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革命文学”论争中鲁迅的“转变”问题
1
作者 王锡荣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2,共8页
历来对于鲁迅在“革命文学”论争中究竟是“转变”还是“发展”,莫衷一是。对此两种观点的表述加以分析考察,可以发现,各有其理由,而又各有其偏颇。以外在表现观之,似是跳跃,而从内在逻辑观之,则有其一贯性。故从总体上看,是发展而非转... 历来对于鲁迅在“革命文学”论争中究竟是“转变”还是“发展”,莫衷一是。对此两种观点的表述加以分析考察,可以发现,各有其理由,而又各有其偏颇。以外在表现观之,似是跳跃,而从内在逻辑观之,则有其一贯性。故从总体上看,是发展而非转变,但发展中有扬弃,有厘清以至“飞跃”,故仍有“转变”,但并非“方向转换”。从鲁迅个人来看,还是一种出于自身发展逻辑的必然,再加上时代条件的变迁所给予的机遇,使他迅速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者,其间没有发生方向性的转换或本质性的改变,更没有政治态度与立场的改变,考虑到“转变”一词在当时具有一种特殊含义,故用“发展”说更为合理和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转变 革命文学
下载PDF
驰骋在革命美术与诗歌之间——新四军文艺战士芦芒的跨界创作
2
作者 孙晓东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4-79,共6页
芦芒是新四军中为数不多的进行跨界创作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他穿行于美术与诗歌领域,用手中的刻刀和笔创作出了大量的木刻版画和诗歌作品,配合和服务当时的宣传文化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他通过创作中审美主体的互换,实现了诗歌与美术彼... 芦芒是新四军中为数不多的进行跨界创作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他穿行于美术与诗歌领域,用手中的刻刀和笔创作出了大量的木刻版画和诗歌作品,配合和服务当时的宣传文化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他通过创作中审美主体的互换,实现了诗歌与美术彼此互为动能及在审美与主题意识等方面的交互借鉴,使战地文艺实践其文艺普及任务时具有巨大的优势。它们的主题内容,甚至革命化、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也因此与20世纪30年代木刻艺术运动以及其后延安时期开始的文艺工具论有着内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芒 文学革命 美术革命 战地文艺
下载PDF
春秋时期鲁公室公族作家群体与世族文学考论
3
作者 罗姝 《晋阳学刊》 2024年第2期115-122,共8页
在春秋时期政治生态逐渐完成由“王权”政治向“霸权(君权)”政治、“族权”政治、“庶人”政治渐次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就公族作家群体的构成成分而言,“孝族”“桓族”皆为春秋前期逐渐形成的早期世族,至春秋中期开始,“桓族”不仅在政... 在春秋时期政治生态逐渐完成由“王权”政治向“霸权(君权)”政治、“族权”政治、“庶人”政治渐次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就公族作家群体的构成成分而言,“孝族”“桓族”皆为春秋前期逐渐形成的早期世族,至春秋中期开始,“桓族”不仅在政治上逐渐开始专权,而且在文学创作方面成果亦非常突出,而“孝族”“庄族”“文族”及其他公族不仅在政治上被边缘化,在文学创作方面则亦渐次淡出;就公族作家群体的创作动机而言,完成了从维护公室为基本宗旨向认为公室“天禄不再”的转变,进而认可“三桓”专权;就其创作话语而言,以“礼”“德”“孝”为中心话语,彰显出“周礼尽在鲁矣”的文化氛围;就其理论体系建构而言,提出了“鬼道”“人道”之别说、“二德”说、“三德”说、“六德”说、“七德”说、“飨义以昭德”说、“吉德”“凶德”之别说、“男”“女”之别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说;就散文体类而言,以“议”体、“对”体为主,兼及“上书”体、“讼辞”体、“载书”体等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鲁公室 公族作家 世族文学 演变进程 基本特征
下载PDF
从民族觉醒到主体自由——鲁迅与波兰文艺界跨越时空的对话
4
作者 李怡楠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8,共10页
20世纪初,鲁迅从以波兰为代表的“弱小民族”文学中求索救国之道,激荡救国之声,开启波兰文学在中国译介之滥觞;并启迪书写灵感,汲取艺术手法,创作出批判封建社会黑暗迂腐和描摹底层民众悲苦生活的一众经典作品。20世纪50年代至今,波兰... 20世纪初,鲁迅从以波兰为代表的“弱小民族”文学中求索救国之道,激荡救国之声,开启波兰文学在中国译介之滥觞;并启迪书写灵感,汲取艺术手法,创作出批判封建社会黑暗迂腐和描摹底层民众悲苦生活的一众经典作品。20世纪50年代至今,波兰文坛虽历经动荡,然而鲁迅作品在波译介未曾中断,构成波译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波兰戏剧界对鲁迅作品创造性地跨文化阐释,表达对主体性的现代追求,在广阔的当代艺术天地发掘出鲁迅作品人本主义精神的更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波兰文学 文学译介 跨文化阐释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作家自我形象的建构——以20世纪中国小说译本的作者序言为例
5
作者 叶李 谢越(译) 《长江学术》 2024年第2期95-108,共14页
