸检测
下载PDF
科研项目成果在通识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8
作者 阎臻 杨健 +4 位作者 熊莉 樊佳 张大伟 林宏辉 刘唤唤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以“众里寻他千百度——核酸检测的应用”实验项目为例,探索将科研项目的部分内容应用于高校生物类通识课程的实践经验。该项目以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为材料,通过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检测和条带分析等,探讨核酸检测技术在科学研究和... 以“众里寻他千百度——核酸检测的应用”实验项目为例,探索将科研项目的部分内容应用于高校生物类通识课程的实践经验。该项目以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为材料,通过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检测和条带分析等,探讨核酸检测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涵盖一个完整的富含生物学特色的科研过程。该项目在通识课程中的实践,使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在获得生物学核酸提取相关知识点和实验技能点的同时,了解生物学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同时,通过鼓励学生思考核酸检测技术手段发展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新时代全面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转化 通识课程 实验教学 核酸检测
下载PDF
江西省吉安市莱姆病疑似病例调查研究
9
作者 刘志云 曾予 +4 位作者 段立科 侯学霞 张琳 贺丽娟 郝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0-345,共6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吉安市莱姆病疑似病例中确诊病例情况及其临床表现特征和地区来源分布,为莱姆病及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集了133份莱姆病疑似病例血清,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两步法”进行莱姆病... 目的了解江西省吉安市莱姆病疑似病例中确诊病例情况及其临床表现特征和地区来源分布,为莱姆病及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集了133份莱姆病疑似病例血清,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两步法”进行莱姆病抗体检测,并采用巢式PCR方法检测血清中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阳性标本进一步测序分析。结果133份莱姆病疑似病例血清中有25份伯氏疏螺旋体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18.80%。其中,20份样本抗体检测阳性,阳性率为15.04%;6份样本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51%。6例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的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的序列均与扬子疏螺旋体(Borrelia yangtzensis)的相应序列一致,并且其中1份样本抗体检测也为阳性。25例阳性患者来自吉安市的9个县区,其中吉州区的患者最多,占44%。阳性患者出现莱姆病相关症状,包括关节病变、神经疾病、感染性发热、皮炎或胸痛,其中关节病变的病人最多,占72%。6例扬子疏螺旋体感染者来自吉州区,其中4例表现为关节病变,2例表现为感染性发热。结论本次研究首次证实江西省吉安市存在莱姆病患者,并首次在我国南方的病人体内检测出扬子疏螺旋体。研究提示该地区医务人员在接诊具有关节炎、神经系统等症状的病例时,应考虑患者可能罹患莱姆病。研究表明吉安市存在莱姆病自然疫源地,应进一步开展莱姆病的调查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扬子疏螺旋体 核酸检测 抗体检测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3种猪圆环病毒
10
作者 石艳萍 邓飞 +6 位作者 周丽媛 李丽 邵靓 陈斌 张孟思 邱明双 陈弟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58-64,共7页
为建立快速区分3种猪圆环病毒(PCV2、PCV3和PCV4)的现场检测方法,采用微流控芯片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收集3种猪圆环病毒临床阳性样本进行核酸提取,与市场上3种猪圆环病毒荧光探针法检测... 为建立快速区分3种猪圆环病毒(PCV2、PCV3和PCV4)的现场检测方法,采用微流控芯片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收集3种猪圆环病毒临床阳性样本进行核酸提取,与市场上3种猪圆环病毒荧光探针法检测试剂盒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同步比对。结果显示:微流控芯片LAMP法在3种猪圆环病毒联检测试中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可以在30 min内,实现不低于荧光定量PCR法的敏感性;与非洲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和猪细小病毒临床阳性样本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测试3种猪圆环病毒重复性Ct值变异系数(CV)均在2%以下,稳定性好。结果表明:3种猪圆环病毒微流控芯片快速联检技术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强,检测速度快,环境要求低,可以满足现场检测的要求,适用于养猪场等场所的猪圆环病毒现场快速检测。本方法的建立为猪相关病原体的现场快速核酸检测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微流控芯片 环介导恒温扩增 快速检测 核酸检测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病原微生物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廖川 梁丽娜 +3 位作者 黄少宇 马梦霞 李雪斌(综述) 韦贵将(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1003-1007,1024,共6页
