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总黄酮含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樊传章 刘宏程 +6 位作者 阿新祥 徐福荣 李本迅 余腾琼 汤翠凤 胡意良 戴陆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606-610,共5页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Baill.)在云南部分地区被用作消炎草药,这种利用行为对该野生稻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威胁,为了有效地保护野生稻,对疣粒野生稻是否含有消炎药用成分——总黄酮含量进行了分析。通过本研究,建立了测定疣...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Baill.)在云南部分地区被用作消炎草药,这种利用行为对该野生稻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威胁,为了有效地保护野生稻,对疣粒野生稻是否含有消炎药用成分——总黄酮含量进行了分析。通过本研究,建立了测定疣粒野生稻总黄酮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云南省疣粒野生稻2个群体31个居群及居群内单株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疣粒野生稻总黄酮平均含量低于对照银杏叶和竹叶;原生境群体总黄酮含量(1.158g/kg)高于温室群体含量(0.928g/kg),但t测验差异不显著。探讨了云南疣粒野生稻作为消炎草药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提出在重要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应重视土著知识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含量 疣粒野生稻 分光光度法 分布 云南
下载PDF
ISSR Analysis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34 Populations of Oryza meyeriana Distributing in Yunnan Province,China 被引量:6
2
作者 WAN Ya-tao A Xin-xiang +4 位作者 FAN Chuan-zhang Xu Fu-rong YU Teng-qiong TANG Cui-feng DAI Lu-yuan 《Rice science》 SCIE 2008年第1期13-20,共8页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34 populations of wild rice Oryza meyeriana Baill. distributed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was analyzed using 13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markers. A total of 168 bands were ampl...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34 populations of wild rice Oryza meyeriana Baill. distributed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was analyzed using 13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markers. A total of 168 bands were amplified, of which 135 polymorphic bands were discovered and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bands (PPB) was 80.36%. A genetic diversity was revealed as Nei's gene diversity (H) = 0.2666 and Shannon information index (I) = 0.4028 at population level. The 34 populations we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based on administrative regions, latitude and longitudes, river areas, altitudes of their origins, and their indexes such as Na (number of alleles), Ne (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 H, I and PPB were calculated. Richer genetic diversity was found in the wild rice populations distributed in Simao Prefecture than that in Lingcang Prefecture or Xishuangbanna Prefecture whereas the least genetic diversity was in Baoshan Prefecture or Dehong Prefecture. Rich genetic diversity was also discovered in the wild rice populations originated from higher than 710 m altitude arou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Lancang River belonging to the Pacific Ocean drainage system. The 34 population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covered the wild rice distributing in Simao Prefecture only while the other group covered ones in Lingcang, Xishuangbanna and Dehong Prefectures. The issue on how to effectively conserve the wild rice germplasm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yza meyeriana POPULATIONS genetic diversity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 Yunnan Province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t lines from somatic hybridization between Oryza sativa L. and Oryza meyeriana L. 被引量:15
3
作者 严成其 钱凯先 +5 位作者 薛刚平 吴忠长 陈跃磊 颜秋生 张雪琴 吴平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4年第10期1199-1205,共7页
