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Residual Circul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in Oujiang River Estuary 被引量:3
1
作者 林伟波 王义刚 +1 位作者 阮晓红 徐群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2年第2期351-362,共12页
A 3D, time-dependent, baroclinic, hydrodynamic and salinity model was implemented and applied to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ine system in the East China Sea. The model was driven by the forcing of tidal elevations along ... A 3D, time-dependent, baroclinic, hydrodynamic and salinity model was implemented and applied to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ine system in the East China Sea. The model was driven by the forcing of tidal elevations along the open boundaries and freshwater inflows from the Oujiang River. The bottom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vertical eddy viscosity were adjusted to complete model calibration and verification in simulations.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odel is capable of reproducing observe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the water surface elevation and longitudinal velocity, presenting skill coefficient higher than 0,82. This model was th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freshwater discharge on residual current and salinity intrusion under different freshwater inflow conditions in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The mode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river channel presents a two-layer structure with flood currents near the bottom and ebb currents at the top layer in the region of seawater influenced on north shore under high river flow condition. The river discharge is a major factor affecting the salinity stratification in the estuarine system, The water exchange is mainly driven by the tidal forcing at the estuary mouth, except under high river flow conditions when the freshwater extends its influence from the river's head to its mou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DYNAMICS CIRCULATION saline intrusion salinity stratification oujiang river estuary
下载PDF
Migration patterns and habitat use of the tapertail anchovy Coilia mystus in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and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 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Tao Jiang Hongbo Liu +1 位作者 Honghui Huang Jian Y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8期35-40,共6页
Habitat use of the tapertail anchovy(Coilia mystus Linnaeus, 1758) from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and the Zhujiang(Pearl) River Estuary was studied by examining the environmental signatures of Sr and Ca in otoliths us... Habitat use of the tapertail anchovy(Coilia mystus Linnaeus, 1758) from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and the Zhujiang(Pearl) River Estuary was studied by examining the environmental signatures of Sr and Ca in otoliths using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Individuals from the Oujiang River had higher and varied Sr:Ca ratios(expressed as(Sr:Ca)×1 000, 3.83–13.0 average) in the otolith core regions, suggesting that they were born in brackish or sea waters, and that a freshwater habitat might not be necessary for egg hatching and larval growth.While, individuals from the Zhujiang River had lower Sr:Ca ratios(0.39–2.51 average) in the core regions,suggesting a freshwater origin. After hatching, anchovies from the Zhujiang River migrate downstream to the river estuary close to brackish water.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varied habitat use for spawning during stages of early life history between the two populations, and suggested that such variations are promoting diversity of life history strategies of this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lia mystus oujiang river ESTUARY Zhujiang(Pearl) river ESTUARY HABITAT use OTOLITH MICROCHEMISTRY
下载PDF
A numerical study on salinity stratification at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China 被引量:4
3
