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百年及未来百年PDO位相年代际转变检测及其早期预警信号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浩 颜鹏程 +2 位作者 侯威 赵俊虎 封国林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5-236,共12页
本文基于临界慢化的理论,采用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指数的近百年(1900~2019年)历史数据及未来百年(2006~2100年)模式模拟数据,首先通过滑动t检验确定PDO位相转变的时间,进而借助于表征临界慢化现象的方... 本文基于临界慢化的理论,采用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指数的近百年(1900~2019年)历史数据及未来百年(2006~2100年)模式模拟数据,首先通过滑动t检验确定PDO位相转变的时间,进而借助于表征临界慢化现象的方差和自相关系数,研究了PDO年代际位相转折的早期预警信号。结果表明:(1)近百年来PDO发生了4次显著的位相转变,每次位相转变前的5~10年可以提取到早期预警信号;(2)通过对CMIP5气候模式资料计算得到的PDO进行统计合成得到未来百年的PDO序列,检测结果表明在2040年和2080年前后发生年代际转折,转折前的5~10年能够检测到早期预警信号;(3)近百年和未来百年PDO序列的位相转变及早期预警信号研究证实在PDO发生位相转变之前方差和自相关系数总能提前数年给出预警信号,也揭示了未来PDO的转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非线性 临界慢化 转折/突变 早期预警信号
下载PDF
PDO和ENSO与大连6—9月降水关系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于德华 隋洪起 王秀萍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4期45-48,共4页
利用1905—2006年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简称PDO)、ENSO和大连6—9月降水资料,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DO暖位相期,大连6—9月降水总体比常年偏少;PDO冷位相期,大连6—9月降水总体上比常年偏多;PDO与大连6—9月降水存在准周期对... 利用1905—2006年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简称PDO)、ENSO和大连6—9月降水资料,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DO暖位相期,大连6—9月降水总体比常年偏少;PDO冷位相期,大连6—9月降水总体上比常年偏多;PDO与大连6—9月降水存在准周期对应关系,从PDO冷位相到暖位相,对应的大连6—9月降水距平8 a滑动平均曲线总体呈下降趋势。ENSO对大连6—9月降水的影响明显受PDO的调制,在PDO冷位相期,ENSO年大连6—9月降水总体上比常年偏多,而在PDO暖位相期,ENSO年大连6—9月降水总体上比常年偏少;不同强度和不同冷暖性质的ENSO,在不同PDO位相期内对大连6—9月降水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0 ENSO 大连 6—9月降水
下载PDF
1950~2010年PDO对北太平洋地区海平面变化影响的量化与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超 徐永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97,共10页
本文研究和估计了1950~2010年不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事件对北太平洋地区的海平面上升趋势所造成的影响。研究使用了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的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数据资... 本文研究和估计了1950~2010年不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事件对北太平洋地区的海平面上升趋势所造成的影响。研究使用了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的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数据资料,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离了由PDO事件所引起的海表面高度变化(PDO-SSH),以此分析PDO事件对海平面变化所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DO-SSH所引起的海表面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区域海平面变化的遮掩效果,和对应时期内PDO信号的振幅和周期有着紧密的关系。进一步的分析表明,PDO事件对北太平洋地区SSH变化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均匀的,在东西太平洋有着相反的变化趋势。1960~1989年,具有较长数据时间长度的PDO信号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要强于高度计投入使用后的时期的表现,而受其影响最重的海域出现在赤道西太平洋海域、阿留申群岛及北美沿岸地区,PDO-SSH在上述地区SSH的占比甚至高达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年代际涛动 区域海平面变化 海面高度 北太平洋
下载PDF
PDO对夏季江淮地区雨量与太平洋海温年际相关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秋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3-50,共8页
研究了在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不同位相中夏季江淮地区降水与太平洋海温年际相关空间分布的差异,讨论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可能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PDO冷暖位相中夏季江淮地区降水量与太平洋海温年际耦合振荡周期和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了在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不同位相中夏季江淮地区降水与太平洋海温年际相关空间分布的差异,讨论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可能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PDO冷暖位相中夏季江淮地区降水量与太平洋海温年际耦合振荡周期和强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DO冷位相中,夏季江淮地区降水与前期冬季西南太平洋和同期夏季黑潮区海温在7~8a时间尺度上的耦合最显著;而在PDO暖位相中,与这些地区海温呈现极显著的准2a耦合振荡,并且与同期夏季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温的准2a耦合振荡也迅速加强。西太平洋地区海温的耦合振荡作用区域是时间稳定的,而东太平洋地区海温的耦合振荡作用区域存在时变性。因此,PDO对夏季江淮地区降水和太平洋海温年际耦合振荡的强度和周期的年代际变化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雨量 太平洋海温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年际耦合振荡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on regional sea level rise in the Pacific Ocean from 1993 to 2012 被引量:3
5
