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sense mutations in the PAX3 gene cause Waardenburg syndrome type I in two Chinese patients 被引量:6
1
作者 YANG Shu-zhi CAO Ju-yang +8 位作者 ZHANG Rui-ning LIU Li-xian LIU Xin ZHANG Xin KANG Dong-yang LI Mei HAN Dong-yi YUAN Hui-jun YANG Wei-y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6-49,共4页
Background Waardenburg syndrome type I (WS1) is an autosomal dominant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pigmental abnormalities of the eye, hair and skin, and dystopia canthorum. The gene mainly ... Background Waardenburg syndrome type I (WS1) is an autosomal dominant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pigmental abnormalities of the eye, hair and skin, and dystopia canthorum. The gen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WS1 is PAX3 which is involved in melanocytic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Mutations of PAX3 have been reported in familiar or sporadic patients with WS1 in several populations of the world except Chines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Chinese WS1 patients, a mutation screening of PAX3 gene was carried out in four WS1 pedigree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omprehensive clinical examination were conducted in four Chinese pedigrees of WSI. Genomic DNA from each patient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was extracted and exons of PAX3 were amplified by PCR. PCR fragments were ethanol-purified and sequenced in both directions on an ABl_Prism 3100 DNA sequencer with the BigDye Terminator Cycle Sequencing Ready Reaction Kit. The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and aligned to the wild type sequence of PAX3 with the GeneTool program. Results Two nonsense PAX3 mutation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study population. One is heterozygous for a novel nonsense mutation S209X. The other is heterozygous for a previously reported mutation in European population R223X. Both mutations create stop codons leading to truncation of the PAX3 protein. Conclusions This is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of PAX3 mutations in Chinese WS1 patients and one of the few examples of an identical mutation of PAX3 occurred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 syndrome type 1 pax3 gene MUTATION
原文传递
大别山牛PAX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拴平 金海 +2 位作者 徐磊 李默 贾玉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7,共8页
【目的】探究PAX3基因多态性与大别山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92头安徽大别山成年(24~48月龄)母牛的耳组织,并测定其体尺数据,提取DNA后,通过PCR和测序技术鉴定出大别山牛群体中PAX3基因的多态性,利用POPGENE、Haploview和SHE... 【目的】探究PAX3基因多态性与大别山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92头安徽大别山成年(24~48月龄)母牛的耳组织,并测定其体尺数据,提取DNA后,通过PCR和测序技术鉴定出大别山牛群体中PAX3基因的多态性,利用POPGENE、Haploview和SHEsis软件,分别对多态位点进行遗传多样性、哈代-温伯格平衡和单倍型分析,利用SPSS 23.0软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在大别山牛PAX3基因第4内含子中检测到3个SNPs位点(g.4718G>C、g.4744T>C和g.4757C>A),第6内含子中检测到1个SNPs位点(g.78920C>T),4个SNPs位点均存在3种基因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g.4718G>C位点属于低度多态(PIC≤0.25),g.4744T>C、g.4757C>A和g.78920C>T位点均属于中度多态(0.25<PIC≤0.50),且除g.4757C>A外,其余3个位点均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单倍型分析发现,4个SNPs位点间无强连锁相关(r^(2)<0.33),形成13种单倍型,其中频率大于0.03的单倍型有6个。相关性分析发现,g.4718G>C位点与大别山牛的十字部高显著相关(P<0.05);g.4744T>C位点与十字部高、腹围和腰角宽极显著相关(P<0.01);g.4757C>A位点与腰角宽显著相关(P<0.05);g.78920C>T位点与腹围极显著相关(P<0.01),与管围显著相关(P<0.05)。【结论】PAX3基因第4内含子的g.4718G>C、g.4744T>C和g.4757C>A位点以及第6内含子的g.78920C>T位点多态性与大别山牛群体部分生长性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大别山牛遗传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牛 pax3基因 生长性状 SNPs多态性
