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itoring Mongolia Gobi dust transport using OMI data
1
作者 KeYi Chen ZhiQiang Pe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2年第5期446-451,共6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distance dust transport from Asia to the United States over the Pacific Ocean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using OMI AI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Aerosol Index) data during 2005-007. Th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distance dust transport from Asia to the United States over the Pacific Ocean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using OMI AI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Aerosol Index) data during 2005-007.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high correla- tion of 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as high as 0.83 in March, 0.62 in April and 054 in May) between the Mongolia Gobi Desert and the west coast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40°-50°N, 120°- 130°W), indicating a strong source-receptor area relationship. Through calculating the la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dust propagation time, we determined that the dust propagation lime fi'om the Mongolia Gobi Desert to the west coas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about 6-7 days at the 99% confidence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st transport Total Ozone Mapping Spectrometer (TOMS) omi data
下载PDF
Global and Hemispherical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otal Column Ozone from TOMS and OMI Data 被引量:2
2
作者 José Luis Pinedo-Vega Mario Molina-Almaraz +2 位作者 Carlos Ríos-Martínez Fernando Mireles-García J. Ignacio Dávila-Rangel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17年第3期247-255,共9页
Daily Total Column Ozone (TCO) measurements compiled from Total Ozone Mapping Spectrometer (TOMS) and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s (OMI)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global and hemispherical TCO interannual variations. Tw... Daily Total Column Ozone (TCO) measurements compiled from Total Ozone Mapping Spectrometer (TOMS) and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s (OMI)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global and hemispherical TCO interannual variations. Two periods of TCO measurements were analyzed separately covering full years. For the 1978-1994 period, the TCO showed a global decade decrease rate of 13.45 DU (about -4.3%). Fo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NH) the decade decrease rate was of 12.96 DU (-4.0%), while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SH) was of 13.57 DU (-4.5%). These decreases in ozone trends, using the totality of TOMS and OMI satellite measurements, are greater than those reported in literature. The 1998-2014 period global TCO decade decrease rate was of 1.56 DU, corresponding 0.94 DU and 0.138 DU for the NH and SH, respectively. The global TCO variations must show a double annual periodicity, the first one with maxima in March due to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NH) and the second one during September due to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SH). However, the maxima due to SH TCO interannual variations have gradually vanished. A disturbance in the SH TCO interannual variations has appeared since 1980;graphically the periodicity brakes down and transforms to a double peak from 1985 and on. This effec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hemispheric impact of the ozone hole at the South Pole. Between October 1, 2004 and December 14, 2005 TOMS and OMI have recorded this disturbance unequivocally. We conclude that the disturbance in SH TCO has an irreversible charac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and HEMISPHERICAL OZONE Trends Total Column OZONE Interannual Variation TOMS data omi data