作者 司宗尚 徐永生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414-1420,共7页
The rate of regional sea level rise (SLR)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climate change. However, accurate estimation of regional SLR can be severely affected by sea surface h... The rate of regional sea level rise (SLR)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climate change. However, accurate estimation of regional SLR can be severely affected by sea surface height (SSH) change caused by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SSH). Here, the PDO- SSH signal is extracted from satellite altimeter data by 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regional SLR in the altimeter era is calculated, before and after removing that sign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PDO-SSH trends are rising in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falling in the eastern Pacific, with the strongest signal confined to the tropical and North Pacific. Over the past 20 years, the PDO-SSH accounts for about 30%/-400% of altimeter-observed SLR in the regions 8° 15°N, 130°-160°E and 30°-40°N, 170°-220°E. Along the coast &North America, the PDO-SSH signal dramatically offsets the coastal SLR, as the sea level trends change sign from falling to ri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 regional sea level rise satellite altimeter Pacific Ocean
下载PDF
PDO和ENSO与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思文 李俊乐 +5 位作者 刘多文 全美兰 李祥明 田琳 马骁颖 王磊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121-125,共5页
统计了不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背景下ENSO发生的频率、强度等特征,进而分析了PDO对ENSO的调制作用;计算了华北地区赤峰、北京等25个站作为华北地区代表站的夏季降水距平,分析得到两者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PDO的振荡周期为年代际尺度,... 统计了不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背景下ENSO发生的频率、强度等特征,进而分析了PDO对ENSO的调制作用;计算了华北地区赤峰、北京等25个站作为华北地区代表站的夏季降水距平,分析得到两者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PDO的振荡周期为年代际尺度,为ENSO提供气候背景;(2)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存在年代际变化,与PDO指数大致呈负相关;(3)暖ENSO年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少,冷ENSO年则偏多。ENSO对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受到PDO的制约;该研究可以更好地对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进行短期预测,可预测2016年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将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ENSO事件分型 中国华北地区 夏季降水
下载PDF
1961~2020年中国区域不同等级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可能成因
7
作者 薛媛 杨庆 +1 位作者 马柱国 李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9-644,共26页
已有的研究表明,增暖背景下全球降水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弱降水总体呈减小趋势,而强降水在一些区域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但在区域尺度上不同等级强度降水的变化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中国838个气象站点的降水资料,研究了1961~2020年来... 已有的研究表明,增暖背景下全球降水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弱降水总体呈减小趋势,而强降水在一些区域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但在区域尺度上不同等级强度降水的变化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中国838个气象站点的降水资料,研究了1961~2020年来中国弱降水、中等强度降水和极端降水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年代际分量与年代际海温振荡型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中国不同等级降水变化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弱降水仅在西北西部和青藏高原地区以增加为主,在华南和西南地区以显著减少为主;中等强度降水在西南地区东部以显著减少为主,在其余地区以增长为主;强降水在大部分地区呈现增长趋势,仅在京津冀和重庆部分地区呈现减少趋势。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弱降水量(日数)对总降水的贡献率以减少为主,中等强度降水日数、强降水量(日数)的贡献率以显著增长为主,各区域强降水贡献率与中等强度降水和弱降水贡献率呈相反的年代际变化。其中,弱降水日数和中等强度降水日数的变化主导了总降水日数的变化,中等强度降水量和强降水量的变化主导了总降水量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年代际尺度上,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不同等级降水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相关系数随等级增大而趋于负值,与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的相关系数则随等级增大而趋于正值。各区域不同等级降水与PDO/AMO相关关系的年代际突变主要发生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等级 贡献率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
下载PDF
CMIP 6 models simulation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North/South Pacific Meridional Mode and ENSO
