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组织瓣修复颌面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胡广伟 王鸿 +3 位作者 王涛 邓伟 邱勋定 甘成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4例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患者,静脉采用血管吻合器行端端吻合,动脉采用手工端端吻合,另选取30例同期手工吻合血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静脉吻合... 目的:探讨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4例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缺损患者,静脉采用血管吻合器行端端吻合,动脉采用手工端端吻合,另选取30例同期手工吻合血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静脉吻合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皮瓣成活率。结果:应用血管吻合器行单根静脉吻合平均用时(5.8±1.8)min,明显低于手工吻合平均用时(13.2±2.2)min;两组均无血栓形成,对照组静脉危象发生率为6.67%,与研究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组织瓣修复颌面部缺损中应用,静脉吻合操作简单、快捷,吻合质量可靠,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吻合器 颌面部 游离组织瓣 静脉吻合 血管危象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科星 杜俊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3期3132-3133,共2页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实用性。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于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于术...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实用性。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于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给予自制的膳食,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营养支持。观察并分别测定两组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7天营养监测相关指标和术后恢复程度判断。结果术后第7天实验组患者体质量和上臂中部平均周径较术前第1天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患者体质量和上臂中部平均周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指标中总蛋白、清蛋白、载铁蛋白及淋巴细胞总数也较实验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P<0.05)。结论术后肠内营养对于改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情况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较快恢复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恶性肿瘤 肠内营养
下载PDF
足背皮瓣的应用解剖及在口腔颌面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相道 王发生 段毅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4期109-110,123,共3页
目的结合解剖观测及应用游离足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体会,对足背皮瓣的解剖、制作、优缺点等进行论述。方法 22侧成人下肢标本,肉眼和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测足背皮肤的血管、神经的走行和分布。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结合解剖观测及应用游离足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体会,对足背皮瓣的解剖、制作、优缺点等进行论述。方法 22侧成人下肢标本,肉眼和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并观测足背皮肤的血管、神经的走行和分布。2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制备9.5cm×7.5cm和8cm×6cm大小的游离足背皮瓣,供-受区血管、神经吻合,一期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结果足背皮瓣主要由足背动脉和大、小隐静脉提供血液循环,腓浅神经为主要的感觉神经。临床应用2例,皮瓣均成活,随访2年,修复效果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游离足背皮瓣血供可靠,可成为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足背皮瓣 口腔颌面部 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0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少波 廖天安 郑长泰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38-38,40,共2页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0年12月至2004年12月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01例。结果随访6个月至2年,治愈率80.2%、总有效率96.5%。结论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0年12月至2004年12月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201例。结果随访6个月至2年,治愈率80.2%、总有效率96.5%。结论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血管瘤 颌面部
下载PDF
颏下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方亦鸿 欧阳奇明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4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手术后患者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过程中颏下皮瓣在该修复的具体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来该院治疗,有该手术指征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有50例采用颏下皮瓣进行修复,定... 目的探讨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手术后患者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过程中颏下皮瓣在该修复的具体作用。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来该院治疗,有该手术指征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有50例采用颏下皮瓣进行修复,定为A组;另外50例采用血管蒂进行修复,定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别。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8.0%,有39例效果良好,患者的满意率是86.0%;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88.0%,有24例效果良好,患者的满意率是62.0%。结论颏下皮瓣,对于该类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一定的优势,是该类患者在面部肿瘤术后,对于手术造成的软组织缺损进行缺损修复的良好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皮瓣 口腔颌面部肿瘤 修复
下载PDF
哈布德仁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云华 李丽洁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43-444,471,共3页
目的:探讨蒙药哈布?仁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实验组在颌面部肿胀区皮肤外敷哈布德仁药(将药用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对照组静脉点滴青霉素或红霉素。5d为一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71.7%)明显高于对照组(60.... 目的:探讨蒙药哈布?仁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实验组在颌面部肿胀区皮肤外敷哈布德仁药(将药用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对照组静脉点滴青霉素或红霉素。5d为一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71.7%)明显高于对照组(60.0%)。结论:使用蒙药哈布?仁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哈布德仁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下载PDF
