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ai Psychiatric Nurses’ 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the Professional Role When Caring for Older People Displaying Depressive Symptoms 被引量:1
1
作者 Duangkaew Kleebthong Sukjai Chareonsuk Lisbeth Kristiansen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8年第1期45-59,共15页
Purpos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ai psychiatric nurses’ 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their professional role when caring for older people whom displayed symptoms of clinical depression.?Methods:?A q... Purpos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ai psychiatric nurses’ 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their professional role when caring for older people whom displayed symptoms of clinical depression.?Methods:?A qualitative descriptive research design was used. Thirteen psychiatric nurses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mental health and psychiatric nursing at a rural district hospital were purposively included.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in-depth,?face to face interviews and analyzed using qualitative latent content analysis.?Results:?All participants were female, and the mean age was 43 years, and the mean experience of caring for mentally ill patients was 8.3 years. The psychiatric nurses’ experi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their professional role were mirrored in the following themes:?1) managing a central role in the care of the patients;?2) conflicting interests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needs of caregiving and other requests;and?3) being compassionate beyond the profession.?Conclusion: The psychiatric nurses were challenged by the complexity of the caregiving situations and the partner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caring for older people with depression. Professionally, the psychiatric nurs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ve care and managerial work. They underwent stres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takeholders, but they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holistic patient care.?Health service authorities may use these results to develop plans for psychiatric nurses in managing a central role and in advocating for holistic care to mi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takeholders to enhance quality of caring for older?individuals with de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VE Disorder Nurses older people Professional Role Thailand
下载PDF
地区医疗资源配置与老年人焦虑和抑郁风险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吴政宇 尚占斌 王德文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4年第5期481-484,495,共5页
目的 探究地区医疗资源配置与我国老年人群焦虑和抑郁风险的关系。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LHLS)的微观数据和201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的宏观数据,选取23个地区60岁及以上研究样本共12 450例,使用Logit模型分析医疗资源配置... 目的 探究地区医疗资源配置与我国老年人群焦虑和抑郁风险的关系。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调查(CLHLS)的微观数据和2018年度《中国统计年鉴》的宏观数据,选取23个地区60岁及以上研究样本共12 450例,使用Logit模型分析医疗资源配置与老年人焦虑及抑郁风险的关系。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慢性病等因素后,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每增加1人,老年人罹患焦虑与抑郁的风险分别降低12.5%与14.7%;地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每增加1张,老年人罹患抑郁的风险降低17.4%。此外,异质性结果表明:提高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对降低农村老年人焦虑与抑郁风险的作用明显,提高地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对降低城市老年人焦虑及抑郁风险的作用明显。结论 地区医疗资源配置与老年人罹患焦虑与抑郁的风险呈负相关。政府部门应持续提升我国各地区医疗资源配置水平,并在农村地区重点提升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在城市地区重点提升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资源配置 老年人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中国农村中老年女性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璐 宗占红 易莹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3091-3095,3111,共6页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重,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与城市女性相比,农村女性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教育水平较低、居住条件较为落后,故更易患心理疾病,但其面临的心理健康服务可及性较低...