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华北克拉通吉南夹皮沟新太古代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变质P-T-t演化及构造意义 |
韩香巧
钱加慧
卢成森
尹常青
张健
高彭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造山带榴辉岩的变质作用P-T-t轨迹研究进展 |
陈安平
张宏福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3
|
胶北地体多期变质事件的P-T-t轨迹及其对胶-辽-吉带形成与演化的制约 |
刘平华
刘福来
王舫
刘超辉
杨红
刘建辉
蔡佳
施建荣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2
|
|
4
|
黑龙江依兰地区蓝片岩的变质演化P-T-t轨迹 |
李伟民
刘永江
TAKASU Akira
赵英利
温泉波
郭新传
张丽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5
|
榍石:U-Pb定年及变质P-T-t轨迹的建立 |
向华
张利
钟增球
周汉文
曾雯
|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6
|
辽东半岛北部三家子石榴斜长角闪岩变质演化P-T-t轨迹及其地质意义:来自相平衡模拟与锆石U-Pb定年的约束 |
刘平华
蔡佳
邹雷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2
|
|
7
|
大别山地区柯石英榴辉岩变质作用的P-T-t轨迹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
张泽明
游振东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13
|
|
8
|
大别山石马地区榴辉岩P-T-t轨迹及其构造意义 |
肖益林
李曙光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
1993 |
13
|
|
9
|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P-T-t轨迹的动力学模拟 |
范桃园
石耀霖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10
|
多期变质作用、多相变质作用与变质作用p-T-t轨迹 |
于振清
李艳霞
肖玲玲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1
|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p-T-t轨迹数值模拟 |
金维浚
石耀霖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1998 |
5
|
|
12
|
通化集安群石榴子石和黑云母微区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对变质作用p-T-t轨迹的指示意义 |
卢良兆
靳是琴
胡大千
董永胜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
|
|
13
|
变质作用p-T-t轨迹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
魏春景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7
|
|
14
|
冀东角闪石成分环带记录的P-T-t轨迹 |
刘树文
林强
曹林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
1991 |
5
|
|
15
|
影响超高压变质岩P-T-t轨迹特征的主要因素 |
范桃园
石耀霖
汪集旸
杨长春
|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6
|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石榴角闪岩变质作用P-T-t轨迹:相平衡模拟与锆石年代学 |
田作林
康东艳
穆虹辰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17
|
冀东地区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变质结构、P-T-t和水活度 |
林强
刘树文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
1991 |
4
|
|
18
|
南大别山超高压岩区变质作用的P-T-t研究—兼论花岗片麻岩与超高压变质岩的关系 |
薛怀民
董树文
刘晓春
|
《火山地质与矿产》
|
2000 |
6
|
|
19
|
冈底斯岩浆弧东段变泥质岩的逆时针P-T-t轨迹与构造机制 |
康东艳
张泽明
董昕
田作林
向华
莫宣学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20
|
北山古堡泉地区榴辉岩变质作用P-T-t轨迹及构造意义 |
陈言飞
邵兆刚
陈宣华
李杰
王叶
王洛娟
苏和
|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