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Based Methodology for Crash Prediction on Single-Lane Rural Highways
1
作者 Márcia Macedo Emilia Kohlman Rabbani +2 位作者 Maria Maia Marlos Macedo Bianca Ferreira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21年第2期98-121,共24页
Due to the need to update the current guidelines for highway design to focus on safety, this study sought to build an accident prediction model using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for single-lane rural highway... Due to the need to update the current guidelines for highway design to focus on safety, this study sought to build an accident prediction model using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for single-lane rural highways, with a minimum of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variables, adequate to the Brazilian reality, and improve accident prediction for places with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A database was created to associate the accident records with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highway and to fill in the gaps left by the absence of geometric highway plans through geometric reconstitution or semi-automatic extraction of highways using satellite images. The 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 method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model, assuming negative distribution of the binomial error for the count of observed accidents. The accident frequency and annual average daily traffic (AADT) were analyzed, along with the spatial and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215 km of federal single-lane rural highways between 2007 and 2016. The GEE procedure was applied to two models having three variations of distinct homogeneous segmentation, two based on segments and one based on the kernel density estimator.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constant traffic, two more variations of the models using AADT as an offset variable were considered. The predominant correlation structure in the models was the exchangeable. The principal contributing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collisions were the radius of the horizontal curve, the grade, segment length, and the AADT. The study produced clear indicators for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roadways that influenc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rural hig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S GEE single-lane Rural Highways GIS Crash Prediction
下载PDF
高速路况下智能网联汽车单车道自动驾驶控制及仿真研究
2
作者 赵有金 姜武华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14,共5页
为有效避免高速路况车辆因人为误操作导致的交通事故,提出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控制模型。在PATH差距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道路信息,提出了改进的车间距模型。采用预瞄曲率跟随模型,对高速路况下智能网联汽车单车道自动驾驶实施控制... 为有效避免高速路况车辆因人为误操作导致的交通事故,提出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控制模型。在PATH差距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道路信息,提出了改进的车间距模型。采用预瞄曲率跟随模型,对高速路况下智能网联汽车单车道自动驾驶实施控制,并通过PreScan和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根据车距自适应确定车距增益实现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协同,车队可以在14 s的时间内达到预定车速,同时车速波动在1.2%以内,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间距模型 预瞄曲率跟随 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 高速单车道
下载PDF
露天煤矿端帮单车道运输设计研究
3
