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智能运营业务提升需求与实现关键技术
1
作者 赵帆 王艳辉 +1 位作者 贾利民 夏伟富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144,共11页
高速铁路智能运营是现代技术在高速铁路领域的综合运用,是高速铁路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对高速铁路旅客出行、运输组织、设备运维、运营管理4方面业务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高铁智能运营发展目标,并从旅客出行、运输组织、设备运维... 高速铁路智能运营是现代技术在高速铁路领域的综合运用,是高速铁路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对高速铁路旅客出行、运输组织、设备运维、运营管理4方面业务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高铁智能运营发展目标,并从旅客出行、运输组织、设备运维、运营管理出发,提出涵盖智能票务、智能服务、智能车站、智能监测、智能运维等的高铁智能运营业务提升需求体系。以“模数一体,轴面协同”为核心理念,提出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虚拟现实与增强、信息物理系统、云/雾/边缘计算以及数字孪生等在内的智能高铁运营实现关键技术,可为未来智能高铁的规划、实施及落地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 智能运营 旅客出行 运输组织 设备运维 运营管理
下载PDF
Improved specia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in natural waters: amide hydrolysis with fluorescence derivatization
2
作者 Ryan L.Fimmen Tamara D.Trouts +1 位作者 Daniel D.Richter Jr. Dharni Vasudev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273-1280,共8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primary-amine nitrogen (1°-N) quantification i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originating from natural waters where inorganic forms of N, which may cause analytical i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primary-amine nitrogen (1°-N) quantification i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originating from natural waters where inorganic forms of N, which may cause analytical interference, are commonly encountered. Efforts were targeted at elucidating organic-N structural criteria influencing the response of organic amines to known colorimetric and fluorescent reagents and exploring the use of divalent metal-assisted amide hydrolysis in combination with fluorescence analy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nitrogen (DOM/DON) O-PHTHALDIALDEHYDE FLUORESCAMINE NINHYDRIN amino acids amide hydrolysis peptides
下载PDF
有机物料在砂土中不同时段的腐解状况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介晓磊 寇太记 +6 位作者 刘芳 化党领 刘世亮 谭金芳 朱建国 董县中 李有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6-269,共4页
在暖温带区的砂土中,对1年内几种常见的有机物料在不同时段的腐解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几种物料总的腐解顺序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鸡粪〉牛粪〉猪粪,秸秆类的腐解速率明显高于粪肥类.各种有机物料在进入土壤后前90d... 在暖温带区的砂土中,对1年内几种常见的有机物料在不同时段的腐解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几种物料总的腐解顺序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鸡粪〉牛粪〉猪粪,秸秆类的腐解速率明显高于粪肥类.各种有机物料在进入土壤后前90d的分解速率最快,均超过全年总分解量的60%;然后变缓.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在有机物料施入土壤180d时达最大值,360d时低于腐解90d时的含量,活性有机质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达到最大值;同时腐解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有机物料 腐殖化系数 有机质 活性有机质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DOM的来源、特性及流动 被引量:59
4
作者 杨玉盛 郭剑芬 +4 位作者 陈光水 陈银秀 于占源 董彬 刘东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7-558,共12页
可溶性有机物质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是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可移动碳库及重要的养分库。系统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 DOM的来源、组成、性质、季节动态 ;DOM释放与存留机制及影响因素 ;森林生态系统 DOM的流动及干扰对 DOM动态影响等... 可溶性有机物质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是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可移动碳库及重要的养分库。系统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 DOM的来源、组成、性质、季节动态 ;DOM释放与存留机制及影响因素 ;森林生态系统 DOM的流动及干扰对 DOM动态影响等。已有研究表明 DOM在森林生态系统 C、N、P循环、成土作用、污染物迁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今后森林生态系统 DOM的研究应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1 )确定森林生态系统中 DOM源和汇 ;(2 )评价森林水文条件对 DOM释放与存留的调节作用 ;(3)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 DOM的影响 ;(4)可溶性有机氮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可溶性有机磷 (DissolvedOrganic Phosphorus)动态与可溶性有机碳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动态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物质 森林生态系统 可溶性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氮