下载PDF
PAX3基因重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华 李家大 +4 位作者 罗浑金 陈红胜 梅凌云 贺楚峰 冯永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PAX3基因及其突变体表达质粒初步研究其外源性表达和定位表达,为研究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双酶切pECEPAX3和pcDNA3.0-HA后连接构建PAX3基因重组真核细胞... 目的通过构建PAX3基因及其突变体表达质粒初步研究其外源性表达和定位表达,为研究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双酶切pECEPAX3和pcDNA3.0-HA后连接构建PAX3基因重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0-PAX3-HA,以其为模板分别构建PAX3基因新发突变H80D和H186fs表达质粒pcDNA3.0-H80D-HA和pcDNA3.0-H186fs-HA,DNA测序鉴定。将PAX3、H80D和H186fs表达质粒分别瞬时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和观察野生PAX3蛋白和突变H80D、H186fs蛋白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PAX3及其突变体H80D和H186fs表达质粒经DNA测序鉴定序列正确,三者在NIH3T3细胞中正确表达,H80D与PAX3仅在细胞核中分布,H186fs在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均有分布。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AX3基因及其突变体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突变对PAX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产生影响,为在体外实验进一步研究国人PAX3基因突变致WS发病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gurg综合征 pax3 基因突变 体外实验
下载PDF
Pax3基因无义突变导致Wbct小鼠显性白斑形成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向明 王琳 +4 位作者 翟国勤 龚文 华峥 陈兵 薛整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7-861,共5页
本研究将Wbct杂合子小鼠与背景品系小鼠C57BL/6(B6)配种,记录后代白斑小鼠与正常小鼠数目,采用卡方检验确定遗传模式。在突变基因初步定位基础上增加样品数及微卫星标记数目对突变基因进行精确定位,确定候选基因。采用PCR扩增后直接测... 本研究将Wbct杂合子小鼠与背景品系小鼠C57BL/6(B6)配种,记录后代白斑小鼠与正常小鼠数目,采用卡方检验确定遗传模式。在突变基因初步定位基础上增加样品数及微卫星标记数目对突变基因进行精确定位,确定候选基因。采用PCR扩增后直接测序方法对候选基因Pax3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Wbct突变呈单基因显性遗传,但在不同遗传背景中白斑表型存在差异;Wbct突变纯合子致死;Pax3基因编码区第88位密码子由UGC变为终止密码子UGA,导致蛋白编码提前终止,是引起白斑突变表型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BCT pax3 基因 无义突变 白斑 小鼠
下载PDF
PAX3基因突变相关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及散发患者基因型与表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进 关静 +4 位作者 张静 谢林怡 熊芬 兰兰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对PAX3基因突变相关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及散发患者进行分子病因学研究,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特征。方法对2017-2018年于我院门诊就诊的12例疑似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及家属留取血样及临床资料,通过新一代测序方法进行基因分析,并... 目的对PAX3基因突变相关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及散发患者进行分子病因学研究,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特征。方法对2017-2018年于我院门诊就诊的12例疑似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及家属留取血样及临床资料,通过新一代测序方法进行基因分析,并对先证者及亲属进行候选变异位点的Sanger验证;选择PAX3基因突变导致Waardenburg综合征的家系及散发患者进行基因型与表型的分析。结果发现4个PAX3基因突变相关Waardenburg综合征显性遗传家系及1例疑似新生突变患者,临床表型具有异质性;4例显性遗传家系包括1例剪切位点变异及3例截短突变,分别为c.958+75A>G,c.790C>A(p.Gln264Ter)及c.664C>T(p.Arg222Ter);1例疑似新生突变为错义突变c.141C>A(p.Asn47Lys);c.958+75A>G为本研究新发现变异。结论PAX3基因是导致Waardenburg综合征的常见基因之一,以显性遗传为主,亦存在新生变异可能;家族内具有高风险性,且临床表型具有异质性,因此对就诊家系应扩大样本采集,进行详细问诊及遗传学验证,对散发患者应注意其父母的验证,以明确潜在携带及再传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3基因 WAARDENBURG综合征 基因型 表型
下载PDF
桉叶油含药血清联合维甲酸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Pax3及Cx43的影响
6
作者 胡晓芳 余永莉 +3 位作者 陈涛 张彬渝 刘茂生 苏丽莉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21期3275-3278,3282,共5页