病原微生物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是一种恒温扩增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度高、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感染... 病原微生物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是一种恒温扩增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度高、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基于这种情况,该文主要阐述了LAMP的原理、特点及其在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与研究进展。LAMP技术现在已经被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但该技术仍有易产生假阳性、引物设计复杂等不足之处。该文综述了近年来LAMP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的应用与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为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合理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核酸检测 病原微生物 核酸扩增 结核分枝杆菌
下载PDF
HIV暴露儿童血清逆转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李晓玲 吴晓东 +6 位作者 袁冬妹 黄婷 刘晓宁 夏俊霞 李莎茜 黄海英 何云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5期516-522,共7页
目的研究HIV暴露儿童血清逆转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管理的49例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HIV暴露儿童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及血清结果等。结果49例HIV暴露儿童在出生后48 h、6周、3月龄HIV核酸... 目的研究HIV暴露儿童血清逆转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管理的49例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HIV暴露儿童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及血清结果等。结果49例HIV暴露儿童在出生后48 h、6周、3月龄HI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在12、18、21月龄时血清逆转率分别为59.18%、93.87%和100.00%。HIV暴露儿童在12月龄血清是否逆转与母亲分娩方式、抗反转录病毒开始时间、孕期核酸检测结果、CD4^(+)T淋巴细胞计数无关;与HIV暴露儿童的性别、出生胎龄与体重、阻断药物使用种类等也无关。结论未发现12月龄HIV暴露儿童血清逆转的明确影响因素,其3月龄核酸检测与最终血清逆转结果一致性为100%。为尽早排除HIV感染,减少家属顾虑,未来可考虑HIV暴露儿童3月龄前3次核酸阴性结果代替血清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孕产妇 HIV暴露儿童 血清逆转 早期诊断 母婴传播 核酸检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的研制
13
作者 夏德菊 周海卫 +1 位作者 刘东来 许四宏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796-799,803,共5页
目的建立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确定其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对24份病原体培养物的复核、确证,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分型,组成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经多家实验室的协助标定,确定参考品的质量标准,并对参考品进... 目的建立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确定其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对24份病原体培养物的复核、确证,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分型,组成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经多家实验室的协助标定,确定参考品的质量标准,并对参考品进行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估。结果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由10份阴性、14份阳性、1份最低检出限和1份精密度样品组成。质量标准为10份阴性参考品应均检出阴性;14份阳性参考品应至少检出13份阳性;精密度考品重复检测10次,要求均为乙型脑炎病毒阳性,且其检测值的CV应不大于5.0%;最低检出限参考品要求1∶102倍稀释及以上浓度时应为乙型脑炎病毒阳性。参考品的均匀性及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论该参考品可用作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核酸检测试剂 基因分型 国家参考品
下载PDF
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检测与HCV高敏核酸检测对病毒性丙型肝炎的筛查价值研究
14
作者 谢骊 蔡雷鸣 +2 位作者 冯颖 段玉萍 厉倩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56-459,467,共5页
目的通过对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需进行手术、输血或其他侵入性医疗服务的住院患者的HCV血清学抗体及高敏HCV RNA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检测与HCV高敏核酸检测对病毒性丙型肝炎的筛查检测价值。方法对本院... 目的通过对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需进行手术、输血或其他侵入性医疗服务的住院患者的HCV血清学抗体及高敏HCV RNA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检测与HCV高敏核酸检测对病毒性丙型肝炎的筛查检测价值。方法对本院相关住院患者进行Elecsys Anti-HCV II或(和)高敏HCV RNA检测,统计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HCV血清学抗体检测22443人次,阳性率为0.68%,阳性COI中位数为38.4(1.0~165)。高敏HCV RNA检测34628人次,阳性率0.30%,阳性病毒载量中位数为1.00×10^(6)IU/mL(3.50×10^(1)~4.00×10^(7)IU/mL)。两种方法学均显示45~59岁人群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P<0.001)。两种检测有重合的样本共17785人次,HCV抗体血清学阳性率为0.70%。高敏HCV RNA阳性率0.22%,如以高敏HCV RNA为丙型肝炎现症感染的标准,HCV抗体血清学检测HCV现症感染的灵敏度为100.00%(95%CI 89.09%~100.00%),特异性为99.52%(95%CI 99.41%~99.61%),现症感染阳性预测期PPV为32.00%(95%CI 23.82%~40.18%),阴性预期值为100.00%。HCV抗体血清学检测COI值与高敏HCV RNA检测的病毒载量无线性相关性,COI<10和COI>100的HCV RNA阳性率低。结论HCV抗体检测和高敏HCV RNA均为有效的丙型肝炎筛查手段,需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丙型肝炎感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丙型肝炎病毒RNA 发光免疫标记 核酸检测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输血传播风险及防范