作者 徐长友 刘永杰 赵立春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为了最大限度回采露天煤矿端帮边坡压覆资源,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端帮超前内排技术基本原理,应用SLOPE/W软件分析双车道改单车道运输设计对端帮整体边坡和局部边坡影响,分阶段、岩性研究了单车道循环运输条件下露天煤矿端帮最优边坡形态... 为了最大限度回采露天煤矿端帮边坡压覆资源,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端帮超前内排技术基本原理,应用SLOPE/W软件分析双车道改单车道运输设计对端帮整体边坡和局部边坡影响,分阶段、岩性研究了单车道循环运输条件下露天煤矿端帮最优边坡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合理优化单车道循环运输位置,在保证端帮整体和局部边坡稳定情况下,能够显著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在不超初步设计情况下,与原研究设计相比,通过优化端帮边坡设计,在实行单车道循环运输基础上,可提高端帮整体边坡角4°,提高端帮局部边坡角5°,可多采出煤炭资源300.4万t;与端帮边坡上双车道运输平盘相比,基于不同阶段端帮边坡单车道设计,可创造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车道循环 运输平盘宽度 刚体极限平衡理论 端帮边坡设计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基于Stanley单点预瞄的LKA融合控制算法研究
4
作者 邝士奇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9期43-49,共7页
为解决在弯道干扰下车道保持辅助(LKA)系统跟踪精度低、行驶稳定性差的问题,文章针对装备LKA系统的车辆进行操纵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基于单点预瞄最优曲率模型和Stanley算法预瞄模型的目标转角模块,并通过控制转角权重模型允许对... 为解决在弯道干扰下车道保持辅助(LKA)系统跟踪精度低、行驶稳定性差的问题,文章针对装备LKA系统的车辆进行操纵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基于单点预瞄最优曲率模型和Stanley算法预瞄模型的目标转角模块,并通过控制转角权重模型允许对各个预瞄模型计算出的转角进行加权组合。通过其余控制模块的协同工作,确保了目标转角模块可以提供准确且适宜的转角指导,帮助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心,应对各种驾驶路况,实现最佳的转向响应。文章通过MATLAB/Simulink和TruckSim搭建了LKA系统的车辆仿真平台,通过设置不同的驾驶工况,研究不同车速、不同道路线型对轨迹跟踪性能的影响。联合仿真验证了算法有效性,结果显示,所设计的LKA融合控制算法模型在弯道干扰下表现出强鲁棒性、高跟踪精度和稳定性,在多种转向场景中保持了良好的性能和约束满足,确保了行车精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联合仿真 单点预瞄 Stanley算法 MATLAB/SIMULINK TruckSim
下载PDF
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单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
5
作者 方毓澄 尹道林 《重庆建筑》 2024年第4期61-65,共5页
为探究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在Ⅳ级围岩下的机械化快速施工方法,该文依托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城仔山隧道,结合隧道钻爆法开挖,采用现场工法工艺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方法,提出了针对Ⅳ2级围岩的单侧壁导坑法施工步... 为探究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在Ⅳ级围岩下的机械化快速施工方法,该文依托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城仔山隧道,结合隧道钻爆法开挖,采用现场工法工艺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方法,提出了针对Ⅳ2级围岩的单侧壁导坑法施工步序和施工工艺;针对沉降位移及应力分析了该工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化单侧壁导坑法时,左导洞弃渣回填后,沉降增加最大,增加量为50%;左导洞开挖结束后,由于中隔壁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水平收敛有所下降,但随着右导洞的开挖又大幅增加;锁脚锚杆的最大拉应力值受隧道轮廓的影响较大,最大压应力值都是先增大后趋于平缓;喷射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不断增加且位于拱顶,而随着右导洞的开挖,最大拉应力不断减小;喷射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位于上台阶拱脚,随工序持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洞八车道 机械化 单侧壁导坑法 施工工艺 施工力学
下载PDF
Pressure-impulse diagram with multiple failure modes of one-way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under blast loading using SDOF method 被引量:9
6
作者 汪维 张舵 +2 位作者 卢芳云 汤福静 王松川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510-519,共10页
Two loosely coupled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DOF) systems were used to model the flexural and direct shear responses of one-way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s subjected to explosive loading. Blast test results show that ... Two loosely coupled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SDOF) systems were used to model the flexural and direct shear responses of one-way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s subjected to explosive loading. Blast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DOF systems are accurate in predicting the failure mode of the slab under blast loads by incorpor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strain rate effect caused by rapid load application. Based on different damage criteria, pressure-impulse (P-I) diagrams of the two failure mode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SDOF systems. The effects of span length, concrete strength, and reinforcement ratio of the slab on the P-I diagram were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slab tends to fail in direct shear mode when it is of a smaller span length and tends to fail in flexure mode when it is of a larger span length.