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山西部秋季O3与PM2.5来源解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沈劲 陈诗琳 +8 位作者 黄晓波 区宇波 晏平仲 许凡 陈多宏 谢敏 叶斯琪 夏海英 冯宇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43-146,共4页
文章选取佛山高明区国控点高明孔堂作为珠三角西部的体表性站点,选用2017年10月为秋季代表性月份,利用WRF-CAMx模式的源解析工具OSAT/PAST进行了高明PM2.5与O3来源解析。高明区本地排放对高明孔堂站点PM2.5浓度贡献约为12%,佛山市其他... 文章选取佛山高明区国控点高明孔堂作为珠三角西部的体表性站点,选用2017年10月为秋季代表性月份,利用WRF-CAMx模式的源解析工具OSAT/PAST进行了高明PM2.5与O3来源解析。高明区本地排放对高明孔堂站点PM2.5浓度贡献约为12%,佛山市其他区对高明孔堂站点PM2.5浓度贡献约为21%、广州市与深莞惠(深圳、东莞、惠州)分别贡献了13%,中山与珠海共贡献了10%;工业源、交通源、电厂源、农业源与居民燃烧源分别贡献了29%、20%、14%、11%与6%,天然源贡献仅为1%。高明区本地前体物排放对高明孔堂站点O3浓度贡献约为3%,佛山市其他区贡献约为16%,广州市、粤东北(韶关、河源、粤东5市)、深莞惠与清远市对高明孔堂站点臭氧浓度贡献分别约为22%、19%、15%和13%。天然源、工业源、交通源的O3贡献较大,分别贡献了28%、24%与22%,电厂源和其他源分别贡献了10%与16%。由于大气污染物气固性质差异与化学特性的差异,本地排放对PM2.5的贡献大于对O3的贡献。使用模型法进行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时,若本地的范围定义得越大,则本地排放的贡献就会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pm2.5 来源解析 空气质量模型
下载PDF
徐州市大气PM2.5与O3作用关系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53
2
作者 张宇静 赵天良 +4 位作者 殷翀之 王自发 葛宝珠 刘端阳 杜欣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67-2272,共6页
通过2013~2017年徐州市环境监测资料分析季风影响下主要大气复合污染物PM2.5和O3的相关性,并基于气象观测资料进一步探究PM2.5和O3相互作用机制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季风季节,PM2.5和O3呈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56;冬季风季节,PM2.... 通过2013~2017年徐州市环境监测资料分析季风影响下主要大气复合污染物PM2.5和O3的相关性,并基于气象观测资料进一步探究PM2.5和O3相互作用机制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季风季节,PM2.5和O3呈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56;冬季风季节,PM2.5和O3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均通过了99%的置信检验,表明徐州市PM2.5和O3相互作用呈现相反的季节变化.夏季风季节,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大气氧化性较强,O3主导大气氧化性,大气氧化性通过促进二次颗粒物生成使得PM2.5浓度升高,夏季风季节以O3对PM2.5的促进作用主导城市大气复合污染变化;冬季风季节,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大气氧化性较弱,高浓度的PM2.5削弱太阳辐射抑制大气光化学,导致O3生成率降低,冬季风季节以PM2.5对O3的抑制作用主导城市大气复合污染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o3 大气复合污染 大气氧化性 东亚季风
下载PDF
杭州市G20峰会保障期间PM2.5和O3污染特征与区域传输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应方 来勇 +6 位作者 江斌焕 张强 闫柳 叶辉 郑逸璇 洪超鹏 张鑫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65-968,共4页
分析了2016年杭州市G20峰会保障期间(8月24日至9月6日)的环境空气质量,利用WRF-CMAQ模型研究了区域传输对杭州市G20峰会保障期间PM2.5和O3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G20峰会保障期间,杭州市PM2.5日均质量浓度平均值为31.3μg/m^3,逐日浓度... 分析了2016年杭州市G20峰会保障期间(8月24日至9月6日)的环境空气质量,利用WRF-CMAQ模型研究了区域传输对杭州市G20峰会保障期间PM2.5和O3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G20峰会保障期间,杭州市PM2.5日均质量浓度平均值为31.3μg/m^3,逐日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75μg/m^3)的要求,8月31日出现PM2.5浓度上升趋势,9月1日达到最高47.0μg/m^3;O3最大8h质量浓度平均值为159.9μg/m^3,8月24日至25日和8月28日至31日两个时段O3浓度出现了超过GB 3095-2012二级标准(160μg/m^3)的情况。杭州市本地减排对PM2.5浓度下降贡献70%,浙江省其他地市贡献16%,江苏省、上海市以及安徽省与江西省分别贡献了8%、4%、2%,区域联防联控对杭州市PM2.5浓度的改善具一定的作用。精准控制上风向O3前体物排放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杭州市的O3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20峰会 区域传输 pm2.5 o3
下载PDF
近10年中国三大经济区太阳总辐射特征及其与O_3、PM_(2.5)的关系 被引量:48
4
作者 刘长焕 邓雪娇 +1 位作者 朱彬 殷长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20-2829,共10页
