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痛指数在全身麻醉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中评估疼痛的有效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奕铮 林函 +1 位作者 蒋毅 邵嗣超 《上海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镇痛指数(pain threshold index,PTi)评估全身麻醉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中5项操作诱发疼痛刺激的特点和准确性,以及PTi对不同镇静深度下电疼痛刺激的反应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研究,选取2019年8—12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 目的探讨镇痛指数(pain threshold index,PTi)评估全身麻醉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中5项操作诱发疼痛刺激的特点和准确性,以及PTi对不同镇静深度下电疼痛刺激的反应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研究,选取2019年8—12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并择期行全身麻醉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预试验结果,确定样本量为38例。将气管插管(stimulation1,S1)、皮肤切开(stimulation2,S2)、气腹建立(stimulation3,S3)、气腹撤退(stimulation4,S4)和牵拉阑尾(stimulation5,S5)操作前1 min与操作即刻(即零点)的PTi、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数值差值定义为基础波动值(resting fluctuation value,RFV),以及操作后5 min内的最大值与零点的差值定义为波动幅度(Δ);将Δ与RFV的比值定义为相对上升常数(relative increasing constant,RIC)。S1后5 min至S2前3 min,调整丙泊酚用量使脑电双频指数(BIS)按60—50—40—30的数值梯度递减。每次BIS调整稳定2 min后,予经皮神经电刺激仪器刺激,共操作4次。观察上述各指标值间的差异。结果38例患者中,3例因术中使用阿托品、1例因PTi数据采集失败剔除,最终纳入34例。纳入患者的年龄为(41.6±2.2)岁,BMI为(23.2±0.6)kg/m 2,ASA分级Ⅰ级19例,Ⅱ级为15例。患者麻醉诱导前1 min的PTi、MAP、HR值分别为92.0±6.2、(75.0±10.7)mmHg(1 mmHg=0.133 kPa)、(76.0±9.2)次/min,RFV PTi、RFV MAP、RFV HR分别为3.17±0.94、(2.38±0.82)mmHg、(0.74±0.02)次/min。S1的ΔPTi、ΔMAP、ΔHR、RIC_(PTi)、RIC_(MAP)和RIC_(HR)值均显著高于S2、S3、S4和S5的对应值(P值均<0.001),S2的RIC_(MAP)值显著小于S4的对应值(P<0.05),S3的ΔPTi、ΔMAP、ΔHR、RIC_(PTi)和RIC_(MAP)值均显著高于S2、S4和S5的对应值(P值均<0.001),S4的RIC_(PTi)值显著高于S5的对应值(P<0.05)。S1、S2和S3的ΔPTi和RIC_(PTi)值均分别显著高于同操作时的ΔMAP、ΔHR值和RIC_(MAP)、RIC_(HR)值(P值均<0.05),S4的ΔPTi和RIC_(PTi)值均分别显著高于同操作时的ΔHR和RIC_(HR)值(P值均<0.05)。RIC_(PTi)诊断S1至S5刺激疼痛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8.75、3.67、12.50、10.50和3.77,均高于同操作时的RIC_(MAP)和RIC_(HR)(P值均<0.05)。ΔPTi和RIC_(PTi)对70 mA电刺激的反应与BIS数值无显著相关性(r=0.56、0.61)。结论PTi相对上升幅度及疼痛诊断效能均高于MAP和HR,且不受镇静深度的干扰,是有效评估疼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全身 镇痛指数 脑电双频指数 有效性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双乌镇痛胶囊对小鼠痛阈和压痛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郝少君 王希东 张正臣 《河北中医》 2014年第8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研究双乌镇痛胶囊的主要药效学镇痛作用。方法取ICR雌性小白鼠50只,根据痛阈值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双乌镇痛胶囊大、中、小剂量组(1.0、0.4、0.16 g/kg),各组均10只,均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 d,末次给药后分别再测痛阈... 目的研究双乌镇痛胶囊的主要药效学镇痛作用。方法取ICR雌性小白鼠50只,根据痛阈值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双乌镇痛胶囊大、中、小剂量组(1.0、0.4、0.16 g/kg),各组均10只,均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 d,末次给药后分别再测痛阈,以药后应用热板法测定痛阈,进行组间比较。另取ICR小白鼠50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5组,各组均10只,5组动物分别灌服双乌镇痛胶囊大、中、小剂量,阿司匹林和0.9%氯化钠注射液,各组均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 d,以药后测定小鼠尾尖压痛阈值。结果双乌镇痛胶囊各剂量组依赖性地提高热板法的小鼠痛阈、显著提高物理刺激引起的小鼠痛阈,双乌镇痛胶囊大、中、小剂量组的痛阈增加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结论双乌镇痛胶囊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阈 药物作用 止痛剂(中药) 药理学
