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重组日本血吸虫P38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6
1
作者 吴锦雅 周晓红 陈晓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可溶性表达日本血吸虫P38(SjP38)抗原分子,并以其纯化产物为抗原,制备抗SjP38单克隆抗体(McAb)。方法将pET32(a)-P38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在1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下表达,超声破菌后获得...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可溶性表达日本血吸虫P38(SjP38)抗原分子,并以其纯化产物为抗原,制备抗SjP38单克隆抗体(McAb)。方法将pET32(a)-P38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在1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下表达,超声破菌后获得可溶性表达产物,通过镍柱一步法纯化,以纯化的重组SjP38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用ELISA和有限稀释法筛选出高分泌滴度McAb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效价,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分析其特异性。结果筛选出能稳定分泌抗重组SjP38单克隆抗体的8株杂交瘤细胞株,均为IgG1;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8株单抗能与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中的天然P38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制备的抗P38杂交瘤细胞株能分泌高滴度、高特异性的Mc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重组日本血吸虫 制备 38抗原 BL21(DE3) 杂交瘤细胞株 BALB/c小鼠 blotting 免疫球蛋白亚类 Western 大肠埃希菌 鉴定 McAb 蛋白质印迹法 可溶性表达 mol/L 有限稀释法 ELISA 杂交瘤技术 特异性结合 抗原分子
下载PDF
粉防己碱对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p3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新平 庞月华 +4 位作者 冯义伯 崔华中 付作林 史春志 谷翔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4-308,共5页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防治血管内膜损伤后再狭窄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E染色检测假损伤组、损伤组和粉防己碱组损伤后28天的血管形态学改变;分别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损伤组和粉防...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防治血管内膜损伤后再狭窄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E染色检测假损伤组、损伤组和粉防己碱组损伤后28天的血管形态学改变;分别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损伤组和粉防己碱组损伤后71、4和28天增殖细胞核抗原、平滑肌α-肌动蛋白和p38表达的变化。结果假损伤组血管壁各层结构完整;损伤组新生内膜面积显著增加,管腔面积显著缩小;粉防己碱组内膜增殖较损伤组明显减轻,管腔面积增加。损伤后7天,粉防己碱组与损伤组之间血管壁平滑肌α-肌动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38表达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新生内膜增殖程度亦基本相同。粉防己碱治疗14和28天,血管壁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38表达均低于损伤组;而损伤后14天平滑肌α-肌动蛋白表达略高于损伤组,损伤后28天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粉防己碱可不同程度地拮抗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p38信号转导,继而减缓新生内膜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粉防己碱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粉防己碱 增殖细胞核抗原 表型转化 p38
下载PDF
p38抑制剂对辐射损伤小鼠中免疫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德冠 王月英 +4 位作者 王小春 张恒 吴红英 路璐 孟爱民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3-935,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p38抑制剂SB203580(SB)抑制p38通路对6Gy受照小鼠免疫细胞辐射损伤的作用。方法:取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SB组,每组10只。SB组和照射组小鼠接受以6Gy137Csγ射线的全身照射。SB组小鼠照射24h后腹... 目的:探讨利用p38抑制剂SB203580(SB)抑制p38通路对6Gy受照小鼠免疫细胞辐射损伤的作用。方法:取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SB组,每组10只。SB组和照射组小鼠接受以6Gy137Csγ射线的全身照射。SB组小鼠照射24h后腹腔注射SB(15mg/kg),每2d1次,共给药5次,其余2组小鼠腹腔注射对照溶液。小鼠受照10d后处死,取外周血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B220表达,取骨髓细胞测定ROS水平。结果:照射组外周血白细胞(WBC)、CD8、B220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骨髓ROS水平升高(P<0.01)。SB组外周血CD8比例较照射组上升,骨髓ROS水平下降(P<0.01)。结论:SB对小鼠6Gy照射后造血免疫损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照射后骨髓细胞ROS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Γ射线 辐射损伤 抗原 CD8抗原 CD4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咯利普兰对猪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的作用及有关信号机制
4
