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1D)与CF_2CIBr的反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于勇 潘循皙 +1 位作者 王淑惠 侯惠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14-421,共8页
本文研究了CF_2ClBr-O_3体系在253.7nm紫外光照下所引发的O(~1D)与CF_2ClBr的反应.O(~1D)与CF_2ClBr反应的最终产物为CF_2O,Cl_2,Br_2;实验中得到O(~1D)与CF_2ClBr的反应速率常数为1.01×10^(-10)cm^3·molecule^(-1)·s^(-... 本文研究了CF_2ClBr-O_3体系在253.7nm紫外光照下所引发的O(~1D)与CF_2ClBr的反应.O(~1D)与CF_2ClBr反应的最终产物为CF_2O,Cl_2,Br_2;实验中得到O(~1D)与CF_2ClBr的反应速率常数为1.01×10^(-10)cm^3·molecule^(-1)·s^(-1),并且对O(~3P)与CF_2ClBr的反应可能性以及 O(~1D)与CF_2ClBr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氟一氯溴甲烷 ^1d态氧原子 臭氧 光解离
下载PDF
O(^1D)与CF2HCl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明 申伟 唐典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251-1255,共5页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 (DFT)和G3B3方法 ,对O (1D)与CF2 HCl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在B3LYP/6 3 11+G (d) ,B3LYP/6 3 11+G(2df ,2pd)和G3B3计算水平上 ,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 ,通过内禀反应坐标 (IRC)计算和振动分析 ,对...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 (DFT)和G3B3方法 ,对O (1D)与CF2 HCl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在B3LYP/6 3 11+G (d) ,B3LYP/6 3 11+G(2df ,2pd)和G3B3计算水平上 ,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 ,通过内禀反应坐标 (IRC)计算和振动分析 ,对反应过渡态进行了确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d) CF2HCl 反应机理 理论研究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势能 大气 臭氧层
下载PDF
CH2FCF3与O(1^D)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武洪 申伟 李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54-859,M003,共7页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 (DFT)和G3 (MP2 )B3方法 ,对O( 1 D)与CH2 FCF3 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在UB3LYP/ 6 3 1G(d)计算水平上 ,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 ,在G3 (MP2 )B3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计算 ,并利用UB3LYP/ 6 3 11++G( 3df ,...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 (DFT)和G3 (MP2 )B3方法 ,对O( 1 D)与CH2 FCF3 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在UB3LYP/ 6 3 1G(d)计算水平上 ,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 ,在G3 (MP2 )B3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计算 ,并利用UB3LYP/ 6 3 11++G( 3df ,3pd)计算的波函数进行了电荷密度分析 .通过内禀坐标 (IRC)计算和振动分析 ,对反应过渡态进行了确认 ,并确定了反应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dFT 反应势能面 电荷密度分析 内禀坐标计算 振动分析 反应过渡态 反应机理 氢氟烃 臭氧耗损 氧分子
下载PDF
传能反应O(~1D)+CO_2(~1∑_g^+)→O(~3P)+CO_2(~1∑_g^+)中间物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光辉 张鑫 +2 位作者 孟庆田 韩克利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9-692,共4页
利用 ab initio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自旋禁阻的传能反应 O( 1D) +CO2 ( 1Σ+ g ) O( 3 P) +CO2 ( 1Σ+ g )的反应机制 ,通过中间化合物 CO3 的单、三重态的势能面交叉点的确认 ,证明了中间物传能机理的可行性 .同时计算了交叉点处的自旋 ... 利用 ab initio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自旋禁阻的传能反应 O( 1D) +CO2 ( 1Σ+ g ) O( 3 P) +CO2 ( 1Σ+ g )的反应机制 ,通过中间化合物 CO3 的单、三重态的势能面交叉点的确认 ,证明了中间物传能机理的可行性 .同时计算了交叉点处的自旋 -轨道偶合和面间跃迁几率 ,进一步证明了中间化合物 CO3 的形成在传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化学 传能反应 势能面交叉 自旋-轨道偶合 跃迁几率 量子化学 自旋禁阻 中间化合物
