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7的诱导表达增强靶向GPC3 CAR-T细胞的增殖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1
作者 龚福生 陈珊珊 +1 位作者 郑秋红 刘沁颖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1-956,共6页
目的:探讨IL-7的诱导表达对靶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的增殖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无缝克隆将GPC3 CAR序列片段插入GV400载体的Bam HⅠ/Eco RⅠ位置,构建第二代CAR慢病毒载体... 目的:探讨IL-7的诱导表达对靶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的增殖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无缝克隆将GPC3 CAR序列片段插入GV400载体的Bam HⅠ/Eco RⅠ位置,构建第二代CAR慢病毒载体GPC3-BBZ及GPC3-BBZ-NFAT-IL-7,以293T细胞包装相应的慢病毒载体后,感染人T细胞制备CAR-T细胞。实验分为未转导T细胞(NT)组、GPC3-BBZ CAR-T细胞组、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AR-T细胞中CAR的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经GPC3蛋白激活的CAR-T细胞中IL-7 m RNA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法检测CAR-T细胞在GPC3抗原刺激下的增殖能力,ELISA检测CAR-T细胞在受到肿瘤细胞刺激后IL-7、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应用实时细胞分析(RTCA)技术检测CAR-T细胞对人肝癌Huh-7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载体GPC3-BBZ和GPC3-BBZ-NFAT-IL-7,制备出靶向GPC3的CAR-T细胞。经GPC3抗原激活后,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可有效表达IL-7 mRNA(P<0.01),其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P<0.05)。与GPC3-BBZ CAR-T细胞相比,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与GPC3阳性靶细胞Huh-7细胞共培养后,分泌更高水平的IL-7、IFN-γ和TNF-α(P<0.01或P<0.001)。RTCA结果显示,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对GPC3阳性Huh-7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GPC3-BBZ CAR-T细胞(P<0.05)。结论:成功制备可诱导表达IL-7的靶向GPC3的CAR-T细胞,IL-7的诱导表达增强靶向GPC3 CAR-T细胞的免疫活性,在体外展现出较强的肿瘤细胞杀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CAR-T细胞 IL-7 诱导表达
下载PDF
Modified contralateral C7 nerve transfer: the possibility of permitting ulnar nerve recovery is confirmed by 10 cases of autopsy 被引量:7
2
作者 Guang-Hui Hong Jing-Bo Liu +3 位作者 Yu-Zhou Liu Kai-Ming Gao Xin Zhao Jie La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8期1449-1454,共6页
Contralateral C7 nerve transfer surge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rgical techniques for treating total brachial plexus nerve injury. In the traditional contralateral C7 nerve transfer surgery, the whole ulnar ner... Contralateral C7 nerve transfer surger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rgical techniques for treating total brachial plexus nerve injury. In the traditional contralateral C7 nerve transfer surgery, the whole ulnar nerve on the paralyzed side is harvested for transfer, which completely sacrifices its potential of recovery. In the present, novel study, we report on the anatomical feasibility of a modified contralateral C7 nerve transfer surgery. Ten fresh cadavers (4 males and 6 females) provid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natomy,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at the Medical College of Fudan University, China were used in modified contralateral C7 nerve transfer surgery. In this surgical model, only the dorsal and superficial branches of the ulnar nerve and the medi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 on the paralyzed side (left) were harvested for grafting the contralateral (right) C7 nerve and the recipient nerves. Both the median nerve and deep branch of the ulnar nerve on the paralyzed (left) side were recipient nerves.