15
作者 王全慧 潘彤(综述) 樊晶(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838-841,861,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输血安全领域的焦点之一。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是HBV感染的一种特殊的临床类型,其特征是在血清或肝脏中检测到HBV DNA,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呈阴性。对献血者进行HBsA...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输血安全领域的焦点之一。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是HBV感染的一种特殊的临床类型,其特征是在血清或肝脏中检测到HBV DNA,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呈阴性。对献血者进行HBsAg检测尤其是核酸检测(NAT)能有效地控制大多数HBV传播,但是残余传染风险依然存在。OBI献血者是潜在的HBV传染源,含有极低病毒载量的HBV DNA,即使是高度敏感的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也可能是间歇性检测到或无法检测到。目前对于OBI检测缺乏一种标准化的、经过验证的有效方法。为了提高OBI检测的准确度,需要开发更灵敏、标准化和有效的HBsAg、HBV DNA的检测方法;同时还要深入地了解OBI发展机制,准确诊断OBI以提高输血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核酸检测 病毒载量 灵敏度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核酸检测技术在血站血液标本乙肝病毒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饶晓安 李丽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核酸检测(NAT)技术在血站血液标准乙肝病毒(HBV)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血站采集的血液标本12282份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接受ELISA、NAT检测,以电化学免疫发光法(ECLIA)检测结... 目的探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核酸检测(NAT)技术在血站血液标准乙肝病毒(HBV)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血站采集的血液标本12282份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接受ELISA、NAT检测,以电化学免疫发光法(ECLIA)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做一致性分析,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窗口期、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2、阳性率、漏诊率差异,比较不同HBV感染状态患者HBV-DNA阳性率差异。结果ELISA检测HBV的窗口期高于NAT(P<0.05),准确度、灵敏度低于NAT,漏诊率高于NAT(均P<0.05);ELISA、NAT检测HBV的特异度、阳性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大三阳的HBV-DNA阳性率均高于小二阳、小三阳(均P<0.05);小二阳、小三阳两者的HBV-DNA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ELISA与NAT均可良好应用于HBV检测,且NAT具备更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更低的漏诊率,可良好反映HBV的传染性,是ELISA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核酸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本
下载PDF
Positive SARS-Cov-2 test in a woman with COVID-19 at 22 days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17
作者 Anming Luo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2020年第4期413-417,共5页
Background:In a few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the nucleic acid test shows positive results again.Whether this is due to relapse of the disease,reinfection by the virus,or a false-posi... Background:In a few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the nucleic acid test shows positive results again.Whether this is due to relapse of the disease,reinfection by the virus,or a false-positive result at hospital discharge is worth exploring.Case presentation:A woman with COVID-19 was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after integrative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ecause she met the discharge standards.However,she obtained positive results on a nucleic acid test 22 days later.Conclusion:Based on this positive test result in a discharged patient with COVID-19,anal tests and coronavirus antibody test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roat swab tests to further develop the diagnosis and discharge standards for patients with COVID-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VIRUS PNEUMONIA COVID-19 nucleic acid test Throat swab