作者 Yichun Li Jingui Li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40-50,共11页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ORE)is a macrotidal estuary with drastic variation of river discharge and large tidal range.Numerical simulations based on the unstructured grid,Finite-Volume,primitive equation Community Oce...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ORE)is a macrotidal estuary with drastic variation of river discharge and large tidal range.Numerical simulations based on the unstructured grid,Finite-Volume,primitive equation Community Ocean Model(FVCOM)a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ratidal and intertidal variations of salinity with an extremely upstream river boundary and large computational domain.The dynamic equation of potential energy anomaly is adopted to evaluate the stratification and mixing processes from model results.Meanwhile,the stability of estuarine stratification on different timescales and its spatial variation are studied using estuarine Richardson number and stratification parameter.The critical values of tidal range and river discharge that determine the stratification state are obtained.The critical values exhibit distinct spatial difference.The north branch of the ORE exhibits well-mixed conditions when the tidal range exceeds 3.8,4.0 and 4.6m at upper inlet,middle segment and the river mouth,respectively.When river discharge is below 280 m^3/s or exceeds 510 m^3/s,the upper part of the north branch is well-mixed sustainably.Near the river mouth,river discharge of 280 m^3/s is a rough critical value that separates well-mixed and stratified states.It is also concluded that periodic stratification exists in the North Channel.The lower estuary appears to be partially stratified at early ebb or early flood tide,and well-mixed in other tidal stages.The stratification only develops during early ebb in the upper segment.The enhancement of stratification is mainly caused by longitudinal advection and lateral velocity shear,while turbulent mixing and longitudinal tidal strain are the main factors of stratification atten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IFICATION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FVCOM MACROTIDAL ESTUARY potential energy ANOMALY
下载PDF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Waters near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in Wenzou
4
作者 Lin Bo Zhang Haifeng +3 位作者 Yao Dongping Qian Jian Zheng Fangqin Ye Xinro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9年第5期74-80,共7页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waters near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from 2010 to 2017,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waters was analyzed and evaluated.The resul...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waters near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from 2010 to 2017,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waters was analyzed and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DO,COD Mn ,petroleum,and heavy metal (Cu,Pb,Zn,Cd,Hg,As and Cr) content in the waters near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did not exceed the second-class standard of Seawater Quality Standard (GB 3097-1997),while both inorganic nitrogen and reactive phosphate in the waters greatly exceeded the second-class standard.The water quality near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was in an eutrophic state.In terms of sediment quality,the standard index of most evaluation factors except for Cu was smaller than 1,meeting the demands of sediment qualit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S NEAR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QUALITY EUTROPHICATION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N SALINITY STRATIFICATION IN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被引量:10
5
作者 JIANG Heng-zhi SHEN Yong-ming WANG Shou-dong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6期835-842,共8页