Novel bacterial blight (BB) resistance gene(s) for rice was (were) introduced into a cultivated japonica rice variety Oryza sativa (cv. 8411), via somatic hybridization using the wild rice Oryza meyeriana as the donor... Novel bacterial blight (BB) resistance gene(s) for rice was (were) introduced into a cultivated japonica rice variety Oryza sativa (cv. 8411), via somatic hybridization using the wild rice Oryza meyeriana as the donor of the resistance gene(s). Twenty-nine progenies of somatically hybridized plants were obtained. Seven somatically hybridized plant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used for AFLP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using 8 primer pairs.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se plants were somatic hybrids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istic bands of both parents. The morphology of the regenerated rice showed characters of both O.sativa and O.meyeriana. Two somatic hybrids showed highest BB resistance and the other 8 plants showed moderate resistance. The new germplasms with highest resistance have been used in the rice breeding program for the improvement of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yza sativa L. oryza meyeriana L. Somatic hybridization Rice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下载PDF
Cytogenetic comparisons between A and G genomes in Oryza using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被引量:4
4
作者 Zhi Yong Xiong Guang Xuan Tan +2 位作者 Guang Yuan He Guang Cun He Yun Chun Song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0-266,共7页
The genomic structures of Oryza sativa (A genome) and O. meyeriana (G genome) we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using bicolor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 GISH was clearly able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chro... The genomic structures of Oryza sativa (A genome) and O. meyeriana (G genome) we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using bicolor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 GISH was clearly able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chromosomes of O. sativa and O. meyeriana in the interspecific F1 hybrids without blocking DNA, and co-hybridization was hardly detected. The average mitotic chromosome length of O. meyeriana was found to be 1.69 times that of O. sativa. A comparison of 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chromosomes of O. meyeriana were more extensively labelled, suggesting that the G genome is amplified with more repetitive sequences than the A genome. In interphase nuclei, 9-12 chromocenters were normally detected and nearly all the chromocenters constituted the G genome-specific DNA. More and larger chromocenters formed by chromatin compac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G genome were detected in the hybrid compared with its parents. During pachytene of the F1 hybrid, most chromosomes of A and G did not synapse each other except for 1-2 chromosomes paired at the end of their arms. At meiotic metaphase I, three types of chromosomal associations, i.e.O, sativa-O, sativa (A-A), O. sativa-O, meyeriana (A-G) and O. meyeriana-O, meyeriana (G-G), were observed in the F1 hybrid. The A-G chromosome pairing configurations included bivalents and trivalents. The results provided a foundation toward studying genome organization and evolution of O. meyeri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yza sativa oryza meyeriana 45S rDNA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下载PDF
