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dogamous marriage and the prevalence of hemoglobin E in ethnic groups of northern Thailand
1
作者 Praphat Ruengthanoo Pathrapol Lithanatudom +5 位作者 Pitsinee Inthi Janjira Termphiriyakit Phaivit Laphyai Daoroong Kangwanpong Duncan R.Smith Jatupol Kampuansai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7年第4期392-395,共4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endogamous marriage culture on the prevalence of the hemoglobin E(HbE) recessive variant.Methods:The prevalence of the hemoglobin E(HbE)recessive variant was determined by do...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endogamous marriage culture on the prevalence of the hemoglobin E(HbE) recessive variant.Methods:The prevalence of the hemoglobin E(HbE)recessive variant was determined by dot-blot hybridization in 4 endogamous villages(1 Mlabri and 3 Htin ethnic groups) in comparison with 9 other nearby non-endogamous populations.Results:Although the overall HbE prevalence in the population studied(8.44%,33/391)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general southeast Asian population,a high prevalence and individuals with homozygous HbE were observed in two villages,the Mlabri from Wiang Sa district and the Htin from Thung Chang district of Nan province(26.3%and26.9%,respectively).The low HbE allelic frequency noticed in some endogamous populations suggests that not only endogamy but also other evolutionary forces,such as founder effect and HbE/β-thalassemia negative selection may have an e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bE trait.Conclusion:Our study strongly documents that cultural impact has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extensive prevalence studies for genetic disorders in the ethnic groups of northern Thai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gamous marriage Hemoglobin E Ethnic group Northern Thailand
下载PDF
Pay Attention to Vulnerable Groups & Safeguard Citizens' Marriage, Family Rights——On New Marriage Law
2
作者 WU CHANGZHEN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2年第1期16-21,共6页
Marriage and family remain a universal and eternal subject of study. It covers law, ethics,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even economics. Law and ethics play the most outstanding role in it. Family ethics and moral standa... Marriage and family remain a universal and eternal subject of study. It covers law, ethics,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even economics. Law and ethics play the most outstanding role in it. Family ethics and moral standards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ethical system while marriage and family constitute part of the legal system nearest to the life of the common peopl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have paid full attention to the marriage and family system. Compared with other laws, the law about marriage and family was the first to be legislated. On May 1, 1950, New China’s first law, the 1950 version of Marriage Law, was promulgated. Commenting on the legal document, Chairman Mao Zedong had this to say: Marriage law concer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 New marriage Law Pay Attention to Vulnerable groups Safeguard Citizens Family Rights marriage
下载PDF
Group Marriage
3
作者 蔡俊生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83年第2期8-,189-212+238,共26页
