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nktic Foraminiferal Biostratigraphy of the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in Kangmar,Southern Tibet,China 被引量:14
1
作者 LI Guobiao WAN Xiaoqiao PAN M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238-1253,共16页
The planktic foraminifera of the Chuangde Formation (Upper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CORBs) as exposed at Tianbadong section, Kangmar, southern Tibet has been firstly studied for a detailed for a detailed biostra... The planktic foraminifera of the Chuangde Formation (Upper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CORBs) as exposed at Tianbadong section, Kangmar, southern Tibet has been firstly studied for a detailed for a detailed biostratigraphy elaboration. A rich and well-preserved planktic foraminifera were recovered from the Chuangde Formation of the Tianbadong section and the Globotruncanita elevata, Globotruncana ventricosa, Radotruncana calcarata, Globotruncanella havanensis, Globotruncana aegyptiaca, Gansserina gansseri and Abathomphalus mayaroensis zones have been recognized. The plankt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 points to an early Campanian to Maastrichitian age for the CORBs of the eastern North Tethyan Himalayan sub-belt, which also provid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hifting progress of the Indian Plate to the north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Neotethyan ocean. The lithostratigraphy of the Chuangde Formation of the Tianbadong section comprises two lithological sequences observed in ascending succession: a lower unit (the Shale Member) mainly composed of purple (cherry-red, violet-red) shales with interbedded siltstones and siliceous rocks; and an upper unit (the Limestone Member) of variegated limestones. The strata of the Chuangde Formation in the Tianbadong section are similar to CORBs in other parts of the northern Tethyan Himalaya area of Asia (Gyangze, Sa'gya, Sangdanlin, northern Zanskar, etc.). The fossil contents of the Chuangde Formation in the sections (CORBs) studied provide a means of correlation with the zonation schemes for those of the northern Tethyan Himalayan sub-belt and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the southern Tethyan Himalayan sub-belt. Paleogeographic reconstruction for the Late Cretaceous indicates that the Upper Cretaceous Chuangde Formation (CORBs) and correlatable strata in northern Zanskar were representative of slope to basinal deposits, which were situated in the northern Tethyan Belt. Correlatable Cretaceous strata in Spiti and Gamba situated in the southern Tethyan Belt in contrast were deposited in shelf environments along the Tethyan Himalayan passive margin. CORBs are most likely formed by the oxidation of Fe(II)-enriched, anoxic deep ocean water near the chemocline that separated the oxic oceanic surface from the anox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ktic Foraminifera Chuangde Formation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CORBs) Tethyan Himalaya Tianbadong southern Tibet
下载PDF
Burial Records of Reactive Iron in Cretaceous Black Shales and Oceanic Red Beds from Southern Tibet 被引量:8
2
作者 HUANG Yongjian WANG Chengshan +1 位作者 HU Xiumian CHEN X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63-469,共7页
