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tomical Study of MRI Optic Chiasm at the Bamako Anatomy Laboratory
1
作者 Babou Ba Siaka Diakité +5 位作者 Abdoulaye Kanté Tata Touré Moumouna Koné Nouhoum Ongoiba Abdel Karim Koumaré Siaka Sidibé 《Forensic Medicine and Anatomy Research》 2020年第2期11-17,共7页
Roughly quadrangular, the chiasma presents many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The optical chiasm, odd and symmetrical structure of the optical pathways, is a required passage of the axons of neurons for the visual pathway... Roughly quadrangular, the chiasma presents many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The optical chiasm, odd and symmetrical structure of the optical pathways, is a required passage of the axons of neurons for the visual pathways. Any modification of its morphology evokes a pathological process, generally tumoral. The quality of MRI images rivals that of anatomical slices. So the MRI is essential for the study of the chiasma.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the morphometry of the optic chiasm in patients addressed for cerebral MRI to the imaging department of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of the POINT-G,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uly 29, to November 30, 2016. All patients who had a normal examination of the optic chiasma, numbering 15,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In 86.66% of cases the chiasma had a quadrilateral form. Its average length was 8.73 mm and its average width was 13 mm. The average thickness was 4.1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chiasma MRI LABORATORY ANATOMY
下载PDF
脑动脉硬化对视交叉血供影响的形态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学钧 李建利 +4 位作者 宋艳梅 佟树文 张子明 周洪霞 高秀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 :研究视交叉动脉起源、数量、分布及相关动脉的病理变化 ,为视交叉因缺血所致的视野缺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 ,对 10 2侧成人脑标本进行观察 ,研究视交叉动脉起源、数量和分布 ,对其中年龄 5 0~ 70... 目的 :研究视交叉动脉起源、数量、分布及相关动脉的病理变化 ,为视交叉因缺血所致的视野缺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 ,对 10 2侧成人脑标本进行观察 ,研究视交叉动脉起源、数量和分布 ,对其中年龄 5 0~ 70岁的 60侧脑标本的视交叉和相关动脉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视交叉动脉主要来自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 ,其中单来源型占 48% ,双来源型占 2 7.3 % ,三来源型占 7.9%。病理切片观察动脉管壁有粥样硬化改变者 88.3 % ,其中被硬化斑块阻塞者占 5 .0 % ,部分阻塞者占 13 .3 %。小动脉阻塞相应的视交叉组织切片 ,可见有神经纤维萎缩变性。结论 :5 0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的视野缺损 ,尤其是鼻上象限视野缺损可能是由脑动脉硬化引起视交叉血供障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 动脉 动脉硬化 视野缺损
下载PDF