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重,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与城市女性相比,农村女性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教育水平较低、居住条件较为落后,故更易患心理疾病,但其面临的心理健康服务可及性较低。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中老年女性的抑郁发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老年女性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于2021年5—7月,提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2018年随访数据,选取其中45岁及以上的农村户籍女性为研究对象(n=6 736)。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简化版得分判定农村中老年女性的抑郁症状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村中老年女性抑郁症状发生情况的因素(包括个体特征、健康行为、社会参与及医疗健康服务利用4个维度的因素)。结果 6 736例农村中老年女性的CES-D简化版得分为(20.0±6.9)分,42.46%(2 860/6 736)有抑郁症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对自身健康满意[OR(95%CI)=0.402(0.356,0.453)]、睡眠时长≥6 h[OR(95%CI)=0.48(0.43,0.54)]、使用互联网[OR(95%CI)=0.63(0.50,0.80)]、对生活满意[OR(95%CI)=0.25(0.21,0.30)]的农村中老年女性抑郁症状发生风险较低,有躯体残疾[OR(95%CI)=1.41(1.16,1.71)]、患慢性病[OR(95%CI)=1.35(1.21,1.50)]、过去1个月利用过门诊服务[OR(95%CI)=1.25(1.09,1.43)]、过去1年利用过住院服务[OR(95%CI)=1.31(1.13,1.52)]的农村中老年女性抑郁症状发生风险率较高。结论 依据本研究结果,我国农村中老年女性抑郁状况较为严重,个体特征、健康行为、社会参与、医疗健康服务利用等方面对中国农村中老年女性抑郁的发生均有影响。建议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农村中老年女性的心理状况,特别是从健康促进与教育、医疗服务质量和信息获取的可及性等多维度进行干预和防控,以推动我国“健康乡村”及“健康老龄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精神卫生 农村人口 女性 中老年人 患病率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逍遥丸、归脾丸治疗老年期阈下抑郁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赛 许筱颖 +1 位作者 郭霞珍 肖燕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566-569,共4页
目的:初步探索逍遥丸、归脾丸对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老年期阈下抑郁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样本,通过DSM-IV、HAMD-17、CES-D以及中医辨证筛选出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老年期阈下抑郁症患者,并随机选取30例纳... 目的:初步探索逍遥丸、归脾丸对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老年期阈下抑郁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样本,通过DSM-IV、HAMD-17、CES-D以及中医辨证筛选出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老年期阈下抑郁症患者,并随机选取30例纳入空白对照组,将余下样本根据证型分类分别纳入归脾丸组和逍遥丸组,每组30例,最后观察归脾丸、逍遥丸对老年期阈下抑郁症的疗效。结果:1)12周末归脾丸组和逍遥丸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归脾丸组与逍遥丸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归脾丸、逍遥丸从干预4周末开始,才开始与同时期对照组HAMD-17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归脾丸组与逍遥丸组之间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逍遥丸和归脾丸能够治疗老年期阈下抑郁症,从第4周开始有明显疗效。2)用归脾丸、逍遥丸治疗期阈下抑郁症,能够预防老年期抑郁症,符合中医"治未病"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丸 归脾丸 老年期阈下抑郁症 治未病
下载PDF
老年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发生阶段 被引量:8
5
作者 陈传锋 李湘兰 胡珍玉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8-743,共6页
通过空间线索范式和分离的情绪Stroop范式考察了刺激呈现时间、线索呈现条件对老年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并探讨了老年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发生阶段。结果表明:(1)在空间线索任务中,当刺激呈现时间为750ms或1000ms时,老年抑郁组的返回... 通过空间线索范式和分离的情绪Stroop范式考察了刺激呈现时间、线索呈现条件对老年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并探讨了老年抑郁个体注意偏向的发生阶段。结果表明:(1)在空间线索任务中,当刺激呈现时间为750ms或1000ms时,老年抑郁组的返回抑制效应在不同情绪刺激条件下差异显著,F(2,66)=3.22,P=.046,而老年正常组则不存在返回抑制效应在情绪刺激类型上的差异(P>.05),提示老年抑郁组对不同情绪类型的刺激注意返回抑制能力不同;(2)在Stroop实验中,老年抑郁组在单中性、双中性与单悲伤面孔、中性悲伤面孔、双悲伤面孔线索类型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且当线索类型为单悲伤面孔、中性悲伤面孔、双悲伤面孔时,老年抑郁组的反应时明显长于老年正常组,F(1,41)=5.37,P=.026;F(1,41)=7.08,P=.011;F(1,41)=7.28,P=.010;提示抑郁组可能在自动化注意选择分配期存在注意偏向。研究认为,老年抑郁个体的注意偏向可能发生在注意初始分配阶段和解释阶段,且受加工深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抑郁 注意偏向 初始定向 注意转移
下载PDF