鼻唇沟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先伟 武媛 +3 位作者 潘剑 张壮 夏辉 李龙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查阅2004年1月~2009年10月因肿瘤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行手术治疗并使用过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的病历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9.2...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查阅2004年1月~2009年10月因肿瘤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行手术治疗并使用过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的病历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9.2岁。良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38例。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术中情况(包括皮瓣设计、大小、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成活情况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等。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记录患者目前情况。统计分析鼻唇沟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及作用。结果:40例患者中39例一期愈合,1例二期愈合。随访发现36名患者肿瘤未见复发,皮瓣生存良好,色泽与周围组织基本一致或接近,外观形态满意,无面瘫、鼻通气功能及咀嚼功能障碍。结论:鼻唇沟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小范围软组织缺损疗效优良,美观,特别适合皮肤松弛的中老年患者,值得推广。另外,在鼻唇沟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术后,不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沟皮瓣 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丹丹 李永生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02B期150-153,共4页
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统称为脉管性疾病.过去由于对脉管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不足,特别是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脉管性疾病,大多数文献报道没有将真性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区分开来,从而导致了对脉管性疾病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对口腔颌面部血... 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统称为脉管性疾病.过去由于对脉管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不足,特别是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脉管性疾病,大多数文献报道没有将真性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区分开来,从而导致了对脉管性疾病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对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血管瘤 脉管畸形 治疗
下载PDF
小儿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胃管插管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9
作者 孙秀珂 郭瑞云 苏娜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6年第3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口腔颌面部术后胃管插管的方法。方法对34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需插胃管的患儿按常规法和改进法随机分为两组。结果常规操作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53.33%,改进组为94.21%,χ2=7.99,P<0.01,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改进组方... 目的探讨小儿口腔颌面部术后胃管插管的方法。方法对34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需插胃管的患儿按常规法和改进法随机分为两组。结果常规操作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53.33%,改进组为94.21%,χ2=7.99,P<0.01,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改进组方法优于常规组。结论改进法提高了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痛苦,降低了护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手术 小儿 插胃管
下载PDF
额瓣、颏下岛状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鹏 杨华 +2 位作者 程翔 王川 梁尚争 《西南军医》 201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额瓣、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扩大切除术后形成的软组织缺损采用额瓣或颏下岛状瓣转移修复缺损,观察组织瓣存活情况及其修复效果。结果 34例患者组织瓣全部成活... 目的评价应用额瓣、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扩大切除术后形成的软组织缺损采用额瓣或颏下岛状瓣转移修复缺损,观察组织瓣存活情况及其修复效果。结果 34例患者组织瓣全部成活,未发生感染、坏死,外形及功能恢复均满意,术后随诊2年无复发,供区瘢痕轻微。结论采用设计灵活的额瓣、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瓣 颏下岛状瓣 口腔颌面部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87例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丽莉 沈荣 高国斌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4期394-395,共2页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致伤原因、组织损伤特点以及临床救治的方法与体会.方法 收集我科2006-06~2012-06间收治的87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好发年龄21~40岁59例,占67.82%.交通伤40例,占45.98%,在致伤...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致伤原因、组织损伤特点以及临床救治的方法与体会.方法 收集我科2006-06~2012-06间收治的87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好发年龄21~40岁59例,占67.82%.交通伤40例,占45.98%,在致伤原因中属首位.除1例粉碎性骨折患者愈合较差外,其余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最容易受外力导致损伤的主要部位,伤后迅速准确地判断伤情、抢救生命是关键,同时,及时地清创缝合及骨折复位固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加强预防,减少外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外伤 临床分析 清创缝合术
下载PDF
与儿童和青少年口腔颌面部恶性病变患者父母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及痛苦水平临床分析
12
