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the Overlapping Degree of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Neighboring Aggregates in Concrete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国文 孙伟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147-153,共7页
Based on the nearest surface function formula, a quantitative formula to measure the overlapping degree between the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ITZ) of neighboring aggregate particles was put forward. The formula w... Based on the nearest surface function formula, a quantitative formula to measure the overlapping degree between the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ITZ) of neighboring aggregate particles was put forward. The formula was further deduc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volume fraction of aggregate, ITZ thickness and the maximum aggregate diameter on the overlapping degree between neighboring ITZ. The volume of ITZ was quantitatively calculated in actual concrete by comparing the nearest surface function formula with an approximate method, that is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aggregates multiplied by the uniform thickness of the ITZ lay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fluencing order of these three factors on the overlapping degree between neighboring ITZ in turn was the interface thickness, aggregate volume fraction and the maximum aggregate diameter; As long as the interface thickness 50 μm and the aggregate volume fraction 50%, the calculated error between two methods mentioned above is about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degree of overlapping volume fraction Fuller distribution
下载PDF
Strata Architectural Variability and Facies Distribution in a Structural Transfer Zone: A Case Study of Fushan Sag,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2
作者 FU Chao YU Xinghe +2 位作者 CHEN Weitong REN Guiyuan LIU Desh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998-2015,共18页
Structural transfer zones in a half-graben rift basin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ntrolling sandy sediments and providing a target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Previous studies have classified the transfer zone in la... Structural transfer zones in a half-graben rift basin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ntrolling sandy sediments and providing a target fo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Previous studies have classified the transfer zone in lacustrine environments into two different patterns: synthetic approaching transfer zones and synthetic overlapping transfer zones. However, the evolution of the depositional pattern and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above transfer zones are still unclear. In the Fushan Sag,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n overlapping transfer zone developed in the early Eocene Epoch, while a synthetic approaching transfer zone developed in the late Eocene, due to tectonic uplift. This evolutionary process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stacking