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新泰出土东周青铜复合剑制作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丁忠明 曲传刚 +2 位作者 刘延常 吴来明 穆红梅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5-86,共12页
为探讨东周青铜复合剑的制作技术,采用X光探伤、CT、XRF、金相分析等方法,对出土于山东新泰周家庄战国早期齐国墓的2把青铜复合剑进行了内部结构、制作工艺、合金技术、金相组织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2把青铜复合剑均采用低锡合金和... 为探讨东周青铜复合剑的制作技术,采用X光探伤、CT、XRF、金相分析等方法,对出土于山东新泰周家庄战国早期齐国墓的2把青铜复合剑进行了内部结构、制作工艺、合金技术、金相组织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2把青铜复合剑均采用低锡合金和高锡合金两种材料复合而成。在检测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新泰出土的2把青铜复合剑与吴越特色青铜复合剑制作技术上的差异:在结构上,低锡区设置在剑脊的两侧,其截面结构呈现多种形式,与高锡区铸接,浑然一体;在成分上,低锡区含锡量仅为4%,具有锡青铜最佳的延伸率。结合青铜复合剑剑柄的特色,认为虽然新泰出土复合剑的内部结构与已研究的吴越特色青铜复合剑有明显差异,但制作理念应是一脉相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复合剑 CT 制作技术 山东新泰 东周 吴越
下载PDF
吴越细绳纹类青铜礼器成形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廉海萍 谭德睿 +1 位作者 徐惠康 万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4期6-10,共5页
吴越青铜器发展到春秋中晚期 ,出现了一批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青铜器 ,器表饰有细绳纹和细薄而峻深的纹饰 ,或在纹饰间布满细芒刺突起的棘刺纹。本工作通过对吴越青铜器陶范铸造技术的探索和吴越细绳纹类青铜礼器的复原试验 ,以期揭示出... 吴越青铜器发展到春秋中晚期 ,出现了一批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青铜器 ,器表饰有细绳纹和细薄而峻深的纹饰 ,或在纹饰间布满细芒刺突起的棘刺纹。本工作通过对吴越青铜器陶范铸造技术的探索和吴越细绳纹类青铜礼器的复原试验 ,以期揭示出这类细绳纹类青铜礼器的成形技术。实验过程是以绳索为模 ,在湿陶范内埋入绳索 ,当陶范入窑焙烧时 ,绳索焚烧后形成绳索状凹槽 ,浇注青铜液后则成为具有突起状绳纹装饰的青铜器。焚烧绳索形成纹饰 ,是一种在平面上形成三维纹饰的技艺 ,能在青铜器表面形成规整的绳纹 ,可能为东周时期吴越地区古代工匠铸造细绳纹类青铜礼器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时期 吴越地区 细绳纹青铜器 成形技术 复原试验
下载PDF
东周吴越铜戈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井中伟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69,共6页
根据出土的带铭文铜戈形制分析,东周时期吴越两国铜戈形制各具特色。
关键词 东周时期 吴越 铜戈
下载PDF
特色小镇:文化产业视域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路径--兼论瓯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5
4
作者 汪德宁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3-57,共5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三波"文化热",其历史演变轨迹深刻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十多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文化自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三波"文化热",其历史演变轨迹深刻揭示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十多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文化自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以及观念滞后等原因,严重制约了瓯越文化的传承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在文化产业化的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文化产业 瓯越文化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庶民情感与娱乐空间——德国藏中国俗文学刊本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蕴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7,共12页
