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高光效基因PPDK在籼稻IR64中的整合及其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建福 Swapan K.Datta +1 位作者 王国英 谢华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97-804,共8页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在C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中,是CO2固定的关键酶。将编码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的质粒通过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转化导入籼稻IR64中,PCR-Southern的结果表明,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已经整合到IR64中...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在C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中,是CO2固定的关键酶。将编码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的质粒通过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转化导入籼稻IR64中,PCR-Southern的结果表明,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已经整合到IR64中。在温室条件下,分析了转基因IR64植株的剑叶全氮含量,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转基因IR64植株剑叶的全氮含量高于非转基因IR64对照,在转基因IR64植株中,最高的剑叶全氮含氮量为3.61%,比非转基因的IR64对照高1.07个百分点,剑叶全氮含量提高了42.1%。对转基因IR64植株的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转基因IR64植株之间,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比较大,比如植株干重、收获指数等,有助于育种家们选择不同的育种材料用于水稻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 光合作用 水稻(Oryza SATIVA L.) 玉米(Zea mays) 整合 特性
下载PDF
玉米PEPC基因和PPDK基因在籼稻明恢63中的整合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建福 谢华安 +1 位作者 王国英 Swapan K.Datta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55-662,共8页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是C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中,二氧化碳固定的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在C4和景天酸(CAM)植物光合作用的初级碳同化中的一个关键酶,该酶介导不可逆的β羧化反应,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成草酰乙酸和磷...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是C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中,二氧化碳固定的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在C4和景天酸(CAM)植物光合作用的初级碳同化中的一个关键酶,该酶介导不可逆的β羧化反应,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成草酰乙酸和磷酸。本研究将编码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的质粒和编码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的质粒通过基因枪轰击转化的方法同时导入籼稻明恢63中,PCR-Southern印迹杂交的结果表明,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已经整合到明恢63中。在温室条件下,分析了转基因明恢63植株的剑叶全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的转基因明恢63植株,其剑叶的全氮含量是不同的,大部分转基因明恢63植株剑叶的全氮含量高于非转基因明恢63对照的全氮含量,转基因明恢63植株ZHM3-50剑叶全氮含量为3.82%,比非转基因明恢63对照高0.45%。对转基因明恢63植株的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不同的转基因明恢63植株之间,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比较大,比如植株干重、收获指数等。这些有助于育种家们选择不同的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Oryza sativa L. ssp.indica)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 基因 玉米(Zea mays) 整合 光合作用
下载PDF
籽粒苋中PPDK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淼 王旭静 +1 位作者 唐巧玲 王志兴 《生物技术进展》 2011年第1期50-55,F0003,共7页
为寻找能提高植物光合效率的基因资源,以高光效植物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为试材,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了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yruvate orthophosphate dikinase,PPDK)基因,基因cDNA全长为3224bp,其中5'非翻译... 为寻找能提高植物光合效率的基因资源,以高光效植物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为试材,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了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yruvate orthophosphate dikinase,PPDK)基因,基因cDNA全长为3224bp,其中5'非翻译区为71bp,阅读框为2868bp,3'非翻译区为285bp,推导的蛋白质为956个氨基酸,分子量约106kD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基因含有PPDK基因的功能结构域。表达模式分析显示克隆的PPDK基因在绿色组织中特异表达,为PPDK基因的长转录本,初步确定已克隆得到为籽粒苋中的PPDK基因,将其命名为AhPPD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苋 ppdk基因 表达特性
