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阿托品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进展的防控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嵇霄雯 宫博腾 +5 位作者 祝颖 鹿大千 刘琳 杜蓓 刘勋 魏瑞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3-311,共9页
目的观察质量分数1%阿托品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进展的防控作用及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屈光状态正常的3周龄三色豚鼠6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9只、FDM模型组19只、FDM+阿托品组19只和阿托品组12只。... 目的观察质量分数1%阿托品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进展的防控作用及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屈光状态正常的3周龄三色豚鼠6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9只、FDM模型组19只、FDM+阿托品组19只和阿托品组12只。采用半透明乳胶气球遮盖右眼的方法建立FDM模型,正常对照组不进行实验干预;FDM模型组单纯遮盖右眼4周;FDM+阿托品组遮盖右眼4周,同时每日使用1%阿托品凝胶点眼1次;阿托品组每日使用1%阿托品凝胶点眼1次,共4周。分别于实验前、实验2周和实验4周时采用带状光检影镜进行屈光度测定,采用眼科A型超声仪测量眼轴长度。实验4周时采集完整眼球制作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巩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采集后极部巩膜组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巩膜组织超微结构变化;采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进行巩膜组织蛋白质质谱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FDM模型组、FDM+阿托品组和阿托品组实验眼不同时间点屈光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38.892,P<0.001;F时间=167.270,P<0.001),其中FDM模型组实验2周和4周、FDM+阿托品组实验4周较正常对照组屈光度向近视化方向发展,实验2周和4周FDM+阿托品组较FDM模型组屈光度向远视化方向发展,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正常对照组、FDM模型组、FDM+阿托品组和阿托品组实验眼不同时间点眼轴长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32.346,P<0.001;F时间=353.797,P<0.001),其中FDM模型组实验2周和4周、FDM+阿托品组实验4周眼轴长度均长于相应时间点正常对照组,FDM+阿托品组实验2周和4周眼轴长度均短于相应时间点FDM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FDM模型组豚鼠后极部巩膜胶原纤维排列疏松且紊乱,FDM+阿托品组后极部巩膜胶原纤维排列较规则。正常对照组、FDM模型组、FDM+阿托品组和阿托品组后极部巩膜厚度值分别为(141.74±16.98)、(101.46±9.15)、(112.74±6.24)和(134.30±18.19)μ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09,P=0.005),其中FDM模型组后极部巩膜厚度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和FDM+阿托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FDM+阿托品组和阿托品组后极部巩膜胶原纤维直径从内到外逐渐增大,FDM模型组后极部巩膜组织内、中、外层纤维直径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小。巩膜组织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FDM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FDM+阿托品组与FDM模型组间差异倍数均在1.30倍及以上的蛋白85个,其中阿托品干预上调蛋白38个,下调蛋白47个。GO富集分析发现,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生物调节、细胞过程、定位及代谢过程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结合、催化活性、分子功能调控、分子活性及转运活性等,细胞成分主要涉及细胞解剖实体、细胞内物质及含蛋白的复合体。结论阿托品可增加FDM模型豚鼠巩膜胶原纤维直径,改善胶原纤维排列,抑制巩膜变薄,其控制近视进展的机制可能与巩膜细胞间紧密连接、细胞骨架和细胞外基质重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屈光 近视 形觉剥夺 巩膜 组织形态学 蛋白质组学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记录双眼形觉剥夺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瑶 余涛 阴正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6-1110,共5页
背景视觉诱发电位(VEP)是记录大鼠成年后视皮层可塑性变化的主要功能性评价指标,单眼形觉剥夺(MD)模型是研究哺乳动物视皮层可塑性存在与否的经典模型,应用上述技术研究成年大鼠模型眼优势移动情况对研究弱视眼的治疗时机有重要... 背景视觉诱发电位(VEP)是记录大鼠成年后视皮层可塑性变化的主要功能性评价指标,单眼形觉剥夺(MD)模型是研究哺乳动物视皮层可塑性存在与否的经典模型,应用上述技术研究成年大鼠模型眼优势移动情况对研究弱视眼的治疗时机有重要的意义。目的应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方法评估各周龄正常大鼠和双眼形觉剥夺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的变化。方法健康SPF级Long—Evens大鼠按其出生后周龄分为3、4、5、6、7周组,3、4、5、6周组每组9只,7周组36只。各周龄大鼠左眼分别遮盖3、5、7d,分别于上述时间点记录大鼠左眼、右眼PVEPP。波振幅,观察左右眼遮盖前后P100波振幅变化,评价眼优势移动情况,确定大鼠视皮层可塑性结束的周龄。7周龄SPF级Long—Evens大鼠行双眼PVEP检测,利用眼睑缝合法分别行双眼形觉剥夺7、10、14d,然后打开右眼,分别于3、5、7d后再打开左眼,再次行双眼PVEP检测,观察眼优势是否发生移动。