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凝固浴条件下TiO_(2)/PVDF-g-PEGMA/PVDF膜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张献坤 唐玉兰 +3 位作者 周东锐 何亚婷 孙先源 齐琬羽 《净水技术》 2024年第1期140-150,共11页
将TiO_(2)和两亲聚合物PVDF-g-PEGMA一起加入铸膜液中,以乙醇溶液为第1凝固浴,利用其较高的成孔能力使改性膜表面生成大量孔洞,之后将改性膜放入第2凝固浴中,利用NaCl溶液对膜孔生长的抑制作用,制备孔隙率高、孔洞较小的亲水性TiO_(2)/P... 将TiO_(2)和两亲聚合物PVDF-g-PEGMA一起加入铸膜液中,以乙醇溶液为第1凝固浴,利用其较高的成孔能力使改性膜表面生成大量孔洞,之后将改性膜放入第2凝固浴中,利用NaCl溶液对膜孔生长的抑制作用,制备孔隙率高、孔洞较小的亲水性TiO_(2)/PVDF-g-PEGMA/PVDF超滤膜。试验结果表明,第1凝固浴乙醇溶液质量分数为20%时,随着第2凝固浴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α晶相的生长受到抑制,β晶相数量占比增大,表面粗糙度出现下降,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增强。试验中,m^(2)凝固浴条件(20%乙醇溶液,20 g/L NaCl溶液)下制备的改性膜性能最好,孔隙率达到1.94%,海藻酸钠截留试验中膜通量和截留率分别为288 L/(m^(2)·h)和68.08%;跨膜压力为10 psi(0.07 MPa)时的纯水通量和通量恢复率分别为1862 L/(m^(2)·h)和76.25%,较M0(仅20%乙醇溶液)均有所提高,trade-off效应得以缓解,牛血清蛋白吸附量下降到961.56μg/cm^(2),抗污染性能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凝固浴 聚偏氟乙烯(PVDF) 超滤膜 PVDF-g-pegma trade-off 效应 无机-有机杂化膜
下载PDF
PEGMA刷微图案诱导聚苯乙烯纳米颗粒阵列化
2
作者 高浩 魏中华 +2 位作者 邓佳 陈涛 赵海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70-276,共7页
基于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在疏水性引发剂表面制备亲水性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聚合物刷微图案,以PEGMA聚合物刷图案化表面为模板,借助亲疏水区域间表面能的差异使聚苯乙烯(PS)纳米颗粒在亲水区域精准组装制备纳... 基于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在疏水性引发剂表面制备亲水性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聚合物刷微图案,以PEGMA聚合物刷图案化表面为模板,借助亲疏水区域间表面能的差异使聚苯乙烯(PS)纳米颗粒在亲水区域精准组装制备纳米颗粒微阵列。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与拉曼光谱仪(Raman)对各阶段基体表面化学组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多巴胺/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2-溴-2-甲基丙酸酯(PDA/SiBr)复合涂层、PEGMA聚合物刷以及PS纳米颗粒微阵列被成功制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对PEGMA聚合物刷图案化表面及PS纳米颗粒阵列化表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PS纳米颗粒在PEGMA聚合物刷微图案区域选择性组装。研究了PS纳米颗粒微阵列表面BSA蛋白吸附行为,荧光图像结果表明PS纳米颗粒在PEGMA聚合物刷微图案表面组装后可以有效促进BSA蛋白在该区域的黏附。相关研究工作拓展了图案化聚合物刷在纳米颗粒微阵列制备中的应用,为纳米颗粒在高质量生物微阵列、生物探针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刷微图案 亲疏水反差特性 聚苯乙烯(PS)纳米颗粒 微阵列 蛋白吸附
下载PDF
Argon Plasma-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of PEGMA on Chitosan Membrane Surface for Cell Adhesion Improvement 被引量:2
3
作者 YIN Shiheng REN Li WANG Yingjun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041-1046,共6页
For its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 chitosan has had considerable atten- tion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polymerization of poly (eth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methacrylate... For its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 chitosan has had considerable atten- tion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polymerization of poly (eth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methacrylate (PEGMA) was grafted onto chitosan membrane surface through argon plasma-induced graft polymerization. The surface properties after modification were characterized by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EGMA can be grafted successfully onto chitosan membrane surface. The surface hydrophilicity and free energy were improved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increased after modification. The adhesion of a human corneal epithelial cell (HCEC) on chitosan membrane surface was enhanced due to improvement of surface free energy and rough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tosan membrane pegma PLASMA surface energy cell adhesion
下载PDF
Plasma graft of poly(eth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methacrylate (PEGMA) on RGP lens surface for reducing protein adsorption 被引量:2
4
作者 Shiheng YIN Li REN Yingjun WANG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
