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3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coal-type gas and oil-type gas in source-mixed gas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Qaidam Basin 被引量:1
1
作者 Bao Yuan Wei Chongtao +2 位作者 Peng Dehua Jiang Bo Wang Chaoy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3期435-439,共5页
The current study tested the gas component and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gas samples from 6 oilgas fields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Qaidam Basin, and established a chart to quantitatively identify the mixing rati... The current study tested the gas component and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gas samples from 6 oilgas fields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Qaidam Basin, and established a chart to quantitatively identify the mixing ratio of source-mixed gas. Besides, this research quantitatively investigated the natural gas generat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organic mat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ratios of source-mixed gas exist in the 6 oil-gas fields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Qaidam Basin. Among them, Mabei has the highest mixing ratio of coal-type gas, followed by Nanbaxian, Mahai, Lenghu-4, Lenghu-3 and Lenghu-5, with the ratios of coal-type gas 91%, 87%, 83%, 66%, 55% and 36%, respectively. Lenghu-3 and Lenghu-4 oil-gas fields were mainly filled by coal-type gas earlier. For Lenghu-3, the gas was mainly generated from low matured source rocks in lower Jurassic Series of Lengxi sub-sag. For Lenghu-4, the gas was mainly generated from humus-mature source rocks in lower Jurassic Series of the northern slope of Kunteyi sub-sag. Gas in Lenghu-5 was mainly later filled oil-type gas, which was generated from high matured sapropelics in lower Jurassic Series of Kunteyi sub-sag. Earlier filled coal-type gas was the main part of Mahai, Nanbaxian and Mabei oil-gas fields. Gas source of Mahai was mainly generated from high mature humics in lower Jurassic Series of Yibei sub-sag; for Nanbaxian, the gas was mainly generated from high matured humics in middle-lower Jurassic Series of Saishiteng sub-sag; for Mabei, the gas was mainly generated from humus-mature source rocks in middle Jurassic Series of Yuqia sub-s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rce-mixed gas Quantitative identification Coal-type gas oil-type gas Northern margin of Qaidam Basin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与页岩气藏展布模式
2
作者 戴金星 董大忠 +7 位作者 倪云燕 龚德瑜 黄士鹏 洪峰 张延玲 刘全有 吴小奇 冯子齐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678,共12页
在阐述美国和中国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资源潜力和年产量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致密砂岩气藏与页岩气藏展布的研究沿革,分析页岩气藏、致密砂岩气藏展布特征及致密砂岩气成因类型。研究表明:(1)美国致密砂岩气在天然气总产量中占比由2008年的... 在阐述美国和中国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资源潜力和年产量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致密砂岩气藏与页岩气藏展布的研究沿革,分析页岩气藏、致密砂岩气藏展布特征及致密砂岩气成因类型。研究表明:(1)美国致密砂岩气在天然气总产量中占比由2008年的35%降至2023年的8%左右;美国页岩气2023年产量为8310×10^(8)m^(3),在天然气总产量中占比由2000—2008年的5%~17%升至2023年的70%以上。(2)中国致密砂岩气占天然气总产量比例由2010年的16%升至2023年的28%以上;2012年中国开始生产页岩气,2023年产量达250×10^(8)m^(3),约占天然气全国总产量的11%。(3)页岩气藏展布模式为连续型,根据页岩气藏是否有断层切割及断距与气层厚度的关系,连续型页岩气藏可分为连续式和断续式两种。(4)与以往大部分学者认为致密砂岩气藏展布模式为连续型的认识不同,致密砂岩气藏展布模式不是连续型;根据圈闭类型,致密砂岩气藏可分为岩性型、背斜型和向斜型3种。(5)中国3大克拉通盆地和埃及Obavied次盆的致密砂岩气为煤成气,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和阿曼迦巴盐盆地的致密砂岩气为油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致密砂岩气 气藏特征 连续型成藏 岩性型成藏 背斜型成藏 向斜型成藏 煤成气 油型气