下载PDF
CHF2Br与激发态氧原子O(^1D)的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丽 赵媛 田利敏 《化学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46-48,57,共4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HF2Br与O(1D)的反应机理.首先在B3LYP/6-311+G(d)水平上优化了各驻点的几何结构,并通过频率分析加以确认;然后利用内稟反应坐标理论,以相同的方法计算了反应的最小能量途径,进而确认了过渡态所连接的反应...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HF2Br与O(1D)的反应机理.首先在B3LYP/6-311+G(d)水平上优化了各驻点的几何结构,并通过频率分析加以确认;然后利用内稟反应坐标理论,以相同的方法计算了反应的最小能量途径,进而确认了过渡态所连接的反应物和产物;最后在B3LYP/aug-cc-pvtz水平上对所有驻点的能量进行了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CHF2Br o(1d) 反应机理
下载PDF
O(^1D)与CF3Cl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武洪 申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93-896,共4页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O(1D)与CF3Cl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G(d),B3LYP/6311+G(2df,2pd)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在QCISD(T)/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量,为了确证过渡...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O(1D)与CF3Cl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G(d),B3LYP/6311+G(2df,2pd)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在QCISD(T)/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量,为了确证过渡态的真实性,在B3LYP/6311+G(d)水平上进行了振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O(1D)与CF3Cl反应中存在4个反应通道,其中生成产物:P1(CF3O+Cl)和P2(CF3+ClO)的通道应为主反应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d)自由基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从头算和RRKM理论研究O(^1D)+trans-CH2FCH2F反应
7
作者 宋崇富 田志美 柴兰兰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9-12,18,共5页
运用MP2/6-311G(d,p)方法优化得到了O(1D)+trans-CH2FCH2F反应势能面上稳定点的优化几何构型和振动频率。精算的能量是在QCISD(T)/6-311++G(d,p)水平上得到的。RRKM(Rice-Ramsperger-Kassel-Marcus)理论用来计算碰撞能在0-350 kcal/mol... 运用MP2/6-311G(d,p)方法优化得到了O(1D)+trans-CH2FCH2F反应势能面上稳定点的优化几何构型和振动频率。精算的能量是在QCISD(T)/6-311++G(d,p)水平上得到的。RRKM(Rice-Ramsperger-Kassel-Marcus)理论用来计算碰撞能在0-350 kcal/mol范围内通过中间体的微正则速率常数。计算得出,当碰撞能低于140 kcal/mol时标题反应的主要产物是HF和CH2F;碰撞能在140-350 kcal/mol时反应的主要产物是HF,CH2F和OH.在整个碰撞能范围内,HF和CH2F是主要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d)+trans-CH2FCH2F MP2/6-311G(d p) 微正则速率常数 RRKM理论
下载PDF
CF_2ClBr与O(~1D)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8
作者 徐建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357,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d,p)水平下研究了CF2ClBr与O(1D)反应的机理,并在QCISD(T)/6-31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存在6种可能的反应途径,是一个多步反应过程,研究中共...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d,p)水平下研究了CF2ClBr与O(1D)反应的机理,并在QCISD(T)/6-31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存在6种可能的反应途径,是一个多步反应过程,研究中共找到了6个过渡态和10个中间体,并通过振动分析加以确认.从能量上看,反应物的能量最高,而反应中的其它各驻点的能量都有所降低,是一个放热过程,所以该反应容易进行,其中生成产物CF2O(BrCl)的通道放热最多,势垒也不高,故在反应过程中具有最大的优势.该过程中有非常稳定的物质CF2O、1M2tran和1M2cis生成,这一点与实验研究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2C1Br o(^1d) 反应机理