Poly(eth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methacrylate(PEGMA) was grafted on fluorosilicone acrylate rigid gas permissible contact lens surface by means of argon plasma induced polymerization to improve surface hydrophil... Poly(ethylene glycol) methyl ether methacrylate(PEGMA) was grafted on fluorosilicone acrylate rigid gas permissible contact lens surface by means of argon plasma induced polymerization to improve surface hydrophilicity and reduce protein adsorption.The surface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respectively.The surface protein adsorption was evaluated by lysozyme solution immersion and XPS analysi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thin layer of PEGMA was successfully grafted.The surface hydrophilicity was bettered and surface free energy increased.The lysozyme adsorption on the lens surface was reduced grea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P contact lens pegma plasma graft polymerization protein adsorption
下载PDF
PVC/PES-g-PEGMA共混膜的制备及其耐污染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蒋淑红 肖梦林 +1 位作者 杨帆 王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10-2316,共7页
首先将聚乙二醇单甲基甲醚酯(PEGMA)接枝到聚醚砜(PES)上得到PES-g-PEGMA,然后利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将聚氯乙烯(PVC)与PES-g-PEGMA共混,通过溶剂-非溶剂扩散诱导相分离法(NIPS)制备PVC/PES-g-PEGMA共混膜。在此基础上对PVC/PES-g-PEGMA... 首先将聚乙二醇单甲基甲醚酯(PEGMA)接枝到聚醚砜(PES)上得到PES-g-PEGMA,然后利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将聚氯乙烯(PVC)与PES-g-PEGMA共混,通过溶剂-非溶剂扩散诱导相分离法(NIPS)制备PVC/PES-g-PEGMA共混膜。在此基础上对PVC/PES-g-PEGMA共混膜的断面和表面微观结构、水通量、截留率、机械性能及耐污染等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接触角,含水率(EWC),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来表征PES-g-PEGMA的质量百分含量对PVC/PES-g-PEGMA共混膜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VC/PES-g-PEGMA共混膜水通量,亲水性较纯PVC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耐污染性实验表明,随着PES-g-PEGMA的增加,耐污染性逐渐增强。实验结果同时也表明,该共混体系最佳共混比为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PES-g-pegma共混膜 亲水性 耐污染性
原文传递
PVDF超滤膜进行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PEGMA)紫外光照射接枝的膜面表征与抗污染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潘婷 李方 +5 位作者 杜春慧 赵永军 李佳峰 孟蝶 杨波 田晴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1-1066,共6页
本文采用紫外光照射接枝的方法将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PEGMA)亲水单体接枝在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表面,改善PVDF膜的亲水性能.实验中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作为对比,发现添加MBAA可以减少PEG接枝层的溶胀性.... 本文采用紫外光照射接枝的方法将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PEGMA)亲水单体接枝在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表面,改善PVDF膜的亲水性能.实验中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作为对比,发现添加MBAA可以减少PEG接枝层的溶胀性.本实验研究不同改性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利用表面接触角(CA)、红外光谱分析(ATR-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表征膜表面特征,同时研究了改性膜对乳化油和牛血清蛋白溶液分离效率和抗污染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经改性后膜亲水性明显提高,对污染物的截留效果和抗污染能力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接枝 PVDF超滤膜 抗污染
原文传递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温敏性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丽 王花丽 高青雨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4-56,共3页
采用自由基共聚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温敏性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PEG-MA)。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共聚物水凝胶的溶胀率随温度升高、PEGMA含量的减少呈下降趋势,并随交联剂用量的变化存在... 采用自由基共聚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温敏性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PEG-MA)。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共聚物水凝胶的溶胀率随温度升高、PEGMA含量的减少呈下降趋势,并随交联剂用量的变化存在一最大值,表现出明显的温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IPAAm—pegma) 温敏水凝胶 自由基聚合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具有pH敏感性壳聚糖材料及其对辅酶A的控制释放 被引量:4
8
作者 郭保林 袁金芳 +1 位作者 张晓丽 高青雨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9-51,53,共4页
合成了大分子引发剂壳聚糖(CS)接枝α-溴代异丁酰溴(CS-Br),然后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一种新型pH敏感性的壳聚糖材料——壳聚糖接枝α-溴代异丁酰溴共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CS-Br-PEGMA),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合成了大分子引发剂壳聚糖(CS)接枝α-溴代异丁酰溴(CS-Br),然后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一种新型pH敏感性的壳聚糖材料——壳聚糖接枝α-溴代异丁酰溴共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CS-Br-PEGMA),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辅酶A(CoA)的控制释放,结果发现在24℃、P(CS-Br-PEGMA)在不同浓度或pH在3.7~9之间变化时,聚合物都能对辅酶A进行控制释放,同时对其控制释放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P(CS-Br-pegma) pH值敏感性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控制释放 辅酶A