下载PDF
稠油乳化黏度测量曲线与乳液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涛 伦增珉 +1 位作者 葛巧玉 许关利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4-537,共4页
稠油化学驱过程中降黏剂浓度对稠油乳化影响明显,通过测量不同浓度降黏剂的稠油乳状液黏度-时间曲线,以黏度、降黏率为指标分析了黏度曲线与乳液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降黏剂的浓度远大于临界乳化浓度时,形成稳定O/W乳状液,黏度低、... 稠油化学驱过程中降黏剂浓度对稠油乳化影响明显,通过测量不同浓度降黏剂的稠油乳状液黏度-时间曲线,以黏度、降黏率为指标分析了黏度曲线与乳液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降黏剂的浓度远大于临界乳化浓度时,形成稳定O/W乳状液,黏度低、降黏率大于95%。当降黏剂的浓度大于临界乳化浓度时,形成O/W乳状液,而后随着表面活性剂向油相的迁移,油滴聚并、分层。当降黏剂的浓度与临界乳化浓度相当时,乳状液油O/W转化为W/O,黏度大幅度提高。当降黏剂的浓度小于临界乳化浓度时,只能形成W/O乳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乳化 黏度 降黏率 乳状液类型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天然气成因及分布特征
4
作者 徐田武 张成富 +1 位作者 杨斌 张洪安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2,共7页
针对东濮凹陷高热演化程度区天然气成因复杂,天然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潜力认识不清等问题,文中利用聚类分析、生烃模拟实验等手段,对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存在油型气、煤成气及混合气3大类天然气。其... 针对东濮凹陷高热演化程度区天然气成因复杂,天然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潜力认识不清等问题,文中利用聚类分析、生烃模拟实验等手段,对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存在油型气、煤成气及混合气3大类天然气。其中:油型气包括低熟油型气(Ro介于0.5%~1.2%)、中熟油型气(Ro介于1.2%~1.6%)和高熟油型气(Ro介于1.6%~2.0%),依次分布于构造顶部、斜坡带、洼陷带;煤成气Ro介于2.0%~3.0%,包括源外高熟煤成气和源内高熟煤成气;而混合气主要分布在高热演化烃源灶的大断裂周围。通过对主力生气区分析发现,油型气和煤成气对应的烃源岩主力生气深度分别介于4000~5000,5000~7000 m,空间上具有接力特征。东濮凹陷天然气富集程度与生烃洼陷的热演化程度关系密切,中、高热演化洼陷(Ro介于1.0%~3.0%)将是渤海湾盆地和东濮凹陷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型气 煤成气 主力生气区 天然气富集 东濮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页岩油基质与裂缝流动能力实验研究
5
作者 段宏亮 谌廷姗 +4 位作者 孙敬 洪亚飞 李思辰 卢显荣 张正阳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42,351,共11页
页岩油藏具有复杂的孔隙结构和超低渗透能力,合理评价储层基质和压后不同类型裂缝流动能力对制定合理工作制度和有效开发页岩油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采用巴西劈裂方法模拟不同裂缝形态,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构建了一套评价基质和裂缝流动能... 页岩油藏具有复杂的孔隙结构和超低渗透能力,合理评价储层基质和压后不同类型裂缝流动能力对制定合理工作制度和有效开发页岩油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采用巴西劈裂方法模拟不同裂缝形态,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构建了一套评价基质和裂缝流动能力方法,并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以下简称阜二段)页岩岩心为基础开展了基质和裂缝导流能力评价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页岩储层最小流动孔隙尺度为10nm,应力条件下流动规律表现为非线性、线性两段式;影响裂缝系统导流能力因素包括裂缝类型、开度、应力大小和驱动压差等;应力越大渗透率损失越大,最高可达95%,缝网越复杂开度越大,渗透率损失越大;生产过程中需要依据裂缝发育情况、上覆岩层有效应力特征来合理控制地层流体压力与井底流压的差值,保障油井能稳定生产,压力均匀向外传播;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油井有效应力介于7~10MPa、流动压差介于10~15MPa为合理下泵时机或进行地层补能时机。研究成果对完善页岩渗流机理理论和现场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裂缝类型 流动能力 有效应力 核磁共振
下载PDF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ight sandstone gas and shale gas
6
作者 DAI Jinxing DONG Dazhong +7 位作者 NI Yunyan GONG Deyu HUANG Shipeng HONG Feng ZHANG Yanling LIU Quanyou WU Xiaoqi FENG Ziq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4期767-779,共13页
