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端到端深度神经网络和图搜索的OCT图像视网膜层边界分割方法
1
作者 胡凯 蒋帅 +1 位作者 刘冬 高协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6-3051,共16页
视网膜层边界的形态变化是眼部视网膜疾病出现的重要标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可以捕捉其细微变化,基于OCT图像的视网膜层边界分割能够辅助相关疾病的临床判断.在OCT图像中,由于视网膜层边界的形态... 视网膜层边界的形态变化是眼部视网膜疾病出现的重要标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可以捕捉其细微变化,基于OCT图像的视网膜层边界分割能够辅助相关疾病的临床判断.在OCT图像中,由于视网膜层边界的形态变化多样,其中与边界相关的关键信息如上下文信息和显著性边界信息等对层边界的判断和分割至关重要.然而已有分割方法缺乏对以上信息的考虑,导致边界不完整和不连续.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由粗到细”的基于端到端深度神经网络和图搜索(graph search,GS)的OCT图像视网膜层边界分割方法,避免了非端到端方法中普遍存在的“断层”现象.在粗分割阶段,提出一种端到端的深度神经网络—注意力全局残差网络(attention global residual network,AGR-Net),以更充分和有效的方式提取上述关键信息.具体地,首先设计一个全局特征模块(global feature module,GFM),通过从图像的4个方向扫描以捕获OCT图像的全局上下文信息;其次,进一步将通道注意力模块(channel attention module,CAM)与全局特征模块串行组合并嵌入到主干网络中,以实现视网膜层及其边界的上下文信息的显著性建模,有效解决OCT图像中由于视网膜层形变和信息提取不充分所导致的误分割问题.在细分割阶段,采用图搜索算法去除AGR-Net粗分割结果中的孤立区域或和孔洞等,保持边界的固定拓扑结构和连续平滑,以实现整体分割结果的进一步优化,为医学临床的诊断提供更完整的参考.最后,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从不同的角度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性能评估,并与最新方法进行比较.对比实验结果也表明所提方法在分割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图像 视网膜层边界分割 残差神经网络 注意力 图搜索
下载PDF
SS-OCT在角膜成像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赵丽丽 宋继科 +1 位作者 卢秀珍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058-1063,共6页
成像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眼科领域,改变了我们对眼科疾病的理解、诊断和治疗。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是一种最新的非接触式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它进一步提高了成像深度和扫描速度,增加了新的算法和功能。SS-OCT允许对角膜结构... 成像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眼科领域,改变了我们对眼科疾病的理解、诊断和治疗。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是一种最新的非接触式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它进一步提高了成像深度和扫描速度,增加了新的算法和功能。SS-OCT允许对角膜结构进行三维评估,提供角膜前、后表面的曲率和高度图以及角膜厚度图。这可以帮助眼科医生筛查和诊断角膜病变,如圆锥角膜、角膜营养不良和变性。SS-OCT更快、更精准和更灵敏的角膜测量有助于对即将进行角膜和屈光手术的患者做好术前计划和术后监测。文章总结SS-OCT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角膜疾病中潜在的临床效用与在手术中的应用进展,以支持更多未来可能的研究和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 屈光手术 角膜移植 散光
下载PDF
OCT光学放大效应对儿童青少年轻中度近视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的影响
3
作者 周术 陈莉莉 +1 位作者 李婧 陈子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光学放大效应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04/2024-01就诊于我院眼科中心的68例126眼6-18岁儿童青少年。按照等效球镜度数(SE)分为轻度近视组(-0.50 D0.05)。在中...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光学放大效应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04/2024-01就诊于我院眼科中心的68例126眼6-18岁儿童青少年。按照等效球镜度数(SE)分为轻度近视组(-0.50 D0.05)。在中度近视组中,校正前后黄斑区各象限视网膜厚度以及平均视网膜厚度比较有差异(均P<0.001)。校正前,两组间黄斑区外环颞侧和外环上方的视网膜厚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9、0.035)。其他象限的视网膜厚度在两组间比较无差异(均P>0.05)。校正后,两组间的黄斑区中心凹、内环鼻侧、内环颞侧、内环上方、内环下方、外环鼻侧视网膜厚度及平均视网膜厚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光学放大效应校正前,黄斑区外环的视网膜厚度与SE呈正相关(均P<0.05),与AL呈负相关(均P<0.05)。通过校正,发现黄斑区中心凹、内环视网膜厚度和平均视网膜厚度与SE存在显著负相关(均P<0.05)。此外,黄斑区各象限的视网膜厚度及平均视网膜厚度与AL均呈正相关(均P<0.001)。结论:光学放大效应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并且随着AL的增加,这种影响变得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厚度 光学放大效应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下载PDF
OCT和OCTA生物学标志物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预后和监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黄海燕 李德爽 +1 位作者 谷浩 秦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43-748,共6页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并发症,也是DR患者视力下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作为无创、非侵入性评估视网膜各层微结构和微血管病理改变的主要检查手段,是检测...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并发症,也是DR患者视力下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作为无创、非侵入性评估视网膜各层微结构和微血管病理改变的主要检查手段,是检测和评估DME的常用方法。随着OCT和OCTA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参数被赋予生物标志物的作用,例如中央凹厚度(CST)、黄斑部平均厚度(CAT)和黄斑部容积(CV)、视网膜内层结构紊乱(DRIL)、高反射灶(HRF)和中央凹下神经视网膜脱落(SND)等,广泛运用于临床。OCT可以直观显示黄斑区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层次变化和细微结构,而OCTA更常运用于微血管改变。本文就OCT及OCTA相关生物学标志物在DME中预后和监测的作用进行阐述,同时检测结果中可见的生物学标志物可以为DME的监测和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并为DR和DME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 生物学标记物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罪犯血管斑块OCT特征的关联性研究