下载PDF
温度对MBBR和A/O工艺中污染物去除效果比较 被引量:23
5
作者 胡友彪 张文涛 黄周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实验考察了较高温度(23~26℃)和较低温度(12~15℃)对MBBR和A/O工艺去除有机物及脱氮效果的影响,以探索低温时实现高效脱氮的工艺及运行控制条件。结果表明:温度对MBBR影响较小:23~26℃时,MBBR对COD、NH3-N、TN去除率分别为95%、97... 实验考察了较高温度(23~26℃)和较低温度(12~15℃)对MBBR和A/O工艺去除有机物及脱氮效果的影响,以探索低温时实现高效脱氮的工艺及运行控制条件。结果表明:温度对MBBR影响较小:23~26℃时,MBBR对COD、NH3-N、TN去除率分别为95%、97%和96%;12~15℃时,其去除率分别为95%、95%和92%。温度对A/O工艺影响较大:23~26℃时,A/O工艺对COD、NH3-N、TN去除率分别为92%、85%和85%;12~15℃时,其去除率分别下降到88%、67%和63%。MBBR因其独特的生物结构而保存了较多的耐寒微生物和硝化反硝化菌,从而使其对温度的适应性明显好于A/O工艺。实验对我国北方较寒冷地区的水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BR A/O 温度 有机物去除 脱氮
下载PDF
棕色田鼠与沼泽田鼠犁鼻器和副嗅球的组织结构 被引量:11
6
作者 邰发道 王廷正 +2 位作者 张育辉 郝琳 孙儒泳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8-255,共8页
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棕色田鼠 (Microtusmandarinus)、沼泽田鼠 (M .fostis)副嗅球和犁鼻器的结构及其在两种鼠间的差异 ,以此探讨两种田鼠的进化机制与适应功能。两种田鼠的犁鼻器位于鼻腔前端鼻中隔基部的两侧 ,呈管状结构 ;沿着犁鼻... 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棕色田鼠 (Microtusmandarinus)、沼泽田鼠 (M .fostis)副嗅球和犁鼻器的结构及其在两种鼠间的差异 ,以此探讨两种田鼠的进化机制与适应功能。两种田鼠的犁鼻器位于鼻腔前端鼻中隔基部的两侧 ,呈管状结构 ;沿着犁鼻器的长轴犁鼻管呈现不同的形态学特征 ,犁鼻管直接开口于鼻腔 ,从前向后沿着长轴旋转 ,中间管壁 (犁鼻粘膜 )变成底部 ,侧面管壁 (假覆层上皮 )变成犁鼻管顶壁 ,最终犁鼻管变小成为一个腺体的分支 ,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通过选取中间相似部位对两种田鼠进行比较研究 ,发现棕色田鼠犁鼻粘膜比沼泽田鼠厚 ,而其长度却短于沼泽田鼠。棕色田鼠副嗅球颗粒细胞带宽和僧帽细胞带宽均大于沼泽田鼠 ,而带长却小于沼泽田鼠。相关分析发现 ,犁鼻器和副嗅球形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这可能和两个结构之间存在着神经投射有关。棕色田鼠幼体的犁鼻粘膜、神经细胞核、假覆层上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田鼠 沼泽田鼠 犁鼻器 副嗅球 组织结构 进化机制 适应功能
下载PDF
pH对电解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咏 赵仕林 叶宣宏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3-658,共6页
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对氯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含量不同的渗滤液和邻硝基苯酚人工模拟废水进行了电解处理,着重考察了不同pH值条件下氯离子浓度和重金属离子种类对有机物电解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处理过程中,pH值对有机物电解去除... 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对氯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含量不同的渗滤液和邻硝基苯酚人工模拟废水进行了电解处理,着重考察了不同pH值条件下氯离子浓度和重金属离子种类对有机物电解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处理过程中,pH值对有机物电解去除效果的影响与渗滤液的水质有关,尤其与渗滤液中氯离子和重金属离子浓度以及重金属离子种类有关。在pH=2的条件下电解处理氯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含量均很低的渗滤液,有利于有机物的氧化去除;在pH=9的条件下电解处理氯离子和重金属离子浓度均较高的渗滤液,其COD的电解去除效果最好;在pH=2或pH=12的条件下电解处理氯离子浓度高而重金属离子浓度低的渗滤液,能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渗滤液中无机变价离子的组成不同,电解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pH值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垃圾渗滤 液邻硝基苯酚 电解 有机物
下载PDF
A^2/O-MBBR反硝化除磷工艺中有机物的迁移转化及利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淼 张颖 +3 位作者 黄棚兰 何成达 彭永臻 吴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132-4139,共8页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2/O-MBBR)组成的双污泥系统处理实际生活污水,通过投加乙酸钠调节进水碳氮比(C/N),考察系统中有机物的转化利用和代谢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N在3.11~6.09范围内波动时,系统均可实现COD...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2/O-MBBR)组成的双污泥系统处理实际生活污水,通过投加乙酸钠调节进水碳氮比(C/N),考察系统中有机物的转化利用和代谢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N在3.11~6.09范围内波动时,系统均可实现COD的高效去除,最大去除率可达83.85%;但是从VFA和PHAs的转化利用角度,进水C/N不宜超过5.42.此外,碳平衡分析结果也表明,当进水C/N小于5.42时,A^2/O反应器去除的COD百分比最高可达70.10%,MBBR反应器氧化的COD仅占4.32%~5.89%,低C/N条件下碳源的高效利用是促进菌群优化以及提高脱氮除磷效率的关键所在.溶解性碳源组分分布及三维荧光特性的结果显示,尽管系统沿程COD浓度变化不大,但蛋白质和多糖之间存在着转化,且类蛋白物质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MBBR工艺 迁移转化 代谢途径 溶解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下载PDF
