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型流感病毒PB2蛋白帽子结合结构域的原核表达与鉴定
1
作者 林维鹏 崔鹏飞 +2 位作者 王思文 邓国华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2,139,共7页
A型流感病毒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PB2蛋白的帽子结合结构域(CBD)在流感病毒的转录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是抗流感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之一。为获得高纯度原核表达的A型流感病毒的CBD蛋白,本研究利用同源... A型流感病毒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PB2蛋白的帽子结合结构域(CBD)在流感病毒的转录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是抗流感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之一。为获得高纯度原核表达的A型流感病毒的CBD蛋白,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策略将8×His标签与一株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CBD区基因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8×His-CBD,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不同浓度IPTG诱导不同时间后,经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后使用镍柱纯化。结果显示,菌体裂解上清中在21 ku处可见目的条带,与8×His-CBD蛋白预期大小符合,且以0.5 mmol/L IPTG于37℃诱导6 h时蛋白表达量最高,镍柱纯化后可获得纯度大于95%的8×His-CBD蛋白。为确定该蛋白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本研究以帽子结构类似物m7GTP对其进行等温滴定量热试验,结果显示8×His-CBD蛋白和m~7GTP结合时存在明显热峰,表明8×His-CBD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经计算,其Kd值为1.71×10^(-5)(±2.92×10^(-6))mol/L。本研究结果对流感病毒的基础研究和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流感病毒 pb2蛋白 帽子结合结构域 原核表达 纯化
下载PDF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流感病毒PB2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
2
作者 孙楠 梁立滨 +7 位作者 王金光 李俊平 罗维玉 赵玉辉 朱鹏阳 姜丽 陈化兰 李呈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流感病毒PB2蛋白可以作用于病毒mRNA转录起始阶段,辅助病毒mRNA引物的合成,并能够影响病毒的宿主范围,参与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宿主体内的适应过程。本研究利用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PB2蛋白作为"诱饵"蛋白,通过经典酵母双杂... 流感病毒PB2蛋白可以作用于病毒mRNA转录起始阶段,辅助病毒mRNA引物的合成,并能够影响病毒的宿主范围,参与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宿主体内的适应过程。本研究利用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PB2蛋白作为"诱饵"蛋白,通过经典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由Calu-3、A549、THP-1和U251 4种细胞构建的cDNA文库,筛选到多个与PB2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针对其中筛选到的一种宿主蛋白FHL2,进行免疫共沉淀(Co-IP)和激光共聚焦(Confocal)试验,证实了PB2蛋白和FHL2蛋白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且转染瞬时过表达FHL2发现该蛋白可以负调控流感病毒复制,为进一步研究PB2蛋白与FHL2蛋白互作及影响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pb2蛋白 酵母双杂交 免疫共沉淀 激光共聚焦 FHL2
下载PDF
浒苔对重金属Pb^(2+)的生物吸附及其生理反应 被引量:7
3
作者 朱明 郭赣林 +3 位作者 刘兆普 徐军田 徐静 陈建华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81-684,共4页
研究了浒苔对Pb2+的生物吸附能力及不同浓度Pb2+对浒苔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暴露72h后,浒苔对Pb2+的去除率平均为(84.44±0.99)%,本试验范围内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绿素a、b含量... 研究了浒苔对Pb2+的生物吸附能力及不同浓度Pb2+对浒苔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暴露72h后,浒苔对Pb2+的去除率平均为(84.44±0.99)%,本试验范围内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绿素a、b含量在Pb2+不同质量浓度处理下呈现一定波动,但叶绿素a/b的比值变化不大。可溶性糖含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总体上增加,而蛋白质含量总体上略有减少,但两者均有随着Pb2+质量浓度不断上升先升后降的趋势。浒苔对Pb2+具有较好的去除率和一定的生理抗性,可以用作低质量浓度含铅废水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pb2+ 生物吸附 可溶性糖 蛋白质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氮对铅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魏学玲 史如霞 +4 位作者 贾凌云 刘艳 张辉 姜羽 杨颖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9,共6页
利用室内水培实验,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Pb2+处理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L.)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b2+处理使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茎长均显著降低,诱导叶绿素a、... 利用室内水培实验,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Pb2+处理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L.)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b2+处理使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茎长均显著降低,诱导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减少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的比值减小,25μmol.L-1SNP明显缓解Pb2+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Pb2+胁迫下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Fv/Fm和Fv/Fo的比值,而100μmol.L-1SNP无明显缓解作用。此外,25和100μmol.L-1SNP诱导Pb2+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多,但100μmol.L-1SNP处理降低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说明,外源NO促进Pb2+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提高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诱导CAT活性升高,从而增强小麦对Pb2+胁迫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胁迫 种子萌发 叶绿素 抗氧化酶 小麦
