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0MPa、800℃下Mo和W在流体/花岗质熔体相间分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管申进 张辉 +1 位作者 唐勇 张锦煦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6-524,共9页
利用"RQV-快速内冷淬火"(外加热冷封式)高温高压实验装置,在100 MPa、800℃条件下,以东秦岭地区出露的高钾钙碱性岩浆岩(合峪花岗岩)为实验初始物,实验研究了Mo和W在花岗岩-H2O、花岗岩-NaCl(KCl)-H2O及花岗岩-NaF-H2O体系流... 利用"RQV-快速内冷淬火"(外加热冷封式)高温高压实验装置,在100 MPa、800℃条件下,以东秦岭地区出露的高钾钙碱性岩浆岩(合峪花岗岩)为实验初始物,实验研究了Mo和W在花岗岩-H2O、花岗岩-NaCl(KCl)-H2O及花岗岩-NaF-H2O体系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行为。实验结果表明,Mo比W更倾向于分配进入流体相(DM流o体/熔体>>DW流体/熔体),相对于纯水体系而言,流体介质中Cl和F的存在均有利于Mo和W向流体相迁移富集;随体系内Cl含量的不断增高,Mo和W的分配系数呈线性增大趋势;而在天然花岗岩可能含有的F含量范围之内,F含量的增高将阻碍Mo、W向流体相迁移;流体介质中Na/K(摩尔比)的变化对Mo和W的分配系数没有明显影响,表明体系碱质(Na或K)类型不是Mo和W在流体/熔体相间分配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系数 流体/熔体作用 Mow 高温高压实验
下载PDF
微通道乳化法制备单分散W/O型乳状液及液滴形成特性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刘海杰 Nakajima Mitsutoshi 李里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7-201,共5页
该文提出了树脂微通道乳化法生产单分散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研究了分散相压力、连续相黏度、乳化剂种类对乳状液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滴稳定形成压力范围内,随着分散相压力的提高,平均粒径增大,变动系数增大但小于1... 该文提出了树脂微通道乳化法生产单分散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研究了分散相压力、连续相黏度、乳化剂种类对乳状液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滴稳定形成压力范围内,随着分散相压力的提高,平均粒径增大,变动系数增大但小于10%,低于临界压力Pmin和高于临界压力Pmax,无法形成单分散的乳状液;连续相黏度越大,生成的乳状液粒径越大,变动系数越高;所使用的乳化剂中,聚甘油多聚蓖麻醇酸酯适合生产单分散的W/O型乳状液,生成的乳状液粒径42~60μm,变动系数10%以下;使用甘油单油酸酯、磷脂类乳化剂时,虽然能形成液滴但很快发生凝集、聚合现象;当使用蛋白质类乳化剂时,基板被润湿,分散相连续流出不形成液滴,单分散的油包水型乳状液无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乳化 单分散 w/o型乳状液 平均粒径 变动系数
下载PDF
南岭地区几个与锡(钨)矿化有关的岩体的岩浆演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席斌斌 张德会 周利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91-1599,共9页
南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钨、锡成矿区,钨、锡矿化与该区燕山期侵位的花岗岩关系密切。在对南岭花岗岩的研究中发现,高的εNd、低的T2DM标志着有较多地幔物质的混入。在受地幔物质影响较大的杭州-诸广山-花山(HZH)带内出现较多的锡矿化;在... 南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钨、锡成矿区,钨、锡矿化与该区燕山期侵位的花岗岩关系密切。在对南岭花岗岩的研究中发现,高的εNd、低的T2DM标志着有较多地幔物质的混入。在受地幔物质影响较大的杭州-诸广山-花山(HZH)带内出现较多的锡矿化;在地幔物质影响较小的地区锡矿化则相对较少。在总结前人关于南岭地区姑婆山、骑田岭、千里山和大吉山4个岩体的同位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资料的基础上,对4个岩体源岩中地幔物质的相对含量、岩浆演化过程、出溶流体的性质等进行了比较。结合4个岩体矿化类型的差异,认为地幔物质除可能为锡矿化的物质来源外,地幔物质混入量的差异还可能通过影响与矿化有关的花岗岩岩浆演化的过程而决定钨、锡矿化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花岗岩 锡矿床 钨矿床 地幔组分 岩浆演化 分配系数
下载PDF
绿原酸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测定及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毕肖林 李瑶瑶 +1 位作者 杜秋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测定绿原酸的油水分配系数,研究绿原酸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绿原酸在正辛醇-水/缓冲盐溶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HPLC测定灌流液中绿原酸的浓度,考察吸收部位、药物浓度对绿原酸吸收的影响。... 目的测定绿原酸的油水分配系数,研究绿原酸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绿原酸在正辛醇-水/缓冲盐溶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HPLC测定灌流液中绿原酸的浓度,考察吸收部位、药物浓度对绿原酸吸收的影响。结果 25℃下,绿原酸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26.07(logP1.42);绿原酸浓度为10、20和40μg/mL 3个浓度时,各肠段不同浓度间的部分Ka值无显著性差异,同一浓度条件下不同肠段的吸收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酸性和近中性条件下,绿原酸正辛醇/缓冲液分配系数受缓冲液的pH值影响不大;绿原酸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除被动扩散外,可能还存在其他吸收机制。绿原酸在大鼠小肠各个肠段均有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油水分配系数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下载PDF
