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矩形直梁的分解定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高阳 王敏中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58-61,共4页
通过将分解定理从各向同性弹性板推广到各向同性矩形直梁,得到弯曲弹性梁的分解定理,表明表面不受外力的梁内的应力状态可以分解为两部分:内应力状态和Papkovich-Fadle应力状态(简称P-F应力状态)。通过引入并证明了两个引理,简明直接地... 通过将分解定理从各向同性弹性板推广到各向同性矩形直梁,得到弯曲弹性梁的分解定理,表明表面不受外力的梁内的应力状态可以分解为两部分:内应力状态和Papkovich-Fadle应力状态(简称P-F应力状态)。通过引入并证明了两个引理,简明直接地给出了分解定理的一个严格数学证明,此证明不依赖于双调和函数的Papkovich-Fadle本征函数展开。在证明过程中只应用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并更易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直梁 分解定理 矩形截面 内应力状态 p-f应力状态
下载PDF
F-P光纤应力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4
2
作者 高晓丁 高鹏 王旭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8-92,共5页
分析了F-P光纤应力传感器工作原理,提出了F-P光纤应力传感器的数学模型,设计了F-P光纤应力传感器弹性体结构、光电转换系统。F-P光纤应力传感器光源电路设计采用APC电路。APC电路由两个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以及外围电路组成,采用背向光... 分析了F-P光纤应力传感器工作原理,提出了F-P光纤应力传感器的数学模型,设计了F-P光纤应力传感器弹性体结构、光电转换系统。F-P光纤应力传感器光源电路设计采用APC电路。APC电路由两个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以及外围电路组成,采用背向光反馈自动偏置控制方式,即用半导体激光器组件中的PD光电二极管监测LD背向输出的光功率。对F-P光纤应力传感器进行了静态特性标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工程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应力传感器 F-P光纤应变计 APC电路 静态特性
下载PDF
磁弹性广义平面问题的分解形式
3
作者 杨连枝 高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6-669,772,共4页
通过将分解形式从弹性梁板推广到磁弹性广义平面问题,得到了磁弹性板的分解定理,表明表面不受外力的板内的应力状态可以分解为四部分:平面应力状态、剪切状态、Papkovich-Fadle(P-F)状态、磁应力状态。通过引入并证明了四个引理,简明直... 通过将分解形式从弹性梁板推广到磁弹性广义平面问题,得到了磁弹性板的分解定理,表明表面不受外力的板内的应力状态可以分解为四部分:平面应力状态、剪切状态、Papkovich-Fadle(P-F)状态、磁应力状态。通过引入并证明了四个引理,简明直接地给出了分解定理的一个严格数学证明。此证明不依赖于双调和函数的P-F本征函数展开,且在证明过程中只应用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更易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弹性 广义平面问题 分解形式 平面应力状态 剪切状态 p-f状态 磁应力状态
下载PDF
星载激光雷达滤波器组件热分析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亚亚 徐明明 +3 位作者 刘东 伯广宇 沈威 陈结祥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0-664,共5页
为了有效提高星载激光雷达后继光学系统中滤波器组件结构热保温性能,保证其核心部件F-P标准具利用材料的热光特性进行中心波长调谐的精度,对滤波器组件进行了初步热结构设计。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滤波器组件初始结构进行稳... 为了有效提高星载激光雷达后继光学系统中滤波器组件结构热保温性能,保证其核心部件F-P标准具利用材料的热光特性进行中心波长调谐的精度,对滤波器组件进行了初步热结构设计。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滤波器组件初始结构进行稳态热分析,确定加热功率范围,再对热结构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多目标优化,并确定各参数的最优值。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具达到稳态设计工作温度48℃时,加热功率为7.05 W,节省功率消耗11.3%,标准具表面节点最大温差由原来的0.253℃减少为0.05℃,满足设计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滤波器 F-P标准具 稳态热分析 灵敏度分析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在″-t_3表示中满足SU_f(3)亚群对称的b、t重子质量谱
5
作者 张金伟 胡佐文 焦善庆 《商丘师专学报》 1999年第2期25-28,共4页
利用旋量变换及平移变换获得y″-t3表示中SUf(3)对称亚群,并用夸克组合成重子的波函数计算了b重子、t重子的质量谱.
