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刚柔耦合的3_P(4R)并联机器人仿真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海蕾
刘宝会
+1 位作者
郄彦辉
桑建兵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59-63,共5页
并联机器人连杆的弹性变形直接影响机器人系统的运动特性.本文针对3_P(4R)并联机器人,利用MATLAB和ANSYS对其进行轨迹规划和连杆的柔性化,建立了3_P(4R)并联机器人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ADAMS软件对该并联机器人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
并联机器人连杆的弹性变形直接影响机器人系统的运动特性.本文针对3_P(4R)并联机器人,利用MATLAB和ANSYS对其进行轨迹规划和连杆的柔性化,建立了3_P(4R)并联机器人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ADAMS软件对该并联机器人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并与多刚体模型进行对比,获得了连杆柔性变形对末端轨迹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该机器人下一步准确地主动控制末端运行轨迹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
p
(4R)并联机器人
轨迹规划
ADAMS仿真
刚柔耦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未知环境下室内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新算法
被引量:
12
2
作者
吴登峰
梅志千
+1 位作者
尹力伟
李向国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389-392,共4页
针对目前室内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算法理论研究为主,实际应用较少的问题,通过建立了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采用栅格化建模方法将室内环境进行了分块,再利用先锋机器人P3-DX及其配套的仿真软件MobileSim,设计并且成功应用了一种未知...
针对目前室内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算法理论研究为主,实际应用较少的问题,通过建立了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采用栅格化建模方法将室内环境进行了分块,再利用先锋机器人P3-DX及其配套的仿真软件MobileSim,设计并且成功应用了一种未知环境下室内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新算法。该算法在结合了机器人宽度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栅格化模型建模,采用"点到点"的路径规划方法。最后在MobilesSim和P3-DX真实机器人上分别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且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3
-dx
Mobile
SIM
未知环境
路径规划
栅格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器人室内路径规划算法的实用性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嵘
张志翔
+2 位作者
翟晓晖
闵慧芹
孔庆杰
《机械与电子》
2016年第8期71-75,共5页
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关键分支即路径规划技术,本课题在机器人P3-DX实验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栅格化建模对室内的环境实现分块。4种路径规划——回字形路径规划、迂回式路径规划、启发式路径规划与包围式路径规划的可行性已经得到验证,...
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关键分支即路径规划技术,本课题在机器人P3-DX实验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栅格化建模对室内的环境实现分块。4种路径规划——回字形路径规划、迂回式路径规划、启发式路径规划与包围式路径规划的可行性已经得到验证,为验证4种路径规划的实用性,在真实环境中将这4种路径规划算法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软件将机器人行走后返回的数据绘制出相应的路线图,同时,根据各路径规划算法的路线图的不同重复率与覆盖率,找出效率较高的路径规划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机器人
p
3
-dx
栅格化
重复率
覆盖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自适应自触发远程控制的机器人路径跟踪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姜毅龙
李许军
王新震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6年第6期26-29,34,共5页
针对通过无线通信信道远程操控自主机器人的问题,以轮式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型,提出并实现了用触发条件调整跟踪误差的自触发策略,以实现较好的跟踪性能和减少网络信息传输。最后以P3-DX移动机器人为平...
针对通过无线通信信道远程操控自主机器人的问题,以轮式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型,提出并实现了用触发条件调整跟踪误差的自触发策略,以实现较好的跟踪性能和减少网络信息传输。最后以P3-DX移动机器人为平台,对该方法进行了的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证实,与非自适应自触发方法相比,在网络信息传输量减少的情况下,跟踪性能几乎没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器
自触发
路径跟踪
p
3
DX机器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自适应自触发远程控制的机器人路径跟踪研究
5
作者
姜毅龙
李许军
王新震
《电气传动自动化》
2016年第6期10-14,57,共6页
针对通过无线通信信道远程操控自主机器人的问题,以轮式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建立了运动学模型。提出了用触发条件调整跟踪误差的自触发策略,实现了较好的跟踪性能并减少了网络信息传输量。以P3-DX移动机器人为平台,...