5
作者 苏秀甜 刘伟峰 +3 位作者 王华 任蒙蒙 于良良 仲琳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312-31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罪犯血管斑块特征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68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UA水平将其分为高sUA组(≥6 mg/dL,1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罪犯血管斑块特征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68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UA水平将其分为高sUA组(≥6 mg/dL,117例)和低sUA组(<6 mg/dL,151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冠脉造影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资料,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sUA水平与罪犯血管斑块特征的关联性。结果高sUA组体质量指数水平高于低sUA组,男性、合并高脂血症的人数比例大于低sUA组,年龄小于低s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sUA组血红蛋白、肌酐、甘油三酯、脂质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低s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sUA组侧支循环形成率高于高s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冠脉造影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sUA组管腔狭窄率、近端管腔参考面积、远端管腔参考面积、红色血栓形成率、巨噬细胞浸润率均高于低s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UA水平升高是促进红色血栓[OR(95%CI)=1.490(1.071~2.075),P=0.018]和巨噬细胞浸润[OR(95%CI)=1.278(1.045~1.563),P=0.017]发生的危险因素,与近端管腔参考面积呈正关联[β(95%CI)=0.492(0.155~0.828),P=0.004]。结论sUA水平升高是促进红色血栓形成和巨噬细胞浸润发生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医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尿酸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罪犯血管 斑块特征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中OCT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洋 解颖 董志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12-916,共5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第二常见的致盲性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其继发的黄斑水肿(ME)是导致中心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生成高分辨率的组织横截面图像,清楚地显示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各层结构,OCT生物标志物对RVO-ME的早...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第二常见的致盲性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其继发的黄斑水肿(ME)是导致中心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生成高分辨率的组织横截面图像,清楚地显示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各层结构,OCT生物标志物对RVO-ME的早期精准诊断、疾病发展的预示及视力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OCT下RVO-ME的视网膜厚度、视网膜内层结构紊乱、视网膜内层超反射率、外界膜及椭圆体带的完整性、中央凹第三高反射带、高反射点、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中界膜征、浆液性视网膜脱离高度、黄斑体积以及脉络膜厚度等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以期为RVO-ME病情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视功能的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一种快速的OCT内外指纹提取方法
7
作者 朱胜明 浦世亮 +3 位作者 王海霞 张怡龙 王映宇 王侃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5-251,共7页
针对现有光学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中内外部指纹提取算法速度较慢的问题,尤其是许多算法在提取指纹之前需要耗时的原始体数据去噪操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OCT内外部指纹提取算法。对于OC... 针对现有光学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中内外部指纹提取算法速度较慢的问题,尤其是许多算法在提取指纹之前需要耗时的原始体数据去噪操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OCT内外部指纹提取算法。对于OCT指纹体数据,首先根据每张轴向切片(B-scan)图像的一阶微分最大值,拟合一条基本覆盖角质层轮廓的曲线,然后再根据一阶微分的次最大值,拟合出一条基本穿过活性表皮交界处轮廓脊谷处的曲线,最后在这两个曲线上下各N个像素点的位置,利用两条曲线附近的灰度值均值信息,按B-scan图片顺序进行拼接,生成提取到的内外部指纹图像。通过实验确定了N的最佳取值,然后与现有的内外部指纹提取算法对比,证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在不降低指纹质量的情况下,快速地提取出内外部指纹图像,提取内外部指纹的时间比层次聚类算法和梯度法都快很多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指纹 外部指纹 光学层析相干技术 指纹提取
下载PDF