下载PDF
刚毛藻对重金属Pb^(2+)的耐受性及吸附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从善畅 汪家权 +2 位作者 董玉红 程婷 吕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552-554,共3页
[目的]研究重金属Pb2+对刚毛藻的损害情况以及刚毛藻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性能。[方法]将刚毛藻置于不同浓度(0、2.5、5.0、7.5、10.0、12.5、15.0、17.5、20.0 mg/L)重金属Pb2+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周期为10 d,测定分析刚毛藻体内的... [目的]研究重金属Pb2+对刚毛藻的损害情况以及刚毛藻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性能。[方法]将刚毛藻置于不同浓度(0、2.5、5.0、7.5、10.0、12.5、15.0、17.5、20.0 mg/L)重金属Pb2+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周期为10 d,测定分析刚毛藻体内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含量及刚毛藻体内重金属Pb2+的含量。[结果]随着重金属Pb2+浓度的增大,刚毛藻体内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最终维持在0.30 mg/mg左右,Ca/Cb比值逐渐减小最终维持在0.30左右,重金属Pb2+对叶绿素a的损害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且对叶绿素a的损害作用要大于对叶绿素b的损害作用。重金属Pb2+浓度在0~20 mg/L时,刚毛藻体内的MDA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最大值为20.44μmol/g,表明重金属Pb2+对刚毛藻的毒害作用在逐渐增大。随着重金属Pb2+浓度的增加,刚毛藻体内的蛋白质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最终维持在1.10 mg/g。推测刚毛藻对重金属Pb2+的吸附分为两个阶段,即快速吸附阶段和缓慢吸附阶段。[结论]刚毛藻对重金属Pb2+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及耐受性,可以用于控制并修复水体中的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藻 pb2+ 叶绿素 丙二醛 蛋白质 吸附
下载PDF
重金属Pb^(2+)与蛋白质多组份体系的结合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明 何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39,81,共8页
滴涂法制备壳聚糖修饰电极(Chitosan/Glassy Carbon Electrode,CTS/GCE),并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表征修饰电极;利用修饰电极研究Pb2+离子与血清蛋白质混合体系及单组分体系的结合反应机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CTS/GC... 滴涂法制备壳聚糖修饰电极(Chitosan/Glassy Carbon Electrode,CTS/GCE),并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表征修饰电极;利用修饰电极研究Pb2+离子与血清蛋白质混合体系及单组分体系的结合反应机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CTS/GCE修饰电极测定Pb2+-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时显现良好的线性响应关系,利用建议的理论方程计算了Pb2+与蛋白质的结合参数;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混合组分体系中蛋白质分子间也存在相互作用,从而影响Pb2+与单组分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Pb2+与多组分蛋白质溶液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不等于Pb2+与单组分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参数之和;同时,文章提出了一个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的计算公式,以此定量衡量多组分蛋白质混合体系中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研究重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组的相互作用提供前期基础,并为蛋白质-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 蛋白质混合体系 壳聚糖修饰电极 相互作用 电化学方法
下载PDF
重金属Pb^(2+)对牛蛙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高波 李河 +2 位作者 鲜思萍 全舒舟 张德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34-1839,共6页
本研究以牛蛙(Rana catesbiana)为材料,用氯化铅配制不同浓度的Pb2+溶液(10、20和40 mg/kg)。持续染毒7 d后,培养1 d,然后对牛蛙呼吸频率、心率、肌肉和神经组织兴奋阈值、总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 本研究以牛蛙(Rana catesbiana)为材料,用氯化铅配制不同浓度的Pb2+溶液(10、20和40 mg/kg)。持续染毒7 d后,培养1 d,然后对牛蛙呼吸频率、心率、肌肉和神经组织兴奋阈值、总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重金属Pb2+的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处理前牛蛙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处理后呼吸频率有显著差异,心率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牛蛙肌肉和神经组织兴奋阈值随重金属Pb2+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总蛋白质含量、MDA含量随Pb2+浓度的增大而升高,CAT活性随Pb2+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在腹肌、后腿肌肉和肝脏中重金属Pb2+的残留量最多的是肝脏,其次是腹肌,最少的是后腿肌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蛙 pb2+ 组织兴奋阈值 总蛋白质 丙二醛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Pb^(2+)-牛血清白蛋白复合体系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丽 秦德志 +2 位作者 杨维春 刘巧茹 王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1-725,共5页
