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ucosal immune system in the oral cavity——an orchestra of T cell diversity 被引量:13
1
作者 Rui-Qing Wu Dun-Fang Zhang +2 位作者 Eric Tu Qian-Ming Chen WanJun 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The mucosal immune system defends against a vast array of pathogens, yet it exhibits limited responses to commensal microorganisms under healthy conditions. The oral-pharyngeal cavity, the gateway for both the gastroi... The mucosal immune system defends against a vast array of pathogens, yet it exhibits limited responses to commensal microorganisms under healthy conditions. The oral-pharyngeal cavity, the gateway for both the gastrointestinal and respiratory tracts, is composed of complex anatomical structures and is constantly challenged by antigens from air and food. The mucosal immune system of the oral-pharyngeal cavity must prevent pathogen entry while maintaining immune homeostasis, which is achieved via a range of mechanisms that are similar or different to those utilized by the gastrointestinal immune system.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features of the mucosal immune system,focusing on T cell subsets and their functions. We also discuss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oral-pharyngeal mucosal immun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osal immune system oral-pharyngeal mucosa T cell
下载PDF
STUDY OF ESTROGEN RECEPTOR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ISSUE OF ORAL MUCOSA
2
作者 刁桂香 胡永升 袁红民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CAS 1994年第2期93-97,共5页
By means of the enzyme linked affinity histothemical method, 45 case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of the oral mucosa and 15 cases of the approximately normal oral mucosal tissue were detected for estrogen receptor... By means of the enzyme linked affinity histothemical method, 45 case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of the oral mucosa and 15 cases of the approximately normal oral mucosal tissue were detected for estrogen receptor(ER)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P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the SCC tissue of the oral mucosa there were 5 cases of ER+ and PR- and 32 cases of both ER+ and PR+. Thirty-seven cases, the summation of the above two items, were considered as receptor(+),therefore the rate of the receptor(+) being 82.22%. ER+ and PR+ were cd related to the sex and age of patients, the neck lymph nodes' metastasizing or not and affected parts of the tumor, while they were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iation degree of the tumor. The rate of receptor(+) de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differentiation degree of the tumor. By X2 test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grade Ⅰand grade Ⅲ of SCC of the oral mucosa was shown. It is suggested that SCC of the oral mucosa may probobly be hormone dependent tumor.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SCC detection for ER and PR could not only be one of the indices of biologic characteristics for that tumor but also as bases of anti-hormon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l mucosa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trogen receptor progesterone receptor sex-steroid hormone receptor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等效物的血管化特征
3
作者 石丽娟 韦建 +5 位作者 张旋 何凌霄 江小茜 聂敏海 陈佳娜 刘旭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4748-4760,共13页