下载PDF
共转化法获得无筛选标记的转PEPC、PPDK基因水稻恢复系纯合体 被引量:21
4
作者 袁定阳 段美娟 +3 位作者 谭炎宁 易自力 袁隆平 辛世文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63,共7页
用根癌农杆菌共转化的方法将pSB130/CK质粒[目的基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磷酸丙酮酸二激酶基因(PPDK)与筛选标记潮霉素抗性基因HPT分别构建于2个T-DNA区]导入水稻恢复系R299,经PCR、Southern检测,筛选到T0代13个转基因... 用根癌农杆菌共转化的方法将pSB130/CK质粒[目的基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磷酸丙酮酸二激酶基因(PPDK)与筛选标记潮霉素抗性基因HPT分别构建于2个T-DNA区]导入水稻恢复系R299,经PCR、Southern检测,筛选到T0代13个转基因植株。对T1~T3代转基因后代进行PCR跟踪鉴定,分离出无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植株(PEPC+PPDK+HPT-),分离株系比率为15%~21%,分离株系中PEPC+PPDK+HPT-型单株分离频率为7.2%~10.0%。在T3代成功获得了无筛选标记的转基因纯合系3个(06D351,06D352和06D353),PEPC酶活性和光合速率分析结果表明,其PEPC活性比对照提高了1.5~4.9倍,光合速率提高了19%~40%,说明这些转基因纯系材料在水稻高光效育种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共转化 C4基因 PEPC ppdk 高光效育种
下载PDF
甘蔗全长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福明 徐德昌 侯爱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7-92,共6页
和C3植物相比,C4植物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及水分和营养利用率,生物产量也较高。甘蔗是典型的C4作物之一。以甘蔗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以GenBank公布的甘蔗PPDK基因cDNA序列设计引物,进行LA-PCR(Long Acute PCR)扩增。将PCR产物克隆... 和C3植物相比,C4植物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及水分和营养利用率,生物产量也较高。甘蔗是典型的C4作物之一。以甘蔗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以GenBank公布的甘蔗PPDK基因cDNA序列设计引物,进行LA-PCR(Long Acute PCR)扩增。将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测序,得到了13.5kb的甘蔗全长PPDK基因序列。为方便后续实验,在引物中引入可利用的XhoI和NotI酶切位点,将全长PPDK基因分两段克隆到pMD18-TSimple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完成了甘蔗全长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基因的完整克隆,为将其导入C3作物中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ppdk基因 LA-PCR技术 全长DNA克隆
下载PDF
流产布鲁菌ppdk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高建鹏 田明星 +5 位作者 鲍衍清 李朋 刘佳萌 王少辉 丁铲 于圣青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34,共8页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呈全球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细菌性传染病。布鲁菌是一种兼性胞内菌,感染宿主依赖多种基因的表达和调控。近年来,胞内菌的碳代谢与致病力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前期研究发现碳代谢相关的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呈全球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细菌性传染病。布鲁菌是一种兼性胞内菌,感染宿主依赖多种基因的表达和调控。近年来,胞内菌的碳代谢与致病力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前期研究发现碳代谢相关的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与布鲁菌毒力相关。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流产布鲁菌ppdk基因缺失株,通过环境压力因子耐受性实验、胞内存活实验和动物致病性实验等探讨ppdk基因对布鲁菌毒力的影响。结果显示,ppdk基因缺失能减弱布鲁菌对多粘菌素B和大牛血清的抵抗性,减弱细菌胞内存活的能力和对小鼠的致病力,表明ppdk基因与流产布鲁菌的毒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布鲁菌 ppdk基因 毒力
下载PDF
转玉米PEPC和PPDK基因杨树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伟博 宫新栋 +1 位作者 周燕 李红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43,共11页
【目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磷酸丙酮酸二激酶(PPDK)是保证C4植物高效光合作用的关键酶。杨树作为光合效率较低的C3植物,其光能利用率低,本研究以玉米PEPC基因和PPDK基因分别作为目的基因进行杨树遗传转化,分别获得转基因... 【目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磷酸丙酮酸二激酶(PPDK)是保证C4植物高效光合作用的关键酶。杨树作为光合效率较低的C3植物,其光能利用率低,本研究以玉米PEPC基因和PPDK基因分别作为目的基因进行杨树遗传转化,分别获得转基因的高效表达植株,并进行分子检测及相关功能分析,为培育杨树高光效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玉米PEPC和PPDK基因。利用Gateway系统,将PEPC和PPDK基因分别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GWB406,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南林895杨。比较分析转基因植株与对照(南林895杨)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筛选克隆的PEPC及PPDK基因均编码典型的C4光合作用关键酶。