pattern of strata architectural variability and facies distribution in the structural transfer zone of the Eocene lacustrine basin. In this study, following the indications of the orient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 in core samples and heavy mineral assemblages of 18 wells, the evolution of the paleo-hydrodynamic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early and late Eocene has been reconstructed. The sequence-stratigraphy was then divided and the sand body parameter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seismic data and well log interpretations. During the early Eocene, the lake level was at a low stand, the faults broken displacement in the East block being over 50 m. The prograding delta and turbidites are orie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structural transfer zone.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flow rate and the depositional parameters, we speculate that gravity transportation of the sediment and the sediment-supply are the dominating factors during this period. Up to the late Eocene, the rising lake level and the decreased fault displacement leads the flow to divert to a NE-direction, resulting in it being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transfer zone. Thus, we speculate that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is predominant in this perio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above two periods, a braided river delta with an isolated sand body and turbidites developing in the deep area is prominent in the overlapping transfer zone, while a meandering river delta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synthetic approaching transfer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a architectural variability facies distribution synthetic approaching transfer zone overlapping transfer zone evolutionary pattern Beibuwan Basin
下载PDF
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隐蔽圈闭发育模式及勘探方向
3
作者 齐育楷 郭景祥 +5 位作者 罗亮 骆福嵩 周学文 姚威 张坦 林会喜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119,共12页
通过对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典型隐蔽油气藏的解剖,梳理了其圈闭发育的构造、沉积学条件、圈闭发育类型和模式并指出有力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主要发育地层超覆圈闭、砂岩上倾尖灭岩性圈闭以及断裂-岩性复合圈闭... 通过对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典型隐蔽油气藏的解剖,梳理了其圈闭发育的构造、沉积学条件、圈闭发育类型和模式并指出有力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主要发育地层超覆圈闭、砂岩上倾尖灭岩性圈闭以及断裂-岩性复合圈闭3种类型的隐蔽圈闭。(2)新和地区及邻区发育北向物源叠加后期构造掀斜改造形成的砂岩上倾尖灭圈闭群以及古隆起控制下发育的规模扇三角洲地层超覆圈闭2种类型,其中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是下一步主要勘探目标。(3)研究区巴什基奇克组顶部发育湖侵体系域,湖侵泥岩分隔多方向物源体系,可形成规模岩性圈闭。三叠系烃源岩在新和地区已达至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双源供烃”体系为该地区隐蔽油气藏提供了充足的油气源,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圈闭 地层超覆 砂岩上倾尖灭 扇三角洲 巴什基奇克组 白垩系 斜坡带 库车坳陷
下载PDF
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建忠 赵文智 +2 位作者 胡素云 杨涛 董大忠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9,共6页