下载PDF
基于OMI数据的周口市臭氧总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
作者 黄同新 李光辉 王毅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利用2005—2018年周口市OMI数据,对臭氧总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周口市臭氧总量的年平均值空间分布特征,各年份臭氧年平均值基本呈纬向分布趋势,即周口市北部臭氧总量高、南部臭氧总量低;其次,对周口市臭氧总量的... 利用2005—2018年周口市OMI数据,对臭氧总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周口市臭氧总量的年平均值空间分布特征,各年份臭氧年平均值基本呈纬向分布趋势,即周口市北部臭氧总量高、南部臭氧总量低;其次,对周口市臭氧总量的差值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2005—2018年周口市中部地区的臭氧变化比较大;同时,对周口市臭氧总量年平均值的纬向变化特征行了分析,在小区域范围内,周口市的臭氧变化不符合纬向变化特征,随着纬度的增加臭氧总量整体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口市 omi 臭氧总量数据 空间分布
下载PDF
Statistical Tests of the Validation of TCO Satellite Measurements,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by TOMS-OMI (2005) and OMI-OMPS (2012-2018)
4
作者 Molina-Almaraz Mario Pinedo-Vega Jose Luis +1 位作者 Ríos-Martínez Carlos Mireles-García Fernando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CAS 2023年第2期159-174,共16页
Two statistical valid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onfidence level of the Total Column Ozone (TCO) measurements recorded by satellite systems measuring simultaneously, one using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 Two statistical valid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onfidence level of the Total Column Ozone (TCO) measurements recorded by satellite systems measuring simultaneously, one using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another using the Mann-Whitney test. First,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CO measurements was studied hemispherically. While similar coincidences and levels of significance > 0.05 were found with the two statistical tests, an enormous variability in the levels of significance throughout the year was also exposed. Then, using the same statistical comparison methods, a latitudi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elucidate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that gave rise to this variability. Our study reveals that between the TOMS and OMI measurements in 2005 there was only a coincidence in 50% of the latitudes, which explained the variability. This implies that for 2005, the TOMS measurements are not completely reliable, except between the -50° and -15° latitude band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and between +15° and +50° latitude band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 the case of OMI-OMPS, we observe that between 2011 and 2016 the measurements of both satellite systems are reasonably similar with a confidence level higher than 95%. However, in 2017 a band with a width of 20° latitude centered on the equator appeared, in which the significance levels were much less than 0.05, indicating that one of the measurement systems had begun to fail. In 2018, the fault was not only located in the equator, but was also replicated in various bands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We interpret this as evidence of irreversible failure in one of the measurement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MS-omi and OMPS data Global Statistical Validation Total Column Ozone Mann-Whitney Test
下载PDF
应用OMI卫星资料监测蒙古戈壁沙尘的传播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科艺 彭志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98-803,共6页
