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lamellar gel phase emulsion containing baru oil(Dipteryx alata Vog.) as a prospective delivery system for cutaneous application
1
作者 Cristhianne Moraes Jorge L.V.Anjos +2 位作者 Monica Maruno Antonio Alonso Pedro Rocha-Filho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CIE 2018年第2期183-190,共8页
The rational design of emulsions requires study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ir formati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onsequently, s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The use of vegetable oils in the pharmaceuti... The rational design of emulsions requires study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ir formati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onsequently, s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The use of vegetable oils in the pharmaceutical and cosmetic industries has recently become attractive. Dipteryx alata Vogel(D. alata) is an oleaginous species native to Brazil. The seeds of this species contain highly unsaturated oil with significant amounts of tocopherols and phytosterols, representing an important source of agents capable of combatting oxidative processes. In this work, a lamellar gel phase emulsion using oil extracted from the seeds of D. alata(baru) was developed. The step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research were as follows: 1) development of formulations and 2) in vitro assays by simulating the evaporation of the final product after application to the skin and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EPR) of fatty acid spin label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file of interaction of the dispersed systems with stratum corneum(SC) lipi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veloped system shows no signs of instability during the storage period. Moreover, EPR studies indicated that D. alata oil and especially the developed formulation were able to increase SC lipid fluidity and extract a fatty-acid spin label from the lipid domain structures of SC, demonstrating its potential to act as a drug or skin care veh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um corneum o/w emulsions Baru oil EPR spectroscopy
下载PDF
基于高内相W/O乳液的煤气化渣油团聚脱炭研究
2
作者 彭扬 廖寅飞 +2 位作者 陈罗建 罗国兰 安茂燕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3年第6期33-40,共8页
煤气化渣残炭含量高,炭灰相互制约,阻碍煤气化渣的资源化利用。故脱炭是煤气化渣资源化、高值化利用的基础。煤气化渣表面孔隙发达,目前主要的脱炭方法如浮选、油团聚等,存在药耗高、残炭回收率低等问题。高内相W/O乳液是内水相体积大于... 煤气化渣残炭含量高,炭灰相互制约,阻碍煤气化渣的资源化利用。故脱炭是煤气化渣资源化、高值化利用的基础。煤气化渣表面孔隙发达,目前主要的脱炭方法如浮选、油团聚等,存在药耗高、残炭回收率低等问题。高内相W/O乳液是内水相体积大于74.05%的油包水乳液,内水相代替油在煤气化渣表面孔隙进行填充,可使油团聚分选时的油耗大幅降低。研究了高内相W/O乳液油团聚分选煤气化渣,通过工业分析、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考察了煤气化渣样品性质,同时利用激光粒度仪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内水比例和无机盐等对高内相W/O乳液稳定性和粒度的影响规律,最后对比了高内相W/O乳液与煤油、柴油及Span80-油混合物对煤气化渣油团聚的脱炭效果。结果表明:该煤气化渣样品固定碳含量为51.94%,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和硬石膏;碱木质素、表面活性剂以及NaCl和MgCl_(2)的添加有利于提高乳液稳定性。相比于煤油、柴油及Span80-油混合物,药剂用量相同时,高内相W/O乳液油团聚残炭回收率平均提高14百分点,节油率可达85%以上。其中内水比例85%、表面活性剂用量25%、添加NaCl的高内相W/O乳液脱炭效果最好,残炭回收率可达91.23%。表明高内相W/O乳液油团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煤气化渣脱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油团聚 高内相w/o乳液 脱炭