视觉传导路营养动脉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学钧 张子明 +2 位作者 刘奕蓉 周洪霞 张宇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研究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等结构的动脉,为视力障碍和血管造影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手术显微镜下对100侧成人脑的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的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并做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视神经呈分段分层供血... 目的研究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等结构的动脉,为视力障碍和血管造影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手术显微镜下对100侧成人脑的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的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并做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视神经呈分段分层供血;视交叉中央区微血管稀少;视束的后半部由脉络丛前动脉供血;外侧膝状体的血供为多来源而前外侧为单来源供血。50~70岁60侧脑标本的来源动脉88.3%有动脉硬化改变。结论视神经和视交叉中央部、视束后半部及外侧膝状体的前外侧为血供的危险区;是视野缺损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血供 动脉硬化
下载PDF
与鞍区肿瘤相关的视交叉及其邻近组织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学钧 刘奕蓉 刘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为鞍区肿瘤压迫视交叉引起视野缺损原因提供形态依据。方法:80个成人脑研究视交叉及其相邻的鞍隔、垂体、颈内动脉及其供血小动脉的形态、毗邻。结果:视交叉的前角,最大角度为100°,以前置型多见,最小角度40°,以后置型为... 目的:为鞍区肿瘤压迫视交叉引起视野缺损原因提供形态依据。方法:80个成人脑研究视交叉及其相邻的鞍隔、垂体、颈内动脉及其供血小动脉的形态、毗邻。结果:视交叉的前角,最大角度为100°,以前置型多见,最小角度40°,以后置型为主;面积为(13.2±0.40)mm2。鞍隔厚度为(0.58±0.09)mm,缺如的占5%;鞍隔孔偏向一侧的占52.5%,最大孔径7.8mm×9.8mm;垂体低于鞍隔孔的占75%;颈内动脉与视交叉相接触的占88.5%。结论:垂体瘤、颅咽管瘤在早期引起不同类型的视野缺损的原因与视交叉及其周围结构的形态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 视交叉 肿瘤 解剖学
下载PDF
视交叉三维断层影像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徐象党 任传根 +5 位作者 李建策 乔会煌 杨新东 陈忠孝 陈成春 付升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0-674,共5页
目的通过连续横、矢、冠状断层,探讨成人视交叉的位置、形态、毗邻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获取视交叉的三维径线和角度数据。方法 20例成人尸体头颅制成头部连续横、矢、冠状断层标本与40例活体成人头部磁共振横、矢、冠状断层扫描图像,探讨... 目的通过连续横、矢、冠状断层,探讨成人视交叉的位置、形态、毗邻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获取视交叉的三维径线和角度数据。方法 20例成人尸体头颅制成头部连续横、矢、冠状断层标本与40例活体成人头部磁共振横、矢、冠状断层扫描图像,探讨视交叉的位置、形态及其毗邻结构;测量视交叉的横径、前后径和上下径,视交叉前角、侧角和后角。结果视交叉横断层能同时显示视神经颅内段、视交叉和视束起始段;冠状断层视交叉呈"一"字型横位分隔第三脑室底的视隐窝和漏斗隐窝,其上方是大脑前动脉A1段,下方正中邻垂体柄和灰结节,两侧是颈内动脉C1或C2段;视交叉的横径(TD T)为(13.54±3.12)mm,前后径(APD T)为(7.91±1.29)mm,上下径(SID C)为(3.51±0.49)mm,视交叉前角(AA)为(69.7±9.1)°,左侧角(LLA)为(121.1±16.9)°,右侧角(RLA)为(122.3±15.2)°,后角(PA)为(73.3±10.2)°。断层数据和MRI数据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连续横、矢、冠状断层和MRI是研究和辨认视交叉、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 视神经 断层解剖学 磁共振成像 成人
下载PDF
视交叉池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守森 章翔 +3 位作者 张发惠 王如密 郑和平 张锡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0-82,I001,共4页
目的 研究视交叉池的结构特征及其手术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15个头颅标本视交叉池的显微解剖。结果 视交叉池的上壁主要是视神经、视交叉及视神经间的蛛网膜,下壁为覆盖鞍膈和鞍结节的蛛网膜,池前缘上、下壁锐角交融。池内常... 目的 研究视交叉池的结构特征及其手术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15个头颅标本视交叉池的显微解剖。结果 视交叉池的上壁主要是视神经、视交叉及视神经间的蛛网膜,下壁为覆盖鞍膈和鞍结节的蛛网膜,池前缘上、下壁锐角交融。池内常有大量密集的纤维小梁,纵横交锗,构成纤维网复合体,可形成多种网样结构,仅50%的视交叉池与颈动脉池间存在“隔膜”。结论 视交叉池并不包绕视交叉,以致密而复杂的纤维网复合体为特征,手术中不可强行撕拉,宜在妥善保留小血管的同时小心剪开。垂体柄与视交叉的交接处常有纤维网与小动脉缠结,术中要小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 解剖学 组织学 纤维小梁 显微外科学
下载PDF