采用中国地面气象观测站网2007~2016年的辐射日值数据集和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平台2014~2016年逐日观测数据,分析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近10a太阳总辐射年际和季节变化,近3a臭氧日最大8h平均(O_(3_8h_max))和细颗粒物(PM_(2.5))... 采用中国地面气象观测站网2007~2016年的辐射日值数据集和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平台2014~2016年逐日观测数据,分析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近10a太阳总辐射年际和季节变化,近3a臭氧日最大8h平均(O_(3_8h_max))和细颗粒物(PM_(2.5))的污染过程频次变化,通过不同因子及其不同强度等级的分型统计,探讨PM_(2.5)、O_(3_8h_max)与太阳总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京津冀近10a太阳总辐射显著上升,京津冀春季和珠三角夏季太阳总辐射显著上升.三大经济区PM_(2.5)污染过程年频次均呈现逐年递减,且从北到南递减;O_3污染过程年频次时间上呈现先减后增,空间上京津冀多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O_(3_8h_max)与太阳总辐射相关系数均在0.71以上,有较强的正相关;而PM_(2.5)与太阳总辐射的相关性具有区域差异性.三大经济区不同季节不同太阳总辐射下O_(3_8h_max)与PM_(2.5)的相关关系差异显著,其中京津冀春夏秋三季O_(3_8h_max)与PM_(2.5)在强太阳总辐射下有较好的正相关,冬季则存在一定的负相关;长三角四季两者相关性均较弱;珠三角夏季两者正相关最为显著;不同PM_(2.5)浓度下O_(3_8h_max)与太阳总辐射的线性拟合效果较好,体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各经济区拟合曲线的倾向率均随PM_(2.5)升高而增大.PM_(2.5)>75μg/m^3时拟合优度均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o3 pm2.5 关系 中国三大经济区
下载PDF
山东省2015年PM_(2.5)和O_3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6
5
作者 隋玟萱 王颢樾 +3 位作者 唐晓 卢苗苗 吴煌坚 朱莉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69,共11页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2015年山东省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与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山东省PM_(2.5)年均质量浓度和年超标天数的空间分布均呈现由东...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2015年山东省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与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山东省PM_(2.5)年均质量浓度和年超标天数的空间分布均呈现由东部向西部递增的趋势,半岛地区的浓度最低,其他地区浓度均较高,年均质量浓度最大值出现在德州(101μg/m^3)。各城市PM_(2.5)的月均质量浓度均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冬季最高,夏季最低。O_3-8h年均值和O_3年超标天数的空间分布与PM_(2.5)不同,半岛地区污染天数最少,其次为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北部地区污染最为严重并且各区域的城市之间O_3污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具有明显的局地性特征。O_3质量浓度在春末夏初最高,超标现象主要出现在5—8月。分析各城市PM_(2.5)污染和O_3污染的协同性与差异性发现,虽然不同城市之间两者污染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上看,山东省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明显,全年有10个城市的PM_(2.5)和O_3同时超标天数都在20 d以上,并且该现象主要发生在夏季。夏季高温低湿的大陆气团控制更有利于O_3和PM_(2.5)叠加共存形成复合型污染。温度≥26℃时,O_3-8 h与PM_(2.5)日均质量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 63,相对湿度≤60%时,两者相关系数为0. 69。此外,当在大陆气团的控制下发生O_3污染时,相对湿度的提高更有利于PM_(2.5)浓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o3 山东省 时空分布特征 气象要素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高质量浓度PM_(2.5)和O_3复合污染特征 被引量:29
6
作者 赖安琪 陈晓阳 +4 位作者 刘一鸣 江明 刘一谋 王雪梅 樊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6,共7页
利用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2013-2015年的O_3和PM_(2.5)质量浓度数据分析了珠三角的高质量浓度PM_(2.5)和O_3复合污染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PM_(2.5)与O_3一般不会在同一时刻产生叠加污染,但PM_(2.5)与O_3的日均质量浓度同时超过国家二级标... 利用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2013-2015年的O_3和PM_(2.5)质量浓度数据分析了珠三角的高质量浓度PM_(2.5)和O_3复合污染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PM_(2.5)与O_3一般不会在同一时刻产生叠加污染,但PM_(2.5)与O_3的日均质量浓度同时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3年间,珠三角共出现了161个复合污染日,复合污染日数呈现出10月最多,5月最少的时间分布特征以及西部多于东部、内陆多于沿海的空间分布特点。其中肇庆的复合污染日数最多,其次是广州和佛山。造成珠三角地区PM_(2.5)和O_3复合污染事件的天气形势主要有大陆冷高压型、热带气旋型、变性高压型、副热带高压型和低压槽型,其中大陆冷高压型最多,占49.4%,其次是热带气旋型,占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复合污染 pm2.5 o 天气型
