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饼茶“膏油首面”的工艺及其作用研究
1
作者 炼纯青 徐千懿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膏油首面”是指在饼茶表面添加膏油状物质的工艺,萌芽于唐末,形成不晚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兴盛于宋代。“膏油”的选材有宜茶香料、多乳之物,还可能有松黄、茶膏、酥油。可以定型前添加,即在碾细的茶末中混匀膏油;也可以定型后添加... “膏油首面”是指在饼茶表面添加膏油状物质的工艺,萌芽于唐末,形成不晚于北宋皇祐三年(1051),兴盛于宋代。“膏油”的选材有宜茶香料、多乳之物,还可能有松黄、茶膏、酥油。可以定型前添加,即在碾细的茶末中混匀膏油;也可以定型后添加,即在焙干的饼茶上涂抹膏油。“膏油首面”有提升香味、紧塑外形、改善色泽、减缓陈化的作用,但也会被用来包裹劣茶。延伸到当代,“膏油首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非遗技艺保护与传承上,以及对类似工艺的应用和延伸上。“膏油首面”工艺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是对好茶的修饰,使用不当是对劣茶的掩饰。因此,要辩证看待这种工艺,对其进行灵活、合理地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油首面” 宋代 饼茶 蜡茶(腊茶) 工艺
下载PDF
油茶饼粕的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邓桂兰 彭超英 卢峰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EI CAS 200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本文简略介绍了油茶饼粕的来源,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综合利用的途径和重要意义,综述了从茶粕中提取茶油、茶皂素,用茶粕制取酸洗缓蚀剂、活性碳及茶粕用作饲料的生产方法以及这些产品的实际用途。
关键词 茶粕 油茶 茶饼 饼粕 饲料 综合利用 茶油 生产方法 茶皂素 制取
下载PDF
油茶饼粕中茶皂素醇提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9
3
作者 谢多 赵俭 +2 位作者 许小彤 廖秋林 李加兴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3,共5页
以油茶饼粕为原料,乙醇溶液为溶剂,研究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着重优化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时间对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70%的乙醇浓度为溶剂,浸提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 以油茶饼粕为原料,乙醇溶液为溶剂,研究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着重优化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时间对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70%的乙醇浓度为溶剂,浸提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优化条件为料液比1∶7(m∶V)、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10 min,该条件下茶皂素得率可达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饼粕 茶皂素 乙醇提取
下载PDF
茶籽油和饼粕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卫明 吴国荣 +2 位作者 赵伯涛 王红 陈仕荣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82-86,共5页
本文报道了茶籽的化学成分和利用价值.经测定,茶子中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皂甙的含量分别为9.1%、21.9%和15.4%.茶籽油在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方面与油茶籽油十分接近.茶籽油的酸值、碘值和皂化值分别为1.82、89.41和191.22.茶籽油的脂肪... 本文报道了茶籽的化学成分和利用价值.经测定,茶子中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皂甙的含量分别为9.1%、21.9%和15.4%.茶籽油在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方面与油茶籽油十分接近.茶籽油的酸值、碘值和皂化值分别为1.82、89.41和191.22.茶籽油的脂肪酸有棕榈酸(C_(16∶0))、硬脂酸(C_(18∶0))、花生酸(C_(20∶0))、棕榈油酸(C_(16∶1))、油酸(C_(18∶1))、亚油酸(C_(18∶2))和亚麻酸(C_(18∶3))等七个组分.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为75.89%,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占73.83%,并测定了茶籽饼粕的化学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在其饼粕中,粗蛋白含量为16.4%,必需氨基酸齐全且含量较高。研究结果表明茶籽饼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饲料资源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茶籽饼粕 化学成分 油茶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油茶饼粕蛋白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范东斌 莫弦丰 +2 位作者 陈玉竹 秦特夫 储富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9-202,共4页