云南三种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群的调查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琳 戴陆园 +4 位作者 吴丽华 杨庆文 徐福荣 余腾琼 汤翠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2,共6页
对云南省境内的3种野生稻40个原生境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考察,共记录植物159种,分属于51科。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对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类进行分类,乔木层植物共6科1亚科11种,灌木层植物共29科60种,草本层植物共20科88种;普通野生稻原... 对云南省境内的3种野生稻40个原生境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考察,共记录植物159种,分属于51科。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对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类进行分类,乔木层植物共6科1亚科11种,灌木层植物共29科60种,草本层植物共20科88种;普通野生稻原生境的植物种类95%为草本层,疣粒野生稻的植物则有明显的垂直层次结构。普通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20种,均为特有植物种,分属于5科,主要为禾本科和莎草科;药用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25种,分属于19个科,特有种15个;疣粒野生稻原生境植物共计125种,分属于45科,特有植物种数达117个。最后就3种野生稻原生境植物种类调查的意义、外来物种对野生稻的原生境威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 原位保存 植物种类 调查 云南
下载PDF
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佳男 王长春 +3 位作者 胡海涛 马伯军 严成其 杨玲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10个菲律宾白叶枯病菌小种和1个中国白叶枯病菌小种为供试菌系,以高感白叶枯病水稻品种IR24及携有不同抗白叶枯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IRBB1等16个材料作为参照,对粳稻品种8411/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获得的两个抗白叶枯病新种质SH5和SH76... 以10个菲律宾白叶枯病菌小种和1个中国白叶枯病菌小种为供试菌系,以高感白叶枯病水稻品种IR24及携有不同抗白叶枯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IRBB1等16个材料作为参照,对粳稻品种8411/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获得的两个抗白叶枯病新种质SH5和SH76进行了白叶枯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SH5和SH76在苗期的抗谱较广,并且与已知抗病基因的抗谱不同,但与IRBB5(xa5)和IRBB7(Xa7)相似。分别用xa5和Xa7的分子标记2F_1R和M5进行检测,确定SH5和SH76中不含有xa5和Xa7基因。初步推测SH5、SH76可能含有一个新的抗病基因或者一个连锁的基因簇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白叶枯病 抗性基因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中国“疣粒野稻”拉丁学名和中名的订正 被引量:18
7
作者 吴万春 卢永根 王国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3-37,共5页
中国“疣粒野稻”的小穗近等长于颗粒野稻,而短于疣粒野稻。内外稃(谷壳)表面电镜扫描形态是:中国“疣粒野稻”的山形瘤状突起分布较密,与颗粒野稻近似,但疣粒野稻则分布较疏。中国“疣粒野稻“的钩毛多为弯锥形:钩毛周围的硅质突起为... 中国“疣粒野稻”的小穗近等长于颗粒野稻,而短于疣粒野稻。内外稃(谷壳)表面电镜扫描形态是:中国“疣粒野稻”的山形瘤状突起分布较密,与颗粒野稻近似,但疣粒野稻则分布较疏。中国“疣粒野稻“的钩毛多为弯锥形:钩毛周围的硅质突起为乳头状,顶端圆而光滑。疣粒野稻和颗粒野稻的钩毛为雀嘴形;钩毛周围的硅质突起为火山顶状,顶端具星状冠。以上述形态为主要依据,中国“疣粒野稻”与颗粒野稻和疣粒野稻均有明显区别;在地理分布方面也与上二亚种不同。所以,现将中国“疣粒野稻”另立一新亚种,为瘤粒野稻Oruza meyeriana (Zoll. et Mor.)Baill. subsp. tuberculata W. C. Wu et Y. G. Lu, G.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稻 疣粒野稻 拉丁学名 中名
下载PDF
海南三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孙希平 杨庆文 +1 位作者 李润植 王效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00-1107,共8页
利用39对SSR引物对海南114份普通野生稻、146份疣粒野生稻和81份药用野生稻进行扩增,从多态位点比率、平均等位基因数、香农指数等多个指标比较了3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疣粒野生稻次之;在所... 利用39对SSR引物对海南114份普通野生稻、146份疣粒野生稻和81份药用野生稻进行扩增,从多态位点比率、平均等位基因数、香农指数等多个指标比较了3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疣粒野生稻次之;在所检测的53个位点中,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的多态位点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1/7和2/7,等位基因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37%和39%;平均每个位点的实际杂合度,以普通野生稻杂合度最高(60%),分别是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的4.6倍和6.6倍。Wright-统计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来自群间,当遗传一致度I等于0.53时,3个居群分别属于不同类群,因此建议将3个普通野生稻居群都纳入原生境保护点建设范围。同时,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无论居群间还是居群内遗传变异都很小,各居群个体间出现部分交叉,只有当I大于0.9时才分别聚为不同的类群,因此,在进行原生境保护时只需保护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的居群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栽培稻与疣粒野生稻杂种二倍体和四倍体的鉴定及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宋兆建 杜超群 +5 位作者 胡亚平 唐志强 陈冬玲 何玉池 何光存 蔡得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44-1152,共9页