下载PDF
云南高原清洁大气环境背景下蒙自市PM2.5和O3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路佩瑶 赵天良 +3 位作者 牛涛 郑小波 史建武 张朝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87-1394,共8页
近年来蒙自市PM2.5和O3质量浓度均有所增加,分析两者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蒙自市大气环境治理具重要应用意义。应用蒙自市2015—2019年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分析云南高原清洁大气环境中PM2.5和O3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云南高原... 近年来蒙自市PM2.5和O3质量浓度均有所增加,分析两者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蒙自市大气环境治理具重要应用意义。应用蒙自市2015—2019年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分析云南高原清洁大气环境中PM2.5和O3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云南高原夏季风盛行的雨季(5—10月)相比,东亚冬季风控制的云南高原干季(11月至次年4月)是蒙自市PM2.5污染和O3污染多发季节,但与中国中东部地区相比大气污染水平均较低。干季和雨季的PM2.5和O3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干季相关性(r=0.62)大于雨季(r=0.43),两个相关性均通过了99%的置信检验,表明大气环境清洁的云南高原具有特殊的PM2.5和O3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气象和环境观测资料,进一步分析PM2.5和O3的相互作用潜在机理。云南高原低纬度的蒙自市总辐射曝辐量无明显干雨季节差异,这与云和降水对太阳辐射影响的干雨季节变化密切相关。雨季高温多云、降水集中,降水的湿沉降降低PM2.5质量浓度,同时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减弱大气光化学反应的O3产生;在云和降水缺少的干季,云对太阳辐射的减弱影响偏弱,大气光化学作用较为显著,O3质量浓度较高,大气氧化作用较强,但无明显干雨季节差异。高原清洁大气中低浓度水平的PM2.5季节性增加也难以有效地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对O3的生成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清洁大气环境背景下云南高原低纬度城市大气复合污染主要表现为O3主导的大气氧化性变化影响二次PM2.5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o3 云南高原 清洁大气环境 大气氧化性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环境空气中PM_(2.5)和O_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罗岳平 刘孟佳 +3 位作者 甘杰 周湘婷 蒋敏 杨仁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3-317,共5页
PM2.5与O3均为导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污染物,采用自动设备监测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3市商业区和郊区空气中的PM2.5和O3质量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M2.5和O3质量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大,其中O3质量浓度夏、秋2季... PM2.5与O3均为导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污染物,采用自动设备监测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3市商业区和郊区空气中的PM2.5和O3质量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M2.5和O3质量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大,其中O3质量浓度夏、秋2季高,春、冬2季低;PM2.5则秋、冬2季高,春、夏2季低;O3质量浓度峰值一般出现在当天午后,PM2.5质量浓度峰值一般出现在上午;空间分布上,O3质量浓度在郊区站点相对较高,而PM2.5质量浓度在商业区站点较高。PM2.5与O3质量浓度变化以负相关为主,即PM2.5质量浓度高时,O3质量浓度则低,反之亦然,二者一般不产生叠加污染。总体上,夏、秋季节应主要防O3污染,春、冬季节则主要防PM2.5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相关性分析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pm2.5 o3
下载PDF
云贵高原城市冬夏季PM_(2.5)与O_3相互作用机理——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尚媛媛 舒卓智 +3 位作者 郑小波 赵天良 廖瑶 贾梦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84-2289,共6页
