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罪法益与构成要件的解释方法
1
作者 张开骏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63,共16页
个罪的法益与构成要件需要妥当解释,才能公正合理地适用。明确个罪的法益,有助于认清犯罪本质和处罚范围;以法益保护指导构成要件解释,有助于划清处罚界限。个罪法益可从体系地位、罪状规定和比较法视角等确定。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 个罪的法益与构成要件需要妥当解释,才能公正合理地适用。明确个罪的法益,有助于认清犯罪本质和处罚范围;以法益保护指导构成要件解释,有助于划清处罚界限。个罪法益可从体系地位、罪状规定和比较法视角等确定。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法益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女性的性自主权,而不是身心健康;高空抛物罪的法益是地面公共场所人们生活起居的安稳有序的状态,而不是公共安全。构成要件解释应坚持客观解释论和实质解释论,在刑法文义的限制下,做合理的平义解释以及必要的扩大解释或缩小解释。妨害安全驾驶罪的“暴力”是广义的,“行驶中”是指发动机处于启动状态;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发生性关系”是指男性生殖器针对女性的侵入身体式的性行为,包括性交、肛交和口交;高空抛物罪的物品性质(属性、种类)不宜限定;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的对象应限定为烈士。个罪的解释应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做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从地面向高空抛掷物品而使其从高空坠落,或者跳楼自杀,或者将他人从楼顶等高空推下等行为,均不符合高空抛物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益 构成要件 解释方法 罪刑法定 刑法修正案(十一)
下载PDF
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司法适用误区及其纠偏
2
作者 田靖雨 朱韩韩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催收非法债务罪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的罪名。该罪名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非法债务类型类推适用可能、形式化认定催收行为、罪名溯及力适用标准不一等问题。对此,应当采取实质解释方法,明确非法债务的具体类型,排... 催收非法债务罪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的罪名。该罪名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非法债务类型类推适用可能、形式化认定催收行为、罪名溯及力适用标准不一等问题。对此,应当采取实质解释方法,明确非法债务的具体类型,排除债务非法性的类推适用;以罪刑法定原则为基础,以实质法益侵害为标准,廓清催收行为的适用场域;排除行为社会危害性对罪名溯及力适用的干扰,恪守“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适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收非法债务罪 实质解释 罪刑法定 溯及力
下载PDF
论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立法 被引量:15
3
作者 袁继红 卢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8-74,共7页
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典中不只是一项保护人权的基本原则 ,从立法的角度看 ,更应该将它视为刑事立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并不仅仅限于被写入刑法典 ,它需要刑事法律规范一以贯之 ,否则罪刑法定原则则将徒具形式上的意义。从罪... 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典中不只是一项保护人权的基本原则 ,从立法的角度看 ,更应该将它视为刑事立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并不仅仅限于被写入刑法典 ,它需要刑事法律规范一以贯之 ,否则罪刑法定原则则将徒具形式上的意义。从罪刑法定原则与刑事立法的要求看 ,其消极要求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一国的法治状况。对刑事立法的要求并不高 ,我国刑法已实现其消极方面的要求。其积极要求的实现的程度如何直接取决于一国的刑事立法水平。积极要求在我国的实现程度还比较低 ,原因在于我国的刑事立法水平还比较低。真正实现罪刑法定原则 ,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刑事立法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罪刑法定 刑事立法 立法解释 罪刑法定化 罪刑实体化 罪刑明确化
下载PDF
“严打”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冯玉军 贺小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9-56,共8页