目的探讨桉叶油联合维甲酸(RA)对神经干细胞Pax3、Cx43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进行鉴定,收集传代后第二代的神经干细胞,分别加入5%鼠血清(自由饮食SD大鼠血清,溶剂花生油灌胃鼠血清,桉叶油1 500、1 000、30... 目的探讨桉叶油联合维甲酸(RA)对神经干细胞Pax3、Cx43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进行鉴定,收集传代后第二代的神经干细胞,分别加入5%鼠血清(自由饮食SD大鼠血清,溶剂花生油灌胃鼠血清,桉叶油1 500、1 000、300 mg/kg灌胃鼠血清),5%鼠血清联合RA(5μmol/L)(自由饮食SD大鼠血清+RA,溶剂花生油灌胃鼠血清+RA,桉叶油1 500、1 000、300 mg/kg灌胃血清+RA)和RA(5μmol/L)培养48 h,收集细胞,提取蛋白,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ax3、Cx43蛋白表达水平;提取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Pax3、Cx4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1)用5%鼠血清作用于细胞后,与正常血清组比较,桉叶油含药血清各组的Cx4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Pax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较低(P<0.05),提示桉叶油含药血清具有上调细胞的Cx43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细胞Pax3蛋白和mRNA表达的作用。(2)用5%鼠血清联合RA作用于细胞后,与单纯RA组比较,血清各组Pax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桉叶油含药血清各组的Pax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血清组显著降低(P<0.05)。(3)与单纯RA组比较,血清各组Cx4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但桉叶油含药血清各组的Cx4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桉叶油含药血清具有上调细胞的Cx43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细胞Pax3蛋白和mRNA表达的作用。(2)桉叶油含药血清具有拮抗RA上调细胞的Pax3、Cx43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 维甲酸 神经干细胞 基因表达 pax3 连接蛋白43
下载PDF
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7
作者 张红 张勇 +2 位作者 杨冬梅 刘红刚 朴颖实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7期582-585,639,共5页
目的探讨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BSN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2018—2021年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确诊的8例BSNS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随访患... 目的探讨双表型鼻腔鼻窦肉瘤(BSN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2018—2021年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确诊的8例BSNS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随访患者,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4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2~59岁,中位年龄44.5岁。均为单侧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堵、鼻出血、头晕及面部肿胀等。镜下主要表现为形态较为一致的梭形细胞在上皮下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牵拉上皮,致上皮内陷,形成腺样、囊性或内翻性乳头状瘤样结构,部分区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可见周围骨质侵犯。细胞核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罕见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弥漫或灶性表达S-100、SMA、Desmin,部分病例β-catenin呈灶状核、质阳性,CKpan、MyoD1、Myogenin、CD34、STAT6、SOX10均阴性;P53均为野生型表达;Ki-67细胞增殖指数较低;5例行PAX3基因重排检测,4例检测出重排阳性。随访7例,其中1例于术后9个月复发,再次扩大手术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其余6例均无复发。结论BSNS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鼻腔鼻窦的低度恶性间叶源性肿瘤,易误诊为其他类型梭形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依赖于特征性的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表现,特别是PAX3基因重排检测辅助诊断。治疗以局部扩大手术切除为主,可辅以放疗,总体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表型肉瘤 鼻腔鼻窦梭形细胞肿瘤 鉴别诊断 pax3基因重排
下载PDF
鸡胚胎期和出生后Pax3基因时空表达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常国斌 刘向萍 +4 位作者 张颖 戴爱琴 马腾 周伟 陈国宏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4,共4页