Based on an elaboration of the resource potential and annual production of tight sandstone gas and shale ga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ight sandstone gas ... Based on an elaboration of the resource potential and annual production of tight sandstone gas and shale ga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ight sandstone gas and shale gas reservoirs,and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types of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In the United States,the proportion of tight sandstone gas in the total gas production declined from 20%-35%in 2008 to about 8%in 2023,and the shale gas production was 8310×10^(8)m^(3)in 2023,about 80%of the total gas production,in contrast to the range of 5%-17%during 2000-2008.In China,the proportion of tight sandstone gas in the total gas production increased from 16%in 2010 to 28%or higher in 2023.China began to produce shale gas in 2012,with the production reaching 250×10^(8)m^(3)in 2023,about 11%of the total gas production of the country.The distribution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is continuous.According to the fault presence,fault displacement and gas layer thickness,the continuous shale gas reservoir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continuity and intermittency.Most previous studies believed that both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 and shale gas reservoirs are continuous,but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 is not continuous.According to the trap types,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 can be divided into lithologic,anticlinal,and synclinal reservoirs.The tight sandstone gas is coal-derived in typical basins in China and Egypt,but oil-type gas in typical basi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m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gas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continuous accumulation lithologic accumulation anticlinal accumulation synclinal accumulation coal-derived gas oil-type gas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少井高产地质工程一体化做法与关键技术
7
作者 杨敏 鲍典 +3 位作者 焦保雷 张娟 罗发强 罗攀登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7,共13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埋藏深度为7300~9000m,脆性地层破碎形成的缝洞型储层沿高陡走滑断裂带发育,断裂破碎带内部非均质性极强,且流体性质差异大。面对这类超深复杂的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高效成井面临世界级挑战,单井费用高,效益开发难度...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埋藏深度为7300~9000m,脆性地层破碎形成的缝洞型储层沿高陡走滑断裂带发育,断裂破碎带内部非均质性极强,且流体性质差异大。面对这类超深复杂的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高效成井面临世界级挑战,单井费用高,效益开发难度大,没有现成的经验、技术可借鉴。顺北油气田以项目管理为抓手,建立了独有的“五有五提升”地质工程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形成了“少井高产”七要素关键技术。近几年,少井高产地质工程一体化实现了质的飞跃,落实了4号、8号断裂带2个亿吨级资源阵地,新增石油探明储量为1.53×10^(8)t、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620×10^(8)m^(3),4号断裂带共部署井位20口,两年建成了130×10^(4)t油当量产能阵地。与2016年开发动用的1号断裂带相比,高产井成功率提升了35%、单井产能提升了316%、单井发现探明储量提升了55%,实现了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其经验对其他同类型油藏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气田 断控缝洞型油气藏 地质工程一体化 少井高产
下载PDF
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储层岩石力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8
