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A定量分析大脑中动脉闭塞性卒中斑块特征与侧支循环建立的关系
1
作者 李巧巧 敬文斌 +5 位作者 杨帆 杨志 贾西平 徐烨 苗涵 徐勤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3-328,共6页
目的 采用CT血管造影(CTA)定量分析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性卒中患者动脉斑块特征与侧支循环建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入院的130例MCA闭塞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检查,定量分析患者动脉斑... 目的 采用CT血管造影(CTA)定量分析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性卒中患者动脉斑块特征与侧支循环建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入院的130例MCA闭塞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检查,定量分析患者动脉斑块特征,并评估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然后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和侧支循环良好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情况及动脉斑块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CA闭塞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与动脉斑块特征主要参数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动脉斑块特征主要参数对MCA闭塞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评估价值。结果 130例患者均按要求完成CTA检查,其中侧支循环不良37例,侧支循环良好93例。侧支循环不良组斑块长度、斑块负荷、偏心指数、脂质成分体积均大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斑块负荷、偏心指数、脂质成分体积是MCA闭塞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因素(P <0.05)。当MCA闭塞性卒中斑块负荷、偏心指数、脂质成分体积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8.295%、4.965、343.245 mm^(3)时,评估侧支循环的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均> 0.75 (P <0.05)。结论 MCA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与斑块特征密切相关,尤其是斑块负荷、偏心指数及脂质成分体积。通过CTA定量分析这些斑块特征,可有效评估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中动脉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特征 侧支循环预测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朱贤胜 王莎莎 +3 位作者 罗国新 王立新 王伟民 李天栋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685-686,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3例颅脑功能区病变开颅后,采用术中超声对颅脑功能区病变定位,再结合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确定脑功能区后,确定手术入路。结果23例患者在唤醒麻醉状态下,术中超声结...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3例颅脑功能区病变开颅后,采用术中超声对颅脑功能区病变定位,再结合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确定脑功能区后,确定手术入路。结果23例患者在唤醒麻醉状态下,术中超声结合大脑皮层诱发电位准确定位,指导手术不同程度地切除病变。结论术中超声在颅脑脑功能区病变的切除术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术中 麻醉 唤醒 手术 颅脑功能区
下载PDF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指征以及手术时机和治疗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守明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并接受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在本院接受诊疗,但选择内科治疗的35例大面积...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并接受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在本院接受诊疗,但选择内科治疗的3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ADL评分改善程度、生存率、预后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显著,但在手术治疗时要严格掌握其指征,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术 大面积脑梗死 手术指征 手术时机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获益年龄和手术时机 被引量:3
4
作者 宋英 韩光 +3 位作者 赵保钢 付辉 孙智宏 刘家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1期24-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获益年龄、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方法:收治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7例,给予去骨瓣减压术,按患者年龄分为中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按手术距发病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36 h)和晚期手术组(>...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获益年龄、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方法:收治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7例,给予去骨瓣减压术,按患者年龄分为中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按手术距发病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36 h)和晚期手术组(>36 h),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术后1个月及术后半年mRS评分。结果:中年组术后1个月及半年随访康复好转率明显好于老年组(P<0.05)。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在死亡率、术后1个月及半年随访康复好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可降低各年龄段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中年组较老年组术后康复良好率高。应根据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查体、影像学检查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确定最佳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去骨瓣减压术 年龄 手术时机
下载PDF
手术治疗包裹大动脉的颅底中央区脑膜瘤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庆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391-393,396,共4页