MBBR与A/O法对污水中有机物及氮处理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云侠 张耀斌 +1 位作者 全燮 赵雅芝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9-23,共5页
实验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COD浓度和不同COD容积负荷条件下考察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和活性污泥A/O工艺对污水中有机物及氮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MBBR工艺去除有机物和脱氮效果均优于A/O工艺。在进水COD和NH3-N浓度分别... 实验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COD浓度和不同COD容积负荷条件下考察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和活性污泥A/O工艺对污水中有机物及氮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MBBR工艺去除有机物和脱氮效果均优于A/O工艺。在进水COD和NH3-N浓度分别为1000和25 mg/L,HRT为8 h时,MBBR的COD和TN去除率分别为92%和94%,而A/O工艺分别为78%和82%。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MBBR的生物活性高,并且在生物膜内发生了同时硝化反硝化。MBBR脱氮能力受COD冲击明显小于A/O,但在较低进水COD浓度下,两者TN去除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活性污泥A/O工艺 有机物的去除 脱氮
下载PDF
A^2/O—MBR工艺处理受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日红 申颖洁 +3 位作者 刘操 黄赟芳 吴晓辉 战楠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8,共5页
利用A2/O—MBR(平板式)工艺进行北运河受污染河水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有机负荷的改变对系统内CODCr、NH3—N和TN的去除影响很小,回流比的增加使得CODCr和TN的去除率提高约10%;受污染河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多且可生化性较差的特性影... 利用A2/O—MBR(平板式)工艺进行北运河受污染河水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有机负荷的改变对系统内CODCr、NH3—N和TN的去除影响很小,回流比的增加使得CODCr和TN的去除率提高约10%;受污染河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多且可生化性较差的特性影响了系统出水水质和膜污染速率,系统对DOC和UVA的去除率分别为77.3%和84.3%,对UV410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9%;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膜清洗周期逐渐缩短,混合液过滤性能的变化致使膜过滤阻力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污染河水 A2/O 膜生物反应器( MBR) 溶解性有机物
下载PDF
A^2/O工艺脱氮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俊 张永祥 +1 位作者 刘亮 付冰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分别考察了不同HRT、DO、混合液和污泥回流比、温度、C/N比等条件下,A2/O工艺的脱氮效果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城市生活污水而言,当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为6 h、DO为4 mg/L、混合液回流比为300%、污泥回流比为100%时,A2/O工艺能... 分别考察了不同HRT、DO、混合液和污泥回流比、温度、C/N比等条件下,A2/O工艺的脱氮效果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城市生活污水而言,当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为6 h、DO为4 mg/L、混合液回流比为300%、污泥回流比为100%时,A2/O工艺能获得较好的脱氮效果和有机物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脱氮 有机物去除 城市生活污水 污泥回流比
下载PDF
C/M及TCE初始浓度对有机-矿物质复合体中有机质的吸附行为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小亮 何江涛 +1 位作者 石钰婷 苏思慧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9-817,共9页
有机污染物在有机-矿物质复合体上的吸附行为,是直接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地质环境中迁移、转化及归宿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有机-矿物质复合体的形成及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以蒙脱石和腐植酸分别模拟地质吸附剂中的粘土矿物和有机质,制备... 有机污染物在有机-矿物质复合体上的吸附行为,是直接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地质环境中迁移、转化及归宿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有机-矿物质复合体的形成及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以蒙脱石和腐植酸分别模拟地质吸附剂中的粘土矿物和有机质,制备成不同有机质含量与粘土矿物比率(C/M)的有机-矿物质复合体,对TCE进行吸附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腐殖酸与蒙脱石结合后提高了有机-矿物质复合体的界面疏水性,同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使得复合体中部分腐殖酸变的更加紧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固相介质的吸附行为;源腐植酸的Kom值为0.587 1 L/g,形成有机-矿物质复合体后Kom值均大于源腐植酸,随着复合体中C/M值的增加Kom值变化较小;TCE初始浓度的高低影响Kom值,以液相初始浓度500μg/L为分界线,在低浓度段Kom值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高浓度段K值随着浓度的增加基本趋于稳定,此时TCE初始浓度对有机-矿物质复合体吸附行为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矿物质复合体 吸附 有机质与无机矿物比率(C M) 三氯乙烯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同时处理系统优化运行策略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明岩 冯兆继 +1 位作者 余建恒 夏耿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22,28,共6页