8
作者 Yunlong LU Junqiao FENG Dunxin HU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39-453,共15页
The subtropical North and South Pacific Meridional Modes(NPMM and SPMM)are well known precursors of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Howev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not constant.In the early 1980,the relat... The subtropical North and South Pacific Meridional Modes(NPMM and SPMM)are well known precursors of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Howev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not constant.In the early 1980,the relationship experienced an interdecadal transition.Changes in this connection can be attributed mainly to the phase change of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During the positive phase of PDO,a shallower thermocline in the central Pacific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tronger trade wind charging(TWC)mechanism,which leads to a stronger equatorial subsurface temperature evolution.This dynamic process strengthen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NPMM and ENSO.Associated with the negative phase of PDO,a shallower thermocline over southeastern Pacific allows an enhanced wind-evaporation-SST(WES)feedback,strengthe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PMM and ENSO.Using 35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models,we examined the NPMM/SPMM performance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ENSO in the historical runs.The great majority of CMIP6 models can reproduce the pattern of NPMM and SPMM well,but they reveal discrepant ENSO and NPMM/SPMM relationship.The intermodal uncertainty for the connection of NPMM-ENSO is due to different TWC mechanism.A stronger TWC mechanism will enhance NPMM forcing.For SPMM,few models can simulat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ENSO.The intermodel spread in the relationship of SPMM and ENSO owing to SST bias in the southeastern Pacific,as WES feedback is stronger when the southeastern Pacific is war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and South Pacific Meridional Modes(NPMM and SPMM)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
下载PDF
2012年夏季我国降水异常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艳姣 周兵 +2 位作者 司东 孙丞虎 王启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8-122,共5页
2012年夏季我国降水呈现雨带位置偏北,雨量偏多的异常特征。进一步对2012年夏季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表明,2012年夏季东亚夏季风显著偏强,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北,将大量的暖湿水汽持续向我国北方地区输送,而欧亚中高纬大... 2012年夏季我国降水呈现雨带位置偏北,雨量偏多的异常特征。进一步对2012年夏季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偏多成因分析表明,2012年夏季东亚夏季风显著偏强,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北,将大量的暖湿水汽持续向我国北方地区输送,而欧亚中高纬大气多短波槽活动,短波槽带来的冷空气和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频繁在我国北方地区汇合,造成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偏多。此外,前期拉尼娜事件和太平洋PDO冷位相是造成我国北方降水异常偏多的重要外强迫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异常 拉尼娜 季风 pdo
下载PDF
近50年中国大陆冬季气温和区域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研究 被引量:80
10
作者 梁苏洁 丁一汇 +1 位作者 赵南 孙颖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4-992,共19页
利用中国大陆468个站点1960~2013年逐日气温资料,本文首先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气候跃变检验分析发现,中国冬季气温在整体变暖的趋势上叠加有年代际波动,可划分为冷期、暖期和停滞期三个时期。本文对比三个时... 利用中国大陆468个站点1960~2013年逐日气温资料,本文首先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气候跃变检验分析发现,中国冬季气温在整体变暖的趋势上叠加有年代际波动,可划分为冷期、暖期和停滞期三个时期。本文对比三个时期的冬季大气环流发现,冷/停滞期(暖)期西风环流减弱(增强)而东亚大槽增强(浅薄),槽后的辐合下沉增强(削弱),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减弱),这加强(削弱)了东亚冬季风,冷空气更多(少)侵入中国大陆地区,冬季气温偏低(高)。北半球环状模/北极涛动(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NAM/Arctic Oscillation,AO)正是通过东亚冬季风系统对中国冬季气温,尤其是冬季最低气温有很强的年代际影响。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与中国冬季气温在年代际上也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将PDO的年代际变化分量作为背景,分析NAM/AO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不同配置下的东亚冬季风环流场可以发现,两者的配置作用不仅影响着中国冬季气温一致变化型的年代际波动,而且也可以影响到冬季气温南北反相振荡型的变化,这从一个方面解释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北方变暖较强及最近十年北方降温趋势较为明显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气温 东亚冬季风 北半球环状模/北极涛动(NAM/AO)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下载PDF