背景:前期研究中三维细胞重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等效物结构类似于正常口腔黏膜,即存在类上皮样结构、类固有层样结构、类血管腔样结构,并已初步实现了等效物的血管化建立,但其血管化特征尚不十分明确。目的: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 背景:前期研究中三维细胞重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等效物结构类似于正常口腔黏膜,即存在类上皮样结构、类固有层样结构、类血管腔样结构,并已初步实现了等效物的血管化建立,但其血管化特征尚不十分明确。目的: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表达谱关联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系统靶向获取血管化口腔黏膜等效物的血管样结构,评价其成血管能力,揭示其血管化特征。方法:分别从人牙龈上皮组织和固有层组织原代培养人牙龈上皮细胞、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人牙龈间充质干细胞经单克隆扩增培养后诱导分化形成血管内皮样细胞。将人牙龈上皮细胞、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层负载于脱细胞血管基质-0.25%类人Ⅰ型胶原支架上,构建血管化口腔黏膜等效物。将血管化口腔黏膜等效物(实验组)与脱细胞血管基质-0.25%类人Ⅰ型胶原支架(对照组)分别植入裸鼠背部皮下,14 d后两组切口表面涂布生物胶,实验组生物胶表面接种人牙龈上皮细胞,对照组不接种细胞,继续饲养14 d后取材,利用形态学观察口腔黏膜等效物分层结构;采用较为全面的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表达谱对口腔黏膜等效物中的新生血管样结构进行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标记,进行血管化特征分析;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系统靶向捕获免疫组化特异性标记的口腔黏膜等效物中新生血管样结构,靶向分析其血管化特征。结果与结论:(1)形态学观察显示口腔黏膜等效物细胞层次清晰,结构类似于正常口腔黏膜,即存在类上皮样结构、类固有层样结构、类血管腔样结构,类血管腔样结构内存在散在红细胞;(2)口腔黏膜等效物组中EdU Apollo示踪种子细胞结果显示:EdU Apollo 488标记的人牙龈上皮细胞呈绿色荧光表达;DAPI标记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呈蓝色荧光表达,体内形成类固有层样结构;Ed U Apollo 567标记的血管内皮样细胞呈红色荧光表达,体内形成类血管样结构;(3)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表达谱免疫荧光标记血管结构显示,与正常口腔黏膜相比,口腔黏膜等效物中CD31、CD51、CD54、CD105、Tie-2、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升高(P<0.0001),CD34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4)与特异性标记的口腔黏膜血管结构相比,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系统靶向捕获的口腔黏膜等效物血管样结构中CD51、CD54、CD105、Tie-2、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升高(P<0.0001),CD31、CD34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5)结果表明,通过三维细胞分层重建的口腔黏膜等效物能够实现良好的血管化,其血管化特征符合新生血管生成的免疫学功能及特点;血管化助力三维细胞分层重建的口腔黏膜等效物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血管基质 血管内皮样细胞 三维细胞重建 血管化 口腔黏膜等效物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系统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改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4
作者 李杨 付丽丽 杨建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背景:头颈肿瘤放疗极易引起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肿瘤的治疗计划。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疾病中表现出治疗潜力,外泌体是其发挥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尚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应用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关研... 背景:头颈肿瘤放疗极易引起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肿瘤的治疗计划。间充质干细胞在多种疾病中表现出治疗潜力,外泌体是其发挥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尚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应用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相关研究。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作用。方法: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并进行鉴定。通过3 Gy X射线辐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诱导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体外模型,在造模前给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预处理48 h,EdU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3 Gy X射线辐射构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小鼠模型,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分别注入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小鼠尾静脉,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化评估口腔黏膜上皮组织的炎症变化。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均可促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克隆形成,增加口腔黏膜上皮细胞EdU阳性率;(2)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均能够缓解辐射处理小鼠口腔黏膜上皮组织的炎症;口腔黏膜上皮组织中CD45阳性细胞均减少,PCNA阳性细胞均增加。结果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促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小鼠口腔黏膜炎症具有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头颈部肿瘤 放疗 口腔黏膜 炎症 恶性肿瘤
下载PDF
Engineered three-dimensional rabbit oral epithelial–mesenchymal–muscular hybrid sheets
5
作者 Shigeki Yamane Kazunari Higa +3 位作者 Takashi Umezawa Masamitsu Serikawa Jun Shimazaki Shinichi Ab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45-154,共10页
