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Blimp-1表达与Treg/Th17失衡及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吴安琪 宁小康 张立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6期1138-1142,共5页
目的 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表达与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失衡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 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表达与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失衡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体检的1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Blimp-1表达水平、Treg及Th17细胞数目,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评价观察组患者病情并分为重型患者和轻型患者,比较两组间外周血Blimp-1、Treg、Th17及血清IL-6、IL-10、IL-17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外周血Blimp-1与Treg、Th17、IL-6、IL-10、IL-17的相关性;随访预后并计算预后不良发生率,采用K-M曲线比较两组间预后不良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Blimp-1表达水平、Treg数目、Treg/Th17比值以及血清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Th17数目、血清IL-6及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Blimp-1表达水平与Treg数目、Treg/Th17比值、IL-10水平呈正相关(r=0.351、0.376、0.328,P<0.05),与Th17数目及IL-6、IL-17水平呈负相关(r=-0.338、-0.409,P<0.05);观察组中重型患者的外周血Blimp-1表达水平、Treg数目、Treg/Th17比值以及血清IL-10水平低于轻型患者,Th17数目、血清IL-6及IL-17水平高于轻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Blimp-1高表达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低于Blimp-1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Blimp-1表达降低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reg/Th17失衡、病情加重及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blimp-1 TREG TH17
下载PDF
NKX2-1-AS1介导miR-96-5p/PRDM16轴对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2
作者 郭宏鹏 李尤 +3 位作者 刘奇 张睿 孙成林 潘星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7-554,共8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K2同源异形盒1-反义RNA 1(NKX2-1-AS1)介导微RNA(miR)-96-5p/含有PR结构域的蛋白16(PRDM16)轴对未分化甲状腺癌(ATC)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体内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ATC组织...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K2同源异形盒1-反义RNA 1(NKX2-1-AS1)介导微RNA(miR)-96-5p/含有PR结构域的蛋白16(PRDM16)轴对未分化甲状腺癌(ATC)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体内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ATC组织及细胞中差异表达的lncRNA NKX2-1-AS1,并进一步筛选其靶基因miR-96-5p和下游靶基因PRDM16。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NKX2-1-AS1与miR-96-5p以及miR-96-5p与PRDM16之间的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miR-96-5p对NKX2-1-AS1过表达的CAL-62细胞PRDM16表达的影响。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敲减PRDM16对过表达NKX2-1-AS1的CAL-6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裸鼠皮下注射CAL-62细胞,观察敲减PRDM16对NKX2-1-AS1过表达的CAL-62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出参与调节ATC发展的NKX2-1-AS1/miR-96-5p/PRDM16轴。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结果显示NKX2-1-AS1与miR-96-5p、miR-96-5p与PRDM16结合。过表达NKX2-1-AS1上调CAL-62细胞中PRDM16蛋白表达;而过表达miR-96-5p可逆转此上调作用。过表达NKX2-1-AS1抑制CAL-62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体内移植瘤生长;而敲减PRDM16可逆转此抑制作用。结论NKX2-1-AS1可能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与miR-96-5p竞争结合下游靶基因PRDM16,上调PRDM16表达,从而抑制ATC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体内移植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X2-1-AS1 miR-96-5p prdm16 未分化甲状腺癌
下载PDF
新型核苷类似物FNC对Raji细胞增殖、凋亡和Bcl-6、PRDM1、C-my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艳 程旭芳 +5 位作者 黄刚 董静静 王陈萍 江金花 王庆端 常俊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研究2'-脱氧-2'-氟-4'-叠氮-核苷类似物(FNC)对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0、0.035、0.350、3.500、35.000和350.000μmol/L的FNC处理Raji细胞24、48、72h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分别用0、0.... 