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基于PCR-RDB技术的膜芯片开发并应用于遗传性非综合征耳聋检测效果。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东莞市儿童医院186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足跟血并提取基因组DNA。根据文献报道的中国人群常见耳聋易感基因的热点突变,选...目的研究基于PCR-RDB技术的膜芯片开发并应用于遗传性非综合征耳聋检测效果。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东莞市儿童医院186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足跟血并提取基因组DNA。根据文献报道的中国人群常见耳聋易感基因的热点突变,选取4个基因(GJB2、GJB3、SLC26A4和12S r RNA)20个突变位点,通过PCR-RDB方法,对新生儿体内4个基因之中9个高发突变位点相应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且于扩增产物两端作出生物素标记,同时在膜条上固定9个不同待检位点的突变阵列与正常探针阵列,将正常阵列作为对照,当扩增产物以及探针杂交后,通过显色反应与是否存在杂交信号判断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检出耳聋基因突变携带新生儿62例,携带率为3.32%,其中杂合突变60例(3.22%),复合杂合突变1例(0.05%),纯合突变1例(0.05%)。在阳性检出样本中,GJB2及SLC26A4基因突变占总阳性突变的83.87%(56/62)。阳性突变位点最常见的是GJB2基因的235del C突变,共检出31例(50%,31/62),其次是SLC26A4基因的IVS7-2A>G(19.35%,12/62)。本研究检出纯合突变样本中,1例为12S rRNA基因的1555A>G突变;235de1C杂合突变基因样本以及1VS7-2A>G杂合突变基本样本各位点显色具有均一性。结论经临床研究验证,基于PCR-RDB技术的膜芯片可用于遗传性非综合征耳聋的检测,具有较高准确性与重复性。展开更多
目的调查川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的分布,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172例HBV病毒载量≥1.00×104IU的乙肝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了解基因型在不同临床类型肝病中的分布及其与患者肝功能...目的调查川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的分布,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172例HBV病毒载量≥1.00×104IU的乙肝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了解基因型在不同临床类型肝病中的分布及其与患者肝功能、HBV病毒载量、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共检测了172例患者,成功分型166例,占96.51%。其中B型98例,占56.98%;C型60例,占34.88%;B/C混合型8例,占4.65%;未知型6例,占3.49%;②B型多见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占59.18%);在急、慢性肝炎(AHB、CHB)、肝硬化患者(HC)、肝细胞癌(HCC)等疾病中,C基因型比例明显高于ASC(P<0.05),但几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C基因型患者年龄高于B基因型患者(P<0.05);C基因型患者肝功能指标ALT、TBiL均高于B基因型患者(P<0.05),但GGT、HBV载量、性别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B型和C型共占91.86%,其他型别偶见;C基因型可能与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和严重肝脏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与患者性别、HBV病毒载量高低无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基于PCR-RDB技术的膜芯片开发并应用于遗传性非综合征耳聋检测效果。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东莞市儿童医院186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足跟血并提取基因组DNA。根据文献报道的中国人群常见耳聋易感基因的热点突变,选取4个基因(GJB2、GJB3、SLC26A4和12S r RNA)20个突变位点,通过PCR-RDB方法,对新生儿体内4个基因之中9个高发突变位点相应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且于扩增产物两端作出生物素标记,同时在膜条上固定9个不同待检位点的突变阵列与正常探针阵列,将正常阵列作为对照,当扩增产物以及探针杂交后,通过显色反应与是否存在杂交信号判断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检出耳聋基因突变携带新生儿62例,携带率为3.32%,其中杂合突变60例(3.22%),复合杂合突变1例(0.05%),纯合突变1例(0.05%)。在阳性检出样本中,GJB2及SLC26A4基因突变占总阳性突变的83.87%(56/62)。阳性突变位点最常见的是GJB2基因的235del C突变,共检出31例(50%,31/62),其次是SLC26A4基因的IVS7-2A>G(19.35%,12/62)。本研究检出纯合突变样本中,1例为12S rRNA基因的1555A>G突变;235de1C杂合突变基因样本以及1VS7-2A>G杂合突变基本样本各位点显色具有均一性。结论经临床研究验证,基于PCR-RDB技术的膜芯片可用于遗传性非综合征耳聋的检测,具有较高准确性与重复性。
文摘目的调查川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的分布,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172例HBV病毒载量≥1.00×104IU的乙肝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了解基因型在不同临床类型肝病中的分布及其与患者肝功能、HBV病毒载量、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共检测了172例患者,成功分型166例,占96.51%。其中B型98例,占56.98%;C型60例,占34.88%;B/C混合型8例,占4.65%;未知型6例,占3.49%;②B型多见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占59.18%);在急、慢性肝炎(AHB、CHB)、肝硬化患者(HC)、肝细胞癌(HCC)等疾病中,C基因型比例明显高于ASC(P<0.05),但几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C基因型患者年龄高于B基因型患者(P<0.05);C基因型患者肝功能指标ALT、TBiL均高于B基因型患者(P<0.05),但GGT、HBV载量、性别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B型和C型共占91.86%,其他型别偶见;C基因型可能与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和严重肝脏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与患者性别、HBV病毒载量高低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