The variations of current, salt intrusion and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river flow and wind in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OR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article using the Environmental Fl... The variations of current, salt intrusion and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river flow and wind in the Oujiang River Estuary (OR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article using the 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 (EFDC). The model was verified against water level variation, velocity, and salinity variations in June 2005.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d well with measured data. Six sensitivity tests were conducted fo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river flow and wind specified in the model.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salinity intrudes further upstream under scenarios with low flow and downriver local wind conditions. In contrast, the responses of salinity stratification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forcing functions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ortions of the estuary. Salinity stratification was enhanced under high flow condition. Model results also show that wind is not crucial to the salt intrusion and salinity stratification in the 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inity stratification WIND river discharge oujiang river Estuary(ORE)
原文传递
瓯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王雨航 李尚清 +7 位作者 叶深 唐未 秦松 范青松 邱文致 艾龙威 郑春芳 刘伟成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10,共13页
为探究瓯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于2021年3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对瓯江口海域的浮游动物及海水温度、盐度、叶绿素a浓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 为探究瓯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于2021年3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对瓯江口海域的浮游动物及海水温度、盐度、叶绿素a浓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78种,其中包括16种浮游幼虫,隶属于8门14大类,夏季物种数最丰富(47种),冬季物种数最低(23种),优势种(Y≥0.02)有17种,其中桡足类占8种,如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中华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和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等。浮游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162.95±310.96)ind./m^(3),年平均生物量为(118.85±62.80)mg/m^(3),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差异,春季丰度和生物量最高,秋季最低;冬季丰度比夏季高,生物量低于夏季。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浮游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年平均值分别为1.500±0.702、0.656±0.270和2.301±1.087。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温度、盐度、叶绿素a浓度和浮游植物丰度是影响瓯江口海域浮游动物优势丰度的重要环境因素。这为瓯江口环境季节变化对浮游动物的影响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瓯江口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瓯江口 季节变化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温州市瓯江过江通道规划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7
作者 王正 陈仙克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5期26-29,M0006,共5页
随着温州瓯江两岸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两岸交流日益密切,过江需求不断增加,原有的过江通道数量少、布局不合理、两岸衔接不畅、交通拥堵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加快完善跨瓯江通道系统、完善两岸道路交通互联互通,是温州坚持市域一... 随着温州瓯江两岸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两岸交流日益密切,过江需求不断增加,原有的过江通道数量少、布局不合理、两岸衔接不畅、交通拥堵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加快完善跨瓯江通道系统、完善两岸道路交通互联互通,是温州坚持市域一体发展,打造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的重要内容。围绕瓯江两岸过江通道现状、需求和规划进行研究梳理,结合相关案例进行总结,提出过江通道规划建设策略及工作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两岸 道路交通 过江通道 规划建设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瓯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8
作者 韩善锐 郦建锋 +3 位作者 张汉朝 李华斌 屈泽龙 宋思远 《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流域尺度的生态系统健康对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尺度的健康评价并不能完全反映流域尺度下的生态系统健康问题。结合《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基于“3S”技术构建流域尺度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瓯江流域开展... 流域尺度的生态系统健康对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尺度的健康评价并不能完全反映流域尺度下的生态系统健康问题。结合《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基于“3S”技术构建流域尺度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瓯江流域开展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瓯江流域总体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其中,宣平溪、小溪等流域健康状况较好,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较完善;浮云溪、好溪等流域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流域内生态系统健康胁迫因子以河湖纵向连通性为主。结合现场调研,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发现浮云溪和好溪流域人类活动强度较大,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基于“3S”技术的流域尺度健康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评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尺度 生态系统 遥感 GIS 指标体系 健康评价 瓯江