One of the new directions in the field of Cretaceous research is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sedimentary transition from the Cretaceous black shales to oceanic red beds. A chemical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w... One of the new directions in the field of Cretaceous research is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sedimentary transition from the Cretaceous black shales to oceanic red beds. A chemical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se two types of rocks from southern Tibet to investigate the burial records of reactive ir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carbonate-associated iron and pyrite are relatively enriched in the black shales, but depleted or absent in red beds.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reactive iron in the red beds is relative enrichment of iron oxides (largely hematite), which occurred during syn-depostion or early diagenesis. The ratio between iron oxides and the total iron indicates an oxygen-enriched environment for red bed deposit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active iron burial records and proxies of paleo-productivity suggests that paleo-productivity decreases when the ratio between iron oxides and the total iron increases in the red beds. This phenomenon could imply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ine redox and productivity might be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sedimentary transition from Cretaceous black shale to oceanic red bed de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ve iron black shales oceanic red beds CRETACEOUS southern Tibet
下载PDF
Response of Reactive Phosphorus Burial to the Sedimentary Transition from Cretaceous Black Shales to Oceanic Red Beds in Southern Tibet 被引量:4
3
作者 HUANG Yongjian WANG Chengshan CHEN X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012-1018,共7页
The mechanism of sedimentary transition from the Cretaceous black shales to the oceanic red beds is a new and important direction of Cretaceous research. Chemical sequential extraction is applied to study the burial r... The mechanism of sedimentary transition from the Cretaceous black shales to the oceanic red beds is a new and important direction of Cretaceous research. Chemical sequential extraction is applied to study the burial records of reactive phosphorus in the black shale of the Gyabula Formation and oceanic red beds of the Chuangde Formation, Southern Tibe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incipal reactive phosphorus species is the authigenic and carbonate-associated phosphorus (CAP) in the Gyabula Formation and iron oxides-associated phosphorus (FeP) in the Chuangde Formation which accounts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ir own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 While the authigenic and carbonate-associated phosphorus (CAP) is almost equal in the two Formations; the iron oxidesassociated phosphorus is about 1.6 times higher in the Chuangde Formation than that in the Gyabula Formation resulting in a higher content of the total phosphorus in the Chuangde 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s on the marine phosphorus cyde in Modern Ocean, it is found that preferential burial and regeneration of reactive phosphorus corresponds to