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Teleconnection Pattern 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khotsk High and the Northward Progress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in East Asian Summer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亚非 FujiyaoshiYASUSHI KatoKURANOSHI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37-244,共8页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tropical high in the West Pacific and the Okhotsk high in summer, and explains why the subtropical high cannot progress northward when the Okhotsk high is active. Th...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tropical high in the West Pacific and the Okhotsk high in summer, and explains why the subtropical high cannot progress northward when the Okhotsk high is active.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A teleconnection pattern, namely,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dipole between the index of the Okhotsk high and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 (Z500), over East Asia, tends to occur in summer. (2) The teleconne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ve train propagation from the Okhotsk Sea via Japan to the subtropical regions when the Okhotsk high is developing. (3) The wave train propag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khotsk high can generate a large cyclonic anomaly over the sea east of Japan, even in late summer. The cyclonic anoma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eakening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The anomalous southern posi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in the summer of 1998 is partly due to this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khotsk high subtropical high Rossby wave
下载PDF
Effect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off the East Coast of Japan on Development of the Okhotsk High 被引量:7
2
作者 魏东 王亚非 董敏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7年第2期234-244,共11页
The study examined effect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SSTAs) off the east coast of Japan on the blocking high over the Okhotsk Sea in June by diagnostic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Firstly, based o... The study examined effect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SSTAs) off the east coast of Japan on the blocking high over the Okhotsk Sea in June by diagnostic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Firstly, based on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s, the Okhotsk high index (OKHI) for June from 1951 to 2000 i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OKHI has obvious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xiations, and there are 9 yr of high OKHI and 8 yr of low OKHI in 50 yr. Secondly, by using the OKH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khotsk high and the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anomaly i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 pattern of geopotential height anomaly crossing Eurasia in the mid-high latitudes and the "+-" pattern of geopotential height anomaly from high to low latitudes over East Asia are in favor of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Okhotsk hi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KHI and the SSTA over the North Pacific is investigated in early summer by using correlation and composite analysis. We found that when the blocking circulation over the Okhotsk Sea occurs, there is an obvious negative SSTA off the east coast of Japan in early summer. We simulated the effects of the negative SSTA of east coast of Japan on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y over East Asia through the control and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using NCAR CAM3 model in order to confirm our analysis results. 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negative SSTA off the east coast of Japan results in the significant positive 40 gpm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anomaly over the Okhotsk Sea and the negative anomalies off the east coast of Japan which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khotsk high in Ju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khotsk high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夏季东北冷涡与副高、鄂海阻高的遥相关关系 被引量:22