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surgery, the distances between each pair of coaptating nerve ends were measured by a vernier caliper. The results validated that starting point of the deep branch of ulnar nerve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medi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 at the elbow were close to each other and could be readily anastomosed.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fiber number of donor and recipient nerves matched one another. The axons were counted in sections of nerve segments distal and proximal to the coaptation sites after silver impregnation. Averaged axon number of the ulnar nerve at the upper arm level wa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e sum of the median nerve and proximal end of medi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 (left: 0.94:1;right: 0.93:1). In conclusion, the contralateral C7 nerve could be transferred to the median nerve but also to the deep branch of the ulnar nerve via grafts of the ulnar nerve without deep branch and the medi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 The advantage over traditional surgery was that the recovery potential of the deep branch of ulnar nerve was preserved. The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Ethics Committee of Fudan University (approval number: 2015-064) in July, 2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brachial plexus avulsion injury NERVE transfer CONTRALATERAL C7 NERVE modified surgery deep branch of ULNAR NERVE median NERVE medial antebrachial cutaneous NERVE hand func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Removal of astrazon golden yellow 7GL from colored wastewater using chemically modified clay
3
作者 Meltem CAKMAK Seyda TASAR +2 位作者 Veyis SELEN Dursun OZER Ahmet OZE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743-753,共11页
Chemically modified clay(CMC) was used as an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Astrazon Golden Yellow 7GL(AGY-7GL), which is a basic dye from wastewater. For this purpose, the chemically modified clay was first characteriz... Chemically modified clay(CMC) was used as an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Astrazon Golden Yellow 7GL(AGY-7GL), which is a basic dye from wastewater. For this purpose, the chemically modified clay was first characterized by determining zero point of charge(p Hzpc), and using BET, SEM and FTIR. Then effects of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n adsorption of AGY-7GL were studied in a batch system. The effect of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contact time(0-180 min), pH(2-8), temperature(293-323 K), CMC concentration(0.075-0.5 mg/L) and initial AGY-7GL concentration(75-250 mg/L)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and capacity adsorption of CMC for the removal of AGY-7GL.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adsorption experiment. The evaluation of kinetic models shows that this data best fits the pseudo-second-order model.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data works very well with the nonlinear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such as ?H^0(19.0 k J/mol), ?G^0(-28.8 k J/mol) and ?S^0(0.148 k J/mol) were also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CMC could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low cost potential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AGY-7GL from waste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orption astrazon golden yellow 7GL(AGY-7GL) chemically modified clay(CMC)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parameters