利用2005—2007年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卫星的气溶胶指数AI(Aerosol In-dex),分析了沙尘传播的特征。结果表明,蒙古戈壁与北美西海岸地区(40°-50°N,120°-130°W)的AI指数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两地具有源... 利用2005—2007年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卫星的气溶胶指数AI(Aerosol In-dex),分析了沙尘传播的特征。结果表明,蒙古戈壁与北美西海岸地区(40°-50°N,120°-130°W)的AI指数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两地具有源区和被影响区的关系。通过计算沙尘传播时间的滞后相关系数,得到从蒙古戈壁到美国西海岸的沙尘传播时间约为6~7天,且通过了99%信度。利用滞后相关系数,获取了沙尘传播信号,并对沙尘的远距离传播进行了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传播 蒙古戈壁 omi卫星资料
下载PDF
基于OMI数据的中国臭氧总量时空动态信息提取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跃启 江洪 +3 位作者 肖钟湧 张秀英 周国模 余树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7-180,184,共5页
文章以OMITO3e数据产品为源数据,探讨了HDF-EOS数据格式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以MATLAB为主要工具,运用MATLAB函数库实现了HDF-EOS数据格式向shapefile格式的转换,以适应空间分析的要求,按此思路实现了OMITO3e数据产品信息的提取,获得了... 文章以OMITO3e数据产品为源数据,探讨了HDF-EOS数据格式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以MATLAB为主要工具,运用MATLAB函数库实现了HDF-EOS数据格式向shapefile格式的转换,以适应空间分析的要求,按此思路实现了OMITO3e数据产品信息的提取,获得了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中国O3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此方法获得的中国臭氧信息能够准确的反应其真实的时空动态,同时也为OMI数据和其他EOS数据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 MATLAB HDF-EOS数据格式 O3总量
下载PDF
基于OMI数据的青岛市SO_2和NO_2干沉降通量估算 被引量:4
7
作者 杜金辉 孙娟 +1 位作者 杜廷芹 慕金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60-65,104,共7页
在GIS支持下,以OMI数据产品SO2e和NO2d为数据源,确定了SO2和NO2的质量浓度,并考虑干沉降速率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可满足空间和时间研究需求的区域SO2和NO2干沉降通量估算方法,对青岛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SO2干沉降通量呈... 在GIS支持下,以OMI数据产品SO2e和NO2d为数据源,确定了SO2和NO2的质量浓度,并考虑干沉降速率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可满足空间和时间研究需求的区域SO2和NO2干沉降通量估算方法,对青岛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SO2干沉降通量呈城镇区域较低、郊区较高及沿海区域较低、内陆区域较高的空间分布特征,NO2干沉降通量呈东北区域较低、西北部和南部胶州湾周围区域较高的空间分布特征;SO2和NO2干沉降通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即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地形、气象和化石燃料消耗量增加等因素使得SO2和NO2干沉降通量冬季值最高,降水冲刷及太阳辐射使得其夏季值最低。该方法可以弥补常规研究手段监测点位过少、监测时段缺失的不足,可为硫素和氮素干沉降通量估算及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数据 SO2 NO2 干沉降通量 青岛市
下载PDF
基于GPS数据的OMIS图像航线校正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熊桢 王向军 +1 位作者 郑兰芬 童庆禧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随着 GPS实时定位技术的发展 ,GPS广泛地应用于舰船、飞机等动态目标的导航定位。机载GPS数据用于遥感图像航线校正就是利用机载 GPS数据模拟计算出飞机飞行的各种姿态参数 ,从而对由机载成像光谱仪获得的遥感图像进行方位校正 ,使遥感... 随着 GPS实时定位技术的发展 ,GPS广泛地应用于舰船、飞机等动态目标的导航定位。机载GPS数据用于遥感图像航线校正就是利用机载 GPS数据模拟计算出飞机飞行的各种姿态参数 ,从而对由机载成像光谱仪获得的遥感图像进行方位校正 ,使遥感图像达到几何粗校正的结果 ,为几何精校正打下基础。OMIS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新近研制的 1 2 8通道成像光谱仪 ,并于 1 998年 8月在江苏常州进行了试验飞行。结合这次实验 ,利用机载 GPS数据对飞行图像进行了航线校正研究 ,并结合实际飞行数据进行了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数据 成像光谱仪 航线校正 航空遥感 飞机
下载PDF
基于OMI数据的青岛市酸沉降通量估算 被引量:1
9
作者 杜金辉 匡开宇 慕金波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3,23,共4页
针对地面监测点位过少,不能满足大区域范围土壤酸沉降通量研究需求的现状,建立了基于OMI痕量气体遥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的区域酸沉降通量估算方法,并对青岛市硫元素和氮元素沉降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实现大区域范围土... 针对地面监测点位过少,不能满足大区域范围土壤酸沉降通量研究需求的现状,建立了基于OMI痕量气体遥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的区域酸沉降通量估算方法,并对青岛市硫元素和氮元素沉降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实现大区域范围土壤酸沉降通量的估算。与传统估算方法相比,新方法采用大气痕量气体遥感监测数据,是对酸沉降通量常规研究手段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数据 干沉降通量 湿沉降通量 沉降总通量 青岛市
下载PDF
基于AERONET和OMI数据分析中国北方典型地区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5
10