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联系 被引量:92
11
作者 丁一汇 柳艳菊 +6 位作者 梁苏洁 马晓青 张颖娴 司东 梁萍 宋亚芳 张锦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5-852,共18页
对近年来中外关于东亚冬季风(EAWM)年代际变化问题研究进展做了回顾和评述,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1)东亚冬季风明显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冬季气温经历了一次冷期(从20世纪50年代延续到80年代初中期),一... 对近年来中外关于东亚冬季风(EAWM)年代际变化问题研究进展做了回顾和评述,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1)东亚冬季风明显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冬季气温经历了一次冷期(从20世纪50年代延续到80年代初中期),一次暖期(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后期延续到21世纪初)和近10-15年(约从1998年开始)出现的气候变暖趋缓期(也称气候变暖停顿期)。(2)东亚冬季风主要表现出强-弱-强3阶段的特征,即从1950年到1986/1987年,明显偏强;从1986/1987年冬季开始,东亚冬季风减弱;约2005年之后,东亚冬季风开始由弱转强。与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相对应,东亚冬季大气环流以及中国冬季气温和寒潮都表现出一致的年代际变化。(3)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和太平洋海表温度(SST)的区域模态变化密切相关。当北半球环状模/北极涛动(NAM/A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处于负(正)位相,东亚冬季风偏强(弱),中国冬季气温偏低(高)。此外,北大西洋年代尺度振荡(AMO)对东亚冬季风也有重要影响,在AMO负位相时,对应东亚冷期(强冬季风),正位相对应暖期(弱冬季风)。因而海洋的年代际变化是造成东亚冬季风气候脉动的主要自然原因,而全球气候变暖对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减弱也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冬季风 年代际变化 北极涛动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南北半球际大气质量振荡及东亚季风的联系 被引量:23
12
作者 卢楚翰 管兆勇 +1 位作者 李永华 白莹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4-1094,共11页
众多研究表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与东亚季风以及我国气候的年代际异常存在显著影响,然而其影响途径及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分别分析了年代际尺度上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南北半球际大气质量振荡(IHO)以及东亚季风的变化特征,据此... 众多研究表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与东亚季风以及我国气候的年代际异常存在显著影响,然而其影响途径及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分别分析了年代际尺度上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南北半球际大气质量振荡(IHO)以及东亚季风的变化特征,据此建立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对我国东部冬夏两季年代际气候异常的影响,所得主要结果包括:(1)PDO与IHO以及东亚季风强度具有明显的年代际波动特征,三者之间存在较好联系,其中它们在70年代和90年代后期处于负位相,而在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均处于正位相期.PDO和IHO对全球大范围的低层气温异常,以及大气质量迁移尤其是东半球30°S—50°N区域的质量变化具有显著并且空间一致的影响;(2)当PDO为正位相时,整层大气质量年代际异常呈偶极型的自东半球向西半球太平洋区域输出,造成了南北半球际以及海陆间大气质量迁移,同时引起Walker环流的上升和下沉支位置变化,以及越赤道大气质量流的向北异常输送,并由此建立起东亚季风与PDO和IHO之间的联系;(3)PDO年代际异常与冬夏季节蒙古地区地表气压变动存在密切联系.当PDO指数增强时,冬夏季850hPa均出现显著反气旋风场异常,并在我国东部形成异常北风,从而显著影响东亚冬夏季风强度变化.与之对应,PDO指数与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站点气温、降水的年代际分量保持显著的同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南北半球际大气质量振荡(IHO) 东亚季风 年代际变化 中国东部气候异常
下载PDF
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益民 杨修群 +3 位作者 俞永强 赵珊珊 孙旭光 谭言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9,共12页
本文分析了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最新发展的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300a积分模拟结果,通过与多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主要年代际模... 本文分析了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最新发展的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300a积分模拟结果,通过与多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主要年代际模态的演变特征以及与ENSO的联系等研究内容.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成功模拟出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模拟的年代际模态具有多时间尺度性,其中最显著的是周期约为10-20a左右的准20年振荡模态,该模态上层海洋热容量异常的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大致沿副热带海洋涡旋做海盆尺度顺时针旋转的特征,相应的大气异常不仅与阿留申低压的变异有关,而且与太平洋-北美(PNA)遥相关型以及上游的欧亚大气环流异常有密切关系;模拟的北太平洋年代际变率对年际ENSO循环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有明显的调制作用.但模拟的KOE区和阿拉斯加湾SST异常振幅比观测偏强,这与模式海冰偏多、高纬度SST偏冷的误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OALS_g快速耦合模式 年代际变率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ENSO
下载PDF