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rete strength or reinforced ratio, both the flexure and shear capacity increase. Based on numerical results, a simplified method and a semi analytical equation for deriving the P-I diagram are proposed for different failure modes and damage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load failure mode pressure impulse diagram one-way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下载PDF
地铁列车荷载下类矩形隧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明芳 杨晓晨 +1 位作者 王倩 张鹏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3-58,95,共7页
为分析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类矩形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以郑州地铁8号线郑州东站类矩形盾构段为研究背景,使用MIDAS/GTS NX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单车运行与双车交会运行两种工况下类矩形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分析,得... 为分析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类矩形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以郑州地铁8号线郑州东站类矩形盾构段为研究背景,使用MIDAS/GTS NX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单车运行与双车交会运行两种工况下类矩形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类矩形隧道在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地铁列车作用下产生的类矩形隧道结构的位移响应和应力响应均较小,隧道结构在地铁列车荷载的作用下是稳定的。地铁列车交会时最大位移发生在衬砌底部,为1.28 mm;在单车运行时,最大位移发生在衬砌行车侧右边,约为0.89 mm。在双车相向行驶时,隧道衬砌左侧的竖向应力响应大于隧道衬砌右侧,其增幅约为26.8%。因此,在地铁运营时期应多对隧道结构左侧行车线下方进行长期的变形监测,以避免在此处发生结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响应 地铁列车荷载 数值模拟 单洞双线隧道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协同换道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曼曼 陈珍萍 +1 位作者 李海峰 付保川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1-166,207,共7页
为改善频繁、不合理的换道行为,提升行车舒适感,以网联自动驾驶车辆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舒适安全的换道策略。该策略主要包括单车期望换道和多车协同换道。在传统换道激励模型的速度收益函数中引入舒适性收益,建立换道总收益优化模型,... 为改善频繁、不合理的换道行为,提升行车舒适感,以网联自动驾驶车辆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舒适安全的换道策略。该策略主要包括单车期望换道和多车协同换道。在传统换道激励模型的速度收益函数中引入舒适性收益,建立换道总收益优化模型,进行单车换道可行性判断;针对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换道决策之间可能存在冲突的问题,采用双矩阵法构建基于博弈论的多车协同换道策略;最后,在Matlab仿真环境中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换道策略在提高换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较大地改善行车舒适性,降低交通流的整体制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联自动驾驶车辆 单车期望换道 舒适性收益 协同换道 博弈论
下载PDF
基于北斗五频超宽巷组合的单历元定位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旺 张泽宇 +1 位作者 潘树国 王澄非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8-924,931,共8页
针对通信能力受限的长基线场景,提出了一种北斗五频弱电离层超宽巷定位方法,并给出了对应的减少带宽占用的参考编码模式。通过分析整系数线性组合对波长、大气延迟及测量噪声的影响,确定了选取最优组合的约束条件,并搜索得到BDS-3的长... 针对通信能力受限的长基线场景,提出了一种北斗五频弱电离层超宽巷定位方法,并给出了对应的减少带宽占用的参考编码模式。通过分析整系数线性组合对波长、大气延迟及测量噪声的影响,确定了选取最优组合的约束条件,并搜索得到BDS-3的长基线单历元定位最优超宽巷组合(0,1,3,-1,-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弱电离层窄巷组合噪声因子小的特点,提出了利用窄巷观测量平滑超宽巷观测量噪声的多历元平滑定位方法。结合上述定位方法,给出了一种减少编码带宽的差分播发策略。利用三条不同长度基线开展了实验,结果表明弱电离层超宽巷组合单历元定位精度平面优于0.25 m、高程优于0.45 m,模糊度固定率高于98.5%;平滑后的定位精度平面优于0.1 m、高程优于0.25 m,实现三维定位精度优于0.15 m所需的收敛时间均值小于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五频 超宽巷 编码策略 单历元定位
下载PDF
基于三频观测值中长基线快速动态定位方法
10
