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临夏鸵鸟(Struthio linxiaensis)”分类位置的再讨论(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烁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2-368,共7页
对"临夏鸵鸟Struthio linxiaensis Hou et al.,2005"骨架和蛋壳化石的重新观察表明,其骨架和蛋壳化石的一些特征有悖于鸵鸟(Struthio)的特征,因此将"临夏鸵鸟"建立一新属:东方鸵鸟Orientornis gen.nov.以区别于Stru... 对"临夏鸵鸟Struthio linxiaensis Hou et al.,2005"骨架和蛋壳化石的重新观察表明,其骨架和蛋壳化石的一些特征有悖于鸵鸟(Struthio)的特征,因此将"临夏鸵鸟"建立一新属:东方鸵鸟Orientornis gen.nov.以区别于Struthio,并修订了属的特征;修订后的鸵鸟科化石包括:Namornis,Diamantornis,Struthio,Orientornis gen.nov.4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鸵鸟”鸵鸟蛋 分类 中新世
下载PDF
不同日龄非洲鸵鸟空肠微生物宏基因组学检测
2
作者 毕晋石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66-70,79,共6页
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7日龄组、30日龄组、60日龄组和180日龄组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空肠中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和分析,共获得1 211 981个优化序列以及定义了13 830个OTU,平均每个样本获得154个OTU。结果显示,7日龄组和60日龄组肠道... 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7日龄组、30日龄组、60日龄组和180日龄组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空肠中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和分析,共获得1 211 981个优化序列以及定义了13 830个OTU,平均每个样本获得154个OTU。结果显示,7日龄组和60日龄组肠道微生物丰富度较高,且组成较相似,30日龄组和180日龄组肠道微生物丰富度较低,菌群组成也与其他日龄有较大差异;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各日龄空肠微生物中的优势菌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第二优势菌门,且随着年龄增长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呈下降趋势;属水平上,7日龄、30日龄、60日龄和180日龄时的优势菌属分别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大肠埃希氏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功能预测结果显示,7日龄和30日龄肠道微生物的功能基因在代谢疾病及细菌性疾病等方面的富集程度显著高于60日龄,整体上各日龄微生物的功能基因均在代谢相关的途径上有较高的富集程度。综上可知,在非洲鸵鸟发育的不同阶段,其空肠中微生物的组成结构及功能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 空肠 肠道微生物 宏基因组学 日龄 检测
下载PDF
Pathological Microstructure of a Miocene Ostrich Eggshell from Asia 被引量:2
3
作者 WANG Shu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97-702,共6页
Struthio linxiaensis is the oldest fossil ostrich from Asia till toda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eggshell of Struthio linxiaensis. The SEM and light microscopic results show that a pathological st... Struthio linxiaensis is the oldest fossil ostrich from Asia till toda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eggshell of Struthio linxiaensis. The SEM and light microscopic results show that a pathological structure occurred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pore canal. The feature of this structure is that crystals of the columnar layer are arou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pore canal, and formed a broad structure. This structure unit contracts upwards more severely than the canal and looks like a "garlic", which was observed in aumiotes eggshells for the first time. Many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this structure was deposited with the columns simultaneously. The radial section view suggests that the "garlic structure" is not a result of antiperistaltic waves in the avian oviduct. The most possible process of the "garlic structure" formation is the column units around the pore canals with imperfect acidifying when calcified, or have some correlations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protein profiles of the organic matrix in the calcareous eggsh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thio linxiaensis ostrich egg pathological structure MIOCENE Linxia Basin
下载PDF
非洲鸵鸟源芽囊原虫基因型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俊蓉 谢昕言 +6 位作者 徐翠蓉 衡昭君 徐聪 王俊祥 杨建发 贺君君 吴志蕾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46,共5页
