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0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PCR-RFLP方法快速鉴别中国牛蒡属药用植物
1
作者 黄彦昌 宋跃岳 +6 位作者 许亮 郑汉 董玉玮 张娜 胡传银 窦德强 康廷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83,I0021,共5页
目的随着近十几年来国内学者对牛蒡属药用植物研究的深入,中国牛蒡属植物鉴定需要一种快速、准确的分子鉴别手段。因此研究拟通过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 目的随着近十几年来国内学者对牛蒡属药用植物研究的深入,中国牛蒡属植物鉴定需要一种快速、准确的分子鉴别手段。因此研究拟通过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建立一种快速鉴定中国牛蒡属药用植物的方法。方法通过对两种中国牛蒡属药用植物牛蒡与毛头牛蒡常用鉴定DNA条形码进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图谱分析,找到牛蒡在内源转录间隔区1(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1,ITS1)片段中有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正好为BsaAⅠ酶(YAC/GTR)的酶切位点,根据该酶切位点,设计引物对目标片段进行扩增。另外建立PCR体系:95℃预变性5min,循环反应40次(90℃20s,60℃20s,72℃20s),72℃延伸5min,4℃保温。建立限制性内切酶BsaAⅠ酶切体系,制作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结果电泳结果表明在经过BsaAⅠ酶切后牛蒡将会产生长度分别为101bp与125bp的短条带,而毛头牛蒡未被切开仍为226bp的长条带,成功将两种药用植物区分开。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满足日常对中国牛蒡属植物的鉴定。结论该实验通过从牛蒡与毛头牛蒡的ITS1序列入手,利用PCR-RFLP技术首次完成了对两种植物的鉴别研究,建立了中国牛蒡属植物的PCR-RFLP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毛头牛蒡 鉴别 pcr-rflp
下载PDF
结肠小袋纤毛虫PCR-RFLP分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徐啊慧 冯彩彩 +6 位作者 丰山旺 赵立卓 齐闻新 张雯 胡苏辉 王天奇 闫文朝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9-833,840,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特异的结肠小袋纤毛虫遗传亚型分析方法。方法选择限制性内切酶ApoI和PflMI对结肠小袋纤毛虫ITS1-5.8S rDNA-ITS2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建立PCR-RFLP分型方法,利用建立的PCR-RFLP方法对猪源、羊源和豚鼠源临床粪便... 目的建立高效、特异的结肠小袋纤毛虫遗传亚型分析方法。方法选择限制性内切酶ApoI和PflMI对结肠小袋纤毛虫ITS1-5.8S rDNA-ITS2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建立PCR-RFLP分型方法,利用建立的PCR-RFLP方法对猪源、羊源和豚鼠源临床粪便样品进行遗传亚型分析。结果基于ApoI和PflMI的PCR-RFLP方法可以准确区分结肠小袋纤毛虫遗传变异型A和B,用PflMI可以进一步将遗传变异型B细分为B-c和B-t两个亚型。与镜检和测序结果比较,建立的PCR-RFLP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更高的灵敏性,不仅可以鉴定临床样品中结肠小袋纤毛虫单个亚型,而且可以鉴别单个样品中结肠小袋纤毛虫多个亚型的混合感染。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结肠小袋纤毛虫PCR-RFLP方法,可用于结肠小袋纤毛虫遗传多态性鉴定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pcr-rflp分析 豚鼠
下载PDF
一种基于线粒体COI PCR-RFLP单酶切快速鉴定4种巨蛎属牡蛎的方法
3
作者 崔中望 于诗奇 +1 位作者 缪雄平 阙华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73,共6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mt COI)基因序列PCR-RFLP单酶切的牡蛎物种鉴定方法。本方法可快速鉴定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和近江牡蛎...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mt COI)基因序列PCR-RFLP单酶切的牡蛎物种鉴定方法。本方法可快速鉴定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和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等中国沿海常见的4种巨蛎属(Crassostrea)牡蛎。该方法以甲基转移酶(Msp I)作为限制性内切酶,对4种巨蛎属牡蛎的线粒体DNA COI扩增序列进行酶切,以得到的特异性条带为依据进行物种鉴定。本方法的鉴定结果与COI测序方法的鉴定结果一致,并且筛选出的单一的限制性内切酶Msp I在4种牡蛎的COI序列中不存在酶切位点的突变,准确率达到100%,能够为巨蛎属牡蛎的物种鉴别提供简便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蛎属(Crassostrea)牡蛎 线粒体COI pcr-rflp
