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LR和SII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代晟 杨冰 +1 位作者 刘澈 李雷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35-39,共5页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E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就诊的146例晚期EC,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以无进展生存期为标准,绘制受试...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E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就诊的146例晚期EC,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以无进展生存期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NLR和SII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分为H/L-NLR组、H/L-SII组,计算各组治疗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绘制生存曲线评价NLR、SII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EC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NLR最佳截断值为5.71时,诊断敏感度为52.1%,特异度为79.1%;当SII最佳截断值为803.23时,诊断敏感度为85.1%,特异度为59.9%。L-NLR组和L-SII组疾病控制率分别高于H-NLR组和H-SII组(P<0.01)。L-NLR组和L-SII组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H-NLR组和H-SII组。结论 NLR和SII预测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EC患者的价值较高,低于最佳截断值的NLR和SII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pd1/pdL1抑制剂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
下载PDF
PD1/PDL1信号途径在小鼠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闫智永 唐桥斐 +3 位作者 李赛楠 姜玉秋 徐智 张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PD1/PDL1信号途径在小鼠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模型组、PDL1单克隆抗体组、PDL1重组蛋白组均给予卵清蛋白(OVA)诱发变应性鼻炎,PDL1单克隆抗体组和PDL1重组蛋白组再分别给予PDL1... 目的探讨PD1/PDL1信号途径在小鼠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模型组、PDL1单克隆抗体组、PDL1重组蛋白组均给予卵清蛋白(OVA)诱发变应性鼻炎,PDL1单克隆抗体组和PDL1重组蛋白组再分别给予PDL1单克隆抗体、PDL1重组蛋白处理;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采用叠加量化记分法进行搔鼻、喷嚏及鼻溢症状评价;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鼻黏膜组织PD1、PDL1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值;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IL-10、IL-17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鼻黏膜组织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RORγt表达。结果对照组、模型组、PDL1单克隆抗体组、PDL1重组蛋白组行为学评分分别为0、(6.17±0.98)、(7.33±0.82)、(3.17±1.17)分,四组间比较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DL1单克隆抗体组血清TGF-β、IL-10水平降低,血清IL-17水平升高,鼻黏膜组织Foxp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RORγt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组间比较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PDL1单克隆抗体组血清TGF-β、IL-10水平下降,血清IL-17水平增加,PDL1单克隆抗体组鼻黏膜组织Foxp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RORγ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DL1重组蛋白干预组血清TGF-β、IL-10水平升高,血清IL-17水平降低,鼻黏膜组织Foxp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RORγt相对表达量降低;组间比较P<0.05或<0.01。结论 PD1/PDL1信号通路参与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发展,下调TGF-β、IL-10、Foxp3表达,上调IL-17、RORrt表达,可能是PDL1抑制过敏性鼻炎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pd1/pdL1信号途径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下载PDF
PD1及PDL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成斌 茅芯慧 王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8期1957-1960,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86例。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86例。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PD1及PDL1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组织PD1及PDL1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PD1及PDL1表达阳性率为79.57%、79.57%,均高于癌旁组织(48.39%、22.58%),阴性率为20.43%、20.43%,均低于癌旁组织(51.61%、7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Ⅱ级、Ⅲ级患者的乳腺癌组织PD1表达阳性率为87.10%、87.18%,高于Ⅰ级患者(56.52%),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乳腺癌组织PD1表达阳性率为90.48%,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7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Ⅲ~Ⅴ期患者的乳腺癌组织PDL1表达阳性率为93.55%,高于Ⅰ~Ⅱ期患者(72.58%),组织学分级Ⅱ级、Ⅲ级患者的乳腺癌组织PDL1表达阳性率为87.18%、83.87%,高于Ⅰ级患者(60.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PD1及PDL1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为(29.80±1.07)、(30.48±1.03)个月,均短于阴性患者[(34.73±1.22)、(34.04±1.36)个月],3年生存率59.46%、60.81%,均低于阴性患者(94.74%、8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及PDL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增高,且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d1 pdL1 临床病理参数 预后