结果出生后3周龄大鼠,左眼遮盖后3—7d,左眼P100波振幅逐渐下降,而右眼P100波振幅逐渐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后6周龄大鼠左眼遮盖3d,左眼、右眼P100波振幅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眼遮盖后5d、7d,左眼P100波振幅明显下降,右眼P100波振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后7周龄大鼠左眼遮盖后3~7d,左眼、右眼大鼠P100波振幅与遮盖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4、5周龄大鼠术前C/I比值分别为2.69~0.45、2.58±0.41和2.62±0.32,左眼遮盖后的对侧眼振幅值/同侧眼振幅值(C/I)比值分别为1.07±0.15、1.16±0.16和1.14±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6周龄、7周龄大鼠C/I比值分别为2.80±0.48和2.59±0.36,与术前(2.90±0.46)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皮层可塑性消失。7周龄大鼠行双眼形觉剥夺14d,再行左眼遮盖3d后C/I比值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3±0.18口s2.70±0.45,P〈0.01),视皮层可塑性被再激活。结论PVEP可以在大鼠动物模型上进行记录,并可以作为检测视皮层眼优势移动的指标;双眼形觉剥夺模型可以再激活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图形刺激 视皮层 眼优势 形觉剥夺
下载PDF
眉眼部比例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梦遥 程丽英 张余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通过对眉眼部比例关系的测量研究,为眉眼部美容外科术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普通组女性正面照片50例(自然重睑30例,单睑20例)(普通组),面容姣好女性正面照片20例(美丽组),分别测量其眉眼部特定部位的长度,分别用a~j共10个... 目的通过对眉眼部比例关系的测量研究,为眉眼部美容外科术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普通组女性正面照片50例(自然重睑30例,单睑20例)(普通组),面容姣好女性正面照片20例(美丽组),分别测量其眉眼部特定部位的长度,分别用a~j共10个字母代表,然后算出a/b、a/c、e/f等9个项目的比值,并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b、e/g、d/f、d/i这4个比值在普通组和美丽组之间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而e/f则对右眼而言有较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其余4个比例在普通组和美丽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面容姣好人群眉眼部总体特点是:眉峰较高,倾斜角度较大,眼裂具有足够的高度和宽度,眉眼间距相对较短,重睑线立体感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眼部比例 眼型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双眼形觉剥夺后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再激活模型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余涛 阴正勤 翁传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1-484,共4页
目的建立成年大鼠双眼形觉剥夺(binocular form deprivation,BFD)后视皮层可塑性再激活模型。方法记录出生后3周龄(postnatal 3 weeks old,PW3)至PW7的Long-Evans大鼠的双眼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然后将右眼进行... 目的建立成年大鼠双眼形觉剥夺(binocular form deprivation,BFD)后视皮层可塑性再激活模型。方法记录出生后3周龄(postnatal 3 weeks old,PW3)至PW7的Long-Evans大鼠的双眼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然后将右眼进行单眼剥夺3d、5d和7d后再次检测双眼VEP。采用PW7大鼠进行BFD7d、10d和14d,在下次检测VEP前将左眼打开3d、5d和7d。结果3d的单眼剥夺降低了PW3、PW4和PW5大鼠的C/I比值(被遮盖眼对侧眼的VEP振幅/同侧眼VEP振幅),分别为0.71±0.13(P<0.01)、1.21±0.17(P<0.05)和1.06±0.19(P<0.01);但PW6和PW7大鼠的C/I比值没有变化(1.63±0.18,P>0.05和1.55±0.13,P>0.05),证实成年大鼠眼优势可塑性的消失。然而,对于BFD14d后的PW7大鼠,我们可以观察到3d的单眼剥夺可以造成C/I比值的明显降低(0.77±0.17,P<0.01),说明成年大鼠眼优势可塑性的再激活。结论BFD可成功激活成年大鼠视皮层眼优势可塑性,此模型的建立为成年弱视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 弱视 双眼形觉剥夺 眼优势 视皮层 可塑性
下载PDF
短波长单色光干预形觉剥夺性近视发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鹏飞 肖林 +2 位作者 畅立斌 褚利群 董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5-929,共5页
不同波长的光刺激对眼球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短波长的蓝光发挥抑制作用.研究能否用蓝光刺激来干扰近视的进展对近视的防治研究有重要意义. 目的 观察短波长蓝光照射对豚鼠单眼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模型眼各生物学参数变化及巩... 不同波长的光刺激对眼球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短波长的蓝光发挥抑制作用.研究能否用蓝光刺激来干扰近视的进展对近视的防治研究有重要意义. 目的 观察短波长蓝光照射对豚鼠单眼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模型眼各生物学参数变化及巩膜组织改变的作用.方法 将36只2周龄豚鼠饲养在白光环境中,右眼用面罩遮盖法建立FDM模型,然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豚鼠分为去剥夺+蓝光照射组、单纯去剥夺组和持续剥夺组.其中去剥夺+蓝光照射组16只豚鼠每日定时右眼解除遮盖1h,去剥夺期间,给予波长430 nm蓝光照射;单纯去剥夺组12只豚鼠,每日定时右眼解除遮盖1h;持续剥夺组8只豚鼠饲养在白光环境中.