下载PDF
中外11个猪种H-FABP基因PCR-RFLP的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李桢 曹红鹤 +4 位作者 储明星 李宏滨 马月辉 郑友民 周忠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317,共5页
本文利用PCR RFLP技术对五指山猪、沂蒙黑猪、汉江黑猪、莱芜猪、香猪、民猪、成华猪、内江猪、二花脸猪、巴马香猪和大白猪11个猪种共420头猪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5′ 端上游区(HinfI RFLP)和第二内含子内(HinfI RFLP、HaeⅢ RFLP... 本文利用PCR RFLP技术对五指山猪、沂蒙黑猪、汉江黑猪、莱芜猪、香猪、民猪、成华猪、内江猪、二花脸猪、巴马香猪和大白猪11个猪种共420头猪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5′ 端上游区(HinfI RFLP)和第二内含子内(HinfI RFLP、HaeⅢ RFLP)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在5′ 端上游区的HinfI RFLP位点上,所有的品种都有变异,但沂蒙黑猪和大白猪只有两种基因型(HH、Hh);(2)在第二内含子内的HinfI RFLP位点上,二花脸只有BB基因型,而其它品种都表现出多态性;(3)在第二内含子内的HaeⅢ RFLP位点上,只在五指山猪、香猪和大白猪中发现有多态性存在,等位基因D的频率分别为0 86,0 98和0 68,其余8个猪种均表现为DD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国 品种 H—FABP基因 pcrrflp 心脏脂肪酸 蛋白基因
下载PDF
小梅山、中梅山及大约克猪的SLA-DQB基因外显子2 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6
5
作者 方美英 胡晓湘 +1 位作者 李宁 吴常信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85-687,共3页
采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RsaⅠ对中国地方猪种小梅山、中梅山及国外猪种大约克SLA DQB基因外显子 2的2 73bp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小梅山猪酶切后出现两种基因型 :2 4 6bp 2 7bp(AA)、132bp 84bp 30bp 2 7bp(BB) ;中梅山猪中出现 4种基... 采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RsaⅠ对中国地方猪种小梅山、中梅山及国外猪种大约克SLA DQB基因外显子 2的2 73bp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小梅山猪酶切后出现两种基因型 :2 4 6bp 2 7bp(AA)、132bp 84bp 30bp 2 7bp(BB) ;中梅山猪中出现 4种基因型 :2 4 6bp 2 7bp(AA)、132bp 84bp 30bp 2 7bp(BB)、132bp 114bp 2 7bp(CC)、2 4 6bp 132bp 84bp 30bp 2 7bp(AB) ;大约克猪中出现 5种基因型 :2 4 6bp 2 7bp(AA)、132bp 84bp 30bp 2 7bp(BB)、132bp 114bp 2 7bp(CC)、2 4 6bp 132bp 84bp 30bp 2 7bp(AB)、2 73bp 2 4 6bp 2 7bp(AD)。分析发现 ,SLA DQB基因外显子 2的 11、94和 12 4位碱基表现出多态性并在 3个猪种中检测到A、B、C和D 4个等位基因 ;χ2 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 ,小梅山、中梅山及大约克SLA DQB基因外显子 2在RsaⅠ酶切位点已经达到了Har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梅山 中梅山 大约克猪 SLA-DQB基因 外显子2 pcr-rflp多态性分析 中国地方猪种
下载PDF
猪MyoG基因的PCR-RFLP分型及其与生长性能和肌纤维数目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高勤学 刘梅 +1 位作者 杨月琴 王林云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0-332,共3页
对33头申农号猪MyoG基因进行PCR-RFLP分型,结果发现3种基因型(MM,MN和NN)。M基因频率为51.5%,N基因频率为48.5%。对不同基因型猪初生重和断奶重分析发现,NN型猪初生重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猪(P<0.05),但断奶重差异不显著。根据不同基... 对33头申农号猪MyoG基因进行PCR-RFLP分型,结果发现3种基因型(MM,MN和NN)。M基因频率为51.5%,N基因频率为48.5%。对不同基因型猪初生重和断奶重分析发现,NN型猪初生重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猪(P<0.05),但断奶重差异不显著。根据不同基因型共屠宰12头申农号猪,取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做冰冻切片,HE染色,并计算肌纤维数目,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猪间半腱肌和半膜肌肌纤维密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NN型肌纤维密度高于其他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G基因 rflp pcr 相关性分析 生长性能 维数 分型 肌纤维密度 基因频率 基因型 冰冻切片 HE染色 差异显著 重分析 初生重 断奶 N型