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是指一组受岩相、岩性或地层变化影响而形成的成藏组合,控制了具有相似地质背景和成因类型的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以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要勘探对象,具有明确的勘探目的层系,对描... 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是指一组受岩相、岩性或地层变化影响而形成的成藏组合,控制了具有相似地质背景和成因类型的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以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要勘探对象,具有明确的勘探目的层系,对描述手段的要求更高。根据成因主控因素,将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划分为岩性变化带和地层变化带两大类,并进一步按照沉积相类型和地层接触关系划分为前缘带、近岸扇体、河道、超覆带、不整合带5种主要的区带类型。对不同类型区带的基本特征和控藏规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地层型油气聚集区带 岩性地层油气藏 前缘带 近岸扇体 河道 超覆带 不整合带
下载PDF
激光快速成形Rene88DT高温合金开裂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晓明 陈静 +2 位作者 何飞 谭华 黄卫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20,共5页
采用微观测试分析方法对沉淀增强型镍基高温合金Rene 88DT激光快速成形裂纹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裂纹为液化裂纹,具有典型的沿晶开裂特征。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沉积当前层时,已经凝固的前一层沉积层经受再热循环,晶界处的γ/γ′低... 采用微观测试分析方法对沉淀增强型镍基高温合金Rene 88DT激光快速成形裂纹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裂纹为液化裂纹,具有典型的沿晶开裂特征。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沉积当前层时,已经凝固的前一层沉积层经受再热循环,晶界处的γ/γ′低熔共晶发生液化,在随沉积过程进行而逐渐增大的残余拉伸应力的作用下被拉开,形成液化裂纹。激光成形件组织具有典型的外延柱状生长特点,沉积层底部为近似平行于沉积方向的细长枝晶,其顶部由于热流方向改变枝晶发生转向,在沉积下一层时,道与道之间的搭接区容易存在转向枝晶未熔的区域,因此生长方向偏离沉积方向一定角度的枝晶在搭接区交汇形成晶界,使得该区域成为开裂的敏感区域。柱状枝晶的晶界沿层与层之间具有贯通的渠道,液化裂纹一旦形成就会沿晶界迅速扩展,因此裂纹大体沿道与道之间搭接区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快速成形 Rene88DT高温合金 液化裂纹 搭接区 γ/γ′低熔共晶
下载PDF
碳钢及合金钢搭接激光淬火回火软化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姚成武 黄坚 +2 位作者 张培磊 吴毅雄 徐滨士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1-135,共5页
进行了459、Cr2Mo和W18Cr4V钢多道搭接激光淬火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淬火表面都存在搭接区的回火软化现象,45钢软化区宽度最大,W18Cr4V钢软化区宽度最窄。在搭接回火区,45钢组织主要为回火索氏体和和少量回火马氏体,9Cr2Mo钢的主要为回火... 进行了459、Cr2Mo和W18Cr4V钢多道搭接激光淬火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淬火表面都存在搭接区的回火软化现象,45钢软化区宽度最大,W18Cr4V钢软化区宽度最窄。在搭接回火区,45钢组织主要为回火索氏体和和少量回火马氏体,9Cr2Mo钢的主要为回火马氏体、索氏体和少量碳化物,而W18Cr4V的组织由针状马氏体和少量的粒状碳化物构成。根据马氏体回火过程中的碳原子扩散特征,分析和计算了碳扩散激活能和回火时间对马氏体组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淬火 搭接区 回火软化 扩散激活能 回火时间
下载PDF
正断层软联接及其传递带类型 被引量:30
7
作者 陈昭年 陈发景 王琦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5-499,共5页
主要讨论了正断层软联接及其传递带的类型、正断层软联接的运动学特征及其传递带形成和油气勘探意义。通过上述分析,获得以下结论:根据正断层倾向及其叠覆段的组合特点,可将软联接正断层分为同向叠覆、对向叠覆和背向叠覆3种类型,与之... 主要讨论了正断层软联接及其传递带的类型、正断层软联接的运动学特征及其传递带形成和油气勘探意义。通过上述分析,获得以下结论:根据正断层倾向及其叠覆段的组合特点,可将软联接正断层分为同向叠覆、对向叠覆和背向叠覆3种类型,与之对应的传递带类型分别为走向斜坡、斜向背斜和地垒;软联接的正断层之间由于断层位移变化引起的断块变形体称为传递带;准确认识软联接正断层的剖面和平面特征是提供可靠地震解释模型的保证,软联接正断层及其传递带控制着沉积体系和油气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正断层 叠覆段 软联接 传递带
下载PDF
大庆外围油田致密油层叠置组合分类与开发实践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永炳 徐启 +1 位作者 樊晓东 李恒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5-203,共9页