下载PDF
Yb_(2)O_(3)改性Gd_(2)Zr_(2)O_(7)热障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热循环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婷玥 王鑫 +2 位作者 甄真 李娜 许振华 《真空》 CAS 2024年第5期21-29,共9页
(Yb_(0.1)Gd_(0.9))2Zr_(2)O_(7)(YbGdZrO)稀土复合氧化物是适用于更高温度的新型热障涂层(TBCs)候选材料之一。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工艺在单晶合金(Ni,Pt)Al粘结层表面分别制备了单陶瓷层YbGdZrO和双陶瓷层YbGdZrO/YSZ两种... (Yb_(0.1)Gd_(0.9))2Zr_(2)O_(7)(YbGdZrO)稀土复合氧化物是适用于更高温度的新型热障涂层(TBCs)候选材料之一。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工艺在单晶合金(Ni,Pt)Al粘结层表面分别制备了单陶瓷层YbGdZrO和双陶瓷层YbGdZrO/YSZ两种热障涂层,并对涂层的相结构、化学组成、显微形貌和热循环行为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沉积态YbGdZrO陶瓷涂层的主相结构为单一的缺陷型萤石相,并有少量Yb_(2)O_(3)共存;与单陶瓷层涂层相比,双陶瓷层涂层的柱状晶簇较为纤细,且可观察到明显的柱状晶间隙;双陶瓷层涂层1100℃热循环寿命约为单陶瓷层涂层的1.5倍;经长期冷热交替循环后,单陶瓷层涂层内横向裂纹滋长,并扩展到YbGdZrO/TGO层界面上方几微米处,导致界面退化分离,且陶瓷层中的Yb元素内扩散进入TGO层;双陶瓷层涂层内出现纵向裂纹,而YbGdZrO/YSZ和YSZ/TGO层间界面基本完好;热循环失效后,单陶瓷层和双陶瓷层试样TGO层内均出现横向和纵向裂纹,甚至进一步诱发了层内断裂分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热障涂层 改性锆酸钆 热循环 界面分离
下载PDF
MPEG-7视觉区域形状描述子的商标图像检索
5
作者 侯阿临 张志芳 +2 位作者 周鹏 王楠 王明明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8期84-86,96,共4页
为了降低MPEG-7区域形状描述子-角半径变换(ART)的数据冗余,首先提出在新的离散情况下ART变换的算法实现方法;然后利用极坐标系的对称性和三角函数性质,提出了新的只需计算图像区域形状大小1/4的ART变换快速算法。构建了一个基于形状特... 为了降低MPEG-7区域形状描述子-角半径变换(ART)的数据冗余,首先提出在新的离散情况下ART变换的算法实现方法;然后利用极坐标系的对称性和三角函数性质,提出了新的只需计算图像区域形状大小1/4的ART变换快速算法。构建了一个基于形状特征的自动图像检索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商标图像检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快速算法大大降低了数据冗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变换 Mpeg-7 区域形状 平均归一化调整后的检索秩(ANMRR)
下载PDF
橄榄油PEG-7酯类在洗涤类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庆生 孟潇 龚盛昭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24-27,共4页
对橄榄油PEG-7酯类在洗涤类化妆品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橄榄油PEG-7酯类对洗涤类化妆品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橄榄油PEG-7酯类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加入量范围对制品的稳定性、黏度及p H值等均无影响,但用量大时会使制品的起... 对橄榄油PEG-7酯类在洗涤类化妆品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橄榄油PEG-7酯类对洗涤类化妆品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橄榄油PEG-7酯类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加入量范围对制品的稳定性、黏度及p H值等均无影响,但用量大时会使制品的起泡性能下降。同时,试用结果表明,相比普通制品,橄榄油PEG-7酯类能降低制品的潜在刺激性,明显改善制品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橄榄油 peg-7改性
下载PDF
扶正祛邪方加减治疗失眠症的药效及其对脑组织内GABA ARα1、5-HT1AR、mGluR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艳霞 李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149-1154,共6页