作者 高和群 高玉巧 +1 位作者 何希鹏 聂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2-515,共14页
为查明苏北盆地页岩油储层可压性特征及压后孔、缝变化规律,以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阜二段)为研究对象,对岩石力学特征、压裂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用计算机高分辨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多尺度CT扫描)对岩样进行三维重构,获取孔、缝结构参... 为查明苏北盆地页岩油储层可压性特征及压后孔、缝变化规律,以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阜二段)为研究对象,对岩石力学特征、压裂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用计算机高分辨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多尺度CT扫描)对岩样进行三维重构,获取孔、缝结构参数;开展地层围压下三轴力学实验,获取岩石力学参数;将压裂后的岩样按相同位置和方向再次进行多尺度CT扫描,获取压裂后三维孔、缝结构图像。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将本区页岩划分为3种类型。①1型页岩,为破裂曲线波浪下降,压后形成复杂网状缝页岩。②2型页岩,为破裂曲线类型多样,具波浪下降和垂直下降形状,压后缝网较发育的页岩。③3型页岩,为破裂曲线垂直下降,破裂后整体较完整,压后多形成纵向劈裂缝、缝网不发育的页岩。这3种类型页岩压后孔隙变化特征是:1型和2型页岩直径10~50μm孔隙占比减少,直径50~100μm孔隙增多,直径300μm以上孔隙孔容贡献增大;3型页岩压裂前、后孔径分布及孔容贡献变化不明显。研究表明,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具有正相关关系,与泊松比具有V型曲线关系;碳酸盐和黏土矿物含量是控制本区页岩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石英和有机碳含量为次要因素。孔隙度及纹层发育特征是页岩储层可压性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应力 CT扫描 岩石力学参数 应力-应变曲线 储层类型 页岩油 古近系 苏北盆地
下载PDF
中西非裂谷系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
9
作者 窦立荣 史忠生 +1 位作者 庞文珠 马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于地震、钻井、烃源岩测试分析等资料,对中西非裂谷系主要盆地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未来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中非裂谷系发育下白垩统湖相优质烃源岩,西非裂谷系发育上白垩统陆源海相优质烃源岩,两类烃源岩为中西... 基于地震、钻井、烃源岩测试分析等资料,对中西非裂谷系主要盆地富油凹陷石油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未来油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中非裂谷系发育下白垩统湖相优质烃源岩,西非裂谷系发育上白垩统陆源海相优质烃源岩,两类烃源岩为中西非裂谷系油气富集提供了物质基础。中西非裂谷系发育包括基岩在内的多套储集层,并存在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3套区域盖层。晚中生代以来,受中非剪切带右旋走滑作用等地球动力学因素的影响,中西非裂谷系不同方向的盆地在裂谷作用期次、区域盖层发育层段、圈闭类型及成藏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北东—南西向盆地主要保存了早白垩世一期裂谷层序,区域盖层位于下白垩统裂陷期地层内,形成反转背斜、花状构造及基岩潜山等圈闭类型,发育“源储一体、源内成藏”及“源上储下、源下成藏”两种成藏模式;北西—南东向盆地具有多期裂谷叠置特征,发育上白垩统和古近系区域盖层,形成披覆背斜、断背斜、反向断块等圈闭类型,以“源下储上、源上成藏”为主要成藏模式。多期叠置裂谷盆地的源内成藏组合、强反转盆地的源内岩性油藏及页岩油是中西非裂谷系盆地未来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区域盖层 圈闭类型 成藏模式 富油凹陷 中非剪切带 中西非裂谷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来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华 魏鑫 +4 位作者 欧阳冠宇 刘景东 陈蕾 刘海青 孟祥雨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具有多洼、多层系供烃的特征。为了揭示其复杂的油气来源,开展色谱-质谱等地化测试,分析原油地化特征,将原油分为3类,并确定每类原油的来源。结果表明:(1)Ⅰ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西构造带沙三段储层中,原油中C27...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具有多洼、多层系供烃的特征。为了揭示其复杂的油气来源,开展色谱-质谱等地化测试,分析原油地化特征,将原油分为3类,并确定每类原油的来源。结果表明:(1)Ⅰ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西构造带沙三段储层中,原油中C27与C29规则甾烷相对含量接近,孕甾烷参数((孕甾烷+升孕甾烷)/规则甾烷)和甾烷异构化参数(C29甾烷20S/(20R+20S)、C29甾烷ββ/(αα+ββ))较高,具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共同输入特征,原油成熟度高,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2)Ⅱ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西构造带东二段储层中,原油中C29规则甾烷含量具明显优势,孕甾烷参数和甾烷异构化参数均低,原油母质中高等植物具有明显优势,原油成熟度整体偏低,来源于沙一段—东三段烃源岩;(3)Ⅲ类原油主要分布于东构造带东三段和西构造带东一段和明化镇组储层中,原油中C29规则甾烷具有一定优势,孕甾烷参数较低,甾烷异构化参数较高,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原油成熟度较高,为3套烃源岩的混合来源;(4)原油4-/1-MDBT和Ts/Tm指数具有沿断层向浅部层系减小的趋势,且原油甲基菲换算的镜质体反射率与下覆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一致,表明研究区原油具有原地供烃的特点。本研究成果为研究区的浅层精细勘探及深层勘探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南堡凹陷 2号构造带 原油类型 地化特征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原地供烃