视神经/交叉-颈内动脉间隙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守森 王如密 +4 位作者 荆俊杰 张锡增 张发惠 郑和平 章翔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 探讨视神经/交叉一颈内动脉(ON/OC-ICA)间隙的手术解剖。方法 模拟4个手术视角,在14例尸体标本上作28个间隙的显微解剖。结果 至少24个间隙呈三角形,底边为大脑前动脉A1段,少数呈梭形或缝隙样,8个有特殊网膜封盖。颅底视角越偏侧... 目的 探讨视神经/交叉一颈内动脉(ON/OC-ICA)间隙的手术解剖。方法 模拟4个手术视角,在14例尸体标本上作28个间隙的显微解剖。结果 至少24个间隙呈三角形,底边为大脑前动脉A1段,少数呈梭形或缝隙样,8个有特殊网膜封盖。颅底视角越偏侧方,内、外侧边就越长,底边则逐步缩短并向外侧偏斜,间隙下方结构亦发生相应的方位改变。结论ON/OC-ICA间隙通常在10°~30°视角下面积最大,较适于经翼点人路,此时后交通动脉可见于间隙后外部,但不内推视神经/交叉便很难看到垂体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OC-ICA间隙 显微外科手术 解剖学
下载PDF
视交叉前间隙有关结构的解剖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鞠晓华 鞠学红 +2 位作者 王岱君 王金平 刘洪国 《解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2期124-125,128,共3页
目的为经额入路行蝶鞍区手术提供外科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个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人尸头标本的视交叉前间隙及有关结构在肉眼和SXQ鄄Ⅱ型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对视交叉前间隙的面积进行测算。结果①视交叉前间隙之间的面积为(28.4... 目的为经额入路行蝶鞍区手术提供外科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个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人尸头标本的视交叉前间隙及有关结构在肉眼和SXQ鄄Ⅱ型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对视交叉前间隙的面积进行测算。结果①视交叉前间隙之间的面积为(28.4±6.2)mm2。两侧视神经颅内段越长,夹角越小,视交叉前间隙越大;两侧视神经颅内段越短,夹角越大,视交叉前间隙越小。②视交叉前缘至鞍结节之间的距离为(4.1±0.8)mm,两侧视神经于视交叉前之间的夹角为63.2°±5.8°。③颈内动脉自前床突内侧向上穿过硬脑膜之后,先向前、内、上方行至视神经下面,再弯向后、外、上方行于视神经外侧。④分布于视交叉上后面的视交叉上动脉来源于两侧大脑前动脉水平部段和前交通动脉。分布于视交叉下前面的视交叉下动脉来源于两侧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结论经额入路蝶鞍区手术主要是通过视交叉前间隙,在颈内动脉之间的间隙操作,手术中应注意保护好视神经和视交叉的营养动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视交叉 颈内动脉 应用解剖
下载PDF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和政 金中秋 吴建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84-86,共3页
既往认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无特殊治疗,但随着病因病机研究的进展,相继推出了一些相应的治疗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与慢性氰化物中毒学说、视交叉部蛛网膜炎症学说及线粒体DNA突变学说相应的治疗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治疗 LHON 线粒体 视力
下载PDF
视交叉内异位颅咽管瘤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建勋 鲁虹霞 +1 位作者 张新定 李晓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0-980,共1页
患者男,30岁,头痛、头晕伴视力下降半年,加重1个月,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MRI:轴位T2WI示鞍上团块状长T1长T2信号肿块,约3.3cm×3.1cm×3.2cm,界限清楚,内部信号不均,可见椒盐样点状低信号,脚间池扩大明显,冠状位T1WI可见位... 患者男,30岁,头痛、头晕伴视力下降半年,加重1个月,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MRI:轴位T2WI示鞍上团块状长T1长T2信号肿块,约3.3cm×3.1cm×3.2cm,界限清楚,内部信号不均,可见椒盐样点状低信号,脚间池扩大明显,冠状位T1WI可见位于肿块左右两侧呈短弧形受压变薄的视束结构;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均匀强化,内见分叶状改变,视交叉及视束结构显示不清,鞍内垂体及垂体柄结构正常(图1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视交叉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视交叉周围肿瘤MRI表现与视野损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轩昂 史大鹏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分析视交叉周围肿瘤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其与视野损害的关系。方法100例视交叉周围肿瘤行鞍区MRI检查及视野检查,分析视交叉形态改变与视野损害的关系。结果57例肿瘤向上压迫视交叉,单一象限缺损12眼,颞侧偏盲36眼,颞侧偏盲并... 目的分析视交叉周围肿瘤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其与视野损害的关系。方法100例视交叉周围肿瘤行鞍区MRI检查及视野检查,分析视交叉形态改变与视野损害的关系。