目的 探究扶正祛邪方加减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 PCPA)失眠模型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对脑组织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1(gamma-aminobutyric acid A receptor subtype α1, GABA ARα1)、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 目的 探究扶正祛邪方加减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 PCPA)失眠模型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其对脑组织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1(gamma-aminobutyric acid A receptor subtype α1, GABA ARα1)、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1A receptor, 5-HT1AR)、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7, mGluR7)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艾司唑仑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7 d后,各组小鼠进行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实验和旷场试验的行为学测试,分别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GABA ARα1、5-HT1AR、mGluR7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mGluR7/GABA ARα1的比值。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P<0.05),睡眠时间缩短(P<0.05),旷场试验中总的区域路程延长(P<0.05),中心区停留时间缩短(P<0.05),脑组织中GABA ARα1、5-HT1AR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5),mGluR7 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mGluR7/GABA ARα1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司唑仑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小鼠睡眠潜伏期缩短(P<0.05),睡眠时间延长(P<0.05),总的区域路程减少(P<0.05),中心区停留时间增加(P<0.05),脑组织中GABA ARα1、5-HT1AR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升(P<0.05),mGluR7 m 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m GluR7/GABA ARα1下降(P<0.05)。与艾司唑仑组比较,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小鼠睡眠潜伏期和总区域路程增加(P<0.05),睡眠持续时间和中心区停留时间减少(P<0.05),GABA ARα1、5-HT1AR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mGluR7 mRNA和蛋白表达上升(P<0.05),mGluR7/GABA ARα1上升(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小鼠睡眠潜伏期、总区域路程增加(P<0.05),睡眠持续时间、中心区停留时间减少(P<0.05),GABA ARα1、5-HT1AR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mGluR7 m RNA和蛋白表达上升(P<0.05),mGluR7/GABA ARα1上升(P<0.05)。结论 扶正祛邪方加减可以改善PCPA失眠模型小鼠的睡眠,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组织内GABA ARα1、5-HT1AR、mGluR7水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邪方加减 失眠 氯苯丙氨酸 γ-氨基丁酸A受体α1 5-羟色胺1A受体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
下载PDF
采用改进BNi-7钎料钎焊316L不锈钢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浩博 秦优琼 +3 位作者 孙磊 穆兵兵 张迪帆 施吉翔 《焊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6,70,共4页
采用改进BNi-7钎料钎焊316L不锈钢,钎缝间隙为100μm,研究了Cu粉添加量、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BNi-7+x%Cu进行连接时,接头主要由不锈钢/钎料界面的Ni(Fe,Cr,Cu)固溶体和钎缝中心的Ni(Fe,Cr,Cu)-CrNiP共晶... 采用改进BNi-7钎料钎焊316L不锈钢,钎缝间隙为100μm,研究了Cu粉添加量、钎焊温度对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BNi-7+x%Cu进行连接时,接头主要由不锈钢/钎料界面的Ni(Fe,Cr,Cu)固溶体和钎缝中心的Ni(Fe,Cr,Cu)-CrNiP共晶组织和Ni3P-Ni(Fe,Cr,Cu)共晶组织组成。钎缝中心Ni(Fe,Cr,Cu)-CrNiP共晶组织中分布的Ni(Fe,Cr,Cu)韧性相使脆性磷化物弥散分布;随着Cu添加量和钎焊温度的增加,钎缝中心的脆性化合物含量降低。当钎焊温度为980℃,Cu添加量为9%时,接头的抗剪强度最大为11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BNi-7钎料 钎焊 316L不锈钢 组织 抗剪强度
下载PDF
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牟德英 郑秀丽 +1 位作者 杨宇 王宝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1-804,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Th17/Treg平衡的调控作用,从免疫学的角度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加减三甲散组)。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以... 目的:观察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Th17/Treg平衡的调控作用,从免疫学的角度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加减三甲散组)。