highly oxic and reducing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leading to th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phosphorus in these two distinct type of marine sediments. It is the redox-sensitive behavior of phosphorus cycle to the different redox conditions in the ocean and the controlling effects of phosphorus to the marine production that stimulate the local sedimentary transition from the Cretaceous black shale to the oceanic red b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ve phosphorus black shale oceanic red beds CRETACEOUS Southern Tibet China
下载PDF
海草床的固碳潜力及其生物量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于国旭 张彦浩 +2 位作者 赵祥 姜晶晶 郭栋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9-508,共10页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海草床、盐沼和红树林等在内的海洋生态系统固定了全球50%以上的碳,每年可吸收约30%的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CO_(2),其碳储量分别是陆地碳库和大气碳库的20倍和50倍,是地球上最...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海草床、盐沼和红树林等在内的海洋生态系统固定了全球50%以上的碳,每年可吸收约30%的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CO_(2),其碳储量分别是陆地碳库和大气碳库的20倍和50倍,是地球上最高效的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床 生态功能 海洋碳汇 碳循环 生物量监测
下载PDF
藏北羌塘地区地层新资料 被引量:58
5
作者 伊海生 林金辉 +3 位作者 赵兵 李勇 石和 朱利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5,共7页
新的牙形石化石资料证实在羌塘北部地区有泥盆纪查桑组地层,它是该盆地保存的最古老海相沉积地层。羌塘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上侏罗统索瓦组顶部产有丰富的以Virgatosphinctes和Aulacosphinctes两属为主的菊石化石,可初步建立5个菊石组合... 新的牙形石化石资料证实在羌塘北部地区有泥盆纪查桑组地层,它是该盆地保存的最古老海相沉积地层。羌塘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上侏罗统索瓦组顶部产有丰富的以Virgatosphinctes和Aulacosphinctes两属为主的菊石化石,可初步建立5个菊石组合,其中Berriasella和Blanfordiceras菊石的出现使最高海相层位上延至提塘阶顶部或贝利阿斯阶,而圆笠虫(Orbitolina)、似异卷虫(Heterohelix)出现可能反映有海相白垩纪地层的存在。在晚三叠世肖茶卡组中发现有Epigondolella牙形石动物群,这是我国晚三叠世最高层位牙形石带又一产地。首次在双湖比隆组油页岩剖面顶部发现产Harploceras sp.菊石化石的层位,时代属早土托阿尔期(Toarcian),解决了这一特殊沉积地层单位长期争论的时代归属问题,并提出它与早侏罗世海侵高峰期全球缺氧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地区 青藏高原 生物地层 海相层 缺氧事件 牙形石 早侏罗世
下载PDF
基于模块堆叠的同步整流变换器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燕虎 杨灿军 +1 位作者 李德骏 金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65,75,共5页
针对水下远距离高压直流电能传输的海底观测网络,设计了一套装备在观测网节点上的2 000 V DC/400 V DC@2 kW的高低压直流电能变换器。基于海底应用的特殊场合,提出了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冗余度的多模块堆叠构建方式。根据电源变换理论,分... 针对水下远距离高压直流电能传输的海底观测网络,设计了一套装备在观测网节点上的2 000 V DC/400 V DC@2 kW的高低压直流电能变换器。基于海底应用的特殊场合,提出了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冗余度的多模块堆叠构建方式。根据电源变换理论,分析了单个基于PWM控制的功率模块的输入/输出动态特性,以及5个模块通过输入级串联输出级并联堆叠组合后产生的不稳定问题,并针对该问题采用了基于峰值电流控制策略的单一控制器来提供同步PWM信号,所有模块基于同步信号驱动整流,实现自然均压、均流和冗余。进行了样机的半载启动和稳态运行测试、冗余特性测试和水池观测系统应用测试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模块堆叠和单一控制器同步整流的方法构建的高压直流变换器能够应用于水下观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观测网 同步整流 水下电能传输 DC/DC变换器 电能传输 模块结构
下载PDF
北大西洋ODP1049C孔Aptian-Albian期高频旋回大洋红层的成因:矿物学证据 被引量:10
7
作者 韩志艳 胡修棉 +2 位作者 季峻峰 黄永建 黄志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32,共9页