结果57例肿瘤向上压迫视交叉,单一象限缺损12眼,颞侧偏盲36眼,颞侧偏盲并鼻上、鼻下象限部分缺损56眼,正常视野或其他改变10眼;18例肿瘤向下压迫视交叉,单一象限缺损2眼,颞侧偏盲5眼,颞侧偏盲并鼻上、鼻下象限部分缺损20眼,同侧偏盲及正常视野12眼;25例视交叉被肿瘤包埋,颞侧偏盲8眼,颞侧并鼻上、鼻下象限部分缺损32眼,全盲及其他改变10眼。肿瘤造成视野缺损以肿瘤包埋视交叉时最重,视交叉向上受压次之,向下受压时最轻。结论视交叉周围肿瘤造成的视野损害的程度和范围与肿瘤生长的部位有关,视野损害发生顺序由颞侧向鼻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 肿瘤 视野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垂体腺瘤视野表现的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瑛 王剑 +1 位作者 樊宁 刘旭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视野表现特征。方法收集于神经外科经病理确诊为垂体腺瘤的371例患者的视野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资料。将垂体腺瘤患者根据视野缺损改变分为颞侧象限性视野缺损组、颞侧垂直性偏盲组...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视野表现特征。方法收集于神经外科经病理确诊为垂体腺瘤的371例患者的视野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资料。将垂体腺瘤患者根据视野缺损改变分为颞侧象限性视野缺损组、颞侧垂直性偏盲组和管状视野组。分析视野缺损形态特征,通过线性相关分析及方差分析对视野缺损形态、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ean sensitivity,MS)等指标与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肿瘤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颞侧象限性视野缺损组、颞侧垂直性偏盲组和管状视野组三组间RNFL厚度、MS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垂体腺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0.75)。颞侧垂直性偏盲组与管状视野组中,MS和对应眼鼻侧RNFL厚度有直线关系(R2=0.186,t=4.76,P=0.00;R2=0.146,t=2.65,P=0.01),RNFL厚度、MS与肿瘤体积均无直线关系(均为P>0.05)。结论视野缺损类型与垂体腺瘤侵犯视交叉的位置有关。相应受累眼视野缺损程度与视网膜RNFL厚度、MS值有一致性。受累眼的MS值变化与RNFL厚度有一致性。视野缺损改变、RNFL厚度、MS与肿瘤体积单一因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视野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交叉
下载PDF
鞍区肿瘤经颅手术对视神经视交叉的误伤 被引量:8
13
作者 楼林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9-250,共2页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经颅手术对视力损伤的原因。方法 对鞍区肿瘤经颅手术 2 2 7例 (垂体瘤 14 5例 ,颅咽管瘤47例 ,脑膜瘤 3 5例 )的术后视力进行分析。结果 在 2 2 7例中有 2例 (0 88% )术后视力受损。结论 术后视力下降可能为鞍...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经颅手术对视力损伤的原因。方法 对鞍区肿瘤经颅手术 2 2 7例 (垂体瘤 14 5例 ,颅咽管瘤47例 ,脑膜瘤 3 5例 )的术后视力进行分析。结果 在 2 2 7例中有 2例 (0 88% )术后视力受损。结论 术后视力下降可能为鞍区肿瘤经颅手术误伤视神经或视交叉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肿瘤 视神经交叉 误伤 手术疗法 视力损伤
下载PDF
视交叉周围肿瘤位置与视觉诱发电位受损程度的关系
14
作者 轩昂 史大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分析视交叉周围肿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其与视觉诱发电位(VEP)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100例视交叉周围肿瘤同时行鞍区MRI及VEP检查,根据MRI显示肿瘤位置以及压迫方式的不同划分为A、B、C类。依据Silva标准将VEP... 目的分析视交叉周围肿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其与视觉诱发电位(VEP)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100例视交叉周围肿瘤同时行鞍区MRI及VEP检查,根据MRI显示肿瘤位置以及压迫方式的不同划分为A、B、C类。依据Silva标准将VEP表现划分为Ⅰ、Ⅱ、Ⅲ、Ⅳ、Ⅴ共5级。结果 MRI检查显示,57例肿瘤向上压迫视交叉(A类),18例肿瘤向下压迫视交叉(B类),25例视交叉被肿瘤包埋(C类)。3组视力下降的程度为C类>A类>B类。与A类肿瘤相比,C类VEP的异常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32,P=0.008),A类比B类的VEP异常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64,P=0.000)。VEP的P100波隐含时接近正常(Ⅰ级)者18眼(18/114,15.8%)为A类,16眼(16/114,14.0%)为B类,C类0眼。仅表现为P100波隐含时延长或波幅下降(Ⅱ级)者A类40眼(40/114,35.1%),B类14眼(14/36,38.9%),C类17眼(17/50,34.0%)。