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以加减三甲散干预,治疗60 d后检测各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相关指标,了解Th17/Treg平衡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LN、Ⅳ-C、PCⅢ、HA明显升高(P〈0.05)。(2)模型组大鼠RORγt、Foxp3、IL-6,IL-17、IL-10、RORγt/Foxp3、IL-6/IL-10、IL-17/IL-10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加减三甲散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加减三甲散可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下调肝组织中Th17及Treg细胞数量,使Th17/Treg平衡偏于Treg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肝纤维化的控制及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三甲散 主客交 肝纤维化 TH17/TREG
下载PDF
FOX-7对NC/TMETN基低敏感无烟改性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超 王寅虎 +4 位作者 杨立波 李军强 何俊武 王江宁 陈俊波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9-234,共6页
采用燃速-靶线法研究了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的含量、粒度及不同铅盐/铜盐/炭黑三元复合燃烧催化剂对硝化棉/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NC/TMETN)低敏感无烟螺压改性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C/TMETN基推进剂... 采用燃速-靶线法研究了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的含量、粒度及不同铅盐/铜盐/炭黑三元复合燃烧催化剂对硝化棉/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NC/TMETN)低敏感无烟螺压改性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C/TMETN基推进剂配方中FOX-7含量的增加,燃速先上升后下降,当FOX-7含量为25%时,可将基础配方10 MPa下的燃速由5.87 mm·s^-1提高至14.90 mm·s^-1,当FOX-7含量由25%增至30%时,10 MPa下的燃速由14.90 mm·s^-1降至12.78 mm·s^-1,FOX-7含量由5%增加至30%时,6~16 MPa下的压力指数由0.97降至0.60;用等量细颗粒的FOX-7取代粗颗粒时,可使推进剂10 MPa下的燃速降低1.16 mm·s^-1,使推进剂6~14 MPa各压力区间的压力指数增大;B-Pb/B-Cu/CB催化剂可以将NC/TMETN/FOX-7基改性双基推进剂10 MPa下燃速由未加催化剂时的14.90 mm·s^-1提高至18.65 mm·s^-1,6~16 MPa下的压力指数由未加催化剂时的0.63降至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双基推进剂 燃速 压力指数 1 1-二氨基-2 2-二硝基乙烯(FOX-7)
下载PDF
加味四君子对宫颈癌大鼠模型癌组织中Caspase-3、Caspase-7、Survivin表达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剑 张轶 +3 位作者 刘月芬 毛宝宏 王文第 刘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3118-3121,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宫颈癌模型癌组织Caspase-3、Caspase-7、Survivin表达的影响,以探明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宫颈癌的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干预组,其中空白组10只,模型组及干预组各9只。其中空白...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对宫颈癌模型癌组织Caspase-3、Caspase-7、Survivin表达的影响,以探明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宫颈癌的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干预组,其中空白组10只,模型组及干预组各9只。其中空白组大鼠不接受造模及干预,模型组大鼠仅接受模型制备,干预组大鼠接受模型制备及加味四君子汤灌胃,连续治疗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各组宫颈癌病灶大小,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宫颈癌组织Caspase-3、Caspase-7、Survivin的水平表达变化。结果:1)空白组未出现宫颈癌病灶,模型组病灶体积(1 573. 48±11. 24) mm3,干预组病灶体积(683. 23±4. 81) mm3,各组宫颈癌病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明显较模型组小。2) 2组接受造模术大鼠Caspase-3、Caspase-7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调,Survivin表达升高,其中干预组大鼠经过为期8周的干预后Caspase-3、Caspase-7浓度上调,Survivin浓度下降,干预组改善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经过相关分析显示,癌灶体积与Caspase-3、Caspase-7呈负相关关系,与Survivin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加味四君子可明显缩小宫颈癌病灶体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Caspase-3、Caspase-7、Survivi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大鼠 四君子汤 加味 CASPASE-3 CASPASE-7 Survivin
下载PDF