下载PDF
Mechanisms and Kinetics of Reactions of the O( ~1D, ~ 3P)+CF_3Cl System
9
作者 ZHANG Jun SUN Xiao-min CAI Zheng-ting FENG Da-che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63-664,共2页
In the stratosphere, CF3Cl( CFC 13 ) can either photodecompose or react directly with atomic oxygen to generate ozone-depleting agents such as Cl and ClO in the gas phase. Since the 1970s,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In the stratosphere, CF3Cl( CFC 13 ) can either photodecompose or react directly with atomic oxygen to generate ozone-depleting agents such as Cl and ClO in the gas phase. Since the 1970s,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these compounds on the destruction of ozone in the stratosphere and on global warming. Takahashi and coworkers detected ClO radicals and measured the product branching ratios of the title reaction system via the technique of vacuum ultraviolet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Yu and coworkers studied the mechanisms of the title reaction induced by the photolysis of the CF3Cl-O3 system at 253.7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3Cl o(^1d ^3P) Rate constant CVT/SCT CCUS
下载PDF
1D电子态氧原子与二氟甲烷反应势能面和产物分支比的RRKM计算
10
作者 田志美 宋崇富 +1 位作者 柴兰兰 盛良全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6-52,共7页
用MP2/6-311G(d,p)方法优化了1D电子态氧原子与二氟甲烷反应势能面上的稳定点,用CCSD(T)/6-311+G(3df,2p)方法对优化得到的结构进行能量精算。研究表明,标题反应的反应机理是插入机理,形成中间体CHF2OH和CH2FOF。用RRKM(Rice-Ramsperger... 用MP2/6-311G(d,p)方法优化了1D电子态氧原子与二氟甲烷反应势能面上的稳定点,用CCSD(T)/6-311+G(3df,2p)方法对优化得到的结构进行能量精算。研究表明,标题反应的反应机理是插入机理,形成中间体CHF2OH和CH2FOF。用RRKM(Rice-Ramsperger-Kassel-Marcus)理论研究了不同碰撞能时经过中间体CHF2OH的产物分支比。CHF2OH的主要分解通道是HF消去和C—O键断裂通道,其主要分解产物是氢氟碳氧和氟化氢,碳氟氧氢和氟化氢以及碳氢氟二和羟基。由于CHF2OH比CH2FOF稳定,标题基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HF2OH的主要产物。标题反应也可在激发态势能面上发生抽取反应,此反应对碳氢氟二和羟基产物通道有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d电子态氧原子与二氟甲烷 分支比 RRKM 势能面 微正则速率常数
下载PDF
一维ZnO-Cu_2O核壳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11
作者 陆霁云 杨志 +2 位作者 张丽英 余元 张亚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17-1720,共4页
利用光催化材料可以将水体中含有的有机染料有效地降解和去除,因此制备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光催化材料成为了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简单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并结合化学液相反应法大量制备了高质量的一维ZnO-Cu2O核壳纳米复合结构材料。利... 利用光催化材料可以将水体中含有的有机染料有效地降解和去除,因此制备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光催化材料成为了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简单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并结合化学液相反应法大量制备了高质量的一维ZnO-Cu2O核壳纳米复合结构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该一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利用甲基橙作为有机染料,氙灯作为光源对其光催化性能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纤锌矿结构的一维ZnO纳米线表面成功包覆了立方结构的Cu2O纳米颗粒,形成了平均直径约为35nm的一维纳米复合结构,其在60min内使甲基橙的脱色率超过了91%,光降解速率常数K达到了2.45h-1,在紫外至可见波长光照射下具有非常好的光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Cu2o 核壳结构 一维纳米材料 光催化