下载PDF
陆相中高成熟页岩油“组分流动”条件及其在提高页岩油产量中的作用
11
作者 赵文智 卞从胜 +8 位作者 李永新 刘伟 秦冰 蒲秀刚 江建林 刘诗局 关铭 董劲 申玉坦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0-730,共11页
基于中国陆相页岩油区重点试采井的生产曲线、生产制度、烃产物数量和产出烃构成随时间的变化等资料,开展页岩油精细馏分切割和页岩油组成变化对宏观流动性影响的试验以及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提出页岩油“组分流动”概念,并对组分流动... 基于中国陆相页岩油区重点试采井的生产曲线、生产制度、烃产物数量和产出烃构成随时间的变化等资料,开展页岩油精细馏分切割和页岩油组成变化对宏观流动性影响的试验以及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提出页岩油“组分流动”概念,并对组分流动的形成机理与条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在地下页岩微纳米孔隙中,轻烃、中质烃和重烃会按相似相溶原理发生混相,使重烃等难流动组分以分子聚集体方式“悬浮”在轻烃和中质烃溶剂中,从而显著降低其黏度并增加流动性和流动量;(2)小分子芳烃是组分流动发生的载体,气态烃和轻烃含量越高,越利于抑制胶质和沥青等重组分形成尺寸更大的聚集体,并增加其塑性变形能力,组分流动效果越好;(3)较高的地层温度可降低蜡质等重烃组分黏度,提高其流动性;(4)保存条件、地层能量和生产制度对控制轻烃组分含量、流出速度和形成稳定的“组分流动”都有重要作用,是页岩油多组分烃形成最优配伍和最大流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地下页岩油“组分流动”概念的提出对于提高页岩油单井产量和累计采出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 纯页岩型页岩油 中高成熟页岩油 微纳米孔隙 多组分烃 组分流动 相似相溶 分子聚集体
下载PDF
燃料型炼厂压降汽柴油产品比例措施分析
12
作者 高健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5期55-59,共5页
介绍了某单系列“燃料型”炼厂为适应市场发展变化,压减汽柴油产量的措施。除降低原油加工量及汽柴油生产装置负荷外,主要结合装置构成特点,采取调整柴油装置悬摆组分、开发中间组分产品、提高柴油回炼量等措施压减柴油产量其间要统筹... 介绍了某单系列“燃料型”炼厂为适应市场发展变化,压减汽柴油产量的措施。除降低原油加工量及汽柴油生产装置负荷外,主要结合装置构成特点,采取调整柴油装置悬摆组分、开发中间组分产品、提高柴油回炼量等措施压减柴油产量其间要统筹考虑对下游装置及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控制汽油装置负荷、低控汽油蒸气压、转产混合二甲苯及降低外购调合组分用量等措施达到压减汽油产量的目的,同时要结合价格体系统筹考虑外购汽油调合组分及外销石脑油的增量。燃料型炼厂汽柴油收率高,要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短期内在可优化产品结构上下功夫,长期来看仍要向炼化一体化或化工型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型 汽柴油 压减 LTAG 产品结构
下载PDF
油相对水相泡沫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
13
作者 白凡 燕永利 +2 位作者 刘江波 严阿勇 贺炳成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0-639,共10页
油水混相泡沫在日用化妆品、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关于油水混相泡沫的报道多集中在探究表面活性剂、温度、pH、矿化度等外界因素对油水混相泡沫的稳定性的影响,对于油相种类和油相含量对水相泡沫的形成和稳... 油水混相泡沫在日用化妆品、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关于油水混相泡沫的报道多集中在探究表面活性剂、温度、pH、矿化度等外界因素对油水混相泡沫的稳定性的影响,对于油相种类和油相含量对水相泡沫的形成和稳定性影响机制缺乏系统研究。文章通过改变油相种类、油水体积比进行发泡实验,最后通过分析各泡沫体积、泡沫排液半衰期、泡沫的衰变速率、泡沫的微观粒径、油相的表面张力和油水界面张力来探究油相对水相泡沫的形成和稳定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随着油相碳链长度的增加水相泡沫的起泡性能下降;同时随着油相的表面张力增大,泡沫稳定性提高;油水体积比对水相泡沫的形成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低油水体积比时,泡沫壁之间排列紧密,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泡沫,且由于泡沫之间相互挤压,使其微观结构形貌杂乱无规则;随着油水体积比的升高泡沫粒径整体上变小,且大小变得越来越均匀,泡沫结构变得更加致密,使得泡沫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混相泡沫 油相种类 油相含量 形成 稳定性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7段页岩型页岩油源储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奎 陈晓平 +4 位作者 杨晋玉 张宝娟 李超 丁强 王楠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80,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发育一套以富有机质泥页岩为主夹砂质沉积的烃源岩层系,其中长7段源内夹层型页岩油已取得勘探突破并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但页岩型页岩油前期研究相对较少,是否具有勘探开发前景还不够明确。为此,以长7段烃...