FOX-7在H_2O/DMF溶剂中的结晶形貌预测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宁 周诚 +4 位作者 武宗凯 舒远杰 王伯周 赵强莉 王文亮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1-476,共6页
为了准确理解溶剂和温度对含能材料结晶形貌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在水/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结晶形貌。构建了溶剂-晶面的界面吸附模型,使用修正附着能(MAE)模拟方法,计算溶剂-晶面之... 为了准确理解溶剂和温度对含能材料结晶形貌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在水/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结晶形貌。构建了溶剂-晶面的界面吸附模型,使用修正附着能(MAE)模拟方法,计算溶剂-晶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修正各晶面真空附着能并获得FOX-7在不同比例溶剂、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晶习,分析了溶剂分子和FOX-7晶面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结果表明:在真空条件下决定FOX-7晶习的六个重要晶面为(0 1 1),(1 0-1),(1 0 1),(1 1-1),(0 0 2)和(1 1 0)面;FOX-7在H2O/DMF溶液条件下的晶习随温度条件变化有明显差异,当温度为298K时在不同比例溶剂中的晶习均为块状,预测形貌与文献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氨基-2 2-二硝基乙烯(FOX-7) 结晶形貌 分子动力学 修正附着能 溶剂
下载PDF
转基因甜菜H7-1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舒亚 吕蓉 +4 位作者 高琴 刘月明 李想 郭云霞 李富威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6,共4页
运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转基因甜菜H 7-1外源基因FMV 35 S启动子、E 9 3’终止子、CP 4-EPSPS外源基因和品系特异性进行了检测。建立了快速、准确的转基因甜菜H 7-1转基因成分的PCR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的FMV 35 S启动子、E 9 3’终止子... 运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转基因甜菜H 7-1外源基因FMV 35 S启动子、E 9 3’终止子、CP 4-EPSPS外源基因和品系特异性进行了检测。建立了快速、准确的转基因甜菜H 7-1转基因成分的PCR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的FMV 35 S启动子、E 9 3’终止子、CP 4-EPSPS和品系特异性检测引物探针能有效检测转基因甜菜H 7-1中转基因成分,具有特异性,且灵敏度达到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甜菜H 7-1 实时荧光PCR 检测
下载PDF
火焰原子光谱法分析有机功能试剂改性纳米SiO_2对水中Cr_2O_7^(2-)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祖磊 李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5-559,共5页
以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为原料,硅烷偶联剂(KH-550)作为交联剂首先合成了氨丙基纳米二氧化硅(Nano-APSG),然后加入有机功能试剂季磷盐(COOH-Ph-CH2-P(C6H5)3Br)通过有机合成反应合成有机功能试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材料(Si|(CH2)3-NH-C... 以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为原料,硅烷偶联剂(KH-550)作为交联剂首先合成了氨丙基纳米二氧化硅(Nano-APSG),然后加入有机功能试剂季磷盐(COOH-Ph-CH2-P(C6H5)3Br)通过有机合成反应合成有机功能试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材料(Si|(CH2)3-NH-CO-Ph-CH2-P(C6H5)3Br),利用红外、粒径、热重分析等对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此有机功能试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材料对水中Cr2O27-离子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的最佳pH、震荡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 1,吸附剂用量为0.1g,震荡时间为30min时吸附剂对Cr2O27-离子的吸附效率可达9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可实现对废水中Cr2O72-离子的分离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有机功能试剂改性 吸附 重铬酸根离子
下载PDF
同步器齿环用HNi55-7-4-2合金高温本构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斌 李平 +1 位作者 梁强 刘新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6-155,共10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873~1023 K的变形温度、0.01~10 s^-1的应变速率下对HNi55-7-4-2镍黄铜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获得了该合金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热压缩过程中摩擦和温升效应对其流变应力的影响,修正了流变应力曲...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873~1023 K的变形温度、0.01~10 s^-1的应变速率下对HNi55-7-4-2镍黄铜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获得了该合金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热压缩过程中摩擦和温升效应对其流变应力的影响,修正了流变应力曲线。