德国三大图书馆均藏有中国清代民间俗文学刊本,其中尤以巴伐利亚图书馆为最。该馆庋藏不少清刊珍本与孤本,粤讴类和广东小戏类在国内或现存文献中殊难见到,这可以丰富相关文类的收藏,且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巴伐利亚图书馆藏《寒宫取笑... 德国三大图书馆均藏有中国清代民间俗文学刊本,其中尤以巴伐利亚图书馆为最。该馆庋藏不少清刊珍本与孤本,粤讴类和广东小戏类在国内或现存文献中殊难见到,这可以丰富相关文类的收藏,且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巴伐利亚图书馆藏《寒宫取笑》比国内同治版本至少早27年;《三凤鸾》则是目前所见最早使用粤剧且主角大量使用粤语的版本,比已知版本至少提前31年。这些珍贵的文献刊本对于考察清代中国民间文艺尤其是广府民间文艺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粤讴等俗曲文献清俊宛转,个体情感之执着与宗教情怀之解脱互为映衬,浓烈的地域风情洩露出鲜活的生命情趣,呈现出独特的民间情感与娱乐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俗文学 粤讴 木鱼 戏本
下载PDF
东汉初期吴越学人探论 被引量:1
6
作者 邢培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5,共6页
东汉初期,吴越地区出现了一个学人群体,他们的著述丰富,体裁多样,作品内容广泛,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和独特的文章风格,对后世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吴越学人对本土文化有比较清晰的意识,他们守持这种文... 东汉初期,吴越地区出现了一个学人群体,他们的著述丰富,体裁多样,作品内容广泛,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和独特的文章风格,对后世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吴越学人对本土文化有比较清晰的意识,他们守持这种文化,维护这种文化,甚至张扬这种文化,并以之与中原主流文化相比对、相抗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吴越文化 地域色彩 独特风格 深远影响
下载PDF
招子庸《粤讴》的语言特色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谭赤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0-176,184,共7页
清代南海招子庸的《粤讴》是一本奇书。它的遣词造句很有特色,一是大量引用化用古典诗词和古书中的典故;喻体、双关的普遍使用,使之带上古典民歌的风格;二是善于将俗语和流行民间的佛教词语入歌,使讴歌语言通俗化;三是方言口语俯拾皆是... 清代南海招子庸的《粤讴》是一本奇书。它的遣词造句很有特色,一是大量引用化用古典诗词和古书中的典故;喻体、双关的普遍使用,使之带上古典民歌的风格;二是善于将俗语和流行民间的佛教词语入歌,使讴歌语言通俗化;三是方言口语俯拾皆是,地方性特色鲜明。它以粤地方言和通俗口语为引线,将引用化用的古典诗词曲语和典故有机地串联起来,构成"好语如珠"的全新语体,为雅俗所共赏。而《粤讴》唱词中的方言口语,不少跟古语词都有关系;追溯起来既可看到方言和古语的联系和融合,又可看到词语引申变化的地方性特点。《粤讴》的词汇构成,开创了晚清以后粤港两地"三及第"语体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讴》 词汇构成 粤方言口语 引用化用 诗词 典故
下载PDF
《论语》析义之孔子评论古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江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15-20,共6页
《论语》记述孔子的言论,主要是对各类人的问答。其中有一些没有以问答形式出现,而是孔子直接评论古今人物。以时间顺序来分大致可分为三段:唐虞、三代、东周。孔子对古人的评论体现了孔子所认识的古史,其顶端是天人关系,其次是人人关系... 《论语》记述孔子的言论,主要是对各类人的问答。其中有一些没有以问答形式出现,而是孔子直接评论古今人物。以时间顺序来分大致可分为三段:唐虞、三代、东周。孔子对古人的评论体现了孔子所认识的古史,其顶端是天人关系,其次是人人关系,包括君、臣、民的关系。华夏文明的形成和演变,来自深究天人关系,理顺人人关系,安顿权力结构以实施政治运作,引领人民过上良好有序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尧曰》 唐虞 三代 东周 《论语》
下载PDF
东汉末年荀悦的哲学思想管窥 被引量:1
9
作者 崔波 《殷都学刊》 2008年第4期44-49,共6页
荀悦著《申鉴》五篇,主要是政论,较集中的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他认为,天道、人道有同有异。本文就荀悦的"三势"的天人观、知行论、性命论和易学思想略作申述。
关键词 东汉 荀悦 哲学 易学
下载PDF
姑蔑史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詹子庆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年第6期50-52,共3页