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Pb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蛋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紫外光谱表明,Pb2+与BSA肽链上的CO存在相互作用,并使蛋白质疏水结构的微环境发生变化;红外光谱研究表明,Pb2+与BSA结合位点... 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Pb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蛋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紫外光谱表明,Pb2+与BSA肽链上的CO存在相互作用,并使蛋白质疏水结构的微环境发生变化;红外光谱研究表明,Pb2+与BSA结合位点可能为—OH和—NH基团,利用二阶导、退卷积和谱线拟合技术对蛋白质红外谱图的酰胺Ⅰ带进行处理推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质α螺旋和β折叠二级结构含量降低,β转角二级结构含量增加;圆二色谱(CD)也表明Pb2+与BSA的结合使蛋白质的构象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 牛血清白蛋白(BSA)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圆二色谱 蛋白质 二级结构
下载PDF
小分子PB2蛋白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及初步活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杜佳恬 李侃 李琳丽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通过药效团模型和分子对接筛选具有新型骨架的PB2蛋白抑制剂,并初步研究其活性。方法利用HipHop程序建立PB2蛋白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筛选Chemdiv数据库;对匹配较好的化合物利用CDOCKER进行筛选排序,挑选排序靠前的6个... 目的通过药效团模型和分子对接筛选具有新型骨架的PB2蛋白抑制剂,并初步研究其活性。方法利用HipHop程序建立PB2蛋白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筛选Chemdiv数据库;对匹配较好的化合物利用CDOCKER进行筛选排序,挑选排序靠前的6个化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Biacore体外活性测试方法进行生物活性验证;利用分子对接预测CD419与PB2蛋白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得到了1个活性较好的新骨架结构化合物CD419。该化合物的温度偏移ΔTm为4.89℃;Biacore结果显示其KD值为60μmol·L^(-1)。结论获得了一个作用于PB2蛋白的全新骨架结构活性小分子化合物,为靶向PB2蛋白的抗流感药物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2蛋白 药效团模型 小分子 抑制剂 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生物活性测试 先导化合物 流感病毒 RNA聚合酶
原文传递
Emergence of truncated PB1-F2 protein of H3N2 influenza virus during its epidemic period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10
作者 Wei Pingmin Luo Pengfei +6 位作者 Li wei Zi Hairong Qi Xian Deng Fei Qin Yuanfang Wu Bin Tang Feny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487-1492,共6页
Background PB1-F2 protein has been proven to increase the pathogenicity of influenza A virus (IAV) strains in primary infection and in secondary bacterial infection. It can also regulate the activity of viral polyme... Background PB1-F2 protein has been proven to increase the pathogenicity of influenza A virus (IAV) strains in primary infection and in secondary bacterial infection. It can also regulate the activity of viral polymerase. However, it was shown in another retrospective study that a portion of IAVs do not express full-length PB1-F2 protein during virus development; different kinds of stop codons cause exits in the open reading frames and form PB1-F2 gene product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genotypes. Truncated PB1-F2 in human H3N2 IAVs has long been detected in North America but its evolution in China is still unclear. Methods Influenza-like illnesses (ILls) from the whole of Jiangsu Province were collected and inspected to determine the type and subtype of the viruses. A portion of isolates collected in the epidemic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samples for later whole-genome sequencing, and the exact sequences we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Results H3N2 influenza virus was one of the epidemical strains which had been prevalent during 2009-2010, in Jiangsu. Five H3N2 isolates with truncated PB1-F2 protein (25aa) were detected in influenza samples from Nanjing and Xuzhou, while seven similar H3N2 isolates were also reported in Niigata, Japan. Conclusion This emergence indicat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re has been transmission of the H3N2 viru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2 subtype influenza A virus PB1-F2 protein TRUNC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