3
作者 梁红 王元 郭正强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3-796,共4页
利用1958—1997年每年的6月、7月和8月,共120个月NCAR/NCEP再分析月平均500 hPa位势高度格点资料,在全球范围内用一点相关法计算了东北冷涡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之间的遥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夏季,东北冷涡与鄂海... 利用1958—1997年每年的6月、7月和8月,共120个月NCAR/NCEP再分析月平均500 hPa位势高度格点资料,在全球范围内用一点相关法计算了东北冷涡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之间的遥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夏季,东北冷涡与鄂海阻高之间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是互为生消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鄂海阻高之间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是互相制约的;东北冷涡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虽然也有负相关关系,但显著性不是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副热带高压 鄂海阻高 遥相关
下载PDF
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变化特征的气候意义 被引量:30
4
作者 沈学顺 木本昌秀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7,共9页
研究了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年际变化及其相联系的环流场特征,发现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年际变化呈现为大陆尺度的南北跷跷板式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当中高纬度地表气温为正距平时,副热带地区则为负距平,反之亦然。这种空间分布型代表了... 研究了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年际变化及其相联系的环流场特征,发现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年际变化呈现为大陆尺度的南北跷跷板式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当中高纬度地表气温为正距平时,副热带地区则为负距平,反之亦然。这种空间分布型代表了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表气温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变化与前期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同期的NAO无关。同时,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异常存在着明显的从冬到夏的持续性。与东亚初夏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表明,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变化通过影响鄂霍次克高压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初夏梅雨的变化。当春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表气温为正距平时,鄂霍次克高压偏强,初夏梅雨较活跃,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 地表气温 北大西洋涛动 鄂霍次克高压 梅雨
下载PDF
初夏东亚环流对厄尔尼诺的两种响应过程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亚非 李琰 丁一汇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9,共11页
利用NCEP/NCAR提供的月平均850、500 hPa位势高度场和风矢量场资料及NOAA气候诊断中心的海温扩展重建资料,同时利用NCEP的CAM3.0模式对厄尔尼诺气候效应进行了分析。外强迫为赤道东太平洋的异常海温,从9月积分至次年6月,对此进行了模拟... 利用NCEP/NCAR提供的月平均850、500 hPa位势高度场和风矢量场资料及NOAA气候诊断中心的海温扩展重建资料,同时利用NCEP的CAM3.0模式对厄尔尼诺气候效应进行了分析。外强迫为赤道东太平洋的异常海温,从9月积分至次年6月,对此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冬季厄尔尼诺达到强盛后对次年东亚初夏的环流有明显的影响,表现在低层菲律宾附近反气旋环流的增强和中高纬度OKJ类波列(主要为鄂霍次克海—日本东部—日期变更线以西副热带高压北部的波列)的活跃,而后者更容易被模拟,这两种环流方面的影响都能在资料中检测出来。当这两种异常环流的发展被模拟出来时,长江以南地区的多雨状态也能够被模拟,表明厄尔尼诺发生后,其对夏季风的发生、发展有滞后作用,从而加强向中国南方的水汽输送,但至6月由于OKJ波列的发展使波活动通量在北太平洋中西部产生大面积强烈散射使副热带高压偏南,因而又抑制了夏季风的进一步向北推进,从而只停留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这可能是致使降水南多北少的原因之一;(2)中国南方降水多寡受到鄂霍次克海高压及菲律宾反气旋的共同影响,两者任何一方加强时南方降水增多,反之亦然。近年来受鄂霍次克海高压的影响更为突出,鄂霍次克海高压、南北方降水、厄尔尼诺事件以及菲律宾反气旋都存在相近似但又各自不同的年代际变化规律,其共同影响与中国南涝北旱的年代际降水格局变化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菲律宾反气旋 鄂霍次克海高压 波列
下载PDF
日本东部附近海域海温异常对鄂霍次克海高压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魏东 王亚非 董敏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8-526,共9页