作者 蔡巍 陈明剑 苗岳旺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44,共6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的中长基线快速动态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频组合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差分(real-timekinematic,RTK)卡尔曼滤波定位方法,以位置参数和宽巷组合观测值的双差模糊度为状态向量进...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的中长基线快速动态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频组合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差分(real-timekinematic,RTK)卡尔曼滤波定位方法,以位置参数和宽巷组合观测值的双差模糊度为状态向量进行参数估计,采用最小二乘模糊度降相关平差(LAMBDA)方法搜索固定模糊度,以改正后的超宽巷组合观测值为高精度“伪距”,以宽巷组合观测值作为载波相位进行定位解算。通过香港地区和河南省境内的两组中长基线实验数据,详细分析了该方法在中长距离下的快速动态定位解算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宽巷模糊度可实现单历元固定,在静态固定率达到约100%,动态情况下固定率也可以达到约65%,达到了快速高精度定位解算的要求,平面位置精度均能实时达到厘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差分定位 整周模糊度 超宽巷组合 宽巷组合 单历元
下载PDF
煤矿井下单一巷道放顶煤综采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学亮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150-151,160,共3页
为了解决煤矿井下单一厚煤层开采时通风条件差、回采率低的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井下单一巷道放顶煤综采技术方法。先沿着煤层边界设置一条采区上山,然后再掘进出一条回采巷道,随着开采的进行在巷道顶板侧维护一条回风巷,然后控制... 为了解决煤矿井下单一厚煤层开采时通风条件差、回采率低的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井下单一巷道放顶煤综采技术方法。先沿着煤层边界设置一条采区上山,然后再掘进出一条回采巷道,随着开采的进行在巷道顶板侧维护一条回风巷,然后控制液压支架逐步推移,连续作业形成完整的综采生产系统。根据实际应用表明,新的综采技术能够将回采率提升到88.4%,极大的改善了开采时的通风条件,具有极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 单一巷道 回风巷 液压支架
下载PDF
驾驶员车道变换行为模拟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魏丽英 隽志才 田春林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7-80,共4页
在用线性跟驰理论对路段上行驶的相邻车辆之间的距离、速度和加速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模拟、对比分析多车道车头时距和单车道车头时距之间的关系来判定路段上的车道变换行为 ,得到驾驶员车道变换和路径选择的基本规律 。
关键词 跟驰理论 多车道 单车道 车头时距 车道变换 道路交通管理 模拟分析
下载PDF
农村单车道公路错车道设置参数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锋 张金喜 蓝晓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1年第5期940-944,共5页
以农村公路人和车辆安全为出发点,对错车道设置条件、长度、宽度、间距及渐变段长度和宽度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农村单车道公路车型分布、行驶车速、交通量等因素,推导出错车道设置长度、宽度、间距及渐变段长度的计算公式.以福建省某地... 以农村公路人和车辆安全为出发点,对错车道设置条件、长度、宽度、间距及渐变段长度和宽度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农村单车道公路车型分布、行驶车速、交通量等因素,推导出错车道设置长度、宽度、间距及渐变段长度的计算公式.以福建省某地区的农村公路为实例,证明提出的错车道设置参数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单车道公路 错车道 设置参数
下载PDF
基于Arena仿真的单线航道通航效率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旭刚 杨星 +2 位作者 陈蜀喆 王展 刘克中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104,118,共5页
从分析单线航道通航效率影响机理入手,选用单线航道为研究对象,以船速特征为核心要素,选用船舶通过率,通航历时比和航道通畅度等效率度量指标构建单线航道通航效率评价模型;在抽象分析单线航道船舶通航过程的基础上,利用Arena构建单线... 从分析单线航道通航效率影响机理入手,选用单线航道为研究对象,以船速特征为核心要素,选用船舶通过率,通航历时比和航道通畅度等效率度量指标构建单线航道通航效率评价模型;在抽象分析单线航道船舶通航过程的基础上,利用Arena构建单线航道船舶交通流仿真模型,并结合蒙特卡洛仿真思想,仿真探究船速特征与通航效率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研究表明:当船速均值μ> 10 kn,标准差σ<1. 0时,单线航道通航效率的变化幅度<6%,当6 kn <μ<8 kn且1. 0 <σ<1. 5时,单线航道通航效率的变化幅度> 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线航道 船速差异 通航效率 Arena仿真
下载PDF
基于HCS12单片机的智能寻迹模型车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2
15
作者 韩毅 杨天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4736-4739,共4页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HCS12单片机的智能寻迹模型车系统。采用飞思卡尔公司HCS12系列16位单片机MC9SDG128作为核心控制单元,使用CCD摄像头采集路面信息。通过对检测图像的分析和计算,自动控制舵机转向,并对直流驱动电机进行PID调速控制...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HCS12单片机的智能寻迹模型车系统。采用飞思卡尔公司HCS12系列16位单片机MC9SDG128作为核心控制单元,使用CCD摄像头采集路面信息。通过对检测图像的分析和计算,自动控制舵机转向,并对直流驱动电机进行PID调速控制,从而实现智能车快速稳定的寻黑线行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HCS12单片机 路径识别 PID控制
下载PDF