北大西洋ODP171B航次1049C孔Aptian-Albian期沉积以出现大洋红层与灰色、白色沉积物高频旋回为特征。为了探讨大洋红层的成因,本文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漫反射光谱、磁化率和活性铁数据表明,赤铁矿、针铁矿的... 北大西洋ODP171B航次1049C孔Aptian-Albian期沉积以出现大洋红层与灰色、白色沉积物高频旋回为特征。为了探讨大洋红层的成因,本文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漫反射光谱、磁化率和活性铁数据表明,赤铁矿、针铁矿的出现是导致样品由白色向红色转变的矿物学原因。棕色和橙色样品中出现赤铁矿和针铁矿的特征峰,FeR/FeT平均值分别为0.23和0.24,明显区别于其他颜色的样品。磁化率与红层成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铁氧化物矿物含量的变化是导致磁化率变化的原因。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不论颜色如何,样品中均含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其分布与样品颜色没有直接关系,很可能反映当时物源区气候稳定。ODP1049C孔岩芯沉积物出现橙色、棕色、白色、灰色等颜色的高频变化,颜色过渡接触界线清晰,说明导致红色变化的赤铁矿和针铁矿是沉积期低温氧化的产物。棕色样品中CaCO3含量最低,推测红层所对应的氧化条件是由于较低的有机质堆积速率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红层 ODP 1049C孔 早白垩世 北大西洋
下载PDF
白垩纪黑色页岩与大洋红层:缺氧到富氧的过程与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振国 方念乔 +2 位作者 高莲凤 桂宝玲 崔木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5,共7页
白垩纪是地球历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期间发生了以黑色页岩为特征的缺氧事件和以大洋红层为特征的富氧环境等许多重大地质事件,从白垩纪大洋缺氧到富氧转化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上述两个典型事件是同一原因形成的两个不同结果。一方面,白垩... 白垩纪是地球历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期间发生了以黑色页岩为特征的缺氧事件和以大洋红层为特征的富氧环境等许多重大地质事件,从白垩纪大洋缺氧到富氧转化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上述两个典型事件是同一原因形成的两个不同结果。一方面,白垩纪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引起大气中CO2气体浓度的升高和地球内部大量热能释放,并且改变了海陆面积的对比,最终导致大气温度的升高。海水温度的升高和CO2浓度的增加导致海洋环境中溶解O2的降低,缺氧事件随之而产生。另一方面,剧烈的岩浆活动在海底产生大量的富含铁元素的基性和超基性岩,在与海水发生反应时,岩石中的铁元素进入海水中。海水中的铁元素是海洋浮游植物宝贵的营养盐类,其含量的增加可激发浮游植物的大规模繁盛,而这一生命过程可以吸收海水中大量的CO2,并且产生等量的O2。随着海水中O2浓度的不断升高,以富含Fe3+的红色沉积物为特征的海洋富氧环境出现。然而,由岩浆活动引起的缺氧事件和同样由其造成的富氧环境,其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以物理、化学过程为主,后者除此之外还演绎了更为复杂的生物—海洋地球化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事件 黑色页岩 大洋红层 富氧过程 海底岩浆活动 白垩纪
下载PDF
白垩纪大洋红层:特征、分布与成因 被引量:26
9
作者 胡修棉 王成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共13页
“白垩纪大洋红层”(CORB)这一认识自20世纪末正式提出后已经迅速成为白垩纪新的研究方向之一。根据西藏南部和意大利中部两个研究程度较高地区所获得的地层、岩石、矿物等实际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CORB的研究现状,对全球COR... “白垩纪大洋红层”(CORB)这一认识自20世纪末正式提出后已经迅速成为白垩纪新的研究方向之一。根据西藏南部和意大利中部两个研究程度较高地区所获得的地层、岩石、矿物等实际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CORB的研究现状,对全球CORB的特征及分布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同时对大洋红层蕴涵的古海洋、古气候信息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CORB是氧化条件下原地沉积的产物,导致该氧化条件出现的主要因素是底层水中高含量的溶解氧,而深层古洋流的发育很可能是产生溶解氧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红层 白垩纪 古海洋 古气候
下载PDF
阿尔卑斯—喀尔巴阡上白垩统大洋红层特征与对比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曦 王成善 +1 位作者 李祥辉 胡修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8,共8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时代、岩性、古生物、沉积速率、沉积环境等方面对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地区的上白垩统大洋红层进行了详细对比,发现研究区内上白垩统大洋红层最早出露于Cenomanian期,最晚可延续至古近纪,且在Campanian期出露最为广...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时代、岩性、古生物、沉积速率、沉积环境等方面对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地区的上白垩统大洋红层进行了详细对比,发现研究区内上白垩统大洋红层最早出露于Cenomanian期,最晚可延续至古近纪,且在Campanian期出露最为广泛,其岩性以灰岩、泥灰岩和含泥灰岩为主,生物化石以浮游有孔虫为主,沉积速率较低且在各地不尽相似,在CCD面上、下均可以出现,沉积环境一般是大陆边缘盆地、斜坡和大洋盆地等远洋、半远洋环境。通过比较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上白垩统大洋红层提供较为全面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卑斯 喀尔巴阡 上白垩统 大洋红层
下载PDF
白垩纪世界与大洋红层 被引量:91
11
作者 王成善 胡修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共11页
