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骨保护素(Opg)基因敲除小鼠发生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和动脉钙化(英文)
被引量:
26
1
作者
许勇
杨桦
+7 位作者
乔建瓯
李西华
严兰珍
王龙
徐国江
费俭
傅继粱
王铸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0-266,共7页
骨质疏松以及动脉钙化均是危害极大的临床常见病变,骨保护素(OPG)可能是联系两者的分子之一.构建替换型载体pXpPNT-OPG,利用同源重组,将编码前3个蛋白质结构域的小鼠Opg基因组第二外显子序列剔除掉.通过胚胎干细胞(ES)基因打靶获得了正...
骨质疏松以及动脉钙化均是危害极大的临床常见病变,骨保护素(OPG)可能是联系两者的分子之一.构建替换型载体pXpPNT-OPG,利用同源重组,将编码前3个蛋白质结构域的小鼠Opg基因组第二外显子序列剔除掉.通过胚胎干细胞(ES)基因打靶获得了正确重组的ES细胞克隆,ES细胞显微注射后获得嵌合体小鼠,交配传代获得杂合子和纯合子小鼠.RT-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显示,纯合子小鼠没有Opg基因的表达.纯合子小鼠骨量丢失明显,骨生物力学指标明显下降,发生严重的骨质疏松,此外,还有50%以上的纯合子小鼠在早期出现动脉中层钙化.小鼠破骨功能亢进,与此同时,成熟成骨细胞数量增加,矿化功能强于野生型.Opg基因缺失小鼠骨中钙和磷大量流失,而血清中水平没有变化,这提示钙磷代谢异常不是OPG缺失导致动脉钙化的原因.对建立的Opg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说明动脉钙化和骨质疏松症相互联系的分子机制,为防治骨质疏松症和动脉钙化的并发提供理论基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opg
)基因敲除小鼠
骨质疏松
动脉钙化
骨转换
钙磷代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花果叶提取物对OPG基因敲除小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杜文静
罗莉
+2 位作者
罗德梅
吉鹏
张俊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687-3690,共4页
目的:探讨无花果叶提取物对OPG小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OPG基因敲除雌性小鼠6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无花果叶提取物组)、对照组(福善美组)、空白组(0.9%氯化钠溶液组),分别于喂药30、60d时用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间骨小梁变...
目的:探讨无花果叶提取物对OPG小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OPG基因敲除雌性小鼠6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无花果叶提取物组)、对照组(福善美组)、空白组(0.9%氯化钠溶液组),分别于喂药30、60d时用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间骨小梁变化;用免疫组化法研究骨组织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定位及信号表达强弱。结果:灌胃60d后实验组、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骨小梁数目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60d后实验组、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IL-1和TNF-α阳性表达的细胞数目减少(P<0.05)。结论:无花果叶提取物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此作用可能与降低OPG基因敲除小鼠骨组织中IL-1、TNF-α的阳性细胞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叶提取物
opg
基因敲除小鼠
白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题名
骨保护素(Opg)基因敲除小鼠发生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和动脉钙化(英文)
被引量:
26
1
作者
许勇
杨桦
乔建瓯
李西华
严兰珍
王龙
徐国江
费俭
傅继粱
王铸钢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遗传学教研室
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
出处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0-266,共7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1AA216081,2004AA216081)
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39925023)
+2 种基金
国家教育部基金项目(00TPJS111)
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项目(99JC14029,99XD14005)
上海市教育局E-研究院(E03003)资助~~
文摘
骨质疏松以及动脉钙化均是危害极大的临床常见病变,骨保护素(OPG)可能是联系两者的分子之一.构建替换型载体pXpPNT-OPG,利用同源重组,将编码前3个蛋白质结构域的小鼠Opg基因组第二外显子序列剔除掉.通过胚胎干细胞(ES)基因打靶获得了正确重组的ES细胞克隆,ES细胞显微注射后获得嵌合体小鼠,交配传代获得杂合子和纯合子小鼠.RT-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显示,纯合子小鼠没有Opg基因的表达.纯合子小鼠骨量丢失明显,骨生物力学指标明显下降,发生严重的骨质疏松,此外,还有50%以上的纯合子小鼠在早期出现动脉中层钙化.小鼠破骨功能亢进,与此同时,成熟成骨细胞数量增加,矿化功能强于野生型.Opg基因缺失小鼠骨中钙和磷大量流失,而血清中水平没有变化,这提示钙磷代谢异常不是OPG缺失导致动脉钙化的原因.对建立的Opg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说明动脉钙化和骨质疏松症相互联系的分子机制,为防治骨质疏松症和动脉钙化的并发提供理论基础支持.
关键词
骨保护素(
opg
)基因敲除小鼠
骨质疏松
动脉钙化
骨转换
钙磷代谢
Keywords
opg knockout mice
, osteoporosis, aortic calcification, bone turnover,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花果叶提取物对OPG基因敲除小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杜文静
罗莉
罗德梅
吉鹏
张俊宇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687-3690,共4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计划研究重点课题项目(No.XJEDU2013I20)
新疆医学动物模型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No.XJDX1103-2012-07)~~
文摘
目的:探讨无花果叶提取物对OPG小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OPG基因敲除雌性小鼠6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无花果叶提取物组)、对照组(福善美组)、空白组(0.9%氯化钠溶液组),分别于喂药30、60d时用HE染色方法观察各组间骨小梁变化;用免疫组化法研究骨组织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定位及信号表达强弱。结果:灌胃60d后实验组、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骨小梁数目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60d后实验组、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IL-1和TNF-α阳性表达的细胞数目减少(P<0.05)。结论:无花果叶提取物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此作用可能与降低OPG基因敲除小鼠骨组织中IL-1、TNF-α的阳性细胞表达有关。
关键词
无花果叶提取物
opg
基因敲除小鼠
白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骨质疏松
Keywords
Fig leaf extraction
opg knockout mice
Interleukin-1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Osteoporosis
分类号
R580 [医药卫生—内分泌]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骨保护素(Opg)基因敲除小鼠发生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和动脉钙化(英文)
许勇
杨桦
乔建瓯
李西华
严兰珍
王龙
徐国江
费俭
傅继粱
王铸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无花果叶提取物对OPG基因敲除小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研究
杜文静
罗莉
罗德梅
吉鹏
张俊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