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发育一套以富有机质泥页岩为主夹砂质沉积的烃源岩层系,其中长7段源内夹层型页岩油已取得勘探突破并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但页岩型页岩油前期研究相对较少,是否具有勘探开发前景还不够明确。为此,以长7段烃源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岩心分析化验、测井资料解释的烃源岩源储特征评价和矿场开发试验,用以评价胡尖山地区长7段页岩型页岩油勘探前景。长7段岩心测试分析表明,页岩主要发育粒间孔、晶间孔及有机质孔,常见层理缝及有机质收缩缝,游离态轻质油主要赋存于粒间孔及页理缝;运用多溶剂连续分步抽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长7段页岩中游离态轻质油比例可达到54.3%。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长7段页岩平均TOC为14.03%、平均生烃潜量为57.73mg/g,为优质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平均R_(o)为1.08%、平均T_(max)为450℃;岩石热解可动烃含量达到4.34mg/g,表明页岩型页岩油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研究区长7段页岩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含量高、岩石可压裂性好,盆地内直井试油试采表明页岩含油性较好,利用岩石热解法估算该地区页岩型页岩油可动烃资源量为4.1×10^(8)t,综合认为研究区页岩具有水平井体积压裂提产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胡尖山地区 长7段 页岩型页岩油 源储特征 勘探前景
下载PDF
基于BRDF可见光偏振成像技术的海面溢油油种识别研究
15
作者 刘双 马毅 +3 位作者 李英超 姜宗辰 杜凯 王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4,共14页
海上溢油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判断溢油种类,为溢油事故处置提供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利用BRDF多角度测量装置和可见光偏振相机对不同油种和清洁海水进行观测,基于可见光偏振特征筛选出最佳观测Stokes参量和对应观测几何,构建了清洁... 海上溢油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判断溢油种类,为溢油事故处置提供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利用BRDF多角度测量装置和可见光偏振相机对不同油种和清洁海水进行观测,基于可见光偏振特征筛选出最佳观测Stokes参量和对应观测几何,构建了清洁海水和不同油种数据集,并建立了基于BRDF偏振特征的DBN溢油油种识别模型。研究发现,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相对方位角–60°、0°、–30°组合时油种识别效果较好,光源天顶角和相机观测角二者在接近±50°时识别效果较好;多次重复实验显示,海水、原油、重油、汽油、柴油、棕榈油的最优识别率分别为90%、86.27%、84%、80.44%、82.08%和82%;基于可见光偏振特征所建立的油种识别模型,对于海面溢油种类区分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种识别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偏振 观测几何 偏振度
下载PDF
深地、深海油气藏储量评估中针对不确定性的可靠技术选择与应用
16
作者 何晨毓 肖玉茹 +1 位作者 黄学斌 刘丽琼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4,共9页
对于新领域和复杂类型油气藏,储量评估关键参数的确定意义重大,也是勘探开发的难点和重点,建立可靠技术开展储量评估是目前国际主流做法,但国内强调勘探开发主体技术却少有关于储量评估可靠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国内石油公司不断在近万米... 对于新领域和复杂类型油气藏,储量评估关键参数的确定意义重大,也是勘探开发的难点和重点,建立可靠技术开展储量评估是目前国际主流做法,但国内强调勘探开发主体技术却少有关于储量评估可靠技术的研究。近年来国内石油公司不断在近万米深层和水深超过500m海域取得重大油气突破,在勘探评价阶段发现的超深层大型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和深海油气藏储量评估面临资料有限、投资约束和井控程度低等问题,如何选择或建立可靠技术开展储量评估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从可靠技术的定义和适用性出发,重点针对深海和深地油气藏勘探投资大、不能大面积部署探井,以及深地和深海油气藏储量评估过程中的复杂性、特殊性及不确定性,开展可靠技术在储量评估关键参数选取中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研究,通过典型案例解剖认为,深海油气藏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直接烃指标(DHI)和压力系统法等可靠技术可识别油气藏的油水界面,4个区块验证成功率高达92%,应用该技术降低了勘探评价阶段的投资及开发风险。深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利用地震敏感属性分析技术确定含油气边界和含油气面积,该技术通过钻井放空漏失、测井解释结果和生产动态等证实储层预测的可靠性较高,地震储层预测与实钻吻合率达84%,从而使储量评估结果更加接近油藏实际,确保了少井情况下储量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同时也推动了可靠技术在储量评估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技术 深海油气藏 深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 储量评估
下载PDF
南海北部气烟囱成因及其与油气及水合物运聚成藏关系
17