白垩纪代表着地质历史中的一种极端的温室气候,已被国际地球科学界视为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典型范例。文中在评述白垩纪沉积作用、古气候、古海洋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基础上,重点介绍推动白垩纪研究核心问题之一的黑色页岩和大洋缺氧事... 白垩纪代表着地质历史中的一种极端的温室气候,已被国际地球科学界视为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典型范例。文中在评述白垩纪沉积作用、古气候、古海洋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基础上,重点介绍推动白垩纪研究核心问题之一的黑色页岩和大洋缺氧事件以及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白垩纪大洋红层和富氧作用。大洋缺氧事件与大洋红层的研究因其与碳氧循环、古气候和古海洋变化的紧密关系,已经成为国际白垩纪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引领着白垩纪古海洋、古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大洋缺氧事件 黑色页岩 大洋红层 富氧作用 古气候 古海洋
下载PDF
青海柴达木盆地北缘寒武纪和奥陶纪海相红层的分布与时代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明 林宝玉 +5 位作者 李五福 严玉峰 王国良 王春涛 陈发彬 李焕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03-2425,共23页
参照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相关文献资料,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样品分析结果,在柴北缘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梳理和识别出了19层海相红层。其中,寒武纪地层中识别出了12层海相红层,奥陶纪地层中识别出了7层海相红层... 参照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相关文献资料,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样品分析结果,在柴北缘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梳理和识别出了19层海相红层。其中,寒武纪地层中识别出了12层海相红层,奥陶纪地层中识别出了7层海相红层。除奥陶纪石灰沟组海相红层(QORB3,QORB4,QORB5及QORB6)为深水大洋红层外,其余15层海相红层均属浅水—半深水陆棚红层。依据海相红层及其上下层位所含化石,本文初步论述了各海相红层的大致时代,并与我国主要块体的同期海相红层进行对比。上述研究对进一步开展全国乃至全球寒武纪、奥陶纪海相红层分布及对比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资料。此外,通过国内同期红层的对比,本文还讨论了河北唐山寒武纪海相红层的分布及中国南方中奥陶世大坪期—达瑞威尔期早期海相红层广布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 奥陶纪 海相红层 分布 时代 柴达木盆地北缘 青海
下载PDF
现代大洋铁盐投放实验对古海洋学研究的启示:白垩纪大洋红层产生的背景与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振国 段杏宽 +3 位作者 高莲凤 王春磊 冷春鹏 崔岳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9期1-8,共8页
白垩纪大洋红层代表典型的深水富氧沉积环境,笔者从现代海洋铁盐投放实验入手,探讨了大洋红层的产生机制,论述了铁元素在白垩纪大洋富氧环境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白垩纪剧烈的岩浆活动在海底产生大量的富含铁元素的基性和超基性岩石,在与... 白垩纪大洋红层代表典型的深水富氧沉积环境,笔者从现代海洋铁盐投放实验入手,探讨了大洋红层的产生机制,论述了铁元素在白垩纪大洋富氧环境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白垩纪剧烈的岩浆活动在海底产生大量的富含铁元素的基性和超基性岩石,在与海水发生反应时,岩石中的铁元素进入海水中。海水中的铁元素是海洋浮游植物宝贵的营养盐类,其含量的增加可激发浮游植物的爆发性繁盛,而这一生命过程可以吸收海水中大量的CO2,并且产生巨量的O2。伴随海水中溶解O2浓度的不断升高,以富含Fe3+的红色沉积物为特征的海洋富氧环境出现。中、晚白垩世大洋红层的产生是一个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又涉及沉积学及生物—海洋地球化学作用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洋学 铁盐投放试验 白垩纪 大洋红层 富氧过程与机制
下载PDF
藏南白垩纪缺氧与富氧沉积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晓峰 胡修棉 王成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80,共8页
研究了藏南Cenomanian-Turonian界线缺氧沉积和Santonian-Campanian富氧沉积的稀土元素特征,重点探讨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缺氧事件层ΣREE增加30%,Ce和Eu含量分别增加40%和114%;富氧沉积层Σ... 研究了藏南Cenomanian-Turonian界线缺氧沉积和Santonian-Campanian富氧沉积的稀土元素特征,重点探讨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缺氧事件层ΣREE增加30%,Ce和Eu含量分别增加40%和114%;富氧沉积层ΣREE明显增加,其中以Eu含量增加107%最为明显,Ce增幅最小,表现为相对亏损。缺氧沉积稀土元素分布型式为Ce和Eu富集的右倾型,富氧沉积分布型式以Ce亏损和Eu富集为特征。Ce异常显示缺氧事件期间为稳定而持续的低溶解氧还原条件,而富氧事件由古海洋瞬间的氧化事件和逐渐趋于正常状态的氧化条件两个阶段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缺氧事件 富氧沉积 稀土元素 藏南
下载PDF
二层海中立于可渗透海床上的大直径墩柱的波浪渗流力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华 曾昭銮 +2 位作者 詹杰民 付静 李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41,共6页
应用特征函数展开法,研究了作用在二层海洋中立于可渗弹性海床上垂直圆柱的波浪渗流力问题,给出了由表面波和内波分别所引起的渗流压力场的解析解式,由此推导了作用于固立墩柱底部上由波浪渗流压力所导致的浮托力和倾覆力矩算式,并进行... 应用特征函数展开法,研究了作用在二层海洋中立于可渗弹性海床上垂直圆柱的波浪渗流力问题,给出了由表面波和内波分别所引起的渗流压力场的解析解式,由此推导了作用于固立墩柱底部上由波浪渗流压力所导致的浮托力和倾覆力矩算式,并进行了相应的计算。计算结果反应了二层海中渗流波浪力的各种可能变化趋势,说明内波对波浪渗流力可能存在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层海 波浪绕射 海床 波浪渗流力