下载PDF
草桥稠油O/W乳状液的稳定性与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传宪 杨飞 +1 位作者 林名桢 郭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5-761,共7页
采用OP-10作乳化剂,制备了油水体积比为7:3的草桥稠油O/W乳液。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流变实验研究了乳化条件对乳液流变性的影响。随着乳化剂浓度的提高(0.5%-5%),乳滴直径减小而乳液黏度先减小,再增大。当乳化剂浓度≤4%时,乳液为简单... 采用OP-10作乳化剂,制备了油水体积比为7:3的草桥稠油O/W乳液。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流变实验研究了乳化条件对乳液流变性的影响。随着乳化剂浓度的提高(0.5%-5%),乳滴直径减小而乳液黏度先减小,再增大。当乳化剂浓度≤4%时,乳液为简单的牛顿流体;增大乳化剂浓度到5%将导致乳液转变为非牛顿流体。随着乳化温度的提高(40-70℃),乳液黏度和液滴直径均减小而乳液始终为牛顿流体。随着乳化强度的提高,乳滴直径减小而乳液黏度增大,乳液逐渐从简单的牛顿流体转变为非牛顿流体。此外,通过稳定性评价实验,考察了乳化条件和水相盐浓度对乳液动、静态稳定性的影响。乳液静态稳定性随乳化剂浓度、乳化温度的提高明显提高,随盐浓度的提高而变差;随着乳化强度的提高,在低乳化剂浓度下(1%)制备的乳液的静态稳定性变差,而在高乳化剂浓度下(3%)制备的乳液的静态稳定性提高。乳液动态稳定性随乳化剂浓度的提高得到改善,随水相盐浓度和价态的提高而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o/w乳液 乳化条件 稳定性 流变性
下载PDF
白油W/O/W型多重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华杰 柳松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8-91,共4页
以多重乳状液相对体积为衡量标准,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探讨了乳化剂的HLB值、质量分数、亲油亲水乳化剂体积比及油水的相比等对白油W/O/W型多重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乳化剂体系中适宜的制备条件:乳液中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2... 以多重乳状液相对体积为衡量标准,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探讨了乳化剂的HLB值、质量分数、亲油亲水乳化剂体积比及油水的相比等对白油W/O/W型多重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乳化剂体系中适宜的制备条件:乳液中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2.2%,V(Span80)/V(Tween80)=7.5;适合多重乳液稳定的油水相比为:第一相体积比为2.5,第二相体积比为0.2。复合乳化剂体系中适宜的制备条件:第一相乳化剂的HLB值为6.5,V(复合乳化剂)/V(Tween80)=27.5,乳液中乳化剂质量分数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乳状液 白油 稳定性
下载PDF
非聚醚型O/W稠油破乳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郭睿 张菲 +2 位作者 王晓霞 祁文杰 唐宏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5-98,100,共5页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合成单体,利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并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了O/W稠油破乳剂,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合成单体,利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并通过乳液聚合法合成了O/W稠油破乳剂,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乳化剂用量和单体质量分数对产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破乳性能测试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O/W破乳剂的脱水率达到85.2%,水中含油量为53 mg/L,破乳性能优于工业上用的OX-932破乳剂,该O/W破乳剂对胜利油田孤东稠油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w稠油破乳剂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丁酯 丙烯酰胺 乳液聚合法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下载PDF
稠油W/O型乳状液表观粘度变化微观原因解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董巧玲 蒲春生 +4 位作者 郑黎明 段琼 何延龙 任杨 尉雪梅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95-99,共5页