作者 张旭日 张溪园 +4 位作者 王恩慈 郭雨楠 李姣 黄安琦 姜代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阐明咯利普兰为代表的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的抗炎新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Macrophage surface molecular antigen-1,Mac-1);Real-time qPCR和... 【目的】阐明咯利普兰为代表的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的抗炎新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Macrophage surface molecular antigen-1,Mac-1);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猪中性粒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65核转录因子(p65 NF-κB)mRNA表达和磷酸化活性。【结果】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 PMA)可显著上调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P<0.01),咯利普兰对PMA上调的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5μmol/L咯利普兰可极显著抑制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P<0.01);PMA可极显著上调中性粒细胞p38 MAPK、ERK和p65 NF-κB mRNA表达和磷酸化活性(P<0.01),5μmol/L咯利普兰对PMA升高的中性粒细胞p38 MAPK、p65 NF-κB mRNA表达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ERK mRNA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对PMA升高的中性粒细胞p38 MAPK、ERK和p65 NF-κB磷酸化活性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咯利普兰可显著抑制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其机制与阻遏p38 MAPK、ERK、p65 NF-κB基因表达和磷酸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p65核转录因子 咯利普兰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Effects of tetrandrine on phenotypic modul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and expression of p38 MAPK as well as MKP-1 after intimal injury of rabbit carotid arteries
5
作者 Xinping Zhang Lihong Xiang +4 位作者 Yibai Feng Yongzhi Deng Zhuolin Fu Chtmzhi Shi Xiang Gu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6年第1期34-40,共7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etrandrine (Tet) on phenotypic modul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and expression of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MAPK) as well as mitogen-activate...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etrandrine (Tet) on phenotypic modul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and expression of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MAPK) as well as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1 (MKP-1) after vascular intimal injury. Methods: HE staining was used to analyze vascular morphology of sham-injured group, injured group and Tet-treated group at day 28. lmmunohistochemistry, Western blot and RT-PCR were respectively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change of smooth muscle a-actin (SMa-actin), 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p38MAPK and MKP-1 of injured group and Tet group at days 7, 14 and 28 after balloon injury. Results: ① All layers of vascular wall in sham-injured group were intact at day 28. The neointimal area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lumen area notably decreased in injured group at day 28. The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in Tet treated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injured group, and the lumen area of Te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an that of injured group at day 28. ②Compared with the injured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SMa-actin, PCNA, p38MAPK and MKP-1 of vascular wall in Tet group was no difference, and the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condition was also basically as same as injured group at day 7 after injury. The expression of PCNA and p38MAKP in Tet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injured group, and the expression of MKP-1 in Tet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injured group at days 14 and 28 after injury. The expression of SMa-actin in Tet group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in injured group at days 14 and 28 after injury. Conclusions: Tet could reduce neointimal proliferation by inhibiting VSMCs phenotypic modulation and p38MAPK 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 as well as its down 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NDRINE 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 smooth muscle a-actin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hosphatase-1 phenotypic modulation
下载PDF
S100A11对主动脉夹层的影响及其机制
6
作者 薄海美 曹新营 +1 位作者 李东琦 王志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0-319,共10页