HPLC法研究鸟嘌呤类抗病毒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与药物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建权 王唯红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70-1573,共4页
目的:测定鸟嘌呤类抗病毒药物油/水分配系数并将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方法:用 HPLC 法测定,以乙腈-水(5:95)含0.1%的三乙胺和0.1%醋酸,pH 为4~5的溶液系统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并用碎片常数阐述此类药物油/水分... 目的:测定鸟嘌呤类抗病毒药物油/水分配系数并将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方法:用 HPLC 法测定,以乙腈-水(5:95)含0.1%的三乙胺和0.1%醋酸,pH 为4~5的溶液系统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并用碎片常数阐述此类药物油/水分配系数与其药物结构的关系。结果:被测量的化合物误差均小于10%。结论:实验结果符合目前用 HPLC 法测定 logP值所允许的误差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嘌呤 抗病毒药物 油/水分配系数 碎片常数 HPLC 药物结构
下载PDF
乳化降粘剂SB-2乳化稠油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曹均合 麻金海 +2 位作者 郭省学 王世虎 孙克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7,153,共5页
实验研究了用表面活性剂SB 2乳化稠油降低粘度的几个机理性问题。SB 2是胜利油田开发的稠油乳化降粘剂 ,为脂肪酸改性的具有多官能团的钠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根据用duNo櫣y法测定的表面张力曲线 ,SB 2在蒸馏水中的临界胶束浓度为 0 ... 实验研究了用表面活性剂SB 2乳化稠油降低粘度的几个机理性问题。SB 2是胜利油田开发的稠油乳化降粘剂 ,为脂肪酸改性的具有多官能团的钠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根据用duNo櫣y法测定的表面张力曲线 ,SB 2在蒸馏水中的临界胶束浓度为 0 .16 g/L ,在模拟地层水 (TSD =15 .8g/L ,含Ca2 + 0 .6 g/L ,含镁 0 .2g/L)中的为0 .0 2 4 g/L。产自胜利油田不同区块 7口井、5 0℃粘度为 3.0× 10 3 ~ 3.3× 10 5mPa·s的稠油 ,与浓度 3~ 8g/L的SB 2地层水溶液在油水体积比 7∶3及一定温度 (5 0~ 70℃ ,视井温而定 )时形成粘度 <30 0mPa·s的O/W乳状液 ,稠油粘度较高时所需的SB 2浓度较高。用ESI MS方法测定了在 5 0℃形成的O/W稠油乳状液水相和油相中SB 2浓度 ,得到下述结果 :在相同稠油和油水比条件下 ,SB 2初始浓度较高时 ,乳状液水相和油相中SB 2浓度也较高 ,粘度不同的 2种稠油与同一浓度SB 2地层水溶液形成的乳状液 ,油水比越大 ,油相中SB 2浓度越小 ,水相中SB 2浓度则相同 ,油水比也相同时SB 2在油相中的浓度也相同。用微量热法测定了一种稠油与SB 2地层水溶液乳化时的热效应 ,乳化过程为放热过程 ,乳化热随水相SB 2浓度、油水比和乳化温度增高而增大。图 6表 1参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降粘剂 SB-2 稠油 乳化热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乳化降粘工艺
下载PDF
邻硝基苯酚在黄河沉积物和水相间的平衡分配
7
作者 李改枝 刘颖 +1 位作者 李景峰 郭博书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437-439,共3页
研究了邻硝基苯酚在黄河沉积物和水相间的分配行为 ,计算出中性分子和离子形态的分配系数Kd,Kdi以及总分配系数Kdo.结果表明 ,分配行为与体系的pH值有关 ,中性分子的分配系数Kd 随pH增大而增大 ,中性分子和离子形态的总分配系数Kdo在pH... 研究了邻硝基苯酚在黄河沉积物和水相间的分配行为 ,计算出中性分子和离子形态的分配系数Kd,Kdi以及总分配系数Kdo.结果表明 ,分配行为与体系的pH值有关 ,中性分子的分配系数Kd 随pH增大而增大 ,中性分子和离子形态的总分配系数Kdo在pH大于 6 .12时减小 ,当pH大于 5 .0 8时 ,吸附态分数在 0 .85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硝基苯酚 黄河 沉积物 平衡分配 污染物
下载PDF
曲札茋苷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8
作者 方芳 陈云建 +1 位作者 安利贞 龚云麒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测定曲札茋苷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曲札茋苷制剂的开发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摇瓶法测定曲札茋苷的平衡溶解度浓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测定波长为319nm... 目的测定曲札茋苷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在正辛醇—水和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曲札茋苷制剂的开发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摇瓶法测定曲札茋苷的平衡溶解度浓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测定波长为319nm。结果 37℃时,曲札茋苷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77mg/m L,在0.1mol/L H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为4.53mg/m L,在生理盐水中的溶解度为5.21mg/m L,在其他不同p H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随着p H的升高逐渐升高;曲札茋苷在正辛醇—水相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为3.12;当p H在2~8之间时,受p H影响无规律,表现为亲油性。结论曲札茋苷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与介质的p H值有关,可以通过改变p H值,增加该药物新剂型的稳定性。其测定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曲札茋苷的提取分离、制剂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札茋苷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自微乳给药系统研究