下载PDF
PD-L1-Ig融合蛋白的酵母表达及其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意 吴聪 +2 位作者 蒋应明 龙瑶 陈国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4-468,共5页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PD-L1-Ig融合蛋白,检测该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化学合成hPD-L1-IgG4融合基因,构建携带该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转化GS115酵母菌株后分泌表达融合蛋白,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SDS-PAGE和Wester...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PD-L1-Ig融合蛋白,检测该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化学合成hPD-L1-IgG4融合基因,构建携带该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转化GS115酵母菌株后分泌表达融合蛋白,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ELISA法检测融合蛋白与受体PD-1的结合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融合蛋白对T细胞功能的抑制能力,51Cr稀释法检测其对CTL杀伤人结肠癌SW480细胞效应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PIC9K-PD-L1-IgG4,转化菌株分泌表达PD-L1-IgG4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5000,含量为120μg/ml。发酵菌株,纯化制备融合蛋白。融合蛋白与受体PD-1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能够显著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P<0.01),并抑制CTL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P<0.01)。结论:成功制备了酵母表达PD-L1-IgG4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为深入研究其在肿瘤免疫应答中的调控效应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1 融合蛋白 酵母表达系统 pd-1 T细胞 结肠癌细胞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裂解物通过PD1/PDL1相互作用抑制免疫细胞活性
5
作者 陈文利 黄新亮 +3 位作者 刘辉 周小楠 潘中武 董博翰(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876-2880,2885,共6页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细胞裂解物(TCL)通过PD1/PDL1相互作用对T淋巴细胞系H9凋亡、活化及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MDA-MD-231、MCF-10A细胞中的PDL1和H9、PBMC中的PD1表达;反复冻融法制备231-TCL,将不同剂量...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细胞裂解物(TCL)通过PD1/PDL1相互作用对T淋巴细胞系H9凋亡、活化及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MDA-MD-231、MCF-10A细胞中的PDL1和H9、PBMC中的PD1表达;反复冻融法制备231-TCL,将不同剂量231-TCL作用H9细胞,于不同时间点观察231-TCL诱导细胞凋亡的剂量与时间;适量的231-TCL与PD1/PDL1抑制剂共同作用H9细胞,观察H9细胞凋亡、CD69表达及IL-2、IL-4、TNF-β的分泌。结果:MDA-MD-231、MCF-10A细胞中均有PDL1表达,H9、PBMC中表达PD1;当231-TCL∶H9为2∶1,且作用时间为48 h时,231-TCL可诱导H9细胞凋亡;231-TCL和PD1/PDL1抑制剂联合作用于H9细胞后,H9细胞凋亡减少,CD69表达增加,IL-2、TNF-β分泌增加,IL-4分泌量不变。结论:三阴性乳腺癌TCL通过PD1/PDL1相互作用诱导H9细胞凋亡,抑制其活化及IL-2、TNF-β等细胞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裂解物 pd1 pdL1 T淋巴细胞 三阴性乳腺癌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修饰供者DC对大鼠异体胰岛移植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艮甫 黄赤兵 +5 位作者 冯嘉瑜 范明齐 王平贤 肖亚 贾维胜 方针强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5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探讨共刺激信号阻断剂PDL1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对胰岛移植存活的影响。方法以BN、Lewis大鼠为胰岛移植供、受体;用PDL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供、受体骨髓源性DC使之表达PDL1;将供、受体DC... 目的探讨共刺激信号阻断剂PDL1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对胰岛移植存活的影响。方法以BN、Lewis大鼠为胰岛移植供、受体;用PDL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供、受体骨髓源性DC使之表达PDL1;将供、受体DC于胰岛移植前24h经股静脉分别注入受体(设为组1、组2),供、受体DC混合后注入受体(组3),注射生理盐水的为空白对照组(组4);观察各组糖尿病鼠高血糖改善情况及存活时间,术后第20天,MTT法检测受体脾细胞对供体及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组1和组3血糖维持正常时间和受体存活时间显著延长〔组1:(22.47±11.72)d和(41.25±12.98)d,P<0.01;组3:(37.67±14.71)d和(52.31±15.47)d,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2移植胰岛存活时间无延长〔(3.75±1.33)d与(7.33±1.97)d,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0天,组1、组3脾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反应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0.27±0.08和0.23±0.06与0.70±0.09,P<0.001),而对无关抗原刺激的反应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6±0.07和0.66±0.07与0.69±0.05,P>0.05)。结论PDL1基因修饰的供体DC可以明显延长大鼠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而受体DC则无此作用,但两种DC联合应用可以使移植胰岛获得更长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抑制分子 树突状细胞 胰岛移植 pd1pdL1
