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的OSMR及IL31RA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林杨杨 杨文林 +1 位作者 杨健 廖凤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2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Amyloidosis cutis dyschromica,ACD)的OSMR基因、IL31RA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用PCR扩增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两姐妹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OSMR基因第14、15外显子和IL31RA基因第12外显子并进行测序,... 目的:研究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Amyloidosis cutis dyschromica,ACD)的OSMR基因、IL31RA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用PCR扩增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两姐妹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OSMR基因第14、15外显子和IL31RA基因第12外显子并进行测序,以30个正常人的样本作对照。结果:患者及其家系成员OSMR基因第14、15外显子和IL31RA基因第12外显子均未发现明显突变。结论: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的发生可能存在遗传学上的多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 osmr基因 IL31RA基因
下载PDF
48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OSMR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芳芳 吕萍 +2 位作者 薛汝增 梁云生 杨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36-1640,共5页
探讨OSMR基因突变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PCA)的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收集48例PCA患者临床资料和外周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OSMR基因进行扩增,检测该基因突变位点。PCA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3,年龄7~79(28.25±9.37)岁。48例... 探讨OSMR基因突变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PCA)的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收集48例PCA患者临床资料和外周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OSMR基因进行扩增,检测该基因突变位点。PCA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3,年龄7~79(28.25±9.37)岁。48例PCA患者中24例(50%)发生OSMR基因突变,突变点位于11及15号外显子。31例散发患者中13例(41.94%)发生突变。OSMR基因突变与性别、年龄、瘙痒无相关性(P>0.05)。原发性皮肤淀粉样病好发于中青年,发病部位以小腿为主。OSMR基因突变在散发患者的发病机制中也起重要作用。OSMR基因突变与性别、年龄、瘙痒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osmr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一家系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玉玲 吕萍 +6 位作者 吴芳芳 杨超 陈军臣 薛汝增 郭君怡 陈俊溢 杨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08-1312,共5页
目的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寻找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FPCA)候选致病基因。方法 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一FPCA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可能的致病性候选基因/位点,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在筛选出的26个候选基因中,低密度脂蛋... 目的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寻找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FPCA)候选致病基因。方法 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一FPCA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可能的致病性候选基因/位点,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在筛选出的26个候选基因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6)基因在淀粉样前体蛋白的代谢过程、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丝聚蛋白2(FLG2)基因与皮肤角化和屏障相关。另外,该家系患者抑瘤素M受体(OSMR)基因第1 538位鸟嘌呤G被腺嘌呤A取代(c.1 538G>A),导致第513号氨基酸序列由甘氨酸Gly转变为天冬氨酸Asp(p.Gly513Asp),而家族中健康成员均未检测出此突变。结论 ①LRP6、FLG2基因可能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相关,但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量验证和相关的功能学研究。②OSMR基因p.Gly513Asp突变可能参与PCA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全基因组测序 osmr基因 LRP6基因 FLG2基因
下载PDF
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一家系的OSMR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周云 曹先伟 +3 位作者 许桂文 吴红宣 郭竹秀 陈丽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1-592,共2页
目的 检测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一家系患者的OSM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一家族性皮肤淀粉样变家系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及其19名相关亲属、50例无关健康对照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OSMR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结... 目的 检测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一家系患者的OSM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一家族性皮肤淀粉样变家系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及其19名相关亲属、50例无关健康对照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OSMR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结果 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OSMR基因发生c.2081C>T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出现p.P694L改变,家族中其他患者均发现同样突变位点,而家族健康成员及健康对照组均未检出此突变.结论 OSMR基因的p.P694L突变可能是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淀粉样变临床表型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 家族性 osmr基因 突变 误义
原文传递
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两家系OSMR基因突变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独一 康天济 +2 位作者 闫慧敏 赵惠娟 姜薇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检测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两个家系OSMR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收集两个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家系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技术扩增两例先证者及其家属OSMR基因1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 目的检测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两个家系OSMR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收集两个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家系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技术扩增两例先证者及其家属OSMR基因1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并以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第1个家系先证者OSMR基因第15号外显子发生c.2081C〉T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出现p.P694L改变,家族中其他4例患者均带有相同突变位点。第2个家系先证者OSMR基因第11号外显子发生c.1538G〉A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出现p.G513D改变,其母亲也带有相同突变位点,突变位点与疾病符合共分离。两家系中健康成员及100例健康对照者均未发现相应突变。结论OSMR基因p.P694L和p.G513D突变可能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 家族性 系谱 突变 皮肤表现 基因 osmr
原文传递
OSMR基因突变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174例的临床表型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玉玲 杨超 +3 位作者 吕萍 薛汝增 吴芳芳 杨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OSMR基因突变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4例PCA患者和52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进行OSMR基因11~15号外显子的一代测序,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4例PCA患者中,35.63%的患者有家族史,64.... 目的探讨OSMR基因突变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4例PCA患者和52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进行OSMR基因11~15号外显子的一代测序,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4例PCA患者中,35.63%的患者有家族史,64.37%的患者无家族史,平均发病年龄为(31±12.69)岁,20~29岁为其发病的高峰年龄段(31.03%);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LA)(75/56)与斑状皮肤淀粉样变(MA)(16/27)中的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51×10^-2);LA患者较MA患者更易伴发瘙痒(P=1.60×10^-2);174例PCA患者中,36.78%有OSMR基因突变,其中OSMR基因p.Gly513Asp突变位点占总突变的84.38%,为高频突变位点;相对于无OSMR基因突变的PCA患者的发病年龄(32.63±13.50)岁来说,有OSMR基因突变的PCA患者的发病年龄(28.58±10.90)岁更低(P=4.30×10^-2);对有OSMR基因突变(包括p.Gly513Asp、p.Gly513Asp纯合位点、p.Gly513Asp杂合位点等)与无OSMR基因突变的PC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家族史(P<1.00×10^-3)、性别(P=4.20×10^-2)、皮损范围(P=1.50×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有OSMR基因p.Gly513Asp位点突变(纯合突变及杂合突变)与无OSMR基因突变的PC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家族史(P=1.00×10^-3)、性别(P=0.02)、皮损范围(P=6.00×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OSMR基因突变与无OSMR基因突变相比,患者的临床分型(LA与MA)、瘙痒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MR基因突变(p.Gly513Asp纯合位点)与PCA患者的家族史、性别、皮损范围、发病年龄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osmr基因 临床表型
下载PDF
两个原发性限局性皮肤淀粉样变家系的致病突变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茅彬 姚煦 +1 位作者 王铮 赵秀丽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对两个中国人原发性限局性皮肤淀粉样变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突变鉴定。方法在取得知情同意后,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使用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扩增两家系先证者OSMR基因的全部17个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衔接区,通过Sa... 目的对两个中国人原发性限局性皮肤淀粉样变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突变鉴定。方法在取得知情同意后,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使用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扩增两家系先证者OSMR基因的全部17个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衔接区,通过Sanger测序鉴定候选致病突变;通过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以及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进行致病突变的家系验证。结果家系1中6例患者均携带OSMR基因第10外显子c.1538G〉A错义突变,家系2中4例患者均携带OSMR基因第14外显子C-2081C〉T错义突变;两个家系中所有正常个体及健康对照均未携带上述突变。结论在两个原发性限局性皮肤淀粉样变家系中发现了OSMR基因内的两个错义突变(C.1538G〉A和C.2081C〉T)。该结果与既往的报道一致,再次证明了这些突变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限局性皮肤淀粉样变 osmr基因 突变鉴定 高分辨熔解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