Regenerative muscles are required for swallowing and mastication, and are important for functional recovery from diseases involving oral muscular defects. Therefore, we generated three-layer hybrid sheets, similar to ... Regenerative muscles are required for swallowing and mastication, and are important for functional recovery from diseases involving oral muscular defects. Therefore, we generated three-layer hybrid sheets, similar to oral mucosal structures containing submucosal muscles, using rabbit oral mucosa epithelial, mesenchymal, and myoblastic progenitor cells, and examined the structural proteins. Each cell type was obtained from rabbit oral mucosa using enzymatic digestion. Isolated mesenchymal and myoblastic cells were multi-differentiated into osteoblasts, adipocytes, and chondrocytes or myotubes. Isolated epithelial cells were cultured on collagen gels containing isolated mesenchymal cells for 2 weeks, and these epithelial-mesenchymal cell sheets were laminated onto myoblastic cell sheets. The engineered hybrid sheets were multi-stratified in the epithelial and myoblastic layers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expressing intermediate cytoskeletal filament proteins of epithelium and muscle. Hybrid sheets also expressed extracellular matrix basement membrane proteins. Immature cell markers for epithelial and myoblastic cells were observed continuously in hybrid sheet cultures. We established engineered three-dimensional rabbit oral mucosa hybrid sheets containing each immature cell type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enchymal stem cell multi-differentiation MYOBLAST oral mucosa three-dimensional culture
下载PDF
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特征
6
作者 赵炅 白果 杨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口腔黏膜和皮肤组织之间的成纤维细胞亚型构成及功能异同,建立两者间统一的成纤维细胞亚型分类,明确其功能异同,为组织修复和再生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整合分别来自口腔黏膜及皮肤的4个单细胞数据库,提取其中的成纤维... 目的:探讨正常口腔黏膜和皮肤组织之间的成纤维细胞亚型构成及功能异同,建立两者间统一的成纤维细胞亚型分类,明确其功能异同,为组织修复和再生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整合分别来自口腔黏膜及皮肤的4个单细胞数据库,提取其中的成纤维细胞亚群,使用harmony消除批次效应后,统一流形逼近与投影降维、聚类后将成纤维细胞亚群进行分类,通过基因集富集结果对其功能进行分析。采用R 4.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分离得到8个不同功能的成纤维细胞亚群,其功能分别与细胞外基质构成、免疫和收缩相关,在口腔黏膜与皮肤内存在统计学构成比差异。结论:成纤维细胞作为组织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整合分析来自多个部位的正常皮肤组织和口腔黏膜的成纤维细胞转录数据,明确了健康状态下两者之间的亚群构成及功能差异,为提高转录组水平上对口腔黏膜和皮肤稳态和细胞功能的理解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成纤维细胞 单细胞转录组学
下载PDF
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中CYFRA21-1水平与口腔上皮癌变进程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武宝峰 李宏 孙吏聪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3期434-437,共4页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 CYFRA21-1)水平与口腔上皮癌变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对口腔疾病患者102例进行回归性分析,包括舌白斑57例(白斑组),口腔鳞状细胞癌45例(鳞癌组),...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 CYFRA21-1)水平与口腔上皮癌变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对口腔疾病患者102例进行回归性分析,包括舌白斑57例(白斑组),口腔鳞状细胞癌45例(鳞癌组),另选同期检查口腔黏膜正常人员44例(正常组),对比各组人员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中CYFRA21-1水平,分析各指标与口腔上皮癌变进程之间的关系。结果 三组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表达水平:鳞癌组>白斑组>正常组,三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患者中晚期组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表达水平均高于早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得,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血清CYFRA21-1、唾液CYFRA21-1均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癌症进程独立危险因素(P<0.05)。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血清CYFRA21-1、唾液CYFRA21-1单项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4.0%、72.0%、64.0%,特异度为78.9%、68.4%、73.7%;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0%、84.2%,其中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对早期鳞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最好。结论 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与口腔鳞癌的疾病进程存在密切联系,可以帮助预测诊断早期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上皮癌变 黏膜 微核细胞计数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下载PDF
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固有免疫细胞与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趋势验证及交互作用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凯玉 石丽娟 +3 位作者 刘林鑫 王杰 聂敏海 刘旭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206,共15页