While recognizing that Lewis H. Morgan’s work on group marriage is creditabl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consanguine marriage and consanguine family described by Morgan never existed. Using archaeological, ethnologi... While recognizing that Lewis H. Morgan’s work on group marriage is creditabl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consanguine marriage and consanguine family described by Morgan never existed. Using archaeological, ethnological, palaeoanthropological and zoological data, the author tries to prove that dual-gentile group marriage, as the first form of marital organization in human society, developed out of a state of promiscuity among the primitive groups and was the source of all forms of actual group marri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riage DAUGHTER sexual zoological HUSBAND women MARRIED group marriage NEVER MOTHER
原文传递
论长江第一湾沿线纳西族传统情歌及婚姻习俗
4
作者 和云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8,167,共11页
文章所讨论的纳西族情歌,涉及长江第一湾沿线纳西族西部、东部、江边三个方言区。西部方言区的情歌多反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等以男性为主体的一夫一妻制婚姻习俗;东部方言区的情歌多反映“男不娶女不嫁、夜合晨离双方各居母家”的... 文章所讨论的纳西族情歌,涉及长江第一湾沿线纳西族西部、东部、江边三个方言区。西部方言区的情歌多反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等以男性为主体的一夫一妻制婚姻习俗;东部方言区的情歌多反映“男不娶女不嫁、夜合晨离双方各居母家”的以女性为主体的一妻多夫制婚姻习俗;江边方言区的情歌则兼具东、西两个方言区婚姻民俗。总体而言,文章试图以情歌为示例,陈述和解读一个相对复杂的民族、地域、文化“三交”史实及婚俗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传统情歌 婚姻习俗
下载PDF
移风易俗与传统延续:20世纪30年代上海“集团结婚”仪式与婚礼服
5
作者 梁惠娥 丁乾琨 李冬蕾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2,共7页
上海开埠后社会风俗受西潮冲击,“文明结婚”兴起,西式婚礼服随之流行。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率先组织“集团结婚”,同时规定男子婚礼服款式为蓝袍和黑褂。本文针对集团结婚仪式中“新风”与“旧服”并存现象,探... 上海开埠后社会风俗受西潮冲击,“文明结婚”兴起,西式婚礼服随之流行。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率先组织“集团结婚”,同时规定男子婚礼服款式为蓝袍和黑褂。本文针对集团结婚仪式中“新风”与“旧服”并存现象,探讨其成因及意义,并考证目前尚不明确的女性婚礼服款式和色彩。研究认为集团结婚使民众的婚礼仪式由家族私密空间向社会公共空间转变,是上海婚俗进一步西化的体现;同时由于“国家在场”的影响,婚礼服中虽使用西式头纱,但主体仍为中国传统服饰,有效平衡了上海婚礼的国际性与本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上海 集团结婚 国家在场 西式婚仪 传统婚礼服
下载PDF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野下藏族和回族族际通婚研究--基于甘肃夏河县的个案调查
6
作者 旦正草 《西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120-127,共8页
本文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视角,重点探讨了夏河地区族际通婚的社会现象。族际通婚作为衡量民族交融的一个重要维度,具有窥探民族关系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夏河藏族和回族的通... 本文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视角,重点探讨了夏河地区族际通婚的社会现象。族际通婚作为衡量民族交融的一个重要维度,具有窥探民族关系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夏河藏族和回族的通婚率、族际通婚性别比例等现状及影响藏、回族际通婚的个人和族群层面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回族 族际通婚 夏河县
下载PDF
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的群体遗传学研究(续)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良忠 杜若甫 《人类学学报》 1983年第4期380-389,共10页
本次调查采印了645名鄂温克族和424名鄂伦春族中、小学生和部分牧民、猎民的指纹和掌纹。观察了各型指纹出现率、指纹总嵴数、atd角和掌褶纹等指标。 1.各型指纹出现率 弓(A)、尺侧箕(L^u)、桡侧箕(L^r)和斗(W)的出现频率见表11。额左... 本次调查采印了645名鄂温克族和424名鄂伦春族中、小学生和部分牧民、猎民的指纹和掌纹。观察了各型指纹出现率、指纹总嵴数、atd角和掌褶纹等指标。 1.各型指纹出现率 弓(A)、尺侧箕(L^u)、桡侧箕(L^r)和斗(W)的出现频率见表11。额左旗和陈旗鄂温克人中斗多于箕,与汉族相似。有些指纹型在某个手指上较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population genetics EWENKI NATIONALITY OROQEN NATIONALITY Rate of consanguineous marriages Anthropometry BLOOD groups DERMATOGLYPHICS BLOOD pre-ssure Taste threshold for phenylthiocarbamide MENARCHE age
下载PDF
我国族际通婚的历史轨迹 被引量:9
8
作者 鲁刚 张禹青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2,共8页
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联姻,是民族研究领域内尚待深入展开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先秦以来我国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相互之间族际通婚的发展轨迹及其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勾勒和梳理,并就其历史作用和社会功... 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联姻,是民族研究领域内尚待深入展开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先秦以来我国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相互之间族际通婚的发展轨迹及其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勾勒和梳理,并就其历史作用和社会功能特别是从中折射出来的我国各兄弟民族自古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加以简要概括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婚联姻 汉族 少数民族 民族关系