作者 康颖 王莉莉 +5 位作者 辛金元 陶明辉 宋涛 巩崇水 王跃思 李广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7-551,共15页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SSA)表征气溶胶吸收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气溶胶辐射强迫的正负,对准确评估气候变化中的气溶胶辐射强迫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0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地基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和OMI(Ozone Monitoring I...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SSA)表征气溶胶吸收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气溶胶辐射强迫的正负,对准确评估气候变化中的气溶胶辐射强迫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0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地基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和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卫星数据,分析了中国北方典型地区(北京、香河、兴隆和兰州郊区)SSA的变化趋势以及两组数据的一致性。4个站AERONET和OMI的SSA年均值分别为:北京0.89±0.04和0.90±0.04,香河0.89±0.04和0.91±0.04,兴隆0.92±0.04和0.91±0.04,兰州0.91±0.04和0.90±0.04。4个站点SSA季节变化一致,夏季高冬季低。SSA年际变化趋势分析时,因有效数据较少且为非正态分布,用月中位数代替月均值,同时需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去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北京和香河均有地基和卫星有效数据时间尺度不同的情况,而兴隆OMI和兰州AERONET满足趋势分析要求。在研究期间,4站SSA均呈上升趋势,说明近年来中国北方气溶胶的吸收性减弱,散射特性增强,尤其北京四季地基和卫星数据均呈上升趋势,但香河秋冬吸收性增强。同时,对AERONET和OMI两种反演算法得到的SSA一致性进行分析。香河结果差异较大,仅30%的数据在误差±0.03的范围内,55%在±0.05的范围内;北京分别为46%(±0.03)和68%(±0.05),兴隆分别为50%(±0.03)和76%(±0.05),兰州数据一致性较好,分别为51%(±0.03)和86%(±0.05),总体来说是受人为活动影响比较明显的地区,数据一致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NET卫星数据 omi卫星数据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SSA) 变化趋势
下载PDF
基于OMI数据的新冠疫情影响下福建省臭氧敏感性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但扬彬 于瑞莲 +2 位作者 卞雅慧 陈进生 胡恭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56-2063,共8页
基于OMI卫星数据,利用臭氧敏感性指示剂法研究了福建省及其九地市在COVID-19疫情影响下不同时间阶段大气臭氧敏感性特征以及不同情景下敏感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疫情前,福建省的大气臭氧生成控制区面积占比情况为VOCS控制区占46.5%... 基于OMI卫星数据,利用臭氧敏感性指示剂法研究了福建省及其九地市在COVID-19疫情影响下不同时间阶段大气臭氧敏感性特征以及不同情景下敏感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疫情前,福建省的大气臭氧生成控制区面积占比情况为VOCS控制区占46.5%、协同控制区占25.0%、NO_(x)控制区占28.5%,以VOCs控制区为主,其中厦门市占比最高,南平市最低;在严控期,VOCS控制区占29.5%、协同控制区占21.1%、NO_(x)控制区面积占49.4%,以NO_(x)控制区为主,其中宁德市占比最高,莆田市最低;在平稳期,VOCS控制区占23.1%、协同控制区占29.1%、NO_(x)控制区占47.8%,以NO_(x)控制区为主,其中南平市占比最高,厦门市最低.与疫情前相比,严控期厦门市VOCS控制区面积占比减少最多(38.1%)、最少的是三明市(7.9%);从转化结果来看,第一类城市包括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敏感区变化受前体物HCHO、NO2共同影响,而第二类城市主要受NO2柱浓度变化影响.因此,第一类城市臭氧调控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卫星数据 COVID-19 臭氧生成敏感性 福建省
下载PDF
基于OMI数据的北部湾NO_2干沉降通量估算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孔莲 周玉科 唐斌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年第7期52-55,共4页
臭氧层观测仪(OMI)是较新的大气成分探测仪器,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为监测、估算痕量气体污染物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数据来源。本文以OMI数据的三级日产品NO_2d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和基于已有估算大气干沉降通量的模型,对NO_2干沉... 臭氧层观测仪(OMI)是较新的大气成分探测仪器,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为监测、估算痕量气体污染物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数据来源。本文以OMI数据的三级日产品NO_2d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和基于已有估算大气干沉降通量的模型,对NO_2干沉降通量进行估算以及分析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北部湾的NO_2干沉降年通量空间分布规律较明显,其规律为从沿海地区往内陆逐渐增加,且干沉降通量主要集中在南宁市和钦州市的北部、东北部;NO_2干沉降年通量的时间分布规律除了2007年相对突出之外,其他年份之间的干沉降年通量变化很小,基本处于持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数据 NO2 干沉降通量 北部湾
下载PDF
基于OMI的船舶排放控制区SO2减排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亚芳 李颖 冉明衢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7-631,共5页
船舶尾气排放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自2016年设立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以来,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显著减少。为了对环渤海湾水域排放控制区的大气SO2减排效果进行分析,选取了Aura卫星搭载的OMI传感器痕量... 船舶尾气排放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自2016年设立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以来,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显著减少。为了对环渤海湾水域排放控制区的大气SO2减排效果进行分析,选取了Aura卫星搭载的OMI传感器痕量数据产品OMSO2进行大气SO2数据反演。选择2017年各月的OMI Level-2痕量数据,对大气边界层SO2柱量值进行提取,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其时空变化进行分析,以监测排放控制区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春季和冬季SO2量值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年际变化比较明显,自2016年以来,SO2柱总量峰值逐年降低,并且高值区域逐渐减少,证明排放控制区的设立对大气质量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污染 气体监测 omi卫星数据 SO2量值