下载PDF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与启示——以浙江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汪燕林 岳文泽 +3 位作者 张水军 夏皓轩 雷明 王建强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3年第4期37-43,共7页
浙江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是全国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该工程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围绕“道法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实践NbS思维模式和生... 浙江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是全国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该工程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围绕“道法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实践NbS思维模式和生态智慧监管方式,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提出“问题诊断—原因剖析—目标设定—工程谋划—绩效评价—运维管护”技术链条及参照系统选取标准,针对性部署重要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水生态保护修复、土地保护修复、森林生态保护修复及数字赋能智慧监管共5大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同时对“山水工程”实践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保护修复 和谐共生 绿色发展 生态保护修复 NBS 瓯江源头区域
下载PDF
浙江瓯江口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晨 王晓波 +1 位作者 张国豪 韩庆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3-1124,共12页
瓯江口海域是传统的浙江省渔业资源栖息地,现今受高强度人为扰动的影响。为了解瓯江口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采用单拖网方法对瓯江口春季(3月)和秋季(11月)游泳动物进行调查,并对其群落组成、生物多样性、资源密度和时空分... 瓯江口海域是传统的浙江省渔业资源栖息地,现今受高强度人为扰动的影响。为了解瓯江口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采用单拖网方法对瓯江口春季(3月)和秋季(11月)游泳动物进行调查,并对其群落组成、生物多样性、资源密度和时空分布格局及主要影响因子等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共采集到游泳动物78种,其中鱼类有36种、甲壳动物28种、头足类3种。游泳动物优势种春季有9种,秋季有6种;两个季节共同优势种有4种。春季的渔获物的丰度远低于秋季,而春季的生物量则与秋季相差不大。基于丰度和生物量的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均为秋季高于春季。在瓯江口海域,水体悬浮物是影响游泳动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通过对浙江瓯江口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内在关联的研究,有望为瓯江口海域渔业资源变迁特征和资源养护管理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动物 优势种 生物多样性 瓯江口
下载PDF
COD_(Mn)入海通量长时序演变:瓯江遥感影像光谱信息反演
11
作者 刘悦宁 龚芳 +1 位作者 何贤强 金旭晨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4,共10页
瓯江作为浙江省第二大入海河流,每年约有200亿m^(3)水体输入东海。为探究瓯江高锰酸盐指数(COD_(Mn))的入海通量及其长时序变化特征,该文基于实测数据与Landsat-8遥感影像光谱信息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瓯江COD_(Mn)遥感反演模型(平均相... 瓯江作为浙江省第二大入海河流,每年约有200亿m^(3)水体输入东海。为探究瓯江高锰酸盐指数(COD_(Mn))的入海通量及其长时序变化特征,该文基于实测数据与Landsat-8遥感影像光谱信息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瓯江COD_(Mn)遥感反演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28%),获得了1986—2020年瓯江中下游河段COD_(Mn)反演结果。此外,进一步结合降水数据估算了瓯江入海径流量和COD_(Mn)入海通量,实现了瓯江COD_(Mn)入海通量长时序变化遥感监测。结果表明,瓯江入海段COD_(Mn)干、湿季差异并不明显,但总体而言,COD_(Mn)在湿季略高于干季;1986—2020年,瓯江COD_(Mn)入海通量整体波动较大,略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 COD_(Mn) 入海通量 卫星遥感 变化趋势
下载PDF
基于鱼类完整性指数的瓯江干流(丽水段)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根听 尤爱菊 +4 位作者 周鑫妍 胡可可 许开平 滑磊 唐文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59-1264,1270,共7页
鱼类作为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顶层生物,对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鱼类的种类组成与丰度、营养结构、繁殖共位群、鱼类数量与健康状况、耐受性等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项目中初选25个候选指标,根据2019年3月、5月、8月... 鱼类作为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顶层生物,对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鱼类的种类组成与丰度、营养结构、繁殖共位群、鱼类数量与健康状况、耐受性等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项目中初选25个候选指标,根据2019年3月、5月、8月和10月瓯江干流(丽水段)鱼类调查数据计算指标结果,以2010年8月现场调查数据为参照,通过候选指标的分布范围筛选、判别能力筛选及相关性分析等,选择总种数、鲈形目占总种数的比例、中上层鱼类占总种数的比例、底层鱼类占总种数的比例、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敏感性鱼类占总种数的比例、耐受性鱼类占总种数的比例共7个指标构建瓯江干流(丽水段)的鱼类完整性指数(F-IBI)体系,评估瓯江干流(丽水段)水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瓯江干流(丽水段)中龙泉段、莲都城区段、海口村段F-IBI体系评价结果处于“极好”水平,大港头段处于“好”水平,研究结果可为瓯江干流(丽水段)水生态健康评价以及鱼类群落结构的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干流(丽水段) 鱼类 鱼类完整性指数 生态健康评价