通过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初夏日本东部附近海域负的海温异常对6月鄂霍次克海地区阻塞高压的影响。首先,利用1951—2000年6月份的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资料计算了历年6月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指数,并分析了它的变化规律。其次,对阻... 通过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初夏日本东部附近海域负的海温异常对6月鄂霍次克海地区阻塞高压的影响。首先,利用1951—2000年6月份的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资料计算了历年6月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指数,并分析了它的变化规律。其次,对阻塞高压年和非阻塞高压年的500hPa位势高度及其异常进行合成和相关分析表明,阻塞高压年,鄂霍次克海地区存在明显的正高度异常,贝加尔湖附近为负高度异常,乌拉尔山附近为正异常,欧亚中高纬度地区纬向呈“+-+”型;日本东部为负高度异常,东亚呈偶极型。这种高度异常形势为鄂霍次克海阻塞形势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对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指数与同期北太平洋海温的分析结果表明,当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活跃时,日本东部附近海域为明显的负海温异常。此外,对1998年6月的典型个例的分析也发现,当年强盛的阻塞形势维持时,日本东部附近存在强大的负海温异常。最后,设计假想的负海温异常试验,利用NCAR CAM3模式模拟了日本东部附近海域负的海温异常对初夏欧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地区5和6月加入较大负的海温异常后6月份鄂霍次克海地区500hPa会产生最大超过4dagpm的正位势高度异常并经检验显著,这种正的高度异常显然对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形成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霍次克海高压 海温异常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高温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流型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英华 李艳 +2 位作者 李德帅 尚可政 郑凤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9-483,共15页
利用1961-2008年中国751个地面观测站气温资料插值而成的CN05格点资料,首先分析了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高温日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整体夏季极端高温日数有显著增多趋势,以东北、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南沿海增多趋势最明显,而江淮黄淮... 利用1961-2008年中国751个地面观测站气温资料插值而成的CN05格点资料,首先分析了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高温日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整体夏季极端高温日数有显著增多趋势,以东北、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南沿海增多趋势最明显,而江淮黄淮地区增多趋势最不明显甚至出现减少趋势。极端高温日数年际波动周期以2.5~3.0年为主,江淮地区以5年为主。对极端高温日数进行EOF分解的结果表明,第1典型场主要表现了极端高温日数的线性变化趋势,第2、3典型场分别表现为江淮和东北、华南和华北极端高温日数的两种南北"偶极型"分布特征。合成分析表明,第2典型场正"偶极型"对应江淮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正异常和东北高度负异常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偏北偏强,负"偶极型"则相反;第3典型场正"偶极型"对应华南500 hPa位势高度正异常和华北高度负异常以及西太平洋副高偏南偏强,负"偶极型"则相反。偏相关分析表明,鄂霍次克海阻高与东北和东南沿海极端高温日数正相关显著,与黄淮部分地区呈显著负相关;副高脊线与华北和东北极端高温日数呈显著正相关;副高强度与东南沿海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日数 线性趋势 EOF分解 偶极型 鄂霍次克海阻高 西太平洋副高
下载PDF
夏季鄂海阻高活动天数的年际变化及其前期征兆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旭 刘刚 +1 位作者 廉毅 尚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4-230,共7页
利用1951~2009年NCEP/NCAR高度场月平均资料、全球海表温度月平均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东北地区24站逐月温度资料、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东阻)活动天数等数据,采用相关和奇异值分解分析(SVD)方法,分析夏季(6~8月)东阻活动天数的年际... 利用1951~2009年NCEP/NCAR高度场月平均资料、全球海表温度月平均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东北地区24站逐月温度资料、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东阻)活动天数等数据,采用相关和奇异值分解分析(SVD)方法,分析夏季(6~8月)东阻活动天数的年际变化及其前期征兆,结果表明:夏季东阻活动天数年际变化阶段性明显,21世纪以来不仅处于强盛后期明显下降趋势阶段,而且年际变率显著增大;夏季东阻活动天数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及东部的温度呈显著负相关;春季至夏季赤道东太平洋(NINO3区)SSTA(特别是1977~2009年)呈El Ni?o位相是夏季东阻活动的最重要强迫源,当赤道东太平洋为El Ni?o状态,以及阿拉伯海与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为暖海温时,夏季东阻活动天数偏多;与夏季同期大西洋海温的SVD1模态表明,当大西洋海温SSTA整体上处于冷(暖)位相分布时,东阻活动天数偏少(多);夏季东阻活动天数与春季NPO和极涡面积指数相关存在着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51~1976年,夏季东阻活动天数仅与春季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亚洲极涡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1977~2009年,不仅与春季极涡面积指数呈正相关信号消失,而且,1951~2009年与春季NPO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信号,在此期间也迅速减弱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海阻高 海温 夏季东北温度 前期征兆
下载PDF
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特征及其与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菲 赵春雨 +1 位作者 林蓉 晁华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6期174-178,共5页