实验后4周用A型超声测量各组豚鼠的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及玻璃体腔深度(VCD),在扩瞳状态下用检影法测量豚鼠眼屈光度.实验结束时各组取2只豚鼠,质量分数10%水合氯醛麻醉后摘除眼球,制作视网膜病理标本.其他豚鼠麻醉后迅速取鼻侧距视神经根部1 mm处巩膜,称量并计算巩膜干质量.结果 实验开始时3个组间豚鼠右眼的屈光度、ACD、LT及VC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4周后,去剥夺+蓝光照射组、单纯去剥夺组和持续剥夺组豚鼠右眼的屈光度分别为(+1.11±0.17)、(+0.90±0.1 5)和(-2.73±0.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445.470,P=0.000);VCD分别为(3.70±0.09)、(3.78±0.11)和(3.91±0.0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43,P<0.01);3个组豚鼠的巩膜干质量分别为(0.61±0.09)、(0.54±0.08)和(0.43±0.07)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58,P<0.01);而3个组间ACD、L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03、0.084,P>0.05).实验开始时,3个组间豚鼠左眼屈光度、ACD、LT及VC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4周后,3个组间左眼屈光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36,P=0.000),其中持续剥夺组屈光度改变更为明显,与去剥夺+蓝光照射组、单纯去剥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3个组间ACD、LT、VCD和巩膜干质量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豚鼠左眼视网膜形态正常,去剥夺+蓝光照射组豚鼠右眼视网膜结构正常,单纯去剥夺组右眼视网膜稍变薄,各层排列清晰,而持续剥夺组右眼视网膜明显变薄,光感受器外节膜盘萎缩,细胞排列紊乱.结论 在眼球发育生长期,蓝光刺激可以阻止后极部巩膜的变薄,缓解玻璃体腔延长的趋势,进而减缓FDM的进展,但不能完全抑制FDM状态,同时430 nm蓝光每天照射1h不会引起视网膜的光损伤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短波长 屈光不正 形觉剥夺性近视 眼球发育 巩膜 豚鼠
下载PDF
眼外伤致形觉剥夺与近视
6
作者 陈梅 代涛 朱淑敏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探讨人类是否存在形觉剥夺性近视现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眼外伤 5例的屈光度及眼轴情况。结果  5例眼外伤所致形觉剥夺患者患眼均存在高度近视 ,而健眼正常。
关键词 眼外伤 形觉剥夺 近视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眼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镇 郝堂娜 +1 位作者 孙镜沂 丁平田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7年第4期195-200,共6页
目的介绍眼用制剂新剂型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根据近年来的文献,归纳、总结了6种新型眼部给药系统,包括:凝胶、脂质体、纳米粒、乳剂、微球以及植入剂。结果与结论眼部给药新剂型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药剂学 综述 眼部给药 新剂型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不同强度光照对豚鼠屈光发育和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聪颖 甘嘉禾 +6 位作者 王美君 曹倍赫 黄瑛 何曦 华梓煜 孙铭浩 李仕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1-497,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光照对豚鼠屈光发育和形觉剥夺性近视(FDM)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3周龄三色豚鼠108只,分为FDM豚鼠群54只和正常屈光发育豚鼠群54只,分别采用不透明面罩法制作单眼近视模型和双眼均不遮盖处理。采用随机数表法将FDM豚鼠...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光照对豚鼠屈光发育和形觉剥夺性近视(FDM)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3周龄三色豚鼠108只,分为FDM豚鼠群54只和正常屈光发育豚鼠群54只,分别采用不透明面罩法制作单眼近视模型和双眼均不遮盖处理。采用随机数表法将FDM豚鼠和正常屈光发育豚鼠分别分为低强度光照组、正常强度光照组和高强度光照组,各组分别在20、300和5000 lx环境中连续饲养6周,每天12 h光照/12 h黑暗。各组豚鼠每2周进行眼参数生物学测量并进行比较,采用眼科A型超声诊断仪测量豚鼠眼轴长度(AL),AL定义为角膜顶点到视网膜黄斑区的距离;采用检影法测定各组豚鼠扩瞳后的屈光度。计算各组豚鼠AL和屈光度变化量,变化量定义为光照各时间点测量值与光照前的差值。结果正常屈光发育豚鼠不同强度光照组AL值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组别)=0.365,P=0.697),各组豚鼠AL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延长,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353.750,P<0.001)。正常屈光发育豚鼠不同强度光照组间屈光度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别)=3.576,P=0.034),其中高强度光照组豚鼠光照4周屈光度为(+2.75±2.15)D,大于低强度光照组的(+0.41±3.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DM豚鼠不同强度光照组AL值和屈光度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_(组别)=0.105,P=0.900;F_(组别)=0.973,P=0.387),光照不同时间AL和屈光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408.302、27.407,均P<0.001),其中低强度光照组光照2周FDM眼屈光度为(+2.35±1.95)D,大于光照前的(+1.90±0.97)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屈光发育豚鼠高强度光照组AL最短,且变化量最小;FDM豚鼠低强度光照组光照2周屈光度变化量明显小于正常强度光照组,产生短暂性远视漂移。结论高强度光照可减缓正常屈光发育豚鼠屈光度向近视漂移;低强度光照有延缓FDM进展的趋势,光照2周屈光度出现短暂性远视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光照 眼屈光 发育 形觉剥夺 生物测量