为了高效利用油茶饼粕资源,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溶剂法提取油茶饼粕中的植物蛋白。运用响应曲面实验设计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介质pH及超声功率等工艺因素对油茶饼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均为极显著(p&l... 为了高效利用油茶饼粕资源,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溶剂法提取油茶饼粕中的植物蛋白。运用响应曲面实验设计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介质pH及超声功率等工艺因素对油茶饼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均为极显著(p<0.01)。通过建立各工艺因素与蛋白提取率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确定出最优油茶饼粕蛋白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8min、提取温度48℃、介质pH10、超声功率350W,模型预测提取率为72.4%。在该条件下实验获得的油茶饼粕蛋白提取率为71.97%,与理论预测值的误差仅为0.6%,说明回归数学模型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蛋白质 超声波 响应曲面
下载PDF
茶籽粕多糖流变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焦宇知 汪艳芝 +5 位作者 朱云 徐桃 蔡云 何志勇 梁家冰 翟玮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34-137,141,共5页
以研究茶籽粕多糖溶液流变学特性为目的,以分级沉淀和去蛋白后得到的茶籽粕多糖(TSPs80)为对象,采用ARl000流变仪测定了其流变学特性及温度、剪切速率、pH、蔗糖、柠檬酸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SPs80... 以研究茶籽粕多糖溶液流变学特性为目的,以分级沉淀和去蛋白后得到的茶籽粕多糖(TSPs80)为对象,采用ARl000流变仪测定了其流变学特性及温度、剪切速率、pH、蔗糖、柠檬酸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SPs80为假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流体特征。TSPs80的粘度在相同剪切速率条件下与浓度呈正线性相关(P〈0.05);相同浓度条件下,虽然粘度低于黄原胶,但粘度变化的稳定性随剪切速率变化高于黄原胶(P〈0.05);25-70℃内,粘度保持高度稳定,而黄原胶则随温度上升粘度迅速下降;粘度随pH升高而升高,随Na+和Ca2+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蔗糖和柠檬酸能显著提高TSPs80粘度(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粕 多糖 粘度 流变学性质
下载PDF
油茶粕缓蚀剂的研制及其缓蚀性能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吴伟明 程明焱 +2 位作者 杜海燕 路民旭 王春梅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09-511,共3页
通过连续回流水解萃取法由油茶饼粕制得一种酸洗用缓蚀剂,研究确定了该缓蚀剂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测定自腐蚀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评价了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缓蚀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茶粕颗粒大小50~60目,水与... 通过连续回流水解萃取法由油茶饼粕制得一种酸洗用缓蚀剂,研究确定了该缓蚀剂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测定自腐蚀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评价了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缓蚀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茶粕颗粒大小50~60目,水与盐酸的体积比1:1,于脂肪提取器中加热至沸,连续水解1.5h制得缓蚀剂,适当浓缩后其有效成分中总氨基酸含量可达24.38g·L^-1。该缓蚀剂对X65碳钢在酸性介质中有较好的缓蚀性能,缓蚀效率可达81.2%,属于混合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缓蚀剂 电化学阻抗谱(EIS)
下载PDF
油茶饼粕的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邓桂兰 彭超英 卢峰 《四川食品与发酵》 CAS 2005年第3期41-44,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油茶饼粕的来源,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综合利用的途径和重要意义,综述了从茶粕中提取茶油、茶皂素,用茶粕制取酸洗缓蚀剂、活性碳及茶粕用作饲料的生产方法以及这些产品的实际用途。
关键词 油茶饼粕 化学成分 综合利用
下载PDF