姑蔑原本是生活在今山东半岛上古老的东夷族一支。商甲骨文有“蔑”字 ,西周文献未见姑蔑族 ,直到春秋隐公元年 (72 2年 )始见“盟于蔑”,对其蔑地 ,诸家考释皆已落实。春秋时期 ,姑蔑一直处于鲁之附庸地位 ,直到春秋末年 ,在吴越争霸... 姑蔑原本是生活在今山东半岛上古老的东夷族一支。商甲骨文有“蔑”字 ,西周文献未见姑蔑族 ,直到春秋隐公元年 (72 2年 )始见“盟于蔑”,对其蔑地 ,诸家考释皆已落实。春秋时期 ,姑蔑一直处于鲁之附庸地位 ,直到春秋末年 ,在吴越争霸战争中 ,姑蔑举族迁到越地 (今浙江龙游县 ) ,与越族交融 ,最后一起融入华夏文明中。清人误认为鲁地和越地出现的姑蔑族“不得混合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蔑 东夷族 吴越争霸 龙游县
下载PDF
《伤寒论》厥阴病篇疏疑--纪念李克绍先生诞辰110周年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心机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17-521,共5页
李克绍教授早在40年前就已经指出“读《伤寒论》的厥阴篇,首先必须分清什么是厥阴病,什么是一般伤寒”,并指出厥阴病篇中标明为厥阴病的只有4条。赵刻宋本厥阴病篇中附的“厥利呕哕”既不是厥阴病,也不属于厥阴病篇。成无己抹掉“厥利... 李克绍教授早在40年前就已经指出“读《伤寒论》的厥阴篇,首先必须分清什么是厥阴病,什么是一般伤寒”,并指出厥阴病篇中标明为厥阴病的只有4条。赵刻宋本厥阴病篇中附的“厥利呕哕”既不是厥阴病,也不属于厥阴病篇。成无己抹掉“厥利呕哕附”五个小字,从而把“厥利呕哕”混淆成厥阴病,是引发厥阴病篇纷乱的根源。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与《金匮玉函经》中,逐条找出“厥利呕哕”条文的踪迹.“厥利呕哕”不仅是附在厥阴病篇,更确切地说是附在三阳病三阴病六病之后,是集中对伤寒发病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厥”,以及贯穿于三阴三阳六病与“吃”有关联的常见症状“利、呕、哕”,进行深入地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克绍 厥阴病 厥利呕哕 赵刻宋本《伤寒论》 《金匮玉函经》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 《注解伤寒论》
下载PDF
试论瓯人文化的越化和汉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亦修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7-33,共7页
从战国末期越败于楚到三国东吴开发江南,瓯人文化先后经历了越化和汉化的过程。越化使瓯人文化的原始性提升为政治性,其发展意识积淀了馈赠与窥占、合作与内斗等许多文化新特点;秦、汉、东吴对瓯越实施的削挤分化、军事干涉、移民充军... 从战国末期越败于楚到三国东吴开发江南,瓯人文化先后经历了越化和汉化的过程。越化使瓯人文化的原始性提升为政治性,其发展意识积淀了馈赠与窥占、合作与内斗等许多文化新特点;秦、汉、东吴对瓯越实施的削挤分化、军事干涉、移民充军等汉化政策,导致瓯人的生存危机和百越时期的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化 汉化 瓯人文化
下载PDF
语汇研究园地的一朵奇葩——介绍并推荐语汇学新作《瓯越语语汇研究》
13
作者 宗守云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盛爱萍的《瓯越语语汇研究》特色鲜明、分量厚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瓯越语语汇来源的多层次考察;二是对瓯越语语汇性质的多角度分析;三是对瓯越语语汇文化的多方面探求。该书是语汇研究园地的一朵奇葩,在此愿意将它作为语汇学研究... 盛爱萍的《瓯越语语汇研究》特色鲜明、分量厚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瓯越语语汇来源的多层次考察;二是对瓯越语语汇性质的多角度分析;三是对瓯越语语汇文化的多方面探求。该书是语汇研究园地的一朵奇葩,在此愿意将它作为语汇学研究的新成果加以介绍并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越语语汇研究》 语汇 瓯越语 文化
下载PDF
试论绍兴藏书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其对古越藏书楼的影响
14
作者 那艳 周公旦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27,共7页
绍兴作为浙东史学和浙东派藏书的重镇,其私家藏书文化深受浙东学术经史并重、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极具地域特色。绍兴藏书文化具有世家藏书、学者藏书、抄藏兼刻、藏而善思、典籍致用等地域特征,还体现了一定的藏书开放性与服务社会的... 绍兴作为浙东史学和浙东派藏书的重镇,其私家藏书文化深受浙东学术经史并重、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极具地域特色。绍兴藏书文化具有世家藏书、学者藏书、抄藏兼刻、藏而善思、典籍致用等地域特征,还体现了一定的藏书开放性与服务社会的潜在功能。在清末“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受绍兴藏书文化的浸润与影响,徐树兰先生创建了具有近代公共图书馆特征的古越藏书楼,成为私家藏书楼向公众开放的理论与实践的引领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 地域藏书文化 绍兴藏书文化 古越藏书楼 社会服务
下载PDF
王念孙、俞樾与东晋至宋的“句法”术语之比较
15