作者 何家雄 关进安 +1 位作者 王梦荷 苏丕波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及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与勘查评价中,地球物理资料尤其是二维/三维地震剖面上常见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且与油气藏及天然气水合物藏密切相关的地震反射模糊带等地震地质异常体,即“气烟囱”或“流体底辟”或“...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及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与勘查评价中,地球物理资料尤其是二维/三维地震剖面上常见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且与油气藏及天然气水合物藏密切相关的地震反射模糊带等地震地质异常体,即“气烟囱”或“流体底辟”或“含气陷阱”。本文拟重点研究“气烟囱”成因及其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运聚成藏的关系。油气勘探实践表明,气烟囱往往与油气藏尤其是天然气水合物藏伴生,且油气及水合物多处于其上覆或两侧位置附近。通过大量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实践、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及油气地球化学分析等,充分证实了气烟囱与其上覆或两侧附近的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藏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研究表明,气烟囱作为连接和沟通烃源/气源供给系统与油气藏及水合物藏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油气(水合物)勘探中判识追踪油气藏及水合物藏成因、确定其烃源/气源供给系统活动特征的重要依据和指示。因此,深入分析研究气烟囱系统成因及类型,不仅能够追踪探索和判识确定油气及水合物成因,阐明其运聚成藏规律及控制因素,而且能够指导油气及水合物勘探部署与综合评价工作。同时,通过油气及水合物成因的地球化学分析,亦可判识确定其气烟囱成因及其对油气和水合物运聚成藏的控制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烟囱 气源构成 气源类型 油气及水合物 运聚特征
下载PDF
胶囊式储油柜胶囊破损成因分析与预防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俊然 武汉 许昌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6期75-78,共4页
变压器储油柜的结构有多种,其中部分变压器采用的是胶囊式储油柜,经过多年使用后暴露出其胶囊易破损,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分析这类变压器各种不同状态下胶囊的工作情况,再结合某水利发电厂主变压器的储油柜胶囊检查,探究储油柜胶囊破... 变压器储油柜的结构有多种,其中部分变压器采用的是胶囊式储油柜,经过多年使用后暴露出其胶囊易破损,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分析这类变压器各种不同状态下胶囊的工作情况,再结合某水利发电厂主变压器的储油柜胶囊检查,探究储油柜胶囊破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胶囊与连杆轴的接触中有较大的压力或拉力。为此应减少胶囊与连杆轴的接触,并避免二者间产生较大的压力或拉扯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胶囊式储油柜 胶囊破损
下载PDF
中国海油溢油处置能力的建设现状及挑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杨 宋燕 +3 位作者 郭鸿飞 张洪涛 吴亮 尹建国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7期161-164,共4页
中国海油高度重视海上油气生产安全,为了有效应对海上溢油事故,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海上溢油应急体系,随着中国海油勘探开发的规模逐渐增大,海上油气开发生产方式及油气种类日益增多,特殊区域溢油特殊种类原油泄漏处置... 中国海油高度重视海上油气生产安全,为了有效应对海上溢油事故,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海上溢油应急体系,随着中国海油勘探开发的规模逐渐增大,海上油气开发生产方式及油气种类日益增多,特殊区域溢油特殊种类原油泄漏处置方法与一般溢油事故有所不同。文章结合中国海油海上油气开发前沿和中国海油现有海上溢油处置能力建设现状,探讨特殊环境特殊种类原油溢油事故的特点及处置难点,并与现有溢油处置能力对比,分析两者差距,以期为中国海油海上溢油事故处置能力建设提供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应急能力建设 特殊区域溢油 特殊种类原油泄漏 溢油事故处置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的齿轮油选型评价
20
作者 许少凡 贺石中 +3 位作者 陶辉 杨涛 李秋秋 杨智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78,共7页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的安全用油问题,根据风电设备运行特点以及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故障,考虑齿轮油基本理化指标、抗污染性能以及极压抗磨性能3个维度,选择9个具体指标,构建涵盖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方案层的层次分析(AHP)结构...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的安全用油问题,根据风电设备运行特点以及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故障,考虑齿轮油基本理化指标、抗污染性能以及极压抗磨性能3个维度,选择9个具体指标,构建涵盖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方案层的层次分析(AHP)结构的评价体系;引入熵权法(EWM)的客观赋权,改进综合权重的计算方法,并应用于某风电齿轮箱OEM的油品选型方案中,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对风电齿轮油选型结果的量化,有利于快速评价油品性能相关指标,改善了对多油品选择决策过程中主观因素引发的偏差。该方法可为风电齿轮箱油品选择决策提供参考,并可用于其他行业的油品选型决策中,对油品选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齿轮油 选型评价 层次分析 熵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