OCT和OCTA在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视力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娜 廖洪霞 秦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37-742,共6页
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是指一类没有任何已知其他眼病的黄斑前膜,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IERM的进展,会引起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引起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目前关于IERM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是指一类没有任何已知其他眼病的黄斑前膜,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IERM的进展,会引起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引起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目前关于IERM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对于手术时机尚未标准化,术后的视力恢复结局也存在差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OCT血管成像(OCTA)作为一种无创、快速的检测手段,可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微结构和血流变化,已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利用OCT和OCTA各参数去预测术后视力已经成为IERM的研究热点。本文就OCT与OCTA各参数和IERM术后视力预测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确定手术时机,权衡手术收益和风险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前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 术后视力
下载PDF
OCT和OCTA在甲状腺相关眼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郭威 李冬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576-1581,共6页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眶疾病,主要特征为球后和眼眶周围软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引起眼外肌肥大、球后脂肪增多、软组织水肿以及眼眶纤维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从而导致患者眼眶压力增高、血液回流障碍,严重者可以引起甲...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眶疾病,主要特征为球后和眼眶周围软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引起眼外肌肥大、球后脂肪增多、软组织水肿以及眼眶纤维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从而导致患者眼眶压力增高、血液回流障碍,严重者可以引起甲状腺功能障碍性视神经病变(DON),这是导致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TAO患者存在眼部血流动力学的异常,DON的发生与视神经缺血密切相关。因此,及早了解并监测TAO患者眼部血流的变化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可以获得活体视网膜、脉络膜组织结构和血管影像,具有非接触、无创伤、速度快、分辨率高的特点,现已用于研究多种眼科疾病和全身疾病对眼部血流变化的影响。迄今为止,已有众多学者应用OCT和OCTA对TAO患者的眼底微循环结构及血流进行研究,然而由于存在测量技术、混杂因素以及研究人群的差异,相关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且该领域尚未有相关的国内文献综述。文章主要对OCT和OCTA在TAO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探讨OCT和OCTA技术在TAO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 Graves眼病(GO)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
下载PDF
基于改进MobileNetV2神经网络的视网膜OCT图像多分类
10
作者 姚娟 乔焕 方玲玲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4年第5期37-46,共10页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具有无接触、高分辨率等特点的新型眼科医学诊断方法,现在已经作为医生临床诊断眼科疾病的重要参考物,但人工分类疾病费时费力,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至关重要.为了...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具有无接触、高分辨率等特点的新型眼科医学诊断方法,现在已经作为医生临床诊断眼科疾病的重要参考物,但人工分类疾病费时费力,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至关重要.为了解决该类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MobileNetV2神经网络对视网膜OCT图像多分类识别方法.此方法利用特征融合技术处理图像并设计增加注意力机制改进网络模型,二者在极大程度上提高OCT图像的分类准确率.与原有算法相比,分类效果具有明显提升,本文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召回值、精确度、F1值分别达到98.3%、98.44%、98.94%、98.69%,已经超越人工分类的准确率.此类方法不仅在实际诊断中加快诊断流程、降低医生负担、提高诊断质量,同时也为眼科医疗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图像分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眼底OCT形态改变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刁滢滢 杨卫华 +2 位作者 方冬 李王婷 张少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563-1568,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这种疾病常伴有慢性缺氧,进而导致全身血管壁结构和功能改变并引起血管反应性损伤。视网膜和脉络膜作为眼部重要结构,具有丰富血流灌注,极易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微结构变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这种疾病常伴有慢性缺氧,进而导致全身血管壁结构和功能改变并引起血管反应性损伤。视网膜和脉络膜作为眼部重要结构,具有丰富血流灌注,极易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微结构变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观察这种微结构变化的理想工具,能无创、非侵入性地评估视网膜各层微结构和微血管病理改变。目前尚缺乏关于COPD患者眼底OCT形态改变的研究总结,文章详细回顾了当前有关COPD患者眼底OCT形态变化的研究,重点探讨了视网膜和脉络膜在结构与血流方面的变化,旨在概括COPD对眼底微结构的影响,探索这些形态学变化的潜在机制,并为COPD患者的眼底病变评估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缺氧 视网膜 脉络膜