文学作品的作者序言为探索作者的自我形象建构以及作者-读者之间的协调提供了独特的阐释空间。如何理解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对之应抱有怎样的期待,如何认识其中的限制性,从小说译本及其面向新读者群提供的新序言出发进行探... 文学作品的作者序言为探索作者的自我形象建构以及作者-读者之间的协调提供了独特的阐释空间。如何理解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对之应抱有怎样的期待,如何认识其中的限制性,从小说译本及其面向新读者群提供的新序言出发进行探究,不啻为另一有价值的视角。当前,有关世界文学的争论主要围绕接受和传播问题展开,相较于注目小说作者或文本生产过程,现在的讨论偏向关注读者和阅读语境。本研究通过分析作者形象的变化,探讨作者如何在这个充满争议的、经历重构的全球场域中自觉地尝试定位自身,如何有意地进行自我人格形象的建构以面对新定义的世界读者群。现代中国有影响力的三位作家鲁迅、巴金和余华为自己小说译本所做的序言不少,他们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参与了全球文学读者群与全球文学市场观念的形成,并在这样的互动和文化协商中获得各自的位置。分析他们撰写的作者序言,可以探寻贯穿20世纪的作者形象塑造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序言 世界文学 鲁迅 巴金 余华
下载PDF
珍稀孤本稿本《汪弢庐先生手集小儿方药》评介
6
作者 王居义 郭锦晨 王鹏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278-280,F0003,共4页
清代“江南大儒”汪宗沂著有《汪弢庐先生手集小儿方药》一卷,为清代新安未刊珍稀孤本稿本文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载。全书共论中医儿科病症50余种,载方90余首,引用文献30余种,辑逸仲景方论15条。汪氏尊崇两汉晋唐医学,倡导在儿科... 清代“江南大儒”汪宗沂著有《汪弢庐先生手集小儿方药》一卷,为清代新安未刊珍稀孤本稿本文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载。全书共论中医儿科病症50余种,载方90余首,引用文献30余种,辑逸仲景方论15条。汪氏尊崇两汉晋唐医学,倡导在儿科学中运用六经辨证,立论公允持平,无寒热偏性,善用晋唐古方,重视儿科脉诊。该书是一部精简实用、崇尚古方、特色鲜明的中医儿科学专著。本文从作者与成书缘由、版本、主要内容与构成、引用文献、学术特点,对全书进行系统考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宗沂 孤本 稿本 汪弢庐先生手集小儿方药 学术思想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异国留学体验对文学思想的影响——以夏目漱石和鲁迅为例
7
作者 朱翔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2期10-14,共5页
夏目漱石和鲁迅分别是日本和中国的著名文学大家,他们在两国近代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夏目漱石从小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阅读过大量中国的“汉文学”作品。鲁迅有过日本留学的经历,对夏目漱石更是赞赏有加。在英留学的夏日... 夏目漱石和鲁迅分别是日本和中国的著名文学大家,他们在两国近代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夏目漱石从小就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阅读过大量中国的“汉文学”作品。鲁迅有过日本留学的经历,对夏目漱石更是赞赏有加。在英留学的夏日漱石意识到从“个人主义”立场的“自我本位”。而在日留学的鲁迅意识到的是以文学为武器,唤醒沉睡的国民。但无论是夏目漱石还是鲁迅,在留学期间考虑的都是国家与人民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二者的留学经历又有了相似之处。该论文对比近代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与近代中国文学家鲁迅的异国留学体验:夏目漱石的研究从英文学转为汉文学,鲁迅弃医从文。同时,该文通过分析二者精神世界的异同,浅谈二者异国体验及其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目漱石 鲁迅 异国体验 汉文学 弃医从文 中日交流
下载PDF
鲁迅及其作品在东南亚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8
作者 马钰清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梳理了近20年学界对于东南亚鲁迅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鲁迅及其作品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和对东南亚尤其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影响。提出对鲁迅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影响研究,应重视作为“文化符号”的鲁迅、作为“文学创作导师”... 梳理了近20年学界对于东南亚鲁迅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鲁迅及其作品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和对东南亚尤其是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影响。提出对鲁迅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影响研究,应重视作为“文化符号”的鲁迅、作为“文学创作导师”的鲁迅、“去边缘化”的鲁迅三个切入点,同时,研究应保持跨学科意识,并结合东南亚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理论阐释,推动东南亚鲁迅研究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东南亚鲁迅 海外华文文学
下载PDF
隐喻、意象与疗愈:陆游诗疾病书写的心史意义与自疗意识
9
作者 朱子良 《励耘学刊》 2024年第1期45-60,M0004,M0005,共18页