针对大庆外围油田扶余油层致密砂岩油藏纵向小层多、层间跨度大,平面砂体错叠分布、单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应用丰富的钻井、测录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新一轮扶余油层区域沉积微相和开发区精细地质研究。结合地震预测甜点层分... 针对大庆外围油田扶余油层致密砂岩油藏纵向小层多、层间跨度大,平面砂体错叠分布、单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应用丰富的钻井、测录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新一轮扶余油层区域沉积微相和开发区精细地质研究。结合地震预测甜点层分布,按纵向甜点油层叠置组合关系划分出了主力层河道砂发育区、主薄层河道砂错叠区和薄层分流河道砂叠置区3类甜点开发区,应用技术经济界限、试井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系统总结了主力层河道砂发育区和主薄层河道砂错叠区立体水平井体积压裂及CO 2吞吐开发设计技术,薄层分流河道砂叠置区平台直井适度规模压裂弹性开发设计技术,优选设计了17个立体水平井、平台直井试验区,均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试验区地质储量动用率82.6%,产能到位率74.6%。为下一步大庆外围油田致密油藏规模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力层河道砂区 主薄层河道砂错叠区 薄层河道砂叠合区 平台直井 适度规模压裂 水平井体积压裂
下载PDF
银根-额济纳裂谷盆地群凹陷结构样式及对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启林 杨占龙 +1 位作者 关银录 卫平生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59-563,共5页
通过对银根-额济纳裂谷盆地群各类典型凹陷结构样式的研究,指出研究区发育单断型和双断型凹陷,单断型可进一步划分为单断断阶式、单断断槽式和单断断超式,双断型主要为双断地堑式。通过对白垩系和中下侏罗统2套构造层关系的研究,指出单... 通过对银根-额济纳裂谷盆地群各类典型凹陷结构样式的研究,指出研究区发育单断型和双断型凹陷,单断型可进一步划分为单断断阶式、单断断槽式和单断断超式,双断型主要为双断地堑式。通过对白垩系和中下侏罗统2套构造层关系的研究,指出单断型凹陷可划分为单断叠置型和单断迁移型2种。认为不同结构样式凹陷烃源岩的展布和保存条件不同,烃源岩的发育主要受沉积中心的次级“洼槽”控制;继承性发育的凹陷烃源岩条件最好,可与缓坡带多级断阶带的局部构造圈闭、缓坡带的超覆砂体形成良好配置;迁移型凹陷的烃源岩常遭受一定程度的剥蚀,中下侏罗统烃源岩与地层不整合圈闭可形成较好配置;单断型凹陷缓坡超覆带是形成地层油气藏的最有利带,缓坡多级断阶带是构造油气藏的最有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谷盆地群 凹陷结构样式 缓坡超覆带 多级断阶带
下载PDF
冶金用铸钢轧辊激光熔凝强化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姜幼卿 黄安国 +4 位作者 周龙早 谢明立 刘建华 梁明 肖上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756-1759,共4页
采用5kW连续CO2激光器和激光加工机床对冶金用铸钢轧辊进行激光熔凝强化处理,研制了专用的激光熔凝处理吸光涂料;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对搭接区的回火软化问题和硬化区在热轧过程中回火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 采用5kW连续CO2激光器和激光加工机床对冶金用铸钢轧辊进行激光熔凝强化处理,研制了专用的激光熔凝处理吸光涂料;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对搭接区的回火软化问题和硬化区在热轧过程中回火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熔凝强化区和相变硬化区的组织为细小的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轧辊的表面硬度由原有的HS35~40升高到HS70~85;强化区的深度可达2mm。在实际应用中,轧辊过钢量提高了1.5~1.8倍,使激光熔凝处理成为提高轧辊过钢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凝处理 铸钢轧辊 吸光涂料 搭接区 显微组织 耐磨性
下载PDF
调节带和转换带及其在伸展区的分段作用 被引量:40
11
作者 赵红格 刘池阳 +1 位作者 杨明慧 王定一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5-111,共7页
调节带和转换带是一种重要的构造现象,近年已逐渐受到重视。由于大多数正断层体系都终止于调节带或转换带,使其成为产生区域分段的主因。转换带是平行于拉张方向具是滑和斜滑断层作用的不连续带;调节带是多个断层叠覆终止的区带。对... 调节带和转换带是一种重要的构造现象,近年已逐渐受到重视。由于大多数正断层体系都终止于调节带或转换带,使其成为产生区域分段的主因。转换带是平行于拉张方向具是滑和斜滑断层作用的不连续带;调节带是多个断层叠覆终止的区带。对不同伸展区和被动边缘调节带和转换带几何形态和运动特征的总结认为,调节带和转换带中的变形方式不依赖于伸展规模。调节带和转换带不但控制地形起伏和沉和环境,而且对烃类及地下水的聚集亦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带 转换带 叠覆断裂 伸展构造区 分段作用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北缘哈山构造带油气输导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圣柱 林会喜 +1 位作者 张奎华 薛雁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0-34,142,共5页
准噶尔盆地北缘哈山构造带经历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构造复杂,油气运聚规律不明确,极大地制约了油气勘探。以已发现的油藏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结构解剖、运移路径识别与油气源精细对比,对不同构造单元的油气运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 准噶尔盆地北缘哈山构造带经历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构造复杂,油气运聚规律不明确,极大地制约了油气勘探。以已发现的油藏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结构解剖、运移路径识别与油气源精细对比,对不同构造单元的油气运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剥带与推覆-冲断带分属不同的油气输导系统,具有不同的油气输导样式,建立了2类4种油气运聚模式:超剥带为玛湖凹陷远源供烃、"断-毯"横向输导、毯缘富集;推覆-冲断带为哈山近源供烃,"多断"联合垂向输导,近源富集,其中,西段推覆叠置区为"断-缝"网状输导,中段冲断叠加区为断砂阶梯输导,东段断褶变形区为断层优势输导。系统总结了输导系统类型及控藏作用,研究结果可对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结构 输导模式 地化示踪 超剥带 推覆-冲断带 哈山地区