下载PDF
OCT及OCTA观察垂体腺瘤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和微循环的改变
12
作者 廖智辉 杨辛 +2 位作者 芦凯伦 戴彤彤 庞燕华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垂体腺瘤(PA)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和微循环的改变。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09/2023-03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PA患者40例作为PA组,另选取年龄...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垂体腺瘤(PA)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和微循环的改变。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1-09/2023-03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PA患者40例作为PA组,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均进行视野、OCT和OCTA检查,并分析PA患者眼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PA组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各层血管密度(V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黄斑区浅层血管复合体(SVC)-VD与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厚度(除内环鼻侧、外环下方)均呈正相关(P<0.05),黄斑区各象限mGCC厚度、视盘周围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CP-RNFL)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MD)值均呈负相关(P<0.05),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与MD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OCT与OCTA检查相结合可以全面了解PA患者视网膜结构和微循环功能的微观变化,对评估PA患者术前视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 血管密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视野 视神经
下载PDF
不同抗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其与OCT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田涛 姚晓喜 +6 位作者 彭婧利 李植源 冯刚华 刘茹 周小平 杨源 邝国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995,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进行雷珠单抗治疗的DME患者(本院于2020-02/2022-02收治)作为雷珠单抗组,同期45例进行康柏西... 目的:探究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进行雷珠单抗治疗的DME患者(本院于2020-02/2022-02收治)作为雷珠单抗组,同期45例进行康柏西普治疗的DME患者作为康柏西普组。其中雷珠单抗组给予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康柏西普组给予视网膜光凝术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黄斑水肿改善时间、视网膜厚度恢复正常时间、新生血管消失时间及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VEGF水平,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疗效与不同OCT分型的关系。结果:两组黄斑水肿改善时间、视网膜厚度恢复正常时间、新生血管消失时间及眼底出血吸收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IL-6、VEGF、BCVA值均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MT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康柏西普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黄斑囊样水肿(CME)、视网膜弥漫性增厚(DRT)型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DRT型最高,SRD型最低。结论: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DME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对DRT型DME患者治疗效果更好,但是康柏西普能够更好地降低CM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型 疗效
下载PDF
SD-OCT检测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英慧 贾璐瑶 +3 位作者 马琳丽 崔秀成 杨洁 董微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10/2021-10我院PACG患者30例30眼为PACG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20眼为正常对照组(随机选取一眼)。PACG组患...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10/2021-10我院PACG患者30例30眼为PACG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20眼为正常对照组(随机选取一眼)。PACG组患者接受LPI治疗,术后随访1mo。两组受试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IOL Master 500光学测量仪测量前房深度(ACD)及眼轴长度(AL)、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比较两组受试者及PACG组患者LPI前后ACD、眼压、AL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ACG组患者术后1wk, 1mo ACD较术前变深(均P<0.05)。PACG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和AL均无差异(均P>0.05)。PACG组患者术前黄斑中心区,内外环上方、颞侧、下方、鼻侧,共9个区域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43.50±13.24、324.50±13.46、308.83±15.94、310.00±14.24、314.50±16.29、300.67±19.95、290.17±12.58、302.40±16.37、307.33±14.84μm,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分别为266.14±16.16、342.67±15.86、327.95±16.41、337.85±13.03、341.24±15.58、313.76±17.59、290.24±16.29、303.81±13.91、323.01±14.80μm,两组间中心区、内环上方、颞侧、下方、鼻侧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PACG组术后1wk黄斑区9个区域视网膜厚度分别与术前相比均增加,术后1mo接近术前水平,但手术前后各分区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与正常受试者比较,PACG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较薄。PACG患者LPI术后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可变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Nd∶YAG激光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 视网膜结构