目的:研究2'-脱氧-2'-氟-4'-叠氮-核苷类似物(FNC)对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0、0.035、0.350、3.500、35.000和350.000μmol/L的FNC处理Raji细胞24、48、72h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分别用0、0.035、0.175、0.875、4.375μmol/LFNC处理Raji细胞48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用RT-PCR与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Bcl-6、PRDM1、C-myc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FNC可显著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F浓度=4869.984,F时间=1785.062,F交互=126.281,P均<0.001);FNC可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P<0.05);随着FNC浓度的增加,Raji细胞中Bcl-6、C-mycmRNA及蛋白的表达降低(F=65.497、68.502和59.086、78.285,P均<0.001),PRDM1mRNA及蛋白的表达升高(F=81.133、85.234,P均<0.001)。结论:FNC可能通过下调Bcl-6、C-myc和上调PRDM1的表达,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NC Raji BCL-6 prdm1 C-MYC
下载PDF
转录因子Blimp-1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3
4
作者 邓少丽 胡福泉 +3 位作者 蹇锐 饶贤才 蒋静 程小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获得B limp-1纯化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为研究浆细胞发育的调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从B limp-1质粒中克隆B limp-1编码前350个氨基酸的基因片段,构建B limp-1与6个H is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进行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后,免疫... 目的获得B limp-1纯化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为研究浆细胞发育的调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从B limp-1质粒中克隆B limp-1编码前350个氨基酸的基因片段,构建B limp-1与6个H is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进行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后,免疫动物,制备B limp-1多抗。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效价,W estern检验抗体特异性及在骨髓瘤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构建了表达B limp-1前350个氨基酸的原核表达质粒PQE-B limp-1,经过大肠杆菌表达、镍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分子量约46×103的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后得到多抗血清。ELISA显示抗体效价达1/20 000。W esternb lot结果显示此多克隆抗体与B limp-1蛋白特异性结合,并在骨髓瘤细胞中表达。结论本研究获得B limp-1纯化蛋白,制备了B limp-1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B limp-1的作用机制及与血液疾病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imp-1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下载PDF
抑制Blimp-1表达导致浆细胞去分化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少丽 胡福泉 +2 位作者 蹇锐 蒋静 程小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Blimp-1在浆细胞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慢病毒载体稳定表达针对Blimp-1的siR-NA,抑制骨髓瘤细胞J558L中Blimp-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Blimp-1抑制前后细胞的免疫表型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XBP-1J、-c...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Blimp-1在浆细胞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慢病毒载体稳定表达针对Blimp-1的siR-NA,抑制骨髓瘤细胞J558L中Blimp-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Blimp-1抑制前后细胞的免疫表型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XBP-1J、-chainc、-myc、BCMA的变化。结果Blimp-1抑制后,浆细胞表面标志CD138表达显著下降,B淋巴细胞免疫标志CD19表达增加。同时,与浆细胞功能及存活密切相关的XBP-1、J-chain、BCMA基因表达下降,而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发育的c-myc表达上升。结论浆细胞中Blimp-1被抑制后,浆细胞发育程序出现再编程,发生了去分化现象,返回到更早期的发育阶段,提示Blimp-1特异性shRNA有可能用于浆细胞相关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imp-1 浆细胞 细胞发育 BCMA RNA干扰
下载PDF
Blimp-1和Bcl-6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表达增强 被引量:8
6
作者 龚巧巧 朱玥洁 +5 位作者 庞盼 黄玉红 赵骏达 赵静 腊晓琳 丁剑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63-96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和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6)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因子与URSA的关系。方法收集URSA患者(URSA组)和正常怀孕者(对照组)的蜕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 目的通过检测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和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6)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两因子与URSA的关系。方法收集URSA患者(URSA组)和正常怀孕者(对照组)的蜕膜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蜕膜组织Blimp-1和Bcl-6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蜕膜组织Blimp-1和Bcl-6的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Blimp-1和Bcl-6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RSA组蜕膜组织中Blimp-1和Bcl-6的mRNA均增加,Blimp-1的蛋白水平也显著增加,而Bcl-6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不明显。