下载PDF
瓯江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和来源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文 刘静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79,共6页
对浙南瓯江流域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粒级提取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并结合富集因子和地质累积指数研究该流域重金属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根据粒度特征,瓯江流域可分为河流段、感潮河段上游、感潮河段下游三段,每段沉... 对浙南瓯江流域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粒级提取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并结合富集因子和地质累积指数研究该流域重金属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根据粒度特征,瓯江流域可分为河流段、感潮河段上游、感潮河段下游三段,每段沉积物的物质组成和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差异;(2)瓯江上游河流段大多数地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低于或接近背景值,主要来源于自然风化过程;(3)瓯江下游河段存在轻度-中度水平的Cu、Cr、Ni、Zn污染,与温州地区高强度的经济活动和产业类型有关;(4)瓯江流域重金属含量受到“粒度效应”影响,细颗粒沉积物中元素含量较高,泥沙运移、沉积物来源等对重金属含量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沉积 重金属 粒度 瓯江
下载PDF
瓯江流域温州段聚落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演变
14
作者 李赞 文小兰 +1 位作者 梁勤欧 张凯业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331-340,共10页
为了探究流域内地形复杂多样但社会经济发达区域聚落空间网络的演变特征,选取瓯江流域温州段为研究区,首先构建了该区域聚落空间网络,并选取度、聚集系数、局部重要性等评价指标,研究了实验区2000—2020年的聚落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演变;然... 为了探究流域内地形复杂多样但社会经济发达区域聚落空间网络的演变特征,选取瓯江流域温州段为研究区,首先构建了该区域聚落空间网络,并选取度、聚集系数、局部重要性等评价指标,研究了实验区2000—2020年的聚落空间网络结构特征演变;然后,通过构建经济空间网络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研究了影响瓯江流域温州段聚落空间网络特征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温州聚落空间网络联系紧密;2)研究时段前10年网络结构变化较后10年大;3)温州聚落发展不平衡,瓯江南岸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大且持续增长等;4)地形和经济水平是温州聚落空间网络结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地势低平、经济发达地区聚落集中分布且中心性强.最终得到温州聚落空间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变与地形、水系、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等密切相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流域温州段 聚落空间网络 网络结构特征 城镇化 驱动力
下载PDF
瓯江鼋人工辅助繁育研究
15
作者 王连荣 王建勇 +2 位作者 叶承义 吴佳颖 洪孝友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92-96,共5页
为了解瓯江鼋Pelochelys cantorii的繁殖生物学特性,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在浙江省青田县,以2015年救护的一对鼋为研究对象,开展鼋人工辅助繁育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7—8月,雌鼋成功产卵3窝,每窝产29~44枚卵,共116枚,其中受精102枚... 为了解瓯江鼋Pelochelys cantorii的繁殖生物学特性,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在浙江省青田县,以2015年救护的一对鼋为研究对象,开展鼋人工辅助繁育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7—8月,雌鼋成功产卵3窝,每窝产29~44枚卵,共116枚,其中受精102枚,受精率为88.10%;鼋卵圆形,刚性,平均质量为16.54±0.89 g·枚^(-1),卵径3.16±0.18 cm;成功孵出稚鼋86只,孵化率为84.89%,平均孵化期为57.43±4.28 d;刚孵出稚鼋平均体质量为13.67±1.13 g,稚鼋以活鱼苗为饵料,在温室内养殖近100 d,平均体质量达172.21±38.96 g,养殖成活率为100%。本研究在浙江首次将野外获得的野生鼋在人工辅助条件下实现子一代的成功繁育,对丰富瓯江水系的鼋资源水平,维持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促进浙江省鼋野外种群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 产卵 孵化 繁育管理
下载PDF
瓯江汛期和非汛期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16
作者 张婉莹 陆莎莎 +1 位作者 夏小明 刘金贵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70,共10页
瓯江为典型的山溪性河流,其水沙通量具有洪枯季差异悬殊的特征。该文基于瓯江干流控制水文站71年(1950—2020年)月均径流量和43年(1956—1998年)月均输沙量观测资料,采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双累积曲线等... 瓯江为典型的山溪性河流,其水沙通量具有洪枯季差异悬殊的特征。该文基于瓯江干流控制水文站71年(1950—2020年)月均径流量和43年(1956—1998年)月均输沙量观测资料,采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瓯江汛期(梅汛期4—6月和台汛期7—9月)和非汛期(10月—次年3月)水沙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峰谷期一致,峰值出现在6月,谷值出现在12月,其中,梅汛期是瓯江的主汛期。2)1950—2020年瓯江径流量在梅汛期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在非汛期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在台汛期变化趋势不显著,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径流量的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受水库调蓄影响较大。3)1956—1998年瓯江输沙量在梅汛期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在台汛期和非汛期变化趋势不显著,其中梅汛期输沙量的减少与水库拦截有关;输沙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变化不大,可能与降水量的不均匀性变化有关。4)台汛期、非汛期的输沙量-径流量关系分别在1975年、1959年各发生了一次明显突变,均与流域内的强降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 汛期 非汛期 水沙通量 不均匀性 M-K趋势