下载PDF
CRISPR-Cas系统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郭浩宇 王瑞曦 +5 位作者 秦琳琳 王邵天 于淏芃 赵枳熒 尹丹阳 马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54-163,共10页
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对预防食源性疾病的爆发具有重要意义。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repeats,CRISPR)及CRISPR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Cas)构成的CRISPR-Cas系统... 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对预防食源性疾病的爆发具有重要意义。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repeats,CRISPR)及CRISPR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Cas)构成的CRISPR-Cas系统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核酸检测,并在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中展现出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本文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原理、机制,总结了CRISPR-Cas系统与不同扩增方法和信号输出模式相结合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这些检测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最后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 食源性致病菌 核酸检测
下载PDF
改进核酸筛查混检阳性池再检模式的探讨
19
作者 侯云 冯秋霞 +3 位作者 李蓓 张龙穆 杨忠思 焦淑贤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 通过分析核酸筛查混检阳性池CT值分布区间与拆分率的相关性,为改进混检阳性池再检模式,降低输血残余风险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本站Cobas S201检测系统核酸筛查HBV混检阳性池标本拆分情况,选取影响拆分... 目的 通过分析核酸筛查混检阳性池CT值分布区间与拆分率的相关性,为改进混检阳性池再检模式,降低输血残余风险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本站Cobas S201检测系统核酸筛查HBV混检阳性池标本拆分情况,选取影响拆分成功的主要因素CT值,以CT值分布区间为依据制定再检实验方案。针对2022年3月—2023年3月HBV混检阳性池标本,进行Cobas S201和Panther检测系统的同步检测,统计分析该类标本检测结果。 结果 2017—2021年5年间混检阳性池为474个,混检HBV阳性池为324个,占混检阳性池的 68.35% ,其中2017—2020年每年的HBV阳性池占比明显高于HCV和HIV阳性池( P <0.05);5年间HBV拆分阳性池为167个,占混检HBV阳性池的51.54%,拆分阴性池为157个,占混检HBV阳性池的48.46%。5年间HBV拆分阳性池按CT值分为3个区间:CT值≤36、36<CT值≤40和CT值>40,其拆分率分别为95.8%、56.5%和14.8%( P <0.05);拆分阳性和拆分阴性2组中,36<CT值≤40区间混检池数量占比最高分别为80.8%、66.2%,且与其它2区间比较有差异( P <0.05)。2022年3月—2023年3月混检HBV阳性池有65个,CT值≤36区间(5个)和CT值>40区间(12个),经Cobas S201拆分和Panther联检符合率都为100%,36<CT值≤40区间(48个),2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81.25%。Cobas S201首次拆分结果和Panther联检结果不一致有9份标本,有4份标本Cobas S201首次拆分是阴性,同步Panther联检是阳性,4份标本中3份Cobas S201再单检是阳性,1份Cobas S201再单检是阴性,按照制定的再检方案判定规则是9份标本判定为不合格,按照混检阳性池拆分1次阴性即放行的规则至少会有3份标本漏检。 结论 核酸筛查中混检阳性池再拆分阴性的献血者标本占有一定的比例,混检阳性池拆分1次阴性即放行的规则有漏检风险,对这部分标本可以有选择性的(36<CT值≤40区间)进行再检判定结果,既保证了血液安全又节约了再检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检测 混样检测 残余风险
下载PDF
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环境消毒监测结果与分析
20
作者 李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2041-2044,共4页
目的 通过监控及监测本站核酸检测实验室环境消毒结果,确保血液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 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本站核酸检测实验室3个工作区域25次监测结果,评估核酸检测实验室空气、设备、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方法对... 目的 通过监控及监测本站核酸检测实验室环境消毒结果,确保血液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 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本站核酸检测实验室3个工作区域25次监测结果,评估核酸检测实验室空气、设备、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方法对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 采集的25次环境监测结果中2021年10月标本处理、标本制备区移动车台面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阳性,复检后仍呈阳性,消毒后重新取样,结果为阴性,其余24次环境监测合格率均为100%。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环境监测合格率与核酸检测结果的拆分阳性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本站核酸检测实验室环境消毒措施能有效确保检测质量。同时,监测结果中偶发的HBV DNA阳性结果系设备污染,未对检测实验室造成不良影响,但日常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并加强实验室的清洁消毒及评估,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和环境、人员等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实验室 环境消毒 环境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