作者 张先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句法"一术语较早出现在东晋的佛译文献。其后该术语在清代语言学者的论著中常常被使用。以王念孙、俞樾等人的著述为例,对不同时期进行比较,大约可看出,东晋至宋这段时期的"句法"与清代王氏、俞氏所使用的"句... "句法"一术语较早出现在东晋的佛译文献。其后该术语在清代语言学者的论著中常常被使用。以王念孙、俞樾等人的著述为例,对不同时期进行比较,大约可看出,东晋至宋这段时期的"句法"与清代王氏、俞氏所使用的"句法",其含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句法"概念的外延均大于今之语法学"句法"概念的外延;"句法"一术语均没有进行过明确的定义;"句法"一术语均是用在行文时说明某一类具体的语言现象,而且随文的"句法"含义也会随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念孙 俞樾 东晋至宋 句法 比较
下载PDF
瓯越与百越及其他
16
作者 胡雪冈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9-21,共3页
古代东南地区居民,文献上通称“百越”,有“南越”、“瓯越”、“闽越”等。可见“瓯越”在中国民族史上首先是一个族称,以后随之发展成为地域的名称。并对“东越”与“东瓯”略加考辨。
关键词 百越 瓯越 东越 东瓯
下载PDF
东周亚腰形铜盒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艳明 权敏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4,共6页
亚腰形铜盒是东周时期比较少见的青铜器,形制独特,器形微小。目前发现的亚腰形铜盒,年代集中在春秋中晚期至战国初期,主要出土于南方吴越文化分布区,应属吴越文化系统青铜器。根据出土位置、器物组合及器内所盛放之物,可以推测亚腰形铜... 亚腰形铜盒是东周时期比较少见的青铜器,形制独特,器形微小。目前发现的亚腰形铜盒,年代集中在春秋中晚期至战国初期,主要出土于南方吴越文化分布区,应属吴越文化系统青铜器。根据出土位置、器物组合及器内所盛放之物,可以推测亚腰形铜盒是放置花椒等香料的香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 亚腰形铜盒 吴越文化 香盒
下载PDF
论荀悦的社会和谐发展观
18
作者 袁江玉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5期11-15,共5页
荀悦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他生活在社会动荡、经济凋敝的乱世,以一介儒生关心民瘼的情怀,继承并发挥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热切追求包括个体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经济和谐及政治和谐在内的社会和谐发展,企图建立一个晏然有序... 荀悦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他生活在社会动荡、经济凋敝的乱世,以一介儒生关心民瘼的情怀,继承并发挥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热切追求包括个体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经济和谐及政治和谐在内的社会和谐发展,企图建立一个晏然有序的太平盛世。荀悦以折中哲学和通变思想为其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方法论,同时汲取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积极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卓见的社会和谐发展的措施和方案,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乏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荀悦 《申鉴》 《汉纪》 和谐思想
下载PDF
论招子庸对粤讴体裁的贡献 被引量:1
19
作者 文春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43-48,72,共7页
招子庸的名字与粤讴紧密关联,他虽不是第一个创作粤讴的人,但却是粤讴这种粤语俗唱体裁得以创立的标志性人物。他辑录《越讴》一书,为后世粤讴创作提供了程式规范。《越讴》刊行,让粤讴体裁影响扩大、深入人心。招子庸创作的《吊秋喜》... 招子庸的名字与粤讴紧密关联,他虽不是第一个创作粤讴的人,但却是粤讴这种粤语俗唱体裁得以创立的标志性人物。他辑录《越讴》一书,为后世粤讴创作提供了程式规范。《越讴》刊行,让粤讴体裁影响扩大、深入人心。招子庸创作的《吊秋喜》是粤讴体裁的范本,其独特的"桃花间竹"艺术手法,赋予粤讴体裁自由、包容的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子庸 粤讴 体裁 桃花间竹
下载PDF
论唐代宗大历年间浙东唱和中的越文化印象
20
作者 王淋淋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66-69,共4页
唐代宗大历年间,鲍防、严维等人在浙东越州组织了一场规模较大的诗歌联唱活动,后称大历浙东唱和。该唱和受越地文化的影响较深,作品中随处可见越文化对自然的崇尚、对自由的向往、对现实的关注、对家国的忠爱的印象。
关键词 大历浙东唱和 越州 越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