“严厉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联的重要刑事政策。笔者在充分肯定“严打”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有效性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刑罚效率观与刑法正义观相结合的方法,侧重研... “严厉打击经济和刑事犯罪”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联的重要刑事政策。笔者在充分肯定“严打”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有效性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刑罚效率观与刑法正义观相结合的方法,侧重研究“严打”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而认为,站在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高度,“严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打” 罪刑法定原则 法治
下载PDF
刑法合宪性解释的意义重构与关系重建——一个罪刑法定主义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20
5
作者 苏永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7-150,共14页
从宪法与刑法的关系、近代刑法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国外刑法理论对合宪性解释的解释来看,刑法的合宪性解释是指对刑法做出合乎罪刑法定原则的解释。提倡合宪性解释,对刑法领域法治的实现、划定刑法解释的界限以及厘定刑法理论的发展方... 从宪法与刑法的关系、近代刑法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国外刑法理论对合宪性解释的解释来看,刑法的合宪性解释是指对刑法做出合乎罪刑法定原则的解释。提倡合宪性解释,对刑法领域法治的实现、划定刑法解释的界限以及厘定刑法理论的发展方向,均具有重要意义。合宪性解释是一种解释限度,而非具体的刑法解释方法,但对刑法解释方法构成了明显的制约。合宪性解释应当在所有的刑法解释方法中得到贯彻,因而与刑法解释方法之间不存在位阶关系;而且,从逻辑和解释实践来看,刑法解释方法之间也不存在位阶关系。在形式上,对刑法做出未超出文义范围的解释结论就满足了合宪性解释的要求;从实质上看,合宪性解释的贯彻还得借助于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等刑法解释方法的具体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合宪性解释 罪刑法定主义 解释限度 解释方法
下载PDF
体系解释与目的限缩:行刑竞合案件解释规则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蔡道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对于经济领域行刑竞合问题的行政犯刑事不法的判断,必须以行政不法为前提。包括“兜底条款”在内的行政规范与刑事规范,必须在法秩序统一的原则下,作体系性解释。体系性解释也应当包括行政法律、法规内部的一体性诠释,前置法中有类型化... 对于经济领域行刑竞合问题的行政犯刑事不法的判断,必须以行政不法为前提。包括“兜底条款”在内的行政规范与刑事规范,必须在法秩序统一的原则下,作体系性解释。体系性解释也应当包括行政法律、法规内部的一体性诠释,前置法中有类型化规定的情形,特别是有刑事责任条款与没有刑事法律后果的区别规定,刑事不法的认定必须给予基本的敬畏与尊重。刑法作为“二次法”,对于经济领域的行刑竞合案件的处理,特别具有理念的引领作用。行政规范的目的定位与刑事规范的目的指向有不同的旨趣,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目的解释只应当作为出罪依据,而不能作为入罪理由,目的限缩应当是不符合规范目的的行刑竞合案件出罪化的根据,对于“兜底条款”的解释更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解释 目的限缩 行刑竞合 罪刑法定原则 法秩序统一性
下载PDF
中西刑法思想史中的共同犯罪问题探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晓耕 孙倩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63-77,共15页
对于当前我国刑法学界关于中国共犯体系属于正犯、共犯区分制,单一制,还是双层区分制的争论,不能仅仅局限于类比我国刑法与欧洲大陆各国刑法条文,而应该从各自的传统出发寻求根源。中国共犯体系源于中国传统律例"共犯罪分首从"... 对于当前我国刑法学界关于中国共犯体系属于正犯、共犯区分制,单一制,还是双层区分制的争论,不能仅仅局限于类比我国刑法与欧洲大陆各国刑法条文,而应该从各自的传统出发寻求根源。中国共犯体系源于中国传统律例"共犯罪分首从"的罪刑均衡价值,而欧洲大陆各国刑法共犯体系是在罪刑法定原则的逻辑前提下推演出来的,这背后是秩序性思维与规范性思维的不同。可见,中国刑法学界关于中国共犯体系归属的争论正是秩序性思维与规范性思维碰撞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均衡 规范性思维 秩序性思维
下载PDF
罪刑法定视野中的刑法时间效力 被引量:3
8
作者 董邦俊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76,共5页