关键词 旋量变换 平移变换 亚群 双夸克态 重子 质量谱
下载PDF
微网储能变流器平滑切换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朱作滨 黄绍平 李振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7-143,共7页
针对微电网储能变流器系统常规切换过程中存在合闸冲击电流、电压波动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同步的控制器状态跟随平滑切换控制策略,采用输出闭环跟踪的V/f控制和P/Q控制相互切换的方法。离网转并网时,将V/f控制器的输出状态跟... 针对微电网储能变流器系统常规切换过程中存在合闸冲击电流、电压波动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同步的控制器状态跟随平滑切换控制策略,采用输出闭环跟踪的V/f控制和P/Q控制相互切换的方法。离网转并网时,将V/f控制器的输出状态跟随到P/Q控制器的输出;并网转离网时,将P/Q控制器输出状态跟随到V/f控制器的输出;在离网重新转并网时引入相位同步模块,使离网时的相位角与并网相位角同步。最后,基于Matlab建立储能变流器平滑切换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微电网储能变流器平滑切换过程中电压波动并降低冲击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变流器系统 P/Q控制 V/F控制 控制器状态跟随 相位同步
下载PDF
偏振对种子注入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李一凡 王庆 +2 位作者 纳全鑫 高春清 张艺轩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4-818,共5页
针对2.09μm单频Ho∶YAG激光器种子注入实验中声光布拉格衍射对不同偏振态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由于不同偏振态在声光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计算了s偏振光和p偏振光通过声光晶体后的最大偏移距离,同时对两束偏振光经过布拉格衍射进入F-P... 针对2.09μm单频Ho∶YAG激光器种子注入实验中声光布拉格衍射对不同偏振态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由于不同偏振态在声光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计算了s偏振光和p偏振光通过声光晶体后的最大偏移距离,同时对两束偏振光经过布拉格衍射进入F-P腔后的输出信号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及仿真,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9μm 单频 布拉格衍射 偏振态 F-P腔
下载PDF
561nm全固态单纵模激光器 被引量:2
8
作者 倪明心 杨敏 +7 位作者 曲大鹏 任广胜 浦双双 刘宇 孟祥峻 黄秋实 杜闯 谭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0-683,共4页
报道了一台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的全固态、单纵模561 nm黄光激光器。采用镀制窄带反射膜的方法来抑制增益较大波长的起振,并通过I类临界相位匹配LBO晶体腔内对1123 nm基频光倍频及V型腔结构,选择单一波长运转,进一步通过F-P标准具选频方... 报道了一台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的全固态、单纵模561 nm黄光激光器。采用镀制窄带反射膜的方法来抑制增益较大波长的起振,并通过I类临界相位匹配LBO晶体腔内对1123 nm基频光倍频及V型腔结构,选择单一波长运转,进一步通过F-P标准具选频方法,获得561 nm单纵模激光的稳定输出。在泵浦功率为2.4 W时,获得了80 mW的561 nm单纵模激光,光-光转换效率为3.3%,纵模线宽为24.1 MHz。该激光器在人眼黄斑病变治疗仪及流式细胞仪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是近年全固态激光器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1 NM 全固态激光器 单纵模 F-P标准具
下载PDF
F-P光纤标准具高精度温控系统设计与算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巧云 毛邦宁 +4 位作者 裘燕青 钟宇民 高欣宇 杨静 李裔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2-687,共6页
F-P标准具凭借其结构简单、体积小、精度高等特点在光通讯、光纤传感、激光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F-P标准具尤其是固体腔标准具的光学特性(透射、反射谱)发生一定漂移。如何让F-P标准具更好地对抗外界温度变... F-P标准具凭借其结构简单、体积小、精度高等特点在光通讯、光纤传感、激光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F-P标准具尤其是固体腔标准具的光学特性(透射、反射谱)发生一定漂移。如何让F-P标准具更好地对抗外界温度变化并提高其光谱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光纤接口的固体腔F-P标准具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温控设计方案,首先通过对光纤标准具进行稳态热分析,设计了低热阻恒温结构。并使用经过优化PID参数后的增量式PID温控算法,结合高精度温控电路,实现了对光纤固体F-P标准具的精确温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在0℃~45℃的环境下,内部温控精度可达±0.004℃,F-P透射谱中心波长漂移量<0.3 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F-P固体标准具 PID温控算法 稳态热分析 高精度温度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