加热对油茶籽油及饼粕总酚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罗凡 陈志吉 +2 位作者 蓝丽丽 杜孟浩 王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68,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热处理后,油茶籽内部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探索加工过程中油茶籽理化变化机制提供理论参考,也为油茶籽油加工工艺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热风、红外辐射和微波辐射3种方式对油茶籽加热,测定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热处理后,油茶籽内部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探索加工过程中油茶籽理化变化机制提供理论参考,也为油茶籽油加工工艺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热风、红外辐射和微波辐射3种方式对油茶籽加热,测定分析油茶籽油及饼粕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3种方式加热的油茶籽压榨后的油茶籽油中多酚及其抗氧化性变化规律相似,较低温度(热风和红外条件中90和120℃,245、420和560 W微波)加热后,油茶籽油中总酚含量变化不大,经高温(热风和红外中150℃和700 W微波)加热一段时间后,油茶籽油中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性开始升高。3种方式加热处理,多酚含量分别达26.84、94.34和84.51μg·g-1,比初始提高2.8、12.4和11.0倍;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清除率也分别达48.91%、96.29%和97.01%,比初始提高6.11,13.0和13.1倍。油茶饼粕中多酚的变化规律与茶油中相似,低温加热(热风和红外90和120℃,245、420和560 W微波)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变化不大,高温加热(热风和红外150℃,700 W微波)一段时间后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升高,加热结束时,总酚含量分别初始增加14.4%、42.5%和34.45%,ABTS·+清除率分别比初始增加27.9%、46.2%和32.1%。油茶饼粕中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在不同的红外加热温度下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但均与其多酚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加热后油茶饼粕中多酚含量升高可能是因为加热导致细胞壁水解,增加酚类溶出,或者释放结合态酚等,而ABTS·+清除率提高可能也包括加热引发的美拉德产物等其他极性(甲醇/水提取)抗氧化物质的贡献。【结论】对油茶籽高温加热可提高油茶籽油及饼粕中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性,3种加热工艺中热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微波>红外>热风,生产实践中可采用红外短时高温加热以提高茶油中的酚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油茶饼粕 加热 多酚 抗氧化性
下载PDF
茶籽粕多糖的提纯及单糖组成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焦宇知 汪艳芝 +5 位作者 朱云 徐桃 蔡云 何志勇 梁家冰 翟玮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1-55,共5页
采用水提法提取茶籽粕多糖(TSPs),分别采用40%、60%、80%和90%乙醇对TSPs进行分级沉淀,得到分级沉淀茶籽粕多糖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分别采用凝胶色谱和离子色谱测定了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的相对分子质量(RMW)和... 采用水提法提取茶籽粕多糖(TSPs),分别采用40%、60%、80%和90%乙醇对TSPs进行分级沉淀,得到分级沉淀茶籽粕多糖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分别采用凝胶色谱和离子色谱测定了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的相对分子质量(RMW)和单糖组成,并对其进行了去蛋白和氧化脱色。结果表明,TSPs40得率最高,为35.75%,TSPs80多糖含量最高,为84.42%,TSPs为杂多糖混合物,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的相对分子质量在2106D^9971D;TSPs90由阿拉伯糖、氨基半乳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6种单糖组成,而TSPs40、TSPs60、TSPs80多出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3种单糖。去蛋白和氧化脱色能显著提高多糖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粕 多糖 乙醇 单糖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
下载PDF
响应面微波辅助酶法提取油茶枯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卢忠英 姚元勇 +2 位作者 陈仕学 邢明明 谢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89-292,298,共5页
为了提高油茶枯有效利用率,利用微波辅助酶法提取油茶枯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在微波功率、酶解时间、p H、酶用量4个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45... 为了提高油茶枯有效利用率,利用微波辅助酶法提取油茶枯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在微波功率、酶解时间、p H、酶用量4个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450 W、酶用量0.7%、酶解时间2 h、p H为5.0下,油茶枯SDF得率可达15.63%,与SDF的提取理论值比较,其相对误差约为0.45%,且重复性也很好,因此该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枯 水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 微波辅助酶法
下载PDF
发酵油茶枯饼生产蛋白饲料的混合菌种的筛选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力 陈永忠 +4 位作者 彭邵锋 陈隆升 王湘南 王瑞 唐炜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57-60,共4页