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技术,对栽培稻(Oryza sativa L.)与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远缘杂种二倍体(AG)及四倍体(AAGG)进行鉴定。通过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和分析,探讨染色体加倍对杂种的... 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技术,对栽培稻(Oryza sativa L.)与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远缘杂种二倍体(AG)及四倍体(AAGG)进行鉴定。通过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和分析,探讨染色体加倍对杂种的影响,明确杂种不育的原因及其利用潜力。GISH检测结果证实了杂种的真实性,杂种细胞中来自疣粒野生稻的染色体有红色杂交信号,而来自栽培稻的染色体上无杂交信号。杂种四倍体的株高、剑叶长、穗颖花数、颖壳长/宽等与二倍体相比明显增加,显示出明显的多倍体优势。二者的减数分裂也存在很大差异,杂种二倍体减数分裂过程紊乱,杂种四倍体减数分裂过程则基本正常。染色体加倍明显改善了杂种的减数分裂,但杂种四倍体仍不能结实,推测杂种的不育性很可能与核质亲和性有关。但杂种在新品种(系)或育种中间材料选育上仍具有改造和利用的潜力,无芒特性使其在芒的遗传研究及多倍体水稻芒的改造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远缘杂种 基因组原位杂交 农艺性状 减数分裂
下载PDF
云南野生稻叶茎根组织结构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春苗 黄兴奇 +2 位作者 李定琴 余腾琼 程在全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5,共7页
采用徒手切片法对云南3种野生稻和栽培稻的叶片、茎秆及根的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明确野生稻的内部结构,为进一步揭示其结构与云南野生稻的生长势旺盛、营养吸收能力强、抗某些病虫害能力强的关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云南野生稻... 采用徒手切片法对云南3种野生稻和栽培稻的叶片、茎秆及根的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明确野生稻的内部结构,为进一步揭示其结构与云南野生稻的生长势旺盛、营养吸收能力强、抗某些病虫害能力强的关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云南野生稻与栽培稻叶片主脉、茎秆及根的组织结构差异显著,其中景洪疣粒野生稻、景洪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的差异最明显。(2)在叶主脉结构中,景洪疣粒野生稻无气腔结构,维管束数量少、面积小;景洪药用野生稻、3个普通野生稻材料存在多个维管束和气腔结构,维管束、束内导管直径及气腔面积较栽培稻大,而栽培稻中的气腔均为2个。(3)在茎秆结构方面,景洪疣粒野生稻茎秆最小,维管束数量最少,其茎壁内的维管束排列方式与栽培稻不同;景洪药用野生稻和普通野生稻茎秆及茎壁较栽培稻粗厚,维管束数量也较栽培稻多,普通野生稻的茎壁中有通气组织。(4)在根的组织结构中,3种野生稻的导管数量较多,导管直径及中柱面积较栽培稻大,外皮层出现了具有凯氏带功能的凯氏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叶片解剖结构 茎根解剖结构
下载PDF
云南疣粒野生稻34个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万亚涛 阿新祥 +5 位作者 樊传章 徐福荣 谭学林 余腾琼 汤翠凤 戴陆园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602,共7页
应用13个ISSR引物对云南省分布的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Baill.)34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检测到13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80.36%。在居群水平上,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666和0.402... 应用13个ISSR引物对云南省分布的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Baill.)34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检测到13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80.36%。在居群水平上,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666和0.4028。把云南疣粒野生稻34个居群分别按照行政区、经纬度、河流流域和海拔划分成不同类型,计算它们的Na、Ne、H、I和PPB各项数值,发现疣粒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以思茅市最高,临沧、西双版纳次之,保山、德宏最低;太平洋水系澜沧江中下游海拔较高的疣粒野生稻居群多样性较丰富。可将云南疣粒野生稻分为两大群,一大群是思茅地区的材料,另一大群包含德宏、临沧、西双版纳地区的材料。最后讨论了疣粒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居群 遗传多样性 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标记 种质资源
下载PDF
栽培稻×中国疣粒野生稻种间杂种的获得与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艳兰 舒理慧 +2 位作者 祝莉莉 廖兰杰 何光存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739-744,共6页
通过远缘杂交得到了栽培稻品种 IR36×中国疣粒野生稻的种间杂种 ,并对杂种植株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栽培稻×疣粒野生稻种间杂种生长旺盛 ,分蘖力强 ;其株高、剑叶长度、穗长、颖花数及花药长度等介于双亲值之间 ;生长习性... 通过远缘杂交得到了栽培稻品种 IR36×中国疣粒野生稻的种间杂种 ,并对杂种植株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栽培稻×疣粒野生稻种间杂种生长旺盛 ,分蘖力强 ;其株高、剑叶长度、穗长、颖花数及花药长度等介于双亲值之间 ;生长习性、柱头颜色、粒型和落粒性等与疣粒野生稻相同 ;穗轴有分枝、光周期敏感性则与栽培稻相似 .杂种有 2 4条染色体 ,高度不育 .同工酶分析表明 ,杂种的酶谱为互补型或杂合型 .RAPD分析显示双亲之间的多态性比例为 81.4% ,杂种的扩增带中包含亲本特有带和共有带 ,且以特有带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种间杂种 形态特性 同工酶 RAPD