针对通过无线通信信道远程操控自主机器人的问题,以轮式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建立了运动学模型。提出了用触发条件调整跟踪误差的自触发策略,实现了较好的跟踪性能并减少了网络信息传输量。以P3-DX移动机器人为平台,对该策略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非自适应自触发策略相比,在网络信息传输量减少的情况下,跟踪性能几乎没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器
自触发
路径跟踪
p
3
DX机器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微型机器人装置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脑深部电极植入(英文)
被引量:
5
6
作者
Dorfer C
Minchev G
+6 位作者
Czech T
Stefanits H
Feucht M
Pataraia E
Baumgartner C
Kronreif G
Wolfsberger S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癫痫
精确度
深度电极
机器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刚柔耦合的3_P(4R)并联机器人仿真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海蕾
刘宝会
郄彦辉
桑建兵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59-63,共5页
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ZD20131019
ZD2016083)
文摘
并联机器人连杆的弹性变形直接影响机器人系统的运动特性.本文针对3_P(4R)并联机器人,利用MATLAB和ANSYS对其进行轨迹规划和连杆的柔性化,建立了3_P(4R)并联机器人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ADAMS软件对该并联机器人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并与多刚体模型进行对比,获得了连杆柔性变形对末端轨迹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该机器人下一步准确地主动控制末端运行轨迹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3
-
p
(4R)并联机器人
轨迹规划
ADAMS仿真
刚柔耦合
Keywords
3
-
p
(4R)
p
arallel
robot
trajecto^7
p
lanning
ADAMS simulation
rigid-flexible cou
p
ling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未知环境下室内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新算法
被引量:
12
2
作者
吴登峰
梅志千
尹力伟
李向国
机构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389-392,共4页
基金
常州市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资助(M20133004)
文摘
针对目前室内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算法理论研究为主,实际应用较少的问题,通过建立了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采用栅格化建模方法将室内环境进行了分块,再利用先锋机器人P3-DX及其配套的仿真软件MobileSim,设计并且成功应用了一种未知环境下室内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新算法。该算法在结合了机器人宽度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栅格化模型建模,采用"点到点"的路径规划方法。最后在MobilesSim和P3-DX真实机器人上分别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且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p
3
-dx
Mobile
SIM
未知环境
路径规划
栅格法
Keywords
p
3
-dx
Mobile Sim
unknown environment
p
ath
p
lanning
grid-based modeling method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H39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器人室内路径规划算法的实用性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嵘
张志翔
翟晓晖
闵慧芹
孔庆杰
机构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出处
《机械与电子》
2016年第8期71-75,共5页
文摘
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关键分支即路径规划技术,本课题在机器人P3-DX实验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栅格化建模对室内的环境实现分块。4种路径规划——回字形路径规划、迂回式路径规划、启发式路径规划与包围式路径规划的可行性已经得到验证,为验证4种路径规划的实用性,在真实环境中将这4种路径规划算法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软件将机器人行走后返回的数据绘制出相应的路线图,同时,根据各路径规划算法的路线图的不同重复率与覆盖率,找出效率较高的路径规划算法。
关键词
路径规划
机器人
p
3
-dx
栅格化
重复率
覆盖率
Keywords
p
ath
p
lanning
robot
p
3
- DX
grid
re
p
etition rate
coverage rate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自适应自触发远程控制的机器人路径跟踪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姜毅龙
李许军
王新震
机构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利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6年第6期26-29,34,共5页
基金
2014年天水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第一批)财政专项资金:群体智能机器人协调控制系统(编号:2014-09)
文摘
针对通过无线通信信道远程操控自主机器人的问题,以轮式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型,提出并实现了用触发条件调整跟踪误差的自触发策略,以实现较好的跟踪性能和减少网络信息传输。最后以P3-DX移动机器人为平台,对该方法进行了的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证实,与非自适应自触发方法相比,在网络信息传输量减少的情况下,跟踪性能几乎没有降低。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器
自触发
路径跟踪
p
3
DX机器人
Keywords
ada
p
tive controller
self-triggered
p
ath tracking
p3-dx robot
分类号
TP2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自适应自触发远程控制的机器人路径跟踪研究
5
作者
姜毅龙
李许军
王新震
机构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利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电气传动自动化》
2016年第6期10-14,57,共6页
基金
2014年天水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群体智能机器人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
文摘
针对通过无线通信信道远程操控自主机器人的问题,以轮式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建立了运动学模型。提出了用触发条件调整跟踪误差的自触发策略,实现了较好的跟踪性能并减少了网络信息传输量。以P3-DX移动机器人为平台,对该策略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非自适应自触发策略相比,在网络信息传输量减少的情况下,跟踪性能几乎没有降低。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器
自触发
路径跟踪
p
3
DX机器人
Keywords
ada
p
tive controller
self-triggering