目的探讨S100A11在主动脉夹层(AD)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在体内实验中,构建携带S100A11的慢病毒质粒Lv-S100A11-shRNA和阴性对照质粒Lv-NC-shRNA,分别转染至HEK293T细胞,获得病毒上清。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 目的探讨S100A11在主动脉夹层(AD)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在体内实验中,构建携带S100A11的慢病毒质粒Lv-S100A11-shRNA和阴性对照质粒Lv-NC-shRNA,分别转染至HEK293T细胞,获得病毒上清。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假手术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AD组(连续3周在饮水中加入0.25%的β-氨基丙腈建立AD模型)、AD+Lv-NC-shRNA组(AD模型大鼠予尾静脉注射Lv-NC-shRNA)和AD+Lv-S100A11-shRNA组(AD模型大鼠予尾静脉注射Lv-S100A11-shRNA),每组8只。通过H-E染色观察主动脉的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100A11和下游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和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迁移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增殖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的表达水平。在体外实验中,构建S100A11过表达质粒OV-S100A11,将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分为3组: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EV组(转染pIRES2-GFP空载体)和OV-S100A11组(转染pIRES2-GFP-S100A11过表达S100A11)。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然后用RAGE抑制剂FPS ZM1和p38磷酸化抑制剂SB203580处理转染pIRES2-GFP-S100A11的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100A11、RAGE、p38、p-p38、MMP2、MMP9、Bax、Bcl-2、PCNA、Ki-67的表达。结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AD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形成充满血液的夹层,凋亡细胞增多,S100A11、RAGE、p-p38、MMP2、MMP9和Bax蛋白水平均升高(P均<0.01),Bcl-2、PCNA和Ki-67蛋白水平均降低(P均<0.01);与AD组相比,Lv-S100A11-shRNA组主动脉病变得到缓解,凋亡细胞减少,S100A11、RAGE、p-p38、MMP2、MMP9和Bax蛋白水平均降低(P均<0.01),Bcl-2、PCNA和Ki-67蛋白水平均升高(P均<0.01)。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V-S100A11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细胞中RAGE、p-p38、MMP2、MMP9、Bax蛋白水平均升高(P均<0.01),Bcl-2、PCNA、Ki-67蛋白水平均降低(P均<0.01),而在FPS ZM1和SB203580处理后上述蛋白质的变化趋势相反。结论S100A11在AD大鼠中高表达,其可通过RAGE-p38 MAPK通路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参与AD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S100A11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免疫复合物致痛与甲醛致痛大鼠疼痛行为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锐 胡文娟 李荣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建立免疫复合物致痛模型并与甲醛致炎性痛模型比较,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局部炎症反应及p38 MAPK在脊髓表达的改变,探讨免疫复合物所致疼痛与普通炎性介质致痛的不同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成年SD健康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建立免疫复合物致痛模型并与甲醛致炎性痛模型比较,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局部炎症反应及p38 MAPK在脊髓表达的改变,探讨免疫复合物所致疼痛与普通炎性介质致痛的不同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成年SD健康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甲醛组及免疫复合物组,每组10只。每组中各取5只大鼠分别鞘内注射DMSO(对照组)或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各组分别在大鼠右后足底皮下注入20μL PBS、甲醛及免疫复合物,于30 min、1 h、2 h、4 h、8 h、12 h测定疼痛行为,并于12 h后取大鼠脊髓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p38及活化p-p38蛋白表达。结果:(1)致痛模型比较:甲醛致痛后大鼠后足立即出现红肿及自发痛,疼痛阈值30 min内迅速下降之后随时间推移缓解,脊髓活化的p-p38表达增加。免疫复合物组大鼠注射部位无红肿表现,疼痛阈值缓慢下降,至注射后8 h达到低谷,脊髓p38无明显活化。(2)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可使甲醛组大鼠局部炎症反应及疼痛阈值下降,但对免疫复合物组及对照组大鼠无效。结论:p38 MAPK活化参与了甲醛所致炎症性疼痛的机制,但不参与免疫复合物致痛机制。本实验建立的抗体复合物致痛模型表现出与甲醛炎性痛不同的疼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疼痛 免疫相关疼痛 特异性抗原复合物 p38 MAPK通路
下载PDF
胃癌术后肺部感染p38 MAPK信号和CA153与CTCs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肖霞 杜春奇 +2 位作者 郭轶 王童 杨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1-414,共4页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外周血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和糖蛋白抗原153(CA153)与循环肿瘤细胞(CTCs)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98例,根据术后1个...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外周血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和糖蛋白抗原153(CA153)与循环肿瘤细胞(CTCs)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98例,根据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21例和未感染组77例;记录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特征,检测两组血清CA153水平,采用Cell Search系统检测两组外周血CTCs阳性表达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p38 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p38 MAPK、p-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9.38%);感染组血清CA153水平、CTCs阳性表达率和p-p38 MAPK、p-ERK1/2、p-JNK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及置管时间是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吸烟史和合并糖尿病及置管时间是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感染可引起患者CA153、CTCs和p-p38 MAPK、p-ERK1/2、p-JNK蛋白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后肺部感染 外周血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糖蛋白抗原153 循环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HBeAg对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9