基于修正的应力-应变数据,分别采用考虑应变补偿的修正Arrhenius(M-Arrhenius)模型和修正Zerilli-Armstrong(M-ZA)模型构建了合金的本构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型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M-ZA模型的相关系数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997和4.21%,其预测精度优于M-Arrhenius本构模型(0.991,6.68%)。将该模型应用于某齿环热精锻成形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结果吻合,为HNi55-7-4-2镍黄铜合金高温塑性成形数值模拟提供了准确的材料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i55-7-4-2合金 流变应力 修正Arrhenius模型 修正Zerilli-Armstrong模型 齿环
下载PDF
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促进颅脑损伤模型大鼠脑微循环的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鹏翔 李强 +4 位作者 许琼冠 罗孟亚男 成凯 谢镇明 付宙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5619-5625,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与创伤性脑损伤的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ikedomain7,EGFL7)是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尚不可知EGFL7能否通过激活脑血管新生从而促进大脑创伤修复。目的:探讨EGFL7促进脑损伤... 背景: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与创伤性脑损伤的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ikedomain7,EGFL7)是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尚不可知EGFL7能否通过激活脑血管新生从而促进大脑创伤修复。目的:探讨EGFL7促进脑损伤后大鼠损伤脑组织中血管新生的具体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2组,颅脑损伤组(n=36)运用改良Feeney法撞击大鼠脑硬膜建立颅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n=6)仅暴露完整脑硬膜;依照损伤后取标本时间分为颅脑损伤1,6,24h以及3,7,14d共6个亚组,每亚组各6只。经过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可用后,取挫伤灶及周围脑组织进行后续实验。另取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建立颅脑损伤模型,颅脑损伤1h后运用立体定向注射仪分别向大鼠脑室内注射腺病毒rAd-vector、rAd-EGFL7及rAd-EGFL7+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每组6只。干预12h后取材检测。结果与结论:①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显示: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EGFL7、CD34表达显著上调,且随损伤后时间的增加而上调,EGFL7在颅脑损伤3d达到最大(P<0.05),EGFL7与CD34两者的表达趋势相一致,微血管生成数目在颅脑损伤7d到达最高;②大鼠颅脑损伤后1h颅内rAd-EGFL7微量注射12h后,损伤脑组织中EGFL7、CD34表达显著上调(P<0.05),同时pAkt、cyclinD1显著增加,FOXO1显著下降(P<0.05);③大鼠颅脑损伤后颅内同时注射rAd-EGFL7和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12h后,EGFL7表达变化不明显,但CD34表达显著受抑制(P<0.05),同时微血管生成数目显著减少(P<0.05);④结果证实,EGFL7在脑损伤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可能与损伤脑组织中血管生成相关。EGFL7过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促进损伤脑组织中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 CD34 颅脑损伤 PI3K/Akt信号 血管新生 改良Feeney法 脑损伤修复 神经功能障碍
下载PDF
金属粉对NC/TMETN/FOX-7低敏感改性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军强 何俊武 +2 位作者 张超 王江宁 杨立波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88,I0005,共6页
采用燃速-靶线法研究了铝粉(Al)、镁铝合金粉(Mg-Al)和硼粉(B)以及铝粉含量、粒度等对NC/TMETN/FOX-7改性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燃速和压强指数)的影响;采用单幅放大彩色摄影法研究了其火焰结构。结果表明,推进剂配方中添加金属粉可提高NC... 采用燃速-靶线法研究了铝粉(Al)、镁铝合金粉(Mg-Al)和硼粉(B)以及铝粉含量、粒度等对NC/TMETN/FOX-7改性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燃速和压强指数)的影响;采用单幅放大彩色摄影法研究了其火焰结构。结果表明,推进剂配方中添加金属粉可提高NC/TMETN/FOX-7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燃速,金属粉使推进剂燃速的增大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Al-Mg>Al>B;随着Al粉(粒径12.5μm)质量分数由0增至10%,NC/TMETN/FOX-7推进剂的燃速先增大后减小,当铝粉质量分数为5%时推进剂燃速最高,达到21.19mm/s;NC/TMETN/FOX-7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燃速随着铝粉粒度的增大而增大,铝粉粒径由12.5μm增至45μm时,10MPa下推进剂的燃速由21.19mm/s增至24.47mm/s,8~14MPa的压强指数降至0.20以下;NC/TMETN/FOX-7推进剂的火焰结构与NC/NG基推进剂相似,由预热区、亚表面及表面区、暗区和火焰区组成,各区之间的界限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改性双基推进剂 燃速 压强指数 TMETN 金属粉 FOX-7 燃速-靶线法