在对环境细颗粒物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一些地区随着PM_(2.5)下降而出现O_3浓度增加的现象。分析两者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云贵高原大气PM_(2.5)和O_3治理具有参考意义。利用贵阳2013—2017年PM_(2.5)与O_3监测数据及太阳辐射、温度等... 在对环境细颗粒物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一些地区随着PM_(2.5)下降而出现O_3浓度增加的现象。分析两者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云贵高原大气PM_(2.5)和O_3治理具有参考意义。利用贵阳2013—2017年PM_(2.5)与O_3监测数据及太阳辐射、温度等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对比观测方法分析大气复合污染中PM_(2.5)和O_3在不同季节相互作用的机理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气象条件下,PM_(2.5)和O_3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夏季,高浓度的O_3在较强的大气氧化条件下可促进二次颗粒物形成,增加环境中PM_(2.5)的浓度水平,两者表现为正相关(r=0.609,P<0.01);冬季,较高浓度的PM_(2.5)削弱了太阳辐射,同时抑制O_3的产生,两者表现为负相关(r=-0.373,P<0.01)。PM_(2.5)与O_3在不同季节的相互作用机理受温度和太阳辐射等气象因素影响,夏季光化学反应速率较高,O_3二次生成浓度相对较高,且多种污染物共存;冬季,采暖期细粒子排放增加,大气层结稳定促使PM_(2.5)在大气中累积,导致气溶胶光学厚度增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加之贵阳冬季太阳辐射只相当于夏季的2/5,抑制了生成O_3的光化学反应,空气污染以PM_(2.5)为主。综上,贵阳大气复合污染的季节变化可由大气环境中PM_(2.5)和O_3的季节性相互作用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o3 太阳辐射 贵阳市 云贵高原
下载PDF
北京北郊清洁区PM_(2.5)和O_3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静超 赵秀娟 张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共9页
利用北京西北部野鸭湖湿地生态气象站(YYH)、东北部上甸子本底站(SDZ)2014年PM_(2.5)、O_3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北京北郊清洁地区PM_(2.5)和O_3浓度的变化规律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站PM_(2.5)年均值,O_3小时均值较... 利用北京西北部野鸭湖湿地生态气象站(YYH)、东北部上甸子本底站(SDZ)2014年PM_(2.5)、O_3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北京北郊清洁地区PM_(2.5)和O_3浓度的变化规律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站PM_(2.5)年均值,O_3小时均值较为接近。两站PM_(2.5)浓度在重污染月份(2、7、10月)较高,6和12月较低。野鸭湖站O_3浓度高值出现在4月,上甸子站为7月,1月均最低。两站各季PM_(2.5)浓度日变化大致为双峰型,O_3浓度日变化为单峰型,其中野鸭湖站PM_(2.5)双峰型更加显著,O_3浓度变化曲线也比上甸子站更具城市特征。风向对两站PM_(2.5)浓度变化的影响较O_3更明显,野鸭湖地区偏东北风容易造成污染物积累,上甸子污染物主要受来自西南部城区污染的输送。受局地环流影响时上甸子站PM_(2.5)浓度更高,而受明显的天气系统影响时,野鸭湖站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污染物扩散能力较差,PM_(2.5)浓度会明显高于上甸子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北郊清洁地区 pm2.5 o3 对比分析
下载PDF
PM2.5 and tropospheric O_3 in China and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ollutant emission control 被引量:12
11
作者 ZHANG Hua XIE Bing +1 位作者 ZHAO Shu-Yun CHEN Qi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3期136-141,共6页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status of PM2.5 and tropospheric O3 observations in China(15e55N, 72e136E). Initially, the distribution of tropospheric O3 over the globe and China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satellite observation...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status of PM2.5 and tropospheric O3 observations in China(15e55N, 72e136E). Initially, the distribution of tropospheric O3 over the globe and China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satellite observations made during 2010e2013. The annual mean values were 29.78 DU and 33.97 DU over the globe and China, respectively. The distribution of PM2.5 and seasonal changes in concentrations in China were then simulated using an aerosol chemistry e climate coupled model system, with an annual