采用倒置A2/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的混合污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混合污水氮和有机物去除的控制因素;水温为23~30℃、泥龄为20d时,最优运行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9h、DO 2mg/L、外回流比80%、内回流比200%,此... 采用倒置A2/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的混合污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是影响混合污水氮和有机物去除的控制因素;水温为23~30℃、泥龄为20d时,最优运行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9h、DO 2mg/L、外回流比80%、内回流比200%,此时COD、NH3-N和TN去除率分别为76.4%~78.2%、95.7%~97.8%和58.9%~61.2%,出水浓度均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当水温为13~27℃,其他工艺条件与模型试验相同时,生产性试验得出,COD、NH3-N和TN去除率分别为74.7%~87.8%、87.2%~98.6%、51.8%~67.4%;出水COD和NH3-N均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TN达到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与上一年同期运行效果比较,NH3-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9.4、9.9百分点,有机物去除没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置A2/O工艺 垃圾渗滤液 城市污水 水力停留时间 脱氮 有机物
下载PDF
农药乳油中有害物质液态有机标准物质研制和定值方法的确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包红娟 史福霞 +1 位作者 周丽佳 孟斐 《世界农药》 CAS 2017年第1期37-40,44,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分析农药乳油中有害物质液态有机标准物质中甲醇,苯,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 7890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DB-1301毛细管色谱柱(60 m×0.32mm×0.25μm),以正癸... 建立了气相色谱分析农药乳油中有害物质液态有机标准物质中甲醇,苯,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 7890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DB-1301毛细管色谱柱(60 m×0.32mm×0.25μm),以正癸烷为内标,乙腈为溶剂。内标法测定农药乳油中有害物质液态有机标准物质中甲醇、苯、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乙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含量。甲醇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平均回收率100.1%;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平均回收率100.1%;甲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平均回收率99.8%;N,N-二甲基甲酰胺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7,平均回收率97.9%:乙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 0,平均回收率101.1%;间、对二甲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 0,平均回收率99.3%;邻二甲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 0,平均回收率1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有机标准物质 甲醇 甲苯 N N-二甲基甲酰胺 乙苯 间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下载PDF
石化废水处理过程中荧光有机物变化特征及去除效果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璟玲 席宏波 +2 位作者 周岳溪 许吉现 宋广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4-708,共5页
石化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对环境的危害较大。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扫描技术分析了某大型石化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水解酸化+A/O+接触氧化工艺)进出水的荧光光谱特征。污水厂总进水包含四个荧光峰Peak A,Peak B,Peak D,Pe... 石化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对环境的危害较大。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扫描技术分析了某大型石化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水解酸化+A/O+接触氧化工艺)进出水的荧光光谱特征。污水厂总进水包含四个荧光峰Peak A,Peak B,Peak D,Peak E,分别位于λex/λem=220/300,225/340,270/300,275/340nm附近,荧光物质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水解酸化池出水各荧光峰强度有所降低,位置基本不变,厌氧池出水λex/λem=250/425nm附近出现新荧光峰Peak C,好氧池出水荧光峰Peak C处荧光强度有所增强,二沉池出水Peak A消失,二沉池之后水样荧光谱图变化不大;该处理工艺对荧光有机物的总去除率为92.0%,Peak A,Peak B,Peak D,Peak E附近的荧光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100.0%,91.2%,80.3%,92.0%;污水厂进水IPeak B/IPeak E值波动较大而出水变化不大,表明该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其处理工艺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废水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有机物 水解酸化+A O+接触氧化工艺
下载PDF