下载PDF
一种基于OMI数据的中国区域对流层O_(3)的反演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军 卢毅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7-719,共13页
近年来,臭氧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因此对流层臭氧产品对于监测近地面臭氧浓度十分重要,然而现有的对流层臭氧产品不能满足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的监测要求.利用时空拟合法对臭氧监测仪(OMI)臭氧总量数据进行修复,再... 近年来,臭氧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因此对流层臭氧产品对于监测近地面臭氧浓度十分重要,然而现有的对流层臭氧产品不能满足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的监测要求.利用时空拟合法对臭氧监测仪(OMI)臭氧总量数据进行修复,再根据对流层臭氧残差法反演中国区域的对流层臭氧总量数据,其结果表明:从定性的角度考虑,时空拟合法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从定量的角度考虑,时空拟合法相对于克里金插值法和反距离加权法的RMSE、MAE均较小.利用对流层臭氧残差法得到的对流层臭氧廓线数据与OMI/MLS的官方臭氧产品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最高为0.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监测仪 数据修复 时空加权法 对流层臭氧 卫星遥感数据 反演
下载PDF
基于OMI数据的河南省近十年大气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时空变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焕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6年第11期99-103,共5页
文章利用O_MI卫星全球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Level3级产品数据,研究分析了河南省2006年-2015年大气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近10年大气对流层平均NO_2柱浓度为15.38×1015molec/cm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 文章利用O_MI卫星全球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Level3级产品数据,研究分析了河南省2006年-2015年大气对流层NO_2垂直柱浓度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近10年大气对流层平均NO_2柱浓度为15.38×1015molec/cm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自2014年起出现了大幅回落;NO_2柱浓度月均值具有对称性和周期性,最高值和最低值一般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NO_2柱浓度的季节均值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河南省NO_2柱浓度空间分布不均衡,自西南部至东北部逐渐增加,其中东北部为NO_2浓度高值集中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数据 痕量气体 NO2垂直柱浓度 时空变化
全文增补中
南海大气二氧化氮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海表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
16
作者 何涛 李君益 +1 位作者 郑全安 谢玲玲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11,共9页
【目的】研究南海上层大气NO_(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南海大气氮沉降通量及其对海表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方法】使用2005—2020年大气NO_(2)柱浓度的OMI遥感产品、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边界层高度数据、风速数据以... 【目的】研究南海上层大气NO_(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南海大气氮沉降通量及其对海表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方法】使用2005—2020年大气NO_(2)柱浓度的OMI遥感产品、ERA-5再分析降水数据、边界层高度数据、风速数据以及海洋表层叶绿素a浓度月平均遥感数据,分析南海大气氮沉降通量及其对海表叶绿素a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南海附近区域大气高浓度NO_(2)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NO_(2)浓度随季节变化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陆地、陆架;其余海域大气中NO_(2)浓度终年较低。珠江三角洲附近大气NO_(2)柱浓度高值出现在12月及次年1月,年平均氮沉降通量均值为13.50kg·hm^(-2)。南海北部陆架大气的NO_(2)柱浓度峰值出现在3月,氮沉降通量年平均值为4~8kg·hm^(-2),其余海域的NO_(2)柱浓度峰值则出现在3月或4月,氮沉降通量年平均值为0.5kg·hm^(-2)。NO_(2)柱浓度主要受到降水和风速的共同影响,其中,降水通过淋溶作用消耗NO_(2),风则通过稀释作用降低NO_(2)柱浓度,同时,冬季季风还可将南海北部陆地空气中的高浓度NO_(2)输送到南海。强厄尔尼诺事件过后的春季由于中南半岛生物质燃烧的增加以及珠江三角洲区域降水量增加,使得氮沉降通量出现明显增加。吕宋海峡西部,氮沉降能造成约10%的叶绿素a浓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遥感数据 大气氮沉降 K-MEANS聚类 叶绿素A浓度 南海
下载PDF
南亚季风环流与臭氧时空分布变化关系的特征分析
17