mean value of 0.51×10-8kg mà3. The contributions from five different aerosols to the simulated PM2.5 concentrations in different seasons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missions of aerosols, greenhouse gases and their precursors and radiative forcings were determined with reference to the(IPCC AR5)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From these relationships,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controlling O3 precursors and(PM) particulate matter on the climate were consider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trol of O3 precursors was not totally clear, and reducing emissions of short-lived greenhouse gases and black carbon was considered a secondary measure for short-term(the next 50years) climate-change mitigation. Reducing emissions of CO2 is still the best strategy for meeting the target of a global average rise i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f less than 2C. Near- and short-term emission reduction strategies are important for both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limate-change mi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oSPHERIC o3 pm2.5 GREENHoUSE gas Air PoLLUTIoN 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Vertical Observations and Analysis of PM_(2.5),O_3,and NO_x at Beijing and Tianjin from Towers during Summer and Autumn 2006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扬 王跃思 张长春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23-136,共14页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18 August and 22 September 2006, an ultraviolet photometric O3 analyzer, a NO-NO2-NOx chemiluminescence analyzer, and a quartz micro-oscillating-scal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analyzer were sim...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18 August and 22 September 2006, an ultraviolet photometric O3 analyzer, a NO-NO2-NOx chemiluminescence analyzer, and a quartz micro-oscillating-scale particle concentration analyzer were simultaneously used for monitoring at three different heights each at Beijing (325-m tower) and Tianjin (255-m tower). These towers belong to 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IAP)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and to the Tianjin Municipal Meteorological Bureau, respectively. These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continuously measure the atmospheric O3 and NOx volume-by-volume concentrations and the PM2.5 mass concentration within a vertical gradient. When combined with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information on the variation of ver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ous atmospheric pollutants in the two citie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se two cities were seriously polluted by both PM2.5 and O3 during summer and autumn. The highest daily-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PM2.5 near the ground in Beijing and Tianjin reached 183 μgm a and 165 μg m^-3, respectively, while the 03 concentrations reached 52 ppb and 77 ppb, and NOx concentrations