目的 研究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基于数据计算验证的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趋势,并通过预测其交互作用,探索免疫治疗抑制口腔黏膜癌变进程的方法。方法 1)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对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 目的 研究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基于数据计算验证的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趋势,并通过预测其交互作用,探索免疫治疗抑制口腔黏膜癌变进程的方法。方法 1)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对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进行全面评分,筛选出干扰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2)收集血常规资料,对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外周血免疫细胞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外周血中可能影响口腔黏膜癌变进程的免疫细胞;3)对口腔黏膜癌变进程各阶段中基于数据计算验证的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4)采用特殊染色鉴定口腔黏膜癌变进程各阶段中基于数据计算验证的固有免疫细胞;5)对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基于数据计算验证的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进行生存分析,验证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分子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间的关联。结果 在口腔黏膜癌变进程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表达呈上升趋势;嗜酸性粒细胞表达呈升降单峰趋势;肥大细胞表达呈下降趋势;免疫检查点分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CTLA4)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的表达呈上升趋势。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表达趋势与CTLA4和PD-L1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趋势正相关;肥大细胞表达趋势与CTLA4和PD-L1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趋势负相关。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能促进CTLA4和(或) PD-L1介导的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加速口腔黏膜癌变进程;肥大细胞可能抑制CTLA4和(或) PD-L1介导的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延缓口腔黏膜癌变进程。结论 干扰固有免疫中特定免疫细胞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CTLA4和(或) PD-L1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延缓口腔黏膜癌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癌变 免疫治疗 免疫逃逸 固有免疫细胞 免疫检查点分子
下载PDF
光动力治疗右颊黏膜疣状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9
作者 吕世萍 杨璐 金鑫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疣状癌的光动力治疗方法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遵循医学伦理学要求,对1例发生在右颊黏膜直径约2.5 cm的口腔疣状癌的光动力治疗进行总结,结合文献对口腔疣状癌的特点、治疗及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光动力治疗... 目的探讨口腔疣状癌的光动力治疗方法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遵循医学伦理学要求,对1例发生在右颊黏膜直径约2.5 cm的口腔疣状癌的光动力治疗进行总结,结合文献对口腔疣状癌的特点、治疗及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光动力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口腔疣状癌患者先后进行4次光动力治疗,右颊病损面积显著减小。术后随访6个月,右颊白色疣状增生完全消退,无明显瘢痕形成。术后3年,右颊病损无复发,治疗区域无明显瘢痕形成,张口度3指,双侧颌下、颏下、颈部均未触及淋巴结肿大。文献回顾表明,口腔疣状癌是一种少见的鳞状细胞癌亚型,具有生长缓慢、低度恶性、极少转移的特点,手术是首选治疗手段,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光动力治疗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操作、不良反应轻微等优势,近年来光动力治疗已逐步应用于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和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并取得了积极结果,但尚未见用于口腔疣状癌治疗的报道。结论光动力治疗为口腔疣状癌提供了一种非手术切除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口腔疣状癌 口腔鳞状细胞癌 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 疣状增生 颊黏膜 光敏剂 光生物学反应
下载PDF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SPINOUS CELL IN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COMPARISON WITH NORMAL MUCOSA, LEUKOPLAKI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0
作者 高山 刘蜀凡 +1 位作者 沈子华 彭隆祥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5期33-36,共4页
The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spinous cell in 16 specimens of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 was made by using interactive image analysis system (IBAS-II). 19 parameters of the size and shape were chosen, and compar... The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the spinous cell in 16 specimens of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 was made by using interactive image analysis system (IBAS-II). 