以油茶枯饼为原料,筛选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的菌种为目的。通过平板点种试验,选用黑曲霉为指示菌,又根据刺激圈试验以及三角瓶发酵培养,获得油茶枯饼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佳菌种组合,油茶枯饼发酵后粗蛋白含量为16.94%,较未发酵时的10.82%提... 以油茶枯饼为原料,筛选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的菌种为目的。通过平板点种试验,选用黑曲霉为指示菌,又根据刺激圈试验以及三角瓶发酵培养,获得油茶枯饼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佳菌种组合,油茶枯饼发酵后粗蛋白含量为16.94%,较未发酵时的10.82%提高了56.56%。试验结果表明,油茶枯饼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佳菌种组合为:地衣芽孢杆菌10181︰黑曲霉︰葡萄汁酵母1445︰米曲霉=1︰1︰1︰1时为优选接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枯饼 蛋白饲料 菌种筛选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降解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浦 肖瑜 +2 位作者 刘以清 覃妍 陈菊清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5年第6期44-47,共4页
以油茶饼(粕)为原料,以茶皂素降解率为评价指标,利用铜绿假单胞菌液态发酵降解油茶饼(粕)中的茶皂素以及对发酵液中成分的研究,通过改变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摇床转速、接种量等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3d,发酵温度29... 以油茶饼(粕)为原料,以茶皂素降解率为评价指标,利用铜绿假单胞菌液态发酵降解油茶饼(粕)中的茶皂素以及对发酵液中成分的研究,通过改变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摇床转速、接种量等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3d,发酵温度29℃,摇床转速150r/min,菌悬液接种量9.0ml/(100ml),在此条件下,茶皂素的降解率达到了71.95%,并对发酵产物采用GC-MS进行了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茶皂素 铜绿假单胞菌 液态发酵 产物分析
下载PDF
油茶饼综合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陈钦 郑清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40-143,共4页
油茶饼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可进行综合利用 .研究利用它的富含皂甙成分 ,提取并配制洗发液 ;利用它的营养成分 ,配制并栽培金针菇 ,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 ,确定了皂甙提取工艺及洗发液配方 ,金针菇栽培品种及配方 .结果表明 :本产... 油茶饼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可进行综合利用 .研究利用它的富含皂甙成分 ,提取并配制洗发液 ;利用它的营养成分 ,配制并栽培金针菇 ,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 ,确定了皂甙提取工艺及洗发液配方 ,金针菇栽培品种及配方 .结果表明 :本产品洗发液配方的主要指标优于同类产品 ,金针菇单位产量与棉籽壳栽培产量相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 皂甙 洗发液 金针菇 综合利用
下载PDF
乙醇/己烷混合溶剂一次性浸提油茶枯饼 被引量:8
15
作者 钟海雁 王承南 +1 位作者 刘云 张余权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6,共4页
对 95%乙醇和己烷构成的混合溶剂的特性、茶油对混合溶剂的混溶性质及混合溶剂对油茶枯饼的浸出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95%乙醇和己烷的体积比在 7∶30~ 4∶6范围内 ,两者均可混溶。茶油对混合溶剂的混溶温度有提高的趋势 ,混合溶... 对 95%乙醇和己烷构成的混合溶剂的特性、茶油对混合溶剂的混溶性质及混合溶剂对油茶枯饼的浸出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95%乙醇和己烷的体积比在 7∶30~ 4∶6范围内 ,两者均可混溶。茶油对混合溶剂的混溶温度有提高的趋势 ,混合溶剂对茶油的最大溶解度在 1 4 0 %左右。当 95%乙醇和己烷的体积比为 5∶5,浸出温度为 58℃ ,料液比为 2∶1 ,浸出时间为 5h时 ,对残油和油茶皂素的提取较合适 ;残油和油茶皂素的得率分别为 3 6%和7 0 %。表 6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酯己烷混合溶剂 油茶枯饼 油茶皂素 茶油 表面活性剂 浸出条件
下载PDF
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徐卿 沈建福 +1 位作者 王敏 姜天甲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44,共4页