冬季蒙古高压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年际尺度关系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崇银 王力群 顾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200,共8页
蒙古高压和北太平洋海区的气压差被认为是造成东亚冬季风及其变化的重要原因,而过去有关的研究以其年代际时间尺度为多,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冬季蒙古高压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SSTA)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的相互关系。冬季蒙古高压的活动与太平洋... 蒙古高压和北太平洋海区的气压差被认为是造成东亚冬季风及其变化的重要原因,而过去有关的研究以其年代际时间尺度为多,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冬季蒙古高压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SSTA)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的相互关系。冬季蒙古高压的活动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之间在年际时间尺度上也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冬季的强(弱)蒙古冷高压活动往往对应着北太平洋PDO的负(正)位相;这种年际时间尺度的负相关存在着年代际变化,它基本上出现在年代际尺度相关不明显的时期。分析还表明从东北太平洋到热带西太平洋存在一条冬季蒙古高压指数与海温间的高相关带,它的位置和形势与过去所研究的年代际通道(IP)十分一致,而且从前春到同期冬季的海温都与蒙古冷高压有显著的相关,表明亚洲大陆和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的一定特征,我们称其为北太平洋中纬度"海气相互作用桥(SAIB)"。同时也可以看到,SAIB所显示的最大相关区有季节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际海气相互作用的季节性变化特征;PDO和SAIB区域的海温变化,尤其是前期(特别是夏季)SAIB区的正海温异常可能对东亚冬季风(蒙古冷高压)的加强活动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高压 北太平洋海温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年代际通道(IP)
下载PDF
亚非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丁一汇 李怡 +2 位作者 王遵娅 司东 柳艳菊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32,共13页
亚非夏季风系统包括非洲夏季风、南亚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它是全球季风系统中具有高度整体一致性变化的系统,其主要原因是亚非夏季风系统具有相同的主要驱动力:AMO(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和PDO(Pacifi... 亚非夏季风系统包括非洲夏季风、南亚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它是全球季风系统中具有高度整体一致性变化的系统,其主要原因是亚非夏季风系统具有相同的主要驱动力:AMO(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和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海洋年代际变化模态。在此前提下,本文首先阐述了AMO对亚非夏季风的强迫作用与遥相关作用,特别强调了它在亚非夏季风及其降水年代际转型中的作用;其次讨论了PDO与冬春积雪的年代际变化对东亚夏季风雨带的协同作用;最后综合分析了AMO、PDO与IOBM(Indian Ocean Basin Mode,印度洋海盆一致模态)的协同作用,指出印度洋海洋模态在年代尺度上独立于AMO与PDO的相关组合,主要起着加强东亚夏季风活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 太平洋年代振荡(pdo) 全球季风系统 亚非夏季风的协同作用
下载PDF
降水集中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为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袁瑞强 王亚楠 +2 位作者 王鹏 王仕琴 陈宇宏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0,共10页
基于山西14个站点1957—2014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年尺度与多年尺度下的降水集中指数(CI)和极端降水指数(R_(95p)和R_(99p)),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山西降水集中度的时空变化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I值与R_(99p)显著正相关,CI值增大则发生... 基于山西14个站点1957—2014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年尺度与多年尺度下的降水集中指数(CI)和极端降水指数(R_(95p)和R_(99p)),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山西降水集中度的时空变化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I值与R_(99p)显著正相关,CI值增大则发生极端强降水几率增大。多年尺度CI值体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较大的局地空间差异。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控制,山西省降水CI值介于0.59~0.64,相对亚热带地区较小,且变化范围较小。总体上年尺度CI值呈下降趋势,五台山、右玉、五寨、运城等站点下降趋势显著。盆地区域较高山高原区的CI值更大且下降趋势不显著,更易于发生极端降水事件。较高的高程和较大的变幅可增强高程对CI值的影响。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与年尺度CI值显著负相关。PDO冷位相时期,西太平洋副高西进、偏强,CI值偏高,发生极端强降水的可能性增大。本研究揭示了自然地理条件和海-气相互作用对区域尺度降水集中度存在复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集中指数(CI) 极端降水 时空分布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山西
下载PDF
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特征及与太平洋海温异常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菲 李辑 管兆勇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3期19-26,共8页
利用1951—2008年东北地区夏季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近58 a来东北地区夏季气温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夏季气温存在明显年代际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增暖的趋势。对我国东北夏季气温与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分析表明,太平洋年... 利用1951—2008年东北地区夏季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近58 a来东北地区夏季气温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夏季气温存在明显年代际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增暖的趋势。对我国东北夏季气温与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分析表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由冷位相转为暖位相后,我国东北夏季气温与同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相关减弱、与黑潮区海温相关增强,我国东北夏季气温与前期各季太平洋海温相关分布差异很大,海温关键区及相关强度均有所改变,这种相关关系的转变可能是造成近几年来利用太平洋海温预测我国东北夏季气温不确定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夏季气温 年代际变化 太平洋海温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下载PDF