罪刑法定是当代刑法第一原则,其与时间效力关系如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对刑法时间效力具有全局制约性;罪刑法定的内容与刑法时间效力具有多层面的相通性。在罪刑法定视野之下,通过对禁止有罪类推和禁止溯及... 罪刑法定是当代刑法第一原则,其与时间效力关系如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对刑法时间效力具有全局制约性;罪刑法定的内容与刑法时间效力具有多层面的相通性。在罪刑法定视野之下,通过对禁止有罪类推和禁止溯及既往进行考察,提出完善时间效力规定,强化罪刑法定原则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 时间效力 协调
下载PDF
金融诈骗犯罪刑法分类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杰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8-21,共4页
金融诈骗罪的立法沿革揭示出金融诈骗犯罪刑法分类的理论争议在于独立成节是否合理与必要。通过对犯罪客体分类标准以及法条竞合适用的分析,金融诈骗罪的独立成节凸显了"特殊优于一般"还是"重法优于轻法"两种处理... 金融诈骗罪的立法沿革揭示出金融诈骗犯罪刑法分类的理论争议在于独立成节是否合理与必要。通过对犯罪客体分类标准以及法条竞合适用的分析,金融诈骗罪的独立成节凸显了"特殊优于一般"还是"重法优于轻法"两种处理方式上的矛盾。然而,金融诈骗罪作为罪群式立法更能保护国民的预测可能性,与罪刑法定原则相亲融,应当受到更多的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诈骗 犯罪分类 罪群 罪刑法定
下载PDF
论经济犯罪的犯罪化根据及其对于经侦工作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东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61-66,共6页
从公安经侦工作的角度来看,研究经济犯罪的犯罪化根据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尤其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经济犯罪的犯罪化根据大致可以在立法层面与司法层面等两个层次上进行讨论。在立法层面上,经济犯罪的犯罪化根据在于三个方面:行为... 从公安经侦工作的角度来看,研究经济犯罪的犯罪化根据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尤其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经济犯罪的犯罪化根据大致可以在立法层面与司法层面等两个层次上进行讨论。在立法层面上,经济犯罪的犯罪化根据在于三个方面: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刑罚手段的必要性和刑罚手段的可行性。在司法层面上,经济犯罪的犯罪化根据基本上体现于全面贯彻立法意图和刑法原则的过程之中,尤其要全面、深刻地体现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谦抑主义的要求。相应地,在经侦工作中应当自觉地关注经济犯罪的犯罪化根据问题,准确理解、适用法律规定,慎重发动侦查权,严格规范侦查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犯罪 犯罪化根据 罪刑法定原则 刑法谦抑主义 刑事侦查
下载PDF
对我国现行犯罪构成的一点思考
11
作者 赵宁 黄夏敏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3-28,共6页
犯罪构成是刑法理论的核心,科学的犯罪构成理论是罪刑法定主义得以落实的保障。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理论存在重大缺陷。按照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犯罪构成并非判断罪与非罪的唯一标准,这样,犯罪构成就难以发挥其落实罪刑法定、实现人权保... 犯罪构成是刑法理论的核心,科学的犯罪构成理论是罪刑法定主义得以落实的保障。我国现行的犯罪构成理论存在重大缺陷。按照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犯罪构成并非判断罪与非罪的唯一标准,这样,犯罪构成就难以发挥其落实罪刑法定、实现人权保障的重大功能。因而,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必须加以重建。重建我国犯罪构成的指导思想,应是以形式合理性为特征、彻底贯彻罪刑法定主义的市民刑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罪刑法定 形式合理性 社会危害性 市民刑法
下载PDF
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与人权保障机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裕民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27-30,共4页
我国刑法典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罪刑法定原则,刑事立法的现实与这一原则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与差距,直接影响了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必须在适用刑法典的过程中运用立法解释和刑事司法解释的方式补救,才能消除这种影响,最大限度地体... 我国刑法典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罪刑法定原则,刑事立法的现实与这一原则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与差距,直接影响了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必须在适用刑法典的过程中运用立法解释和刑事司法解释的方式补救,才能消除这种影响,最大限度地体现罪刑法定原则,更加充分实现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 人权保障机能 刑事立法 刑事司法 立法解释 刑事司法解释