下载PDF
IGF2基因PCR-RFLP多态性与脂肪沉积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52
7
作者 刘桂兰 蒋思文 +2 位作者 熊远著 郑嵘 屈彦纯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07-1112,共6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在胎儿生长发育、肿瘤细胞增殖、肌肉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是影响猪瘦肉量的主要候选基因。采用PCR RFLP技术 ,分析了IGF2基因第 8内含子部分片段在猪资源家系群体中的NciⅠ酶切片段多态性分布。IGF2基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在胎儿生长发育、肿瘤细胞增殖、肌肉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是影响猪瘦肉量的主要候选基因。采用PCR RFLP技术 ,分析了IGF2基因第 8内含子部分片段在猪资源家系群体中的NciⅠ酶切片段多态性分布。IGF2基因该片段具有两个NciⅠ酶切位点 (切点位于第 8内含子 ,分别记录为位点A和位点B) ,两位点在资源家系中均具有多态性。IGF2基因B位点酶切未突变个体均比酶切突变的个体背膘薄 18 2 8% (P<0 0 1) ,肥肉率低 2 2 4 3% (P <0 0 1) ,瘦肉率高 8 71% (P <0 0 1) ,位点A具有相同的影响趋势。在该研究群体中 ,IGF2基因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为加性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2基因 pcr-rflp 背膘厚
下载PDF
我国南方常见的6种寡毛实蝇PCR-RFLP快速鉴定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吴佳教 梁帆 +2 位作者 胡学难 赵菊鹏 梁广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70-773,共4页
 应用PCR-RFLP技术,对我国南方发生和诱捕到的6种寡毛实蝇开展了快速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出的2组引物对6种供试实蝇线粒体DNA(mtDNA)的PCR扩增片断大小分别约为350bp和450bp。用限制性内切酶MSEI和DRAI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  应用PCR-RFLP技术,对我国南方发生和诱捕到的6种寡毛实蝇开展了快速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出的2组引物对6种供试实蝇线粒体DNA(mtDNA)的PCR扩增片断大小分别约为350bp和450bp。用限制性内切酶MSEI和DRAI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得到的酶切位点可将供试的6种实蝇区分开来。该方法不受供试实蝇食物源的影响,对各种虫态(卵、幼虫、蛹)和不同性别的成虫均适用,可用于实蝇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蝇 寡毛实蝇 pcr-rflp 快速鉴定 南方地区 农业害虫
下载PDF
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PCR-RFLP分子鉴别 被引量:23
9
作者 徐耀辉 焦新安 +4 位作者 胡青海 焦凤超 曾显营 潘志明 黄金林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9,共5页
根据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fliC基因可变区两端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出约600bp的产物,用Hin6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经RFLP分析区分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型。利用该技术对6株鸡白痢沙门氏菌标准株及2株... 根据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fliC基因可变区两端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出约600bp的产物,用Hin6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经RFLP分析区分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型。利用该技术对6株鸡白痢沙门氏菌标准株及2株鸡伤寒沙门氏菌标准株进行分子鉴别,得到的结果与预计的RFLP模式相符,证明该方法可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191株鸡沙门氏菌进行分子鉴别,191株中有185株分离株符合鸡白痢沙门氏菌的RFLP模式,6株分离株符合鸡伤寒沙门氏菌的RFLP模式,其中有176株PCR-RFLP鉴定结果与生化特性符合率达100%,另有15株根据生化特性不能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氏菌 鸡伤寒沙门氏菌 pcrrflp flic基因 分子鉴别