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和剪切速率条件下,一定油品的稠油W/O型乳状液表观粘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基于这种变化现象的微观原因,本文从相、分子取向和原油胶体结构模型氢键理论3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根据以上3种解... 研究表明在一定温度和剪切速率条件下,一定油品的稠油W/O型乳状液表观粘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基于这种变化现象的微观原因,本文从相、分子取向和原油胶体结构模型氢键理论3个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同时根据以上3种解释理论,对于不同性质的稠油W/O型乳状液转相点不同的原因也进行探讨分析,验证了3种解释理论的正确性.一般密度大和粘度高的原油所含胶质和沥青质等天然的W/O型乳化剂较多,W/O型乳状液的转相点亦较高.由稠油乳状液表观粘度变化及相转化过程对稠油的开发进行思考,不同稠油油藏初始含水饱和度使稠油乳状液表观粘度变化及相转化过程不同,分析认为考虑相转换对进一步深入认识油藏水驱规律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w/o型乳状液 原油胶体结构 氢键 转相点
下载PDF
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W/O/W型薏苡仁油复乳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易醒 侯海涛 +4 位作者 吴达成 孟培 桂静芬 刘唤 肖小年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4-249,共6页
采用在体实验法研究W/O/W型薏苡仁油复乳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特性。通过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称重法,研究不同浓度和不同乳液剂型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渗透系数(Papp)以及累积吸收量(Q),并做t检验考察其差异性。W/O/W型薏苡仁油... 采用在体实验法研究W/O/W型薏苡仁油复乳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特性。通过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称重法,研究不同浓度和不同乳液剂型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渗透系数(Papp)以及累积吸收量(Q),并做t检验考察其差异性。W/O/W型薏苡仁油复乳稀释2倍组和稀释4倍组的K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Papp值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Q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浓度越高越利于肠道的吸收,符合Ficks扩散原理,推测肠吸收机制可能是被动运输。在考察不同剂型对肠吸收的影响时,发现W/O/W型薏苡仁油复乳和普通乳液的Ka值和Papp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Q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该结果提示将薏苡仁油制备成W/O/W型复乳有利于肠道吸收,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油 w/o/w型复乳 在体单向灌流模型 肠吸收
下载PDF
W/O型原油模拟乳化液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沈玮玮 李锐锋 +3 位作者 胡成勇 陈家庆 李爽 马全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6-32,共7页
室内配制的模拟乳化液的稳定性与真实原油的相似度对实验结果能否具有工程指导意义至关重要,首次在国内借助Turbiscan LABExpert稳定性分析仪,较为全面地评价连续相黏度、含水率等物性参数和剪切时间、剪切强度以及化学试剂添加量等配... 室内配制的模拟乳化液的稳定性与真实原油的相似度对实验结果能否具有工程指导意义至关重要,首次在国内借助Turbiscan LABExpert稳定性分析仪,较为全面地评价连续相黏度、含水率等物性参数和剪切时间、剪切强度以及化学试剂添加量等配制参数对W/O型模拟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筛选出配制满足稳定性要求乳化液所需的最优参数,为后续降黏处理、破乳剂筛选和乳化液静电聚结特性研究等实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型原油模拟乳化液 物性参数 配制参数 稳定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TG法测W/O乳化液中的含水量 被引量:1
9
作者 贺高红 陈国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26-529,共4页
建立了取样量小 ,操作方便 ,用热重法分析油包水型乳化液中含水量的方法。使用废润滑油乳化液样品进行试验 ,采用低升温速率 2℃ /min ,在质量变化微分曲线的最低点处读取数据 ,热重法分析结果与ASTMD12 3-92标准方法的分析结果非常吻... 建立了取样量小 ,操作方便 ,用热重法分析油包水型乳化液中含水量的方法。使用废润滑油乳化液样品进行试验 ,采用低升温速率 2℃ /min ,在质量变化微分曲线的最低点处读取数据 ,热重法分析结果与ASTMD12 3-92标准方法的分析结果非常吻合 ,最大相对误差小于 5 %。对比乳化液和油水简单混合物的热重法分析结果 ,还可得到乳化液类型和粒径分布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 油包水乳化液 含水量 润滑油