下载PDF
疣粒野生稻泛素结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蒋春苗 黄兴奇 +7 位作者 付坚 余腾琼 钟巧芳 李定琴 殷富有 张敦宇 王玲仙 程在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813,共6页
从已构建的疣粒野生稻消减cDNA文库中随机挑取阳性单克隆经测序得到EST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与泛素结合酶具有同源功能的EST以RACE技术分离克隆到1个疣粒野生稻泛素结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OmE2(Oryza meyeriana Baill.ubi... 从已构建的疣粒野生稻消减cDNA文库中随机挑取阳性单克隆经测序得到EST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与泛素结合酶具有同源功能的EST以RACE技术分离克隆到1个疣粒野生稻泛素结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OmE2(Oryza meyeriana Baill.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该序列长917bp,最大开放阅读框为528bp,编码的蛋白具有175个氨基酸,该蛋白的分子量为19.31kD,理论等电点为9.32。OmE2蛋白与其他物种的泛素结合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含有泛素结合酶活性位点的保守序列及半胱氨酸残基,且具有3个跨膜结构域,推测OmE2是一类泛素结合蛋白兼跨膜蛋白。经RT-PCR分析,OmE2基因是受白叶枯病病原菌胁迫诱导表达。这是首次从野生稻中发现可能参与疣粒野生稻胁迫信号传导和抗病应答反应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泛素结合酶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疣粒野生稻保护、遗传特性及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付坚 陈玲 +7 位作者 柯学 张敦宇 陈越 殷富有 王玲仙 肖素勤 黄兴奇 程在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0-1079,共10页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是稻属中保存较多原始性状特征的种类,对病害、虫害及非生物胁迫的抗性良好,尤其是高抗白叶枯病,蕴含大量优良基因,既可作为抗病、抗虫、耐旱和耐盐碱基因发掘及水稻育种的优良抗源材料,也可作为稻...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是稻属中保存较多原始性状特征的种类,对病害、虫害及非生物胁迫的抗性良好,尤其是高抗白叶枯病,蕴含大量优良基因,既可作为抗病、抗虫、耐旱和耐盐碱基因发掘及水稻育种的优良抗源材料,也可作为稻作高蛋白、高赖氨酸等改良稻米品质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但疣粒野生稻(GG基因组)与栽培稻(AA基因组)亲缘关系较远,其遗传特性研究和发掘利用远落后于普通野生稻等其他野生稻。文章通过综述疣粒野生稻分类和命名、优异性状、遗传特性及其在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疣粒野生稻研究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指出当前疣粒野生稻赖以生存的原生境不断遭到破坏,其生存形势已十分严峻,若现存的居群得不到有效保护,将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流失;此外,疣粒野生稻基因组的复杂程度限制了其功能基因及基因家族的研究,同时增加了同源基因克隆的难度和准确度,致使疣粒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进程缓慢,以疣粒野生稻为亲本的育种研究非常有限。因此,今后要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疣粒野生稻研究:(1)重视疣粒野生稻的保护,加强保存、保护措施研究;(2)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包括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蛋白组学分析和代谢组学技术等开展疣粒野生稻优异性状调控机理研究,加强抗病、抗虫、耐旱及耐阴等功能基因的发掘。(3)加强疣粒野生稻杂交障碍和杂交后代不育研究,寻求克服杂交障碍及挽救杂交后代的方法,促进疣粒野生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优良性状 遗传特性 有利基因 保存保护
下载PDF
云南省疣粒野生稻资源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4
15
作者 万亚涛 樊传章 +4 位作者 冯潞 游承俐 徐福荣 谭学林 戴陆园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利用现有资料,在2004年11-12月和2005年8月12月对云南省玉溪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地区15个县(市)的37个疣粒野生稻居群的原生境进行了核查,并发现了两个新的居群。比较了2003年与2005年云南疣粒野生稻居群面积... 利用现有资料,在2004年11-12月和2005年8月12月对云南省玉溪市、思茅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地区15个县(市)的37个疣粒野生稻居群的原生境进行了核查,并发现了两个新的居群。比较了2003年与2005年云南疣粒野生稻居群面积及密度的变化,发现在疣粒野生稻的小生存环境没有被过度干预下,疣粒野生稻可以良好地生存和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资源 调查 云南
下载PDF
SSR标记在疣粒野生稻和普通栽培稻中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冬波 张端品 林兴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SSR标记分析了疣粒野生稻同栽培稻IR24间的遗传多样性,并对引物扩增条带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用的159对引物中共有153对引物检测到多态性位点,占总引物数的96.8%。在2个材料中共有848个位点扩增出条带,其中扩增条带片... 利用SSR标记分析了疣粒野生稻同栽培稻IR24间的遗传多样性,并对引物扩增条带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用的159对引物中共有153对引物检测到多态性位点,占总引物数的96.8%。在2个材料中共有848个位点扩增出条带,其中扩增条带片段大小相同的有67条,占总带数的7.9%。引物扩增多态性条带可以分为扩增条带片段大小不同、扩增条带数目不同和扩增条带强弱不同3种类型。说明在栽培稻中开发的SSR标记在疣粒野生稻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不适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但仍可以应用于疣粒野生稻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栽培稻 SSR标记