2种磁性离子交换树脂对水源水中有机物去除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煜 陈卫 +3 位作者 刘成 董长龙 刘海成 万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74-2180,共7页
对比2种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PGMA(magnetic poly(glycidyl methacrylate)resin)和MIEX(magnetic ionexchange resin)对太湖水源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基于2种树脂物化性能,并采用亲疏水性分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 对比2种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PGMA(magnetic poly(glycidyl methacrylate)resin)和MIEX(magnetic ionexchange resin)对太湖水源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基于2种树脂物化性能,并采用亲疏水性分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区域积分法,比较2种树脂对太湖水源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2种树脂对水源水中有机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A254和DOC质量浓度降幅分别在72%和40%左右。m-PGMA和MIEX?对水源水中亲水性有机物去除率分别为52.97%和40.08%;2种树脂对于相对分子质量(Mr)〈3 000的中低分子有机物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m-PGMA对于Mr〉30 000的大分子有机物去除率高于MIEX。m-PGMA较MIEX对芳香类蛋白质、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富里酸和腐植酸物质去除效果在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藻水处理 m-PGMA树脂 MIEX■树脂 有机物
下载PDF
A/O-混凝-BDD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Ⅰ.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单迎春 王庆玮 +3 位作者 潘伟一 石宛梓 孙海美 孙卫玲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7-506,共10页
研究组合工艺"A/O-混凝-BDD"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处理效果,优化各段工艺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各工艺最佳运行条件:A/O工艺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7 d,回流比为3.5;混凝剂工艺氯化铁为混凝剂,pH=5.5,添加量为0.4 g/L... 研究组合工艺"A/O-混凝-BDD"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处理效果,优化各段工艺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各工艺最佳运行条件:A/O工艺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7 d,回流比为3.5;混凝剂工艺氯化铁为混凝剂,pH=5.5,添加量为0.4 g/L;BDD工艺电流密度为60 m A/cm^2,电极面积/反应体积为4 m^(-1)。最佳工艺条件下进、出水COD_(Cr)平均浓度分别为13375和60 mg/L,去除率为99.5%;进、出水TOC平均浓度分别为6893和12 mg/L,去除率为99.8%。进、出水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889和0 mg/L,去除率为100.0%。A/O、混凝和BDD对COD_(Cr)去除贡献分别为59.0%,32.9%和7.6%,对TOC去除贡献分别为50.5%,46.1%和13.2%,对氨氮去除贡献分别为84.3%,2.5%和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A/O 混凝 BDD 有机质 氨氮
下载PDF
水华鱼腥藻(Anabaena aquae)不同生长阶段的产嗅特征和藻源有机物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孟雨 米记茹 +5 位作者 李桂芳 宋武昌 张素珍 孙韶华 王永磊 贾瑞宝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4-264,共11页
水华鱼腥藻(Anabaena aquae)是一种水体中常见的优势蓝藻,为水中嗅味的重要来源,且生长过程中释放的藻源有机物(AOM)对于水质有较大的影响。研究水华鱼腥藻不同生长阶段的产嗅特征和AOM特性对于藻污染控制有重要意义。建立水华鱼腥藻生... 水华鱼腥藻(Anabaena aquae)是一种水体中常见的优势蓝藻,为水中嗅味的重要来源,且生长过程中释放的藻源有机物(AOM)对于水质有较大的影响。研究水华鱼腥藻不同生长阶段的产嗅特征和AOM特性对于藻污染控制有重要意义。建立水华鱼腥藻生长曲线,提取不同生长阶段的胞内与胞外有机物,通过气质联用分析、三维荧光扫描和液相-有机碳测试(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organic carbon detection,LC-OCD)等表征手段,对水华鱼腥藻生长过程中的胞内外嗅味物质和有机物的变化情况进行多维度解析。结果表明,本实验培养条件下水华鱼腥藻所产的嗅味物质主要是β-紫罗兰酮和β-环柠檬醛,主要存在于胞内有机物,平均浓度为2.90μg·L^(-1)和1.53μg·L^(-1)。其产嗅能力随着藻细胞的生长而减弱。AOM呈现出低分子亲水性的特征。三维荧光分析结果表明,胞外有机物主要含有类腐殖质物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胞内有机物内主要含有溶解性微生物代谢物质、络氨酸和色氨酸。生长过程中胞内有机物和嗅味物质随藻细胞的破裂逐渐泄露到胞外,胞内外有机物的组分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其浓度随生长阶段的不同会发生相应的改变。LC-OCD结果显示,AOM主要由低分子有机物构成,且溶解性有机氮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源有机物 水华鱼腥藻 产嗅特征 生长曲线
下载PDF
草编漂染污水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宾宾 王俊 +2 位作者 黄做华 田振邦 赵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3-136,共4页
针对草编漂染产生含有双氧水、高含量有机物和草编废渣的废水的特点,采用"物化混凝预处理+缺氧水解酸化+A/O+深度处理"的主体工艺,介绍了各处理单元的工艺参数及运行效果。实际运行结果表明,COD、NH3-N、TP、SS和色度的去除... 针对草编漂染产生含有双氧水、高含量有机物和草编废渣的废水的特点,采用"物化混凝预处理+缺氧水解酸化+A/O+深度处理"的主体工艺,介绍了各处理单元的工艺参数及运行效果。实际运行结果表明,COD、NH3-N、TP、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55%、96.67%、98.75%、99.58%和93.75%,出水水质满足GB 18918-2002的一级A要求,处理费用4.51元/t,工艺稳定、节能、高效、减排,处理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编漂染 双氧水 高含量有机物 A/O
