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下游构造带成因与燕山期的大洋俯冲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文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19-1627,共9页
位于扬子克拉通内部的长江中下游构造带是一个特别的岩石圈构造带,它的成因一直是个谜。前人认为这与晚侏罗世伊佐奈琦洋向亚欧大陆的俯冲有关,但是为什么伊佐奈琦洋俯冲只在长江中下游构造带局部形成深入内陆的铁铜和多金属成矿带?为... 位于扬子克拉通内部的长江中下游构造带是一个特别的岩石圈构造带,它的成因一直是个谜。前人认为这与晚侏罗世伊佐奈琦洋向亚欧大陆的俯冲有关,但是为什么伊佐奈琦洋俯冲只在长江中下游构造带局部形成深入内陆的铁铜和多金属成矿带?为了解这个问题,必须从华南地区的地球物理数据来分析研究区的岩石圈和软流圈的属性特征,并进行类似构造的全球对比。根据地球物理调查结果可知,长江中下游构造带的地壳主要体现地堑的特征;岩石圈呈现低S波速与高密度,此类浅地幔动力学构造系统与洋中脊向大陆的俯冲模式接近。根据太平洋区域侏罗纪—白垩纪大洋磁异常条带与古地磁研究可以推测,长江中下游构造带与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形成原因,应该是伊佐奈琦洋的洋中脊与洋脊三叉连向下扬子克拉通地幔的俯冲。当然,证明这个推测还需要更多的调查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扬子克拉通 长江中下游构造带 地震波速与密度 洋中脊俯冲
下载PDF
东昆仑造山带中地壳存在古洋壳俯冲的深反射地震证据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志伟 赵文津 +1 位作者 吴珍汉 史大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92-1702,共11页
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测线横跨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和东昆仑-柴达木地块,为揭示青藏高原东昆仑造山带深部构造提供了直接地球物理证据。针对地表和地下"双复杂"地质构造条件,地震数据处理中通过剩余折射波静校正技术、异常... 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测线横跨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和东昆仑-柴达木地块,为揭示青藏高原东昆仑造山带深部构造提供了直接地球物理证据。针对地表和地下"双复杂"地质构造条件,地震数据处理中通过剩余折射波静校正技术、异常振幅噪声衰减技术和CRS优化叠加技术,获得了较高信噪比的地震反射叠加剖面。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剖面揭示,在东昆仑造山带岩石圈上、下地壳之间存在不连续的古洋壳反射同相轴,该反射界面应属古特提斯域松潘-甘孜洋壳向北俯冲遗迹,不连续特征反映中生代东昆仑-柴达木地块南缘属于被动大陆边缘碰撞带。利用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单炮、速度和叠加剖面等成果,综合解译数据,提出东昆仑造山带隆升过程的另一种模式,以助于深化东昆仑造山模式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反射地震 东昆仑造山带 松潘-甘孜洋壳 INDEPTH IV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东段深地震反射剖面大炮揭露下地壳与Moho结构--数据处理与初步解释 被引量:9
3
作者 谭晓淼 高锐 +3 位作者 王海燕 侯贺晟 李洪强 匡朝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8-908,共11页
深地震反射大炮数据能够准确地获得下地壳和Moho的精细结构及其横向变化信息,揭露岩石圈尺度的构造样式与深部过程。中亚造山带东段位于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叠合区域,其岩石圈结构记录了大洋,特别是古亚... 深地震反射大炮数据能够准确地获得下地壳和Moho的精细结构及其横向变化信息,揭露岩石圈尺度的构造样式与深部过程。中亚造山带东段位于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叠合区域,其岩石圈结构记录了大洋,特别是古亚洲洋消亡方式和大陆增生的深部过程。本文选用横过中亚造山带东段(奈曼旗—东乌珠穆沁旗,长约400 km)深地震反射剖面中的24个大炮数据和2个中炮数据,通过数据处理获得了近垂直反射的大炮单次剖面,揭露出中亚造山带东段下地壳及Moho的精细结构,刻画出古亚洲洋消亡极性与中亚造山带增生造山的深部过程:西拉木伦缝合带与贺根山缝合带构成古亚洲洋消亡的双缝合带,西拉木伦缝合带下方古亚洲洋板块以向南消亡为主,贺根山缝合带下方古亚洲洋板块以向北消亡为主,后者规模大于前者。在两个缝合带之间下地壳呈现出几个大规模的块状弧状反射体,推测是大洋中的残余微地块,在古亚洲洋消亡过程中拼接在一起,成为中亚造山带增生造山的一部分,并遭受了碰撞挤压和后造山伸展作用。Moho位于双程走时12 s附近(厚度约36 km),近于水平展布,沿整条剖面起伏不大。平缓的Moho成因与造山后的地壳伸展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反射剖面 近垂直反射 大炮 中亚造山带 下地壳 莫霍面 古亚洲洋消亡
下载PDF
1997年7~9月的全球地震动态
4
作者 吴佳翼 《国际地震动态》 1998年第2期15-17,共3页
1997年第三季度,全球地震活动又恢复到中等偏低水平。克马德克群岛地区发生7.0级地震。美洲地震带于7月份发生3次7级左右地震,活动强度与大洋岛弧带相近。太平洋西北边缘带地震活动偏低。亚欧带西段的意大利发生6级强震。... 1997年第三季度,全球地震活动又恢复到中等偏低水平。克马德克群岛地区发生7.0级地震。美洲地震带于7月份发生3次7级左右地震,活动强度与大洋岛弧带相近。太平洋西北边缘带地震活动偏低。亚欧带西段的意大利发生6级强震。澳大利亚西部和非洲的坦噶尼喀湖发生6级左右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地震动态 震级 地震带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1994年10-12月的全球地震动态