下载PDF
羟自由基致痛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范丽 方明 +2 位作者 戴俐明 陈志武 宋必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 探讨羟自由基 (·OH)参与疼痛调控的机制。方法 分别用Ca2 + 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 (Ver)及N 甲基 D 天 (门 )冬氨酸 (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氯氨酮 (Ket)预处理观察·OH的中枢致痛敏作用与Ca2 + 、NMDA受体之间的关系 ... 目的 探讨羟自由基 (·OH)参与疼痛调控的机制。方法 分别用Ca2 + 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 (Ver)及N 甲基 D 天 (门 )冬氨酸 (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氯氨酮 (Ket)预处理观察·OH的中枢致痛敏作用与Ca2 + 、NMDA受体之间的关系 ;并测定小鼠疼痛过程中脊髓、脑、血中前列腺素(PGs)的含量。结果 Ver(5mg/kg ,ip)、Ket(30mg/kg ,ip ;0 5mg/kg ,ith)可拮抗·OH的致痛敏作用 ,但icv·OH后不影响PGs的含量。结论 ·OH的中枢致痛敏作用的机制可能与细胞内高钙及NMDA受体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自由基 致痛作用机制 药理学 疼痛调控 维拉帕米 N_-甲基-D-天(门)冬氨酸 前列腺素E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刺补法干预效应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邵晓梅 唐潇旖 +2 位作者 蒋永亮 沈醉 方剑乔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345-1347,共3页
[目的]观察毫针补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干预效应。[方法]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23只,采用STZ腹腔注射法诱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法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干预,补法组大鼠自造模后第10天至20天于"... [目的]观察毫针补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干预效应。[方法]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23只,采用STZ腹腔注射法诱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法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干预,补法组大鼠自造模后第10天至20天于"足三里"穴位处行针刺补法刺激。测定各组大鼠在造模前、造模后第10天及第20天的右后足痛阈及末梢血糖浓度。[结果]造模后及治疗后,模型组和针刺补法组的末梢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痛阈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治疗后,补法组痛阈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针灸补法能够明显改善STZ诱导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痛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痛阈 针刺 补法 血糖 干预效应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时间穴位对针刺治疗实验性胃痛大鼠的痛阈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果忠 王秀云 李桂兰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4-6,共3页
制作了内脏痛的单纯胃痛模型,并在此模型上,考察了针刺镇痛过程中的时效关系及经穴特异性治疗规律,证实了经穴脏腑间有相对特异性联系。就明针刺镇痛过程中存在中医经络学说所描述的某些规律,并为临床施治时间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针刺镇痛 时效关系 经穴特异性 痛阈
下载PDF
不同电针强度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周杰芳 靳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强度对电针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成强电针组、中电针组和对照组,强电针组、中电针组分别以相同电针波型、频率和不同电针强度(前者5.5 mA,后者3.5 mA)刺激“昆仑”和“阳陵泉”穴,... 【目的】探讨电针强度对电针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成强电针组、中电针组和对照组,强电针组、中电针组分别以相同电针波型、频率和不同电针强度(前者5.5 mA,后者3.5 mA)刺激“昆仑”和“阳陵泉”穴,对照组只用同样方法固定而不针刺,比较电针前后3组大鼠痛阈的变化。【结果】电针治疗后,中强度电针组和高强度电针组的患侧痛阈均比对照组高(均P<0.01),而中强度电针组的镇痛效果比高强度电针组更优(P<0.05)。两个针刺组的健侧痛阈均有上升(与对照组比均P<0.05),但针刺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关节炎疼痛,在相同波型和频率的情况下,中强度电针的镇痛效果优于高强度电针,提示这种镇痛效果可能与中枢的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佐剂性关节炎 镇痛 针灸疗法 针灸效应