下载PDF
Lockdown-induced Urban Aerosol Change over Changchun, China During COVID-19 Outbreak with Polarization LiDAR 被引量:1
20
作者 CHEN Weiwei DUANMU Lingjian +5 位作者 QIN Yang YANG Hongwu FU Jing LU Chengwei FENG Wei GUO L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5期824-833,共10页
Depending on various government policies,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19) lockdowns have had diverse impacts on global aerosol concentrations.In 2022,Changchun a provincial capital city in Northeast China,suffered a ... Depending on various government policies,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19) lockdowns have had diverse impacts on global aerosol concentrations.In 2022,Changchun a provincial capital city in Northeast China,suffered a severe COVID-19 outbreak and implemented a very strict lockdown that lasted for nearly two months.Using ground-based polarization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we detected real-time aerosol profile parameters(EC,extinction coefficient;DR,depolarization ratio;AOD,aerosol optical depth),as well as air-quality and meteorological indexes from 1 March to 30 April in 2021 and 2022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lockdown on aerosol concentrations.The period in 2022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pre-lockdown(1-10 March),strict lockdown(11 March to 10 April),and partial lockdown(11-30 April).The results showed that,during the strict lockdown period,compared with the pre-lockdown period,there were substantial reductions in aerosol parameters(EC and AOD),and this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atmospheric pollutants PM_(2.5)(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n aerodynamic diameter ≤2.5 μm) and PM_(2.5)(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n aerodynamic diameter ≤10 μm),and the Oconcentration increased by 8.3%.During the strict lockdown,the values of EC within0-1 km and AOD decreased by 16.0% and 11.2%,respectively,as compa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in 2021.Lockdown reduced the conventional and organized emissions of air pollutants,and it clearly delayed the time of seasonal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al burning;however,it did not decrease the number of farmland fire points.Considering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eliminating the influence of wind-blown dust ev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ductions from conventional organized emission sources during the strict lockdown contributed to a 30% air-quality improvement and a 22% reduction in near-surface extinction(0-2 km).Aerosols produced by urban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disinfection can also be identified using the EC.Regarding seasonal sources of agricultural straw burning,the concentrated burning induced by the epidemic led to the occurrence of heavy pollution from increased amounts of atmospheric aerosols,with a contribution rate of 62%.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great potential to further improve air quality in the local area,and suggest that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straw accompanied by reasonable planned burning is the best way to achieve th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n aerodynamic diameter≤2.5μm) NO2 O3 aerosol optical depth(AOD) extinction coefficient depolarization ratio 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19)lockdow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