作者 蓝松松 吴乐灿 +5 位作者 吴金明 林贤凡 吴文治 王秀燕 黄智铭 吴建胜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HBe Ag对LPS诱导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分化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经CD11c磁珠分选纯化后将D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HBe Ag+LPS刺激组。流式检测DC表型变化,混合淋... 目的探讨HBe Ag对LPS诱导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C57BL/6小鼠骨髓细胞分化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经CD11c磁珠分选纯化后将D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HBe Ag+LPS刺激组。流式检测DC表型变化,混合淋巴反应(MLR)检测DC促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2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38磷酸化水平,并设置SB203580组为阳性对照探讨细胞IL-12分泌的可能调节机制。结果 LPS刺激未成熟DC引起细胞表面MHC-Ⅱ、CD86表达升高,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IL-12分泌量增高。HBe Ag可抑制LPS促进DC表面MHC-Ⅱ、CD86表达升高和促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的作用。LPS刺激DC可引起p38磷酸化水平升高,并呈时间依赖性;HBe Ag或SB203580预处理细胞再予LPS刺激,磷酸化p38表达和IL-12分泌较单纯LPS刺激组明显下降。结论 HBe Ag对LPS引起的树突状细胞的成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HBe Ag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下调LP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IL-12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e抗原乙型 树突状细胞 脂多糖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白细胞介素-12
下载PDF
LPS对猪中性粒细胞Mac-1表达的影响及相关信号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恩慈 郭雨楠 +5 位作者 张溪园 张旭日 王建民 汪洋 刘岩琪 姜代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67-71,共5页
【目的】研究致炎因子LPS对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Mac)-1的诱导作用及有关的信号机制,为LPS致炎机制及抗炎药物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Mac-1表达,以实时荧光定... 【目的】研究致炎因子LPS对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Mac)-1的诱导作用及有关的信号机制,为LPS致炎机制及抗炎药物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Mac-1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Janus激酶(JAK)、p65核转录因子(p65 NF-κB)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1、10、100、1000 ng/mL的LPS对猪中性粒细胞Mac-1表达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100、1000 ng/mL的LPS明显促进Mac-1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1、10、100、1000 ng/mL的LPS可呈剂量依赖性促进猪中性粒细胞JAK mRNA表达(P<0.01);100 ng/mL LPS可显著促进p38 MAPK mRNA表达(P<0.05);10 ng/mL LPS可分别显著促进PI3K、p65 NF-κB mRNA表达(P<0.05)。【结论】LPS呈剂量依赖性诱导猪中性粒细胞Mac-1表达,其信号机制与上调JAK和p38 MAPK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黏附分子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JANUS激酶 p65核转录因子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通过p38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涛 张一鸣 +7 位作者 郭正辉 陈杰青 周诗丽 赖义明 曹亿 毕良宽 林天歆 黄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96-2499,共4页
目的 观察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分裂代谢过程中调控相关通路的作用.方法 实验对象包括稳定阻断PSMA表达的细胞株(干扰组)、未阻断PSMA表达的LNCaP细胞株(非干扰组)、不作任何处理的LNCaP细胞株(... 目的 观察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分裂代谢过程中调控相关通路的作用.方法 实验对象包括稳定阻断PSMA表达的细胞株(干扰组)、未阻断PSMA表达的LNCaP细胞株(非干扰组)、不作任何处理的LNCaP细胞株(空白组).利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观察3组细胞磷酸化p38(p-p38)的表达量,并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提示干扰PSMA表达后,p-p38表达水平下降40%(P<0.05);在SB203582(p38抑制剂)作用下,3组细胞p-p38均处于较低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K-8法、Transwell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提示PSMA干扰后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下降,细胞S期百分比降低;给予SB203582后,3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明显下降,细胞S期百分比均处于低水平.结论 PSMA通过上调p38通路对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产生影响,从而对LNCaP细胞起正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38 前列腺癌 细胞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磷酸化p38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Ki-67在牙源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旖 王丽 陈新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35-539,共5页