5
作者 吴佳翼 《国际地震动态》 1995年第5期18-21,共4页
1994年第四季度,全球地震在维持了一年多的中等水平以后,出现了高水平的活动。全球地震如1993年,继续以西北太平洋地震带为中心,千岛群岛和日本本州以东接连发生海沟浅源大地震。1993—1994年两年,全球最大地震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地... 1994年第四季度,全球地震在维持了一年多的中等水平以后,出现了高水平的活动。全球地震如1993年,继续以西北太平洋地震带为中心,千岛群岛和日本本州以东接连发生海沟浅源大地震。1993—1994年两年,全球最大地震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地区。菲律宾海周边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多次,日本南部近海海槽区发生大地震的形势更加迫近。中国大陆东半部地震活动有增强的迹象,1995年,中国华北地震活动将有新发展。本季度美洲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表现平静;大洋岛弧带未发生7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地震活动性 地震带 西北太平洋
下载PDF
1995年4-6月的全球地震动态
6
作者 吴佳翼 《国际地震动态》 1995年第11期10-14,共5页
1995年第二季度,全球地震活动恢复到1994年的高水平态势:浅源地震频数猛增,并出现两次Ms7.7以上巨大地震。大洋岛弧带成为本季度地震活动中心。所罗门群岛有两次中强震。菲律宾萨马岛附近发生大震群。千岛群岛大震的余... 1995年第二季度,全球地震活动恢复到1994年的高水平态势:浅源地震频数猛增,并出现两次Ms7.7以上巨大地震。大洋岛弧带成为本季度地震活动中心。所罗门群岛有两次中强震。菲律宾萨马岛附近发生大震群。千岛群岛大震的余震未息。秘鲁北部和缅印边界各有一次中深源地震。希腊发生中强地震两次。萨哈林岛地震显示全球地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地震活动性 环太平洋 地震带 欧亚地震带
下载PDF
1997年4~6月的全球地震动态
7
作者 吴佳翼 《国际地震动态》 1997年第12期15-17,共3页
1997年第二季度,全球地震活动又恢复到高水平。大洋岛弧带的瓦努阿图群岛北部发生一次7.9级地震。美洲地震带地震活动持续发展,东太平洋海岭地震趋向活跃。伊朗东北部霍拉桑省发生7.5级地震。亚欧带地震活动于中段地区出现集中现象。中... 1997年第二季度,全球地震活动又恢复到高水平。大洋岛弧带的瓦努阿图群岛北部发生一次7.9级地震。美洲地震带地震活动持续发展,东太平洋海岭地震趋向活跃。伊朗东北部霍拉桑省发生7.5级地震。亚欧带地震活动于中段地区出现集中现象。中国新疆伽师地区4月份连续发生4次6级左右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地震动态 地震活动性 地震带
下载PDF
1996年1~3月的全球地震动态
8
作者 吴佳翼 《国际地震动态》 1996年第8期18-20,共3页
1996年第一季度,全球地震活动仍保持显著的高水平。这是连续保持显著高水平的第四个季度。大洋岛弧地震带接连发生两次M_s≥7.7的α级大地震──印尼的米纳哈萨地震和西伊里安地震。美洲地震带本季度的最大地震为墨西哥瓦哈... 1996年第一季度,全球地震活动仍保持显著的高水平。这是连续保持显著高水平的第四个季度。大洋岛弧地震带接连发生两次M_s≥7.7的α级大地震──印尼的米纳哈萨地震和西伊里安地震。美洲地震带本季度的最大地震为墨西哥瓦哈卡M_s7.5(中国定)地震。大平洋西北边缘带最大地震为堪察加以东地震,震级M_s7.2(中国定),居本季度全球第三位。亚欧带东段(中国境内)发生两次6~7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印度尼西亚 墨西哥 中国 地震带
下载PDF
南黄海地震监测台网CSDP-2孔扩孔改造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葛晓华 翟育峰 +2 位作者 王鲁朝 孙飞飞 姜晓 《钻探工程》 2022年第6期30-35,共6页
对南黄海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孔进行扩孔改造,开展海洋深部地震监测,是“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CSDP-2孔扩孔改造所采用的钻探工艺进行总结,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海上深部钻探的工艺技术:在钻井平台上选用转盘... 对南黄海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孔进行扩孔改造,开展海洋深部地震监测,是“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CSDP-2孔扩孔改造所采用的钻探工艺进行总结,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海上深部钻探的工艺技术:在钻井平台上选用转盘水井钻机,做到设备模块化、便携化;随钻测斜仪定向钻进技术能有效节省钻孔单点测斜校对时间,提高钻孔施工质量;配制海水低固相聚合物冲洗液体系,有效解决钻孔水敏性泥岩吸水膨胀及分散造浆、破碎地层漏失、含气地层有害气体溢出等难题,避免了孔内事故的发生。研究结果为后续海洋深部钻探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南黄海 地震监测台网 海洋钻探 扩孔改造 转盘水井钻机 随钻测斜仪 海水低固相聚合物冲洗液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