下载PDF
金威消石颗粒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中良 胡庆禧 +2 位作者 杨秀云 曲晓璐 李剑 《河南中医》 2012年第11期1451-1453,共3页
目的:探索金威消石颗粒对乙酸致腹膜炎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取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金威消石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2只,分别经胃灌注不同剂量金威消石颗粒、双氯芬酸钠溶液和... 目的:探索金威消石颗粒对乙酸致腹膜炎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取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金威消石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2只,分别经胃灌注不同剂量金威消石颗粒、双氯芬酸钠溶液和蒸馏水,日1次,连续7 d。各小鼠于末次给药后1 h由腹腔注射0.7%乙酸溶液0.2 mL,计数注射后20 min内各小鼠的扭体次数。另取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上述5组,以上法经胃灌注上述液体,以平板法检测各小鼠给药前及给药后1 h、2 h、3 h和5 h的痛阈值。结果:金威消石颗粒各剂量组乙酸致腹膜炎小鼠的平均扭体次数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金威消石颗粒各剂量组在给药后2 h、3 h和5 h时的痛阈值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各剂量组3 h和5 h痛阈值明显高于各组给药前基础痛阈值和1 h痛阈值(P<0.01)。结论:金威消石颗粒可提高ICR小鼠热板法痛阈值,减少乙酸致腹膜炎小鼠的扭体次数,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威消石颗粒 镇痛作用 痛阈值 扭体次数 ICR小鼠
下载PDF
金威消石颗粒对小鼠镇痛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杨中良 杨秀云 +3 位作者 胡庆禧 曲晓璐 李剑 刘卫东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索金威消石颗粒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及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方法:ICR小鼠60只随机分入金威消石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组和对照组,分别经胃灌注不同剂量金威消石颗粒、双氯芬酸钠溶液和蒸馏水,以平板法检测各小鼠... 目的:探索金威消石颗粒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及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方法:ICR小鼠60只随机分入金威消石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组和对照组,分别经胃灌注不同剂量金威消石颗粒、双氯芬酸钠溶液和蒸馏水,以平板法检测各小鼠给药前及给药后1,2,3,5h的痛阈值。另取ICR小鼠60只,随机分入上述5组,以上法经胃灌注上述液体,每日1次,连续7d。于末次给药后1h,各小鼠由腹腔注射0.7%醋酸溶液0.2mL,计数注射后20min内各小鼠的扭体次数。结果:金威消石颗粒各剂量组在给药后2,3,5h时的痛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剂量组3h和5h痛阈值明显高于各组给药前基础痛阈值和1h痛阈值(P<0.01)。金威消石颗粒各剂量组醋酸致小鼠的平均扭体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金威消石颗粒可提高ICR小鼠热板法痛阈值,减少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威消石颗粒 痛阈值 扭体次数 镇痛作用
下载PDF
国产齐考诺肽对L5脊神经结扎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
9
作者 邓丽珍 屠伟峰 +4 位作者 马亚平 尹睛 杨学敏 康旭 聂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7期760-763,共4页