下载PDF
药用植物束花石斛、流苏石斛及其形态相似种的PCR-RFLP鉴别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张婷 徐珞珊 +3 位作者 王峥涛 周开亚 张宁 史永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28-733,共6页
目的建立简易的采用rDNAITS区作为分子标记对中药石斛的基源植物进行分子鉴定的技术。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获得ITS片段的限制性图谱。束花石斛及其形态相似种的PCR扩增产物用ClaI和ApaLI酶切,流苏石... 目的建立简易的采用rDNAITS区作为分子标记对中药石斛的基源植物进行分子鉴定的技术。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获得ITS片段的限制性图谱。束花石斛及其形态相似种的PCR扩增产物用ClaI和ApaLI酶切,流苏石斛及其形态相似种的PCR扩增产物用SphI酶切。结果根据预测的PCRRFLP图谱,可以鉴别药用植物束花石斛、流苏石斛及它们的形态相似种。用这种方法鉴定了市场上收集的25件商品束花石斛、流苏石斛新鲜药材的原植物。结论rDNAITS的PCRRFLP可用于鉴定石斛药材的原植物,具有简便、费用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束花石斛 流苏石斛 ITS区 pcr-rflp
下载PDF
细胞色素B基因PCR-RFLP鉴定阿胶原料 被引量:18
11
作者 汪小龙 潘洁 +6 位作者 王师 万俊芬 包振民 解锡军 尤金花 解福生 师秀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5-648,共4页
用细胞色素B基因PCR-RFLP方法对阿胶原料进行鉴定。提取马、牛、驴3种动物干皮DNA,PCR扩增细胞色素B基因保守区域的359 bp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和HaeⅢ酶切,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了DNA指纹图谱,根据获得的DNA指纹图谱判定样品所... 用细胞色素B基因PCR-RFLP方法对阿胶原料进行鉴定。提取马、牛、驴3种动物干皮DNA,PCR扩增细胞色素B基因保守区域的359 bp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和HaeⅢ酶切,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了DNA指纹图谱,根据获得的DNA指纹图谱判定样品所属物种。该方法不仅简便,还可以100%准确鉴定阿胶原料皮样所属物种来源,适合作为常规技术应用于阿胶原料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鉴定 阿胶 CYT B pcr-rflp
下载PDF
猪MyoG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林万华 高军 +5 位作者 陈克飞 丁能水 艾华水 郭源梅 李琳 黄路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6,共5页
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南昌白、二花脸、梅山猪、玉山黑猪、乐平花猪、金华两头乌及上高两头乌等中外10个猪种共计561头猪为研究材料,采用3对引物(PCR1、PCR2、PCR3)分别扩增猪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的不同区域,扩增产物经限制性核... 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南昌白、二花脸、梅山猪、玉山黑猪、乐平花猪、金华两头乌及上高两头乌等中外10个猪种共计561头猪为研究材料,采用3对引物(PCR1、PCR2、PCR3)分别扩增猪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的不同区域,扩增产物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MspⅠ酶切后发现:(1)在PCR1MspⅠ-RFLP位点上,外来品种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及培育品种南昌白中极大多数个体表现为AA型,个别为BB型;而6个中国地方猪种除乐平花猪外均以BB型居多。(2)在PCR2MspⅠ-RFLP位点上,6个中国地方猪种除一头玉山黑猪表现为MN型外,其余均为MM型;而外来品种以NN型占大多数,培育品种南昌白更趋向于外来品种。(3)在PCR3MspⅠ-RFLP位点上,所有猪种均可得到扩增产物,但无MspⅠ酶切位点。(4)在梅山猪及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二花脸猪中,没有发现Soumillion等(1997)报道的梅山猪特异性MspⅠ多态性酶切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G基因 pcr-rflp多态性 遗传多态性 肌细胞生成素基因
