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上下方位关系的空间隐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慧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8-91,共4页
上下方位关系是现代汉语中最基本的方位关系,其可以通过隐喻映射在社会域、时间域和状态域而具有隐喻拓展意义,汉英语中上下方位关系有类似的隐喻拓展意义,但汉语中的上下方位关系的隐喻投射更为丰富的展现出差异性以及自身的不对称性。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英语 上下方位关系 空间隐喻
下载PDF
英汉空间方位概念隐喻对比研究——以“Up-Down”/“上-下”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钱秀金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27-133,共7页
英汉空间方位隐喻意义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对英汉"Up-Down"/"上-下"概念隐喻对比研究揭示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在概念隐喻化方面的差异性远大于相似性,表明不同语言系统具有独特的编码特征,语言的区别尤其是概念范畴的... 英汉空间方位隐喻意义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对英汉"Up-Down"/"上-下"概念隐喻对比研究揭示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在概念隐喻化方面的差异性远大于相似性,表明不同语言系统具有独特的编码特征,语言的区别尤其是概念范畴的差异是不同文化之不同世界观的区别。这符合"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观点,是该假说的有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方位隐喻 Up--Down 上-下 共性 差异性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下载PDF
《国语·周语下》伶州鸠语中的天象资料辨伪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富祥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40-44,57,共6页
《国语·周语下》所记伶州鸠语中的天象资料是晚出的伪史料,大率出于后世兵家言,并非周初原始观测的记录。夏商周断代工程误用为推求武王克商年的重要依据,所得结果亦不可从。
关键词 伶州鸠语 武王克商 夏商周断代工程
下载PDF
“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及其解释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1-72,共2页
“上/下”的不对称不仅在语言形式上有所体现,在意义上也有所体现。“上/下”又是对称的,主要体现在表示方位、人物、范围等方面。总之,“上”出现的句法环境要多于“下”,所以“上”是一个高频词,而“下”是一个低频词。
关键词 对称 不对称 高频词
下载PDF
论宋夏战争对北宋咏史怀古词创作的影响
5
作者 郭艳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27-132,共6页
历经百余年的宋夏战争,激发了北宋词人的忧患意识与人格精神,这不仅孕生了"以诗为词"的创作理论,同时也促发了以古喻今、感慨兴衰的创作实践,从而将咏史怀古词的创作推向了创作高峰。通过揭示宋夏战争与北宋咏史怀古词之间的... 历经百余年的宋夏战争,激发了北宋词人的忧患意识与人格精神,这不仅孕生了"以诗为词"的创作理论,同时也促发了以古喻今、感慨兴衰的创作实践,从而将咏史怀古词的创作推向了创作高峰。通过揭示宋夏战争与北宋咏史怀古词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深入发掘北宋词的嬗变轨迹与时代内涵,同时也印证了古代民族关系格局对文学时代风貌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夏战争 北宋咏史怀古词 北宋民族关系 文人忧患意识
下载PDF
方位词“上、下”的认知语义分析
6
作者 刘丹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9-54,共6页
方位词的语义和功能丰富多变。方位词是汉语研究的重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选取“上”和“下”这一组常用方位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认知语义的角度入手,结合意象图式、概念隐喻等理论,对“上、下”基本义、隐喻义的演变及... 方位词的语义和功能丰富多变。方位词是汉语研究的重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选取“上”和“下”这一组常用方位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认知语义的角度入手,结合意象图式、概念隐喻等理论,对“上、下”基本义、隐喻义的演变及隐现的不对称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词 “上” “下” 意象图式 隐喻 不对称性
原文传递
先秦民本思想的萌发与形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艳秋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7,189,共16页
远古民本遗迹就已体现出民本思想的因素。传统意义上的“民本”思想萌生于商周,发展、形成于春秋战国。夏商周时期的民本思想是在对政权更革、王朝兴亡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和理性认识,也是退神重人观念发展过程中萌发的理性... 远古民本遗迹就已体现出民本思想的因素。传统意义上的“民本”思想萌生于商周,发展、形成于春秋战国。夏商周时期的民本思想是在对政权更革、王朝兴亡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和理性认识,也是退神重人观念发展过程中萌发的理性意识,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以“天命顺民命”为主要特征。春秋战国时期,“以民为本”的表达成为一个思想概念,形成了“立君为民”、君民相互依存观念和教民、富民思想,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施行仁政,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丰富内涵已基本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 春秋战国 民本思想 发展 形成
原文传递
漢語“上/下”義方位詞的類型及來源
8
作者 何亮 吴福祥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19年第1期352-365,共14页
基于漢語史和漢語方言的考察發現,漢語"上"義方位詞主要有"上"類、"高"類、"頂"類、"頭/腦"類、"面"類,"下"義方位詞主要有"下"類、"底"類... 基于漢語史和漢語方言的考察發現,漢語"上"義方位詞主要有"上"類、"高"類、"頂"類、"頭/腦"類、"面"類,"下"義方位詞主要有"下"類、"底"類、"腳"類、"顲"類、"肚/腹"類。漢語"上/下"義方位詞來自空間關係詞和物體/人體部位詞。部位詞語從表示具體部位到表示其他物體的相對部位,乃至表示抽象的空間方位或時間,同時具有隱喻和轉喻的因素,而在空間域内部,這些詞語的表義功能的擴展,主要由轉喻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詞 部位詞 來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