目的:观察国产齐考诺肽注射液对大鼠L5脊神经结扎后神经病理性疼痛(L5SNL)的镇痛作用。方法:取雄性SD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5组(n=8),包括假手术组(SC组):0.9%NS20μL、L5SNL模型组(L5SNL组):0.9%NS20μL;DZ1组:第一批次国产齐考诺肽100ng... 目的:观察国产齐考诺肽注射液对大鼠L5脊神经结扎后神经病理性疼痛(L5SNL)的镇痛作用。方法:取雄性SD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5组(n=8),包括假手术组(SC组):0.9%NS20μL、L5SNL模型组(L5SNL组):0.9%NS20μL;DZ1组:第一批次国产齐考诺肽100ng;DZ2组:第二批次国产齐考诺肽100ng;IZ组:进口齐考诺肽100ng。采用测试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50%PWT)和热刺激撤足潜伏值(TWD)的方法,观察大鼠治疗前后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变化,并计算药物的最大效应百分比(MPE),评价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结果:与L5SNL模型组相比,鞘内单次给予国产及进口齐考诺肽100ng均可显著提高大鼠50%PWT和TWD(P<0.01);与IZ组相比,国产齐考诺肽组的MPE和TW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齐考诺肽对L5脊神经结扎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考诺肽 神经病理性疼痛 50%机械刺激撤足阈值 热刺激撤足潜伏值 最大效应百分比
下载PDF
大鼠前根与电针镇痛作用关系的探讨
10
作者 王才源 徐嵘 李玲琍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361-363,共3页
采用切断大鼠前根的方法,探讨前根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结果发现:①大鼠在正常状态下,左右两侧大腿外侧部皮下痛阈无显著性差异,切断左侧L_4、L_5前根后第3d,切断侧痛阈[(o.760±0.139)mA]较切断前[(0.365±0.120)mA]和对侧痛阈... 采用切断大鼠前根的方法,探讨前根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结果发现:①大鼠在正常状态下,左右两侧大腿外侧部皮下痛阈无显著性差异,切断左侧L_4、L_5前根后第3d,切断侧痛阈[(o.760±0.139)mA]较切断前[(0.365±0.120)mA]和对侧痛阈[(0.443±1.09)mA]均显著性增高(均为P<0.05)。②在切断后第3d给予电针刺激,切断侧的电针效应与切断前的以及对侧的电针效应相比较,虽有升高,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前根在电针镇痛信息的传入中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根 痛阈 电针镇痛
下载PDF
针刀治疗盆壁通道狭窄症30例
11
作者 陈跃 庞青民 +1 位作者 吴炳煌 董卫国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3-25,共3页
目的比较针刀和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盆壁通道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针刀组采用针刀闭合性手术,依照前期解剖观测结果所设计的手术入路行针刀剥离术;针灸组取患侧环跳、秩边、居髎、委中、阿是穴,施以普通针刺... 目的比较针刀和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盆壁通道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针刀组采用针刀闭合性手术,依照前期解剖观测结果所设计的手术入路行针刀剥离术;针灸组取患侧环跳、秩边、居髎、委中、阿是穴,施以普通针刺,使用痛阈测定仪分别测量2组治疗过程中的痛阈变化。结果针刀组总有效率为96.67%,针灸组为80%,针刀组优于针灸组(P<0.01);针刀组痛阈值平均上升幅度优于针灸组(P<0.01)。结论针刀治疗坐骨神经盆壁通道狭窄症,能使痛阈值升高,临床症状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壁通道狭窄症 小针刀 痛阈 针灸效应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英文)
12
作者 余炜昶 黄光英 +1 位作者 张明敏 王伟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7年第3期17-23,共7页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43与针刺镇痛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用缝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4组:野生型(wide type,WT)对照组、野生型针刺组、杂合子(heterozygous,HT)对照组、杂合子针刺组。分别通过热板、扭体法致痛,观察...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43与针刺镇痛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选用缝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4组:野生型(wide type,WT)对照组、野生型针刺组、杂合子(heterozygous,HT)对照组、杂合子针刺组。分别通过热板、扭体法致痛,观察针刺对杂合子和野生型小鼠镇痛作用的不同效应。结果:杂合子和野生型小鼠的基础痛阈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能明显提高野生型和杂合子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值;延长首次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与针刺前相比,差异分别有非常显著(P<0.01)和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后,杂合子小鼠的痛阈值、首次扭体潜伏期和扭体反应次数与野生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敲除缝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可部分抑制针刺镇痛效应,提示Cx43与经络及针刺镇痛效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蛋白Cx43/针灸效应 痛阈/针灸效应 针刺镇痛 缝隙连接蛋白