南林895杨转PEPC基因获得5个株系,不同株系间基因表达量具有差异,最大达1.79倍,但编码蛋白在不同株系叶片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转PPDK基因获得3个株系,各株系间基因及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EPC和PPDK在叶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茎中,且随着植株生长发育而提高;PEPC和PPDK基因的表达均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在高光照下表达量上升2~3倍。转基因株系净光合速率在11:00—14:00出现双峰状态,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最高达16.2%(PEPC-5株系);气孔导度在12:00—16:00高于对照组;除PPDK-2株系外,转基因株系都检测到比对照组更高的胞间CO2浓度,除PEPC-1和PEPC-4株系外,转基因株系CO2饱和点均低于对照组;全部转基因株系CO2补偿点均低于对照组,且光饱和点以及在光饱和点的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组。生长参数方面,PEPC-3和PEPC-4株系多个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株高分别高于对照组5.6%和2.9%,叶面积分别高于对照组13.8%和8.9%,叶片质量分别高于对照组23.6%和19.8%,地径分别高于对照组13.5%和5.4%;转基因株系的茎生物量均高于对照组,叶生物量优势最为明显的依次是PEPC-3、PEPC-5和PEPC-4株系,分别高于对照组34.8%、15.4%和6.3%。【结论】玉米PEPC和PPDK基因导入南林895杨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在强光利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植株的光合能力显著提高,生长指标优于对照组。利用C4植物的光合作用关键酶编码基因对杨树进行遗传转化,对于提高杨树甚至木本植物的光合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C ppdk 转基因杨树 基因表达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水稻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PPDK 被引量:2
8
作者 孙佳 吴清清 +3 位作者 周文昊 林冬枝 宋忠明 董彦君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CRISPR∕Cas9技术,以水稻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PPDK为靶基因,构建载体,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粳稻品种‘嘉花1号’,获得1个碱基A缺失的编辑突变植株ppdk3。该突变体米粒的胚乳为白色粉质,其淀粉颗粒变小,结构松散,I-KI染色溶液颜... 采用CRISPR∕Cas9技术,以水稻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PPDK为靶基因,构建载体,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粳稻品种‘嘉花1号’,获得1个碱基A缺失的编辑突变植株ppdk3。该突变体米粒的胚乳为白色粉质,其淀粉颗粒变小,结构松散,I-KI染色溶液颜色明显比野生型浅,直链淀粉含量下降约5%,抗性淀粉含量略有增加。与野生型相比,该突变体的千粒重和单株穗数下降明显,水稻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也有大幅下降。试验表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以有效地对水稻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进行编辑,为稻米品质改良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CRISPR∕Cas9技术 ppdk基因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
下载PDF
Expression Profiles of <i>psbA, ALS, EPSPS</i>, and Other Chloroplastic Genes in Response to PSII-, ALS-, and EPSPS-Inhibitor Treatments in <i>Kochia scoparia</i> 被引量:2
9
作者 Vijay K. Varanasi Shahniyar Bayramov +1 位作者 P. V. Vara Prasad Mithila Jugulam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7年第3期451-470,共20页
Kochia (Kochia scoparia L. Schrad.), also known as tumbleweed, is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annual C4 broadleaf weed found throughout the US Great Plains. Several herbicides with different modes of action are used in ... Kochia (Kochia scoparia L. Schrad.), also known as tumbleweed, is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annual C4 broadleaf weed found throughout the US Great Plains. Several herbicides with different modes of action are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kochia. The effect of commonly used herbicides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ir target site(s) and photosynthetic/chloroplastic genes is poorly understood in weed species, including kochia.