下载PDF
幼猫近视模型眼眼轴、屈光度及眼球壁形态的变化
9
作者 苏云 徐艳春 +1 位作者 方学军 许军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形觉剥夺性近视幼猫模型的屈光状态、眼轴长度变化,并观察眼轴增长后巩膜,特别是视网膜的组织形态学的变化,为探讨近视进展的病理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选用出生4-5周的健康幼猫15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只,实验组10只。记... 目的研究形觉剥夺性近视幼猫模型的屈光状态、眼轴长度变化,并观察眼轴增长后巩膜,特别是视网膜的组织形态学的变化,为探讨近视进展的病理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选用出生4-5周的健康幼猫15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只,实验组10只。记录对照组和实验组幼猫屈光状态及眼轴长度的变化。并于眼睑缝合后第14周处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幼猫,做病理切片,观察后极部视网膜、巩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幼猫形觉剥夺后第14周屈光度值为(-2.45±0.33)D,眼轴长为(18.95±0.27)mm,对照组屈光度值为(-0.43±0.33)D,眼轴长为(16.95±0.34)m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另观察到有明显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实验组巩膜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视网膜的有核细胞层胞核数减少,神经节细胞的胞体小,胞浆内Nmsl体减少或消失,视杆与视锥层水肿,细胞结构被破坏。结论形觉剥夺可导致幼猫眼轴增长,诱发轴性近视。伴随形觉剥夺近视的形成,剥夺眼的巩膜、视网膜发生退行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 近视/病因学 视网膜/超微结构 幼猫 屈光 眼轴
下载PDF
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TSLP、TGF-β1及ECP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江灵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2期1639-1642,1647,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机体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由本院眼科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儿童患者104例,根据过敏... 目的探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机体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由本院眼科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儿童患者104例,根据过敏性结膜炎分型不同分为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组(SAC组)35例、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组(PAC组)34例和春季角结膜炎组(VKC组)35例,另外选健康儿童32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liquichip液相芯片技术和ELISA法检测受试者泪液和血清中TSLP、TGF-β1和ECP表达;Real-time PCR检测受试者结膜上皮细胞TSLP、TGF-β1和ECP mRNA的表达;患者治疗后再次行泪液和血清细胞因子检测,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4组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个过敏性结膜炎组结膜上皮细胞、泪液和血清中TSLP和EC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KC组TSLP和ECP水平明显高于SAC和P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水平较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TSLP和ECP明显降低,TGF-β1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趋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TSLP、TGF-β1和ECP的表达差异为研究发病的具体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眼部炎症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下载PDF
In-vivo corneal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unilateral keratoconus
11
作者 Orhan Ayar Mehmet Cuneyt Ozmen +3 位作者 Orkun Muftuoglu Mehmet Orcun Akdemir Mustafa Koc Kemal Ozulk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5年第6期1141-1145,共5页