下载PDF
清利健脾补肾方对糖尿病大鼠肾和膀胱组织TGF-β、α-SMA、PD1、PDL1蛋白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朱华贺 朱烨琳 +5 位作者 单聪 李乐佳 赵玟忆 胡嘉旖 汪顺 杨爱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3-60,共8页
目的:研究清利健脾补肾方对糖尿病大鼠肾和膀胱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PD1)及其配体(PDL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55 mg/kg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 目的:研究清利健脾补肾方对糖尿病大鼠肾和膀胱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PD1)及其配体(PDL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55 mg/kg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100 mg/kg)组及中药低剂量(清利健脾补肾方药液,4.5 g/kg)、高剂量(清利健脾补肾方药液,18 g/kg)组,每组8只。另设8只大鼠为正常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28 d。干预期间,测量各组大鼠血糖水平。末次给药后,收集大鼠的肾脏和膀胱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大鼠肾脏和膀胱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肾脏和膀胱组织TGF-β、α-SMA、PD1和PDL1蛋白表达。结果:(1)干预第14天,二甲双胍组和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血糖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第28天,二甲双胍组和中药低、高剂量组大鼠的血糖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中药高剂量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2)模型组大鼠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坏死,局部肾小管扩张,肾小球上皮细胞增生;膀胱平滑肌肌细胞肥大,出现间质黏液样变性,且排列紊乱。二甲双胍组和中药低、高剂量组大鼠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3)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GF-β和α-SMA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和中药低、高剂量组肾组织TGF-β和α-SM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中药高剂量组PD1蛋白表达亦显著降低(P<0.05),且中药高剂量组PD1蛋白表达较二甲双胍组和中药低剂量组显著降低(P<0.05)。(4)模型组大鼠膀胱组织TGF-β、α-SMA、PD1和PDL1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和中药高剂量组膀胱组织TGF-β、α-SMA、PD1和PD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中药低剂量组TGF-β、α-SMA和P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中药高剂量组PDL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清利健脾补肾方可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减轻肾脏和膀胱组织病理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肾脏和膀胱组织TGF-β、α-SMA以及膀胱组织PD1、PDL1的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利健脾补肾方 糖尿病 TGF-Β Α-SMA pd1/pdL1 大鼠
原文传递
干扰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信号通路的免疫治疗 被引量:2
8
作者 汪龚泽 刘朝奇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89,共4页
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PDL)属于B7家族的共刺激分子,介导免疫反应的负性调节信号,在肿瘤发生、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病中都发挥了特异性的调节作用。利用PD1/PDL1信号途径调节机体... 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PDL)属于B7家族的共刺激分子,介导免疫反应的负性调节信号,在肿瘤发生、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病中都发挥了特异性的调节作用。利用PD1/PDL1信号途径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免疫治疗的目的,该文就此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pdL1 免疫调节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左右半结肠癌与Programmed Death-1信号通路
9
作者 夏金红 顾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6期553-559,共7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杀伤因子1(PD1)信号通路对左、右半结肠癌预后的影响以及在左、右半结肠癌差异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采用数据分析等手段分析左右半结肠癌的差异基因,分析PD1信号通路主要的PD1(PDCD1),PDL1(CD274),PDL2(PDCD1L2)在左右半... 目的探讨程序性杀伤因子1(PD1)信号通路对左、右半结肠癌预后的影响以及在左、右半结肠癌差异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采用数据分析等手段分析左右半结肠癌的差异基因,分析PD1信号通路主要的PD1(PDCD1),PDL1(CD274),PDL2(PDCD1L2)在左右半结肠癌中的表达和预后差异,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TCGA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左、右半结肠癌差异基因富集于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其中包括PD1信号通路。PDCD1,CD274,PDCD1L2在右半肠癌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左半肠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右半结肠癌总体生存率(OS)差于左半结肠癌,在PDCD1,CD274,PDCD1L2高表达组,右半结肠癌总体生存率差于左半结肠癌(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1,PDL1在左、右半结肠癌中的蛋白表达与TCGA数据分析具有相同的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DL1的蛋白表达影响结肠癌的预后,表达量越高总体生存率越低。结论PD1/PDL1信号通路的表达差异影响左、右半结肠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预后 pd1/pdL1信号通路 左、右半结肠癌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与常见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丹 齐欣萌 +4 位作者 赵雪 刘岩 薛凯 金春顺 文连姬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17-720,共4页