照料失能配偶对老年女性抑郁程度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忻怡 张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研究照料失能配偶对老年女性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全国数据,通过工具变量回归进行分析。结果:相比于没有照料配偶的女性,参与配偶照料的女性抑郁得分更高(P<0.01)。结论:提供长期照料会... 目的:研究照料失能配偶对老年女性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全国数据,通过工具变量回归进行分析。结果:相比于没有照料配偶的女性,参与配偶照料的女性抑郁得分更高(P<0.01)。结论:提供长期照料会增加老年女性的抑郁程度。制定老年长期照料政策时应关注女性照料者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人 配偶照料 女性 抑郁
下载PDF
高龄老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特点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费喜峰 万意 王之敏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8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整群选取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例高龄老人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回观性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术中全部患者分离粘连蛛网膜,行微血管减压术联...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整群选取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例高龄老人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回观性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术中全部患者分离粘连蛛网膜,行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切断术进行治疗15例,仅进行微血管减压术5例。结果术后症状完全消失者15例,5例明显减轻。术后面部麻木5例,伤口局部皮下积液2例,伤口脑脊液漏1例,肺部感染1例,小脑肿胀1例,听力下降者1例,病毒性疱疹4例。予以相关治疗后好转。随访5~36个月,无复发病例,面部麻木患者生活不受影响。结论应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联合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方案,充分分离蛛网膜粘连,三叉神经入脑干连接处(REZ区)充分减压,对改善患者预后起到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高龄老人 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治疗范围锂浓度对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左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8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观察治疗范围内血锂浓度对老年难治性抑郁症和非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的差异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使用碳酸锂治疗的不同年龄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60岁为界分为老年组28例和非老年组32例,治疗... 目的观察治疗范围内血锂浓度对老年难治性抑郁症和非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的差异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使用碳酸锂治疗的不同年龄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60岁为界分为老年组28例和非老年组32例,治疗过程中监测血锂浓度处于治疗范围,在入组时及治疗期开始后各阶段(2、4、6、8、10、12周)检测两组患者甲状腺系列(TSH、T3、T4)并对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组间组内比较。结果治疗各周老年组甲状腺系列TSH(t=0.21,P>0.05;t=6.80,6.48,7.88,5.81,9.13;P<0.01)、T3(t=5.77,8.60,12.20,13.92,14.09,15.01;P<0.01)、T4(t=2.24,2.07,P<0.05;t=2.96,2.79,3.94,3.08;P<0.01)与入组时比较出现快速、显著、持久的改变,非老年组呈轻度、一过性、可逆性变化;两组患者TSH、T3、T4各项指标组间各周比较存在显著差异TSH(t=0.22,P>0.05;19.74,5.09,12.00,6.07,9.51;P<0.01)、T3(t=5.00,5.05,10.90,16.24,14.51,14.50;P<0.01)、T4(t=2.73,P<0.01;0.74,P>0.05;t=3.98,3.99,3.71,3.77;P<0.01)。结论治疗范围内血锂浓度降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甲状腺功能,对老年患者的影响较非老年患者迅速、严重而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甲状腺功能 老年 难治性抑郁症 血锂浓度
下载PDF
澳门日间中心老年人抑郁状态与社会网络及日常居家活动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曾文 李卫燕 陆嘉燕 《护理学报》 2011年第17期1-3,共3页
目的描述澳门日间中心老年人的抑郁状态,并进一步分析与其社会网络及日常、居家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澳门15个老人日间中心的老年人741名;上门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老年抑郁量表、巴氏日常活动能力评估量表... 目的描述澳门日间中心老年人的抑郁状态,并进一步分析与其社会网络及日常、居家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澳门15个老人日间中心的老年人741名;上门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老年抑郁量表、巴氏日常活动能力评估量表、Lawton居家日常活动能力评估量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并将各项指标进一步作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 200名老年人(27.0%)出现抑郁状态;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状态与社会网络(r=-0.315,P<0.01)、日常活动能力(r=-0.219,P<0.01)及居家活动能力(r=-0.246,P<0.01)呈负相关。结论澳门日间中心老年人的抑郁状态不仅与日常活动能力和居家活动能力有关,与其社会网络亦有关;加强社交及日常、居家活动能力有助于改善澳门老年人的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澳门 抑郁 社会网络 日常活动能力 居家活动能力 相关性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伴发抑郁的用药分析及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秀秀 陈秋燃 +1 位作者 李冰 张四喜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287-291,共5页