芽囊原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常见机会致病性原虫,为鉴定云南某非洲鸵鸟养殖专业合作社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对采集的90份鸵鸟粪便样品,通过套式PCR扩增芽囊原虫SSU rRNA基因。结果发现,62份样本为阳性,芽囊原虫感染率为68.89%(... 芽囊原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常见机会致病性原虫,为鉴定云南某非洲鸵鸟养殖专业合作社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型,对采集的90份鸵鸟粪便样品,通过套式PCR扩增芽囊原虫SSU rRNA基因。结果发现,62份样本为阳性,芽囊原虫感染率为68.89%(62/90);其中,90日龄感染率最高,为86.36%(19/22),60日龄感染率最低,为6.25%(20/32),但不同日龄鸵鸟芽囊原虫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χ^(2)=6.67,df=3);基于SSU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鉴定出ST5、ST7及ST20共3种芽囊原虫亚型,ST5为优势亚型。其中,ST5、ST7属人兽共患亚型。研究结果丰富了云南地区养殖非洲鸵鸟感染芽囊原虫的情况背景及基因分型的数据,为芽囊原虫的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鸵鸟 芽囊原虫 基因分型 核糖体小亚基
下载PDF
非洲雏鸵鸟消化管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家乡 彭克美 +6 位作者 杜安娜 唐丽 位兰 靳二辉 王岩 李升和 宋卉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135,共5页
为了给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雏鸟的饲养管理、生理机能研究和疾病防治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6羽50日龄非洲鸵鸟雏鸟消化管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其消化管具有一般的4层结构。食管有粗大的皱襞,肌... 为了给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雏鸟的饲养管理、生理机能研究和疾病防治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6羽50日龄非洲鸵鸟雏鸟消化管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其消化管具有一般的4层结构。食管有粗大的皱襞,肌层发达,有发达的食管腺;无嗉囊;腺胃的腺体由位于固有膜的单管状腺和位于黏膜下层发达的复管状腺组成;肌胃的黏膜肌层较明显,由内纵肌和外环肌组成;小肠绒毛较长,有分支现象,未见中央乳糜管结构;十二指肠的固有膜中有发达的腺体和集合淋巴小结,黏膜下层内无十二指肠腺;从十二指肠到回肠,肠绒毛的汇合及分支现象更加明显,固有膜内集合淋巴小结的数量逐渐减少,并且空肠的绒毛弯曲呈“S”型;具有一对发达的盲肠;结肠异常发达,黏膜上皮为复层柱状上皮,其间夹有杯状细胞,有黏膜皱襞,绒毛短且发达。非洲鸵鸟雏鸟消化管的特点可能与其食性有关,这决定了非洲鸵鸟具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鸵鸟 消化管 组织学
下载PDF
鸵鸟眼球栉膜的形态学观察
6
作者 王凯 杨玉荣 +2 位作者 冯永杰 焦喜兰 梁宏德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10只鸵鸟眼球栉膜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方法采用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Gordon-Sweet法、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复红染色法,对健康的1 0月龄非洲黑颈鸵鸟眼球栉膜的形态学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鸵鸟眼... 目的观察和分析10只鸵鸟眼球栉膜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方法采用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Gordon-Sweet法、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复红染色法,对健康的1 0月龄非洲黑颈鸵鸟眼球栉膜的形态学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鸵鸟眼球栉膜位于视乳头部,呈椭圆锥体形浸入玻璃体内。体视显微镜下可见栉膜由三级栉片构成,位于中央的主栉片和主栉片延伸的次级栉片,以及少数次级栉片延伸出的三级栉片。有1个主栉片,次级栉片18~22个,少数次级栉片可以延伸出2~3个三级栉片。栉膜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胶原纤维、血管及大量黑色素颗粒。结论鸵鸟眼球栉膜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是研究哺乳动物和人的视网膜血管功能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膜 组织切片 苏木素-伊红染色 非洲鸵鸟
下载PDF
非洲鸵鸟盲肠盲端的解剖学与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辉 杨玉荣 +4 位作者 倪沛佩 孙哲 于高水 康静静 梁宏德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7-260,共4页
为了研究非洲鸵鸟盲肠盲端的组织结构特点,采用大体解剖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对1月龄和12月龄非洲鸵鸟盲肠盲端进行了解剖学与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在非洲鸵鸟盲肠盲端的固有层中有大量的淋巴滤泡。1月龄非洲鸵鸟的盲肠盲端在固有... 为了研究非洲鸵鸟盲肠盲端的组织结构特点,采用大体解剖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对1月龄和12月龄非洲鸵鸟盲肠盲端进行了解剖学与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在非洲鸵鸟盲肠盲端的固有层中有大量的淋巴滤泡。1月龄非洲鸵鸟的盲肠盲端在固有层形成一层炮弹状淋巴滤泡,淋巴滤泡被结缔组织分隔,而12月龄时,固有层形成散在扁圆形的淋巴滤泡。表明,非洲鸵鸟的盲肠盲端与盲肠前段有很大差别,在盲肠盲端形成一个特殊的免疫器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很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鸵鸟 盲肠盲端 组织学结构 形态
下载PDF
非洲鸵鸟形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立保 张小婷 王家乡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0期25-28,共4页