下载PDF
稠油O/W型乳状液微观现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江 李顺勇 +1 位作者 党万成 李积良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18期90-93,共4页
新滩稠油O/W乳状液是由含水较高的W/O乳状液直接转相形成的,利用微观摄像技术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乳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W/O/W液滴,其数量的多少与乳化剂浓度和含水量的大小有一定关系。液滴的形状大多数是等轴球形,既有... 新滩稠油O/W乳状液是由含水较高的W/O乳状液直接转相形成的,利用微观摄像技术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乳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W/O/W液滴,其数量的多少与乳化剂浓度和含水量的大小有一定关系。液滴的形状大多数是等轴球形,既有液滴单个的乳滴存在,又有相互接触的乳滴簇存在,有乳滴形成乳滴簇的过程,也有乳滴簇分离的过程。乳滴大小分布模式基本相似,但对于具体的乳状液来说还是有差别。乳滴的大小分布受乳化剂浓度、油水性质含水量和放置时间等的影响。乳状液随时间表现出的性质主要是其微观结构变化的结果。液滴的大小分布情况和存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状液的稳定性和流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w乳状液 微观结构 稠油
下载PDF
W/O/W型薄荷油复乳的制备及其性质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新梅 孔志勇 丁嘉信 《齐鲁药事》 2012年第3期130-131,共2页
目的制备薄荷油W/O/W型复乳,并对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二步法制备薄荷油W/O/W型复乳,对其物理性质如:外观、显微形态、乳剂类型、粘度、表面张力、相变温度、物理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薄荷油W/O/W型复乳外观呈白色、... 目的制备薄荷油W/O/W型复乳,并对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二步法制备薄荷油W/O/W型复乳,对其物理性质如:外观、显微形态、乳剂类型、粘度、表面张力、相变温度、物理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薄荷油W/O/W型复乳外观呈白色、外相能被曙红指示液染色、室温下的粘度为15.2 mPa.S,表面张力为30×10-3N.m-1,相变温度为84℃。结论二步法制备薄荷油W/O/W型复乳物理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w型复乳 二步法 薄荷油 性质
下载PDF
低成本O/W型乳液与岩心孔吼配伍性及其驱油效率 被引量:3
12
作者 宁健 魏兵 +4 位作者 高炎 王牧明 蒲万芬 王崇阳 王生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8-332,共5页
本文利用廉价碱和少量高酸值稠油,建立了一种低成本O/W型乳液驱方法,并系统研究了乳液的物理性质以及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行为和驱油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油水比0.5∶9.5条件下,通过调整转速(1500~2600 r/min)和搅拌时间(0.5数2 h)制备... 本文利用廉价碱和少量高酸值稠油,建立了一种低成本O/W型乳液驱方法,并系统研究了乳液的物理性质以及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行为和驱油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油水比0.5∶9.5条件下,通过调整转速(1500~2600 r/min)和搅拌时间(0.5数2 h)制备的一种不稳定型和三种稳定型的O/W型乳液,在岩心中流动时,由于贾敏效应,稳定型乳液的注入压力明显升高,而不稳定型乳液发生油水分离,注入压力变化不明显。从乳液驱效果上看,转速2000 r/min、搅拌时间1.5 h下形成的稳定乳液可以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达17%。乳液液滴和岩石孔喉的匹配系数f小于1时,乳液的驱油效率不高;f大于1时,乳液液滴能对岩心孔喉有效封堵,提高采收率明显。但是并非f越大提高采收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本化学驱 o/w乳液 流动行为 驱油效率 匹配系数
下载PDF
以南极磷虾油为天然乳化剂制备O/W型乳液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如雪 于繁千惠 +3 位作者 杨金月 陈玲 薛勇 薛长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72,73-75,102,共6页
南极磷虾油(AKO)在HLB值为6~16时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且在HLB值为8~11时表现最佳,倾向于形成水包油(O/W)型乳液。以南极磷虾油为乳化剂,鱼油为油相,制备O/W型乳液。研究了剪切速率、油相含量、AKO含量对乳液体系的影响,并利用单因素实... 南极磷虾油(AKO)在HLB值为6~16时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且在HLB值为8~11时表现最佳,倾向于形成水包油(O/W)型乳液。以南极磷虾油为乳化剂,鱼油为油相,制备O/W型乳液。研究了剪切速率、油相含量、AKO含量对乳液体系的影响,并利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在南极磷虾油含量为3%,剪切速率为12 000 r/min,乳化时间为5 min,鱼油含量为60%条件下制备的乳液综合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鱼油 o/w型乳液 HLB值