超越于病理意义,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还具备心理学、文化学等价值,可视作其心灵史自述。他常借疾病的“隐喻”揭示自己具体的生活困境与生命忧思,表达对某些不容于世的性格特质的自我价值判断,以及自己长期遭谗的忧畏与压抑状态。陆诗的... 超越于病理意义,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还具备心理学、文化学等价值,可视作其心灵史自述。他常借疾病的“隐喻”揭示自己具体的生活困境与生命忧思,表达对某些不容于世的性格特质的自我价值判断,以及自己长期遭谗的忧畏与压抑状态。陆诗的疾病意象如“病骥”“病马”表面上贴合其罢黜境况,内里却隐指“不平则鸣”的抗争精神;“病相如”意象关联“壮志未酬”等传统意涵,也带有贫乏、自闭等自我写照的特点;“病维摩”意象则含有超越现实与关怀苍生的双重内涵。在长期抗疾体验中,陆游极其重视创作、阅读、吟诵等“文学疗愈”功能,这些方法不仅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也为观照某些现代医学理论提供了古典“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疾病书写 隐喻 意象 文学疗愈
下载PDF
陆游《钗头凤》词研究综述
10
作者 叶子淇 《科教文汇》 2024年第3期185-188,共4页
陆游的词作《钗头凤》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广泛传颂为一段爱情佳话。然而,关于这首词是否真的是陆游为前妻唐氏而作,该词的主题是否另有其他所指,学界存在不同的声音。该文旨在梳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钗头凤》研究,并结合其他学科的... 陆游的词作《钗头凤》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广泛传颂为一段爱情佳话。然而,关于这首词是否真的是陆游为前妻唐氏而作,该词的主题是否另有其他所指,学界存在不同的声音。该文旨在梳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钗头凤》研究,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为以后的研究者描绘出《钗头凤》研究的基本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钗头凤 唐琬 文献 综述
下载PDF
A General Analysis of Lu Xun’s Short Stories
11
作者 GUO Yu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9年第8期321-328,共8页
Father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Lu Xun,is the first writer to use the vernacular to write fiction.In his short stories,he exposes the crimes of feudalism and describes the plight of the peasants,who have been econ... Father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Lu Xun,is the first writer to use the vernacular to write fiction.In his short stories,he exposes the crimes of feudalism and describes the plight of the peasants,who have been economically exploited and spiritually enslaved.He also depicts the fate of the intellectuals who struggle in the intense social contradictions.His fiction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Lu Xun has created almost all the new forms for Chinese new literature,and enjoys the most prominent status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development in the 20th century.His writings reflect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the literary reform sinc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 Xun’s short STORIE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ME structure style ACHIEVEMENTS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Wu Zi Jin Si Lu by Wang You in Huizhou on Ly Dynasty in North Korea
12
作者 CHENG Shuilong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2年第2期91-99,共9页
Wang You’s thoughts on the compilation of Wu Zi Jin Si Lu reflect the thoughts of the scholars who took Zhu Xi as their mentor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Wang You combined four scholars in the Northern... Wang You’s thoughts on the compilation of Wu Zi Jin Si Lu reflect the thoughts of the scholars who took Zhu Xi as their mentor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Wang You combined four scholars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Zhou