目的 检测磷酸化p38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MAPK)、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及Ki-67在牙源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p-p38MAPK... 目的 检测磷酸化p38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p38MAPK)、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及Ki-67在牙源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p-p38MAPK对牙源性上皮性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侵袭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2005年WHO关于牙源性肿瘤的分类标准,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p38MAPK、uPA和Ki-67在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eratocystic odontogenic tumour,KCOT)、牙源性钙化上皮瘤(calcifying epithelial odontogenic tumor,CEOT)、牙源性腺样瘤(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ur,AOT)及牙源性钙化囊性瘤(calcifying cystic odontogenic tumour,CCOT)(以上为肿瘤组)和5例牙胚(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 p-p38MAPK在肿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6%(17/65),在肿瘤细胞胞质和胞核均可见着色;uPA在肿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78%(51/65),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胞质着色;Ki-67在肿瘤组的阳性表达率为95%(62/65),为弥散的肿瘤细胞胞核着色.p-p38MAPK、uPA和Ki-67在牙源性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者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p-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可能以正性调节的方式调控uPA从而促进牙源性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可能是肿瘤发生、侵袭和增殖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KI-67抗原 牙源性上皮性肿瘤
原文传递
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表达对滋养细胞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会俭 顾蔚蓉 李笑天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1-276,共6页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表达变化对滋养细胞侵袭力、滋养细胞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滋养细胞株HTR-8/SVneo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分组,将细胞分为实验组[...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基因表达变化对滋养细胞侵袭力、滋养细胞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滋养细胞株HTR-8/SVneo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分组,将细胞分为实验组[转染HLA-G小分子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空白对照组(仅转染脂质体2000).分别用逆转录(RT)PCR技术测定转染后细胞中HLA-G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测定HLA-G蛋白的表达来验证核糖核酸干扰(RNAi)敲减效率;穿膜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力;蛋白印迹法检测p-p38MAPK积分吸光度(IA)与p38MAPK IA的比值;检测加入抑制剂SB203580后穿膜小室的侵袭细 胞数.结果 (1)HLA-G mRNA表达:实验组为0.26±0.08,阴性对照组为0.71±0.11,空白对照组为0.79±0.07.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LA-G mRNA表达抑制率为(69.8±6.3)%,阴性对照组HLA-G mRNA表达抑制率为(14.9±2.2)%,空白对照组为0.(2)HLA-G蛋白表达:实验组为0.20±0.15,阴性对照组为0.75±0.12,空白对照组为0.76±0.21.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LA-G蛋白表达抑制率为(81.1±14.4)%,阴性对照组HLA-G蛋白表达抑制率为(18.0±7.7)%,空白对照组为0,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穿膜小室下室的侵袭细胞数:实验组为(57±38)个,阴性对照组为(364±79)个,空白对照组为(260±84)个.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p38MAPK与p38MAPK蛋白比值:实验组为0.74±0.04,阴性对照组为0.47±0.09,空白对照组为0.36±0.21.实验组比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加入抑制剂前、后p-p38MAPK与p38MAPK蛋白比值:实验组分别为0.89±0.09、0.16±0.04,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76±0.08、0.14±0.03,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51±0.05、0.03±0.01,各组加入抑制剂SB203580前、后p-p38MAPK与p38MAPK比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加入抑制剂前、后穿膜小室下室的滋养细胞侵袭力:实验组分别为(51±13)和(90±21)个,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性对照组分别为(290±52)和(298±33)个,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分别为(290±73)和(264±64)个,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G基因可能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调节滋养细胞的侵袭力.提示滋养细胞HLA-G低表达可导致病理妊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抗原 组织相容性抗原I类 滋养层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RNA 小分子干扰 先兆子痫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大黄牡丹汤改善大肠湿热型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琼 汪永锋 +7 位作者 张延英 宋冰 郭超 刘馨鸿 白敏 汪湛东 文林林 赵泓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61-68,共8页