利用1961—2013年4—5月辽宁省52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对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961—2013年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 利用1961—2013年4—5月辽宁省52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对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961—2013年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出现日期为4月17日至5月3日,平均出现日期为4月22日,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出现的平均日期自东南向西北依次推后。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是影响辽宁省春播期第一场透雨出现日期的主要环流系统,受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阻挡,冷空气在贝加尔湖附近堆积,在对流层低层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激发了辽宁省北部地区的一个气旋式环流,水汽从孟加拉湾地区经中国中东部地区输送至辽宁地区,为辽宁地区春播期第一场透雨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雨 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 贝加尔湖 气旋
下载PDF
瞬变波活动与江淮地区夏季旱涝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董丽娜 郭品文 李晓峰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0-476,共7页
利用1951—2000年中国160站逐月降水量资料划分了江淮地区夏季旱涝年。通过对旱涝年500 hPa高度距平场的合成分析发现:多雨年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稳定维持,少雨年鄂霍茨克海附近的高压脊减弱。为了了解江淮地区旱涝年500 hPa中高纬环流... 利用1951—2000年中国160站逐月降水量资料划分了江淮地区夏季旱涝年。通过对旱涝年500 hPa高度距平场的合成分析发现:多雨年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稳定维持,少雨年鄂霍茨克海附近的高压脊减弱。为了了解江淮地区旱涝年500 hPa中高纬环流形势异常的原因,计算了E lias-sen-Palm通量,结果表明多雨年瞬变波对平均气流的强迫作用使经、纬向风异常分布有利于鄂霍茨克海阻塞形势的维持,冷空气向南输送增强,江淮地区降水偏多;少雨年瞬变波对平均气流的强迫作用使鄂霍茨克海高压脊减弱,冷空气向南输送减弱,江淮地区降水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旱涝 瞬变波活动 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
下载PDF
中高纬大气ISO对夏季鄂海阻高形成和维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双艳 李天明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5,共12页
运用1979—2015年的逐日NCEP-DOE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夏季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简称“鄂海阻高”)与中高纬大气季节内振荡(简称“ISO”)之间的可能联系。研究发现,ISO扰动与夏季鄂海阻高在关键区(130°~160°E,60°~75°N... 运用1979—2015年的逐日NCEP-DOE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夏季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简称“鄂海阻高”)与中高纬大气季节内振荡(简称“ISO”)之间的可能联系。研究发现,ISO扰动与夏季鄂海阻高在关键区(130°~160°E,60°~75°N)有最好的耦合关系,且关键区位势高度表现出显著的10~30 d的振荡周期。超前滞后合成分析表明,与鄂海阻高相联系的ISO扰动具有明显的向西传播的特征。波活动通量分析结果显示,波能量在中高纬140°W附近累积,因此西传的ISO扰动可能源自中高纬140°W附近。对位势倾向方程的诊断结果显示,动力作用对关键区位势高度的时间变化起主要作用。进一步运用尺度分析表明,在夏季鄂海阻高发生和维持的过程中,ISO经向风引导的平均涡度平流对位势高度的时间变化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海阻高 中高纬季节内振荡 波活动通量 位势倾向诊断
下载PDF
高低空急流耦合对内蒙古东部持续性暴雨的触发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常煜 张平安 +1 位作者 王洪丽 于春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3期211-217,共7页
为了研究内蒙古东部地区暴雨特征,防范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2011年7月24日—28日内蒙古东部地区持续4天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在鄂霍茨... 为了研究内蒙古东部地区暴雨特征,防范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2011年7月24日—28日内蒙古东部地区持续4天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在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坝阻挡华北低槽东移形成的稳定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伴随副热带西风锋区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共同产生的;(2)200 hPa高空急流与850 hPa偏南低空急流的长时间维持和稳定配置产生的耦合作用,为内蒙古东部地区持续暴雨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触发了暴雨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华北低槽 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坝 高低空急流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一次鄂霍次克海阻高影响下的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13
作者 郑洪玉 王慧清 +3 位作者 王晓光 刘娜 李红艳 白明 《内蒙古气象》 2013年第4期9-11,46,共4页
2011年7月24日—8月4日呼伦贝尔市出现了一次鄂霍次克海阻高影响下的降水天气过程,此次降水过程历时之久为历史罕见。文章通过分析降水过程天气尺度大环流背景影响下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活动,结合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涡度等物理... 2011年7月24日—8月4日呼伦贝尔市出现了一次鄂霍次克海阻高影响下的降水天气过程,此次降水过程历时之久为历史罕见。文章通过分析降水过程天气尺度大环流背景影响下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活动,结合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涡度等物理量场的分布,发现受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阻挡,高空槽稳定摆动且发展为低涡,为暴雨的反复出现提供了极有利的天气尺度环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霍次克海阻高 中小尺度 环流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