19 parameters of the size and shape were chosen, and compared with normal mucosa, leukoplakia, dysplasia and carcinom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ell dimensions (area, perimeter, all kinds of diameter) and nuclear cytoplasmic ratio in OSF were between normal mucosa and dysplasia as well as carcinoma. The former showed a progressive decrease (P<0.01), and the latter showed a progressive increase (P<0.01). The dimensions of the nuclei did not show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P>0.05). A series of discriminant functions had been developed with 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 the agreement ratio for OSF was 93.75%. The decrease of cell area and the increase of nuclear cytoplasmic ratio could reflect a malignant progress. The cell morphometric model could discriminate OSF well from other groups, suggesting that the change of the ep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UKOPLAKIA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SPINOUS cell IN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COMPARISON WITH NORMAL mucosa OS NS
原文传递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翔 高文信 +3 位作者 王莉 魏秀峰 陈英新 王晓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稳定的细胞培养体系。方法新洁尔灭和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处理口腔黏膜标本,比较不同浓度的Dispase对上皮的分离作用,酶消化法分离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液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结果微生物... 目的分析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稳定的细胞培养体系。方法新洁尔灭和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处理口腔黏膜标本,比较不同浓度的Dispase对上皮的分离作用,酶消化法分离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液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结果微生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0.40%的Dispase的上皮分离效果优于0.25%的Dispase,细胞在短期内快速稳定增殖。结论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经改进后可简化操作,并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口腔黏膜 上皮细胞
下载PDF
应用组织工程口腔黏膜重建尿道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超 徐月敏 +2 位作者 宋鲁杰 崔磊 尹烁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探讨兔口腔黏膜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以其为种子细胞与异体膀胱黏膜下脱细胞基质(bladder acellular matrix graft,BAMG)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尿道。方法18只10周龄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体重0.3~0.5kg。取其中12只兔口腔黏膜组织,分... 目的探讨兔口腔黏膜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以其为种子细胞与异体膀胱黏膜下脱细胞基质(bladder acellular matrix graft,BAMG)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尿道。方法18只10周龄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体重0.3~0.5kg。取其中12只兔口腔黏膜组织,分离获得口腔黏膜细胞。将口腔黏膜细胞分别接种于有3T3细胞及无3T3细胞的培养皿进行培养,接种后第2天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生长增殖情况,并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取余6只兔膀胱,经脱细胞处理制备BAMG,随机取1cm×1cm组织行HE染色,观察脱细胞效果。将接种于有3T3细胞培养皿培养获得的第2代口腔黏膜细胞种植于BAMG上,培养1周后,行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口腔黏膜细胞与BAMG的复合状况。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接种于有3T3细胞培养皿的口腔黏膜细胞可传至7~8代,其细胞形态均一,功能良好;无3T3细胞培养皿的口腔黏膜细胞形态多样,传至第2代时,即开始出现老化。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两种方法培养的口腔黏膜细胞均于第8天开始呈对数增长,第14天达峰值。接种于有3T3细胞培养皿的口腔黏膜细胞,培养至融合时所获得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接种于无3T3细胞培养皿的口腔黏膜细胞。两种方法培养的口腔黏膜细胞行免疫荧光染色,均呈绿色荧光。HE染色观察,BAMG经脱细胞处理后未见细胞,脱细胞效果良好。复合培养1周后,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口腔黏膜细胞与BAMG复合良好。结论兔口腔黏膜细胞可在体外成功培养、扩增,与同种异体BAMG复合后生长良好,为构建组织工程尿道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尿道 口腔黏膜细胞 膀胱黏膜下脱细胞基质 体外复合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与猪小肠黏膜下层体外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谭波 魏人前 +6 位作者 杨志明 李秀群 韩平 智伟 解慧琪 任燕 谭中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快速培养犬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s)及其与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体外复合培养的方法,为组织工程化黏膜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混合酶消化法,于6%胎牛血清的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基(DKSFM)中培养OMECs,观察OMECs的形态特征... 目的探讨体外快速培养犬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s)及其与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体外复合培养的方法,为组织工程化黏膜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混合酶消化法,于6%胎牛血清的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基(DKSFM)中培养OMECs,观察OMECs的形态特征、绘制生长曲线并进行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将第2代犬OMECs接种在SIS上,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扫描电镜等观察OMECs在SIS上的生长状况。