P100波隐含时延长并波幅降低(Ⅲ)者A类50眼(50/114,43.9%),B类5眼(5/36,13.9%),C类28眼(28/50,56%)。P100波隐含时延长,波形难以辨认或记录不到(Ⅳ级、Ⅴ级)者A类2眼,B类及C类共3眼。结论视交叉周围肿瘤造成的VEP异常以肿瘤包埋视交叉时最重,视交叉向上受压次之,向下受压时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 肿瘤 视觉诱发电位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蝶鞍区鞍周神经血管的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龚阿芳 苗莹莹 +2 位作者 范锡印 李银生 付升旗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9期105-106,共2页
目的;通过对蝶鞍区鞍周神经血管断层解剖及毗邻结构的研究,为视交叉及其周围结构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临床微创手术提供形态学数据。方法:选用20例成人湿性尸体头部标本,利用断层解剖技术,对视交叉区进行解剖和观察视交叉及其周围毗邻关系... 目的;通过对蝶鞍区鞍周神经血管断层解剖及毗邻结构的研究,为视交叉及其周围结构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临床微创手术提供形态学数据。方法:选用20例成人湿性尸体头部标本,利用断层解剖技术,对视交叉区进行解剖和观察视交叉及其周围毗邻关系,测量视交叉的大小和角度等,获取视交叉及周围毗邻结构定性定量数据。结果:横断层显示视神经颅内段、视交叉和视束起始段的整体结构比较理想,上下毗邻结构较差;冠状和矢状断层显示视神经颅内段、视交叉和视束起始段的整体结构较差,显示毗邻结构良好,尤其是垂体、海绵窦等相关结构的显示特别理想。矢状断层能清晰显示视交叉和鞍结节的位置关系。结论:建议蝶鞍区及其周围毗邻结构的形态、位置关系的变化采用横断、矢状、冠状扫描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鞍区 视交叉 断层解剖
下载PDF
视交叉及其后部视路损伤所致视野缺损的客观评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项剑 王旭 +2 位作者 于丽丽 靳康佳 杨英恺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50-359,共10页
目的探讨视交叉及其后部视路损伤所致视野缺损的特点及其客观评定方法。方法选择视交叉、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损伤所致视野缺损典型案例,分别进行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 目的探讨视交叉及其后部视路损伤所致视野缺损的特点及其客观评定方法。方法选择视交叉、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损伤所致视野缺损典型案例,分别进行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检查以及颅脑CT或MRI、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并对上述视觉电生理指标及神经影像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视交叉损伤所致视野缺损的电生理学表现为双颞侧偏盲型mfVEP异常;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损伤所致视野缺损均表现为病变对侧的同向性偏盲型mfVEP异常。视束损伤出现偏盲眼轻度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relative afferent pupil disorder,RAPD)及特征性视神经萎缩表现,视放射、视皮质损伤则无此表现。神经影像学可为视交叉及其后部视路损伤提供形态学证据。结论视交叉、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损伤所致视野缺损具有各自特点,通过mfVEP视野与静态视野检查的联合应用,结合神经影像学检查,可最大程度地评价视路受损的部位和程度,为此类损伤的认定提供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创伤和损伤 视觉电生理 视路 视野 视交叉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视神经损伤
下载PDF
鼻咽癌肿瘤靠近视交叉靶区勾画的剂量研究
17
作者 李超 陈永盛 曹林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3期63-65,共3页
目的探究鼻咽癌靠近视交叉靶区剂量与肿瘤复发及视力改变的关系,指导临床靶区勾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分期为Ⅲ期及Ⅳa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八版]的初治肿瘤靠近视交叉鼻咽癌患... 目的探究鼻咽癌靠近视交叉靶区剂量与肿瘤复发及视力改变的关系,指导临床靶区勾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分期为Ⅲ期及Ⅳa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八版]的初治肿瘤靠近视交叉鼻咽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优先确保肿瘤靶区剂量为A组(43例),优先保证视交叉的剂量相对较低为B组(20例),比较两组放疗疗效、2年生存率及失明率。结果A组平均剂量6462 cGy,2年生存率为86.0%,1例视力下降,无失明者。B组视交叉平均剂量4275 cGy,2年生存率85.0%,无视力下降者。结论鼻咽癌肿瘤靠近视神经应该优先保证靶区剂量,视交叉的耐受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视交叉 靶区勾画
下载PDF