研究了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提取优化工艺,将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相结合,充分挖掘正交试验数据信息,通过仿真模拟和优化,获得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较优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3.5 h,提取温度为70℃,料... 研究了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提取优化工艺,将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相结合,充分挖掘正交试验数据信息,通过仿真模拟和优化,获得油茶籽饼多酚的乙醇较优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60%,提取时间为3.5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饼 多酚 提取工艺 BP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桔青霉降解茶皂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浦 肖瑜 +3 位作者 刘以清 覃妍 陈菊清 杨森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2-596,共5页
茶皂素是油茶饼粕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是影响油茶粕作为饲料利用的主要原因。为了得到桔青霉降解茶皂素的最佳发酵条件,对发酵前后产物进行了研究,以茶皂素(tea saponin)标准品为原料,以茶皂素降解率为指标,利用桔青霉液态发酵降解茶皂素... 茶皂素是油茶饼粕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是影响油茶粕作为饲料利用的主要原因。为了得到桔青霉降解茶皂素的最佳发酵条件,对发酵前后产物进行了研究,以茶皂素(tea saponin)标准品为原料,以茶皂素降解率为指标,利用桔青霉液态发酵降解茶皂素。通过对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摇床转速、接种量等单因素的研究,确定其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3 d,发酵温度31℃,转速150 r/min,接种量6 m L,在此条件下,茶皂素的降解率达到了36.71%,并用GC-MS对发酵前后产物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粕 茶皂素 桔青霉 液态发酵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醇法提取茶皂素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北平 全昌云 +2 位作者 黄小兵 陈远道 张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86,共3页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对醇法提取脱脂油茶籽饼中茶皂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7.0℃...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对醇法提取脱脂油茶籽饼中茶皂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7.0℃,提取时间1.5 h,液固比5∶1。最佳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15.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饼 茶皂素 提取 响应面法 乙醇
下载PDF
油茶枯饼固态发酵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钟海雁 王承南 +2 位作者 黄健屏 谢碧霞 刘云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21-25,共5页
对油茶枯饼的脱毒和发酵技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乙醇对油茶枯饼中的皂素有较高的脱除率 ,枯饼中的营养成分损失少 ;黑曲霉、毛霉和 117假丝酵母能在脱皂油茶枯饼上正常生长 ,枯饼固态发酵后 ,其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提高程... 对油茶枯饼的脱毒和发酵技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乙醇对油茶枯饼中的皂素有较高的脱除率 ,枯饼中的营养成分损失少 ;黑曲霉、毛霉和 117假丝酵母能在脱皂油茶枯饼上正常生长 ,枯饼固态发酵后 ,其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提高程度为6 6 .7%~ 99.7% ;平菇、紫木耳能在油茶枯饼中正常生长 ,而金针菇则生长不正常 ;紫木耳对枯饼中蛋白的提高程度在各食用菌中最高 ,为 74.2 %~ 110 .7% ;以毛霉、平菇和紫木耳的一次发酵产品再经 117产朊假丝酵母二次发酵 ,其粗蛋白质含量接近 2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枯饼 固态发酵 脱皂技术 饲料资源 营养成分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油茶饼粕品质研究及残油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力 陈永忠 +5 位作者 彭邵锋 王湘南 陈隆升 王瑞 杨小胡 罗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期73-76,共4页
为提高油茶饼粕的高效利用率,分析了油茶饼粕的主要化学成分,采用GC测定了残油的脂肪酸组成,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饼粕中残油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茶饼粕残油主要由81.51%油酸、7.97... 为提高油茶饼粕的高效利用率,分析了油茶饼粕的主要化学成分,采用GC测定了残油的脂肪酸组成,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饼粕中残油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茶饼粕残油主要由81.51%油酸、7.97%亚油酸和7.60%的棕榈酸组成;油茶饼粕残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浸提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5 h,料液比为1:9,残油提取率可达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提取工艺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