下载PDF
预辐射聚丙烯膜接枝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捷 卢永畅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3-198,共6页
采用预辐射接枝法对预辐射的聚丙烯(PP)膜接枝不同分子量的申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MA)。分别研究了不同接技溶液体系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ATR)和水接触角等的测定,观察了接枝前后PP膜表面性能的变... 采用预辐射接枝法对预辐射的聚丙烯(PP)膜接枝不同分子量的申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MA)。分别研究了不同接技溶液体系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ATR)和水接触角等的测定,观察了接枝前后PP膜表面性能的变化;还分别测定了接枝前后PP膜对血液蛋白的吸附、血小板的吸附以及样品表面血栓量等;以比较接枝前后样品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接枝 聚丙烯 pegma Γ射线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臭氧引发接枝制备聚偏氟乙烯亲水膜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文才 韩炳强 +1 位作者 曹兵 赵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64,共5页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对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聚偏氟乙烯进行处理引入过氧基团,然后通过热引发接枝聚合亲水性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通过相转变法(phase inversion)制备具备亲水特性的PVDF分离膜.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接...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对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聚偏氟乙烯进行处理引入过氧基团,然后通过热引发接枝聚合亲水性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通过相转变法(phase inversion)制备具备亲水特性的PVDF分离膜.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接触角测试对接枝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红外光谱显示在1 734 cm-1处出现PEGMA的特征吸收峰,表明已成功接枝上PEGMA.接枝后的PVDF膜接触角降低到42°,表现出很好的亲水性;同时研究了接枝条件对改性膜亲水性的影响,随接枝单体浓度增加其亲水性增大;改性前后的聚偏氟乙烯膜的表面形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在相同成膜条件下改性后分离膜表面形貌发生很大变化,改性后制备的分离膜有较大的膜孔出现;水通量测试和牛血清蛋白吸附实验进一步表明,接枝改性可以明显改善PVDF分离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接枝共聚合 臭氧 亲水性
下载PDF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刷 接枝医用功能纸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11
作者 吕文志 周小凡 +3 位作者 王润平 王国莲 杨灶银 罗美分 《中华纸业》 CAS 2021年第22期10-15,共6页
为改善纤维素基纸张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本研究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将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刷接枝到纸张表面制备医用功能纸,并对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刷在纸张表面的接枝效率及其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 为改善纤维素基纸张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本研究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将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刷接枝到纸张表面制备医用功能纸,并对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刷在纸张表面的接枝效率及其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可有效地将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刷接枝到纸张表面,且整个接枝过程活性可控;相比原纸,接枝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刷纸张的抗血细胞黏附能力明显增强,补体激活显著改善,细胞毒性显著降低,呈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功能纸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聚合物刷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基于聚乙二醇和不同多肽构建的生物涂层及其内皮细胞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雨 张景迅 +2 位作者 范娟娟 张丽 李梓杨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将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二元共聚物接枝在基材表面,并通过开环反应分别固定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REDV)和酪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丝氨... 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将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的二元共聚物接枝在基材表面,并通过开环反应分别固定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REDV)和酪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精氨酸(YIGSR)3种可特异性黏附内皮细胞的多肽.通过核磁共振检测合成的聚合物分子结构,并进一步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测试结果证明聚合物成功接枝在基材表面.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表面固定的3种多肽进行了定量表征.体外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黏附结果表明,3种不同多肽修饰的共聚物表面均能够有效阻抗平滑肌细胞的黏附,同时不同程度地促进内皮细胞的黏附,从而实现了基材表面内皮细胞的选择性黏附.其中与RGD和YIGSR多肽修饰的表面相比,REDV多肽修饰的表面呈现出更优异的内皮细胞选择性.这种具有内皮细胞特异选择性的界面在心血管支架涂层原位内皮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多肽 内皮细胞选择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