reached 48 ppb and 62 ppb for these two cities, respectively. The variations in the daily-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PM2.5 between Beijing and Tianjin were demonstrated to be consistent over time. The concentrations of PM2.5 measured in Beijing were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ose in Tianjin. However, the overall O3 concentrations near the ground in Tianjin were higher than in Beijing. NOx concentrations in Tianjin were consistently lower than in Beijing. It was also found that PMz5 pollution in Beijing's atmosphere may also be affected by the pollutants originating in and delivered from Tianjin, and that Tianjin was impacted by Beijing's pollutants at a significantly reduced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in Bohai o3 Nox pm2.5 vertical distribution near the ground
下载PDF
上海地区PM2.5-O3复合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 被引量:36
13
作者 毛卓成 许建明 +3 位作者 杨丹丹 余钟奇 瞿元昊 周广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730-2738,共9页
统计分析了上海地区2013~2017年PM2.5-O3复合污染事件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a上海PM2.5-O3复合污染天气占O3总污染天气33.4%,仅出现在3~10月,呈逐年减少的趋势;PM2.5-O3复合污染时的O3峰值浓度和平均浓度较单O3污染时高,维持... 统计分析了上海地区2013~2017年PM2.5-O3复合污染事件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a上海PM2.5-O3复合污染天气占O3总污染天气33.4%,仅出现在3~10月,呈逐年减少的趋势;PM2.5-O3复合污染时的O3峰值浓度和平均浓度较单O3污染时高,维持时间较单O3污染时长,主要气象原因是地面辐合和较低的边界层高度;PM2.5-O3复合污染的天气形势往往与弱气压场有关,可以分为低压底部和前部、高压顶部和后部、均压场5种天气类型,其中均压场出现次数最多,占比53%;复合污染对气象因子的阈值要求更为严格,并且阈值区间总体向有利于PM 2.5浓度上升的方向偏移;当温度介于27.9~34℃,湿度介于43%~58%,风速介于2.1~3.3m/s,混合层高度介于1122~1599m,并且存在辐合时,最有利于PM2.5-O3复合污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o3复合污染 气象因子 阈值 天气形势
下载PDF
深圳市城区VOCs对PM2.5和O3耦合生成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冯凝 唐梦雪 +4 位作者 李孟林 陈瑶 曹礼明 何凌燕 黄晓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7,共7页
为了探究珠江三角洲城市大气PM2.5和O3的协同污染特征,在深圳市大学城开展了秋季光化学反应活跃季大气污染加强观测.发现O3日最大8h平均值(O3_8h)和PM2.5在日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且O3_8h与典型挥发性有机物(VOCs)甲醛的相关性显著高... 为了探究珠江三角洲城市大气PM2.5和O3的协同污染特征,在深圳市大学城开展了秋季光化学反应活跃季大气污染加强观测.发现O3日最大8h平均值(O3_8h)和PM2.5在日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且O3_8h与典型挥发性有机物(VOCs)甲醛的相关性显著高于NO2.利用气溶胶质谱仪在线测量了亚微米气溶胶化学组成,并利用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对其中有机气溶胶进行来源解析,解析出5类因子,其中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占总有机物浓度的50%.通过对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O3_8h和SO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与硝酸盐(NO3-)未表现出相关性,说明VOCs在深圳城区大气PM2.5和O3耦合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比NOx明显,VOCs减排是深圳市协同控制PM2.5和O3污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o3) 细颗粒物(pm2.5) 挥发性有机物(VoCs)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下载PDF
咸宁城区降水对PM_(2.5)和O_3的清除作用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雅静 周登 +1 位作者 吴栋桥 蒋惠梦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为了研究咸宁城区降水对PM_(2.5)和O_3质量浓度的影响,采用清除效率与降水时间、降水量总量和降水前其质量浓度关系的方法分析咸宁城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211次降水数据,结果表明:降水对二者的清除效果随雨强、降水持续时间及降水... 为了研究咸宁城区降水对PM_(2.5)和O_3质量浓度的影响,采用清除效率与降水时间、降水量总量和降水前其质量浓度关系的方法分析咸宁城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211次降水数据,结果表明:降水对二者的清除效果随雨强、降水持续时间及降水总量增加而增加;当降水开始前PM_(2.5)、O_3质量浓度较低时,降水对其清除效果不理想,降水开始前二者浓度较高时,降水对其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结论:当降水量大于5.0 mm时,且降水过程前PM_(2.5)和O_3质量浓度大于65μg/m^3时,降水的清除效果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o3 降水 清除