Blimp-1和Bcl-6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 URSA组患者蜕膜组织中Blimp-1和Bcl-6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 滤泡辅助型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 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6)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imp1、IFN-γ、IL-10水平与重症肺结核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杨芳 殷卫兵 +2 位作者 严鸣光 赵斌 王国戗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limp1、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与重症肺结核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的重症肺结核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预后的不同将其分为存活组(n=...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limp1、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与重症肺结核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的重症肺结核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预后的不同将其分为存活组(n=60)与死亡组(n=3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情况,观察临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PBMC Blimp1、IFN-γ、IL-10水平对重症肺结核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是否合并呼吸衰竭、Blimp1、IFN-γ、IL-10水平是重症肺结核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OR=1.413、2.280、2.307、1.570,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limp1、IFN-γ、IL-10及其三者联合对重症肺结核患者临床预后均具有预测价值(P<0.05),且Blimp1、IFN-γ、IL-10三者联合的AUC大于各单一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呼吸衰竭、Blimp1<1.45、IFN-γ>70.74pg/mL、IL-10<69.67pg/ml是重症肺结核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Blimp1、IFN-γ、IL-10水平与重症肺结核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临床预测重症肺结核患者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blimp1 干扰素Γ 白介素10 重症肺结核 临床预后
下载PDF
Blimp-1表达低下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启慧 王健 +3 位作者 林少汾 刘苏 薛红漫 陈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47-1452,共6页
目的:研究Blimp-1表达低下与Treg数量异常及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的关系。方法:以鼠源性IFN-γ联合白消安的方法建立AA小鼠模型,在不同建模天数取材并检测脾脏Treg数量,分选Treg并检测Prdm1的表达水平。结果:AA组小鼠的Treg数量较... 目的:研究Blimp-1表达低下与Treg数量异常及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的关系。方法:以鼠源性IFN-γ联合白消安的方法建立AA小鼠模型,在不同建模天数取材并检测脾脏Treg数量,分选Treg并检测Prdm1的表达水平。结果:AA组小鼠的Treg数量较对照组低,且Treg减少程度与AA病情呈正相关(r=0.805);Prdm1表达水平越高,Treg/淋巴细胞比例越高,二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543)。结论:Blimp-1表达水平低下通过降低Treg增殖程度和减少Treg数量而介导AA发病和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blimp-1表达 调节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IL-21/BCL-6/Blimp-1在囊性包虫病中的表达特点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耿新惠 张峰波 +5 位作者 姜敏 赵慧 安梦婷 庞楠楠 王红英 丁剑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目的:研究IL-21/BCL-6/Blimp-1在囊性包虫病患者体内的表达,和参与包虫病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7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肝包虫病患者及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IL-21水平,确诊的CE患者用实... 目的:研究IL-21/BCL-6/Blimp-1在囊性包虫病患者体内的表达,和参与包虫病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7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肝包虫病患者及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IL-21水平,确诊的CE患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1/BCL-6/Blimp-1 mRNA的表达量。同时,在包虫病患者组中追踪17例治愈者,测定其在治疗前、治疗后IL-21/BCL-6/Blimp-1的表达量。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囊性包虫病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中IL-21/BCL-6 mRN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limp-1升高不明显。在包虫病治疗前治愈后的结果对比中可观察到IL-21/BCL-6/Blimp-1 mRNA的表达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ELISA方法结果显示,CE患者外周血清中IL-21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并在治愈之后基本回至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1与BCL-6呈正相关(r=0.733,P<0.01);IL-21与Blimp-1无相关性(P=0.179);Blimp-1与BCL-6无相关性(P=0.157)。结论:在人感染细粒棘球蚴的病程发展中,BCL-6、Blimp-1可能通过调节IL-21的表达,促进人体免疫系统抵抗寄生虫感染。IL-21、BCL-6、Blimp-1在手术有效治疗后明显下降,表明这三种因子参与了包虫病发展的免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包虫病(CE) 白细胞介素21(IL-21)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 B细胞淋巴瘤分子6(BCL-6)