下载PDF
关帝山次生林区典型森林交错带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俊峰 张芸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17-2023,共7页
森林交错带富于高的生物多样性。应用Shannon-W e iner指数、S im pson指数、M arga lef指数、P ie lou指数,研究了关帝山次生林区森林交错带中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动态特征,同时对交错带内群落与相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 森林交错带富于高的生物多样性。应用Shannon-W e iner指数、S im pson指数、M arga lef指数、P ie lou指数,研究了关帝山次生林区森林交错带中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动态特征,同时对交错带内群落与相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处于森林演替不同阶段的交错带,在由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到针叶林的演替过程中,Shannon-W e iner多样性指数、M arga lef丰富度指数均表现出单峰变化趋势,在演替中后期的针阔叶混交林阶段,指数值最高。S im pson优势度指数则表现出凹形变化,不同于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在演替中后期,达到最低值。P ie lou均匀度指数表现出下降趋势。交错带内群落与相邻群落相比,Shannon-W e iner多样性指数较高,具有高的物种多样性,边际效应表现为正效应。M arga lef丰富度指数变化与Shannon-W e iner多样性指数变化不一致,只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边际正效应的影响。两指数共同反映出研究地区的森林交错带内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带 物种多样性 关帝山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油气运聚特征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15
14
作者 沈扬 林会喜 +4 位作者 赵乐强 曾治平 宫亚军 郭瑞超 闵飞琼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509,共5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地层超覆剥蚀频繁,远离油源,油气运聚过程复杂。结合地质研究、测试分析、盆地模拟认识,剖析了油气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匹配关系,揭示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具有"三源供烃、三期充注、断层-毯砂-淋滤层输导...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地层超覆剥蚀频繁,远离油源,油气运聚过程复杂。结合地质研究、测试分析、盆地模拟认识,剖析了油气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匹配关系,揭示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具有"三源供烃、三期充注、断层-毯砂-淋滤层输导、毯砂边缘-壳下聚集"的成藏特征。超剥带主要有"断层-毯砂"、"断层-淋滤层"、"淋滤层-毯砂"等3种油气输导样式。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总体具有"远源供烃,断层-毯砂-淋滤层输导、输导效能主控成藏与富集"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 超剥带 断层-毯砂-淋滤层输导 油气运聚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多级边坡施工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苏杭 周海清 武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61-2269,共9页
根据边坡施工后坡体位移的相对变化趋势,给出了边坡开挖松弛区和预压区的明确定义,将开挖松弛区和预压区统称为坡体影响区,并通过大型模型试验模拟了多级边坡的施工过程,提出了影响区重叠效应的概念。若下级边坡的开挖松弛区(或预压区)... 根据边坡施工后坡体位移的相对变化趋势,给出了边坡开挖松弛区和预压区的明确定义,将开挖松弛区和预压区统称为坡体影响区,并通过大型模型试验模拟了多级边坡的施工过程,提出了影响区重叠效应的概念。若下级边坡的开挖松弛区(或预压区)与上级边坡的预压区发生重叠,那么会对上级边坡重叠区域的岩土体产生松弛(或加固)作用,从而影响该重叠区域支挡结构的受力情况,重叠范围越大影响越大;对于重叠区范围之外的支挡结构,其受力不受影响,影响区重叠效应是支挡结构受力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边坡 松弛区 预压区 影响区重叠效应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轻质油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景坤 周基贤 +5 位作者 王海静 米巨磊 寇晨辉 王岩 周妮 曹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3-502,共10页