下载PDF
Effects of PM<sub>2.5</sub>and O<sub>3</sub>on Human Health at a Suburban Area of Beijing, China 被引量:3
16
作者 Siyuan (Larry) Chen Michelle Dai Fengli Li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8年第8期870-881,共12页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air pollution on human health in China. First-hand data obtained at a suburban area of Beijing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June 2016 forms the basis for our study. It is hypothesized ...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air pollution on human health in China. First-hand data obtained at a suburban area of Beijing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June 2016 forms the basis for our study.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there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lung cancer incidences and levels of air pollutants, in particular, PM2.5 and O3. Methods of analysis include correlation analysis,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trend analysis. Our results verify the hypothesis, and reveal that the high rates of lung cancer development in the studied period of 30 months can be interpreted by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PM2.5 and O3 using the Poisson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It is also discovered that PM2.5 and O3 have a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 and they alternatingly serve as the primary contributor of high rates of lung cancer in cold and warm seasons. Also, men are found to have a higher rate of developing lung cancer than women, and middle-aged people are most likely to develop lung cancer compared to the elderly and you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o3 Air PoLLUTIoN LUNG Cancer
下载PDF
黑龙江海伦农业区冬春PM_(2.5)和气态污染物污染特征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勤迁 潘月鹏 +4 位作者 王剑 刘子锐 吉东生 陈卫卫 王跃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4-851,共8页
2011-2012年冬春期间(11月到翌年4月),通过设置在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的在线监测仪器获取了 PM2.5和气态污染物(NOx、O3和SO2)质量浓度的时间变化,同时结合地面气象资料和HYSPLIT后向气团轨迹模型分析了该地... 2011-2012年冬春期间(11月到翌年4月),通过设置在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的在线监测仪器获取了 PM2.5和气态污染物(NOx、O3和SO2)质量浓度的时间变化,同时结合地面气象资料和HYSPLIT后向气团轨迹模型分析了该地大气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可能来源及传输过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 PM2.5、NOx和 SO2的24h 均值(范围)分别为(54.7±45.7)(8.0-217.8),(23.0±11.5)(4.5-59.6),(10.0±10.3)(0.3-56.0)μg/m3, O3的日最大8h平均值(范围)为(62.4±18.7)(24.1-173.5)μg/m3,其中除O3在4月份超过国家一级标准8d外,其它气态污染物均未超过国家一级标准;PM2.5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为40d,占整个观测期间的22.5%.PM2.5和 SO2各月质量浓度变化较大,最高值出现在12月份,是冬季采暖的高峰期.NOx、PM2.5和 SO2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07:00和17:00左右;O3为单峰型,峰值出现13:00-15:00.通过对海伦地区72h内HYSPLIT后向气团轨迹模拟结果和该站点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表明该农业区大气污染受本地源和区域输送共同影响,偏南气流易造成污染物积累,而偏北气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农业源 So2 No o3 pm2 5 后向轨迹模型