2015年湖南冬汛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剑明 廖玉芳 蒋元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6-1197,共12页
本文基于气象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百项气候系统指数集,利用气候事件机理诊断和气候统计等方法,重点从降水背景、大尺度环流异常及外强迫因子对气候异常影响,分析2015年湖南罕见冬汛及其成因机制,本文对2015年湖南... 本文基于气象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百项气候系统指数集,利用气候事件机理诊断和气候统计等方法,重点从降水背景、大尺度环流异常及外强迫因子对气候异常影响,分析2015年湖南罕见冬汛及其成因机制,本文对2015年湖南冬汛及其可能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15年11月湖南省平均降水量偏多1.6倍,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一高位,其中湘东南部分地区降水量超过250 mm,出现气象洪涝。(2)在湖南11月降水处于偏多的年代际背景下,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湖南发生冬汛的最直接的原因,2015年11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引导来自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水汽向东亚地区输送,加上西路冷空气影响导致11月降水异常偏多。(3)在PDO暖位相时发生的El Nio事件可能是湖南降水异常的重要外强迫条件,赤道中东太平洋和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偏高,导致该区域上空出现强的异常上升运动,而在海洋性大陆区域上空出现了一个异常下沉气流区,这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伸,在东亚低纬地区上空出现异常下沉气流区,中纬地区上空出现异常上升气流区,造成该区域强烈的异常辐合,导致该地区持续阴雨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汛 环流 ENS0 pdo
下载PDF
重庆地区冬季雾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郭渠 李瑞 +1 位作者 阮定伦 张天宇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5期47-56,共10页
利用1973—2015年重庆地区34个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常规统计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重庆地区雾天气的地理分布、趋势变化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近43 a来,重庆地区冬季雾出现频率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73—1989年雾天气出现... 利用1973—2015年重庆地区34个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常规统计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重庆地区雾天气的地理分布、趋势变化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近43 a来,重庆地区冬季雾出现频率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73—1989年雾天气出现频率呈增大的趋势,1990年前后雾天气出现频率呈由增至减的年代际转折,而后雾天气逐渐减少。重庆地区冬季雾日数的地理分布因地形地貌特征不同而不同,呈中西部地区多、东南和东北部地区少的空间分布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前期秋季(9—11月)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由暖向冷位相转变、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增强、重庆地区近地层气温与空气饱和比湿增加及相对湿度减少是重庆地区冬季雾天气减少的主要原因。另外,重庆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冬季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增加也对雾天气的减少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o 西伯利亚高压 AOD
下载PDF
全球海表温度场中主要的年代际突变及其模态 被引量:61
20
作者 肖栋 李建平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9-854,共16页
用滑动t检验法对NOAA提供的改进扩展重建的全球海表温度场(1867-2005年)的年平均时间序列进行了年代际突变的定量检验。给出了几个年代际突变时期的时空分布,这些时期有:1894~1901年、1905~1909年、1920-1930年、1939-1945年、195... 用滑动t检验法对NOAA提供的改进扩展重建的全球海表温度场(1867-2005年)的年平均时间序列进行了年代际突变的定量检验。给出了几个年代际突变时期的时空分布,这些时期有:1894~1901年、1905~1909年、1920-1930年、1939-1945年、1954-1958年、1973-1979年和1994-1998年,并确定了全球海表温度年代际突变的时间,不仅发现了大家熟知的1924、1942和1976年左右的突变,还发现了1894、1907、1956年和最近的1997年的突变。分析表明,赤道太平洋和南太平洋是海温变化的敏感区的可能性较大,其次是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用合成差分析得到了全球海表温度场的年代际模态的空间分布,1895~1906年和1908~1923年、1925-1941年和1943-1955年以及1977-1996年和1998-2005年这三对模态分别在大部分海域大体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反位相结构,太平洋上各个时期均表现为PDO模态,只是强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大西洋的南北结构具有不对称性,增暖占主导地位。用滑动t检验法对PDO的年代际突变的信号进行了定量的检验,发现其年代际突变的时间依次为:1908、1924、1942、1956、1976和1997年,除了1894年的突变外,其余突变年份与上述全球海表温度场的年代际突变时间基本上是一致的,这说明PDO是全球海表温度场年代际突变的重要成员之一。假如存在1997年左右的突变,1998-至今时段就是全球海表温度场一个新的年代际背景,就其年代际模态而言,目前的强度比1943-1955时段的年代际背景还要强;就PDO目前的强度来说,与1909-1923和1957-1975这两个时段的强度大体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表温度 滑动t检验法 年代际突变 年代际模态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