下载PDF
依法治国视野下“以刑制罪”的评价与反思 被引量:1
13
作者 封韬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2-60,共9页
传统的罪刑关系认为"刑从罪生",然而针对近期司法实践中频出的罪刑失衡案件,有学者主张通过倒置罪刑关系来弥补裁判的偏颇。这种逆向关系涵盖的范围从解释论层面直至立法层面,有着"以刑制罪""以量刑反制定罪&q... 传统的罪刑关系认为"刑从罪生",然而针对近期司法实践中频出的罪刑失衡案件,有学者主张通过倒置罪刑关系来弥补裁判的偏颇。这种逆向关系涵盖的范围从解释论层面直至立法层面,有着"以刑制罪""以量刑反制定罪""以刑定罪"等不同表述。这种观点确实有助于实现部分个案的实质正义。然而,罪刑关系倒置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成文法传统的国度其存在空间值得怀疑,且我国以罪刑法定原则为根基所构建的刑法典天然地排斥这种倒置关系。"以刑制罪"为代表的罪刑关系倒置,并不是一种刑法理论发明,而是一种司法实务发现,甚至是一种司法无奈之举而非另一套新型理论。部分观点既误解了其生成路径,亦无法理正当性,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亦没有足够的存在必要性,贸然运用更是弊大于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关系 罪刑法定 以刑制罪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探索——刑事案例指导制度之原理评析
14
作者 郑珂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8-22,共5页
全面深化改革涵盖刑事审判领域改革,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改革的总目标,具体于刑事审判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实现依法治国,严格司法,落实罪刑法定。刑事案例指导制度是党领导下的具体改革措施,摆脱了罪刑法定明确化困境,实现严格司法的出... 全面深化改革涵盖刑事审判领域改革,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改革的总目标,具体于刑事审判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实现依法治国,严格司法,落实罪刑法定。刑事案例指导制度是党领导下的具体改革措施,摆脱了罪刑法定明确化困境,实现严格司法的出路,以其制度设计与形成机理维护罪刑法定原则,通过价值填充方式明确刑法规范,以其受立法约束而经由司法与社会互动形成裁判规则的方式,实现紧缩司法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严格司法 罪刑法定 案例指导制度
下载PDF
对刑法总则中两款规定的看法——析《刑法》第14条第2款和第15条第2款的存改废之争
15
作者 李奇发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1-95,共5页
对于《刑法》第14条第2款和第15条第2款的合理性问题,学界存在存改废之争。然这三种观点都不能完满地协调该两款规定所蕴含的罪刑法定原则、犯罪与刑事责任同在原理以及刑法"以处罚故意行为为原则、以处罚过失行为为例外"三... 对于《刑法》第14条第2款和第15条第2款的合理性问题,学界存在存改废之争。然这三种观点都不能完满地协调该两款规定所蕴含的罪刑法定原则、犯罪与刑事责任同在原理以及刑法"以处罚故意行为为原则、以处罚过失行为为例外"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留前款规定的基础上,将后款修正为"过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失为合理的立法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意犯罪 过失犯罪 罪刑法定
下载PDF
论认罪认罚量刑情节适用的均衡模式——基于“刑事一体化”视角的分析
16
作者 刘茵琪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3期123-131,共9页
“抑制适用模式”和“提倡适用模式”是认罪认罚量刑情节适用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基于不同的价值立场,分别从客观、主观及载体三方面对“认罪”“认罚”的含义进行阐述,但忽视了刑事一体化视角下内涵界定的统筹协调。从均衡制度适用... “抑制适用模式”和“提倡适用模式”是认罪认罚量刑情节适用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基于不同的价值立场,分别从客观、主观及载体三方面对“认罪”“认罚”的含义进行阐述,但忽视了刑事一体化视角下内涵界定的统筹协调。从均衡制度适用的视角出发,“认罪”情节应具备客观折中性、主观悔罪性与载体交叉性的特征,“认罚”情节应富含客观折中性、主观理性与载体独立性的特点,且两情节间应保持适用的“半”同步与效力的“半”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量刑情节 刑事一体化 罪刑法定 诉讼效率
下载PDF
刑法变通立法的体系解释
17
作者 杨方泉 《地方立法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54-63,共10页