目的对老年住院患者伴发抑郁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及合理性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0月老年住院患者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医嘱7434条,合计病例数757例,对其使用药物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75... 目的对老年住院患者伴发抑郁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及合理性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0月老年住院患者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医嘱7434条,合计病例数757例,对其使用药物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757例老年患者中男309例,女448例。躯体疾病排名前2名的是冠心病和脑卒中,有患者同时患有2种或3种疾病的情况。应用抗抑郁药排名前5依次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圣约翰草提取物、米氮平、盐酸舍曲林和西酞普兰。87.71%的老年患者为单一用抗抑郁药,联合用药频率最高的组合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去甲肾上腺素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s),经典代表药舍曲林和米氮平的联合。对757例患者处方中抗抑郁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显示有用法用量、遴选药品、联合用药处方不适宜情况,共90例。结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老年住院患者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的用药情况和现行趋势一致,以新型抗抑郁药为主,主要采用单一用药方式,尝试联合用药方式为患者减轻抗抑郁药不良反应的同时,也能增加抗抑郁药的疗效。少量抗抑郁药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应注意提高用药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住院患者 抑郁药 用药分析 合理性评价
下载PDF
如皋衰老队列中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侯卓然 王久存 王笑峰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1-295,共5页
目的在中国人群中探究老年人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纳入如皋衰老队列中认知和抑郁数据完整的1 526名老年参与者,收集其人口学数据。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15测评抑郁症状,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 目的在中国人群中探究老年人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纳入如皋衰老队列中认知和抑郁数据完整的1 526名老年参与者,收集其人口学数据。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15测评抑郁症状,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用线性回归对GDS-15评分与MMSE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受教育程度将入组人群进一步分为文盲组、小学组和中学组,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总体和不同教育程度患者抑郁症状对认知功能受损的OR值及其95%CI。以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自报健康状况作为协变量,对各模型进行校正。结果在原始模型中,GDS-15评分与MMSE评分显著相关(β=-0.67,P<0.001),抑郁症状越重,认知能力越差;在校正各协变量以后,差异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更高(OR=2.20,95%CI为1.67~2.93,P<0.001)。进一步按照受教育程度分组进行分析发现,文盲组(OR=2.22, 95%CI为1.45~3.48,P<0.001)和小学组(OR=1.83, 95%CI为1.08~3.07,P=0.024)中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更高。在校正各协变量后,以上结果仍保持一致。结论抑郁症状显著增加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可能有助于预防和减缓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抑郁症状 老年人
下载PDF
广州中老年人婚姻状况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及性别差异研究
12
作者 柴智浩 张维森 +6 位作者 罗娇玲 朱峰 朱彤 靳雅丽 潘静 卢映君 江朝强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9-603,共5页
目的探讨广州中老年人婚姻状况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为防控中老年抑郁症状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选取GBCS第3期基线招募的9714名≥50岁广州居民为研究对象,问卷收集一般人口特征、社会经济... 目的探讨广州中老年人婚姻状况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为防控中老年抑郁症状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选取GBCS第3期基线招募的9714名≥50岁广州居民为研究对象,问卷收集一般人口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自评健康和抑郁症状等。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有抑郁症状者1406名,患病率为1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已婚组相比,单身组(OR=1.31,95%CI:1.12~1.53)患抑郁症状的风险增加31%,主要表现在分居或离异组(OR=1.81,95%CI:1.21~2.72)和丧偶组(OR=1.26,95%CI:1.07~1.49)。性别和婚姻状况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交互项(婚姻状况×性别)的OR=1.61(95%CI:1.06~2.47),P<0.05]。按性别分层后,仅在男性中发现婚姻状况与抑郁症状相关,与男性已婚组相比,男性单身组(OR=2.46,95%CI:1.65~3.66)患抑郁症状的风险增加146%,其中分居或离异组(OR=5.63,95%CI:2.17~14.64)和丧偶组(OR=2.03,95%CI:1.28~3.23)分别增加463%和103%。结论婚姻状况与抑郁症状有关,广州中老年分居或离异或丧偶的单身男性患抑郁症状的风险增加,有必要对该人群加以重点关注,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状况 抑郁症状 性别 中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