为探讨鸡Pax3基因在胚胎阶段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时空表达规律,试验选取同一批鸡胚(8、16、20 d和21 d)以及2、4、6、8、10、12周龄的如皋鸡各6只,公、母各半,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Pax3基因在胸肌、腿肌中的表达规... 为探讨鸡Pax3基因在胚胎阶段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时空表达规律,试验选取同一批鸡胚(8、16、20 d和21 d)以及2、4、6、8、10、12周龄的如皋鸡各6只,公、母各半,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Pax3基因在胸肌、腿肌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胸肌和腿肌组织中公、母鸡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一致,无性别效应;在胸肌组织中,Pax3基因在8 d的鸡胚中表达水平最高,随后降到最低,出雏前缓慢上升,出雏后随着周龄的增加表达水平保持在较低状态。但在腿肌组织中,Pax3基因的表达高峰在出雏前(20 d和21 d),出雏后随周龄的增加表达量持续降低,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表明Pax3基因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且集中在胚胎期大量表达,出雏后表达水平较低,揭示该基因可能对鸡肌纤维生长发育存在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3基因 RT-PCR 表达
原文传递
PAX3基因及其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敏 权力 张霆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对PAX3基因和PAX3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更多的了解该基因的相关信息,为进一步研究PAX3与神经管畸形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AX3基因的基因结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PAX3基因与其他基因的相互... 目的:对PAX3基因和PAX3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更多的了解该基因的相关信息,为进一步研究PAX3与神经管畸形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AX3基因的基因结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PAX3基因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网络、PAX3蛋白结构域、蛋白二级结构、蛋白间相互作用网络、以及PAX3蛋白所调控和影响的靶基因进行分析。结果:PAX3基因有9中可变剪切形式,编码区存在14个SNP位点,其中错意突变13个,移码突变1个。PAX3蛋白由47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52968Da,PAX3蛋白可能调控和影响151个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与PAX3基因存在相互作用的基因和与PAX3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多数与发育相关。结论:通过对PAX3基因和PAX3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其相应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3基因 生物信息学 转录因子 神经管畸形
原文传递
PAX3基因新突变致Ⅰ型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基因型与表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霞 赵声波 +5 位作者 毕先云 娄凡 曾文娟 高燕 毛志勇 马静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1-626,共6页
目的:通过对云南地区Ⅰ型Waardenburg综合征(WS)一家系的突变基因致病性进行鉴定分析,探讨可能的分子生物学致病原因。方法:经知情同意,对具有WS表型的先证者及其家属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听力学评估。获取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高... 目的:通过对云南地区Ⅰ型Waardenburg综合征(WS)一家系的突变基因致病性进行鉴定分析,探讨可能的分子生物学致病原因。方法:经知情同意,对具有WS表型的先证者及其家属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听力学评估。获取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耳聋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对先证者及其家属进行突变位点的Sanger测序验证分析。结果:先证者高通量测序发现PAX3基因第5外显子c.602C>G突变,该突变为无义突变。导致编码蛋白质第201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变为终止密码子,氨基酸提前终止翻译,蛋白质截短。经Sanger测序验证先证者父亲携带相同位点的突变,弟弟该位点未突变。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ACMG),判定为致病性(PVS1+PM2+PP3)。保守性分析提示多个物种氨基酸序列一致,具有高度保守性。结论:结合临床诊断及基因诊断结果,初步认定该突变为患儿致病原因。本研究丰富了PAX3基因的突变图谱,为临床分子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基因 WAARDENBURG综合征 pax3 基因型 DNA突变分析
原文传递
PAX3对黑色素细胞形成的调控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洋 崔英霞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年第3期10-11,128,共3页
PAX3(Paired box)是转录因子,是PAX家族的一员。PAX3基因最早在胚胎期的神经嵴前体细胞中表达,对黑色素母细胞分化迁移进而发育成黑色素细胞的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PAX3均起到了重要作用。PAX3蛋白具有多种亚型。PAX3在正常皮肤细胞、黑... PAX3(Paired box)是转录因子,是PAX家族的一员。PAX3基因最早在胚胎期的神经嵴前体细胞中表达,对黑色素母细胞分化迁移进而发育成黑色素细胞的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PAX3均起到了重要作用。PAX3蛋白具有多种亚型。PAX3在正常皮肤细胞、黑色素瘤细胞和痣中均有表达。本文对上述过程及PAX3突变导致的相关的疾病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3基因 转录因子 黑色素细胞
原文传递
Waardenburg综合征4个家系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变异分析
12
作者 王璐璐 毛璐 +3 位作者 许红恩 孙淑萍 左彬 卢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61-667,共7页