下载PDF
结合传统指标及FT-IR技术研究O/W乳剂的稳定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依侨 俞安安 +3 位作者 陈德 范凯燕 夏自花 杨帆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95-700,共6页
目的使用传统指标和FT-IR技术评价乳剂稳定性。方法通过两步乳化法制备O/W乳剂,以平均粒径、离心稳定常数及表面张力3个指标对乳剂进行表征。用浸渍法分别测定水相、油相和乳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再用软件origin 7.5对水相... 目的使用传统指标和FT-IR技术评价乳剂稳定性。方法通过两步乳化法制备O/W乳剂,以平均粒径、离心稳定常数及表面张力3个指标对乳剂进行表征。用浸渍法分别测定水相、油相和乳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再用软件origin 7.5对水相和乳剂的羟基峰进行去卷积,根据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组成羟基峰的高斯曲线。结果 2个乳剂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55.9 nm和138.5 nm,离心稳定常数分别为0.377和0.561,表面张力分别为54.22 m N/m和64.80 m N/m;制成乳剂后,FT-IR图中油相的信号峰几乎完全消失,而水相和乳剂的FT-IR图中,羟基峰均由6条高斯曲线组成,乳剂中5条高斯曲线的峰位对比于水相都发生了蓝移。结论定量的传统指标和定性的FT-IR技术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评价乳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w乳剂 稳定性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油水界面 氢键作用力
下载PDF
棉籽底油W/O乳状液堵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瑞强 郅轲轲 +2 位作者 郭良辉 何龙 李恩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88,共7页
棉籽底油为棉籽榨油时的副产物,废弃的棉籽底油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首次提出使用乳化的棉籽底油作为一种选择性堵剂。选用合适的复配乳化剂配制出了高含水的棉籽底油W/O乳状液并进行了性能评价。使用流变仪对乳状液的增黏... 棉籽底油为棉籽榨油时的副产物,废弃的棉籽底油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首次提出使用乳化的棉籽底油作为一种选择性堵剂。选用合适的复配乳化剂配制出了高含水的棉籽底油W/O乳状液并进行了性能评价。使用流变仪对乳状液的增黏区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增黏区间可以达到80%;使用分油率研究了乳状液的稳定性,乳状液的稳定性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强;对棉籽底油乳化体系进行耐温抗盐能力评价,棉籽底油乳状液可以耐110℃高温,抗2×10^4 mg/L的钙离子;利用流性指数研究了不同含水量乳状液的流变性,含水量越高,假塑性越弱;填砂管驱替实验表明棉籽底油乳状液对水和油的封堵率分别为98%和15%,具有良好的封堵性和油水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底油 w/o乳状液 选择性 油井堵水 流变性
下载PDF
压井用高热稳定性W/O乳状液的制备
16
作者 翟兆启 李尚贵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2-295,共4页
报道了用作压井液的高热稳定性油包水基冻胶乳状液的制备、性能及应用.该乳状液代号SO-1,水相中加有0.2%~0.5%羟丙基瓜尔胶和0.2%~0.5%有机硼或有机钛延迟交联剂,油相(柴油)中加入1%~2%乳化剂Span40或Span60,水相油相体积比65~70∶3... 报道了用作压井液的高热稳定性油包水基冻胶乳状液的制备、性能及应用.该乳状液代号SO-1,水相中加有0.2%~0.5%羟丙基瓜尔胶和0.2%~0.5%有机硼或有机钛延迟交联剂,油相(柴油)中加入1%~2%乳化剂Span40或Span60,水相油相体积比65~70∶35~30,密度0.95~1.05 g/cm3,85℃粘度240~280 mPa·s,85℃、静态稳定时间≥32 d(相应的常规W/O乳状液稳定时间只有几小时);85℃静置32 d后,在2.0 Mpa、60℃和85℃下测定的滤失量分别为1.1和3.6 mL.含泥质约40%的泥岩颗粒在该乳状液中浸泡数天,散失率仅为1%~2%,在密度1.1 g/cm3的卤水压井液中浸泡3~4 h,散失率达25%~30%.85℃下该乳状液对含钠土填砂管油相渗透率的伤害率仅为5.25%,而卤水压井液的伤害率高达27.8%.在胜利临盘、滨南地区高泥质含量(>10%)区块井温70~90℃的10余口油井作业中用该乳状液压井,作业时间7~20 d,压井液漏失比使用卤水、KCl压井液的井减少约30%,作业后油井均增产.图3表3参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乳状液 油包水基冻胶乳状液 交联植物胶水基冻胶 热稳定性 压井液 井下作业 泥质砂岩油藏 胜利临盘缑南地区
下载PDF
稠油W/O乳状液增黏原因的灰熵关联研究
17
作者 温平安 唐述凯 +2 位作者 李美蓉 齐霖艳 郝清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76-80,共5页
采用灰熵关联分析法研究了胜利稠油W/O乳状液增黏倍数与稠油组成(极性四组分含量、有机杂原子含量和过渡金属含量)和油品性质(稠油极性组分的分子质量和偶极矩)的关联。结果表明,在稠油组成中,沥青质和胶质的含量、O含量及Ni含量是影响... 采用灰熵关联分析法研究了胜利稠油W/O乳状液增黏倍数与稠油组成(极性四组分含量、有机杂原子含量和过渡金属含量)和油品性质(稠油极性组分的分子质量和偶极矩)的关联。结果表明,在稠油组成中,沥青质和胶质的含量、O含量及Ni含量是影响W/O乳状液增黏倍数的重要因素;在稠油性质中,沥青质的性质是影响W/O乳状液的增黏倍数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w/o乳状液 增黏倍数 组成性质 灰熵关联