下载PDF
自发气调包装对‘新梨7号’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佰霖 贾晓辉 +3 位作者 王阳 杜艳民 马风丽 王文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3-753,共11页
【目的】明确不同厚度的保鲜袋自发气调包装对‘新梨7号’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将‘新梨7号’分别采用厚度为0.02、0.03、0.04和0.05 mm的PE袋扎口处理形成自发气调环境,于温度(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 【目的】明确不同厚度的保鲜袋自发气调包装对‘新梨7号’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将‘新梨7号’分别采用厚度为0.02、0.03、0.04和0.05 mm的PE袋扎口处理形成自发气调环境,于温度(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并以0.02 mm PE袋不扎口为对照处理,定期测定各处理相关指标,并统计果实腐烂率、果柄保鲜指数。【结果】不同厚度保鲜袋内气体成分在第30天时达到平衡,气调能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0.05 mm>0.04 mm>0.03 mm>0.02 mm PE袋,采用上述包装进行自发气调处理均能够抑制果皮h°值、Fm、Fv和Fv/Fm的下降;果柄保鲜指数随保鲜袋厚度增加显著升高,果实腐烂率显著低于对照;显著降低果实维生素C含量,冷藏后期货架期间各处理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乙醛含量极低,乙醇检测不出。【结论】‘新梨7号’为较耐CO2且极不易发生褐变的梨果品种。筛选出适合‘新梨7号’自发气调包装袋为0.03 mm PE袋,可有效保持果面绿色,降低果实腐烂率但显著降低维生素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梨7号’ 自发气调 品质 保绿
下载PDF
4-(5-硝基-6-羟基-7-甲基苯并唑-2-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
19
作者 金宁人 项艳艳 +2 位作者 吴秋萍 毛婷婷 吴纯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421-3427,3451,共8页
针对聚对苯撑苯并二唑(PBO)纤维的抗压性能差和成型困难等问题,提出并合成出一种新单体的前体化合物4-(5-硝基-6-羟基-7-甲基苯并唑-2-基)苯甲酸甲酯(MMNB),总收率56.42%、纯度97.5%;可用于制备AB型单体和甲基改性PBO纤维,以改善PBO纤... 针对聚对苯撑苯并二唑(PBO)纤维的抗压性能差和成型困难等问题,提出并合成出一种新单体的前体化合物4-(5-硝基-6-羟基-7-甲基苯并唑-2-基)苯甲酸甲酯(MMNB),总收率56.42%、纯度97.5%;可用于制备AB型单体和甲基改性PBO纤维,以改善PBO纤维的加工性能及热交联后提高轴向抗压能力。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单甲酯(MTA)先经酰氯化,然后在二氯甲烷溶剂中、三乙胺作缚酸剂与2-甲基-4-氨基-6硝基间苯二酚盐酸盐(MANR?HCl)缩合一锅法制备中间体4-[N-(2,4-二羟基-3-甲基-5-硝基苯基)氨甲酰基]苯甲酸甲酯(MNHB),收率为73.65%;MNHB在二乙二醇二甲醚溶剂中多聚磷酸作用下环合脱水合成MMNB,收率为76.61%;并经IR、MS和1H NMR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硝基-6-羟基-7-甲基苯并噁唑-2-基)苯甲酸甲酯 合成 4-[N-(2 4-二羟基-3-甲基-5-硝基苯基)氨甲酰基]苯甲酸甲酯 甲基改性PBO
下载PDF
Li_(7)P_(3)S_(11)电解质的合成、传导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聪 余创 +3 位作者 彭林峰 李莉萍 程时杰 谢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7-992,共16页
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中的关键材料,开发具有高离子电导率、高化学/电化学稳定性、电极兼容性良好的固态电解质正成为研究热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相较其它固态电解质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等优势,是最有前景实现实... 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中的关键材料,开发具有高离子电导率、高化学/电化学稳定性、电极兼容性良好的固态电解质正成为研究热点。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相较其它固态电解质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等优势,是最有前景实现实用化的固态电解质之一。在众多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Li_(7)P_(3)S_(11)因其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较低的原料成本而极具研究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Li_(7)P_(3)S_(11)电解质的结构、Li+传导机理及合成路径;其次,针对该电解质的电导率提高、空气/水稳定性提升、固固界面稳定性及电解质自身稳定性改善等问题,综述了目前常用的改性策略研究;再次,总结了基于Li_(7)P_(3)S_(11)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和全固态锂硫电池的构筑;最后,本文分析了Li_(7)P_(3)S_(11)电解质的研究和应用面临的挑战,并指出该电解质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7)P_(3)S_(11)电解质 结构 传导机理 合成路径 改性 固态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