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herbicide target-site genes, KspsbA, KsALS, and KsEPSPS upon treatment with PSII- (e.g. atrazine), ALS- (e.g. chlorsulfuron), and EPSPS- (e.g. glyphosate)-inhibitors, respectively, in kochia. Furthermore,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photosynthesis (e.g. KsRubisco, KsCAB, and KsPPDK) was also determined in response to these herbicide treatments. KspsbA was strongly upregulated (>200-fold) 24 h after atrazine treatment. Transcript levels of the KsALS or KsEPSPS genes were 7 and 3-fold higher 24 h after chlorsulfuron or glyphosate treatment, respectively. KsRubisco, a Calvin cycle gene important for CO2 fixation, was upregulated 7 and 2.6-fold 8 and 24 h after glyphosate and chlorsulfuron treatments, whereas it downregulated 8 and 24 h after atrazine treatment. The transcript levels of KsPPDK remained unchanged after glyphosate treatment but increased 1.8-fold and decreased 2-fold at 24 h after chlorsulfuron and atrazine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KsCAB remained unchanged after chlorsulfuron treatment, but was downregulated after glyphosate and atrazine treat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herbicide treatments not only affect the respective target-site gene expression, but also influence the genes involved in the critical photosynthetic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ia scoparia L. Schrad. C4 Herbicide Stress gene Expression PSBA ALS EPSPS Photosynthesis Rubisco ppdk CAB
下载PDF
籽粒苋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聂江婷 白云凤 +2 位作者 贺飞燕 闫建俊 张维锋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2-681,共10页
运用CHIPS、CUSP和Codon W等程序分析了双子叶C4植物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并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和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等双子叶植物及水稻(Oryza sativa)和玉米... 运用CHIPS、CUSP和Codon W等程序分析了双子叶C4植物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丙酮酸磷酸二激酶(PPDK)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并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和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等双子叶植物及水稻(Oryza sativa)和玉米(Zea mays)等单子叶植物进行了比较,建立了聚类树状图,以期在作物高光效基因工程中为籽粒苋PPDK基因选择合适的受体植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籽粒苋PPDK基因偏好于以A或T结尾的密码子,与其它几种被比较的双子叶作物的PPDK基因密码子偏好性趋势一致,而玉米和水稻等单子叶植物更偏好使用以G或C结尾的密码子。PPDK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系统聚类分析表明,籽粒苋与马铃薯和苜蓿等双子叶植物聚为一类,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玉米和高粱(Sorghum bicolor)等单子叶植物聚为一类,与系统进化地位一致。但单子叶植物水稻的密码子偏好性与籽粒苋较为接近,与玉米和高粱相差较远。为了选择合适的蛋白质表达系统,比较并分析了籽粒苋PPDK基因的密码子偏好性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酵母菌的异同,发现其与酵母菌的差异小于大肠杆菌,表明选择酵母菌表达系统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苋 密码子偏好性 ppdk基因
原文传递
谷子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SiPPDK1)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
11
作者 杜艳伟 王高鸿 +6 位作者 李颜方 赵根有 阎晓光 王振华 王玉文 余爱丽 赵晋锋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共9页
通过序列比对在谷子基因组中鉴定出一个PPDK基因,命名为Si PPDK1。为揭示该基因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本研究通过对Si PPDK1的基因结构、蛋白特征、功能、启动子区域顺势元件、亚细胞定位、进化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预测。荧光实时定量... 通过序列比对在谷子基因组中鉴定出一个PPDK基因,命名为Si PPDK1。为揭示该基因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本研究通过对Si PPDK1的基因结构、蛋白特征、功能、启动子区域顺势元件、亚细胞定位、进化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预测。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了该基因在苗期不同逆境、关键生育期干旱以及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位于谷子9号染色体,含有17个内含子,有2个可变剪切。功能域分析和多序列比对发现Si PPDK1蛋白具有非常保守的序列结构,并且与其它植物PPDK蛋白非常相似。q RT-PCR表达谱分析表明Si PPDK1基因在苗期被PEG、ABA、Na Cl和低温胁迫强烈诱导。进一步研究表明Si PPDK1基因在拔节、抽穗和灌浆期干旱和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均参与了对干旱和光照的胁迫响应,推测该基因参与了谷子对非生物逆境的应答,尤其在抽穗期干旱和光照胁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非生物逆境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