下载PDF
门巴族婚俗文化特征及其与藏族婚俗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庆慧 陈进 +1 位作者 觉安拉姆 金彩虹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33-38,共6页
文章通过查找文本资料、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藏族与门巴族婚礼习俗、婚礼庆典礼仪、婚配形式、婚姻关系等方面进行探寻,力求通过对婚俗文化的阐述,展现门巴族婚俗文化特点及其与藏族婚俗的联系。
关键词 门巴族 藏族 婚俗文化特点 联系
下载PDF
老年人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和家庭婚姻状况的相关性——以新疆农村维吾尔族老年人调查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巩存涛 王奕 +5 位作者 胡良志 黄瑾 袁春梅 陈瑞明 丁毓磊 李新辉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42,共3页
通过采用老年人一般情况问卷、sF一8生命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农村维吾尔族老年人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询问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维吾尔族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受到老年人自身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婚姻状况的影响,无论是老年人的社会支... 通过采用老年人一般情况问卷、sF一8生命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农村维吾尔族老年人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询问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维吾尔族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受到老年人自身的社会支持和家庭婚姻状况的影响,无论是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还是社会支持总分,均与生命质量的生理健康总评维度得分、心理健康总评维度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113-0.306,P〈O.05),且不同家庭婚姻状况的老年人之间的生命质量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维吾尔族 生命质量 社会支持 家庭婚姻
下载PDF
藏族洁净观视野下的人群分类与婚姻隔离——以卫藏地区贡嘎县K村屠宰户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邹礼跃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4,共7页
藏族屠宰户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迄今为止,关于这个群体的系统研究一直寥若晨星。从洁净与隔离的视角出发,结合相关史料与第一手田野材料,阐释了K村藏族的人群分类与屠宰户的婚姻状况。在K村藏族的洁净观中,屠宰户被祝为"脏人&quo... 藏族屠宰户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迄今为止,关于这个群体的系统研究一直寥若晨星。从洁净与隔离的视角出发,结合相关史料与第一手田野材料,阐释了K村藏族的人群分类与屠宰户的婚姻状况。在K村藏族的洁净观中,屠宰户被祝为"脏人",这种人群分类方式导致了屠宰户与"吉萨越巴"之间的婚姻隔离。研究结果表明,骨系等级婚习俗是屠宰户与"吉萨越巴"之间的婚姻隔离很少发生变迁的主要原因。要消融屠宰户与"吉萨越巴"之间的婚姻隔离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 屠宰户 人群分类 婚姻隔离 骨系等级婚
下载PDF
贺州族群互动考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杰舜 徐桂兰 +1 位作者 罗树杰 李远龙 《百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6,共6页
贺州族群间的互动是频繁而又复杂多样的。从语言互动来看 ,一方面它受互动族群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 ;另一方面又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互动族群间的微妙关系。从婚姻互动来看 ,各族群之间的频繁互动极大地促进了族群的认同 ... 贺州族群间的互动是频繁而又复杂多样的。从语言互动来看 ,一方面它受互动族群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 ;另一方面又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互动族群间的微妙关系。从婚姻互动来看 ,各族群之间的频繁互动极大地促进了族群的认同 ,通婚愈深愈广 ,族群关系愈深 ,民族关系愈好。从生产生活互动来看 ,解放前为土、客各族群间对峙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州 族群互动 语言 婚姻 生产生活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全忠 张淑芝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8-45,共8页
无论在当代社会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史学研究领域,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都是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这里集中居住着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12个少数民族。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概况,研究少数民族婚俗与现行婚姻法之冲突,洞析二者之... 无论在当代社会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史学研究领域,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都是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这里集中居住着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12个少数民族。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概况,研究少数民族婚俗与现行婚姻法之冲突,洞析二者之间融合点,以期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 婚姻习俗 法律思考
下载PDF
毛南族婚姻行为变迁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甘品元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68,共5页