垂体微腺瘤所致双颞侧视野缺损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众 任祖渊 +5 位作者 苏长保 王任直 钟勇 程刚伟 艾凤荣 张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微腺瘤与视交叉功能障碍引起的颞侧视野缺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经蝶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经蝶手术治疗的5例术前有典型颞侧视野缺损的垂体微腺瘤,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这5例患者术前均有典型的颞侧视... 目的探讨垂体微腺瘤与视交叉功能障碍引起的颞侧视野缺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经蝶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分析了北京协和医院经蝶手术治疗的5例术前有典型颞侧视野缺损的垂体微腺瘤,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这5例患者术前均有典型的颞侧视野缺损,经蝶手术治疗后3例患者的视野缺损恢复正常,2例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结合人体视交叉血液供应的解剖学研究,认为高灌注状态的垂体增殖性病变如肿瘤,通过它与视交叉的共同供应血管分枝进行“盗血”,或干扰了视交叉的正常血液供应,使视交叉中部存在的微循环薄弱环节发生供血障碍,而导致未对视交叉形成直接压迫的垂体微腺瘤能够引起颞侧视野缺损。经蝶手术治疗后5例患者的视野缺损均不同程度地改善或恢复正常,这既反证了上述机制的存在,又显示了经蝶手术治疗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野缺损 视交叉 经蝶手术 垂体微腺瘤 治疗 正常 患者 结论 文献 薄弱环节
原文传递
胎儿视交叉的产前超声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葵 李胜利 +3 位作者 文华轩 袁鹰 廖伊梅 何嘉敏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2-237,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胎儿视交叉及其前后视神经和视束大小,创建产前超声对胎儿视神经、视交叉及视束的显示与测量方法以及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利用高分辨率二维超声在显示颅底动脉环切面基础上旋转探头显示视交叉平面,在此切面上分别测量45... 目的初步研究胎儿视交叉及其前后视神经和视束大小,创建产前超声对胎儿视神经、视交叉及视束的显示与测量方法以及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利用高分辨率二维超声在显示颅底动脉环切面基础上旋转探头显示视交叉平面,在此切面上分别测量453例正常胎儿的双侧视神经直径、视交叉横径、视交叉面积和双侧视束直径。以孕周及相应生物学参数为自变量建立各测值的回归方程并分析各测值的性别差异。结果视交叉切面于孕26~33周显示较好;除外视交叉面积,此测量方式重复性好,两观察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测值包括左右侧视神经、左右侧视束、视交叉横径与面积均随孕周的增大呈线性增粗(r=0.952,0.95,0.807,0.906),左右侧视神经、左右侧视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视神经、视束及视交叉各项测值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可以较好地观察与评估胎儿视交叉、视神经和视束的形态与大小,利用高分辨率超声制定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能为产前视交叉段视路异常提供影像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视隔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40例颅内脑膜瘤的视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须倩 蔡季平 魏锐利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 了解不同部位脑膜瘤所导致的视野改变 ,给临床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 40例 ( 80眼 )不同部位的脑膜瘤进行双眼视野检查 (OCTOPUS -10 1)及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脑膜瘤视野主要改变 :鞍结节脑膜瘤 12例 ( 3 0 % )为双眼颞侧偏... 目的 了解不同部位脑膜瘤所导致的视野改变 ,给临床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 40例 ( 80眼 )不同部位的脑膜瘤进行双眼视野检查 (OCTOPUS -10 1)及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脑膜瘤视野主要改变 :鞍结节脑膜瘤 12例 ( 3 0 % )为双眼颞侧偏盲 ;顶叶脑膜瘤 9例 ( 2 2 5 % )为双眼同侧偏盲 ;额叶脑膜瘤 7例 ( 17 5 % )为双眼对称性同向偏盲 ;枕叶脑膜瘤 4例 ( 10 % )为双眼同侧偏盲累及对侧下方象限 ;颞叶脑膜瘤 4例 ( 10 % )为双眼同向上象限盲 ;蝶骨嵴脑膜瘤 2例 ( 5 % )为颞侧视野缩小 ;嗅沟脑膜瘤 1例 ( 2 5 % )为中心暗点 ;桥脑小脑角脑膜瘤 1例 ( 2 5 % )视野正常。结论 脑膜瘤生长部位、大小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脑膜瘤 视野 视交叉 视放射 回顾性分析 双眼视野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