下载PDF
瓯江山水诗路旅游服务体验的创新设计研究——以大罗山景区为例
17
作者 吴联凡 吴耀 黄冰蝶 《当代美术家》 2023年第4期64-69,共6页
瓯江山水诗路,是浙江省规划建设的四条诗路文化带之一。当前诗路建设已迈入深水区,旅游服务体验正成为助推诗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对旅游体验与服务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以诗路核心区域大罗山景区为实践对象,通过实地调研... 瓯江山水诗路,是浙江省规划建设的四条诗路文化带之一。当前诗路建设已迈入深水区,旅游服务体验正成为助推诗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对旅游体验与服务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以诗路核心区域大罗山景区为实践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景区现有旅游服务,洞察游览场景中的服务触点与用户痛点,最终提出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服务创新策略与设计实践。调研发现,大罗山景区旅游服务存在基础设施滞后、管理秩序松散、导视系统混乱、遗产诠释薄弱四大体验问题。鉴于此,本文构建了大罗山休闲旅游服务设计方案,该方案整合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场景体验,优化了诗路旅游流程与体验,为推动诗路旅游建设的深度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设计 旅游体验 以游 客为中心 休闲旅游 瓯江山水诗路
下载PDF
瓯江口春季营养盐、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分布 被引量:37
18
作者 陈雷 徐兆礼 +4 位作者 姚炜民 张钊 陈胜 蔡圣伟 鲍旭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71-1577,共7页
研究2007年4月瓯江口海域(27°38′~28°02′N、120°50′~121°14′E)浮游生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这一分布特征与营养盐和其他水文要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悬浮物浓度、DIP和DIN分布特征均是近河口最高,由近河口向... 研究2007年4月瓯江口海域(27°38′~28°02′N、120°50′~121°14′E)浮游生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这一分布特征与营养盐和其他水文要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悬浮物浓度、DIP和DIN分布特征均是近河口最高,由近河口向外数量逐渐减少。在灵昆岛南侧和东南侧近口门水域,是DIP和DIN的高值中心,但该水域高浓度悬沙使水体透光率较低,不利于浮游植物生长。在口门外侧海域,悬沙浓度已经明显降低,因而是浮游植物高密度区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丰度分布趋势基本相同,由内海向外海数量逐渐递减;其中,大型浮游动物丰度和浮游植物丰度,小型浮游动物丰度和浮游植物丰度之间显著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这一特征的形成,主要由瓯江口营养盐和悬浮物分布特征决定,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一致性,很好地反映出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有效的下行控制,从而使水域生态系统在此季节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营养盐 悬沙 瓯江口
下载PDF
三水系中华绒螯蟹幼蟹形态判别程序的建立和使用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勇 李思发 +2 位作者 王成辉 李晨虹 赵金良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以中华绒螯蟹幼蟹为研究对象 ,每只幼蟹分别测量 30个形态性状参数 ,用聚类分析和逐步判别两种方法进行综合处理和比较分析。 (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长江、瓯江幼蟹形态相近 ,而辽河幼蟹与上述两者的形态差异较大 ;(2 )用逐步判别筛选出... 以中华绒螯蟹幼蟹为研究对象 ,每只幼蟹分别测量 30个形态性状参数 ,用聚类分析和逐步判别两种方法进行综合处理和比较分析。 (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长江、瓯江幼蟹形态相近 ,而辽河幼蟹与上述两者的形态差异较大 ;(2 )用逐步判别筛选出的 14个形态参数的判别分析表明 :三个种群间的形态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判别准确率为 :81.4%~ 88.4% (P1)和 82 .5 %~ 91.4% (P2 ) ,判别效果依次为辽河蟹 >瓯江蟹 >长江蟹 ,平均拟合概率为 85 .5 % ;(3)进一步用上述 14个形态参数中对判别分析贡献较大的 9个形态参数作判别分析 ,构建了种群判别公式 ,平均拟合概率虽降至 80 .4% ,但可减少测定和计算工作量的 3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幼蟹 形态判别 辽河 长江 瓯江
下载PDF
中小河流对长江水下三角洲远端泥沉积的贡献:以椒江和瓯江为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薛成凤 贾建军 +5 位作者 高抒 蔡廷禄 晁海娟 李军 陈一宁 夏小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89,共15页
海洋沉积物的来源、输运过程及其归宿一直是海洋沉积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浙闽沿岸泥区的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及浙闽沿岸的中小河流,对后者的贡献量进行定量化分析是相关研究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个问题的难点可能是缺乏同时指示"物源&qu... 海洋沉积物的来源、输运过程及其归宿一直是海洋沉积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浙闽沿岸泥区的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及浙闽沿岸的中小河流,对后者的贡献量进行定量化分析是相关研究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个问题的难点可能是缺乏同时指示"物源"和"供应量"两个指标的示踪物。本文以椒江和瓯江这两条河流对浙闽沿岸泥区的贡献为切入点,运用了粒度端元和黏土矿物两种示踪指标进行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综合评价两种示踪指标的效率,二是定量化地了解中小河流对浙闽沿岸泥区的贡献。借助端元粒度分析模型对浙闽沿岸泥区的表层样粒度数据进行分解,划分出4个不同的端元,结果显示,EM1端元表现出长江来源的属性,EM2端元表现出椒江和瓯江等沿岸中小河流来源的属性,EM3端元可能来源于研究区南部并有向北输送的趋势,EM4端元可能来源于陆架中部的残留砂沉积区。基于特征粒级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研究区6个站位的柱样沉积物中都出现了第一特征粒级,在3.91~9.29μm之间,推测与长江口外悬浮颗粒物有关,并认为柱样所在的区域都会受到长江入海泥沙的影响。黏土矿物由于具有粒度依赖性,在定量探讨椒江与瓯江的泥沙贡献量时,只能指示小于2μm的细颗粒物的贡献量,而粒度端元作为一种"全粒度"的指标,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可以同时解答"从哪里来"和"有多少"这两个示踪问题,是受限比较小的示踪物指标,未来在定量研究物源方面可能会有较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沿岸泥 椒江 瓯江 端元 粒度 黏土矿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