Dunyi,Zhang Zai,Cheng Yi,and Cheng Hao)and Zhu Xi into a whole,so that readers could grasp their thoughts as a whole.This also enabled the scholars of the time to access to the sages.His books were widely circulated in East Asia and were well received by Ly Dynasty,North Korea,with many copies printed.Inspired by Wang You’s compiling ideas,Ly Dynasty scholars in North Korea have compiled new documents reflecting the local Xing-li of learning,such as Li Duzhong’s Li Zi Jin Si Lu and Song Bingxuan’s Jin Si Xu Lu.The Huizhou scholars,represented by Wang You,spared no effort to construct the Jin Si Lu document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o explain the essence of Jin Si Lu.It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Neo-Confucianism in East 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ng You Wu Zi Jin Si lu Neo-Confucianism literature construction Ly Dynasty Korea
下载PDF
怀柔“蛮”“夷”:岭南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建构策略
13
作者 朱崇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4-160,共7页
颇有历史的岭南现代文学和相对新颖的大湾区文学概念高度交叉,激活前者的内在活力对于后者的丰富与深化不无裨益。从现代性建构角度思考,宏观理路其实就是策略上既要立足本土又要放眼世界,同时面向上必须认真兼顾历时性、空间维度以及... 颇有历史的岭南现代文学和相对新颖的大湾区文学概念高度交叉,激活前者的内在活力对于后者的丰富与深化不无裨益。从现代性建构角度思考,宏观理路其实就是策略上既要立足本土又要放眼世界,同时面向上必须认真兼顾历时性、空间维度以及可能的内涵和外延融合创制。经由提倡“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文化巨匠鲁迅个案,我们可以还原并探讨岭南文化的有关文化特质及扬长补短策略,而重点强调的是紧靠丰富雄厚的中华性。著名作家黄谷柳个案返观了岭南(含中国香港)自身“蛮”的发展与进路,其长篇小说《虾球传》中的粤方言+现代汉语的操作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也当然关涉了独特的文化关怀。新加坡作家、学者苗秀个案的文学实践成为岭南文学可能丰富与强大的一种维度——师“夷”长技,添加了另类的视阈与对策——放眼域外,思考“蛮”如何开疆拓土乃至漂洋海外,如何灵根自植,化“夷”为友为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现代文学 鲁迅 黄谷柳 苗秀 粤语文学
下载PDF
隔空参与:鲁迅与苏俄文艺论战
14
作者 李春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4,共9页
20世纪20年代,在对苏俄文艺论战的关注和参与中,鲁迅更多地站在了以普列汉诺夫理论为思想源头的“同路人”文学一边。鲁迅对苏俄文学理论和作品的大量翻译,客观呈现了他对苏俄文学的价值取向,而在对论争文献的翻译和对苏俄文学丛书的编... 20世纪20年代,在对苏俄文艺论战的关注和参与中,鲁迅更多地站在了以普列汉诺夫理论为思想源头的“同路人”文学一边。鲁迅对苏俄文学理论和作品的大量翻译,客观呈现了他对苏俄文学的价值取向,而在对论争文献的翻译和对苏俄文学丛书的编选中,则表现出参与论战的主体性。他对苏俄“同路人”文学的亲和,表明他本人即有“同路人”的思想内蕴,这成为他参与苏俄文艺论战的必然性。鲁迅的“立人思想”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的强调,与马克思主义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普列汉诺夫 苏俄文艺论战 “同路人”文学
下载PDF
作为生产者的写手--论网络文学生产的基本法则与深层动因
15
作者 赵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2,190,共11页
网络文学生产的基本法则是快与量,即网络写手日更不辍,越写越长,唐家三少即是典型代表。他每小时写八千多字,写作速度非常惊人。与之相对应,传统文学生产则追求慢与质,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便是一个著名案例。为了完成这部百万字的“... 网络文学生产的基本法则是快与量,即网络写手日更不辍,越写越长,唐家三少即是典型代表。他每小时写八千多字,写作速度非常惊人。与之相对应,传统文学生产则追求慢与质,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便是一个著名案例。为了完成这部百万字的“巨著”,他先是经过三年左右读书、翻报纸、让生活重新到位的精心准备,然后又用三年时间艰苦写作,甚至为此付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网络写手惊人的生产性,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写作时可以信马由缰,同时电子书写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更深层的动因则是经济利益,因为只有写得长,粉丝的粘附度才会高,订阅量才会大。而高粘附度与大订阅量又直接提升了网站的流量,流量一上去,某个写手或某部作品才会被资本投以青眼。而由于资本渴望加速,所以网络文学的生产、流通、传输、消费也就全部处于高速运转之中,成了阿多诺所说的杀婴行动:用新产品扫荡市场,再把新产品逼进坟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写手 网络文学生产 唐家三少 路遥 资本 加速