目的探讨4例Waardenburg综合征(WS)先证者的致病原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例WS先证者及其家系为研究对象。先证者1为2岁11月龄女性患儿,于2021年11月3日因"言语不清2+年"就诊;先证者2... 目的探讨4例Waardenburg综合征(WS)先证者的致病原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例WS先证者及其家系为研究对象。先证者1为2岁11月龄女性患儿,于2021年11月3日因"言语不清2+年"就诊;先证者2为10岁女性患儿,于2021年7月13日因"双耳听力差8年"就诊;先证者3为28岁男性患者,于2022年3月23日因"右耳听力下降10+年"就诊;先证者4为2岁龄男性患儿,于2022年3月9日因"左耳听力差1年"就诊。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病史资料,并进行听力学检查和颞部CT检查。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样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先证者1表现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双眼蓝色虹膜及内眦外移,存在父源PAX3:c.667C>T(p.Arg223 Ter)无义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的变异评级指南,该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P4),先证者1确诊为WSⅠ型。先证者2表现为右耳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双眼蓝色虹膜及内耳发育畸形,存在SOX10:c.1018_1022del(p.Val340Serfs Ter60)移码杂合变异,先证者2的父母此位点为野生型,考虑为新发变异。根据ACMG的变异评级指南,SOX10:c.1018_1022del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P4+PM6),先证者2确诊为WSⅡ型。先证者3表现为右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听力未见异常。存在SOX10:c.23delC(p.Ser8TrpfsTer5)移码杂合变异,变异来源未知。根据ACMG的变异评级指南,SOX10:c.23delC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P4),先证者3确诊为WSⅡ型。先证者4表现为左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右耳听力未见异常,存在母源性MITF:c.7G>T(p.Glu3 Ter)无义杂合变异。根据ACMG的变异评级指南,MITF:c.7G>T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P4),先证者4确诊为WSⅡ型。结论本研究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了4例WS型患者,能够为WS家系提供了分子病因学诊断和遗传咨询,进一步增强了临床医师对WS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 新发变异 pax3基因 SOX10基因 MITF基因 家系
原文传递
常染色体显性Waardenburg综合征1家系基因突变分析
13
作者 于灵 窦进法 +1 位作者 王建波 张守民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报道1个常染色体显性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检测并分析其致病基因。方法收集1个中国汉族常染色体显性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临床资料和外周血,提取DNA,应用二代皮肤靶向测序包检测患者突变基因,Sanger测序验证... 目的报道1个常染色体显性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检测并分析其致病基因。方法收集1个中国汉族常染色体显性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临床资料和外周血,提取DNA,应用二代皮肤靶向测序包检测患者突变基因,Sanger测序验证确定致病基因。结果先证者表现为腹部、下肢不规则白斑,右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双眼虹膜异色,其母亲双眼虹膜异色,内眦赘皮,早白发,眉毛粗浓,该家系中先证者及其母亲均诊断为Waardenburg综合征,且两者PAX3基因7号外显子编码区第976-977位AG均被替换为T,导致PAX3蛋白从第327位氨基酸开始发生移码(第327位氨基酸由苏氨酸转变为脯氨酸),到第54位氨基酸位置时终止[c.976-977delinsT(p.Thr327Profs*54)];患儿父亲未患病,基因检测正常。结论PAX3基因移码突变c.976-977delinsT(p.Thr327Profs*54)为新发现的突变,可能为引起该家系患者临床表型的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 DNA突变分析 色素沉着异常 听觉丧失 pax3基因
原文传递
共同性外斜视家系和散发患者突变基因分析
14
作者 公慧敏 周占宇 刘桂香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报道一个共同性外斜视家系的新发PAX3基因突变。方法:实验研究。选取一个3代6人的共同性外斜视家系,另选择散发患者180例,正常对照组150例。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使用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全外显子组测序平台测序,对... 目的:报道一个共同性外斜视家系的新发PAX3基因突变。方法:实验研究。选取一个3代6人的共同性外斜视家系,另选择散发患者180例,正常对照组150例。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使用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全外显子组测序平台测序,对测序所得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可能的致病候选基因。针对筛选到的候选基因设计引物,在家系成员及散发患者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突变。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PAX3基因的c.G434T突变(p.R145L)可能是共同性外斜视的致病突变。Sanger测序发现家系中2例患者均携带PAX3基因的c.434G>T杂合突变,且突变在家系中与疾病共分离,180例散发患者中有27例检测到此突变,150例正常对照者中均未发现PAX3基因G434T突变。结论:PAX3基因的c.G434T(p.R145L)突变可能为共同性外斜视的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外斜视 全外显子组测序 致病基因 pax3