根据宪法和法律,民族自治地方对刑法的变通执行应当采取变通立法的方式,但在实践中却是根据少数民族刑事政策在司法层面进行变通,这种做法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精神并不一致。刑法变通立法的法律根据是指包括宪法、立法法、民族区域自... 根据宪法和法律,民族自治地方对刑法的变通执行应当采取变通立法的方式,但在实践中却是根据少数民族刑事政策在司法层面进行变通,这种做法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精神并不一致。刑法变通立法的法律根据是指包括宪法、立法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刑法在内的有机统一的法律规范体系,其核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的法律变通立法权。刑法变通立法的正当性根据包括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等立法原则。通过对形式根据和实质根据的双重分析和讨论,刑法变通立法体系的学理解释应当是省级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刑法变通立法权,而自治州和自治县无权制定刑法变通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变通立法 法律保留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政策
下载PDF
规范或理据:试论期待可能性的中国刑事司法语境
18
作者 陈其琨 《学术探索》 2019年第9期130-136,共7页
期待可能性的实质是将引发犯罪的客观原因的责任转嫁给无辜的被害人,损害了被害人对犯罪人刑罚报应的合理预期,违反刑法公平原则。因此,期待可能性只能扮演裁量理论的角色,且只能在行为人为自己或近亲属逃离特别重大而现实的人身伤害或... 期待可能性的实质是将引发犯罪的客观原因的责任转嫁给无辜的被害人,损害了被害人对犯罪人刑罚报应的合理预期,违反刑法公平原则。因此,期待可能性只能扮演裁量理论的角色,且只能在行为人为自己或近亲属逃离特别重大而现实的人身伤害或生存威胁而实施犯罪的情形中加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罪刑法定 刑事责任 被害人权利
下载PDF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的刑法适用规则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光权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73,共18页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要求构建刑事实体法上分层次、体系性的判断与适用规则。首先,要准确把握定罪的事实性前提存疑的法律效果。影响定罪的事实存疑,没有轻罪可以选择适用的,被告无罪;存疑事实被评价为不重要时,可以得出被告有罪的结论...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要求构建刑事实体法上分层次、体系性的判断与适用规则。首先,要准确把握定罪的事实性前提存疑的法律效果。影响定罪的事实存疑,没有轻罪可以选择适用的,被告无罪;存疑事实被评价为不重要时,可以得出被告有罪的结论。其次,进一步认真研判存疑且涉及罪名选择适用的情形。事实存疑的效果并非被告一概无罪,重罪事实存疑,但与其他犯罪存在层级关系的,可以选择适用轻罪或基本犯。轻罪、重罪都存疑时的“择一判定”损害法的安定性,应当被否定。再次,在解决定罪问题之后,要关注影响量刑的事实存疑的情形,应当肯定存疑有利于被告。最后,还要审查是否存在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被排斥适用的情形。在法律拟制、法条含义不明等场合,均不能适用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从刑法角度构建的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的适用规则,突显了体系性思考的重要性,同时兼顾了问题性思考,在方法论上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疑有利于被告 罪刑法定 事实存疑 法条含义不明
原文传递
刑法体系的合宪性调控--以“李斯特鸿沟”为视角 被引量:112
20
作者 张翔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60,共20页
国家刑罚权的控制也是宪法学课题,有必要将刑法学理置于宪法教义学的观察之下。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的区隔("李斯特鸿沟")具有宪法意义。刑事政策并非外在于实证法,其应该以宪法为实质来源。刑事政策的宪法化有助于消除刑事政... 国家刑罚权的控制也是宪法学课题,有必要将刑法学理置于宪法教义学的观察之下。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的区隔("李斯特鸿沟")具有宪法意义。刑事政策并非外在于实证法,其应该以宪法为实质来源。刑事政策的宪法化有助于消除刑事政策的模糊性,缓和其对实证法体系的冲击,补强其批判立法的功能。应该构建具有宪法关联性、以基本权利为核心的法益概念,使其兼具解释和批判立法的功能。刑罚制度的政策性调整应当接受比例原则的审查。基于此,有关刑法修正案(九)中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的设立、严重贪污受贿犯罪可适用终身监禁等争议问题的刑法学分析,可以得到宪法教义学的补强与回应。可以说,两个学科共同承担着对刑法体系的合宪性调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法定 刑事政策 法益的宪法关联性 合宪性解释 比例原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