下载PDF
我国主要地方绵羊品种mtDNA D-loop区PCR-RFLP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祥龙 张增利 +3 位作者 巩元芳 刘铮铸 贾青 王立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70,共6页
利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MspⅠ,Sau3AⅠ,XspⅠ,TaqⅠ),采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我国9个地方绵羊品种以及2个引入品种共计83只绵羊个体线粒体DNADloop区的多态性。结果表明,我国主要地方绵羊品种线粒体DNADloop区存在两种基本单体型,... 利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MspⅠ,Sau3AⅠ,XspⅠ,TaqⅠ),采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我国9个地方绵羊品种以及2个引入品种共计83只绵羊个体线粒体DNADloop区的多态性。结果表明,我国主要地方绵羊品种线粒体DNADloop区存在两种基本单体型,提示我国主要地方绵羊品种起源于两个母系祖先。线粒体DNADloop区多态度为0.0421%,说明我国地方绵羊品种线粒体DNA多态度较为贫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绵羊品种 线粒体DNA D-LOOP pcr-rflp
下载PDF
利用mtCOIPCR-RFLP技术鉴定中国境内九个烟粉虱隐种 被引量:19
14
作者 秦丽 王佳 +1 位作者 邴孝利 刘树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6-194,共9页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个物种复合体,包括31个以上形态上无法区分的隐种,其中少数隐种是世界性入侵害虫。目前,在中国境内分布有2个入侵隐种和13个土著隐种。快速、高效的鉴别方法对掌握烟粉虱田间发生规律及制定相关防...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个物种复合体,包括31个以上形态上无法区分的隐种,其中少数隐种是世界性入侵害虫。目前,在中国境内分布有2个入侵隐种和13个土著隐种。快速、高效的鉴别方法对掌握烟粉虱田间发生规律及制定相关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除了mtCOI基因测序比对外,尚未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多个烟粉虱隐种。本研究采用mtCOI PCR-RFLP技术,单独或组合使用TaqI,VspI,Van91I,NcoI和FokI这5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烟粉虱mtCOI的PCR扩增片段,鉴别分布在中国境内的9个烟粉虱隐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TaqI酶切,可鉴别出MEAM1和China1两个隐种,使用TaqI+NcoI分步酶切可鉴定出MED和Asia1两个隐种,使用TaqI+Van91I分步酶切可鉴定出Asia II3和Asia II9两个隐种,使用TaqI+VspI+FokI分步酶切可鉴定出Asia II1,Asia II6和Asia II73个隐种。本研究为高效鉴别中国境内的多个烟粉虱隐种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隐种 分子鉴定 限制性内切酶 MTCOI pcrrflp
下载PDF
3个群体草鱼mtDNAD-Loop的PCR-RFLP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吴海防 董仕 +1 位作者 单淇 谷口顺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4-188,共5页
采用PCR技术对江西瑞昌、湖南长沙、天津宁河3个群体的144尾草鱼线粒体DNA(m tDNA)D-Loop区段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了分析。PCR扩增出的m tDNA D-Loop区段,用11种核酸内切限制酶酶切。结果显示:扩增出的142尾试验鱼的m tDNA... 采用PCR技术对江西瑞昌、湖南长沙、天津宁河3个群体的144尾草鱼线粒体DNA(m tDNA)D-Loop区段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了分析。PCR扩增出的m tDNA D-Loop区段,用11种核酸内切限制酶酶切。结果显示:扩增出的142尾试验鱼的m tDNA D-Loop区段为1.6 kbp,长沙群体中的两尾为1.8kbp,个体间存在长度变异现象;6种限制酶具有酶切位点,共检测到两种单倍型,其中长沙群体中有长度变异的两尾为一种单倍型,142尾为另一种单倍型;瑞昌和宁河两群体内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均为0,长沙群体内的分别为0.0816、0.00315;长沙群体与瑞昌(或宁河)群体间的核苷酸歧化距离以及Rogers遗传距离分别为0.0000343和0.6783;χ2检验结果显示3个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离草鱼m tDNA D-Loop区段的遗传多样性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MTDNA D—Loop pcrrflp 长度变异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西安荷斯坦奶牛群5个基因座位遗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润锋 陈宏 +4 位作者 蓝贤勇 田燚 潘传英 胡沈荣 苏利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549,共5页