原文传递
七例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郝予琪 周永安 +5 位作者 李鹏丽 张全斌 李娇 王鹏飞 栗向韶 冯永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对7例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的MITF、PAX3、SOXl0和sNA砣基因进行突变分析,为该病的基因诊断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方法应用Sanger测序检测MITF、PAX3、SOⅪ0和SNA陀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用Polyphen2预测非同义SNP对蛋白质功能的影... 目的对7例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的MITF、PAX3、SOXl0和sNA砣基因进行突变分析,为该病的基因诊断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方法应用Sanger测序检测MITF、PAX3、SOⅪ0和SNA陀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用Polyphen2预测非同义SNP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结果共检测到7个突变位点,分别为c.649—651delAGA(p.R217del)、c.72delG(p.G24{s)、c.185T〉C(p.M62T)、c.118C〉T(p.Q40X)、c.422T〉c(p.L141P)、C.640C〉T(p.R214x)和c.128G〉T(p.G43V)。其中,MITF基因的c.649—651delAGA(p.R217del)和c.640C〉T(p.R214X)突变位点为已报道的,PAX3基因的c.72delG(p.G24fs)、c.185T〉C(p.M62T)、c.118C〉T(p.Q40X)、c.128G〉T(p.G43V)突变和SOX10基因c.422T〉C(p.L141P)突变为未见报道的新突变。非同义SNP c.185T〉C(p.M62T)、c.128G〉T(p.G43V)和c.422T〉c(p.L141P)均考虑为有害突变。结论对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的基因突变分析结果丰富了Waardenburg综合征致病基因的突变谱,为明确病因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 MITF基因 pax3基因 SOX10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中国人群Waardenburg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娜 王晶 +1 位作者 肖涵 吴长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186-1190,共5页
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病,又称听觉-色素综合征,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在中国人群中WS的致病基因主要包括PAX3、MITF、SOX10和EDNRB。本文对中国人群WS相关的基因变异、分子机制及研究... 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病,又称听觉-色素综合征,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在中国人群中WS的致病基因主要包括PAX3、MITF、SOX10和EDNRB。本文对中国人群WS相关的基因变异、分子机制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 基因变异 pax3基因 MITF基因 SOX10基因
原文传递
两个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突变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纯洁 肖婷 +3 位作者 许可 谢玥 张晓慧 李杨 《眼科》 CAS 2019年第3期212-218,共7页
目的分析两个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中先证者和2例患病家系成员的临床表现和致病基因突变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8年北京同仁医院两个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4例患者。方法记录两个家系中先证者和患病成员以及可疑患病... 目的分析两个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中先证者和2例患病家系成员的临床表现和致病基因突变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8年北京同仁医院两个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4例患者。方法记录两个家系中先证者和患病成员以及可疑患病成员的病史以及毛发和皮肤色素异常的情况,并对先证者和2例患病成员进行详细眼科检查和耳科听力检测。采集先证者、其父母及患病成员的外周血样。对先证者进行Waardenburg综合征的6个已知的致病基因Sanger测序检测,应用多种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检出的突变进行致病性预测,并对致病性突变进行家系共分离验证,最后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致病性分级指南对突变进行分级。主要指标致病基因突变、眼部及全身色素异常情况、眼底情况、听力。结果在两个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中分别检出EDNRB 基因p.G186E和PAX基因p.C70R 两个杂合错义突变,分别导致Waardenburg综合征IV型和Waardenburg综合征I型。两个家系的先证者均有虹膜色素异常、听力差、头发变白和鼻根部宽的表现,但程度和部位有所不同。两个家系内所有确诊或可疑患病的成员均有头发变白或额前白发,而无皮肤色素异常表现。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两个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基因,扩大了PAX3和EDNRB基因突变谱,基因检测是可疑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鉴别诊断及分型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ARDENBURG综合征 EDNRB基因 pax3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