9
作者 丁沐淦 龙晓英 +1 位作者 李岩 何琳 《海峡药学》 2010年第6期19-23,共5页
目的研制水飞蓟宾(SLB)磷脂复合物自微乳化胶囊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设计将SLB制成磷脂复合物,测定了该复合物的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进一步制成自微乳给药系统。结果 SLB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 目的研制水飞蓟宾(SLB)磷脂复合物自微乳化胶囊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设计将SLB制成磷脂复合物,测定了该复合物的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进一步制成自微乳给药系统。结果 SLB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 h,比例1∶2。按此最佳工艺条件制备SLB磷脂复合物,复合率为100%,其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126.3μg.mL-1,166.64,其最佳自微乳给药系统(PMC)组成及比例为,复合物∶油酸乙酯∶吐温80∶丙二醇=12∶30∶45∶13。按最佳处方制备的SLB磷脂复合物-PMC在人工胃液中36 min内累积溶出百分率已达到80%。结论将水飞蓟宾制成磷脂复合物自微乳化胶囊能显著提高其体外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磷脂复合物 自微乳化释药系统 溶解度 油水分配系数溶出度
下载PDF
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DT-195处方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香玉 台仲佳 +2 位作者 高春生 杨美燕 吴强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4-389,共6页
目的对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DT-195进行处方前研究,为制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方法,表征DT-195的外观、晶型等特征,并考察DT-195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性;建立处方前研究用HPLC方法... 目的对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DT-195进行处方前研究,为制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方法,表征DT-195的外观、晶型等特征,并考察DT-195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性;建立处方前研究用HPLC方法,并测定DT-195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以及在高、低离子浓度不同pH条件下的平衡溶解度。结果DT-195为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在10~28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易降解。油水分配系数为0.23,其溶解度随pH值和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结论研究建立的DT-195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的HPLC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与降解产物分离度良好。处方前研究表明,DT-195为难溶性药物,改善其口服制剂的溶解度,将会有利于提高其体内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195 处方前研究 油水分配系数 溶解度
下载PDF
乙氧基化反应喷嘴雾化和反应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仲璟 王学生 陈琴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79,共7页
外循环喷雾式反应器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乙氧基化反应器之一,其中乙氧基化反应喷嘴是核心设备,且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建立了喷嘴的雾化性能试验台,它由喷雾系统、激光测量系统、高速摄像系统和流量分布测试系统4部分组... 外循环喷雾式反应器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乙氧基化反应器之一,其中乙氧基化反应喷嘴是核心设备,且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建立了喷嘴的雾化性能试验台,它由喷雾系统、激光测量系统、高速摄像系统和流量分布测试系统4部分组成。对喷嘴的流量系数、流量分布、索特尔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和反应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得到了它们随压降的变化关系;计算得到了粒径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并与5种经验分布进行对比,发现Log-hyperbolic分布适用于乙氧基化反应喷嘴;分析讨论了喷嘴的周向不均匀度,以及径向流量分布可归纳为单峰、双峰和三峰3种形态。在上海某石化公司的乙氧基化反应器中测试喷嘴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索特尔平均粒径影响环氧乙烷的加成数和反应速率;粒径分布的宽度影响产品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氧基化 喷嘴 流量系数 流量分布 粒径分布 反应性能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莫唑胺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建军 谭贤英 《食品与药品》 CAS 2006年第06A期52-53,共2页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莫唑胺(TM)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钻石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0:90:0.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9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TM在1.571...