目的 探讨对包裹重要脑动脉的颅底中央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颧弓入路手术治疗 9例颅底中央区巨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 ,肿瘤位于前床突、鞍结节、鞍隔、海绵窦区、岩骨尖及斜坡等广泛区域并完全包裹 1支以上的脑动脉。... 目的 探讨对包裹重要脑动脉的颅底中央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颧弓入路手术治疗 9例颅底中央区巨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 ,肿瘤位于前床突、鞍结节、鞍隔、海绵窦区、岩骨尖及斜坡等广泛区域并完全包裹 1支以上的脑动脉。结果  6例脑膜瘤获得了全切除 ,3例脑膜瘤获得次全切除 ,1例的精神症状及记忆力减退症状加重 ,2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 ,无手术死亡 ;随访 12月至 8年 ,1例术后 4 1月肿瘤复发。结论 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显微外科技术应用 ,大多数颅底中央区包裹重要脑动脉的巨大脑膜瘤可以获得成功的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 斜坡 脑膜瘤 脑动脉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阿司匹林辅助治疗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林涛 于振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6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7月,胶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6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手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56例,纳入观察组。对比...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7月,胶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6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手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56例,纳入观察组。对比预后指标。结果观察组末次随访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第2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大面积脑梗死有助于减轻颅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大面积脑梗死 阿司匹林 手术 缺血半暗带 出血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与颞肌黏覆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许歆 陈小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与颞肌黏覆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治疗A组(标准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39例和...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与颞肌黏覆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治疗A组(标准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39例和治疗B组(标准大骨瓣减压颞肌黏覆术)3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神经行为认知功能情况(NCSE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的GOS、NC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治疗A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与颞肌黏覆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是颞肌黏覆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减压 硬膜扩大减张缝合术 颞肌黏覆术 大面积脑梗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朝晖 钱卫添 胡建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1310-1311,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急诊入院的7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内科治疗组20例;B组为脑疝晚期手术治疗组27例;C组为脑疝早期手术治疗组29例。A... 目的比较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急诊入院的76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内科治疗组20例;B组为脑疝晚期手术治疗组27例;C组为脑疝早期手术治疗组29例。A组采用脱水脑保护改善循环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治疗,B组是在A组治疗无效的基础去骨瓣减压术治疗;C组采用在脑疝发生之前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1个月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统计分析疗效。结果治疗观察1个月后A组总有效率为35%,B组总有效率为63%,C组总有效率为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间比较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内科治疗 去骨瓣减压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术中唤醒麻醉技术下脑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郭效东 王本瀚 +8 位作者 陆卫风 张长远 熊家锐 张广林 李经纶 唐斌 吴艳芝 王振华 赵鸽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唤醒麻醉技术下脑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切除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脑功能区33例胶质瘤及16例脑膜瘤继发癫痫患者,采用MRI进行肿瘤定位,弥散张量纤... 目的探讨术中唤醒麻醉技术下脑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切除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脑功能区33例胶质瘤及16例脑膜瘤继发癫痫患者,采用MRI进行肿瘤定位,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显示白质纤维束与肿瘤位置关系,功能磁共振成像(fMRll定位运动功能区,在全麻-唤醒-再全麻技术下开颅.实时B超、皮层脑电图fECoG)定位肿瘤及致痫区,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及处理致痫灶。结果有44例患者顺利经过全麻-唤醒-再全麻的过程,其中28例术中持续保留喉罩;16例语言区肿瘤唤醒后拔除喉罩,语言区定位及功能测试后再置入喉罩全麻。年龄偏大的3例胶质瘤及2例脑膜瘤患者因唤醒时躁动、憋气,脑组织膨出明显,放弃唤醒麻醉。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10M)定位出脑功能区36例,皮层功能定位阴性8例:ECoG监测发现瘤周皮层致痫灶31例。胶质瘤全切22例,次全切8例:脑膜瘤全切13例,次全切1例,术中未出现癫痫发作现象。术后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或新发功能障碍26例,均于1月内恢复;术前原有功能障碍均好转。癫痫发作完全消失31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13例。结论术中全麻唤醒下手术治疗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疗效好、风险低。术前适应证的选择、术中合适的手术体位的摆放及有效预防癫痫发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区 脑肿瘤 继发性癫痫 唤醒麻醉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皮层 脑电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