下载PDF
基于SS-OCT分析眼轴长度与眼前节参数的相关性
15
作者 张敏 安广琪 +4 位作者 刘培 杨帆 金波 金学民 杜利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38-1342,共5页
目的:利用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SS-OCT)观察与探讨眼轴长度(AL)与眼前节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纳入2022-01-01/03-31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招募的不同程度近视的成人志愿者109例,依据AL将受检者分为4组:... 目的:利用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SS-OCT)观察与探讨眼轴长度(AL)与眼前节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纳入2022-01-01/03-31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招募的不同程度近视的成人志愿者109例,依据AL将受检者分为4组:A组(AL≤24.0mm)、B组(24.0mm26.0mm)。SS-OCT(视微影像)进行眼前节检查,对中央角膜厚度(CCT)、晶状体厚度(LT),前房参数: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宽度(ACW)、房角开放距离(AOD500)、房角隐窝面积(ARA500)、小梁网-虹膜间面积(TISA500)、小梁虹膜夹角(TIA500),晶状体矢高(CLR)进行记录,并分析其与AL、等效球镜度数(SE)的关系。结果:四组CCT比较无差异(P>0.05)。四组SE、LT、ACD、ACW、AOD500、ARA500、TISA500、TIA500、CLR比较有差异(均P<0.01)。SE、LT与AL呈负相关(r=-0.75、-0.41,均P<0.01);ACD、ACW、CLR与AL呈正相关(r=0.58、0.45、0.54,均P<0.01);AOD500、ARA500、TISA500、TIA500(颞侧及鼻侧)与AL呈正相关(均P<0.01)。ACD、CLR与SE呈负相关(r=-0.21、-0.25,均P<0.01),LT与SE呈正相关(r=0.21,P<0.05)。结论:随着AL的增加CCT无明显改变,ACD、ACW及房角开放程度则增加,晶状体位置后移,LT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SS-oct) 眼轴长度(AL) 眼前节参数 近视
下载PDF
仿鹰视顶盖的眼底OCT图像重建方法
16
作者 贾晓芬 梁镇洹 +3 位作者 赵佰亭 余燕 朱少进 王云仪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6-115,共10页
客观因素导致临床获得的眼底OCT图像存在对比度差、病灶区域边缘模糊等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借鉴鹰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提出单幅OCT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EOTRN.它仿照鹰眼视顶盖逐步扩大感受野的思路,从纵、横两维度逐级挖掘高级... 客观因素导致临床获得的眼底OCT图像存在对比度差、病灶区域边缘模糊等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借鉴鹰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提出单幅OCT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EOTRN.它仿照鹰眼视顶盖逐步扩大感受野的思路,从纵、横两维度逐级挖掘高级语义特征.纵向维度上借助空洞卷积、密集连接、通道注意力实现感受野逐步扩大、不同网络层特征传播及不同通道特征间的“竞争”与“合作”,完成低频信号的高级语义特征的初步提取.横向维度上借助64个特征子空间剔除高级语义特征中的冗余信息,校正并突出显著信息,实现病灶区域的纹理、轮廓特征强化.最后对底层语义特征和高级语义特征进行上采样和深层重建,得到高清OCT图像.仿真表明,在×4放大倍数时,EOTRN对测试集3的PSNR和SSIM值比EMASRN分别提高了0.96%和1.36%,重建图像能够突出细节信息,真实反映眼底健康状况.EOTRN的参数量较少,适用于嵌入式系统的部署,实现眼底OCT图像的实时超清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重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鹰眼 感受野
下载PDF
新型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屈光力及散光的一致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柴华 郑吉琦 苏兰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应用新型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屈光力、角膜散光的Bland-Altman分析。方法:选取2021-01/12我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77例282眼。分别采用SS-OCT与Sc...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应用新型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屈光力、角膜散光的Bland-Altman分析。方法:选取2021-01/12我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77例282眼。分别采用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前表面、后表面、全角膜的陡峭轴屈光力(Ks)、平坦轴屈光力(Kf)、平均角膜屈光力(Km)、角膜散光、散光轴向。所有参数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重复性检验、Pearson相关性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结果: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的角膜前表面屈光力Ks、Kf、Km均无差异(P>0.05)。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的角膜后表面以及全角膜屈光力Ks、Kf、Km均大于SS-OCT测量值(P<0.05)。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的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以及全角膜的散光度数和轴向均无差异(P>0.05)。