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P1黏附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赵芝娜 王桂珍 +1 位作者 董占双 李保强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0-472,478,共4页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3’端的P1黏附蛋白基因片段进行基因克隆、重组表达、蛋白纯化和表达产物的免疫性分析,为临床诊断试剂和疫苗的研制打下基础。方法应用PCR技术直接从MpFH株染色体DNA中扩增894bp的3’端p1基...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3’端的P1黏附蛋白基因片段进行基因克隆、重组表达、蛋白纯化和表达产物的免疫性分析,为临床诊断试剂和疫苗的研制打下基础。方法应用PCR技术直接从MpFH株染色体DNA中扩增894bp的3’端p1基因片段(p1’),将此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GEX-6P-1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扩增后提取重组质粒进行酶切、PCR扩增及核苷酸测序进行鉴定。诱导阳性克隆株表达重组蛋白后纯化,用兔抗Mp多克隆血清通过免疫印迹实验鉴定其免疫反应性。结果插入重组质粒的p1基因片段经测序后,与GenBank中p1基因核苷酸序列(AF290001、AF290002、AF286371、AE000002、M21519、M18639)比较,其同源性为99.66%~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32%~100%。经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59kDa。免疫印迹实验证实重组蛋白是P1黏附蛋白抗原。结论成功构建了pGEX-6P-1-p1’重组质粒并获得表达。此p1’基因重组质粒表达的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有希望成为特异性抗原诊断试剂和疫苗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p1黏附蛋白 克隆表达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P1粘附蛋白基因的克隆
2
作者 李保强 王桂珍 +1 位作者 董占双 刘忠顺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25-126,132,共3页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含肺炎支原体 P1粘附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 ,为实现肺炎支原体 P1粘附蛋白基因的大量扩增及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 PCR方法获取肺炎支原体 P1粘附蛋白基因 ,用限制性核酸内酶 Eco R 切割后与 p U C19载体 DNA连...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含肺炎支原体 P1粘附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 ,为实现肺炎支原体 P1粘附蛋白基因的大量扩增及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 PCR方法获取肺炎支原体 P1粘附蛋白基因 ,用限制性核酸内酶 Eco R 切割后与 p U C19载体 DNA连接 ,转入大肠杆菌 JM10 9菌株。用 X- gal平板筛选转化子 ,应用 P1基因区特异重复序列 (Rep MP2 / 3)引物对重组质粒进行 PCR扩增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图谱分析鉴定。结果  PCR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图谱分析均证实所获重组质粒中含有 P1粘附蛋白基因。结论 获得含有肺炎支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p1粘附蛋白 基因克隆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P1黏附蛋白的表达及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军 刘武 《中国药事》 CAS 2014年第6期626-628,共3页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3′端的P1黏附蛋白基因片段进行密码子优化与重组表达、蛋白纯化、表达产物的免疫性分析及临床诊断初步应用研究。方法选择MpFH株P1蛋白序列优化并合成933bp的3′端p1反义基因片段(p1′),将...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3′端的P1黏附蛋白基因片段进行密码子优化与重组表达、蛋白纯化、表达产物的免疫性分析及临床诊断初步应用研究。方法选择MpFH株P1蛋白序列优化并合成933bp的3′端p1反义基因片段(p1′),将此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GST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诱导阳性克隆株表达重组蛋白后,纯化该蛋白质,用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患者,血清通过免疫印迹实验鉴定其免疫反应性。结果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59kDa。免疫印迹实验证实重组蛋白P1可与阳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用P1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5%和95.45%。结论已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P1蛋白,为MP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为进一步探讨P1蛋白的功能及其在MP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p1黏附蛋白 克隆表达 ELISA
下载PDF
Dickkopf相关蛋白1抑制肺炎支原体P1-C诱导小鼠肺上皮细胞过度分泌MUC5AC 被引量:6
4
作者 石娟 马春骥 +2 位作者 郝秀静 罗海霞 李敏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8-261,共14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是儿童和成人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临床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呼吸道黏液大量分泌,给患者呼吸造成困难,已有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大量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的分泌。肺炎支原...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是儿童和成人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临床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呼吸道黏液大量分泌,给患者呼吸造成困难,已有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大量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的分泌。肺炎支原体P1黏附素通过介导病原体与宿主细胞的黏附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P1的C-末端残基(P1-C)具有免疫原性。本研究探讨了Wnt(Wingles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ickkopf-1(Dickkopf-1,DKK1)在肺炎支原体P1-C诱导的肺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MUC5AC的分子机制。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肺炎支原体P1-C对小鼠肺上皮细胞(mouse airway epithelial cells,MAECs)黏液分泌的影响;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P1-C对小鼠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及对相关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采用糖原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 stain,PAS)、Tunel染色、Masson染色检测肺炎支原体P1-C对小鼠肺的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黏蛋白MUC5AC的分泌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DKK1调控肺炎支原体P1-C蛋白诱导小鼠肺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MUC5AC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肺炎支原体P1-C能够引起小鼠原代上皮细胞大量黏液和炎性因子的分泌,在肺炎支原体P1-C感染中,DKK1能下调JAK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phosphorylation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p-STAT1)和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ion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蛋白的表达;同时,DKK1过表达显著上调MUC5AC抑制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A2(fork-head box A2,FOXA2)的表达,从而显著抑制了肺炎支原体P1-C诱导的MUC5AC的表达。通过该研究推测DKK1通过抑制JAK/STAT1-STAT3信号通路以及上调FOXA2的表达有效地减少肺炎支原体P1-C诱导的小鼠肺上皮细胞MUC5AC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p1黏附素 黏蛋白5AC Dickkopf相关蛋白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