AIMTo evaluate and compare corneal biomechanical findings measured by ocular response analyzer, topographic and pachymetric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keratoconus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METHODSThis is... AIMTo evaluate and compare corneal biomechanical findings measured by ocular response analyzer, topographic and pachymetric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keratoconus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METHODSThis is an observational, case-control study. Patients with keratoconus in one eye and forme fruste keratoconus in the fellow eye were compared with sex and age matched with controls healthy subjects. All subjects were evaluated with rotating scheimpflug imaging system. The 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 curves were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parameters.RESULTSTwenty-seven patients with keratoconus in one eye and forme fruste keratoconus in the fellow eye were compared with 40 eyes of 40 normal subjects. Corneal hysteresis (CH) was 8.0&#x000b1;1.7 mm Hg in keratoconus group, 8.3&#x000b1;1.6 mm Hg in forme fruste keratoconus group, and 9.8&#x000b1;1.6 mm Hg in control groups (P=0.54 between keratoconus and forme fruste keratoconus groups, P&#x0003c;0.01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other groups). 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 (CRF) was 7.1&#x000b1;2.2 mm Hg in keratoconus group, 7.8&#x000b1;1.2 mm Hg in forme fruste keratoconus group and 9.9&#x000b1;1.5 mm Hg in control group (P&#x0003c;0.001 between control group and other groups). Using 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 analysis, the area under curve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to distinguish forme fruste keratoconus from control subjects were: CH (0.768), CRF (0.866). Best cut-off points were 9.3 mm Hg and 8.8 mm Hg for CH and CRF respectively.CONCLUSIONOcular response analyzer parameters (CH and CRF) a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forme fruste keratoconus patients compared to normal control sub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me fruste keratoconus KERATOCONUS ocular response analyzer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论治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派 李丹阳 +4 位作者 黄雨 曹丽媛 艾民 彭俊 彭清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065-6068,共4页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是人体气机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随着年龄增长其功能随之衰减并诱使、导致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发病率、疾病进展与年龄呈正相关,故文章将“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与眼部生理病理联系在一起...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是人体气机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随着年龄增长其功能随之衰减并诱使、导致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发病率、疾病进展与年龄呈正相关,故文章将“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与眼部生理病理联系在一起,基于AMD临床研究与证据,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干性AM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思路。认为阴成形不足,阳化气虚亢为干性AMD病机之本;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为干性AMD病机之要,治疗以阴填精为本,补益阳气为要,活血利水、适以消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疾病 眼底病
原文传递
新剂型在眼部给药系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湘颖 李佳俐 +1 位作者 王亚敏 操锋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2,共8页
传统眼用制剂的主要缺陷为生物利用度低、不良反应较大、患者顺应性差,因此出现了以延长药物在眼表滞留时间、增加眼表组织的渗透性和提高眼部靶组织的生物利用度为目的的新剂型。本文根据眼部疾病的分类,综述了近年来治疗眼部疾病的已... 传统眼用制剂的主要缺陷为生物利用度低、不良反应较大、患者顺应性差,因此出现了以延长药物在眼表滞留时间、增加眼表组织的渗透性和提高眼部靶组织的生物利用度为目的的新剂型。本文根据眼部疾病的分类,综述了近年来治疗眼部疾病的已上市新剂型药物,阐述了这些药物的处方组成、作用机制和疗效,并对已进入临床研究的新型眼用给药系统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眼部给药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剂型 眼部给药系统 市售药物 应用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