作者 李子阳 李文鹿 +1 位作者 张奥林 黄寅朕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6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与儿童和青少年口腔颌面部恶性病变患者父母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焦虑、抑郁以及痛苦水平。方法选取2015-01—2018-06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儿童和青少年口腔颌面部恶性病变的父母。采用测量生活质量(QOL... 目的探讨与儿童和青少年口腔颌面部恶性病变患者父母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焦虑、抑郁以及痛苦水平。方法选取2015-01—2018-06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78例儿童和青少年口腔颌面部恶性病变的父母。采用测量生活质量(QOL)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36(MOS SF-36)、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和痛苦温度计(DT-P)分析患者父母的HRQOL和心理社会问题。结果在这3份问卷中,我们发现患者母亲比父亲经历了更高程度的抑郁和痛苦。结论希望这项研究能够作为一种有益的提醒,建议医生在治疗中更多地关注到口腔颌面部恶性病变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母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社会心理 儿童和青少年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外伤诱导方法气道管理体会
13
作者 董师武 刘凤妍 温福腾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1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外伤处理的方法。方法根据颌面部损伤严重程度分为快速诱导组和慢诱导自主呼吸辅助镇静表麻组完成插管。结果手术结束后病人恢复呼吸35例,拔管返病房6例术毕昏迷,需行气管切开后拔管。结论口腔颌面部外伤术前应准备...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外伤处理的方法。方法根据颌面部损伤严重程度分为快速诱导组和慢诱导自主呼吸辅助镇静表麻组完成插管。结果手术结束后病人恢复呼吸35例,拔管返病房6例术毕昏迷,需行气管切开后拔管。结论口腔颌面部外伤术前应准备充分、有效监测生命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外伤 急性气道 管理
下载PDF
开展“耳鼻喉-口腔颌面”相关外科手术52例小结
14
作者 甄泽年 赵敏 +1 位作者 袁友文 李建忠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探索开展"耳鼻喉-口腔颌面"相关手术领域。方法:临床上将累及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耳鼻喉科疾病统盘考虑联合治疗,在根治病变的基础上,同期或后期行器官功能重建。结果:本组病人52例。其中恶性肿瘤24 例:术后存活3年22人,... 目的:探索开展"耳鼻喉-口腔颌面"相关手术领域。方法:临床上将累及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耳鼻喉科疾病统盘考虑联合治疗,在根治病变的基础上,同期或后期行器官功能重建。结果:本组病人52例。其中恶性肿瘤24 例:术后存活3年22人,占91.7%;5年18人,占75%。行器官功能重建42例:术后病人器官生理功能维护良好39例, 占92.9%。结论:为创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喉科医生开展"口腔颌面"相关手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耳鼻喉科疾病 器官功能 外科手术 根治 耳鼻咽喉 术后病人 头颈外科 重建 临床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晓丽 郭福君 李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859-4860,4863,共3页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病原学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2例口腔颌面部损伤需要接受游离组织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患者,观察患者SSI发生率,并统计发生SSI的相关...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病原学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2例口腔颌面部损伤需要接受游离组织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患者,观察患者SSI发生率,并统计发生SSI的相关因素以及病原学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结果 152例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患者发生SSI 27例,发生率为17.76%;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患者发生SSI的相关因素,与患者术前的白细胞计数以及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2.96%、革兰阳性菌为29.63%、真菌为7.41%。结论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皮瓣手术患者发生SSI的相关因素与术前白细胞计数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有关,因此应加强患者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加强术后的随访和干预措施,有效降低S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游离组织皮瓣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病原学
原文传递
牙源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被引量:7
16
作者 季玉花 徐雅琼 黄松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18-2919,2929,共3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OIOFR)的菌群分布特点,提高临床对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对医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260例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需氧和厌氧法对患者感染部位标...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OIOFR)的菌群分布特点,提高临床对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对医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260例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需氧和厌氧法对患者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病原菌种类分析其分布特点,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260例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患者共检出695株病原菌,其中厌氧菌402株占57.84%,需氧和兼性厌氧菌293株占42.16%;厌氧菌中以产黑色素厌氧菌、消化链球菌、普氏菌属、放线菌属、CO2噬纤维素菌、梭杆菌属和优杆菌属为主,需氧和兼性厌氧菌中以口腔链球菌、表型葡萄球菌、嗜血菌属和奈瑟菌属为主。结论口腔颌面部牙源性感染是以厌氧菌感染为主,且大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性感染,病原菌大部分来自于人体口腔正常的条件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牙源性感染 病原菌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志刚 马壮 黄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病例,游离皮瓣移植后静脉采用微血管吻合器行端端吻合,动脉采用手法端端吻合,选取32例同期手法吻合血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病例,游离皮瓣移植后静脉采用微血管吻合器行端端吻合,动脉采用手法端端吻合,选取32例同期手法吻合血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静脉吻合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血栓形成及皮瓣成活率。结果:应用吻合器行静脉吻合平均用时(6.32±0.86)min,明显低于手工吻合平均用时(19.21±4.52)min;均无血栓形成,与手法吻合血栓率6.25%(2/32)无明显差异;吻合器吻合组1例静脉成角,回流不畅,皮瓣挽救成功,与对照组皮瓣成活率96.88%(31/32)无明显差异;血管吻合术中所有游离皮瓣静脉吻合口均未出现漏血、脱落、撕裂、血栓形成等情况。结论: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中静脉吻合操作简单、快捷,吻合质量可靠,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吻合器 口腔颌面部 游离皮瓣 血栓 静脉吻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