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莫唑胺(TM)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钻石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0:90:0.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9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TM在1.5712~19.64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TM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顺序为水>0.1mol/L盐酸>甲醇>0.1mol/LPBS(pH=5)>0.1mol/LPBS(pH=4)>乙酸乙酯;TM的油水分配系数(O/w)为乙酸乙酯/水>氯仿/水。结论此方法可用于TM及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TM) 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解度 油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羟基酪醇丁酸酯的处方前研究
13
作者 张婷华 胡亚冲 +1 位作者 龙建纲 许小红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测定羟基酪醇丁酸酯(HT-Bu)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考察HT-Bu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溶解性能和溶解趋势,并进行稳定性研究,为制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外观和溶解性等进行考察,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油水(O/W)分... 目的测定羟基酪醇丁酸酯(HT-Bu)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考察HT-Bu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溶解性能和溶解趋势,并进行稳定性研究,为制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外观和溶解性等进行考察,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油水(O/W)分配系数和化合物在不同pH值缓冲溶液中的溶解性。结果HT-Bu为淡黄色黏稠油状液体,无臭无味,浓度在5~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O/W分配系数LgP为1.0;HT-Bu的乙腈-水(60∶40,V/V)溶液室温放置12 h比较稳定;在pH为2.0~9.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HT-Bu溶解度随pH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在pH为5.5条件下很不稳定,6 h后药物含量下降较多;在pH为8.0条件下较稳定,12 h后含量少部分下降;在pH为7.4条件下稳定,12 h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HT-Bu的水溶性良好,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下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酪醇丁酸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油水分配系数 处方前研究
下载PDF
橙皮苷、橙皮素单葡萄糖苷和橙皮素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元丰 黎艳刚 +4 位作者 高萌 熊豪 虞金宝 袁金斌 杨武亮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3-37,44,共6页
采用HPLC法测定橙皮苷、橙皮素单葡萄糖苷和橙皮素在水和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结合摇瓶法测定其在正辛醇-水体系和正辛醇-不同pH缓冲溶液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37℃时,橙皮苷、橙皮素单葡萄糖苷和橙皮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分... 采用HPLC法测定橙皮苷、橙皮素单葡萄糖苷和橙皮素在水和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结合摇瓶法测定其在正辛醇-水体系和正辛醇-不同pH缓冲溶液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37℃时,橙皮苷、橙皮素单葡萄糖苷和橙皮素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18.94、632.34、15.37μg·mL^(-1);pH值升高,橙皮苷平衡溶解度逐渐降低,对橙皮素单葡萄糖苷和橙皮素无影响,但在pH 7.4时,二者均有最大值,分别为836.57、71.82μg·mL^(-1)。橙皮苷、橙皮素单葡萄糖苷和橙皮素在正辛醇-水体系中lg P值分别为0.094、0.573、2.876,在不同缓冲溶液中(pH3.4~7.4)的lg P值范围分别为0.069~0.281、0.603~0.664、2.459~2.905。橙皮素单葡萄糖苷的平衡溶解度远大于橙皮苷和橙皮素,其lg P值在0.6左右,具有一定的亲水亲脂性,预测其在胃肠道中有较好的吸收;橙皮苷的lg P值小于0.3,推测其不易被胃肠吸收;橙皮素的lg P值大于2,其脂溶性极强,易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生物膜。上述结果可为3个单体成分的成药性,以及中药陈皮中的橙皮苷酶转化为橙皮素单葡萄糖苷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橙皮素单葡萄糖苷 橙皮素 平衡溶解度 油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W对Ti-42Al-5Mn凝固组织与元素分配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小兵 赵鹏翔 +3 位作者 陈波 舒磊 张孟殊 刘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50-3858,共9页