结果OMECs在DKSFM中生长良好,CK19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阳性。OMECs接种在SIS上呈单层生长,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复合培养8d呈多层生长。结论采用混合酶消化法,用含6%胎牛血清的DKSFM培养犬OMECs,方法简便,适合推广应用。SIS与OMECs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化黏膜的理想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 小肠黏膜 复合培养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和Ki67在口腔癌浸润前沿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尔扬 方明 +2 位作者 施磊 倪红丽 李曙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95-497,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癌浸润前沿分级、细胞增殖核抗原和Ki67抗原在浸润前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30例原发口腔黏膜癌进行分级,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浸润前沿和中心PCNA、Ki67的表达。结果:口腔黏膜癌浸润前沿(ITF)和非前沿WHO(1997...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癌浸润前沿分级、细胞增殖核抗原和Ki67抗原在浸润前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30例原发口腔黏膜癌进行分级,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浸润前沿和中心PCNA、Ki67的表达。结果:口腔黏膜癌浸润前沿(ITF)和非前沿WHO(1997)分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浸润前沿PCNA(P<0.01)、Ki67(P<0.05)的表达均高于非前沿部分,差别有显著性;浸润前沿PCNA标记指数(LI)(P<0.05)与浸润前沿分级(IFG)总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口腔黏膜癌浸润前沿肿瘤细胞分化较差,增殖活性明显高于非前沿部分。在浸润前沿中PCNA和Ki67的高表达可以反映肿瘤的高恶性度及高复发转移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鳞状细胞癌 浸润前沿 PCNA KI67
下载PDF
42例口腔鳞癌患者口腔粘膜和唾液菌群分布 被引量:7
15
作者 陆笑 高宁 +1 位作者 王昌美 肖晓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6-360,共5页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对口腔菌群的影响。方法 :42例口腔鳞癌患者常规联合根治术后给予头孢噻肟钠、奈替米星抗感染 2周 ,分别检测其手术前后唾液、病变区粘膜或术区粘膜、正常粘膜可培养细菌的数量、构成比和检出率。结果 :术前唾液细菌...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对口腔菌群的影响。方法 :42例口腔鳞癌患者常规联合根治术后给予头孢噻肟钠、奈替米星抗感染 2周 ,分别检测其手术前后唾液、病变区粘膜或术区粘膜、正常粘膜可培养细菌的数量、构成比和检出率。结果 :术前唾液细菌量 (x =8 10× 10 8CFU/ml,lgx =8 90 84)明显高于术后 ,术前病变区粘膜细菌量 (x =5 2 1×10 5CFU/cm2 ,lgx =5 716 9)远高于对侧正常粘膜 ,优势菌群发生改变 ,病变区粘膜有外籍菌定植 (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 )。术后切口区粘膜细菌量 (x =4 34× 10 5CFU/cm2 ,lgx =5 6 372 )仍远高于对侧正常粘膜 (x =7 2 4× 10 4 CFU/cm2 ,lgx =4 85 99) ,链球菌属所占比例成倍增加。结论 :口腔鳞癌可导致患者口腔菌群失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菌群 口腔鳞癌 唾液 口腔粘膜
下载PDF
中国地鼠口腔颊囊黏膜癌模型的建立及癌变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皇甫冰 庞文彪 +3 位作者 张锐虎 郭民 高继萍 宋国华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6-59,65,共5页
目的:利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涂抹法建立中国地鼠颊囊黏膜癌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癌变不同时期的组织学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将60只雄性中国地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24只)、溶剂对照组(12只)、空白对照组(24只)。溶剂对照组仅涂丙酮... 目的:利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涂抹法建立中国地鼠颊囊黏膜癌的实验动物模型,观察癌变不同时期的组织学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将60只雄性中国地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24只)、溶剂对照组(12只)、空白对照组(24只)。溶剂对照组仅涂丙酮液,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以0.5%DMBA涂抹中国地鼠两侧颊囊,每周3次,共15周。分别于第6、9、12、15周将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随机处死6只,溶剂对照组处死3只,在肉眼及光镜下动态观察颊囊黏膜癌变全过程的形态学和显微组织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BA长时间处理后模型组地鼠相继出现口腔内黏膜充血、增厚、溃烂化脓、白斑及菜花状赘生物等变化,经历了单纯上皮增生(6~9周)、不同程度上皮异常增生(9~12周)、原位癌及鳞状细胞癌(12~15周)等阶段。结论:DMBA涂抹法可成功建立中国地鼠颊囊黏膜癌前病变、鳞状细胞癌模型,发病过程与人类口腔鳞状细胞癌相似,为口腔鳞癌的多阶段、多步骤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鼠 颊囊黏膜 口腔鳞状细胞癌 二甲基苯并蒽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口腔黏膜细胞凋亡和增殖率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纯 魏欣 +2 位作者 朱真闯 邹游 龚建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率来评估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选取65例因胃部肿瘤行胃大部切除术后1个月接受化疗的患者,根据化疗后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反应造成的短期食物摄入障碍分为轻、中和重度营养障碍组。用流式细胞术亚G... 目的通过测定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率来评估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选取65例因胃部肿瘤行胃大部切除术后1个月接受化疗的患者,根据化疗后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反应造成的短期食物摄入障碍分为轻、中和重度营养障碍组。