下载PDF
PRDM1基因功能及其在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燕(综述) 张群岭 洪小南(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31-734,共4页
PRDM1(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1)是一种转录抑制子,其在成熟B细胞终末分化中的作用已得到共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PRDM1的作用并不是B细胞特异的,它在维持效应T细胞的稳态、影响T细胞分化及胚胎发育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PRDM... PRDM1(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1)是一种转录抑制子,其在成熟B细胞终末分化中的作用已得到共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PRDM1的作用并不是B细胞特异的,它在维持效应T细胞的稳态、影响T细胞分化及胚胎发育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PRDM1基因突变及其表达对各种类型淋巴瘤的发生和预后都有重要意义,进一步研究将为淋巴瘤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PRDM1基因功能及其在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dm1 淋巴瘤 抑癌基因 B细胞分化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_4^+、CD_8^+T细胞Blimp-1表达下降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彦 吴冬梅 +6 位作者 王心静 曹志红 吴春艳 杨秉芬 刘艳华 蒋静 程小星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5期777-780,共4页
目的研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Blim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1例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和45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纯化PBMCs,用结核分枝杆菌ESAT-6和CFP-10混合性抗原肽库刺激,通过细胞表面标记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目的研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Blim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1例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和45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纯化PBMCs,用结核分枝杆菌ESAT-6和CFP-10混合性抗原肽库刺激,通过细胞表面标记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采用流式技术检测CD+4、CD+8T细胞Blimp-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结核患者PBMCs中的CD+4、CD+8T细胞亚群分布出现显著性下降,且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中Blimp-1的表达比例(%)下降(肺结核组89.5%(83.8%,95.7%),对照组94.5%(89.8%,98.7%),P<0.05),且CD+4、CD+8T细胞中Blimp-1的表达量(平均荧光强度)也显著性下降(CD+4T细胞:肺结核组9.28(7.5,18.9),对照组15.4(11,25.4),P<0.05);CD+8T细胞:肺结核组9.01(6.08,14.7),对照组14.2(9.53,23.1),P<0.05)。结论活动期肺结核CD+4、CD+8T细胞群内Blimp-1的表达下降可能会使效应性和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出现异常。Blimp-1可能参与结核病的疾病进程,这为研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blimp-1 CD^4+T细胞 CD^8+T细胞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Blimp1、ATF4和CHOP的表达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红春 熊超 +4 位作者 耿杰 刘俊文 任珍珍 李晋 裴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5-170,共6页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limp1、ATF4因子和CHOP蛋白的表达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Ficoll分离液分离60例初诊未经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30例骨髓相对正常者骨髓液中的单个核细胞,免疫磁...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Blimp1、ATF4因子和CHOP蛋白的表达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Ficoll分离液分离60例初诊未经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30例骨髓相对正常者骨髓液中的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法分选CD138+的浆细胞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Blimp1,ATF4和CHOP mRNA表达水平。体外培养U266细胞,使用慢病毒感染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分组细胞中Blimp1,ATF4和CHOP mRNA表达水平。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溶液(0、0.5、2.0和5.0mmol/L)体外分别刺激U266细胞24、48和72 h,采用CCK-8法检测阿司匹林对细胞的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收集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溶液刺激48 h后的U266骨髓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Blimp1、ATF4和CHOP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相对正常组浆细胞比较,MM患者CD138^+浆细胞中Blim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8.040±1.878),ATF4和CHOP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735±0.089;0.837±0.062)(P<0.05)。