目的:揭示大黄牡丹汤对大肠湿热型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损伤的干预作用,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96只SPF级Wistar大鼠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大黄牡丹汤低、中、高剂量组(3.5、7、14 g·kg^(-1))、清胰利胆颗粒... 目的:揭示大黄牡丹汤对大肠湿热型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损伤的干预作用,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96只SPF级Wistar大鼠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大黄牡丹汤低、中、高剂量组(3.5、7、14 g·kg^(-1))、清胰利胆颗粒组(3 g·kg^(-1))每组1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高温高湿环境+高糖高脂饮食+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法”建立大肠湿热型急性胰腺炎(AP)大鼠模型。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治疗组于造模前1 h、造模后12、24 h分别给药,末次给药1 h后采集样本。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评价大肠湿热型模型;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淀粉酶(AMS)、C反应蛋白(CRP)含量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形态;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大黄牡丹汤干预急性胰腺炎的可能靶点,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验证相关靶点。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毛发杂乱且无光泽、粪便软黏、黄而恶臭、肛温升高并伴有弓背扭体反应,血清中AMS、CRP含量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可见胰管走形异常、小叶间隙紊乱及炎症细胞浸润,腺泡细胞水肿、充血、坏死等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一般生存状况有不同程度改善、扭体反应减轻、粪便软黏、黄而恶臭明显改善,胰腺组织水肿、坏死程度减轻,血清中AMS、CRP含量降低(P<0.05),以大黄牡丹汤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P<0.05)。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表明常春藤皂苷元、β-谷甾醇、槲皮素是与疾病靶点连接最为广泛的活性化合物,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发现蛋白激酶B(Akt)、肿瘤蛋白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转录激活因子(JU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EG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是“药物-疾病”中较为关键靶点,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发现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响应可能是大黄牡丹汤干预急性胰腺炎的核心机制。分子生物学检测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胰腺组织中TNF-α、IL-6、VCAM-1含量明显上升(P<0.05),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蛋白激酶2(MK2)、人组织抗原R(HUR)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胰腺组织中TNF-α、IL-6、VCAM-1含量下降(P<0.05),p38 MAPK、MK2、HUR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以大黄牡丹汤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P<0.05)。结论:大黄牡丹汤激活并调控p38MAPK/MK2/HUR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最终改善胰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大肠湿热型 大黄牡丹汤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蛋白激酶-2 人组织抗原R
原文传递
家兔颈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p38的表达变化
15
作者 张新平 贺勇 +7 位作者 庞月华 夏晓莉 艾丽努尔 路航 别格兰 张朝新 张雪莲 吕青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620-1623,共4页
目的观察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及其与p38表达的关系。方法分别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家兔假损伤组(S组)和损伤组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形态学改变及血管壁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 目的观察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及其与p38表达的关系。方法分别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家兔假损伤组(S组)和损伤组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形态学改变及血管壁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和p3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内膜损伤后1d血管中膜管腔侧、3d管腔内表面可见增殖的VSMC,5~7d新生内膜(NI)形成并逐渐增厚,14~35d NI进行性增厚。各组中膜均有增殖的VSMC向腔面集聚。(2)S组动脉中膜VSMC及内皮细胞PCNA为阴性。中膜于损伤后1~14d,NI于5~14d PCNA阳性细胞率逐渐增加,14d达高峰,28d后开始逐渐减少,且NI阳性率略高于中膜。(3)S组动脉中膜SMα—actin表达为阳性,内皮细胞为阴性。SMα—actin阳性面积于损伤后1d开始减少,3d最为明显,5d后开始逐渐增加,NI阳性表达略低于中膜。(4)S组动脉中膜p38较少或无表达,损伤后1~35d呈持续高表达,以3~14d最为明显,NI阳性表达略高于中膜。损伤后p38表达变化与PCNA表达变化呈正相关,且早于SMα—actin表达减少。结论内膜损伤后VSMC增殖能力与其表型转化密切相关,p38参与了损伤后VSMC表型转化的信号转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损伤 肌细胞 平滑肌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增殖细胞核抗原 肌动蛋白类
原文传递
人抗原R在急性肺损伤中的研究
16
作者 徐瑾 施毅 +1 位作者 史家欣 苏欣 《国际呼吸杂志》 2011年第18期1425-1428,共4页
人抗原R(HuR)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体内,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在低氧、应激、紫外线等刺激下,可与多种富含Au序列的mRNA结合,增加了mRNA的稳定性。HuR可被p38MAPKMKZ、AMPK和PKC等多条信号通路调节,参与细胞周期、增殖、分化及炎症反... 人抗原R(HuR)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体内,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在低氧、应激、紫外线等刺激下,可与多种富含Au序列的mRNA结合,增加了mRNA的稳定性。HuR可被p38MAPKMKZ、AMPK和PKC等多条信号通路调节,参与细胞周期、增殖、分化及炎症反应等。在肺的急性炎症反应中,HuR可以和多种炎症因子mRNA结合,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9和白介素8等,影响了mRNA稳定性和蛋白表达。敲除HuR后,炎症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减少,表明HuR在急性肺损伤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人抗原R 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白介素8 白介素19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