下载PDF
电痛阈测定法对光敏剂亚甲兰镇痛效果的评定
13
作者 江燕 魏安宁 许川山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利用电痛阈测定法精确评定光敏剂亚甲兰的镇痛效应。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0.25%亚甲兰组、0.5%亚甲兰组、0.75%亚甲兰组、1%亚甲兰组。将清醒大鼠的右下肢给予刺激,左肢引导,给予以0.28mA为起始强度、0.02mA为... 目的:利用电痛阈测定法精确评定光敏剂亚甲兰的镇痛效应。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0.25%亚甲兰组、0.5%亚甲兰组、0.75%亚甲兰组、1%亚甲兰组。将清醒大鼠的右下肢给予刺激,左肢引导,给予以0.28mA为起始强度、0.02mA为阶梯值的5个串长的连续递增的电刺激,观察给予一定的刺激强度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出现第一个复合波形后的相对应的电流值,作为动物给药前之基础痛阈值。选择靠近刺激电极中枢段的右侧坐骨神经为阻断点,神经刺激器定位,注射药物,同样的方法观察记录给药后的1h、2h、3h、4h、6h、8h、12h、24h的痛阈的变化,来确定药物的镇痛效果及药物的起效时间和作用高峰时间。结果:0.25%组亚甲兰无效应,0.5%组在4小时起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但是很快又恢复至对照水平。0.75%组注射后3小时起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这种效果可以持续12小时:1%组注射后2小时起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这种效果可以持续24小时之久。结论:亚甲兰可以提高大鼠的痛阈值,且有浓度递增效应。0.75%组和1%组阻滞效果显著,2小时至3小时起效,4小时达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亚甲兰 电痛阈测定法
下载PDF
东亚钳蝎毒素的镇痛作用与吗啡镇痛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敏芝 宋洪臣 +2 位作者 黄民 魏俊杰 张红军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用辐射热甩尾反射测定大鼠痛阈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了东亚钳蝎毒素和吗啡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向侧脑室内注射2μL或肌肉注射0.05μL、0.01%蝎毒液的镇痛作用分别比相同给药途径、同浓度、同剂量吗啡的镇痛作用强,二者差... 用辐射热甩尾反射测定大鼠痛阈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了东亚钳蝎毒素和吗啡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向侧脑室内注射2μL或肌肉注射0.05μL、0.01%蝎毒液的镇痛作用分别比相同给药途径、同浓度、同剂量吗啡的镇痛作用强,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l。侧脑室内注射0.03%蝎毒液2μL的镇痛作用比同浓度、同剂量吗啡的镇痛作用梢强,但无显著差异,P>0.05。蝎毒经肌肉注射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使大鼠痛阈明显升高。证明蝎毒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毒素 吗啡 镇痛作用 药理学
下载PDF
母婴情感效应对新生儿痛阈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刘华 赵利芝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69-70,共2页
目的 观察新生儿疼痛以加强对新生儿疾病的护理;方法 随机分为爱婴病房和非爱婴病房两组各30 例,爱婴病房组由母亲给予喂奶、爱抚,协助护理静滴,非爱婴病房由护理人员爱抚,协助静滴,观察其对疼痛的反应,结果作统计学处理;... 目的 观察新生儿疼痛以加强对新生儿疾病的护理;方法 随机分为爱婴病房和非爱婴病房两组各30 例,爱婴病房组由母亲给予喂奶、爱抚,协助护理静滴,非爱婴病房由护理人员爱抚,协助静滴,观察其对疼痛的反应,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爱婴病房组哭闹40±8s,非爱婴病房组:116 ±33s。t=3.93,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爱婴病房组患儿痛阈明显高于非爱婴病房组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疼痛阈 心理学 母婴情感效应
下载PDF
针刺“后三里”穴不同留针时间对小鼠甩尾痛阈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崔建美 马树祥 +3 位作者 武淑娟 杨晓溪 齐峰 孙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53-654,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后三里"穴对小鼠热水甩尾痛阈的影响,探讨留针时间与针灸效应的关系。方法:健康小鼠24只,随机分为针刺即刻组(A组)、留针10min组(B组)、留针20min组(C组)、留针30min组(D组),每组6只。手针针刺小鼠"...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后三里"穴对小鼠热水甩尾痛阈的影响,探讨留针时间与针灸效应的关系。方法:健康小鼠24只,随机分为针刺即刻组(A组)、留针10min组(B组)、留针20min组(C组)、留针30min组(D组),每组6只。手针针刺小鼠"后三里"穴后,以50℃热水浸鼠尾,分别记录针刺即刻、留针10min、留针20min、留针30min小鼠甩尾潜伏期,对比鼠尾入水至甩尾出水的时间间隔。结果:A、C两组针刺"后三里"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甩尾痛阈(均P<0.01),而B、D两组针刺"后三里"对小鼠的甩尾痛阈提高不显著(均P>0.05)。留针30min内针刺镇痛效应呈波浪形曲线,留针20min小鼠甩尾潜伏期达到最大值,即针刺达到最大镇痛效果。结论:手针镇痛的留针时间以20min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灸效应 足三里 留针 痛阈 针刺镇痛