体外培养U266细胞,相较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经LV-Blimp1-RNAi(40051-2)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后阳性实验组中Blimp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0.637±0.021),ATF4和CHOP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1.452±0.027;1.721±0.038)(P<0.05)。CCK-8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刺激24、48和72 h后,U266细胞增殖活性降低,阿司匹林(0.5-5)mmol/L浓度范围内可显著抑制U266细胞的增殖活性,抑制作用随药物刺激时间的延长和刺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r24 h=0.986;r48 h=0.951;r72 h=0.954;r0.5=0.997;r2.5=0.997;r5.0=0.974)。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刺激48 h后,U266细胞中Blimp1 mRNA的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升高而依次降低(r=-0.981),而ATF4和CHOP mRNA的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升高而依次升高(rATF4=0.973;rCHOP=0.995)。结论: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Blimp1的表达,可促进ATF4和CHOP的表达。阿司匹林可通过下调骨髓瘤细胞中Blimp1表达和上调ATF4和CHOP的表达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发挥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imp1 多发性骨髓瘤 ATF4/CHOP 阿司匹林
下载PDF
PRDM1基因在喉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洪江 李培华 +1 位作者 刘稳 许学谷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以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抑癌基因PRDM1对喉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喉癌组织及同期12例患者声带息肉组织中PRDM1蛋白的表达,对喉癌中PRDM1在不同原发部位、病理分级、临床分期... 目的以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抑癌基因PRDM1对喉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喉癌组织及同期12例患者声带息肉组织中PRDM1蛋白的表达,对喉癌中PRDM1在不同原发部位、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RDM1在声带息肉中的阳性表达率(10/12,83.3%)明显高于喉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7/38,44.7%),经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织中PRDM1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原发部位及病理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喉癌的发生与抑癌基因PRDM1的失活有关,因此PRDM1可能成为喉癌早期诊断、研究基因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prdm1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中PRDM1和CD138+浆细胞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牛晓昶 邓少丽 +1 位作者 曾照芳 贾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正常人之间PRDM1和CD138+浆细胞的差异。方法:40例SLE患者血液标本,30例健康体检血液标本,抽取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PRDMl基因表达;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技术研...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正常人之间PRDM1和CD138+浆细胞的差异。方法:40例SLE患者血液标本,30例健康体检血液标本,抽取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PRDMl基因表达;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CDl38’浆细胞量的差异。结果:SLE患者组血液中的PRDM1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并且CD138+浆细胞的量也多于健康体检组。结论:SLE实验组中的PRDM1明显高于体检对照组,CD138+浆细胞的量也高于对照组,提示SLE患者中浆细胞数量的增多与PRDMl高表达相关,这为进一步了解SLE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dm1 系统性红斑狼疮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表达
下载PDF
miR-3691-3p靶向调控E2F3/PRDM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莉 牛涵波 +1 位作者 徐义英 孙茂民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691-3p(miR-3691-3p)调控的靶基因E2F3(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3)和PR结构域蛋白1(PR domain containing 1,PRDM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在前列腺癌DU145细胞株中,转染不同浓度梯度的miR-36... 目的:探讨微小RNA-3691-3p(miR-3691-3p)调控的靶基因E2F3(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3)和PR结构域蛋白1(PR domain containing 1,PRDM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在前列腺癌DU145细胞株中,转染不同浓度梯度的miR-3691-3p mimic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候选靶基因E2F3和PRDM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人工合成候选靶基因的小干扰RNA(E2F3 siRNA和PRDM1 siRNA)转染入DU145细胞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iRNA在细胞中的转染率;DU145细胞株分别转染阴性对照siRNA、E2F3 siRNA和PRDM1 siRNA后,采用MTT、Transwell、划痕实验检测DU145细胞株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随着miR-3691-3p mimic转染浓度增高,在DU145细胞株中E2F3和PRDM1 mRNA的表达量逐渐下降(P<0.01或P<0.05),两个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E2F3 siRNA和PRDM1 siRNA的DU145细胞株中,E2F3和PRDM1在mRNA水平上表达量显著减少(E2F3:t=31,P<0.01;PRDM1:t=10.44,P<0.01)。