下载PDF
W/O乳化液油水分离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田敏 颜欢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79-83,共5页
鉴于油水分离及其数值模拟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综述了用于数值模拟W/O乳化液油水分离的水力瞬变分析模型、雷诺应力模型及代数滑移混合模型等,在归纳了各模型的优缺点的同时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w/o乳化液 油水分离 代数滑移混合模型
下载PDF
三种不同EPA/DHA组成鱼油乳液的体外消化特性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佳楠 刘琳 +5 位作者 张友胜 张业辉 赵甜甜 苏健裕 焦文娟 黄文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27,共10页
探究不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组成比例的鱼油乳液的体外消化特性。制备不同EPA/DHA(5.13、2.45、1.34)比例的O/W鱼油乳液,对消化过程中粒径、ζ-电位、微观结构及小肠... 探究不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组成比例的鱼油乳液的体外消化特性。制备不同EPA/DHA(5.13、2.45、1.34)比例的O/W鱼油乳液,对消化过程中粒径、ζ-电位、微观结构及小肠阶段脂肪酸的释放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EPA/DHA比例的鱼油乳液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相似,同时各乳液消化特性有所区别。具体而言,三种初始乳液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电荷性介于-40.02 mV和-43.77 mV,粒径主要分布于0.1~1.0μm之间。经口腔与胃阶段消化后,各体系电荷绝对值显著降低(P<0.05),乳滴中心脂质暴露,粒径呈多峰分布且主要集中于10~100μm区间。小肠阶段各组乳液粒径显著降低至8~13μm(P<0.05),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相对释放结果表明,EPA/DHA=5.13组乳液(103.21%)>EPA/DHA=2.45组乳液(73.54%)>EPA/DHA=1.34组乳液(62.51%),EPA与DHA相对水平是影响三种鱼油乳液消化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可为富含EPA与DHA的海洋脂类膳食摄入及鱼油递送系统的开发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DHA o/w鱼油乳液 体外消化
下载PDF
以废弃PET塑料为原料制备离子液体破乳剂
20
作者 汤雨琦 李欢 +4 位作者 李苏曼 胡志杰 颜学敏 余维初 米远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2-530,共9页
传统以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为原料的聚醚类破乳剂需要危险复杂的生产过程,而且破乳性能仍然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利用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用于油包水(W/O)原油乳液脱水的离子液体破乳剂BADT-IL,... 传统以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为原料的聚醚类破乳剂需要危险复杂的生产过程,而且破乳性能仍然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利用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用于油包水(W/O)原油乳液脱水的离子液体破乳剂BADT-IL,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仪(^(1)H-NMR)分析了BADT-IL的化学结构,考察了BADT-IL浓度、沉降时间、破乳温度、盐度和pH值对原油乳液破乳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测试界面张力(IFT)、Zeta电位、三相接触角(CA)、聚结时间和显微观察等多种手段对BADT-IL在原油乳液中的破乳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率为70%的原油乳液中加入250 mg/L的BADT-IL,60℃条件下静置180 min后破乳效率高达95.23%;同样的条件下,对含水率为30%的原油乳液的破乳效率达到99.22%,且分离后水相清澈、油水界面整齐。BADT-IL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而且增大盐度能提升破乳效率,在50 g/L的条件下,含水率为70%的原油乳液的破乳效率为96.33%。随着破乳温度的升高,破乳速率显著加快,且破乳效率也随之提高。此外,与常用的商业破乳剂对比,BADT-IL表现出优异的破乳性能。BADT-IL在破乳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的IFT,并取代界面处的乳化剂,形成不稳定的复合界面膜从而促进水滴的聚结,最终实现有效的油水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塑料 离子液体 w/o型乳液 破乳机理 油水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