用流式细胞术亚G1峰法和增殖抗原Ki67标记法分别检测口腔黏膜细胞的凋亡率和增殖率。通过统计学分析不同营养状态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的差异。结果轻度和中度营养障碍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在化疗前后没有出现显著性改变(P>0.05);重度营养障碍患者的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则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时各组患者的血常规及血液营养指标检测未出现显著性改变。结论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与不同化疗副反应所致的急性营养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营养 化疗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过表达端粒酶逆转录酶的人口腔黏膜上皮稳定细胞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飒 秦晓东 +5 位作者 何祥一 车春晓 张潇 解斯羽 孙贵军 王立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3-447,共5页
目的通过慢病毒法建立稳定表达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 TERT)基因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s),探索构建高效、稳定的永生化OMECs细胞系的方法。方法提取293T细胞总R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 TERT基因全长,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p ... 目的通过慢病毒法建立稳定表达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 TERT)基因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s),探索构建高效、稳定的永生化OMECs细胞系的方法。方法提取293T细胞总R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 TERT基因全长,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p LVX-puro-h TERT。包装慢病毒颗粒后感染人正常OMECs,经嘌呤霉素抗性筛选获得阳性克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 TERT基因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p LVX-puro-h TERT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感染到OMECs中;感染细胞与正常OMECs形态相似,呈铺路石样生长;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h TERT在感染细胞中高表达,与正常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慢病毒法成功建立了过表达h TERT的OMECs稳定细胞系,为构建高效、稳定增殖的人永生化OMECs细胞系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慢病毒载体 稳定表达 永生化
下载PDF
眼表重建手术治疗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敏 赵敏 +2 位作者 羊薇 夏仁春 付光碧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53-555,569,共4页
目的:观察根据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眼表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9例59眼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在切除翼状胬肉及睑球粘连瘢痕组织基础上,联合应用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板层角膜移植、口... 目的:观察根据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眼表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9例59眼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在切除翼状胬肉及睑球粘连瘢痕组织基础上,联合应用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板层角膜移植、口唇粘膜移植、羊膜移植等多种手术方式进行眼表重建。分别观察翼状胬肉及睑球粘连复发情况、移植片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经过6~38个月随访观察,翼状胬肉复发4例(4眼)(6.78%),睑球粘连术后评级为优者44例(44眼)(74.58%),良者13例(13眼)(22.03%),差者2例(2眼)(3.39%),总有效率96.61%。结论:根据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眼表重建术式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翼状胬肉 睑球粘连 口唇粘膜 角膜缘干细胞 板层角膜移植
下载PDF
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培养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宏卫 温玉明 +1 位作者 王昌美 祁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目的:培养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建立稳定的人正常口腔黏膜角化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为进一步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口腔黏膜组织奠定基础.方法:取3个月唇裂患儿手术多余口腔黏膜,经Dispase及胰蛋白酶消化获取细胞,采用无血清角化细胞培养液... 目的:培养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建立稳定的人正常口腔黏膜角化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为进一步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口腔黏膜组织奠定基础.方法:取3个月唇裂患儿手术多余口腔黏膜,经Dispase及胰蛋白酶消化获取细胞,采用无血清角化细胞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等细胞定性研究.结果:在0.25×102个细胞的低密度接种下,经过20天培养,获得了完全融合成片的口腔黏膜原代细胞,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经鉴定为单一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结论: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经Dispase及胰蛋白酶消化,应用无血清培养液进行培养,可成功培养出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原代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口腔黏膜 上皮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