主要从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对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的形态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 形态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非洲鸵鸟粪便中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9
作者 徐东杰 王家乡 +3 位作者 李鹏 谢洋 皮劲松 吴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98-101,共4页
为探讨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腹泻是否与大肠杆菌有关,以9羽非洲鸵鸟粪便为研究对象,将纯化培养后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细菌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结果表明,2~9号菌株在麦康凯培养基生长为红色、湿润的圆形菌落,1号菌株在麦康... 为探讨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腹泻是否与大肠杆菌有关,以9羽非洲鸵鸟粪便为研究对象,将纯化培养后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细菌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结果表明,2~9号菌株在麦康凯培养基生长为红色、湿润的圆形菌落,1号菌株在麦康凯培养基生长为白色透明、湿润的圆形菌落;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镜检均为红色杆菌;9株菌株均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阿拉伯糖、麦芽糖,大部分菌株能分解山梨醇、乳糖、鼠李糖、蔗糖、棉子糖,1株菌不能发酵乳糖且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呈白色透明菌落,所有菌株均不能利用硫化氢、枸橼酸盐,所有菌株VP试验、尿素反应均为阴性,所有菌株MR试验、吲哚试验均为阳性,9株被检菌株均为大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 大肠杆菌(E.coli) 形态学 生化鉴定
下载PDF
非洲鸵鸟源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0
作者 孙卿 王家乡 +3 位作者 李鹏 谢洋 周诗钦 吴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102-105,共4页
为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提供候选菌株,对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粪便中3株乳酸菌的生长特性、产酸性能以及耐酸、耐胆盐、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洲鸵鸟粪便中分离的3株乳酸菌(M1、M2、M3)培养6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4 h后达到稳定... 为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提供候选菌株,对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粪便中3株乳酸菌的生长特性、产酸性能以及耐酸、耐胆盐、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洲鸵鸟粪便中分离的3株乳酸菌(M1、M2、M3)培养6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4 h后达到稳定期,24 h后菌液pH稳定在4.92。3株乳酸菌间互相比较,M1有较好的耐酸性,M2、M3有较高的耐胆盐能力。3株乳酸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四环素、氧氟沙星耐药。3株菌株具有很好的生物学特性,可应用于动物微生态制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鸵鸟(struthio camelus) 乳酸菌 耐酸 耐胆盐 耐药
下载PDF
鸵鸟性别鉴定的分子标记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晶 白秀娟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2-87,共6页
鸵鸟(Struthiocamelus)属于平胸总目鸟类,雌雄鸵鸟在性成熟前外部形态相同,很难通过外观和形态来鉴定性别,给早期分群饲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实验利用鸵鸟羽毛提取基因组DNA,之后利用EE0.6和CHD基因中2个引物组合对3对已知性别和9只未... 鸵鸟(Struthiocamelus)属于平胸总目鸟类,雌雄鸵鸟在性成熟前外部形态相同,很难通过外观和形态来鉴定性别,给早期分群饲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实验利用鸵鸟羽毛提取基因组DNA,之后利用EE0.6和CHD基因中2个引物组合对3对已知性别和9只未知性别鸵鸟的性别基因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结果显示,这对引物组合在雄性鸵鸟的DNA中未扩增出片段,在雌性鸵鸟DNA中扩增出1条片段,可以对鸵鸟的性别作出准确鉴定,从而解决幼雏期鸵鸟难以从外貌上区分其性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胸鸟类 鸵鸟 性别鉴定 EE0.6 CHD
原文传递
鸵鸟的法氏囊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永惠 黄立奎 +3 位作者 刘林艳 梁宏德 焦喜兰 杨玉荣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79-984,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对健康10月龄非洲鸵鸟和45日龄固始鸡法氏囊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非洲鸵鸟法氏囊覆盖于泄殖道和粪道后段的背侧,呈圆形囊状穹窿,不形成真正的囊,没有蒂。鸵鸟法氏囊黏膜面密集地... 采用石蜡切片、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对健康10月龄非洲鸵鸟和45日龄固始鸡法氏囊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非洲鸵鸟法氏囊覆盖于泄殖道和粪道后段的背侧,呈圆形囊状穹窿,不形成真正的囊,没有蒂。鸵鸟法氏囊黏膜面密集地分布着肉眼可见的小米粒状淋巴滤泡。显微镜下,鸵鸟法氏囊淋巴滤泡依附小梁单个分布,凸出于囊腔形成结节,且淋巴滤泡由外围的髓质、中央的皮质及二者之间的一层皮—髓边界细胞组成,黏膜上皮为复层柱状上皮,移行至淋巴滤泡转为单层细胞;单个淋巴滤泡面积:背侧壁<颅侧壁<腹侧壁(P<0.01,P<0.05);淋巴滤泡数目:腹侧壁<背侧壁<颅侧壁(P<0.01);淋巴滤泡皮质面积:背侧壁<颅侧壁(P<0.05)。非洲鸵鸟与鸡的法氏囊在结构上有明显差异,其背侧壁、腹侧壁及颅侧壁在形态学上也存在差异,且腹侧壁的独特结构说明了其为消化道到法氏囊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鸵鸟 法氏囊 解剖学 组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