原文传递
双动态调制中频电流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红雨 高继亭 郭燕梅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42-643,共2页
目的 观察双动态调制中频电流的止痛作用与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研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分别采用双动态调制中频电流和正弦调制中频电流刺激 ,于刺激后分别测其痛阈 ;临床观察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治疗方法同上 ,观察其对 5种常见... 目的 观察双动态调制中频电流的止痛作用与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研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分别采用双动态调制中频电流和正弦调制中频电流刺激 ,于刺激后分别测其痛阈 ;临床观察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治疗方法同上 ,观察其对 5种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双动态调制中频电流的痛阈明显高于正弦调制中频电流 ;双动态调制中频电疗法对 5种常见疾病的疗效亦高于正弦调制中频疗法。结论双动态调制中频电流的疗效优于正弦调制中频电流 ;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颈、肩、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动态调制 中频电流 实验研究 临床观察 肩关节周围炎 颈椎病 腰肌劳损 椎间盘突出
原文传递
穴位TENS对正常老年人热痛阈的累加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宁华 Hui Chan WYC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33-536,共4页
目的 研究重复经皮神经电刺激 (TENS)治疗能否对热痛阈产生累加抑制作用。方法  19名正常老年人受试者随机分为TENS组和空白对照组 ,其膝关节周围分别接受每日 2次、每次 60min、共 6次TENS或空白刺激。分别在 2组刺激前、中、后以Med... 目的 研究重复经皮神经电刺激 (TENS)治疗能否对热痛阈产生累加抑制作用。方法  19名正常老年人受试者随机分为TENS组和空白对照组 ,其膝关节周围分别接受每日 2次、每次 60min、共 6次TENS或空白刺激。分别在 2组刺激前、中、后以MedocTSA 2 0 0 1仪测定热痛阈。多项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数据。结果  6次刺激后 ,TENS组显示热痛阈显著性增加 ,从 46.9℃升至 48.6℃ ,增长为 1.7℃。结论 TENS对热痛阈具有累加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经皮神经电刺激 老年人 热痛阈 累加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国产齐考诺肽注射液对大鼠镇痛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屠伟峰 邓丽珍 +4 位作者 马亚平 尹晴 杨学敏 康旭 聂涛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29期2710-2712,共3页
目的:研究国产齐考诺肽注射液对大鼠腰5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国产齐考诺肽低、中、高剂量(每只30、100、300ng)组,进口齐考诺肽低、中、高剂量(每只30、100、300ng)组,每组8只。用神经结扎加切断术... 目的:研究国产齐考诺肽注射液对大鼠腰5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国产齐考诺肽低、中、高剂量(每只30、100、300ng)组,进口齐考诺肽低、中、高剂量(每只30、100、300ng)组,每组8只。用神经结扎加切断术建立腰5脊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术后第7天鞘内注射相应药物,检测给药后1、2、4、8h的50%机械性撤足阈值(50%PWT),计算最大效应百分比(MPE)。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国产和进口齐考诺肽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药后各时间点的50%PWT、MPE均明显增加(P<0.01),且呈明显量效关系;与同剂量的进口齐考诺肽组比较,国产齐考诺肽中、高剂量组大鼠给药后1、2、4h的50%PWT、MP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和进口齐考诺肽注射液对大鼠腰5脊神经病理性疼痛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考诺肽 进口 国产 大鼠 神经病理性疼痛 50%机械性撤足阈值 最大效应百分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