单拱四车道公路隧道地震响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小礼 罗恒 李老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14-1318,共5页
针对隧道结构往往受不同方向的地震激励,但地震激励方向很难事先确定,其最大危害方向也难以确定等问题,以天津波为激励地震波,在水平向、竖向和斜向45?激励下,计算大断面隧道的底面、顶面、墙脚和边墙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应力的分布... 针对隧道结构往往受不同方向的地震激励,但地震激励方向很难事先确定,其最大危害方向也难以确定等问题,以天津波为激励地震波,在水平向、竖向和斜向45?激励下,计算大断面隧道的底面、顶面、墙脚和边墙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应力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斜向45?激励条件下,单拱四车道公路隧道在地震波作用下,水平方向最大位移、速度、加速度响应值分别为0.25mm,1.84mm/s和15.4mm/s2,竖向最大位移、速度、加速度响应值分别为3.39mm,13.75mm/s和99mm/s2,比同烈度下其他方向的地震响应值大得多。该结果可为大断面隧道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拱四车道公路隧道 地震 衬砌响应
下载PDF
高速公路多车道分道线快速检测与重建技术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欣 黄席樾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介绍了基于单目视觉技术的高速公路多车道快速检测与重建技术,实现了高速公路的车道自动保持。采用双阈值法快速分割高速公路的白色分道线,用特征跟踪法提取分道线,根据道路视觉模型用圆锥曲线结合分道线特征点重建4条分道线。分析了根... 介绍了基于单目视觉技术的高速公路多车道快速检测与重建技术,实现了高速公路的车道自动保持。采用双阈值法快速分割高速公路的白色分道线,用特征跟踪法提取分道线,根据道路视觉模型用圆锥曲线结合分道线特征点重建4条分道线。分析了根据道路视觉模型和分道线重建来实现车道保持的基本方法。该算法已经通过VC语言实现,系统在四川省和重庆市的高速公路上以最高120 km/h的速度进行了试验,圆满地完成了多车道检测任务,实现了车道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运用工程 视觉导航 单目视觉技术 分道线检测 圆锥曲线模型 多车道重建
下载PDF
基于可变减速时间的通行能力理论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江 荣建 任福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5年第6期891-894,共4页
通过对驾驶员为保证行车安全的实际驾驶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可变减速时间的概念,并以此构建了基于可变减速时间的单车道通行能力理论模型;标定了模型使用的参数,推荐了具有不同小客车自由流速度的道路上的理论通行能力值;并用实测数据... 通过对驾驶员为保证行车安全的实际驾驶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可变减速时间的概念,并以此构建了基于可变减速时间的单车道通行能力理论模型;标定了模型使用的参数,推荐了具有不同小客车自由流速度的道路上的理论通行能力值;并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根据实测的速度-流量和速度-密度曲线图,认为该模型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减速时间 通行能力 理论模型 单车道
下载PDF
车道保持预瞄控制及其稳态误差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任殿波 崔胜民 吴杭哲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199,共8页
研究自动化公路系统车道保持预瞄控制方法,分析控制系统稳态误差。利用车载传感器获得车辆相对于车道中心线的侧向偏离,基于单点预瞄方法,建立车辆横向位置误差和横摆角误差动态模型;采用非奇异终端滑模方法,设计车道保持控制规律;应用... 研究自动化公路系统车道保持预瞄控制方法,分析控制系统稳态误差。利用车载传感器获得车辆相对于车道中心线的侧向偏离,基于单点预瞄方法,建立车辆横向位置误差和横摆角误差动态模型;采用非奇异终端滑模方法,设计车道保持控制规律;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析位置误差渐近稳定性;基于系统零动态模型,推导横摆角误差、侧偏角和转向角稳态值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道路曲率为零时,设计的控制规律能使车辆横向位置误差和横摆角误差同时趋于零;当道路曲率为一常数时,横向位置误差趋于零,横摆角误差趋于稳态值,其大小与道路曲率和车辆纵向速度有关,但与预瞄距离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公路系统 车道保持 单点预瞄 稳态误差
下载PDF
互通式立交单车道匝道宽度取值与单出入口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20
作者 林宣财 曹骏驹 +2 位作者 周兴顺 张江洪 白浩晨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3-131,共9页
随着国家经济及物流交通的迅猛发展,符合高速公路通行规定的超宽、超长货车越来越多,导致已建互通式立交单车道匝道圆曲线路段因路面加宽不足而出现较多交通事故,但相关规范对匝道养护车辆停靠的需求考虑较少。为了保证匝道养护车辆停... 随着国家经济及物流交通的迅猛发展,符合高速公路通行规定的超宽、超长货车越来越多,导致已建互通式立交单车道匝道圆曲线路段因路面加宽不足而出现较多交通事故,但相关规范对匝道养护车辆停靠的需求考虑较少。为了保证匝道养护车辆停靠及养护人员作业安全,有些省单车道匝道宽度取值采用了考虑超车之需的规定值,但由于采用单车道出入口,也造成匝道设计存在交通安全隐患。通过对匝道圆曲线路段路面加宽及横断面组成的研究,提出了上述路段路面加宽满足公路养护需要及货车列车车型通行条件的设计方案,并对已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圆曲线路段单车道匝道加宽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对新建互通式立交单车道匝道横断面组成及宽度值提出了建议。认为互通式立交单车道匝道长度总体较短,可考虑统一采用10.5 m宽度及相应的匝道宽度组成。通过对已按超车之需规定建成的互通式立交交通现状调查及安全性分析,认为采用超车之需规定在双车道匝道变为单车道匝道的过程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且受匝道终点为单车道的限制,通行能力提高有限。建议新建互通式立交尽量不考虑超车之需的设计方案,并对既有互通式立交提出了改善连接单出入口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单车道匝道宽度 公路养护 通行条件 匝道横断面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