所有参数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大于0.88,提示组内重复性较好。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的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以及全角膜的Ks、Kf、Km、散光度数和轴向均呈正相关(P<0.05)。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的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以及全角膜的Ks、Kf、Km、散光度数和轴向的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新型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的角膜屈光力、角膜散光参数具有高度一致性,可适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屈光力及角膜散光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新型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S-oct) 眼前节分析仪 角膜屈光力 散光
下载PDF
OCT内窥镜驱动控制用微型压电马达的机电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周龙 周铄 +2 位作者 朱强国 郑友成 王光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54-262,共9页
针对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内窥镜驱动控制应用要求,开发设计了直径1 mm、长度5 mm的微型压电马达。利用铁木辛柯梁模型和模态求和法推导马达定子在外部激励电压下的动态响应,结合Hamilton能量变分原理计... 针对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内窥镜驱动控制应用要求,开发设计了直径1 mm、长度5 mm的微型压电马达。利用铁木辛柯梁模型和模态求和法推导马达定子在外部激励电压下的动态响应,结合Hamilton能量变分原理计算得到定子表面质点的模态振动位移和椭圆运动轨迹;进一步利用定转子接触模型和转子力矩平衡原理建立了微型马达的整体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对马达力矩-转速,力矩-效率以及负载特性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施加幅值30 V,频率21 kHz的激励电压时,马达转速随负载增加而减小,空载最大转速和力矩分别为400 r/min和2.4 mN·m,满足OCT内窥镜驱动控制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压电马达 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仿真分析 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ct)内窥镜
下载PDF
眼底病变OCT图像的轻量化识别算法
19
作者 侯小虎 贾晓芬 赵佰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48-2455,2466,共9页
为了准确、方便地识别多类型眼底病变,提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图像的轻量化分类模型MB-CNN.降低卷积核的使用个数,调节每个阶段卷积块的使用比例,设计轻量化主干网络L-Resnet,通过加深网络深度增强对深层语义信息的提取.使用深... 为了准确、方便地识别多类型眼底病变,提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图像的轻量化分类模型MB-CNN.降低卷积核的使用个数,调节每个阶段卷积块的使用比例,设计轻量化主干网络L-Resnet,通过加深网络深度增强对深层语义信息的提取.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设计多尺度卷积块MultiBlock,利用MultiBloc深度挖掘病灶区域的特征,使用不同的卷积核提取不同尺寸病变的特征,提高网络对病变OCT图像的识别能力.构建特征融合模块FFM,融合浅层信息和深层信息,充分提取病变特征的纹理和语义信息,提高对小目标病变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显示,MB-CNN在UCSD、 Duke和NEH3个数据集上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达到97.2%、 99.92%和94.37%,模型参数量明显降低,所提模型能够针对眼底的多种病变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图像 智能识别 轻量化分类模型 语义信息 特征融合
下载PDF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RVO继发不同OCT类型黄斑水肿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悦 李胜 刘丁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评估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DEX-I)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不同类型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07/2020-06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RVO-ME并接受DEX-I(0.7mg)为初始治疗的患者46例46眼,根据光学相干断层... 目的:评估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DEX-I)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不同类型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07/2020-06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RVO-ME并接受DEX-I(0.7mg)为初始治疗的患者46例46眼,根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形态特征分为弥漫性视网膜增厚型(DRT型,13例13眼)、黄斑囊样水肿型(CME型,22例22眼)、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型(SRD型,11例11眼)。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mo观察并比较3种黄斑水肿分型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DRT型、CME型、SRD型患者BCVA治疗后1、2、3mo均显著改善,CRT均显著降低(均P<0.017)。治疗后3mo,DRT型和SRD型患者BCVA(0.21±0.12、0.22±0.10LogMAR)均显著优于CME型(0.45±0.14LogMAR,均P<0.017),CRT(254.08±49.07、248.92±44.19μm)均显著低于CME型(314.70±92.66μm,均P<0.017)。结论:DEX-I治疗RVO继发各种OCT类型黄斑水肿均有效,CME型治疗反应相较DRT型和SRD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 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 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