以低成本、易变形的Ti-42Al-5Mn合金(原子分数,下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0.5at%~1.0at%W含量对合金凝固组织和元素在相中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CaO坩埚一次真空感应熔炼方法制备的合金铸锭不同位置难熔金属W分布均匀且O含量控制在... 以低成本、易变形的Ti-42Al-5Mn合金(原子分数,下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0.5at%~1.0at%W含量对合金凝固组织和元素在相中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CaO坩埚一次真空感应熔炼方法制备的合金铸锭不同位置难熔金属W分布均匀且O含量控制在556~660μg/g。W添加后,合金凝固组织得到明显细化,随着W含量的增加,凝固组织中片层组织尺寸降低、含量减少,且凝固组织显微硬度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对不同相合金元素分布行为特征分析发现,Al在合金不同相中的富集顺序为:γ>α_(2)>β_(o),Ti、Mn、W的为:β_(o)>α_(2)>γ,W添加不能改变Ti、Al元素在相关相中的分配行为,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Mn元素的分配行为。随着W含量的增加,W在β_(o)和α_(2)相中的分配系数线性增加,分别满足k_(α_(2)/γ)^(w)=1.4026CW(at%)+0.4313,k_(β_(o)/γ)^(W)=1.3290C_(W)(at%)+1.8745,且W在β_(o)相中的富集倾向约为Mn的5.6倍,在α_(2)相中的富集倾向约为Mn的7.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 w含量 凝固组织 真空感应熔炼 分配系数
原文传递
CBUA-NO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冯改丽 罗璟 +3 位作者 袁欢 何宝恩 刘永谦 王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66-1168,1172,共4页
目的:测定2-(4-氯苄叉基)-3-羰基熊果酸-(2-硝氧乙基)酯(CBUA-NO)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HPLC法测定CBUA-NO在不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及其在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介质中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不同表面活性剂对CBUA-NO的... 目的:测定2-(4-氯苄叉基)-3-羰基熊果酸-(2-硝氧乙基)酯(CBUA-NO)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HPLC法测定CBUA-NO在不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及其在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介质中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不同表面活性剂对CBUA-NO的增溶作用有差异,CBUA-NO在1mg·L^(-1)聚山梨酯80中溶解度最大;正辛醇-水体系中,CBUA-NO油水分配系数随油/水比例的升高而增大,pH=7.6,O/W=1时,CBUA-NO的油水分配系数最大,lgP=2.02。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快速测定CBUA-NO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其体内动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氯苄叉基)-3-羰基熊果酸-(2-硝氧乙基)酯 平衡溶解度 油水分配系数 HPLC
原文传递
三七总皂苷油水分分配系数及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翟永松 杜守颖 +2 位作者 徐冰 陆洋 高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84-988,共5页
目的:测定三七总皂苷(PNS)3种主要有效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Rb1的油水分配系数及其肠吸收情况。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3种主要有效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3种主要有效成分的肠吸收情况,考察其在小肠... 目的:测定三七总皂苷(PNS)3种主要有效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Rb1的油水分配系数及其肠吸收情况。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3种主要有效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3种主要有效成分的肠吸收情况,考察其在小肠各段的吸收情况及药物浓度对吸收的影响。结果:三七皂苷R1(R1)、人参皂苷Rg1(Rg1)和Rb1(Rb1)的油水分配系数P分别为1.081 4,6.310 4,0.2743;logP分别为0.034 0,0.800 1,-0.561 8;PNS质量浓度0.2 g.L-1组R1,Rg1和Rb1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135±0.006),(0.144±0.015),(0.238±0.013)h-1;0.5 g.L-1组R1,Rg1和Rb1的Ka分别为(0.110±0.002),(0.110±0.006),(0.140±0.008)h-1,1 g.L-1组R1,Rg1和Rb1的Ka分别为(0.095±0.016),(0.099±0.011),(0.137±0.012)h-1,统计结果显示,0.2 g.L-1组Ka与0.5,1 g.L-1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0.5 g.L-1与1 g.L-1Ka无显著差异;Rb1Ka与R1,Rg1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R1的Ka分别为(0.030±0.006),(0.033±0.004),(0.033±0.007)h-1,Rg1的Ka分别为(0.032±0.006),(0.044±0.012),(0.044±0.011)h-1,Rb1的Ka分别为(0.042±0.007),(0.065±0.007),(0.044±0.014)h-1,统计结果显示,不同肠段Ka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经典理论,R1,Rg1和Rb1均不易吸收;PNS中3种成分Ka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0.2 g.L-1组Ka高于0.5,1 g.L-1组,Rb1的Ka高于R1和Rg1,PNS吸收除被动扩散外,可能还存在其他吸收机制;PNS在大鼠小肠各个肠段均有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油水分配系数 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肠吸收