p
ath tracking
p3-dx robot
分类号
TP2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微型机器人装置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脑深部电极植入(英文)
被引量:
5
6
作者
Dorfer C
Minchev G
Czech T
Stefanits H
Feucht M
Pataraia E
Baumgartner C
Kronreif G
Wolfsberger S
机构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Departments of Pediatrics and Adolescence Medicin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econd Neurological Department
Austrian Center of Medic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ACMIT)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癫痫
精确度
深度电极
机器人
Keywords
OBJECTIVE The authors'grou
p
recently
p
ublished a novel technique for a navigation-guided frameless stereotactic a
p
p
roach for the
p
lacement of de
p
th electrodes in e
p
ile
p
sy
p
atients. To im
p
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trajectory and enhance the
p
rocedural workflow, the authors im
p
lemented the iSysl miniature
robot
ic device in the
p
resent study into this routine. METHODS As a first ste
p
, a
p
reclinical
p
hantom study was
p
erformed using a human skull model, and the accuracy and timing between 5 electrodes im
p
lanted with the manual technique and 5 with the aid of the
robot
were com
p
ared. After this
p
hantom study showed an increased accuracy with
robot
-as- sisted electrode
p
lacement and confirmed the
robot
ability to maintain stability des
p
ite the rotational forces and the leverage effect from drilling and screwing,
p
atients were enrolled and analyzed for
robot
-assisted de
p
th electrode
p
lacement at the anthors'institntion from Janu- 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All
p
rocedures were
p
erformed with the $7 Surgical Navigation System with Synergy Cranial software and the iSysl miniature
robot
ic device. RESULTS Ninety-three electrodes were im
p
lanted in 16
p
atients (median age
3
3
years, range
3
-55 years
9 females, 7 males). The authors saw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ccuracy com
p
ared with their manual technique, with a median deviation from the
p
lanned entry and target
p
oints of 1.
3
mm ( range 0.1 -
3
.4 mm) and 1.5 mm ( range 0.
3
- 6.7 mm), res
p
ectively. For the last 5
p
atients (
3
1 electrodes) of this series the authors modified their technique in
p
lacing a guide for im
p
lantation of de
p
th electrodes (GIDE) on the bone and saw a significant further increase in the accuracy at the entry
p
oint to 1.18 ± 0.5 mm (mean :1: SD) com
p
ared with 1.54 ± 0.8 mm for the first 11
p
atients (
p
= 0.021 ). The median length of the trajectories was 45.4 mm ( range 19 ± 102.6 mm). The mean duration of de
p
th electrode
p
lacement from the start of trajectory alignment to fixation of the electrode was 15.7 minutes (range 8.5 -26.6 minute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with the manual technique. In 12
p
atients, de
p
th electrode
p
lacement was combined with subdural electrode
p
lacement. The
p
rocedure was well tolerated in all
p
atients. The authors did not encounter any case of hemorrhage or neurological deficit related to the electrode
p
lacement. In 1
p
atient with a
p
soriasis vulgaris, a su
p
erficial wound infection was encountered. Adequate
p
hysiological recordings were obtained from all electrodes. No additional electrodes had to be im
p
lanted because of mis
p
lacement. CONCLUSIONS The iSysl
robot
ic device is a versatile and easy to use tool for frameless im
p
lantation of de
p
th electrodes for the treatment ofe
p
ile
p
sy. It increased the accuracy of the authors'manual technique by 60% at the entry
p
oint and over
3
0% at the target. It further enhanced and ex
p
edited the authors'
p
rocedural workflow.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刚柔耦合的3_P(4R)并联机器人仿真分析
马海蕾
刘宝会
郄彦辉
桑建兵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未知环境下室内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新算法
吴登峰
梅志千
尹力伟
李向国
《机电工程》
CAS
2015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机器人室内路径规划算法的实用性研究
周嵘
张志翔
翟晓晖
闵慧芹
孔庆杰
《机械与电子》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自适应自触发远程控制的机器人路径跟踪研究
姜毅龙
李许军
王新震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自适应自触发远程控制的机器人路径跟踪研究
姜毅龙
李许军
王新震
《电气传动自动化》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应用微型机器人装置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脑深部电极植入(英文)
Dorfer C
Minchev G
Czech T
Stefanits H
Feucht M
Pataraia E
Baumgartner C
Kronreif G
Wolfsberger S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