下载PDF
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O(~1D)+DBr→OD+Br反应的极化分布
12
作者 许雪松 金坤 +1 位作者 荆波 李磊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509-1514,共6页
运用准经典轨线法结合Peterson从头计算势能面,在碰撞能为0.22eV时对O(1D)+DBr(v=0,j=0)→OD+Br反应进行了细致的立体动力学性质研究.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Ss)给出了反应产物的散射方向.反映k与j′两矢量相关的函数P(θr)的分布表明产... 运用准经典轨线法结合Peterson从头计算势能面,在碰撞能为0.22eV时对O(1D)+DBr(v=0,j=0)→OD+Br反应进行了细致的立体动力学性质研究.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Ss)给出了反应产物的散射方向.反映k与j′两矢量相关的函数P(θr)的分布表明产物分子的转动角动量j′在垂直于反应物相对速度矢量k的方向上有强烈的取向分布;反映k,k′与j′三矢量相关的函数P(θr)的分布表明产物转动角动量j′不仅有沿着y轴的取向效应,还有沿着y轴负方向的定向效应;描述产物转动角动量j′的空间分布函数P(θr,φr)说明反应垂直于散射平面极化.质量因子的不同,使得O(1D)+DBr反应的极化与O(1D)+HBr反应的极化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同位素效应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d)+dBr 极化分布 准经典轨线方法 矢量相关 极化微分反应截面
原文传递
碰撞能对O(~1D)+HBr→OH+Br反应的极化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坤 许雪松 +1 位作者 尹淑慧 李磊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9-924,共6页
运用准经典轨线法结合Peterson从头计算势能面,在碰撞能分别为20.9,41.80和66.88 kJ/mol时,对放热反应O(1D)+HBr(v=0,j=0)→OH+Br(·H=-252.89 kJ/mol)进行了细致的立体动力学性质研究.反映k与j'两矢量相关的函数P(θr)的分布... 运用准经典轨线法结合Peterson从头计算势能面,在碰撞能分别为20.9,41.80和66.88 kJ/mol时,对放热反应O(1D)+HBr(v=0,j=0)→OH+Br(·H=-252.89 kJ/mol)进行了细致的立体动力学性质研究.反映k与j'两矢量相关的函数P(θr)的分布表明产物分子的转动角动量j'在垂直于反应物相对速度矢量k的方向上有强烈的取向分布,且随碰撞能的变化比较明显;反映k,k'与j'三矢量相关的函数P(φr)的分布表明产物转动角动量j'不仅有沿着y轴的取向效应,还有沿着y轴正向的弱定向效应,且这种弱定向效应随碰撞能的增加有所减弱;描述产物转动角动量j'的空间分布函数P(θr,φr)在(90°,90°)和(90°,270°)两处有两个明显的分布,随着碰撞能的增加,这两个集中分布越来越密集,碰撞能对该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产物分子的极化主要集中在垂直于散射面的平面内.除此之外,极化微分反应截面(PDDCSs)给出了反应产物的散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d)+HBr 准经典轨线方法 矢量相关 立体动力学
原文传递
铅基卤化物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建敏 袁吉仁 +3 位作者 王鹏 邓新华 黄海宾 周浪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058,共8页
多元硫化物Cd_(0.5)Zn_(0.5)S和氧化亚铜Cu_(2)O载流子迁移率较大,且其制作工艺相对于传统的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更为简单,因此这两种材料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利用SCAPS-1D软件对以Cu_(2)O和Cd_(0.5)Zn_(0.5)... 多元硫化物Cd_(0.5)Zn_(0.5)S和氧化亚铜Cu_(2)O载流子迁移率较大,且其制作工艺相对于传统的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更为简单,因此这两种材料在钙钛矿太阳电池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利用SCAPS-1D软件对以Cu_(2)O和Cd_(0.5)Zn_(0.5)S为传输层、以铅基卤化物钙钛矿为吸收层的太阳电池进行模拟,主要研究了该器件的材料厚度、掺杂浓度、禁带宽度等因素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吸收层(CH_(3)NH_(3)PbI_(3))厚度开始增大时电池性能逐渐提高,但是增大到一定厚度时,电池性能下降,光吸收层的最佳厚度为400 nm;当光吸收层的缺陷态密度小于1.0×10^(14) cm^(-3)时,缺陷态密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比较小;此外,铅基卤化物钙钛矿的禁带宽度对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最佳禁带宽度为1.5 eV左右。通过模拟,得到了优化后的性能参数为:开路电压为1.010 V,短路电流密度为31.30 mA/cm^(2),填充因子为80.01%,电池转换效率为25.20%。因此,Cu_(2)O/CH_(3) NH_(3)PbI_(3)/Cd_(0.5)Zn_(0.5)S钙钛矿太阳电池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光伏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镉硫化锌 氧化亚铜 铅基卤化物 钙钛矿太阳电池 转换效率 SCAPS-1d 缺陷态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