下载PDF
白垩纪中期异常地质事件与全球变化 被引量:27
16
作者 胡修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230,共9页
白垩纪中期(125~90 Ma)是地质历史中一个极端温室时期,集中出现一系列异常事件.异常事件是地球系统内各圈层相互耦合的产物,事件相互之间不是孤立的,单个事件引起的全球变化对其他事件起着明显的正/负反馈机制作用.文中基于对白垩纪中... 白垩纪中期(125~90 Ma)是地质历史中一个极端温室时期,集中出现一系列异常事件.异常事件是地球系统内各圈层相互耦合的产物,事件相互之间不是孤立的,单个事件引起的全球变化对其他事件起着明显的正/负反馈机制作用.文中基于对白垩纪中期异常事件的深入解剖和分析,包括大规模海底火山事件、大洋缺氧事件、生物异常更替与绝灭、白垩纪超静磁带、大洋红层出现等,在探讨白垩纪中期各个事件特征基础上,重点阐述异常事件所引起的全球变化及其对海洋、气候的影响;提出异常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反馈机制.研究发现,大规模海底火山作用是引起白垩纪中期异常海洋和气候的最根本原因,直接促进大洋缺氧事件、生物绝灭与更替、沉积记录的转变等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中期 异常事件 全球变化 大火成岩省 大洋缺氧 大洋红层
下载PDF
自行式海底作业车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明和 简曲 陈新明 《海洋技术》 1997年第4期44-49,共6页
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是本文写作基础,它详细地总结了为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开发而研究自行式海底作业车取得的中期成果,它对我国大洋采矿和其它海底工程车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大洋 采矿 海底作业车 履带底盘 多金属矿
下载PDF
鄂西地区上二叠乐平统大隆组硅质岩成因及有机质富集机理 被引量:21
18
作者 遇昊 陈代钊 +1 位作者 韦恒叶 汪建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7-1027,共11页
晚二叠世是古生代环境、生物演化的关键时期,发育广泛的富有机质沉积,并成为南方重要的烃源岩层位。为了解该时期的富有机质堆积机理,我们选择了鄂西台内盆地晚二叠世大隆组富有机质硅质岩(TOC平均值为5.8%,峰值为18%)作为研究对象。硅... 晚二叠世是古生代环境、生物演化的关键时期,发育广泛的富有机质沉积,并成为南方重要的烃源岩层位。为了解该时期的富有机质堆积机理,我们选择了鄂西台内盆地晚二叠世大隆组富有机质硅质岩(TOC平均值为5.8%,峰值为18%)作为研究对象。硅质岩中常量元素Al/Fe均值为0.79,Mn/Ti均值为0.21,显示为大陆边缘环境下的生物成因,即非热水成因。∑REE值与Al2O3含量有着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当时陆源物质的输入对硅质岩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微量元素U/Th、V/(V+Ni)均说明硅质岩沉积环境为缺氧水体环境。通过对草莓状黄铁矿粒径的统计表明,大多数(64%~89%)的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小于5μm,反映缺氧甚至硫化的环境。而且,U、V、Mo的富集以及Ni、Cu元素的亏损说明水体的缺氧主要是由于海水分层,水体循环受阻造成的。TOC与氧化还原参数的变化步调基本一致,两者有着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生产力指标Ba/Al相关性很差,说明有机质富集主要是由水体的缺氧而不是初级生产力控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二叠世 硅质岩 有机质富集 海水缺氧 鄂西
下载PDF
作用于二层海洋中大直径透空圆环墩柱上的波浪渗流力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华 许潇楠 +2 位作者 詹杰民 曾昭銮 郭霖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3,18,共9页
基于Biot渗流固结理论与层化海绕射波理论,应用特征函数展开法,研究了二层海洋中立于可渗弹性海床上透空圆环墩柱的波浪渗流力问题,给出了表面波和内波所致波浪渗流压力场的解析解式,由此计算了作用于固立透空圆环墩柱底部上由波浪渗流... 基于Biot渗流固结理论与层化海绕射波理论,应用特征函数展开法,研究了二层海洋中立于可渗弹性海床上透空圆环墩柱的波浪渗流力问题,给出了表面波和内波所致波浪渗流压力场的解析解式,由此计算了作用于固立透空圆环墩柱底部上由波浪渗流压力所导致的浮托力和倾覆力矩。计算结果表明圆环柱外表面的透空性对表面波和内波的波浪直接作用具有明显的减弱效应,而对波浪渗流倾覆力矩也具有一定的减弱效应。内波所致波浪渗流倾覆力矩可能超过表面波对应的作用。圆环墩柱内外柱半径比减小对波浪力矩的减弱效应较渗流倾覆力矩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空圆环墩柱 二层海 波浪绕射 海床 波浪渗流力及倾覆力矩
下载PDF
认知海洋 开发海洋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尚诣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共8页
海洋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认知海洋,耕耘海洋,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介绍了国际海底区域的战略地位与战略竞争,在新世纪以后,“区域”将成为自然资源和深海高技术的战略开发基地。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成功成为国际海底... 海洋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认知海洋,耕耘海洋,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介绍了国际海底区域的战略地位与战略竞争,在新世纪以后,“区域”将成为自然资源和深海高技术的战略开发基地。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成功成为国际海底先驱投资者,获得了专属开发权。总结了当代中国大洋开发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提出了海洋资源开发的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国际海底区域 深海采矿 先驱投资者 海洋资源 多金属结核 生物基因 硫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