下载PDF
“树人”到“树理”——略谈鲁迅与赵树理的比较
16
作者 黄乔生 《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4-60,共7页
将鲁迅(周树人)与赵树理的乡土文学成就置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中考察,文章对鲁迅和赵树理进行影响和比较的研究,凸显了从鲁迅到赵树理的现实主义发展脉络以及这一文学传统的意义;同时指出,中国文学的乡土书写乃至现今提倡的乡... 将鲁迅(周树人)与赵树理的乡土文学成就置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中考察,文章对鲁迅和赵树理进行影响和比较的研究,凸显了从鲁迅到赵树理的现实主义发展脉络以及这一文学传统的意义;同时指出,中国文学的乡土书写乃至现今提倡的乡村振兴文学需要汲取历史经验,鲁迅和赵树理开创的乡土文学传统应成为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赵树理 乡土文学 计划文学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鲁迅文学奖:文学评奖架构上的新坐标
17
作者 范国英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85-91,共7页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框架下的全国性文学奖项,鲁迅文学奖在当代文学场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评奖历程中具有坐标意义。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评价机制,鲁迅文学奖对新时期的文学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也为当代作家的身... 作为中国作家协会框架下的全国性文学奖项,鲁迅文学奖在当代文学场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评奖历程中具有坐标意义。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评价机制,鲁迅文学奖对新时期的文学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也为当代作家的身份建构和社会认同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其评奖标准、评奖机制和评奖策略也会受到该奖项在时代语境和文学场域中之地位的规约和限制。考察鲁迅文学奖对新时期文学环境营造和当代作家身份建构的作用和影响,以期对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文学评奖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作协 鲁迅文学奖 文学评奖 文学场
下载PDF
鲁迅、赵树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进程
18
作者 耿传明 《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1-65,共5页
鲁迅和赵树理分别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领军人物,但二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都扮演了克里斯玛的形象。鲁迅是创世性的文化英雄,使得陷入困境的文化重新恢复了活力和创造性;赵树理是道德恒守者,弥合了传统美德和现代美德之间的... 鲁迅和赵树理分别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领军人物,但二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都扮演了克里斯玛的形象。鲁迅是创世性的文化英雄,使得陷入困境的文化重新恢复了活力和创造性;赵树理是道德恒守者,弥合了传统美德和现代美德之间的罅隙。这种差异是源自于二人写作重心的差异,鲁迅坚持作者重心型写作,赵树理则恪守读者重心型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赵树理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性
下载PDF
略论袁昶对陆游的评价和接受——兼谈日记对接受史研究的启发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46,241,共11页
晚清诗人袁昶的稿本日记中,有很多对陆游及其诗歌的评价。从中可以看出袁昶对陆游的接受侧重于人品修养与身体养生方面,但他对于陆游诗歌也很熟悉,并能化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袁昶稿本日记中的相关记载,可以部分改变晚清为陆游接受低谷之... 晚清诗人袁昶的稿本日记中,有很多对陆游及其诗歌的评价。从中可以看出袁昶对陆游的接受侧重于人品修养与身体养生方面,但他对于陆游诗歌也很熟悉,并能化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袁昶稿本日记中的相关记载,可以部分改变晚清为陆游接受低谷之论,并对如何做接受史研究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袁昶 评价 接受 《袁昶日记全编》
下载PDF
山东地区非遗鲁绣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敏 类延东 +2 位作者 郭增革 姜兆辉 宋金英 《山东纺织科技》 2023年第5期39-43,共5页
通过文献调研法与数据分析法梳理归纳中国知网中“鲁绣”相关文献,分别从研究数据、研究视角解析鲁绣发展面临的困境,基于“山东手造”活态传承理念对其创新发展进行反思,提出合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鲁绣 文献分析 研究概况 创新发展 对策与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