下载PDF
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再生小植株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永生 陈葆棠 +2 位作者 秦发兰 余舜武 张端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556-1559,共4页
以我国特有的疣粒野生稻成熟胚和幼穗作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挑选致密颗粒状愈伤组织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并分离原生质体 ,将原生质体固体包埋后添加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调节培养体系渗透压诱导产生胚状体 ,成功得到疣粒野... 以我国特有的疣粒野生稻成熟胚和幼穗作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挑选致密颗粒状愈伤组织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并分离原生质体 ,将原生质体固体包埋后添加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调节培养体系渗透压诱导产生胚状体 ,成功得到疣粒野生稻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对提高原生质体再生频率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粒野生稻 原生质体 再生小植株
下载PDF
中国野生稻资源及其抗虫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冯国忠 万树青 潘大建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2年第5期14-16,共3页
野生稻在中国有 3种 :普通野生稻 (OryzarufipogonGriff.)、药用野生稻 (O .officinalisWatt.etWatt)和疣粒野生稻 (O .meyerianaBaill.)。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江河流域。多项研究表明 ,野生稻对多种害虫有较强的抗性 ,利用野生稻的... 野生稻在中国有 3种 :普通野生稻 (OryzarufipogonGriff.)、药用野生稻 (O .officinalisWatt.etWatt)和疣粒野生稻 (O .meyerianaBaill.)。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江河流域。多项研究表明 ,野生稻对多种害虫有较强的抗性 ,利用野生稻的优良特性采用杂交技术选育出新的抗虫品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野生稻资源 抗虫性 普通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
下载PDF
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高效分离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越 王玲仙 +10 位作者 付坚 陈玲 肖素勤 柯学 钟巧芳 赵才美 余腾琼 王波 张敦宇 殷富有 程在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65-2272,共8页
【目的】为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的培养、细胞融合、细胞再分化成植株奠定基础。【方法】测定不同酶解组合及浓度、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浓度下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同时筛选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较... 【目的】为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的培养、细胞融合、细胞再分化成植株奠定基础。【方法】测定不同酶解组合及浓度、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浓度下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同时筛选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较优条件。【结果】优化后建立云南疣粒野生稻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周期可缩短至45~60 d;在纤维素酶1.5%+果胶酶0.3%+甘露醇0.6 M+MES 5 mM+CaCl(2)5 mM条件下酶解2 h,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的产量为1.45×10^6个/g·FW,活力达到90.17%,制备出的原生质体在固液培养下得到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结论】建立了一套快速高效分离培养云南疣粒野生稻原生质体的体系,对研究重要植物资源、种质创新和发掘其优良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疣粒野生稻 原生质体 制备 悬浮细胞系
下载PDF
中国三种野生稻根状茎解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飞鹏 吴万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81-84,共4页
本文比较了3种中国野生稻根状茎的结构。从解剖学的角度看,三者均具有茎的结构,而与根绝然不同,为根状茎。这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通气组织和继管束的结构和排列不同。三者与稻(OryzasativaL.)比较,普通野稻(Ory... 本文比较了3种中国野生稻根状茎的结构。从解剖学的角度看,三者均具有茎的结构,而与根绝然不同,为根状茎。这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通气组织和继管束的结构和排列不同。三者与稻(OryzasativaL.)比较,普通野稻(OryzarufipogonGriff.)与稻茎的结构最相近,药用野稻(OryzaofficinalisWall.exWatt)次之,瘤粒野稻(OryzameyerianaBaill.subsp.tu-berculataW.C.WuetYG.Lu,G.C.Wang)相差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解剖结构 根状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