含油气盆地超剥带的勘探以重质油-油砂为主。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的中生代油砂中发现了轻质油,报道了其基本特征与成藏模式,并探讨了勘探意义。结果表明,轻质油呈黄绿色荧光,与呈黄褐色荧光的重质油共生。油砂连续抽提发现,重质油... 含油气盆地超剥带的勘探以重质油-油砂为主。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的中生代油砂中发现了轻质油,报道了其基本特征与成藏模式,并探讨了勘探意义。结果表明,轻质油呈黄绿色荧光,与呈黄褐色荧光的重质油共生。油砂连续抽提发现,重质油充注在前(颗粒吸附烃/包裹体烃),轻质油充注在后(孔隙游离烃),油源均来自研究区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典型生标特征为Pr/Ph值小于1,伽马腊烷/C_(30)藿烷为0.43~0.82,C_(20)、C_(21)、C_(23)三环萜烷呈上升型分布。油砂无机地球化学研究发现,2期原油充注明显,形成了2期方解石胶结物,早期MnO和FeO含量在1%~1.5%之间,晚期大于1.5%。白垩纪前,风城组生源成熟油在充注过程中遭受降解,形成重质油-油砂;白垩纪至今,风城组生源高熟轻质油沿横断裂直接运移至超剥带,在断裂"纵横交叉"之处最富集。据此认为,研究区横断裂沿线是这类轻质原油勘探值得考虑的领域。超剥带的勘探可能不仅局限于传统认为的重质油-油砂,若存在有利的成藏条件,亦有可能形成轻质油气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剥带 油砂 轻质油 横断裂 玛湖凹陷
下载PDF
矿井综合物探技术在封堵特大型突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松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26,共4页
为了缩短工期和有效封堵华兴矿27080工作面采空区特大型奥灰突水,通过采用天然电场选频法、瞬变电磁法和超低频遥感探测法等3种综合物探手段,将探查出来的物探异常区的重叠区域作为疑似奥灰富水区和导水通道的位置,并据此调整堵水方案,... 为了缩短工期和有效封堵华兴矿27080工作面采空区特大型奥灰突水,通过采用天然电场选频法、瞬变电磁法和超低频遥感探测法等3种综合物探手段,将探查出来的物探异常区的重叠区域作为疑似奥灰富水区和导水通道的位置,并据此调整堵水方案,在物探异常区的重叠区域补打2个钻孔;通过新老钻孔对富水区域进行注浆充填堵源,2个月内封堵率达到100%;钻探、注浆和效果均验证了所圈出的疑似奥灰富水区和导水通道位置的可靠性。实践证明:采用综合物探技术,能弥补单一物探方法的缺陷,将重叠的异常区作为靶区更加可靠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天然电场选频 瞬变电磁 超低频遥感 物探异常重叠区
下载PDF
超剥带残留地层测井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钢花 尚翠红 +2 位作者 刘书会 贾光华 陈涛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68-372,共5页
针对东营南部超剥带地层沉积间断时间短、地层倾角及成像资料缺乏、只用地震资料难以准确确定不整合界面的情况,将研究区的不整合分为Ⅰ级不整合与Ⅱ级不整合2种类型,在地震资料的宏观调控下,运用有序数列分割法,基于常规测井资料,提取... 针对东营南部超剥带地层沉积间断时间短、地层倾角及成像资料缺乏、只用地震资料难以准确确定不整合界面的情况,将研究区的不整合分为Ⅰ级不整合与Ⅱ级不整合2种类型,在地震资料的宏观调控下,运用有序数列分割法,基于常规测井资料,提取相应的敏感性参数,构建综合分层测井曲线,实现不同级别不整合面位置的准确确定。运用测井资料确定的不整合面深度与地质结果基本吻合,该方法为超剥带残留地层测井的划分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常规测井资料 超剥带 不整合面 有序数列分割 地层划分
下载PDF
2003年云南大姚两次强震破裂区重叠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包丰 倪四道 +3 位作者 汪贞杰 王伟涛 闻学泽 刘强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9-291,406,共13页
地震破裂后,破裂区应变能是否已经充分释放,能否在破裂面内再次发生震级接近的地震,是双主震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对2003年云南大姚两个地震序列的双差定位,发现余震区扩展,但两余震区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水平位置上基本不重叠.又通过相... 地震破裂后,破裂区应变能是否已经充分释放,能否在破裂面内再次发生震级接近的地震,是双主震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对2003年云南大姚两个地震序列的双差定位,发现余震区扩展,但两余震区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水平位置上基本不重叠.又通过相对定位的方法,发现7月21日主震位于10月16日主震的北西西方向.此外,还通过P波初动极性分析的方法,发现两次主震破裂面的走向略有差别,这与余震区重定位后的分布一致.这些结果表明,大姚两次地震有可能发生在断层系统的不同段落上,虽然距离很近,但是两破裂区基本没有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姚地震序列 破裂区重叠 双差地震定位法 相对地震定位法
下载PDF
叠加开采顶板变形破坏离散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戈 李文平 +3 位作者 刘启蒙 李小琴 程伟 焦永亮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8-501,共4页
为了研究叠加开采煤层顶板破坏高度发育规律,利用离散单元法模拟煤层在叠加开采过程中顶板变形破坏情况.分析了矿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建立离散元模型,并根据工作面开采情况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叠加开采会导致煤层顶板破坏高度... 为了研究叠加开采煤层顶板破坏高度发育规律,利用离散单元法模拟煤层在叠加开采过程中顶板变形破坏情况.分析了矿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建立离散元模型,并根据工作面开采情况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叠加开采会导致煤层顶板破坏高度明显增加,有较大可能导通顶部的含水层,造成突水事故的发生.在开采前必须查清含水层的富水区域,对相应区域做好探放工作,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叠加开采 导水带 顶板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