且转染E2F3 siRNA的DU14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均P<0.01);而转染PRDM1 siRNA的DU145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均P<0.01),迁移能力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DU145细胞中,低水平的miR-3691-3p通过靶向调控E2F3和PRDM1的增高来增强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DU145细胞株 miR-3691-3p E2F3 prdm1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T2DM地鼠内脏白色脂肪棕色表型及AMPKα1/TGF-β1/PRDM16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国生 刘栩晗 +7 位作者 牟京蕾 徐庆艳 孟庆敏 张丽芝 冯璐 时畅 张朋新 王花丽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S01期19-24,28,共7页
目的通过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给药、TGF-β1抗体和5-氨基咪唑-4-甲酰胺-1-β-呋喃核糖苷(AICAR)治疗相比较,研究二甲双胍(MET)调节肥胖2型糖尿病(OT2DM)中国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VWAT)中AMPKα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目的通过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给药、TGF-β1抗体和5-氨基咪唑-4-甲酰胺-1-β-呋喃核糖苷(AICAR)治疗相比较,研究二甲双胍(MET)调节肥胖2型糖尿病(OT2DM)中国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VWAT)中AMPKα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PR结构域蛋白16(PR domain containing 16,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和诱导棕色化表型的效应及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OIR)地鼠模型,然后给予OIR模型地鼠小剂量链脲菌素(STZ)建立OT2DM地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成对照组、OIR组、OT2DM组、OT2DM MET治疗组、OT2DM TGF-β1抗体治疗组、OT2DM AICAR治疗组和正常对照TGF-β1给药组。给药9周后,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实验组地鼠VWAT中AMPKα1/TGF-β1/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IR和OT2DM地鼠VWAT中TGF-β1、Smad3和白脂组织特异基因Resistin和Serpina3k的mRNA表达增加,而AMPKα1、PRDM16、PGC-1α、PPARγ和棕脂组织特异基因UCP-1和Elovl3的mRNA表达降低。对比OT2DM TGF-β1抗体治疗组、OT2DM AICAR治疗组和正常对照TGF-β1给药组地鼠VWAT中AMPKα1/TGF-β1/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MET治疗增加VWAT中AMPKα1基因表达,降低TGF-β1、Smad3、Resistin和Serpina3k基因mRNA的表达,而增加PRDM16、PGC-1α、PPARγ、UCP-1和Elovl3基因mRNA的表达,诱导VWAT棕色化基因表型,有效地改善脂诱性VWAT胰岛素抵抗(VWATIR)。结论MET增加AMPKα1基因表达,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而诱导PRDM16信号通路参与MET诱导VWAT棕色化治疗OT2DM脂诱性VWATIR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AMPK TGF-Β1 prdm16 内脏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锌指蛋白1调控肥胖和肿瘤信号通路研究综述
17
作者 谢小雷 江佩欣 +3 位作者 张敬鸿 莫骏健 吴可凡 曾康逸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19,共6页
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锌指蛋白1(retinoblastoma-interacting zinc finger protein 1,RIZ1)基因,又称PRDM2(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2)基因,是PRDM基因家族一员,其蛋白序列包含1个PR结构域、1个核激素受体结合基序、8个锌指结构域和1... 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锌指蛋白1(retinoblastoma-interacting zinc finger protein 1,RIZ1)基因,又称PRDM2(positive regulatory domain 2)基因,是PRDM基因家族一员,其蛋白序列包含1个PR结构域、1个核激素受体结合基序、8个锌指结构域和1个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 protein,Rb)相互作用基序。RIZ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在核内发挥转录抑制因子、基因调控、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功能。RIZ1是代谢通路的重要参与者,其通过调控代谢相关基因影响基础代谢,抑制肥胖的形成;RIZ1功能突变或含量不足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其通过激活下游致癌基因或调控代谢参与肿瘤进程。RIZ1通过v-akt鼠科胸腺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Ⅲ(v-akt murine thym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3,AKT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以及作为协同激活剂等方式分别调控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IGF-1、雌激素这3条肿瘤和肥胖相关分子信号通路。3条分子通路功能有差异且其下游分子存在交叉,提示RIZ1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器官中的作用可能不同。详细研究RIZ1与RIZ2在代谢进程中的调控作用有助于全面了解RIZ1参与肥胖和肿瘤形成的机制。未来基于RIZ1靶点进行诊断研究或功能恢复可能对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锌指蛋白1 prdm2基因 代谢 肥胖 肿瘤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和Blimp1 mRNA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侯艳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209-4210,共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和Blimp1 mRNA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2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45名作为对照。