通过对毛南族一个村屯56年来婚姻行为变迁的描述,从中窥探毛南族婚姻变化原因,认为56年来毛南族婚姻行为变迁主要体现在通婚圈、初婚年龄、同姓异族通婚、分家时机等,至于婚姻习俗则变化不大。
关键词 毛南族 婚姻行为 调查描述
下载PDF
仫佬族银姓宗族及其婚姻圈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兴球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43,共4页
仫佬族集中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县内,总人口仅4000余人。银姓宗族是仫佬族中的大宗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该宗族形成了自己的宗族圈。宗族内的通婚和人口的繁衍是宗族活动的重要内容,其通婚范围的不同形成了宗族的婚姻圈。过去,银姓宗族的... 仫佬族集中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县内,总人口仅4000余人。银姓宗族是仫佬族中的大宗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该宗族形成了自己的宗族圈。宗族内的通婚和人口的繁衍是宗族活动的重要内容,其通婚范围的不同形成了宗族的婚姻圈。过去,银姓宗族的宗族圈和婚姻圈几乎相近,而今婚姻圈的拓展,不仅在生物学的社会意义上提高了该宗族人群的身体素质,而且发展了宗族及其他社区的社会关系和经济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仫佬族 宗族圈 婚姻圈 经济条件 宗族人口
下载PDF
社会文化视角下“同妻”现象的生成原因分析——一项虚拟社会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唐魁玉 刘冬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同妻"作为男同性恋者与女异性恋者结合进入"同直婚姻"的产物,在中国社会的存在和延续,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从同性恋者与同妻的不同视角,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挖掘"同妻"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助于明确"... "同妻"作为男同性恋者与女异性恋者结合进入"同直婚姻"的产物,在中国社会的存在和延续,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从同性恋者与同妻的不同视角,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挖掘"同妻"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助于明确"同妻"现象作为社会问题的历史性与时代性。在中国,同妻作为一种社会弱势群体,亟须得到社会的救助和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 同妻群体 同直婚姻 虚拟社会人类学
下载PDF
农村弱势男性婚姻边缘化与乡村文化记忆传承 被引量:5
17
作者 林移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8-125,共8页
乡村文化记忆是在乡村空间和农民生活场域中建构起来的农民个体、群体的生活史,也是乡土社会和农耕时代的集体记忆与共同属性,维系和强化着乡土社会的身份认同。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男性婚姻弱势群体的出现和不断扩大,打破了乡村原有文... 乡村文化记忆是在乡村空间和农民生活场域中建构起来的农民个体、群体的生活史,也是乡土社会和农耕时代的集体记忆与共同属性,维系和强化着乡土社会的身份认同。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男性婚姻弱势群体的出现和不断扩大,打破了乡村原有文化生态,解构了乡村文化记忆建构和传承的场域、载体、形态、内容以及原有的乡村文化记忆系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构乡村文化记忆的时间、仪式等载体要素,存留乡村文化记忆的固定形态,加强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正向关注和主流引导,尊重男性弱势群体的文化记忆以使其获得原始认同,在振兴乡村文化的过程中鼓励和支持男性婚姻弱势群体参与文化建设,提升其文化资本、文化话语权和融入乡村的文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弱势群体 乡村文化记忆 婚姻挤压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无国籍女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的族群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晖 黄家信 《百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广西那坡县百省乡的壮、瑶、苗、彝等民族都有人娶越南女人为妻。这些越南女人既没有加入中国国籍,事实上又自动丧失了越南国籍,成为无国籍女人。无国籍女人在传统民间是被认同的,但是在现代国家管理体制下她们是违法者。首先,她们是非... 广西那坡县百省乡的壮、瑶、苗、彝等民族都有人娶越南女人为妻。这些越南女人既没有加入中国国籍,事实上又自动丧失了越南国籍,成为无国籍女人。无国籍女人在传统民间是被认同的,但是在现代国家管理体制下她们是违法者。首先,她们是非法入境者,要面临被驱逐出境的危险。其次,只要她们生育,即违反中国的非婚生育规定,必须交纳社会抚养费,这使她们被迫陷入更加困窘的境地,成为被边缘化的新族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国籍女人 族群 跨国婚姻 计划生育 百省乡
下载PDF
论黎族文身的伦理隐喻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小枚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黎族文身有着深刻的伦理原因,是古代黎族母系氏族为抑止血缘婚所刻下的氏族标志,是乱伦禁忌在黎族氏族社会留下的印记。它深藏的伦理考虑和设计已被模糊在宗教、审美乃至现实解说的时间烟尘中,它原本所表达的氏族含义远不似人们认定的... 黎族文身有着深刻的伦理原因,是古代黎族母系氏族为抑止血缘婚所刻下的氏族标志,是乱伦禁忌在黎族氏族社会留下的印记。它深藏的伦理考虑和设计已被模糊在宗教、审美乃至现实解说的时间烟尘中,它原本所表达的氏族含义远不似人们认定的那样表面、浅泛。其意义和价值在于:在数千年没有同一语言、没有文字的环境中,统一了黎族的伦理秩序,保证了这个民族的生息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 文身 习俗 乱伦禁忌 血缘婚 族外婚
下载PDF
重庆土家族婚俗现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良福 石光兵 马磊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5-9,共5页
重庆土家族婚俗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活化石"。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与相关文献研究,探讨土家族婚俗特色及其文化价值,试图为土家族婚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一些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 土家族 婚俗现状 价值 保护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