应用PCR RFLP方法对西安荷斯坦牛的κcn、βlg、βlg 5′侧翼区、CSN1S2、IGFBP 3 共5 个基因座位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安荷斯坦牛群中,没有发现携带CSN1S2F 等位基因的个体,其多态信息含量为0。κcn基因座位呈现低度多态(PI... 应用PCR RFLP方法对西安荷斯坦牛的κcn、βlg、βlg 5′侧翼区、CSN1S2、IGFBP 3 共5 个基因座位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安荷斯坦牛群中,没有发现携带CSN1S2F 等位基因的个体,其多态信息含量为0。κcn基因座位呈现低度多态(PIC=0 236 6),βlg、βlg 5′侧翼区、IGFBP 3 基因座位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 316 8、0 368 9、0 443 9,均呈现中度多态。κcn、βlg、βlg 5′侧翼区、IGFBP 3、CSN1S2 基因座位的杂合度和DNA多态度分别为0 274 2、0 394 7、0 487 9、0 489 1、0和0 025 5、0 011 6、0 033 3、0 011 2、0。而且,在西安荷斯坦牛群中,κcn、βlg、βlg 5′侧翼区、IGFBP 3 共4 个基因座位均处于Hardy Weinberg平衡状态,CSN1S2 基因座位处于纯合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rflp分析 基因座位 遗传多态性 西安 奶牛群 多态信息含量 多态性分析 DNA多态 荷斯坦牛 等位基因 平衡状态 杂合度 纯合
下载PDF
应用PCR-RFLP技术鉴别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凤毛 叶建仁 +1 位作者 汤坚 吴小芹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共5页
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之间的差异。实验扩增出松材线虫rDNA-ITS区片段长度约为890 bp,拟松材线虫rDNA-ITS区片段长度约为930 bp。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两种线虫的ITS区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结果表明:(1)DraI酶切松材线... 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之间的差异。实验扩增出松材线虫rDNA-ITS区片段长度约为890 bp,拟松材线虫rDNA-ITS区片段长度约为930 bp。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两种线虫的ITS区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结果表明:(1)DraI酶切松材线虫群体均产生两个长度约510 bp和380 bp的片段,而拟松材线虫均不能被DraI酶切;(2)所有的松材线虫群体与拟松材线虫群体的ITS区扩增产物均不能被ApaI酶切;(3)用MspI酶切松材线虫群体,除GZ02不能够被酶切外,其余样本能够产生两条长度分别为530 bp和360 bp的谱带。拟松材线虫群体,都能产生3条一致的亮带,长度分别为340 bp2、90 bp、180 bp;(4)所有松材线虫样本均不能被SalI酶切,而拟松材线虫群体均能够被酶切为两个720 bp和220 bp的片段;(5)XhoI酶切松材线虫ITS区为两条大小分别为520 bp和370 bp的谱带。而拟松材线虫产生两条大小分别为530 bp和400 bp的谱带。因此,内切酶DraI、SalI可以用于检测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MspI、ApaI、XhoI不宜用于鉴别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拟松材线虫 核糖体基因 pcrrflp 鉴定
下载PDF
应用RAPD标记和细胞质基因组PCR-RFLP技术研究大花蕙兰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6
18
作者 甘娜 谭向红 +2 位作者 陈其兵 魏育明 郑有良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9-355,共7页