原文传递
盐酸小檗碱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与大鼠在体肠吸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嗣航 龙晓英 +4 位作者 袁飞 陈莉 罗明磊 蔡宝玲 刘昌顺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33-238,共6页
目的测定盐酸小檗碱(BH)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并研究BH的大鼠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摇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分别采用酚红法和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研究BH 3个剂量组(50,100,150μg.mL 1)在大鼠不同肠... 目的测定盐酸小檗碱(BH)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并研究BH的大鼠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摇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分别采用酚红法和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研究BH 3个剂量组(50,100,150μg.mL 1)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采用HPLC对灌流前后BH、酚红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BH溶解度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油水分配系数则相反;酚红法较重量法能更好的减少实验误差,BH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各肠段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有上升趋势,且高浓度与低浓度相比,Peff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中浓度时,BH在空肠吸收较好;低浓度时,BH在十二指肠吸收较好。结论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油水分配系数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肠吸收结果基本一致;BH在肠道上端比下端吸收更好,延长药物在肠道上段的吸收时间,可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在体单向肠灌流法 吸收 溶解度 油水分配系数
原文传递
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油水分配系数及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张倩怡 杜守颖 +1 位作者 陆洋 饶秀丽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840-1844,共5页
目的:以栀子苷为指标成分测定栀子提取物油水分配系数,研究栀子提取物肠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肠吸收情况,考察其在小肠各段的吸收情... 目的:以栀子苷为指标成分测定栀子提取物油水分配系数,研究栀子提取物肠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肠吸收情况,考察其在小肠各段的吸收情况及药物浓度对吸收的影响。结果: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油水分配系数P=0.1077,logP=-0.9678;质量浓度为0.2,0.8,2 g.L-1的栀子提取物(分别含栀子苷0.078,0.311,0.780 g.L-1)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25±0.012)h,(0.058±0.004)h,(0.034±0.008)h。药物浓度不同时吸收速率常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栀子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19±0.003),(0.015±0.002),(0.012±0.002)h,不同肠段吸收速率常数有显著性差异(P<0.02)。结论:栀子苷在正辛醇-水两相体系中的logP为负值,根据经典理论推测为吸收较差物质;栀子苷在大鼠小肠的吸收速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提示药物的吸收机制除了被动扩散外,可能有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因素;栀子苷在大鼠整段小肠内均有吸收,在十二指肠中吸收速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提取物 大鼠在体肠吸收 油水分配系数
原文传递
农药的科学使用问题与农药应用工艺学 被引量:10
20
作者 屠予钦 袁会珠 +1 位作者 黄宏英 齐淑华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5-280,共6页
作者简要评述了农药与农药使用技术同步发展的历史。对早期无机农药时代以及后期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开发的农药的显然相反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毒理和使用方面的比较,认为农药的不良副作用是由于有机合成农药的高亲脂性和高的油/水分配系... 作者简要评述了农药与农药使用技术同步发展的历史。对早期无机农药时代以及后期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开发的农药的显然相反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毒理和使用方面的比较,认为农药的不良副作用是由于有机合成农药的高亲脂性和高的油/水分配系数所引起,并从而产生了有机合成农药在生物圈中的富集现象以及对环境质量的冲击。经过长期的多学科合作研究,由此诞生了农药应用工艺学,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农药的不良副作用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农药应用工艺学的科学范畴及相关科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农药 有机农药 亲脂性 使用 应用工艺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