近年来,T细胞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因参与了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而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T细胞免疫检查点及其配体的表达不仅调控着肿瘤的免疫微环境,也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还有望成为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生物学监测指标.目前... 近年来,T细胞免疫检查点信号通路因参与了肿瘤免疫逃逸机制而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T细胞免疫检查点及其配体的表达不仅调控着肿瘤的免疫微环境,也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还有望成为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生物学监测指标.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包括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在内的多种实体肿瘤中开展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并展示出良好的治疗前景,已经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将针对T细胞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及蛋白在HNSCC免疫微环境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相关性及其抑制剂在HNSCC临床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鳞状细胞 CTLA-4 pdl/pdLl分子 免疫检查点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郝丁潜 李连庆 +1 位作者 李茂才 宫丽丽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9-953,共5页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是一组比较少见的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该病临床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传统的放化疗方案并没有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近几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迅猛发展,目前已在多种实体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是一组比较少见的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该病临床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传统的放化疗方案并没有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近几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迅猛发展,目前已在多种实体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肾癌的治疗中展示出了强大的治疗活性,多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并应用于临床。本文综述了近年来ENKTCL的新型免疫治疗方案,希望能够改变这种恶性疾病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 免疫疗法 程序性死亡受体/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EBV相关抗原 CD30 CD38
原文传递
Spycatcher作为一种新的高效促溶标签蛋白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锟 李日飞 +5 位作者 何伟国 谢远杰 石金凤 谭思杰 莫中成 李美香 《解剖科学进展》 2017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究spycatcher可作为一种新的高效促溶标签蛋白。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将spycatcher基因与包涵体PD1及MPD1基因融合构建到表达载体PET21a中,然后通过ELISA和fortebio验证其融合蛋白活性。结果 spycatcher与包涵体靶蛋白PD1及MPD... 目的探究spycatcher可作为一种新的高效促溶标签蛋白。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将spycatcher基因与包涵体PD1及MPD1基因融合构建到表达载体PET21a中,然后通过ELISA和fortebio验证其融合蛋白活性。结果 spycatcher与包涵体靶蛋白PD1及MPD1融合后为可溶性表达,融合蛋白纯化后能够与其配体PDL1有效结合。结论 Spycatcher可作为一种新的高效促溶标签蛋白,这将为不可溶表达蛋白的表达纯化带来诸多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ycatcher 标签蛋白 pd1 pdL1
原文传递
细胞焦亡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潜能
13
作者 潘柯燃 李敬 陈谦明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4-242,共9页
细胞焦亡(pyroptosis)又称细胞炎性坏死,是由消皮素(gasdermins)介导的细胞程序性坏死,其过程中伴有炎症因子的释放。近年来,关于细胞焦亡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细胞焦亡被证实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细胞焦亡(pyroptosis)又称细胞炎性坏死,是由消皮素(gasdermins)介导的细胞程序性坏死,其过程中伴有炎症因子的释放。近年来,关于细胞焦亡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细胞焦亡被证实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并展现出在肿瘤治疗中的巨大潜能。该文就细胞焦亡的生物学特点,其在肿瘤CAR-T疗法、抗PD-1治疗和化疗等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讨论,并重点阐述了细胞焦亡相关分子作为恶性肿瘤治疗预后和化疗方案选择的指示因子,以及作为治疗靶点协调免疫治疗、改变微环境增强疗效等方面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肿瘤 CAR-T疗法 pd-1治疗 化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