利用RAPD、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PCRRFLP标记系统评价了大花蕙兰20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在50个RAPD引物分析中,有36个引物(72.0%)能揭示材料间的多态性,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03~0.765,平均0.598,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表明,R... 利用RAPD、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PCRRFLP标记系统评价了大花蕙兰20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在50个RAPD引物分析中,有36个引物(72.0%)能揭示材料间的多态性,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03~0.765,平均0.598,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表明,RAPD标记能将所有材料区分开。在7个叶绿体基因组(cpDNA)的PCRRFLP分析中,6个标记(87.5%)可扩增出1至多条清晰的谱带;扩增产物经7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6个标记的19种引物/酶组合共检测到53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有37条,占69.8%;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71~0.949,平均值为0.766。在8个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PCRRFLP标记分析中,只有3个(37.5%)标记能得到1条清晰的谱带;利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对3个标记的扩增产物消化后,在10种标记/酶组合中,共检测到33条酶切片段,其中21条(63.6%)具有多态性;遗传相似系数为0.634~1.000,平均0.829。这些结果表明,RAPD标记揭示的大花蕙兰遗传多样性最高,其次为cpDNAPCRRFLP标记,而mtDNAPCRRFLP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蕙兰 RAPD pcr-rflp CPDNA MTDNA
下载PDF
16种商品海参16S rRNA的PCR-RFLP鉴定方法 被引量:18
19
作者 文菁 胡超群 +1 位作者 张吕平 范嗣刚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1-457,共7页
基于570bp左右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利用3种核酸内切酶(DdeI,Hae Ⅲ和Sty Ⅰ)对16种海参PCR产物进行酶切,分别产生10种、5种和5种单倍型,通过单倍型的组合,即能有效区分16种海参的种类。运用此方法对19种商品海参(包括冻品和干品)... 基于570bp左右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利用3种核酸内切酶(DdeI,Hae Ⅲ和Sty Ⅰ)对16种海参PCR产物进行酶切,分别产生10种、5种和5种单倍型,通过单倍型的组合,即能有效区分16种海参的种类。运用此方法对19种商品海参(包括冻品和干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9种产品属于错误贴标。本研究建立的PCR-RFLP方法方便、有效,可靠,可为海参产品评估、进出口种类鉴定提供实用高效的方法。本研究旨在为市场海参产品贴标情况的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16S RRNA基因 pcr-rflp 鉴定方法
下载PDF
五指山、二花脸和皮特兰猪的SLA-DRB基因外显子2PCR-RFLP及PCR-SSC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谈永松 周波 王林云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3-169,共7页
采用PCR RFLP法和PCR SSCP法对 1 7头五指山猪、2 8头二花脸猪以及 2 8头皮特兰猪SLA DRB外显子 2进行分型。采用PCR RFLP技术分型 ,结果显示 :限制酶MspⅠ酶切可分出 1种RFLP带 ,即M :1 4 3bp/ 1 0 2bp ;限制酶RsaⅠ酶切可分出 4种RFLP... 采用PCR RFLP法和PCR SSCP法对 1 7头五指山猪、2 8头二花脸猪以及 2 8头皮特兰猪SLA DRB外显子 2进行分型。采用PCR RFLP技术分型 ,结果显示 :限制酶MspⅠ酶切可分出 1种RFLP带 ,即M :1 4 3bp/ 1 0 2bp ;限制酶RsaⅠ酶切可分出 4种RFLP带 ,分别为A :1 4 1bp/ 93bp/ 1 1bp ,B :1 1 1bp/ 6 9bp/ 5 4bp/ 1 1bp ,C :1 80bp/ 5 4bp/ 1 1bp以及D :93bp/ 4 8bp/ 39bp/ 5 4bp/ 1 1bp。检测发现 ,五指山猪有 2种RFLP带型 :AA和BB ,二花脸猪有 3种RFLP带型 :AA、BB和AB ,皮特兰猪有 3种RFLP带型 :AA、CC和BD。比较五指山猪、二花脸猪与皮特兰猪 ,发现 3个品种都是以A带为主 ,分别占到 0 6 9、0 73和 0 82 ,品种之间差别不显著。采用PCR SSCP技术共分出 7种标记带型 ,分别为αα、αδ、ββ、γγ、αγ、δδ、βε ,其中五指山猪有 3种带型 ,分别为αα、αδ和 ββ ,二花脸猪有 3种带型 ,分别为αα、γγ和αγ ,而皮特兰则出现 5种带型 ,分别为αα、δδ、αδ、βε和 ββ。在 3个品种猪中均存在α带 ,且其频率在各自品种中均最高 ,在五指山猪和皮特兰猪中δ带出现的频率次之 ,相应的在这两个猪种中杂合型αδ带型出现的频率则最高。Hardy Weinberg平衡分析表明 ,二花脸猪SLA DRB基因外显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猪 二花脸猪 皮特兰猪 SLA—Ⅱ类基因 pcrrflp pcr—SSC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