作者 余珂 朱珠 +2 位作者 柴文咪 王卫国 王颢樾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利用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搭载在美国环境监测Aura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数据和NCEP气象资料,在夏季风环流指数定义方法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南亚区域冬季风环流指数,并分别计算了南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环... 利用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搭载在美国环境监测Aura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数据和NCEP气象资料,在夏季风环流指数定义方法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南亚区域冬季风环流指数,并分别计算了南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环流指数.结合冬夏两季环流的强弱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等方法,探讨了环流异常形势下臭氧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南亚夏季纬向环流与经向环流的强度变化存在一致性,冬季经向环流与纬向环流的强度变化差异较大.(2)南亚臭氧柱总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且近13年来臭氧柱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3)夏季(冬季)风环流指数与对流层中低(中高)层和平流层中低层臭氧的相关性显著,但夏季平流层和对流层的相关趋势相反.(4)夏季风环流增强对应青藏高原-伊朗高原上空及南侧区域的上升运动增强,对臭氧的输送作用是造成对流层臭氧分布呈现差异的原因.(5)冬季风环流强弱期的垂直上升和下沉运动中心的移动,以及南北向、东西向气流交汇区的差异是造成臭氧分布不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臭氧监测仪(omi)卫星数据 南亚季风环流指数 合成差异分析 奇异值分解
下载PDF
水环境数据缺失处理方法之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立玲 朱跃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8-161,85,共5页
为解决大型水环境数据库存在的水环境数据缺失问题,针对不同水环境数据特征及实际应用情景提出了最优混合替代法(OMI)用于缺失数据的填充,即根据数据样本类型、是否正态分布等特征,选择相对应的最佳数据填充方式,给出了OMI算法思路,并... 为解决大型水环境数据库存在的水环境数据缺失问题,针对不同水环境数据特征及实际应用情景提出了最优混合替代法(OMI)用于缺失数据的填充,即根据数据样本类型、是否正态分布等特征,选择相对应的最佳数据填充方式,给出了OMI算法思路,并应用归一化均方误差评估几种缺失值填充算法预测藻类频率的精确性,进而验证OMI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OMI填充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缺失 机器学习 最优混合替代法 归一化均方误差 数据驱动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和高分辨率影像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定祥 李宪文 杨冀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72-276,共5页
探讨了基于高光谱和高分辨率影像结合下的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方法。首先应用宜兴试验区128波段OMIS-I机载成像光谱数据,借助基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库,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分区控制下的光谱匹配分类获得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自动分类结果。... 探讨了基于高光谱和高分辨率影像结合下的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方法。首先应用宜兴试验区128波段OMIS-I机载成像光谱数据,借助基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库,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分区控制下的光谱匹配分类获得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自动分类结果。通过分类结果与历史土地利用数据运算得到土地利用可疑变化区与变化类型。采用高光谱数据和SPOT2.5m全色波段融合影像为底图,在土地利用可疑变化区引导下,采用人机交互方式对变化区矢量数据更新。最后,以高精度GPS配合下进行变化区域野外调查验证,内业修改处理后生成新的土地利用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光谱数据 分区控制 分层分类 数据融合 0MIS-I
下载PDF
2006-2017年浙江甲醛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璐 袁艳斌 +2 位作者 何思聪 张城芳 董恒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15,共8页
文章基于OMI大气甲醛产品,探讨了浙江省2006-2017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土地覆被情况、气象、地形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多角度定量化分析了大气甲醛浓度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7年浙江省大气甲醛浓度整体呈增加趋... 文章基于OMI大气甲醛产品,探讨了浙江省2006-2017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土地覆被情况、气象、地形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多角度定量化分析了大气甲醛浓度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7年浙江省大气甲醛浓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变化过程大致可分为2个阶段:大气甲醛浓度急剧上升阶段(2006-2010年)和大气甲醛浓度平缓下降阶段(2011-2017年);空间上,大气甲醛浓度自东南至西北呈阶梯式增长,高浓度区主要集中在浙北平原;时间上,大气甲醛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季均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大气甲醛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2个方面。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其中工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是主要的甲醛排放环节,交通运输对甲醛浓度的升高也有一定的贡献。温度、降雨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山脉阻拦作用也是形成浙江省大气甲醛时空分布特征的重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动态监测 omi卫星数据 浙江省大气污染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