下载PDF
PM_(2.5)及气象要素对乌鲁木齐市臭氧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关清 郑有飞 +2 位作者 赵辉 袁月 王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75-281,共7页
利用乌鲁木齐市2016年12月~2017年11月臭氧(O_3)小时浓度数据,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近地面O_3浓度变化特征以及PM_(2.5)和气象要素对O_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12月~2017年11月乌鲁木齐市近地面O_3浓度均值为43.74μg·m^(-3),O_... 利用乌鲁木齐市2016年12月~2017年11月臭氧(O_3)小时浓度数据,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近地面O_3浓度变化特征以及PM_(2.5)和气象要素对O_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年12月~2017年11月乌鲁木齐市近地面O_3浓度均值为43.74μg·m^(-3),O_3-8 h浓度第90百分位数为119.98μg·m^(-3)。O_3日变化呈"单峰型",09:00为低谷,16:00达到峰值。臭氧浓度在5~9月相对较高,季节变化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O_3浓度与PM_(2.5)浓度负相关,高温低湿时二者相关性较高。O_3浓度与相对湿度负相关,与气温、日照时数、风速正相关。在低PM_(2.5)、高温、低湿、长日照时数及风速大于3 m·s^(-1)的气象条件下易发生O_3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pm2.5 气象要素 乌鲁木齐
下载PDF
基于PLS1的天津市PM2.5与空气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苗云阁 王健 +2 位作者 马银红 杨文 谷超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39-45,共7页
运用相关性分析、单因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1)和通径分析法,研究天津市2014年不同季节(共291 d)SO_2、NO_2、CO、O_3(8 h)和O_3(1 h)4类主要空气污染物对PM_(2.5)浓度的直接影响以及间接影响和总作用影响。结果表明:春季与PM_(2.5)... 运用相关性分析、单因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1)和通径分析法,研究天津市2014年不同季节(共291 d)SO_2、NO_2、CO、O_3(8 h)和O_3(1 h)4类主要空气污染物对PM_(2.5)浓度的直接影响以及间接影响和总作用影响。结果表明:春季与PM_(2.5)浓度呈显著性相关的污染因子为SO_2、NO_2和CO;夏季为O_3(8 h)和CO;秋季为SO_2、NO_2和CO;冬季为SO_2、NO_2、CO和O_3(8 h)。冬季的O_3(1 h)与O_3(8 h)间存在严重的复相关性。剔除未通过T检验和F检验的污染因子后建立的春、夏、秋、冬四季PLS1模型的拟合优度(R2)分别为0.553、0.323、0.713和0.839,模型拟合良好。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各季节中,CO对PM_(2.5)浓度的影响最大,且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夏、秋、冬四季的总作用系数分别为10.810、5.587、6.271和12.500;O_3(8 h)在夏季对PM_(2.5)的总作用系数为0.897;NO_2在春、秋、冬季对PM_(2.5)的总作用系数分别为0.185、0.338和0.290;各污染因子对PM_(2.5)的直接作用系数均大于其间接作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S1 通径分析 天津 pm2.5 Co No2 o3(8 h)
下载PDF
2014-2019年北京和南京地区PM2.5和臭氧质量浓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孙金金 黄琳 +5 位作者 龚康佳 王雪颖 李婧祎 秦墨梅 于兴娜 胡建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656-664,共9页
自2014年以来,中国细颗粒物(PM2.5)浓度大幅度下降,但臭氧(O3)浓度逐年缓慢上升,厘清PM2.5和O3(P-O)相关性尤为关键.在本研究中,2014—2019年北京和南京PM2.5年均质量浓度下降幅度分别为-6.86和-6.15μg·m^-3·a^-1;而日最大8... 自2014年以来,中国细颗粒物(PM2.5)浓度大幅度下降,但臭氧(O3)浓度逐年缓慢上升,厘清PM2.5和O3(P-O)相关性尤为关键.在本研究中,2014—2019年北京和南京PM2.5年均质量浓度下降幅度分别为-6.86和-6.15μg·m^-3·a^-1;而日最大8小时平均O3质量浓度(MDA8 O3)年均增长幅度为1.50和1.75μg·m^-3·a^-1.研究期间,北京地区MDA8 O3质量浓度小于100μg·m^-3,P-O呈负相关;而当质量浓度大于100μg·m^-3时,P-O为正相关.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研究P-O两者相关性.在两个城市每月相关性分析中,在每日时间尺度5—9月为强的正相关;而小时时间尺度11月至次年2月趋于负相关.在北京,P-O每月和季节相关性变化大于南京.在日变化中,夏季在16时为强的正相关,春秋两季在13—17时为弱的正相关,而在春、秋和冬季8时,却为强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臭氧 相关性分析 北京 南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