取外周静脉血分离PBMC和血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和Blimp1 mRNA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2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45名作为对照。取外周静脉血分离PBMC和血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21水平,分析DAS28、抗CCP抗体与IL-21的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PBMCs中Blimp1 mRNA表达量;使用IL-21、CD40L刺激PBMCs72 h后检测Blimp1 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138+细胞比例。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IL-2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IL-21含量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AS28、抗CCP抗体具有明显相关性(r=0.769、0.785,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BMCs中Blimp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1、CD40L体外刺激后,对照组与CD40L组Blimp1 mRNA表达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1组、IL-21+CD40L组Blimp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21+CD40L组明显高于IL-21组(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IL-21+CD40L组CD138+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D40L组和IL-21组(P<0.05)。结论 IL-21可促进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BMCs中Blimp1 mRNA表达,IL-21与CD40L协同作用可通过调节Blimp1 mRNA表达促进B淋巴细胞分化并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21 blimp1
下载PDF
CXCR5/IL-21/Bcl-6/Blimp-1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龚巧巧 朱玥洁 +4 位作者 庞楠楠 艾海权 巩晓芸 腊晓琳 丁剑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绒毛中滤泡辅助性T(follicular helper T,Tfh)细胞相关因子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趋化因子受体-5(CXC chemokine receptor-5,CXCR5)、B细胞淋巴瘤分子6(B cell lymphoma 6,Bcl-6)和B...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绒毛中滤泡辅助性T(follicular helper T,Tfh)细胞相关因子白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趋化因子受体-5(CXC chemokine receptor-5,CXCR5)、B细胞淋巴瘤分子6(B cell lymphoma 6,Bcl-6)和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 lymphocyte-induced maturation protein 1,Blimp-1)的表达部位和表达水平及其与URSA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方法收集30例URSA患者(URSA组)和30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绒毛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21、CXCR5、Bcl-6和Blimp-1的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4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URSA组绒毛组织中IL-21、CXCR5、Bcl-6和Blim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1的表达水平与其它3个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CXCR5与Bcl-6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绒毛中Tfh细胞相关因子过表达、Tfh细胞应答在URSA患者体内上调及Tfh相关因子可能是URSA发生的免疫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白细胞介素21 蜕膜 母胎免疫耐受 白介素-21(IL-21) 趋化因子受体-5(CXCR5)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PRDM1基因突变的研究
20
作者 夏海龙 陈晓文 +3 位作者 程歆 王庆义 鲁海燕 宋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8-1201,1211,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中肿瘤抑制基因PRDM1的突变类型及其与恶性淋巴瘤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法结合DNA直接测序技术对166例淋巴瘤PRDM1基因的5'调控区及全部7个外显子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序。结果 PRDM1第2、4、6、7外显子及5'...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中肿瘤抑制基因PRDM1的突变类型及其与恶性淋巴瘤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法结合DNA直接测序技术对166例淋巴瘤PRDM1基因的5'调控区及全部7个外显子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序。结果 PRDM1第2、4、6、7外显子及5'调控区碱基发生变异,其中第2、4、7外显子中的碱基变异为SNP,第6外显子为新的突变位点,第2、4、6外显子碱基变异为错意突变;PRDM1基因突变/SNP在本组病例中发生率为23.5%,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霍奇金淋巴瘤(HL)中,PRDM1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6.3%、10.3%;在B细胞淋巴瘤中,PRDM1基因变异率为38.8%,在22例T细胞淋巴瘤中未检测到PRDM1基因突变。结论 PRDM1基因突变可能是淋巴瘤尤其是B细胞淋巴瘤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PRDM1基因突变与B细胞淋巴瘤表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prdm1基因 基因突变 SN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